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吴掌柜-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李郁于就病死了,他的弟弟李吐于继位。李吐于跟可突于不断明争暗斗,想要夺回大权,结果一败涂地,带着燕郡公主逃往唐王朝。

    可突于又立了李尽忠的弟弟李邵固为可汗。但李邵固是个明显的“亲唐派”,这让可突于忍无可忍,最后一怒之下把李邵固杀了。

    就这样,掌握军事大权的可突于一次又一次地废掉自己的首领,寻找听话的“傀儡可汗”,唐王朝虽然对此有所不满,可由于鞭长莫及,只好听之任之。

    但是,这一次可突于纠结了,似乎不管立大贺氏家族的哪一个为可汗,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除掉他,独揽大权,他的利益永远都无法保障。那么,要怎样才行呢?

    经过数天不眠不休的思考以后,可突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其他实力较弱的家族中选择可汗。于是,出身于遥辇氏的屈列就成了这个幸运儿,被可突于推上了汗位。

    屈列乃至整个遥辇氏对此都心惊胆战,时刻如履薄冰,生怕自己随时都会步前几位可汗的后尘,所以,族内一切大小事务,屈列都会先行问过可突于,然后才做决定。这让可突于非常高兴,他觉得自己这次终于选对人了。

    但是,远在长安的唐玄宗却不高兴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可突于,而可突于却丝毫不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一次又一次地废立契丹可汗。终于,当可突于兴高采烈地立了遥辇氏的消息传到长安,又大张旗鼓地表示要跟唐王朝划清界限,从此与突厥一家亲时,唐玄宗忍无可忍了,他下令让幽州长史赵含章等人发兵讨伐契丹,结果大获全胜。

    但可突于是铁了心要跟唐王朝对抗到底,他从突厥搬来救兵,大肆侵扰唐王朝北方边境,以宣示他才不怕唐王朝!唐王朝负责守边的幽州长史薛楚玉率领万骑反击,结果由于过于轻敌而损失惨重。这个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龙颜震怒,恨不得直接把薛楚玉给千刀万剐了。等到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他马上派遣大将张守珪为幽州长史,讨伐可突于。

    张守珪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唐王朝的大军虽然厉害,但是与契丹和突厥这些擅长骑射的民族硬碰硬,就算最后侥幸获胜,也是损失惨重。所以,他思前想后,决定从契丹内部下手。

    他知道,大贺氏当了一百多年可汗,对权力和可汗之位的看重肯定是根深蒂固的,而遥辇氏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弱小部落,想要大贺氏心甘情愿地让出可汗之位,让遥辇氏从此平步青云,那肯定比登天还难。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李过折,是被推翻的大贺氏一族的人物,当时正在松漠都督府里做衙官。张守珪知道他对可突于独揽大权十分不满,于是,就暗中派人与他联系,希望能够联手除去可突于。

    李过折分外高兴,他早就看可突于不顺眼了,可是自己一没实力与可突于对抗,二没把握能一举击败可突于,万一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就太得不偿失了,所以他只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张守珪使者的到来正合了他的心意,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张守珪带兵正面攻击可突于,李过折则按照计划暗中埋伏。最后,张守珪大败可突于,可突于看部下军心涣散,只好率兵后撤。到了晚上,李过折就趁着夜色斩杀了可突于和屈列可汗,坐上了契丹可汗的宝座。

    然而,可能真的大贺氏气数已尽,经过可突于来来回回的折腾,大贺氏的实力和威望早已经日薄西山,虽然屈列只当了几天的可汗,但在契丹族内,新兴的遥辇氏却是众望所归。李过折当上可汗以后,契丹族人却都不愿意买他的账,渐渐地,连他的部下也有了反叛之心。最后,李过折的部下耶律涅里杀了李过折全家,推举遥辇氏的李怀秀为可汗,也就是历史上的“阻午可汗”。

    就这样,契丹的领导权最终还是落在了被命运意外选中的遥辇氏手中,此后的历代可汗也都从遥辇氏选出,总管族内一切事务。耶律涅里则总揽军事大权,世代继之,直到他的后人耶律阿保机建国,追封他为“辽始祖”。

    遥辇氏联盟的首领称为可汗。各部落首领称为夷离堇,从部落贵族中选举产生,他们的权力非常大,不仅能够共同参与决定联盟内的重大事务,而且还能够任免联盟首领。

    遥辇氏联盟的军事首长也称为夷离堇,涅里就是联盟首任夷离堇。后来,夷离堇的职位逐渐被部落中的显贵家族所控制,一直由迭剌部的夷离堇兼任,他们不但掌握着联盟的军事大权,还决定着联盟对外的征伐权,进而控制了整个联盟的一切裁判权。遥辇氏后期,迭剌部首领甚至也可以举行柴册礼。所谓柴册礼,就是积薪为坛,可汗受群臣所上玉册,然后燔柴祀天,是王权的象征。这表示这一时期夷离堇的权力已经不在可汗之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647章 大蜀王又来了(三十二)

    “营州之乱”让契丹成了大唐王朝的功臣,促使李唐宗室夺回了皇权。但契丹族给大唐王朝带来的惊喜却不止这一件,八十多年以后,契丹族又给大唐王朝送上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贺礼——“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主人公安禄山原本只是一个混迹街头的小混混,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甚至连生计都得不到保障。如果不是契丹人,恐怕他一辈子都只能这样浑浑噩噩,无法平步青云、呼风唤雨,更无法在历史上留下大名了。

    那时,契丹族内发生内乱,可突于杀死了可汗李邵固,立遥辇屈列为可汗,想要带着契丹部众投靠突厥。李邵固的老婆东华公主仓皇逃回唐王朝,向朝廷报告了可突于的反叛,并哭着请求唐玄宗为她报仇。

    唐玄宗早就对可突于忍无可忍,趁着这次机会,决定好好教训教训可突于,于是马上派兵讨伐契丹。无奈人算不如天算,唐军却连吃败仗。最后,唐玄宗派遣大将张守珪为幽州长史,讨伐可突于。

    张守珪很清楚“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道理,他认为之前的将领连吃败仗,并不是带兵打仗的能力不行,而是根本不了解契丹内部的情况。所以一到达军营,张守珪就立即召集部将开会,让他们紧急招募熟悉契丹情况的幽州当地人入伍。

    一时间,幽州城内人满为患,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既有想趁机换几两银子花花的,也有想借此机会施展抱负,万一一不小心从此平步青云,那岂不是美上加美?安禄山的家里也早已经揭不开锅了,为了赚钱,他也来凑热闹了,而且幸运的是他被选中了。

    刚进部队的安禄山,一没推荐人,二没高学历,三没战功奇才,所以只能做一个小小的捉生将(一种低级军官)。但他勇猛善斗,精明狡黠,很快就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屡立奇功,得到了张守珪的赏识,将他收为养子。

    但这样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小将领,就算再有奇功战绩,再骁勇过人,恐怕也只能一辈子生活在养父张守珪的光环下,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就在这时,契丹人给安禄山创造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机会。

    在一次战斗中,安禄山仗着自己骁勇过人,能够以一当百,不听他人劝告,贸然前进。结果中了契丹人的埋伏,全军覆没,只有安禄山一人死里逃生,逃回了幽州。

    张守珪大怒,马上下令要依法处斩安禄山。临刑之前,安禄山大喊:“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灭掉奚人和契丹?为什么要杀我!”

    这时候,张守珪的怒气已经消了。一冷静下来,他就后悔了,安禄山这次贸然前进、导致全军覆没固然有错,但他的确是个将才,而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一次过错就斩杀一个良将,实在很可惜啊。但身为幽州长史,话已出口,怎能无故收回呢?

    张守珪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把安禄山解送到长安,让皇帝来处置。而他自然在呈文里努力地帮安禄山说好话。

    唐玄宗看到张守珪的呈文以后,果然如张守珪所料,觉得安禄山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就下令赦免了安禄山,只是免去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个普通士卒在军前效力,戴罪立功。

    就这样,契丹人给安禄山创造了一个因祸得福的机会,让他在皇帝面前露了脸,在朝野中也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

    安禄山回到幽州以后,张守珪对他更加青睐有加,并不断给他创造机会,让他戴罪立功,甚至把接待朝廷派往幽州的各方面人员的任务也交给安禄山去做。

    安禄山生性圆滑,善揣人意,又懂得谄媚巧言、阿谀奉承,再加上刻意讨好、巴结,那些朝廷派来的官员都被他哄得心花怒放,每次都是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兴高采烈地返回长安。这一招果然奏效,没过多久,安禄山就在朝廷里赢得了一片赞誉。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那些享受过安禄山奉承拍马、巴结贿赂的官员,回到朝廷以后,不断在唐玄宗面前夸赞安禄山,说他才能卓越,卓尔不凡,是个难得的人才,又为他只能做个小小的士卒感到惋惜,言外之意,自然是希望朝廷重用他。

    唐玄宗早就对安禄山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又听到这么多从幽州回来的大臣异口同声地夸赞他,于是顺水推舟,开始一步步提拔安禄山。于是,借由契丹发家的安禄山开始平步青云,最终当上了平卢节度使。

    这时候,可突于已经死了,阻午可汗是个和平主义者,他带领契丹部众重新投降唐朝,表示愿与唐王朝重修旧好,永结友谊。唐玄宗自然十分高兴,不仅赐阻午可汗汉名李怀秀,让他做松漠府都督,还封他为崇顺王,嫁了个公主给他。

    阻午可汗过够了担惊受怕的生活,早就想过几年太平日子,唐王朝的回应让他感激涕零,一回家,他就奋发图强,带着族人全心全意搞发展,暂时将战争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可急坏了安禄山。契丹不惹是生非,他就没有用武之地,自然也就没法继续升官发财。可是,契丹人太平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死活就是不肯犯境侵扰,安禄山总不能写封信给阻午可汗,让他起兵造反吧?

    这当然没有难倒安禄山。他思索良久,决定人为地激发契丹对唐王朝的不满。这一招果然奏效,在他不断派兵侵掠契丹以后,契丹人对唐王的信赖越来越少,不满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派人讲和,逐渐变成了带兵反击。

    安禄山心花怒放,眼看契丹与唐王朝的战争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便狠了狠心,决定再下一剂狠药。

    这天,安禄山在自己的府上摆下了鸿门宴,邀请平卢附近的契丹、奚族等族的首领和将士来参加宴会。在酒席上,他用药酒灌醉了这些首领和将士,把他们统统杀了,并把首领的头颅砍下来,派人送去朝廷报功。

    对于安禄山这次的功劳,朝廷上下举朝欢腾,唐玄宗更是欣喜若狂,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不仅大肆赏赐安禄山,还称他是自己倚重的“安边长城”。安禄山一边谦虚地接受了唐玄宗的赏赐和夸赞,一边又趁机索要军饷和粮草,扩充自己的实力。此时唐玄宗龙颜大悦,对他的请求自然统统恩准了。

    但契丹人却不干了,他们无法继续忍受唐王朝这种无休止的侵扰了,于是,阻午可汗和涅里杀了唐朝公主,发动了叛乱,举族投奔回纥。

    安禄山一看形势不对,契丹不陪自己玩了,那自己凭借什么谋求政治利益?万一搞不好,皇帝觉得边境安定了,自己也没啥利用价值了,就来个兔死狗烹,那他安禄山辛辛苦苦奋斗大半辈子,绞尽脑汁地谄媚巧言,费尽心机地阴谋阳谋,岂不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禄山越想越不对,尤其看着契丹都懒得搭理他了,他知道自己的好日子要到头了,他纠结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在某天灵光一闪以后,安禄山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了叛乱,攻向洛阳。“安史之乱”从此揭开了序幕。

    这是契丹始料不及的,他们想不到他们成就了安禄山,却也因此将大唐从强盛推向了衰落。

    (阻午可汗一开始并不是“亲唐派”,而是心向突厥,所以上台以后,马上带着契丹族众投靠了突厥。

    但是,此时欧亚草原上的回纥民族正在不断壮大,没过多久,回纥民族就灭掉了突厥,建立了回纥汗国。阻午可汗一看连突厥都被灭了,吓得心惊胆战,连忙举族投奔唐王朝。唐王朝并没有追究他之前的过错,而是封他为松漠府都督、崇顺王,并把静乐公主嫁给了他。

    之后,阻午可汗很想太太平平过日子,同时努力发展壮大本民族,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安禄山,逼迫他再次叛唐。)

    草原是一个缔造英雄的摇篮,然而,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契丹族始终没有诞生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能够带领契丹走向辉煌的英雄。于是,一个改变历史、改变契丹族现状的英雄应运而生了,他就是耶律阿保机。在他的努力下,一个延续两百多年的契丹帝国诞生了!在数代人的努力下,这个草原帝国迅速地壮大起来,并让南方政权俯首称臣,俨然成为草原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公元872年的一天,契丹族迭剌部耶律家族的一座帐篷里,霞光万丈,香气宜人,周围的妇女、嬷嬷忙得手忙脚乱,都在伺候即将分娩的那位孕妇。忽然,一声响亮的啼哭传来,接着耶律家族的当家主母抱出了一个体如三岁孩童的婴儿,这就是后来带领契丹不断壮大的耶律阿保机。

    看到如此异象,再想起媳妇怀孕时做了太阳坠入怀中的胎梦,阿保机的奶奶真是又喜又恨。她知道,出生即有祥瑞之兆,表示这个孩子绝非寻常,长大后一定能够做出一番大成就。然而,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她不免又生出无限担忧。

    当时的契丹族内部,权力斗争极其剧烈,阿保机的爷爷、父亲和叔伯都已经卷入其中,整个家族每天都被紧张和担忧的雾霭笼罩,无时不刻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阿保机出生就如此与众不同,必然会让对手把他当作潜在的竞争对手,在他还没有自保能力的时候就先下手为强,将其铲除,以绝后患。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之后,阿保机的奶奶决定把阿保机带在自己的身边,并涂黑了他的脸,藏在附近的毡帐里。

    奶奶的预料果然没错。阿保机从一出生就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能力,出生没几天就会爬了,三个月就会走路。会说话以后,阿保机更是出人意料地自称有神人相护,甚至经常猜中还没发生的事情。

    这时候的阿保机虽然只是一个黄口小儿,但所思所想所说,已经都是族内事务了。甚至连他担任契丹夷离堇的伯父,都常常找他讨论重要事情,征求他的意见。

    等阿保机长大以后,更是卓尔不凡: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如炬,能够拉开一百五十公斤的大弓,而且机智勇敢,能骑善射,深受族人的拥护和信任。痕徳堇可汗见阿保机如此英勇善战,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把他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自己的亲兵卫队长——挞马狘沙里。

    虽然挞马狘沙里只是一个小官,但阿保机却做得有声有色,并在此期间充分展现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先后带领部下降服大小二黄室韦、乌古部等几个部落,赢得了族人的一片好评。

    转眼间,阿保机已经三十岁了,凭借非凡的才华和战功,阿保机被推举为迭剌部的夷离堇,掌握了部族的军事大权。这时,正值血气方刚的阿保机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建功立业,带领族人开拓一方更广阔的天空。

    他不断带兵四处征战,接连攻破室韦、奚等部落,又南下进攻汉族聚居地,俘获了一些汉人和大量的粮食、牲畜等。胜利带来的丰厚战利品,在促使迭剌部经济实力和作战实力迅速提升的同时,也为阿保机树立了更多威信。

    后来,阿保机如愿地继承了伯父的于越职位,独掌部落联盟的军政大权。这时候,虽然阿保机不是可汗,但对于靠武力征服而立足的草原民族而言,掌握了军政大权,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契丹联盟。可以说,这时候,阿保机已经是契丹实际上的老大了。

    阿保机果然没有令族人失望,当上于越以后,他不断带兵攻伐周围部落,并开始向南发展势力,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也使契丹民族的实力和威望大大提高。

    渴望强盛的契丹人,深深地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想要成为草原霸主,必须要有一个像阿保机这样强大的领导人。

    然而,回顾他们的联盟盟主痕徳堇可汗,实在让人汗颜得五体投地。他不仅仅是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继位以后毫无建树,而且还是个胆小如鼠的软弱之人,遇到事情不是以强有力的手段加以解决,而是首先被吓得屁滚尿流。


………………………………

 第648章 大蜀王又来了(三十三)

    某次,在契丹族与幽州刘氏父子的战争中,痕徳堇可汗的儿子被俘虏。痕徳堇可汗得知消息以后,愣了半天,直到身边的人催促才回过神来。就在大家等着他慷慨激昂地发誓与刘氏父子不死不休的时候,他却默默地退了出去,不但没有发兵解救儿子,反而挑选了五千匹好马,恳求刘氏父子允许他用马匹换回儿子。

    刘氏父子大感意外,同时也觉得痕徳堇可汗是个软柿子,能捏就得好好捏,于是一口回绝了痕徳堇可汗的要求,并暗示他拿出更多“诚意”。

    契丹族人听说以后,异常气愤,觉得刘氏父子欺人太甚,纷纷表示要跟他们决一死战。但痕徳堇可汗根本不理会族人的义愤填膺,而是恭恭敬敬地向刘氏父子乞求结盟,承诺从此以后定期纳赂,同时连夜带着族人跑回北地,不敢再贸然南进。

    这一切都让争强好胜的契丹人十分不爽,他们费尽心机,想要激发痕德堇可汗“开窍”,但无奈总是徒劳无功。

    终于,有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就对痕徳堇可汗进言说刘仁恭每年秋霜以后,都放火烧毁契丹人的牧地草场,导致族内大量牲畜因为缺乏草料而饿死,甚至族人也因为忍饥受饿,常有饿死,希望痕徳堇可汗为族人讨回公道。

    可令契丹人大跌眼镜的是,痕徳堇可汗在冥思苦想几天以后,召开部落会议,表示应该送给刘仁恭更多的宝马良驹,好请求他卖给契丹一些草场。

    阿保机十分清楚,痕徳堇可汗的这些软弱作风,让族人非常不满。于是,他利用这个大好机会,提出遵照合法的传统制度选举可汗。

    按照契丹人的风俗,做可汗的人必须有德行功业,否则就该退位让贤。软弱无能的痕徳堇可汗在位期间,不仅没有帮助族人聚敛财富,也没有壮大契丹,甚至让契丹人脸上蒙羞,所以,阿保机的建议一提出,就得到了族人们的强烈支持。

    结果,阿保机毫无悬念地赢得了大部分族人的支持,成为契丹联盟的新可汗。

    成为契丹可汗以后,阿保机仍旧带兵四处征战,将契丹的领土扩张到了现在的长城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并与李克用会盟,相互交换战袍、战马等,一起打败了刘仁恭,获得了大量财富。

    另一方面,阿保机不断培植个人势力集团,建立了自己的侍卫亲军,还建立了专门管理皇族事务的宗正官,也就是惕隐,为日后的建国称帝做好了准备。

    (阿保机的伯父耶律释鲁有个老婆萧氏,跟耶律释鲁的小儿子耶律滑哥相互爱慕,勾搭成奸。耶律滑哥担心父亲知道自己与庶母的苟且之事以后会惩罚自己,于是联合耶律罨古只和萧氏的兄弟设计害死了父亲。消息传出,被释鲁扶植起来的迭剌部夷离堇耶律辖底连夜逃跑,迭剌部一夜之间危机重重,内乱随时都会发生。

    这时候,阿保机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挞马狘沙里,但他不惧艰险,挺身而出,主动向痕徳堇可汗请缨,承担起破案重任。令人惊喜的是,他很快就将案件侦破了,将耶律罨古只、萧氏及其兄弟绳之以法,稳住了迭剌部的局势。也正是这次事件,让阿保机成功地坐上了迭剌部夷离堇的位子。)

    随着汗位不断巩固,耶律阿保机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征服其他草原民族上,企图打造一个新的草原帝国。征服室韦、乌古、女真等部落以后,阿保机将目光转向了西面的部落,首当其冲的就是奚族和黑车子室韦。

    黑车子室韦是个小民族,在契丹铁骑的连番征伐下,很快就屈服了。而奚族,却仍旧顽强地跟契丹作斗争,这让阿保机十分头疼,却也激发了他非征服奚族不可的欲望和决心。

    奚族,一开始叫做库莫奚,隋朝的时候简称为奚族。契丹在独立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部族,就躲在库莫奚部落联盟的羽翼下生存。

    后来,随着契丹族的逐渐壮大,两个民族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