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吴掌柜-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爱,当时徽宗宠幸的贵妃郑氏和王氏争宠,皇后均待之以平。其子赵恒为宋钦宗,其女赵金奴,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荣德,初嫁左卫将军曹晟。靖康之变后,成为金国完颜昌的妾。后完颜昌为金熙宗诛杀,荣德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金皇统二年封夫人。

    《宋史卷徽宗显恭王皇后传》:徽宗显恭王皇后,开封人,德州刺史藻之女也。元符二年六月,归于端邸,封顺国夫人。徽宗即位,册为皇后。生钦宗及崇国公主。后性恭俭,郑、王二妃方亢宠,后待之均平。巨阉妄意迎合,诬以暗昧。帝命刑部侍郎周鼎即秘狱参验,略无一迹,狱止。后见帝,未尝一语辄及,帝幡然怜之。大观二年崩,年二十五。谥曰静和,葬裕陵之次。绍兴中,始附微宗庙室,改上今谥云。

    公主改称帝姬,在赵佶这里也是一件奇葩事。据说有一回,他拍了一下脑袋,想改“公主”的称号为“帝姬”,认为皇上的称号封给皇帝之女,不合典章。执政官们持有异议,有的说周王姓姬,其女称王姬;而赵姓是商代之后,不能用姬姓。有的说姬是古代妇女的美称,用来称皇帝之女是降尊为卑。皇上说:“姬姓虽是周姓,考古立制以周为宜。姬既为妇女之美称,可见不光是指周姓。古为今用,引用之权在朕!”皇上既然把话说绝了,谁还敢再议。于是皇上下诏;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执政官们同声附和,齐称这是礼制复古的一大成绩。

    在王皇后去世后的一年之中,一些大臣在幕后进行策立新皇后的活动。当时的蔡太师主张立王淑妃,童贯和朱勔倾向于刘德妃,杨戬认为两者皆可,郑居中则以为非郑贵妃莫属。对于群臣所推荐的人选,皇上并不反感,这几个人选都是他的爱妃。但推荐者所关心的不是国体,而是为了他们个人的私利,只能一笑置之。皇上偏向于立郑贵妃为新皇后:她出身于世家,有很好的礼教修养;平时勤读书史,深明历代治乱;举止恭肃,在后宫有威望;性情柔顺,雍容雅丽,与她在一起真是赏心悦目。不过时候未到,不必过早地宣布自己的决定。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郑贵妃对皇上的了解很深刻,针对他爱好绘画的特点,几次建议改革皇家图画院,以便扩大该院的规模,罗致散失的名画家,培植新的人材。皇上正在为没有新的玩乐项目而犯愁,听了她的建议后大为赞赏,于是颇有声势的改革画院的活动迅速展开。此举在宋代绘画史上乃至中国绘画史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郑贵妃当时建议的本意,则是为了皇上在政务之暇,有称心如意的事可做。皇上挥霍无度,爱亲近狎邪,有了高雅的艺术创造活动,就可以发挥他的才干,疏远像蔡攸那样的一些佞臣。她的用心可谓良苦。

    当年十月,皇上正式立郑贵妃为皇后,并亲作御笔,称她“谦慎持身,德冠后宫”。郑皇后一心想作天下母仪之正,在行受册封礼时,称国用不足,一切从简,只用贵妃旧冠改作皇后王冠,仪仗、旗旌之类奏请减少。她知道堂兄郑居中招权受贿,操纵盐钞市场,与大臣相处不以国体,而是根据个人私利。在册封之后,就上表说,与郑居中为同族.国戚不应干预政事。于是郑居中被免去知枢密院一职,改任观文殿学士。郑皇后牢记向太后和王皇后的遗命,尽心侍候皇上,遇事不忘谏诤。为了使皇上有正当的娱乐,她对画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使画院在政和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关于画院我们以后在详述。

    赵佶曾经有一度特别喜欢出宫买春,认为和王黼、蔡攸君臣同嫖是意外的艳遇,纵情快意,不受他自己反复推行的礼教和礼仪的任何限制。

    凡上有所好,偶而为之还可以巧加遮掩,而皇帝多次微行,着百姓服装,乘小轿子,就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宫廷秘闻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特别是至尊经常出入妓馆酒楼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传播极为迅速。自从崇恩太后暴病死后,这类桃色新闻已大为逊色,而现在已常有新篇,闹得满城传说纷纷了。

    大臣们缄口不敢言,皇上执政二十年来敢于谏言的大臣早已贬逐殆尽了。谁也没有想到居然冒出了一个八品小官上书言事,此人就是秘书省正字曹辅。曹辅字德载,南剑州沙县人。

    他在奏疏中写道:陛下厌烦深宫单调,经常出入街市城外。开始时臣民有顾忌不敢说,现在就随便议论,说某日由某引路到某处,什么时候返回,又说微行时的轿子一望可知,众人能及时回避。陛下身负天下重任,即使不爱惜自己,也应考虑到社稷的安危。现在天下多事,贬毁佛教,赋役苛烦,括田禁湖,百姓岂能安分?万一有人包藏祸心,造成不测,后果就不堪设想!且娼优下贱,一般稍知礼义的人都不入其门,何况陛下贵为天子!如果让天下百姓知道了,被史官载入史册,说某月某日易服微行,在某娼家住宿,岂不是贻笑千秋万代?再说宠幸以淫语淫声来蛊惑陛下,是想保持禄位,谋求私利。陛下应贬逐奸邪,亲近忠良,保重龙体,杜绝游幸,以身为天下榜样,为天下百姓造福!臣冒犯天威,自知将身受斧钺。若陛下能听谏言,则臣虽死犹生!

    皇上原以为微行极其秘密,外人不会知道。当看到曹辅奏疏时不禁恼羞成怒,传命执政大臣审问曹辅。

    太宰余深责问道:“朝廷大事应由大臣来议论,你小小的一个正字为何越礼犯纪,妄议大事?”

    曹辅答道:“事关重大,可惜无大臣敢言,只好由小官上奏。官职有大小,而爱君爱民之心是一样的。”

    少宰王黼假装不知此事,故意问身旁的左丞张邦昌、右丞李邦彦说;“有微服出游的事吗?”两人回答说没有听说此事。

    曹辅在上书前知道这次会被定罪,就奋不顾身指责道:“此事京城中百姓都在传说,相公当国为何不知?连此事都不如平常百姓,那设立相公又有什么用处!”

    王黼恨他出口顶撞,自己又做贼心虚,让他立下言辞作为证据。他拿起笔写道:“所上奏疏有事实根据,区区之心别无他求,只是爱护皇上而已!”

    事后皇上听取王黼禀报审问的经过,不解地问道,“曹辅是个芝麻大的一个小官,为何知道宫中秘密!”

    王黼乘机答道,“余太宰的门客与曹辅是同乡,想必是太宰透露了风声,所以在审问时态度暖昧。”

    皇上知道余深是蔡太师的心腹,他正想让蔡太师退休,就想先免去余深的太宰一职。他还重重责罚曹辅,以便肃清“流言蜚语”的恶劣影响。于是曹辅被一贬再贬,最后被编管于郴州。

    此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皇上真的深居简出,不再微服出游。这倒不是由于他从谏如流,改恶为善,而是看了京东、京西各路的走马承受的密报,说京畿四周因西城括田所胡作非为而民怨沸腾。大量的失去土地的强民已流入京城,说是要寻凶报复。不少青年女子流落外地,当佣人和娼妓,也心怀怨恨。皇上虽然爱好游乐,但生命毕竟更为重要。

    上面提到的西城括田所,是几年前皇上亲自批准而成立的,括田所得专供御前使用。当时有个胥吏名叫杜公才,一向以善于刻剥和诉讼闻名。他向杨戬献策,说京畿周围有许多良田原是公田,应该进行追查清理,使流失的公田物归原主。此言多少有些根据,早在神宗时京畿地区有很多荒地、荒滩和陂塘,皇帝下诏招人开垦,谁开垦就归谁所有,规定垦荒户五年内免征赋役,垦地百亩三年后只收五亩地的赋税。这些措施深得民心,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作.原来的荒地大多变成良田,垦区繁荣兴旺。

    杨戬见有利可图,就派他的心腹内侍李彦伙同杜公才先在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和河南府(今洛阳市)试行。他们指挥州县官吏,立法追查垦区民户的田契,从甲到乙,从乙列丙,一追到底,就查出原来都是公田。他们不提神宗皇帝关于垦荒的诏书,土地重新归公就有理有据。以后范围不断扩大,李彦等人把北过黄河、西到渑池、南到唐州(今河南唐河地区)襄州(今湖北襄樊市)这一广大地区的很多民田,全搜括为公田。

    州县官吏知道杨戬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括田所得的钱财和物品都归皇上直接使用,因此个个竭力效忠,谋求升官发财。他们强迫原来的田主立下租田的契约,立即缴纳租税。凡不愿立契约的人,都被脚镣手铐送进监狱,严刑逼迫。当然,官府竭泽而渔,反复拉网梳理,所得金银和物品是相当可观的。当皇上看到杨戬、李彦贡上的丰硕成果时,禁不住眉开眼笑。庆幸自己的私房钱又增多了。庞大的政和年间的土木工程.已耗费了不少的内库金银。他正为经费不足而烦恼呢!于是下诏褒奖杨戬能查出流失的公田,追回了皇家应得的收入,举措切实,并责令全国各地普遍推行西城括田所的经验。

    杨戬、李彦再接再厉,他们把在汝州施行的括田办法推广到京东西路和淮南各路。除括田外,还根据括田废弃的堤堰、荒山、卤地以及河流淤滩,强迫垦民立佃契交租。京东西路的梁山泊汇集数州河水,周围有八百里,顺水路西通汴京,北达齐鲁,南连徐州。泊中盛产鱼虾,蒲苇茂密,济、郓等州的很多农民、渔民、船民都依靠此泊为生。杨戬下令按船只大小编号收税,日计月算,分厘难逃,如有违反就按盗贼罪论处。

    京畿地区原属公有的垦田搜括完毕之后,李彦又唆使胥吏和无赖投状告发,把世世代代传下的民田也说成是公田。田主拿出官方颁发的印卷来证明,李彦就下令把这些印卷全部烧毁。汝州的鲁山县的土地全部括为公田,田主不服上诉,上诉者一一被严刑拷打。蔡州确山县令刘愿,在公堂上前后杖死良民一千多人。上文提到的潘楼东街清水巷唐氏妓馆中的四个美人,她们的家就是在西城所不断地括田时倾家荡产的。唐镜美出身于鲁山县书香门第,在父母被捕入狱后卖身赎父。唐华美的父亲就是被确山县令刘愿杖死的屈死鬼,家中已一无所有,她只好卖身葬父。

    人们都说州县官吏疯了,他们作为父母官,本应爱民如子,现在却借公堂监狱之威,强夺民田和民财,成了强盗的大小头目!人们都怀疑皇上也疯了,他自称道君皇帝,为什么施政却惨无人道!他自称绍述熙宁新政,为什么把神宗垦荒诏书、把过去官方印卷当作废纸?本来盗亦有道,不盗周围穷苦人家,而现在皇上却首先抢掠京畿地区的民田和民财,使得上自豪富之家,下至自耕农,一夜之间都变成乞丐。既然皇上断了善良百姓的生路,百姓中的豪强与好汉就揭竿而起,先是三五成群,以后小伙逐渐汇成大伙。以宋江为首的义军,聚于梁山泊中的梁山,纵横齐鲁,累破官军,在这种满城风雨的局势中,皇上怎么敢继续轻举妄动、微服出行?

    殊不知,就因为西城括田所,直接造成了宋江等人的造反。


………………………………

第715章 东宫西宫(七)

    最后说一下结怨于东南,直接造成方腊起义的朱勔父子。

    淮南路转运使张根,是当时著名的清官和直臣,他是江东路饶州(今江西波阳县)人,太学的高材生,后进士及第。

    他在奏章中写道:“朱勔置应奉局于苏州,把州郡国库当作私家金库,每次取钱都是数十万或数百万贯,即使供陛下内库的禁钱也全取走。而所贡花石和御用之物,都是巧取豪夺所得,分文不给。百姓家一花一木,只要稍微中意的就用黄帕封盖,如保护不好,就扣上对陛下大不恭之罪,即使倾家荡产,出妻卖子,也难幸免一死。十多年来,江南人家凡有奇花异木和奇石,都认为是不祥之物,赶紧处理掉。现在各路花石直达纲所用船只,大部占用运粮船和商船,边樯接橹,日夜不绝,使江南各地鸡犬不宁。而花石运到京城后,绝大部分归于大臣宠幸之家,而皇家苑囿所得只有十之一二。”

    这件事要追溯到几年前,蔡太师为了擅权固宠,他迎合皇上贪图享受和神道设教的需求,提出了广造宫殿和道宫的规划。皇上一见称心,全部照准,并责令立即实施。规划内有皇上的新宫保和殿和延福宫,有新的爱宠刘安妃的妆阁玉真轩,有修复西京洛阳宫城的巨大工程。在新建的道宫中,有玉清神霄宫,此处是皇上的诞生之地;有迎真宫,是皇上去南薰门外亲见天神降临处;有上清宝箓宫,准备建成全国最盛大豪华的道宫。这个有宋以来最为宏伟的建筑规划,要在五年之内全部完成。

    皇上豪情满怀地对蔡太师说:“历朝都有宫室土木营造的盛举,如汉武帝的甘泉、建章宫,隋炀帝的洛阳、江都宫,唐玄宗的华清、连昌宫,本朝真宗的玉清昭应、会灵宫,都以规模宏大、豪华精美而名垂史册。但与朕的雄心与魄力相比,则相差甚远。太师富有阅历,经验丰富,应当勉力,助朕完成这雄伟大业!”蔡太师自然感激涕零,表示愿效犬马之劳,死而后已。

    在政和年间的宏伟建筑规划中,工程最为浩大的自然要算新建的延福宫和修复洛阳旧宫城。蔡太师把洛阳的工程交给蔡攸的妻兄宋昪,让他担任京西路都转运使。而延福宫建于汴京宫城的北面,东起景龙门,西至天波门。这儿原是朝廷的物资供应地,有不少作坊和物资仓库,还有两所佛寺和两座军营,一声令下,全部拆迁。

    按计划新的延福宫内有十余座大型宫殿,三十多座楼阁,周围约五里,总面积与旧宫城大致相等。不同之处是新建筑必须富有诗情画意,可居、可观、可游,要开江凿池,筑土为山,因地制宜,修建亭台水榭,布置珍树奇石,要求类似仙境,力戒凡俗。

    蔡太师召集皇上身边的五大内侍——童贯、杨戬、贾祥、蓝丛熙、何訢来商量,让五人各分地段,各为制度。允许他们竞相比赛建筑的高广、侈丽和新奇,但一律不许沿袭旧的规章,当下定名为“延福五位”。有宋以来,朝廷修建宫殿、陵墓,一般都由内侍任提举,这是聚财的好机会,大内侍固有的特权。工程经费由提单估价,往往高出几倍。还可勾结左藏库和内库的官吏,设法偷盗国库。各地受命征调的木料、石料,规定要送到京城,工程提举常以不合格为名,给料价的一半以至十分之一二,又以正价领取库金,获巨额暴利。至于占役买闲,冒领粮钞,则是司空见惯,由来已久了。蔡太师给了这些大内侍发大财的机会,他们自然愿意深交,并在皇上跟前说他的好话。其他有权势的内侍,也从蔡太师父子那里得到建造宫观的差使。蔡攸官为宣和殿学士,提举秘书省和左右街道箓院,是大兴道教的重要头目,太师的得力助手。

    如此众多的大型的营造项目,要求在短期内如数完成,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普天之下,都是皇帝的产业,以天下的财赋奉养皇上,是理所当然的事,现在成败的关键是看蔡太师如何动作了。他看到摆在面前的种种难题:如何征调木料和石料,如何搜罗各种门类的御用物品,如何采集奇花异木和珍宝,等等。在这些方面,蔡太师不愧为排难解纷的能手。

    他征得皇上的同意,下令在全国二十余路,设立了采伐木料、石料和收集上供物品的机构,在两浙、福建、广东、广西、荆湖、成都等路,设立了应奉局和制造局。他把他那双长长的手伸向全国各地,特别是伸向富庶地区和出产奇珍异宝的地区,因地制宜,征调特产。做到了放得开,收得拢,选得好,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分布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蔡太师的党羽们,深悉党魁的旨意,个个乐意奔走效劳。他们是为了升官发财才抱成一团的,结党是为了营私攀援,相互串通。在官场上既可立于不败之地,在钱财方面又可中饱私囊。现在太师爷给了他们能发财升迁的差遣,此时不狠狠地捞它一把还更待何时?再说京城中有太师爷这把大红伞保护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哪还怕什么?

    把堆积如山的并且源源而来的花石和上供物品,及时地运送到汴京城,是蔡太师面临的最大难题。他决定采取朱勔、蔡攸运输花石纲的办法。花石纲之名,始于崇宁年间,当时朱冲、朱勔父子进贡名花奇石和黄杨木盆景,皇上很是喜爱。但每年只贡献一二次,每次只数件而已。大观年间,朱勔得到童贯的支持,每次就满船而载,蔡攸见皇上喜欢此类花石和其它贡物,就授意东南和岭南各地的官员,竭力采献花石。到了政和初年,皇上对花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朱勔和蔡攸每次运送花石常达几十船,正式号称“花石纲”。

    朱勔主管的苏杭应奉局、两浙造作局,主要的是采选二浙的花卉、竹木,太湖、慈溪、武康的奇石,最新的丝绸、金玉、工艺品,以及山珍海味等。他在苏州和汴京都建造了花石所、养种园,规模不断扩展。蔡攸当时兼管东南各路和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市舶司的应奉事务,令属下进贡花石和珍宝,主要有福建的荔枝、龙眼、橄榄、异花,两广的奇花珍果、珊瑚,湖湘竹木,还有从南洋、西洋各国进口的香料、珍宝等。为了保证这些珍木能成活,色香不变,朱、蔡两人规定连根带巨土挖掘,用巨船运载,虽远隔万里,只需三四个月就能运到汴京。

    然而,在此之前的花石纲只能供应建筑龙德宫和小规模的园林,而要满足目前众多的庞大的工程的需要,则是远远不够了。蔡太师遂即下令增加花石直达纲,责令各路的转运使、发运使,自筹资金监造大船,并将此作为考绩的内容。当时的江淮发运副使贾伟节闻风而动,清理了下属各地的“欠款”,监造出大船二千四百艘,使大量的花石和供奉物迅速运到京都,受到了嘉奖。

    蔡太师还动用皇上去泰山封禅的二千余艘大船,并任命大内侍邓文诰为船队提举。黄河、长江中上游等地区的转运使,也纷纷仿效贾伟节,忙于造船运送巨木花石。各地官吏也忙于造船,抢夺民船,占用运粮船。一时之间,国内各大河大江乃至沿海,岫舻千里,彩旗蔽空,都在忙于运送花石和御前应用物资。这真是盛况空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太湖汪洋浩瀚,周围有五百余里,湖中有大小七十二座岛山,湖水将苏州、湖州、常州联成一片。晴天湖水清泓深碧,波涵山影,阳光照耀水面,处处浮光跃金,紫蛇狂舞。风雨天则浪涛汹涌,拍击群山和沙滩,犹如万鼓齐鸣,吞吐乾坤。

    这里的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百姓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辛勤劳作。他们把最好的稻米和水产送到京城和官府,把无与伦比的丝绸和种种工艺品敬献给皇上。渔夫舟子出没烟波,久经风浪。豪商游宦经由此湖引帆随风,由松江直达大海,由南运河直通南北各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叙写春秋时吴越雄师在此地龙争虎斗,范蠡偕同西施泛游;叙写丰富的物产,优美的水城和园林,淳朴的风土人情;甚至连莼菜鲈鱼、蒹葭白蘋也使人无限神往。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人间天堂应该包括整个太湖地区。

    然而,在朱勔建造皇家园林、进献太湖石之后,这人间天堂遭受到无穷劫难,慢慢地变成人间地狱。官府胥吏年年为征赋税、征夫役和采花石而奔忙,府库已被洗劫一空,商船、民船已被无偿征用,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被花石纲折腾得死去活来。在花石纲中,以太湖石最为名贵。此石是石灰岩,长期经风浪冲激,形成涡、洞和皱纹,构成石形的千变万化和独特的风格。涡有大有小,一般都较浅。涡内有洞,洞的形状极富变化,大洞与小洞错列,小洞之间又有穴道相通。石上有皱纹,深浅不一,有横有斜,或粗或细,互相综错。由于受水的冲激,洞的边缘几乎都是圆角,皱纹的表面也以光滑居多。

    自古以来,大湖石是叠假山最好的材料,代代有人开采。经过朱勔十多年的反复搜寻,在山间湖边,在居民的园林院落,奇丽的太湖石都已被征发,先后运送到汴京城了。要想有新的收获,就必须化大力气到深水中和深土中去寻找。于是田间农夫被迫去开山找石,舟子渔夫则被赶到太湖中去开凿湖石了。来自京城的大员和内侍日益增多,有的穿官员位品服,有的穿内侍皂衫。他们手持皇上的诏书,与当地官员沆瀣一气,敲诈勒索,虎噬狼吞,搅得太湖地区如鼎水煮沸,无一片安宁之地。他们各显神通,与朱勔展开湖石争夺战,势如水火不相容。

    这争夺战不仅在五百余里的太湖之内,还遍及邻近各州县,如湖州的吴家埠、弁山,昆山县的马鞍山,常州的黄山,宜兴县的张公洞、寿九洞,等等。由于发现了不少绝品,使得京城来的大员们极为振奋!除太湖石外,苏州的尧峰山、穹窿山、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