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吴掌柜-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寿九洞,等等。由于发现了不少绝品,使得京城来的大员们极为振奋!除太湖石外,苏州的尧峰山、穹窿山、灵岩山,无锡县的扬山,还挖出多种花石,颜色有黄、黑、白、红、紫等,色彩明丽,形态奇特,可给汴京的延福宫和贵族的园林锦上添花。官员吏胥强迫夫役剔山骨,拔云根,不分寒暑,夜以继日,造成死伤累累。各路英雄都各有背景,常为开采的地段与湖域纷争和械斗,谁也管不了谁,有时为争奇石互不相让,致使玉石俱毁,大家都得不到好处。
朱勔赴京告了御状,诉说因争夺而使奇异花石被毁的情景,当场声泪俱下,伏地不起。皇上为天赐宝石受损而赫然震怒,训斥蔡太师、余太宰调度无方,大内侍们无法无天。蔡太师在请罪后奏言,让朱勔独家开采两浙路花石,皇上立即批准,并为此下了诏书。鉴于花石大战由转运官和地方官交结大内侍而引起,朱勔就乘机清洗不听从他号令的官员。他有蔡太师、童太尉作后盾,手中有来自内库的金银珠宝,有各种花石和苏杭等地的工艺品,可以广泛地贿赂权臣、内侍和吏部官员,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东南六路特别是两浙路。从此之后,他牢牢地控制这些地区,官拜防御使、东南部刺史。他的父亲朱冲,儿子汝功、汝贤,侄儿汝舟、汝楫、汝翼,也都沾了花石纲的光,先后封了官职。
在取得独家开采两浙路花石特权之后,朱勔全力向太湖中进军。太湖中有大小七十二座岛山,其中最大是包山。包山即洞庭西山,在苏州府城西南,主峰叫缥缈峰,耸立在岛中央。登上峰顶,俯瞰湖中群山在碧波中时隐时现,或像凫鸟自由飞翔,或像鸿雁列队而飞,或像龟缩蛇伸。此时人在峰顶,仿佛身在蓬瀛三山之上,飘飘欲仙。其中以包山所产奇石最负盛名。山中的林屋洞,是道教第九洞天,又称龙神幽虚洞天,有金庭、玉柱、石室等名胜,其奇花异石之多可想而知。
当然,朱勔回京的时候不忘记会拿一些石料去帮助蔡太师修葺一下园子,这些石料最后也起到了一定的用途,李岗就拿这些石料干攻城的女真人。
………………………………
第716章 儿女亲家
心思机敏的张迪很快便安排好了车辇,赵佶心情舒朗的跨进宽大的车厢,张迪则端坐在车头上,手中马鞭一响,一行人便兴冲冲赴蔡府而去。
赵佶驾临蔡京府邸,一年之内这已经是第三次。除了蔡京之外,本朝尚未有其他任何一位大员享受过如此殊荣。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赵佶与蔡京私交之厚。
当然还有另外一层关系,两人还是儿女亲家,赵佶更是将自己最钟爱的女儿茂德帝姬下嫁给蔡京的第三子宣和殿待制蔡鞗。
茂德帝姬靖康之变时22岁,为第一批送入金营者。茂德帝姬先为金二皇子完颜宗望所占,后完颜宗望死,又为完颜希尹所占。第二年,即天会六年八月即被折磨死于完颜希尹寨。
茂德帝姬原称延庆公主,乳名叫福金,在众帝姬中长得最美,也最聪慧,深受皇上的喜爱。经过细心的反复挑选,才选中了蔡鞗。按制赐予驸马都尉玉带、袭衣、银鞍、勒马,还有黄金万两。但茂德帝姬说不愿离开父皇,不想出嫁。皇上也很舍不得宝贝女儿远离。杨戬便乘机建议,在近处造驸马甲第,皇上就可常常看到爱女了。建议当场就得到恩准。
十多年前曾开凿景龙江,北通龙德宫,东通景龙门,现在将景龙江往南延伸,直通梁门外的蔡太师府。皇上下诏,拆除新开江道两旁的民居千余家,以便扩建蔡太师府,新建蔡驸马甲第和蔡攸赐第。在江边跨城墙修复道,皇上可随时从宫中驾幸蔡氏三府,可经常看到茂德帝姬。
圣旨下达之日,百姓们被迫迁徒,扶老携幼,哭声震天。不久,这个原来人口稠密、街市繁华的地区就变成旷野了。既然是赐第,蔡京父子又掌管花石直达纲和御用物品供应,建筑材料和花石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半年之后,工程按期完工,人们都说:这宏伟壮丽的连成一片的蔡氏三府,可与唐玄宗时杨国忠等人的三座府第相比美。
茂德帝姬下嫁的仪式遵照制度进行,先由太史局选好黄道吉日。成亲的那天,蔡京领着儿子蔡鞗,到宫城中去迎亲。父子在东华门内下马,由礼官引导,恭敬地等待帝姬登上彩车,蔡鞗骑马先回府等候。帝姬彩车前有宫女几十人,身穿红罗销金袍,着玲珑罗头面,发髻上插着珍珠钗,骑马作前导。彩车周围用红罗销金掌扇遮掩,车后有宫中女官率领随从,送帝姬到赐第前。帝姬下车后由驸马搀扶入内,稍事休息。然后进堂上拜天地、拜公婆,献上枣、粟和干肉。以后帝姬、驸马入洞房饮交杯酒,仪式就宣告完成了。
在酒宴后,亲友们遵照礼仪很快告辞了。洞房中只剩下新郎和新娘,凤帐前烛摇红影,金炉中龙涎香烟袅袅,两人都感到心儿跳得厉害。新娘因娇羞而脸似朝霞,但仍端庄自持,再说这甲第和陈设,以及宫女、内侍和总管,都是父皇亲自安排的,心中倒没有出嫁的感觉。而新郎却有些局促不安,似是只身入赘皇家,有孤单之感。她看出他的心思,就问他在想什么?
在蔡京的几个成年的儿子中,品行端正的只有蔡鞗,更是最受蔡京宠爱。他读圣贤书用以律己,一心想成为忠臣孝子,平时能友兄悌弟,诚实不欺。现在新娘发问,他就如实回答:“我在想大嫂对我的忠告,说你是宫中最美的公主,皇上的掌上明珠,让我尊敬你,体贴你,否则蔡家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新娘估计他说的是老实话,就笑着说:“祖宗有家法,公主下嫁也得遵守妇道,大嫂是吓唬你的,我们相敬如宾就行了。”她在宫中娇生惯养,虽已十六岁了,仍然天真烂漫,现见新郎一直呆看着她,就笑话他有些憨态。
新郎说:“你长得这么美,哪个男人看了也会发呆!这是真的,我从来不撒谎!”
新娘听后很高兴,认真地说:“你把呆看后的心情写成诗或词,才能证明你是不是撒谎。”随即吩咐宫女捧上文房四宝。
像当时一般年青人那样,新郎不重视写诗,诗作为“元祐学术”,被严令禁止已有二十多年了。何执中任宰相时甚至规定:如果文人写诗,立即决杖一百。当然皇上、郑皇后可以写诗,可诗集出版时,却命名为《御制词章》。新郎想不到新婚之夜要进行诗词考试,就只好选择他较为熟悉的词牌。只见花笺上写道:
《临江仙,新婚之夜赠茂德帝姬》
琼枝玉树出帝家,层波潋滟惊郎。眉黛细细体生香。如花如秋月,艳丽世无双。言语似娇莺圆润,声声颤动心房。任意轻狂也无妨。东海有时枯,此情应天长。
茂德帝姬在一旁看着新郎填词,觉得他的文才虽不是上乘,而情意真挚,正像他的为人。楷书用笔矫健,纵而能收,一看就知是深得蔡家书体的真传。此时她也吐露芳心,腼腆含羞地赋词相答:
《临江仙步蔡郎原韵》
乐奏箫韶花烛夜,迎娶喜见玉郎。同心结上桂枝香。如鸾如凤友,水效两双双。莫把画堂良辰负,笙歌引入兰房。满斟玉杯醉何妨。南山堪作誓,恩爱万年长。
她将解罗裙的荣幸授予新郎,新郎自然欣然从命。一个轻轻搂抱,唯恐伤了金枝玉叶:一个款款相从,此身如在云雾之中。敛黛含颦喜又嗔,任意轻狂两意浓。正当欢娱渐入佳境时,只听得有物坠地发出碎裂声,当时也并不在意。
次日晨起身时,驸马爷才看到破成两片的是帝姬的护身小镜,感到这是不祥之兆。他想起破镜重圆的故事,南朝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嫁给太子舍人徐德言,当时陈朝将亡,公主与驸马破镜为二,各藏一半,相约他年国破后,以半镜为凭证,祈求夫妇能重新见面。后来陈朝亡于隋,乐昌公主被隋将杨素俘获,徐德言凭半镜终于找到了她。杨素让他们夫妻重聚,破镜重圆。蔡鞗也深为国事忧虑,皇帝与大臣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百姓咀咒蔡氏三府与唐玄宗时杨家三府会有同样的命运。新娘的护心镜一分为二,或许竟是预兆。
茂德帝姬下嫁蔡鞗之后,皇上与蔡太师的关系更加亲密了。皇上常泛舟游景龙江,由复道驾车游幸太师府,相处就像民间的儿女亲家。有一天,太师刚从朝堂回府,皇上已携淑妃临门了,亲切地说:“今年已第四次到鸣鸾堂了,成了蔡府常客!”
太师叩头拜谢,说:“陛下临幸,真是千载荣遇!鸣鸾堂虽卑陋,家中也寒素,仍请陛下稍留,使能深表尊奉之意!”随即传命厨房备菜。蔡太师食不厌精,厨中婢女有几百人,著名厨师有十五人,仅做肉包子的肉馅一项,就分三道工序,各司其职。
没有多久,丰盛的宴席已备好,皇上与淑妃坐上席,跟蔡氏长幼谈笑如同一家人,称蔡攸为“蔡六”,蔡翛为“十哥”,驸马蔡鞗为“十一”,蔡絛为“十三”,都以排行来称呼。内眷也一一见面,都称为“蔡家读书的”,只有茂德帝姬,仍称乳名福金。主宾频频劝酒,皇上几次传命,内侍持玛瑙大杯,赐酒给太师,太师也屡次向皇上敬酒,并祝淑妃长寿。经过近二十年的考察、斗智、猜忌,皇上与太师终于认识到: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他俩终于成了儿女亲家,成了一家人了。
皇上还走进太师的书房,亲自沏茶,分赐左右。命臣下去冠服,不拘礼仪。淑妃也亲剖橙桔、香蕉,分赐蔡家老小,并说:“主上每次得四方美味,都传命分赐师相,关怀备至,这旷世恩幸愿师相铭记于心!“
内侍也上言:“君臣相知,古今无人可以相比,这是天下苍生的幸运!”
太师听后,激动得伏地呜咽,老泪纵横。太师府扩大后新建了六鹤堂、书室和卧室,皇上认为装饰不够华丽,赐八花晕锦和枣花绫等共计万匹,作为窗帘和帏幕。
皇家与蔡家联欢的高潮是在宣和元年九月。有一天皇上在保和殿设宴招待几个大臣,宴会后皇上亲自陪同蔡太师以及他的几个大儿子,参观保和殴,观摩殿内新收藏的鼎彝、石鼓、道家仙经以及古代书画图籍,接着又游览保和殿周围的亭台楼阁,在全真殿休息时,皇上亲自为蔡太师父子沏茶,表示慰劳。内侍冯皓传旨:“请太师留诗题壁,笔墨早已备具!”这是一种殊荣,太师欣然命笔:
琼瑶错落密成林,桧竹交加午有阴。恩许尘凡时纵步,不知身在五云深。
皇上喜欢太师的诗文和书法,观赏后称赞不止。命内侍分赐荔枝、黄橙、金柑,由女童奏乐助兴。接着皇上传谕,可到玉真轩瞻仰。人们知道,玉真轩是皇上宠妃玉真安妃的住处,朝臣不许进入。现在让太师父子入内,那是天大的恩典,不过入轩须题诗,太师在高兴之余一挥而就:
保和新殿丽秋辉,诏许尘凡到绮闱。雅燕酒酣添逸兴,玉真轩内看安妃。
太师父子以为这样就可以拜见闻名已久的宫中的第一美人了,但入轩后只见西墙上挂着的安妃画像。画像是宫廷画院高手的杰作,见画如见人,非一般仙女可比。太师乘着酒兴,又题诗一首:
玉真轩槛暖如春,只见丹青未见人。月里嫦娥终有恨,鉴中姑射未应真!
过了一会儿,内侍传诏让众人到玉华阁,皇上手持诗对太师说:“因卿有诗,况又是儿女亲家,应当允许见安妃。”
太师说:“臣也因葭莩之亲,已拜见画像,所以敢以诗求请!”
说话间,珍珠水晶帘轻动,安妃举步姗姗如轻云出岫,丰神绝世,神光动人,令人心动目炫。太师虽高年七十有四,此时也几乎不能自持。安妃素妆,不戴金玉珠宝,不用朱粉污天真,如淡月梨花,瑶池仙子。太师虽以文坛盟主自命,此时感到满腹描写美女的词句都已成了脂粉,会有损天仙本色,只是奇怪造物主为何那么偏爱,把美好的东西都归于安妃。他毕竟久历官场,很快稳住了自己的情绪,拜谢安妃开恩召见。安妃答拜,令左右扶起老太师。皇上很高兴,亲自拿大杯斟酒,对安妃说:“可劝太师痛饮!”
太师也很凑趣,说:“按礼当酬谢,不知可否!”说完注酒满杯,请内侍呈上酒杯。
皇上命撤去羯鼓和健舞,改奏细乐,君臣酬劝交错,气氛十分融洽。太师奏言:“时近傍晚,劳驾圣躬,心不敢安,请允许辞归。”
皇上说:“可夜以继日,不醉不许归!”他忽然记起二十多年前的一桩旧事,又说:“哲宗在位时,春日设宴于宣和殿,席间卿曾赋有《春宴口号》,受到称赞,现在还记得吗?”
太师回奏:“当时臣任翰林学士,饮酒大醉,且年代已久,不记得了。”皇上回忆说,当时亲自参加宴会,见到太师赋诗,诗曰:
牙牌晓奏集英班,日照云龙下九关。红腊青烟寒食后,翠华黄屋太微间。三春乐奏三春曲,万岁声连万岁山。欲识君臣同乐意,天威咫尺不违颜。
太师听后顿首相谢说:“陛下语及臣旧诗,仿佛有此事。陛下远在即位之前,已垂意微臣,不胜荣幸之至!臣蒙三朝圣恩,恩比山高,比海深,只是驽钝衰老,无力效犬马之劳!”
皇上说:“哲宗曾言,卿被章惇等人压制,来不及重用了。朕即位后重用卿,是实现哲宗之遗言!今提起过去旧事,是为君臣千载之遇,并不是一日权宜之计。卿从此可以安心了!”
赵佶和蔡京之间某种君臣惺惺相惜的情愫,可见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更何况蔡太师四路八方的耳目极众。各州路府县发生了何等要事,不出数日皆可传至府中。在汴京城里发生的大事,传到蔡京耳朵里往往不会超过一个时辰,比朝廷情报系统的灵敏程度要高得多。
赵佶在勾栏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时候,蔡京早已在一旁安排好了耳目,再经由收了自己不少好处的张迪那么一吹耳旁风,这大事早已在他的鼓掌之间。等赵佶香车宝马而来时,他早已在府中安排好了一切,绝对能皇帝让赵佶乘兴而归。
………………………………
第717章 真假帝姬
得知赵佶将第三次莅临寒舍,蔡京早已将一干闲杂人等撵了出去,同样包括被自己推入火坑,现在好像是一个不预闻朝政,平日只喜欢赛马打球的闲豫驸马蔡鞗。
除此之外,家里事先早来了另外一位尊贵的客人,称皇上为”番番“的柔福帝姬。
本来柔福与郓王同母所生。他们的母亲王贵妃最承恩幸。一共生过三男五女。不幸王芙蓉本身已于政和年间去世。那郓王既有名望即更准备以亲生姊妹在外围造为应援。于今宫中挑选驸马都要经过中书省礼房右谏议大夫和太常寺卿经手,实际上郓王楷的认可更为重要。只是亲生妹子柔福排行二十,宫中昵称”念妹“的她偏不合作。她年逾十六,早已及笄而未笄,既未笄也不能言婚嫁。她既如此在她下面的诸帝姬也不能越次议婚。所以杜老太监勋称她最被万岁爷爷骄纵。
她和自家兄长不睦,却与‘五姐’茂德接近。说来也令人难得相信。茂德帝姬承今上垂恩,却为崔月娥所生。那崔月娥在生前在御前侍奉无状,被废为庶人,也许她身后皇上追悔,而特别对‘五姐’见爱。因此茂德与柔福,‘五姐’与‘念妹’亲密逾常,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此间多少曲折,不将各方消息汇合,不能归纳其梗概。对徐承茵讲,不预先闻问,径往‘五姐’家中为‘念妹’画像,也可能从中产生周折而不自知。至此才领会有好友提引的佳妙处。
他见得茂德帝姬,却不见提及蔡鞗似乎于礼不合。于是问她:“我不知能有幸亲向驸马爷爷请安吗?”
茂德帝姬站了起来说着:“他呀?”面上微带愠色,“一早就和济王去打马球去了。午后还要往王府暖阁沐浴饮茶,傍晚尚要饮酒听大鼓,再加一场夜宴,等到回家时也免不了醺然大醉,只有倒头就睡了。”
柔福帝姬,赵多富,又名赵嬛嬛、赵瑗瑗,母懿肃贵妃王氏,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靖康之变时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被掳北上。
靖康元年(1126年)冬天,金兵第二次围攻汴京(今开封)。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将徽、钦二帝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贵戚、大臣约三千余人押送北方。这其中,妇女占了很大的比例,比较著名的有宋徽宗第二任皇后郑氏、宋钦宗皇后朱氏、宋高宗生母韦氏、宋高宗发妻邢氏,以及柔福帝姬。柔福帝姬被掳北上时才十七岁,为宋徽宗未出阁公主中年纪最大者,金兵因而对她格外重视,打算将这一处女公主进献给金太宗。据一些野史记载,在北上的途中,柔福帝姬还是难免凌辱的命运,而凌辱她的金将也为擅自动了留给皇帝的女人而被残酷杀死。到达金国后,柔福帝姬被郑重其事地献给金国皇帝金太宗吴乞买做侍妾。或许柔福帝姬并不是十分美貌,或许是她多次被凌辱后身体羸弱不堪,又或许是她不擅长逢迎,得罪了金太宗,总之,金太宗对她没产生任何兴趣,而是直接将她送到了上京浣衣院。
浣衣院,是女人从事洗衣等劳役的地方,也供皇族选女人以及收容宫女之用。《靖康稗史笺证》:“十九女赵赛月……自寿圣院四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洗衣院。赛月……皇统元年……封次妃。”“二十女赵金姑……自寿圣院四起北行,六年八月入洗衣院……金姑皇统元年……封次妃。”
柔福帝姬在浣衣院过了好几年后,又被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所得。完颜宗贤对柔福帝姬也没有太多的兴趣,但也没有太多侮辱她,而是从安置在五国城的汉人中选了一名叫徐还的男人,将柔福帝姬嫁了给他。柔福帝姬大约死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这一年她才三十一岁。根据《宋史·公主列传》中记载:“柔福在五国城,适徐还而薨。柔福薨在绍兴十一年,从梓宫来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国长公主。”这是真实的柔福帝姬留在历史上的痕迹——像所有国破家亡时的女人一样悲惨不幸,是男人们无能的牺牲品。
这里面还有一件历史疑案:在柔福帝姬在北方受尽凌辱之时,中原却突然冒出个柔福帝姬。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宋官军剿匪之时,俘虏的匪眷中有一女子自称是柔福帝姬。柔福帝姬可是皇帝的妹妹,于是立即被送到临安。该女子自称从金国奔逃回来,其间历尽了风霜雨雪。
高宗确实记得宋徽宗有个公主叫嬛嬛,为懿肃贵妃所生,被封为柔福帝姬。但阔别多年,他已经记不清楚公主面貌身材,于是命老宫女察验。老宫女都感觉这女子相貌确实很像当年的柔福帝姬,用宫中旧事盘问她,也能够回答得圆满。只有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这女子有一双大脚,不似柔福帝姬的纤足。对此疑点,那女子泪流满面地解释说:“金人驱逐如牛羊,乘间逃脱,赤脚奔走到此,山河万里,岂能尚使一双纤足,仍如旧时模样?”事见《鹤林玉露》记载:“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颦蹙曰:金人驱迫,跣行万里,岂复故态。上为恻然。”
宋高宗觉得言之有理,尤其是这女子能够一口叫出宋高宗的乳名,便不再怀疑,下诏让她入宫,授予福国长公主的称号。又为她选择永州防御使高世荣为驸马,赐予嫁妆一万八千缗。此后宠渥有加,先后赏赐达四十七万九千缗。
南宋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后,高宗生母韦贤妃被金国放归。母子重逢,喜极而泣。韦贤妃回朝后,被宋高宗尊封为“显仁太后”。韦太后回国之后,听到柔福帝姬一事,不禁诧异说:“柔福已病死于金国,怎么又有一个柔福呢?”宋高宗便说了柔福由金逃回的情状。韦太后说:“金人都在笑话你呢!说你错买了假货,真正的柔福早已经死了。”
宋高宗听了母亲的话,勃然大怒,立即拘捕了柔福帝姬,交大理寺审问,严刑拷问之下,假柔福公主无可抵赖,只得一一供招。
原来,她本是汴京流浪的女子名叫静善,生得颇为美貌。汴京攻破后,她被乱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个名叫张喜儿的宫女。张喜儿曾在懿肃贵妃(柔福帝姬生母)宫中侍奉,知道许多宫闱秘事,一一都说给了静善听,尤其还说静善的相貌气质酷似柔福帝姬。静善对这个巧合十分动心,于是开始留心记忆各种宫闱秘事,而且刻意模仿张喜儿所说的公主形态。之后,静善在战乱中经历曲折,曾经三次被人拐卖,最后被土匪陈忠虏入盗伙,被迫嫁给了一名小土匪。宋官军剿匪之时,抓住了静善,打算以匪眷的名义将她杀死。静善为了活命,称自己就是柔福帝姬。见到静善的气度,宋官军还真的被吓住了,于是将她送到临安。静善成功蒙骗过宋高宗后,得到了十多年的富贵。不料人算不如天算,韦太后回到京师,说破了此事,静善再也无从掩饰,只好老老实实地招认。
宋高宗知道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