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季汉再起-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男子寒门出身,家学渊源,见华佗为小女冶好了顽疾,不光要送一份诊金,还要坚送一块牌匾,华佗无奈之下只得收下。
随后那男子又道:“邻郡太守前几天颁出布告求医,言,如能治愈必有重谢,神医不妨前去看看。以神医的身手,想必能够手到病出。这太守出身豪门,倒还没有太多的劣迹,在这官场中也算是奇迹了。还望神医仗义出手,像这样的清流,还是多一点好点。对百姓也是一种福。”
华佗点头称是。
几人按照那男子的指点沿途走乡过户,两天之后,来到郡城。
据说这城也是遭受到了黄巾军的攻击,不过在太守的顽强防守下,以及朝庭援军及时赶到,总算有惊无险,只是城外的乡村,被愤怒的黄巾军掠扫了一遍。许多的庄中富户,尽管人都逃进城了,房子里那些带不走的一些值钱的东西,还是被黄巾军带走了,也算是损失惨重。
进城之后,过往之人还是惊惶急走,商铺也较为萧条,大多无人问津。
刘石等人在城门口就看到了布告,吴普上前将布告揭下,按布告上的地址找到太守家里。
门房听说是神医华佗,极为尊敬,将华佗几人带进府内,禀告大少爷。
不一会儿,一位年约三十出头的男子急匆匆地走出来,向华佗问好,随即带到那卧床的太守身边。
华佗诊治之后,又让樊阿、吴普、刘石一一查看,然后各抒己见。
刘石如今已跟随华佗两年有多了,自去年就开始让刘石也亲自查看病情,也算小有经验了。
刘石想了一想率先答道:“好似是腹中有淤血集聚。须活血化淤、才能病除。”
樊阿、华佗等会心一笑。
樊阿道:“师弟已有进步,可喜可贺!”
华佗随后又道:“石儿虽有进步,但病情不同,疗法各异,此病可采用特殊疗法可愈,待我们出去再讲。”说罢转身向外走去。
青年男子也跟着出来,华佗对那青年男子道:“你父病情特殊,如想速愈,可采用激将之法,只要你父将腹内的瘀血吐出即可痊愈了。”说罢问了青年男子父亲凭生所做过错,问了几件。
男子欲给诊金,华佗点头同意,还要求在青年男子父亲床前当面交给,随后留书一封,将那太守痛骂一遍。
那太守见华佗收了大量的钱,不但没为他治病,还将他大骂了一遍,盛怒之下,大团黑血吐出,随即身体轻松起来。
太守醒悟过来,赞到:“真神医也!”
………………………………
第四十一章 吴普显能 刘石言诗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转眼刘石跟随华佗游医已近三年。
三年中,刘石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八尺多高的壮硕青年。
三年来,华佗的五禽戏早以完善,刘石更是在华佗的指导下日练不缀,内伤早已痊愈,气力更见增长,当初满脸稚气的少年,现在已有稀疏、绒毛般的胡须,整个人变得成熟而稳健,更是对大汉的未来感到忧心,每日里穿州过府,见惯了那豪强士族的盛宴,也感叹赤地千里,蓑草萋萋,白骨露于野,村庄炊烟寂。
曾作诗:“良田蓑草动,疑是农夫耕、向前欲问路、野兔急惶奔、白骨露于野,村庄炊烟寂、庭中荒草盛,独留一老妪;”
更有:“春种一粒子,秋收万斛粮,耕者无粮吃、盘中野菜汤,豪门不事田、仓廪粟生虫、珍馐满桌上、却言粟不香”。
此诗一出,在士族、豪门中引起较大反应,更让刘石也是始料未及。
不过,百姓却是十分喜欢,口口相传,在兖州、徐州广为流传,都说刘石是慈心、仁义之士。又那里知道刘石还只不过是个十八岁不到的孩子。更因刘石之诗,华神医之名也被人广为敬重。都说是师慈弟子仁,心慧医手精。
有一次在徐州游医,路过一座高山,突遇一路山贼将华佗师徒几人拦住,待听到报名是华佗神医一众时,有人竟然念出了:“春种一粒子、秋收万颗粮、耕者无粮吃、盘中野菜汤,豪门不事田、仓廪粟生虫、珍馐满桌上、却言粟不香。”随即向刘石行了一礼,让贼众放行。
倒让刘石目瞪口呆,吴普更是叹道:“师兄一首诗,足顶千万金。”
刘石却更加陷入了沉思之中。
随后暗叹“百姓真是纯真,一首诗竟能让他们如此感动,这只不过道出了百姓的心中苦而已。要是能为百姓做上一些实事,是否更让他们满足呢?”
这天几人刚出一条村,拐上一条大路,迎面见到前面一骑飞驰而来,看到华佗几人的马车,急骤停下,翻身下马,向华佗问道:“请问足下几人中是否有华神医?”
吴普在赶车,其他人坐进车相中。
吴普道:“不知阁下何人?找华师何事?还请告知!”
来人一听大喜,“我是钱府家将,我家大人前几天与山贼交战时不幸被山贼所伤,性命垂危,请了许多医匠都言无法医治。今天,我家大人的友人,清晨前来告知,说是听说离城不远有一神医,极善医治伤科,只是踪迹难寻,让我等前来寻找。如今府上已分四面八方出来十几人,独我幸运能遇到神医,还请神医救治我家主人,感激不尽!”
吴普道:“你家主人是何伤?”
来人道:“是被流矢所伤,正中左腹部,伤口虽经包扎,但主人仍然是高热不退,几近昏迷。望神医能救我家大人于垂危!”
华医发话道:“救人于救火!你速速前面带路吧!”
来人喜极而泣道:“多谢神医!”说完翻身上马。
只见吴普手中鞭一扬,马车急奔而去,在那干躁的驰道上扬起一阵灰尘。
车中的华佗“哎哟”一声随后叱道:“普儿!你是想将为师的骨头都抖散吗?”引得樊阿、刘石一阵窃笑。
一个时辰之后,马车开进一座城池,在来人的带领下,走入一座府第,来到一间房里。
华佗让吴普去仔细检查了一遍,吴普道:“伤者受箭矢所伤,虽经包扎,但创口清理不好,有遗留物在里面,需重新清理、包扎。但创口已有脓水,需割开创口才行。”
华佗道:“那你就动手吧!此次就由你主刀。是否有信心?”
吴普道:“虽有信心,但伤者高热不退,以近昏迷,恐病人承受不住,还是有危险,需要同病人家人说过才能动手。”
华佗满意地点点头道:“普儿这几年长大了,考虑事情较为周到起来。就按你说的做吧!”
吴普将动手治疗的危险告诉等在身边的管家。
管家面色凝重,急匆匆地去请来主母。
吴普再次将医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告诉妇人,妇人悲切地道:“望神医尽心就好!请神医动手吧!”
吴普取出银刀,又从医盒里取出一片药膏,涂在创口周边,这才将病人的创口割开,将已变色的腐肉全部剔出,在创口里边取出一片断钩。仔细一看,原来是箭矢断在里边了,以前的医家没有主意到,或者注意到却无法取出。
随后又用一丝线将割开的创口缝上,再次涂上膏药,这才完毕。
刘石在旁都看到惊心动魄,要是自己恐无法做到他那么熟练。
难怪他经常捉些小动物,将那些小动物割伤,或切成一条创口再进行缝制,原来他是在进行练习。业精于勤,荒于嬉,毁于随。这话果然有理。
华佗也是微笑点头。
在旁边等候的管家更是看到目瞪口呆,这可是闻所未闻,连声赞:“神技!神药!”最初对由一个毛头小子主治极为不满,现在可是佩服的差点跪下了。
不久外界就传出神医的弟子能‘开腹取物、割肉无痛’神技。
因担心军将病情反复,那家主母坚持请华佗几人在府上住上几日,以防不测。
华佗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同意在附近为一些乡民看病,每晚来府上居住,这才打消了军将家的顾虑。
直到半月之后,军将已能起床行走,这才罢休。
在此期间,吴普又为一人接过断臂。
当时,华佗为军将动刀的技术被管家传开,第三天清晨,就有一人找上门来,说是因骑马不慎跌下摔断了胳膊,请华神医前去帮忙医治。
正当华神医准备前去时,邻人有告诉华神医:“此人是因追赶一良家女人,不慎跌下沟谷将手臂摔断的。”
华神医眉头一皱,来人急道:“休听他胡说,我家少爷是在练习奔马时掉下摔伤的。”
华神医也不出声,跟着来人走到府上,仔细检查了一下伤口,果然左臂已断。
于是对那家主人道:“贵公子左臂骨折,但结合部位不正,将后来有可能会出现残疾,如想医好,需打断后重新接上,加上夹板固上。只是这重新打断极为疼痛。不过,我有一种药物,能够止痛,就像为那军将治病一样。只是这药物极为珍贵,是远方商人带过来的。一剂膏得二十斤金,少一分也不能卖。诊费另计,不知贵主人意下如何?”
那位胖子脸色一变面现犹豫之色,正卧伤在床的青年哭道:“父亲!你就我一个儿子!要是我的胳膊残疾了,于你何益,要钱有何益?如父亲不想出钱,那我也不想活了。母亲!”
二十几岁的人了,哭声惨惨。
那胖子骂道:“你个败家子!好色无度,这个家终给你败光了的!到时我有何脸面去见先祖?罢了!罢了!就请神医用药吧!”
华佗微微一笑,吩咐吴普动刀。
吴普麻利地拿出一块膏药涂在那青年的伤处,一刻之后,两手抓住青年的胳臂,轻轻一扭,将本好接好的臂骨错开,原后仔细地接上,夹上木板,紧紧地缠紧,这才吞了一口气。
对于这一连串动作,胖子在旁观看,脸上都渗出丝丝汗珠,仿佛拆的是他的手臂一般。
待夹上夹板后,胖子才迫不及待地问那青年:“儿啊!痛吗?”
青年摇摇头道:“不痛!好似不是我的手臂一般。”
胖子大惊,急忙询问华佗:“神医啊!你施了什么法术,这手臂怎不是我儿的了呢?还请快快帮我儿还回才是。”
吴普道:“此是神药,十分珍贵!故此刚才,贵公子才不会痛疼。待明日之后,神药的药效才会解除。”
胖子一听惊道:“真乃神医!只有神医才能有此神药啊!我儿有福,才能遇此神药。这二十斤黄金,值!”
………………………………
第四十二章 华佗赠金 吴普相随
转眼三年到了!为了刘石回家方便,华佗向军将索要了一匹军马,一辆马车。
这天,华佗将三十斤黄金取出交给刘石道:“石儿!今日一别,相见无期,希望你好自为之,多为百姓办事。这些黄金给你,是因你收有几个孩子,这些人要吃要喝,你还要去洛阳游学,这些算是给你们做路费盘缠的。
普儿说是要和你同去。你为人成熟一点,普儿为人虽活泼,但潜心医药,对世事不是很明白,你可要照顾好他!另我们游医所用的马车就送给你,换上这匹马,就可以了。总不能拿着这杆长枪,穿州过府。”
刘石拉着华佗的手感激道:“多谢师傅考虑周到,师傅也要保重!弟子得师傅救命之恩,又跟随师傅游医三年,见到无数百姓疾苦。弟子常想,我等行医,只能救一民一命。但一县、一郡百姓之疾,非县令、郡守无以能救。此去洛阳当努力读书,如能得到一官半职,当努力医治百姓穷苦之疾。普师弟愿意随弟子去,弟子保证不让师弟受到一丝委屈。”
随后又向樊阿挥挥手!坐上马车,吴普也含泪向师傅、师兄打过招乎后钻进马车。
相聚几年,突然分离,两人也倍觉伤感,好半天都不说话,默默地赶着马车一路向东郡范县进发。
中午时分路过一座村庄,突见在村口的大树下,绑着一个少年,衣服剥得精光,周围围着一圈人。
刘石心中奇怪,停下马车后对吴普道:“师弟!前面觉得奇怪,有一少年被绑在树上,不知何故,我们前去看看如何?”
吴普一听,伸出头来,惊叫道:“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师兄快去看看,我守着马车即是。”
刘石应了一声,跳下马车,走了过去,向那群人打了一个问迅,开口道:“贵村何事将这少年绑在树上?”
听道问话声,一圈人回过头来,看了刘石一眼,眼中绿光闪动,随即又看了停在村口马车,上面‘医’字的幌子在风中飘动,有一人答道:“小哥是医家吗?此事你可不能管了。这小子,小小年纪不知何处来的,竟然入室偷盗,被我乡民发现,逃跑中竟打伤我几个村民,故此将他绑在这里,等开锅了,杀了泄愤。”
刘石大惊道:“你等村民可不能这样惨害人命,做有违人道的事。他打伤几人,我免费为他们医治就是,你们可要放了这少年,如有损失,由我负责赔偿,可否?”
原本两眼无光的少年听到刘石所言,忽然睁开双眼,望向刘石,露出一丝光芒和感激。
这一圈人中,走出一位年纪稍长者,前来对刘石道:“医匠贵姓,有此好心肠?”
刘石道:“我们是华神医的弟子,刚与师傅分别欲返东郡,路过此地,见此少年绑在此地,特来相问。”
老者一听,急忙拱手道:“神医弟子,果然心怀仁义,听说华神医弟子中有一位刘姓弟子,曾作诗一首,以咏我等农夫之苦,不知是那一位?”
刘石道:“正是小可!可惜无力改变农夫的困苦。”
正围在旁边的人一听,全部都围了过来,看着刘石。齐声道:“公子能够为我们农夫申诉,已是感激不尽。请受我们一礼。”说罢围住刘石团团一揖。
在刘石的劝说下,村民放了那少年。
刘石也为那几名受点轻伤的农夫,涂上一些药膏,送上几百钱,在村民的一连串恭维中离开了村庄。
离开时,那少年跟在刘石身边,刘石奇道:“你是何人,为何要入村偷窃,村民放了你,为何还不离去?”
那少年见说,连忙跪倒在地,一连叩了几个头,然后站起来道:“多谢恩公相救!我与村中几名同伴原本在城中过活,不料这一连几日都没能讨到些许吃食,其中有一人还生了病,眼看就不行了。我无奈之下,才走到乡间寻找吃食,顺便能讨些钱。谁知刚入一家就被人发现,受多人围攻,被绑在此,不是恩公相救,必被他们吃了。但还有一事相求,求恩公前去救我村中同伴性命。”
刘石道:“你们有几人,在城中如何为生?”
那少年道:“我们现有六人,都是因村中遭乱,一起逃出来的。我们大都沿街行讨,或为一些人做些活,得点吃的。只是近来,街中人都不愿施舍,也无工可做。才会饿倒,其中有一人病了无钱医治,眼看不行了,还求公子一并医治。”
刘石叹了一口气道:“好吧!你也坐在车上带我前去看看。”
那少年道:“不敢坐恩公马车,我会跑,能跟上公子。”
刘石奇道:“真的,你能跟上马车?”
那少年道:“我们村靠山,大人小孩,都会入山打猎,我自小力大,会爬山,跑得快,村中有一匹挽马,发狂起来我也能追上。九岁时就随父亲入山打猎,只是去年有一伙山贼突然闯入村中,将村子烧了,刚好我们几个小孩在外捉鱼,回来时家没了,父母也死了,只得逃出来。”
说话间就到了一座县城,不大,十分破败,在县城的一个角落里,刘石见到了另外五个小孩,大者不过十二三岁,小者只有十岁左右。那病者只有十一岁,刘石为他把了脉:寒气入体,加上饥饿,才至如此。
刘石看那几个少年,个个面黄饥瘦,衣服破粒,天气并不热,还散发出一股臭味,显然很长时间没有洗过了,又对那少年有点兴趣。
于是问道:“我能救你们一时,但你们如此过活,恐难长久,是否还有别的办法?”
那少年眼光一暗道:“我们现在能有何法?父母都不在了,家也没了,又没有人收留我们。能过一时,是一时。”
刘石叹了一口气道:“人是需要努力的!我家也不是十分富裕,不过,我有一名族弟性喜商贾,如今正在范县经营,带着收留的几名少年。如今我回去之后,打算前去洛阳游学,到时我们会在洛阳开一片商铺经商,你们是否愿意相随?”
那少年大喜:“跪在地上连声道:“谢谢公子!我们有力气,愿意前去,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行,做什么都愿意。”
吴普道:“师兄!你的心太仁义了!你如此收留,何况都是些孩子,吃得多,做得少,如何养活他们?还必须有适合的营生才行,不然纵愿有千金也不够用啊?”
刘石苦笑一下道:“我见这些少年,我能救一时,但救不了他们一世,他们此种过活,最终能有几人活下去,实在难说。如果走上邪道,就像刚才一样,终也会被人打死。我见到了,能救一个是一个。
再说,这些少年,也是能做一些事情的,过上几年就成人了。到时也是一个帮手。人只有善心、仁义,没有能力,却不能救人。只有,有钱、有权,才能办自己想办的事。前人说了:无商不富,真弟想经商我自然成全他,但经商也是需要人手的。这些少年训练几年,谁能说不能起到作用呢?”
吴普道:“真有你的!我也是因为你有此善心、仁义,才愿意跟着你,一起做一些善事。
………………………………
第四十三章 刘石出手 兄弟重聚
刘石为那少年起名刘虎,让刘虎带着那几位少年去找一间客栈暂时住下,清洗一下,换一套衣服。
一会儿,几人出来,焕然一新,特别是那起名刘虎的少年,略有一丝英气,刘石满意地点点头,对他们吩咐道:“刘虎,以后这段时间,就由你带着他们,每天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练武,半个时辰读书。你知不知道,你们之中有谁上过蒙学?还会什么?”
刘虎指一指一个略瘦一点的少年道:“他上过蒙学,我们三个会打猎。”说完指了指另两个十二岁左右的少年。
刘石又问道:“还会什么?会射箭吗?”
刘虎一楞,搔搔头道:“我们都会捉鱼,射箭。”
刘石也是一楞,捉鱼也算?算了!点点头道:“好!你们会射箭,以后要继续练,首先要学练剑,练力,嗯!还有我师傅交的五禽戏也要练。蒙学就由那个教。嗯!以后就叫刘智!让刘智教你们。以后,你们都要会读书、写字、算数。只有这样才能经营商贾,听到吗?。”
几个少年听到刘石又为那个读过蒙学的少年起了一个名字,眼里露出一丝羡慕。要知道能够得到赐名那是一种荣誉。
听到刘石要他们几个都要读书、练武,一齐大声道:“听到了!”
刘石突然觉得有几个少年同伴也不错,满意地道:“好!你们先去吃饭吧!记得,先喝汤水,再少吃点,不要一次吃多,把肚子吃坏了就不好了。你们饿了很多天,要慢慢地少吃。好!去吧!”说完丢给刘虎二百铢钱。
待那几个少年走了之后,吴普道:“师兄!你一下子找来这么多少年,这辆马车可不够坐,你打算让他们走路吗?”
刘石摸摸头道:“我正在想办法呢?不然去市集再买一辆车,可惜这马难卖呀!”
“走!我们先去市集上看看?”说完刘石带头就往外走。刚出门,见到一个客栈伙记带着一个人走过来,看见刘石,急忙大声道:“医家!这位管家找您!”
刘石同吴普停下,向那身穿一套帛布衫的中年汉子问道:“足下何人?找我等何事?”
那位汉子摸了摸脸上的汗水道:“你们可是医家?你们的师傅是否在此?”
刘石道:“我姓刘,我师弟姓吴。我们正是医匠,不知足下有何事?”
那汉子一听大喜道:“我们老爷病了,这县城的医匠都看过,却不见好!刚才听说有一名游医进城了,特地赶来相请,请你们的师傅去为我家老爷看病,看好了自有重赏。”
“哦!我家师傅不在此地,我师弟跟随师傅六年,刚刚出师。如你家老爷需要看病可前面带路!”刘石道。
那汉子看了看,吴普,又看了看刘石,满脸狐疑地道:“你们两位小子的医术行吗?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刘石微微一笑道:“家师华神医,如果不相信师弟的医术会让他出师吗?”
“什么?你们是华神医的弟子?太好了,我也是听说华神医在这一带走动过,就是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不想碰到他的弟子。这下好了,老爷有救了。”
说完,态度一变,道:“有请两位小神医去为我家老爷看病。”说完身体一让,想让刘石等前面走。
刘石道:“还是你前面带路吧!救人如救火。”
那汉子一听急忙点点头道:“是!是!小神医说的是。”说完往前小跑一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