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季汉再起-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表接到袁绍书信,随即令蒯越、蔡瑁引兵一万拦截孙坚。

    孙坚刚到,蒯越将阵摆开,当先出马。

    孙坚欠身问道:“蒯异度何故引兵截我去路?”

    蒯越道:“你既为汉臣,如何私匿传国之宝?可速留下,放你回去!”

    孙坚大怒,命黄盖出战。蔡瑁舞刀来迎。斗到数合,黄盖挥鞭打向蔡瑁,正中护心镜。蔡瑁拨马回走,孙坚乘势追杀。

    这时孙坚背后金鼓齐鸣,刘表亲自带军来到。

    孙坚马上施礼道:“景升何故相信袁绍之言,相逼邻郡?”

    刘表道:“汝匿躲传国玺,想造反吗?”

    孙坚道:“吾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刘表说:“你若要我相信,请将随军行李,任我搜看。”

    孙坚大怒:“你有什么本领,敢小觑我!”正欲交战,刘表退走。孙坚纵马赶去,两山后伏兵齐出。背后蔡瑁、蒯越也赶回来,将孙坚困在垓心。幸得程普、黄盖、韩当拚死相救,才得以突出重围。带着几十个人奔向江东,回到吴郡招兵去了。

    袁绍自盟军散后就屯军河内,粮草一时不够,就由冀州韩馥提供,袁绍一边在河内练兵,一边接纳四方豪杰。袁氏本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各州,袁绍本人外表宽厚仁慈,礼贤下士。一时之间各方贤能之士纷纷来投。

    韩馥部将鞠义因慕袁绍之名而反叛韩馥,韩馥部下纷纷劝说韩馥断绝袁绍的粮草,以免养虎为患。

    韩馥不许,担心由此引来袁绍的攻打。不过仍然减少了对袁绍的粮草供应。

    袁绍对此很不满,却又无可奈何。谋士逢纪对袁绍说:“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

    袁绍说:“未有良策。”

    逢纪说:“可暗使人送信给公孙瓒,商议进兵攻取冀州,相约前后夹攻,公孙瓒必然出兵。韩馥无谋之辈,听到公孙瓒要攻打冀州,必定请将军管理冀州政事,如此一来,冀州唾手可得。”

    袁绍大喜,随即给公孙瓒去了一封信。公孙瓒得到袁绍的书信:“信上说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随即召来长史严纲,刘备前来商议。刘备说:“这可能是袁绍的火中取粟之计,当慎行!”

    公孙瓒说:“幽州苦寒之地,冀州人多地广,物产富饶,纵使没有袁绍相邀我也当出兵攻取。如今有袁绍相邀,更应借此取得。一旦错过,悔之晚也。”于是决定出兵冀州。
………………………………

第八十三章 火中取栗 冀州易主

    袁绍得到公孙瓒出兵的消息,随即派人密报韩馥。韩馥慌忙召荀谌、辛评二位谋士商议。

    荀谌说:“公孙瓒率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张之助,难以抵敌。袁本初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他同治州事,他必厚待将军,就不在担心公孙瓒了。”

    韩馥本无大志,自觉无法抵挡公孙赞,接受了荀谌的意见,为表诚意,派他的儿子去请袁绍,长史耿武劝道:“冀州兵多粮足,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断绝了他的乳水,立刻就会饿死。怎么可以将州事委给他人呢?这是引虎入羊群啦!”

    韩馥道:“我本是袁氏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自古有择贤者而让的故事,各位为何要嫉妒呢?”

    耿武叹道:”冀州休矣!”一时之间,弃职离开的者达三十多人。只有耿武与关纯在城外埋伏,等待袁绍。

    袁绍见韩馥派儿子亲自来请,大喜。数日之后,袁绍在韩馥儿子的引领下,领兵来邺城。耿武、关纯拔刀而出,向袁绍杀去。不料袁绍早有准备,部将颜良、文丑早以接着。这二人那是颜良、文丑的对手,立刻被乱刀砍死。

    袁绍入主冀州后,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尽夺韩馥之权。韩馥懊悔不及,抛下家小,独自前往陈留,投张邈去了。

    行军半路的公孙瓒得知袁绍已据冀州,派遣弟弟公孙范去见袁绍,要他遵守约定,平分冀州之地,并让公孙范告诉袁绍“我已带10万幽燕铁骑陈兵幽冀之间,等待他的召唤。”

    袁绍听到公孙瓒带兵10万过来,心中大惊,急忙召集众谋士商议。众谋士意见不一:有主张打,也有主张和。沮授进言道:“公孙瓒虎狼之辈,现在袁公刚刚得冀州,局势未稳,不如推荐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按抚他一下,再慢慢想办法。”袁绍点头同意。

    初平三年(192)青州黄巾重起,围攻勃海,公孙瓒亲带大军征讨黄巾,一战斩黄巾三万,俘虏不计其数,公孙瓒从中挑选近七万壮卒为军。一时公孙瓒声威大振。

    踌躇满志的公孙瓒任命田楷为青州刺史,刘备为平原相,严纲为冀州刺史,单经为并州刺史。命严纲所带人马为前部先锋,攻打袁绍。消息传到冀州,袁绍急忙与众谋士商议,任鞠义为先锋,韩猛为副,袁绍亲带带几万步军为后军。

    严纲部在界桥东20里与鞠义相遇。这鞠义本是西凉悍将,因平黄巾留在冀州,对轻骑战法极为熟悉,并训练出一支专门对付轻骑的劲旅。这些人一手持大盾一手抓手橹,名叫“先登死士。”

    这些人见严纲所率轻骑冲过来,全部伏在地上。严纲骑军见了,不知就里,只在心里蔑视,驱马狂奔,踩踏而过。

    谁知,就在马蹄快踩上之时,发生突变,盾牌翻起,手橹齐发。严纲骑兵纷纷落马,顿时一片大乱,溃败而逃。鞠义及韩猛乘势追赶,混乱中严纲被鞠义斩杀。

    公孙瓒喜欢白马,长期与乌桓作战,训练了一支骑兵,因所骑马匹都为白色,号为“白马义从”。此时,公孙赞刚刚带领‘白马义从’跨过界桥,败兵扑天而来,大军被败兵冲散。混乱中,公孙瓒被一支弩箭射中座骑摔倒在地。

    正在危急之时,一个少年,骑一匹白马,带着几十个人,如入无人之境,手起枪落,袁兵被挑倒一片,袁兵攻势一时之间被遏止了。正处于崩溃的公孙瓒军队,见强兵来援,勇气顿生,猛烈反击。

    袁绍军措手不及,顿时溃退。公孙瓒大喜,立即挥军反攻,鞠义,韩猛阻止不了败兵,只得后退。

    袁绍本来带领数万步军在后,听说公孙瓒兵败,大喜。只带500大戟士赶往前军。突见鞠义,韩猛兵败,公孙瓒大军追来。大吃一惊,情况危急,别驾从士田丰要袁绍躲入空墙,暂避锐气。

    袁绍大怒,勃然而起,将头上戴的兜鍪惯在地上,大声道:“大丈夫当阵前斗死,怎能逃窜躲藏在这垣墙之中?”大戟士深受鼓舞,强弩齐发,拚死抵抗。

    公孙瓒部无法攻入,攻势受阻。袁军见到主帅在此,渐渐地又聚集在一齐,双方战斗激烈。袁绍后军听到主帅被围,急忙赶来。公孙瓒军撤退不及,再次陷入重围之中。

    就在公孙瓒与白衣少年拚命。袁军侧面又响起一阵鼓声,一彪人马急驰而来,为首三员猛将,如一柄利剑,直冲入袁军之中,东杀西斩,无人能挡,瞬间撕开一条血路。袁军顿时又是一片大乱,东奔西窜。袁绍知现在已无力再战,传令大军撤退。

    公孙瓒抬眼一看,正是刘备三兄弟赶来。原来,刘备丢弃平原县令之后,跟随公孙瓒任别部司马。后来黄巾余贼攻打渤海,公孙瓒率兵征剿,刘备随军征战,因功受公孙瓒封为青州平原相。正准备前去就职,听到公孙瓒在界桥与袁绍发生战事受挫,赶来相救。

    战后,公孙瓒询问白马少年的姓名。白马少年欠身说:“我姓赵,名云,字子龙,冀州人。”公孙瓒笑着对赵云道:“听说冀州的人都想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拱手一礼,答道:“方今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公孙赞原以为这赵去前来投奔自己是因为自己是位明主,见赵云如此回答,也中顿时也觉无趣。不过,这赵云的救命之恩不能不报,于是将赵云提为都统。

    刘备在旁,见赵云说话不卑不亢,武艺高强,心中喜欢,就时常交往。一连数月,公孙瓒与袁绍军陈兵界桥,互有胜负。这时公孙瓒的粮草供应发生困难,刚好有黄巾军于毒部袭击冀州邺城,袁绍派人说和,同意公孙瓒所任命的青州刺史。公孙瓒见部分目的达成,同意退兵。刘备自是去青州平原国为相。

    袁术自盟军散后,回到南阳,就以汝南、南阳为食。这袁术本袁氏嫡子,袁氏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荆、豫二州贤才勇士纷纷投奔,为袁术所用。刘表无奈,只得推荐袁术为南阳太守。

    袁术到达南阳后一味召兵,扩充军队。汝南、南阳又是人口大郡,不过一年就拥兵几十万。

    袁术性好武勇,不善治理郡县,又喜奢华。豫州、南阳因袁术大肆扩兵,农耕人员急剧减少,粮食减产。袁术不仅不引导耕种,反而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商人怨恨,豫州、南阳百姓纷纷逃往它郡。豫州、南阳农业欠收,军粮不够。袁术不思悔过,反而派人要求刘表供粮。

    听说袁绍取得冀州,仗着自己是嫡子,派人送信,要袁绍提供轻骑8000,粮草30000石。

    袁绍自然不允,听到豫州乡邻的诉苦,反而派会稽周昕任豫州剌史。袁术自认为自己是袁氏嫡子,未来的袁氏族长,对于袁绍拒绝自己的要求十分恼恨,更对派周昕来豫州怀恨在心。为笼络孙坚,袁术派人杀了周昕,表荐孙坚为豫州刺史。派人与公孙瓒联系,合谋共取冀州。袁绍大怒,当即派人同刘表联系,商议共拒袁术。于是袁术并令孙坚征讨刘表。
………………………………

第八十四章 伯符立誓 曹操扬名

    刘表听说孙坚来攻,命江夏黄祖领兵在樊城与邓县之间阻击孙坚。黄祖在邓县听到孙坚领军到来,带二将出城来迎。黄祖指着孙坚大骂:“江东鼠贼,怎敢侵犯汉室宗亲境界!”命张虎搦战。

    孙坚阵内韩当出迎。两骑交战,战三十余合,陈生见张虎力怯,飞马来助。

    孙坚部将程普望见,拍马迎上,战不过20多回合,陈生力怯,拨转马头往本阵中逃去。程普按下手中枪,张弓搭箭,望陈生后背射去,陈生应弦落马,程普飞马赶上一刀割下他的首级。

    张虎一见,吓了一跳,走神之间,韩当一刀砍下,张虎一闪,正中张虎头盔之上,将头盔打落在地,张虎大吃一惊,拨马向阵侧跑去,韩当连射几箭不中。

    孙坚一见,挥军攻向黄祖,黄祖如何挡得住孙坚的冲杀,很快就溃败而散,逃向岘山,孙坚攻破樊城,跨过汉江向襄阳围去。

    刘表见黄祖败退,孙坚大军围城,十分惊慌,急招蒯良及蔡冒商议。

    蒯良说:“目今新败,兵无战心,只可深沟高垒,以避其锋,另派人向袁绍求救,此围自解。”

    蔡瑁说:“子柔之言,简直是废话。兵临城下,将至壕边,不寻求自救,却派人远赴万里外去求援,岂不令人笑话。如今事已至此,岂可束手待毙!我虽不才,愿领军出城,决一死战。”刘表无奈只得让蔡瑁一试。

    蔡瑁领军万余人出城布阵。孙坚将得胜之兵,长驱大进,直抵阵前。蔡瑁拍马出阵。孙坚对左右人道:“此人是刘表新娶平妻之兄,谁与我将他捉下?”

    程普挺矛出马,与蔡瑁交战。不到数合,蔡瑁败走。孙坚驱使大军,杀得蔡瑁军尸横遍野。

    蔡瑁狼狈逃入城内。蒯良认为蔡瑁不听良策,以至大败,按军法当斩。

    这蔡瑁本是荆州大族,是刘表新取娇妻兄长,刘表如何肯杀?见众人都看向自己,沉吟片刻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正处危难之时,应齐心协力,不可随意斩杀大将,挫自己的威风。”

    正说着,黄祖派人送来书信,道:“襄阳应以坚守为主,他屯兵岘山,与襄阳成犄角之势。如孙坚攻打襄阳,他将派兵骚扰,袭击其粮草,待其粮草不济时自会退兵。”

    刘表将书信递给蒯越,蒯越表示赞同,建议黄祖在山上多设弓弩手,阻击追兵。

    自此,黄祖隔三差五对孙坚营寨进行袭击,造成孙坚的巡逻兵卒损失惨重。孙坚心中大怒,恨极黄祖。

    一日,孙坚刚好带兵巡营,遇见黄祖来袭,立即进行追击。黄祖见孙坚亲自来追,心中惊慌,调头就跑。孙坚手起一箭,正中黄祖马腹。这马跑不多远摔倒在地。孙坚手一挥,军士上前将黄祖俘获,其余人尽皆跑散。

    有人回造刘表,刘表接信大惊。这黄祖本是荆州大簇,是刘表最要好的朋友与得力助手。见黄祖被抓心中烦闷,急找人商议。蒯越、蔡瑁听说,也是面面相觑。

    刘表急道:“你们快想办法,再迟黄祖就没命了。”

    蒯越叹口气道:“不是我们不想办法,实是这袁术要的是荆州啊!”刘表一听不语。

    随后蒯越道:“现今只有向袁绍求救,我昨天夜观天象,见一流星坠落在孙坚营处,应主大将陨落。不知应在谁的身上,不如派人出城向袁绍请援,中途遇追兵则向岘上跑去,通知岘山上多备滚石、弓箭。以后再择日向冀州奔去。”

    几人也无其他良策,按派人按此计办理。这使者刚出城又遇见孙坚巡视。慌忙按计向岘山跑去。

    孙坚一见,感觉奇怪,派人通知程普,黄盖等人,自己拨转马头向岘山上追去,孙坚马快,不久就将随从远远地丢在后面。

    这岘山山高路窄,山路曲折,孙坚追了一段不见了人。正在张望,只听一阵弩响,孙坚大吃一惊,待要躲避时,只觉得身体一痛,迟疑之间,无数弩箭向自己射来。孙坚大叫一声,跌下马来。紧随其后的军兵大吃一惊,奋力奔来,正欲抢救,又是一阵弩响,又有数人跌下马来。军兵怒急,只得以马为屏障在此守候,正在僵持中,程普带兵赶来,一阵猛攻,只见上面乱石滚落,无法前进一步。

    正在这时,蒯越、蔡瑁带人出城攻击孙坚大营。黄盖等只得退回。其年孙坚只有三十六岁。

    蒯越、蔡瑁让人将孙坚尸体抬回城中,大胜而归。

    孙坚营中,孙坚长子孙策听说父亲被杀大惊失色,哀痛不已。众将商议良久,有人建议将黄祖杀了,为孙坚报仇,再全力攻打荆州。孙策虽然只有十几岁,闻迅坚决反对,决定用黄祖换回孙坚尸体,并派人与刘表商议。

    刘表接到孙坚的信件大喜,蒯越、蔡瑁认为应乘孙坚被杀士气低落,出兵击败孙策。

    刘表沉声道:“黄祖曾为荆州立有大功,不可因孙坚一具尸体而坏我一员大将。”

    孙策接回父亲的尸体,见其浑身上下皆被箭所伤,抚尸痛哭。众人商议由韩当带兵撤回豫州,程普与黄盖扶孙坚灵柩同孙策一起返回江东孙坚老家。

    这孙坚有五子,即大吴夫人所生有四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吴夫人之妹,即为孙坚次妻,也生有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孙坚又过房俞氏一子,名韶,字公礼。孙坚还有一弟,名静,字幼台。

    程普,黄盖将孙坚灵柩送回孙家之时,众子女还小,哀嚎凄惨,感人肺腑。孙坚下葬时,长子孙策手拿箭支,带着众小弟在孙坚墓前起誓:“誓报刘表之仇。”孙策人虽小,志气很高,一边带领弟妹为父亲守灵三年,一边结交豪杰,督促弟妹苦练武功,勤读诗书。

    而曹操带领残兵回到陈留后又移往谯郡,招贤纳士,训练士兵,苦于资金不足,又无州郡税赋支撑。曹操就秘密设立了一个摸金校尉,专门盗取富家、王侯祖墓,筹集财货。一时之间,家家哀嚎。

    初平二年,盘居在黑山的于毒、白绕、眭固等见朝庭混乱,袁绍与公孙赞又在相互攻击。认为有机可乘,带领部众下山抢掠,攻城略地。随从者十多万众,魏郡、东郡一时危急。

    兖州刺史刘岱无力阻挡,新任命的东郡太守王肱被山贼杀死。正在谯郡的曹操闻迅带兵攻入东郡,在濮阳击溃白绕。袁绍表奏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设在东武阳。曹操自率大军屯驻顿丘。

    正在魏郡劫掠的于毒,见袁绍回兵,知道不可为,立即转道东武阳。东武阳兵少,于毒领兵急攻,东武阳危在旦夕。

    曹操手下诸将大惊,因为诸将所有家小都留在东武阳,一旦攻破后果不堪设想。众将认为应当迅速率军回去救援。

    曹操并不同意,而是对众将劝道:“惜孙膑救赵而攻魏,如今我们应当效仿。黑山贼率众下山攻取东郡、魏郡,其老巢必然防守空虚。当贼人听道我们去攻打他们的老巢黑山。他们一定比我们还要急于领兵回救,这样武阳之危也就自解了。如果他们不救,我们攻击他们的老巢,他们士兵的军心必然动摇,甚至会溃散,而东武阳本是一座坚城,纵然于毒全力攻打也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攻下的。”

    众将将信将疑,曹操领兵西进攻击于毒黑山大营。于毒听到消息后,果然放弃东武阳回救黑山。曹操立即转道攻击眭固,又在内黄击溃匈奴于夫罗,一时名传兖州。
………………………………

第八十五章 刘岱尽忠 曹操得利

    初平三年秋,大汉各地出现大旱、再加上蝗虫肆虐,粮食大量减产,近百万青州灾民峰起,在黄巾将领的引导下,进入兖州。攻陷任城,杀死任城相郑遂,转攻东平郡。

    兖州刺史刘岱召集各郡征讨黄巾军,济北相鲍信劝到:“黄巾贼过百万,兵势正盛,兖州百姓听后无不惊恐。士卒更无斗志,不可力敌。应避其锋芒。我看贼众老少相随,大军又无辎重,全靠以抄略为用。不如固守城池,险地,以逸待劳。让他们想战又没人同他们交战,想攻又攻不下。时间久了必然离散。然后以精锐兵力,乘势攻其要害,一战而定。”

    刘岱怒道:“你这是懦夫的行为。百万黄巾,不过是一群未经训练的贱民,在我眼里如同草芥。一旦任其横行,兖州将被其摧毁殆尽。百姓将会在痛苦中哀嚎。我等为官只知自保,有何面目见兖州父老百姓。如你等怕死,可尽自守城池,等我自去征剿黄巾,到时,看你们还有何话说。”说完愤然而去,拒绝了鲍信的建议,独自率军前去征剿。

    不听良言,自视甚高,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害死的不光自己,还有跟随自己的几万大军。黄巾虽弱,但多如蚁蛾,杀之不绝,斩之不尽。刘岱所率区区两万余人,在百万黄巾大军中如同大海里一只随风飘荡的小舟。最终陷于重围,全军覆灭,刘岱也被乱军杀死。

    刘岱一死,黄巾军气势高涨,鲍信与州吏万潜等商议,认为围剿黄巾军非曹操莫属。为表诚意,鲍信亲至东郡迎请曹操领兖州刺史之职。曹操听说鲍信来请,出城门十里相迎,接至府上,大排筵席,绝口不提兖州刺史半字。就是鲍信提起也被曹操打断。

    鲍信忍无可忍,起身拜道:“如今兖州正遭黄巾肆虐,百姓哀嚎,能救兖州者,非曹公莫属,兖州上下恭请曹公担任兖州刺史,还请曹公不要推辞。”

    曹操慌忙起身扶起鲍信,叹道:“兖州刺史本是朝庭公职,岂能私相授受。非曹某不就,实在是能力有限,德望不高啊!”

    鲍信明白曹操的意思,如果没有朝庭的诏书赐任、州中官员相请是不会去的。只得返回州吏相商,一面奏请皇上,一面再次联名相请。

    董桌接到兖州州吏书信,与大臣商议。众大臣道:“黄巾蚁贼,兖州非曹操不能平息。”

    董桌沉吟半晌,上奏皇上,赐曹操为兖州刺史,从速剿灭黄巾,还百姓一个太平。”

    曹操接旨后,迅速率军攻击黄巾,采取一击即走的策略,绝不与黄巾纠缠。在寿张东攻击黄巾时,鲍信不幸力战而死。曹操闻迅痛哭,寻找鲍信尸体不得。于是,找来巧匠,用木头雕刻鲍信的身体,穿上鲍信平时穿的衣服,隆重安葬。又将鲍信的儿子鲍勋接回自家府中赡养。

    兖州人见曹操重情、重义,个个称赞,更是对黄巾产生一种仇视,自发坚壁所有物资,组织壮勇随曹操参战。

    一时之间,参与征剿、围攻黄巾者,达几十万人。

    曹操得百姓之助,将黄巾军追至济北时,黄巾军因粮尽而不得不降。

    曹操收受黄巾军男女老少百余万人,其中壮勇近三十余万人。

    曹操对其对进行挑选,得到精锐壮卒约8万,号称‘青州兵’。剩余的黄巾余部,全部屯田兖州。

    自此,兖州人口几百万人,曹操拥兵达十几万,一时声势大涨。袁绍听到消息也为之心惊,嫉妒不已。兖州人更是人人敬畏。

    曹操顺势自领兖州牧,无一人反对,各路贤才勇士纷纷来投。

    这当中就有,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绲之子;以前曾跟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