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季汉再起-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石道:“只要你等改恶向善,我自然收留。好了,你回去与众人商议吧,我会派人与你联系。”说罢打马回阵。
项熊、魏延等人也徐徐而退。
管亥待刘石走后,站在那里怔了一会儿,看了眼前众军一眼,大吼一声,“回营议事。”
管亥带领黄巾军撤出昌都,离城十里扎营,商议投降刘石之事。
刘石回营,张飞道:“德然真是心善!”
关羽含首。
刘备含笑点头道:“明弟,我们进城去吧!”
刘备与孔融双方施礼,刘备又将刘石介绍给了孔融,道:“石弟自洛阳收到蔡伯喈之女所赠书藉千余册,不忍蔡大家心血白废,欲开设书院,教授寒门子弟读书,特来聘请老师康成先生主持,不意来到此地,才知康成先生已避祸离开,不知去向。”
众人对刘石之举面露钦佩。
孔融道:“可是因诗作被先帝欣赏,亲认宗室,后因功封蓝田乡侯的刘侯爷?”
刘备道:“正是我弟。”
又道:“我弟宅心仁厚,曾随华神医游医三年,走乡串户,亲见无数百姓穷困无依,病死、饿死。故此对黄巾极为同情。刚巧碰见黄巾围城,不忍多造杀戮,于阵前规劝黄巾首领管亥,弃暗投明,改恶向善,解甲归田,已得管亥同意,不知孔北海能接收多少归顺百姓?”
孔融一听,心中微沉,随后朗声道:“青州本是黄巾肆虐最重之地,北海更是重中之重。如今田地荒芜,粮食严重短缺,城中之人已无法吃饱,怎有粮食供给这些逆贼?”
刘石心中大怒,轻笑一声,出言道:“孔大人应清楚,这些所谓的黄巾军,不过是因贪官贪婪,巧施名目、横征暴敛,豪强趁机放债,夺其生存之地,迫得他们挺而走险。孔大人圣人之后,亦应知道‘民者国之本’,尽屠其民,国焉安在?自中平元年至今,历经战乱,我大汉之民已屠得太多了,我得先帝允许,尽可多的招抚陷入岐途之百姓,使其重归田地。不知孔大人对此可支持否?”
孔融叹道:“非我不予接收,实是因长年黄巾掳掠,府中空虚,全靠当地富人捐助才得以维持,北海田地皆有其主,何况现在正值荒季,如何有粮供应他们。”
刘石叹了一声:“不知孔北海最多能接收多少呢?”
孔融见刘石追问不放,只得扭头看向主薄王甫。
王甫欠身道:“北海历经黄巾劫掠,府中实在无钱买粮供给这些逆贼,估计最多一万人左右。”
刘石深感失望道:“既然如此,我将全部迁徙至南阳,不知可否会受到责备?”
孔融道:“刘使君义举!何人能够指责。”言罢请众人入席。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整顿黄巾 再添劲旅
刘石吩咐亲卫刘壮前去黄巾营中,了解管亥等黄巾众人商议结果如何?是否愿意前去南阳,愿去者,须按每队500人进行整编,其中壮卒另编,不愿去者可留在北海。但北海最多只能结收一万余人。商议从速,三日内出发,不愿去者也不勉强,但不得再次从贼,否则定斩不饶。
酒席侈华,至晚方散,刘石不是固执之人,虽对孔融有所不满,也能理解府中无钱的痛苦。看到孔北海对刚才围城之危一点也不在意,也颇有感叹。孔融有才,气高,胆壮,从不避语。即使遇到董桌之流也是毫不忌讳。常常对董桌引经注典,据理驳斥,慨家国大义,人伦纲常。
正因为如此,董桌才想到借刀杀人,借黄巾军除掉孔融这个眼中钉。
这孔融也是命大,面对如潮黄巾军,竟能一逃再逃,多次绝处逢生。即使如此危急时刻仍能镇定自若,饮酒作文,这清流文人的风骨可见一斑。不过席中除了谈论纲常礼义之外,对郡府百姓的冶理,却从未听闻。
在他的眼中,百姓不过是未经教化的羊群而已。
刘石明白同这些人争论,不过是自取其侮,孔融倒对刘石的诗有所赞赏,认为虽然直白,却记载事实,反倒让刘石不好意思起来,不得不谦逊几句。
席间,刘石也真正体会到这些清流之人对草民的轻视。
象太史慈、关羽、张飞等人,并没有安排同席同坐,而是侧席就坐,由北海都尉武安国相陪。
宴后,孔融安排刘备、刘石等人,入住迎宾馆安歇。
待刘备、刘石等刚刚离开,一中年文士叫住孔融。
孔融见是徐州来的州中从事糜竺,知有话说,引进书房。
坐定,唤婢女端上汤水,饮毕。
孔融笑道:“你是否想邀刘平原同去徐州救援?”
糜竺点头道:“正是此意,还请孔北海成全。另有一事,我观刘备之弟蓝田乡侯、安南将军、南阳太守刘石年轻有公义,又心怀仁德,文武全才,不知是否婚配?我家中有一小妹,年方十八,长得花容月貌,还未许人。自幼娇惯,不习针线,好习枪舞刀、骑马射箭。但心底善良,知礼懂义。虽有不少王侯贵胄相求,小妹眼高于顶,总瞧不上眼,一直拖到现在,让为兄操心。孔大人可否帮我问一下,如能玉成此事,竺感激不尽。”
孔融道:“此乃好事,自当成全,我且召刘平原一问就知。”当即派人去迎宾馆去请刘备。
刘石心中有事,不知刘壮去黄巾营中了解如何?这近十万人吃食问题,如何解决。虽然管亥说黄巾军中尚有半月之粮。但半月之后呢?人没有饭吃,为了生存,可是什么都能做出了,到时炸营了可就不好了。另外在席间询问康成先生,孔北海说是几年前曾见过,但现在去了何处他也不知道。席间另一中年男子为何常常注目自己,是何意图,也让刘石不得其解。
因此,刚到迎宾馆,刘石就告别大哥,匆匆离开,赶往城中另一处客栈。
刘备正与关羽、张飞担心刘石的安全问题,见孔融有事来请,随即去见。
孔融先将徐州从事糜竺想请刘平原驰援徐州之事提出,刘备对曹操的行为也很不满。虽说曹操与自己相处不错,比此欣赏,不过这种行为显然是不能原谅,只是自己实力弱小。
沉呤片刻,同意前去相助,不过随后提出,要回平原去另请一支轻骑相助,可能要迟几天。
糜竺大惊,担心刘备一去不再回来,因此用担心的眼光看着孔北海。
孔融笑道:“刘平原义字当头,许诺过的事情绝不会悔诺。”
听到孔融如此说,糜竺这才放心。
刘备见孔融见面不多,如此信任自己,离席向孔融深深一礼。
孔融笑道:“刘平原不必客气,我孔融虽生性高傲,但识人之能还是有的。”
言罢正事,糜竺借故离席。刘备也准备离开时,却被孔融拉。
随后孔融问起安南将军是否婚配,言徐州巨富糜大人,有一妹待嫁,糜从事有意安南将军,特来请我相询。”
又道:“这糜从事虽为商贾之人,如今已是州中从事,与安南将军相配,亦未侮辱门风。”
刘备道:“石弟虽得先帝宠爱,赐爵封侯,但之前家中亦是寒门人士。且石弟自幼喜事商贾,想来亦不会嫌弃。这几年,石弟忙于国事偿未成家聚妻,我可去说。”
孔融大喜,道:“糜家徐州巨富,如能玉成,自可资助其所收黄巾之粮草。”刘备称谢告辞。
刘石心中对黄巾降众略有不安,十万之众,不是小数。赶回客栈后,听说刘壮尚未回店,决定亲赴黄巾营会见管亥。
魏延、项熊大惊,坚决不同意刘石前去冒险,自愿代替刘石前去黄巾营查探。
刘石自信地道:“不用,我观管亥亦是一个信人,就是有难我亦不惧。”
项熊无奈,只得派人前去迎宾馆通知刘备,自己二人护着刘石一路往黄巾营寨而去。
刘石来到黄巾营寨前,刘壮、管亥将刘石迎进帐中,管亥行礼,口称“主公。”
又将身边的几员壮士一一介绍:“徐合、司马俱。”
刘明一一回礼,然后刘石道:“诸位壮士,我知你等皆不得已入贼,既有意归顺朝庭为将,当速作决断。归顺之后,当遵守律法,不得再犯。”
众人齐声应许。刘石问起为何刘壮没有及时返回客栈,是有何难题?”
刘壮道:“刚才商议,黄巾部众都愿意随主公前往南阳,只是我担心这人多,一路粮食供应不及,反复劝说几位头领,去劝说部众能否留一部在北海。这样也能减轻些许负担。毕竟此地离南阳尚有几千里之遥,如慢行的话,差不多要两月有多的时间。”
刘石点点头,叹道:“既然众位百姓瞧得起我刘石,就随众人的意吧!至于钱粮我再想办法。只是如此就苦了众位了。因此,为保证众位安全走到南阳,须对现有部众进行整编,具体编排,由我随身亲卫屯长文长、成忠同大家协商。另赐封管亥为校尉,徐合、司马俱为都尉。”
刘石又道:“我因不放心你等,特来亲看,如今北海府中确实无粮,不知你们总计有多少人,还剩多少钱粮?”
管亥脸色微变:“营中男女老少共计约十一万多,刚才再次详查,粮食最多供应十天,钱财只有黄金约三百斤、白银五佰斤,珠钱约两百万钱。其他已全部用作购粮用了。只是如今粮食涨价,又正值荒季,许多地方无粮可卖。至使我等才强行攻城。”
刘石道:“我此次北来,手中并无多少钱货,好在你等还有十天之粮,你将不愿去的,按人分配粮食,钱货。其余的暂时集中使用,待到南阳后,我再自府中补上各位,一分不少。留下的人,嘱咐他们不得再次入贼,好好的做一个良民,无法过时,可前往南阳。”
停了一下又道:“分配完后,将剩余的钱,全部取出由赵合与文长带人沿途共同采购粮草。任何人不得贪污私藏,否则杀无赦。另将精锐壮卒进行整编,分为前军、中军、后军。”
看了一下众人,见大家正细心听取,颇为满意,接着道:“其余老弱,分男女老少按五百人一队进行编排,行走。壮卒的责任是护卫老弱。沿途或许不宁,须作好准备。整编要求,按我南阳正卒标准。行军途中,还须安我南阳正卒要求进行训练,熟悉我南阳军的条例,不得遇敌之时,一击即溃,随意退却。不遵将令,将安律斩首。”
说到最后一句,声色俱厉,众人无不惊恐。
安排妥当,这才带着刘壮返回城中。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刘石订亲 曹性遇劫
接到刘石亲卫送来急信,刘备大吃一惊,带着关、张急驰黄巾营寨。
刚到寨门见刘石出来,暗松了一口气。
刘备埋怨道:“下次不可单独前往,圣人说:‘贵人不立危墙之下’,如今身为蓝田乡侯、南阳太守,怎可像一般人一样独自前往危险之地。”
刘石笑道:“我相信自己、也相信管亥的为人。”
刘备向他提及孔融所托之事。
刘石有点为难地道:“石自离家,忙于国事,离家又远,父亲又不在跟前,石也不敢自作主张。婚姻之事,只要兄长认为可行,其本人德行优良即可。石并无异意,兄长自可作主。”
刘备严肃地道:“据孔融所言,女方容貌秀丽,虽是商贾之家,因家教甚严,自小识书,懂理。只是性喜武事,荒于针织之事,这些你要考虑清楚。”
刘石一笑:“无妨,我家亦不缺针工,只需端庄、识理、懂义即可。”
刘备看了刘石一眼,笑道:“如此我回复孔北海,同意此婚姻了!”
刘备见孙融一拱手:“我弟同意此桩婚姻,多谢孔北海成全了。”
糜竺也得知刘石同意,心中大喜。
第二天,与刘备见面,交换八字及订婚信物,糜竺与刘备商议,现在战乱不断,决定婚礼从简,刘石过徐州时举行结婚仪式,时间就定在一月之后。
孔融极重礼制,只是目前局势不平,也极为赞成一切从简。
商议妥当后,糜竺迅即派人通知家中,筹办小妹出嫁礼制。
应承刘石军队过境徐州时,提供粮草五万斛,兵器两万件,部曲停留徐州期间免费供应众人吃食,因接受的黄巾部曲极为穷困,衣不摭体,食不果腹,先提供黄金一百斤,麻布一千匹,供刘石解燃眉之急。
刘石大喜,暗道:“这女人倒也娶得!糜家果然有钱。”
经过整编,得壮卒二万六千余人。徐州战事急,不可耽搁,刘备兵少,不过刘备可没有刘石气粗财大,无敢多养部曲,只自刘石整编军中选拨精锐两千余人,告辞孔北海,前往平原借公孙瓒留在青州的一千余轻骑,赶往徐州。
本来,刘备提出请太史慈同往徐州驰援,不过,太史慈以乡人扬州刺史刘繇有信来招,告别孔融、刘备、刘石返回东莱。
临离别时,刘石拉着太史慈的手道:“多谢照顾师弟刘政返回北海,此次,刘政也打算前往南阳,不知子义君可否同行?”
太史慈为难道:“乡人相邀不敢不去。”
又奇道:“子鸣是你师弟?已答应同你前去南阳?我还打算邀他同往江东呢?即以如此,我再邀他人。”说罢告辞。
刘石望着他的背影,略感怅惘,回转太守府,听孔融令武安国率军同糜竺一起前往徐州驰援,刘石也不敢多呆,在昌都城内购买了一些粮草,告辞孔融。
孔融见刘石将黄巾部众全部带到南阳,慷慨地送了一万石粮草。
刘石表示谢意。
刘石人多,行走缓慢,十一万多黄巾部众,只选出两万多符合南阳正卒标准的壮卒,倒不是这黄巾军都是老弱不堪之人,而是经过长期饥饿,大都十分瀛弱,需要时间恢复。
一千匹布还是远远不够,只做了几千套,刘石看着这些人,皱皱眉,这样的一群人如何能够长途行军?
考虑再三,又从两万多正卒中,选择六千精锐,又自购部份布匹,加上糜竺赠送的一千匹,从迁移部众之中挑选灵巧针工做成六千套军服,让这六千精锐换上,这样看来才有点军队气势。
为了不至这十多万人走乱,刘石将二万多正卒分为三部:先锋三千由魏延带领,徐合为副,沿途开路、购粮。自领一万八千壮卒为中军,项熊为中军官,司马俱为副。管亥带三千精锐为后军,收留沿途掉队之人,防止不良之人跟踪。
又将各式巧匠艺人医者编为三组,随前、中、后军行军。不过这些人衣衫褴褛,刘石也是无可奈何。
至于兵器更是让刘石伤脑筋,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就是木棒,铁铲也是比比皆是。称得上制备完整的兵器不过五千套,其中一千套勉强称得上为弓箭,其余刀、剑、戟、斧、枪、矛样样皆有,其余大多破烂。
刘石苦笑一声,如此军队部曲如何打仗?将三千制备兵器交由前锋持有,中军、后卫各领一千。
整顿完毕,开始向南阳千里迁徙。如此多的人马移动,又无官府供粮,更不能抢劫,沿途购卖,也是杯水车薪,如何能满足十多万人的吃食,何况银钱也不足。刘石决定除正卒外,其余众人每日只能充饥活命,这样一来,一日行走三五十里已是极限。
这天,行至徐州琅邪郡,魏延派人密告:“前军步卒发现刺杀曹操之父的徐州都尉张辏А7⑾衷蚋尚Γ饷阶溆胛貉印⒄院系惹巴蚬褐梦锲罚级秸抨'的一位亲信。因是同乡,上前打了一个招乎。魏延觉得大家都要在集镇上住一晚,此次购买的东西也不多,就让这位步卒独自与这位张辏仔潘祷岫啊F涫嫡馕徊阶湟膊恢勒抨'犯事,不料张辏仔牛髟粜男椤@肟保刮菜嬲馕徊阶浣写躺薄1徽馕徊阶浞⑾郑啦保嚼赐椋抨'亲信抓入营中。仔细审问,这位亲信以为事露,将张辏У氖虑橐晃逡皇党觯顾党隽苏抨'隐藏地址。原来这张辏Ь挂卦谡饧蛑校绯晌患腋簧獭O忠呀抨'一众三十几人捉回,起获贼物钱货约值黄金三百斤,古玩一批。请如何处理。”
刘石大喜,回信:“贼人处死,所得钱财购置布衣五千套、精良钢刀三千把,其余购买粮食。”
刘石将钢刀为前锋换下,五千套军服分配给了中军。这样一来,整个军队气象一新。
刚准备出发,魏延派人来报:“曹校尉来了。”
刘石心里一怔!“怎回事?不是让他们自回南阳吗?怎会在此相遇?”
命曹性进来回话。
曹性一进来,跪倒在地,禀道:“曹性未能完成主公所交任务,左伯一众全部被山贼俘获。”
刘石大惊,急问细情,让曹性起来回话。
他知道:曹性生性谨慎,绝不会故意去惹事,也不会有意丢下左伯。
曹性道:“他与刘政一起带着左伯一行离开北海后,一路向徐州进发,前几天,走到一处山谷,突然被一群山贼包围。这群山贼约有几千人。自己和刘政与山贼交涉,山贼名叫昌稀,十分狂妄。我说:‘我们是南阳军,安南将军特意派我们来东莱礼请造纸匠师,请不得阻拦。’那知晶稀并不领情,手一挥,大叫‘全部捉起来,想要人拿钱来取。’我和刘政不敌,只得一起冲杀出来。子鸣觉得对不起你想走,是我劝住,在这附近住下正在想法营救,有传言说安南将军收服了十万黄巾,正在前往南阳,我们急忙前来相见。”
刘石沉思了一会儿,问道:“你们在此几天可查清此处山贼有多少人?可否是黄巾军余党?”
曹性道:“已查清,正是黄巾军余贼,大约有十几万人,分成几部、为首的叫藏霸、他们占据泰山、琅峫,时有下山劫掠。此次劫掠我们的叫昌稀的,大约三万人,能战之兵约两万人,他们的寨子离此三十里。”
刘石道:“带我去见子鸣,再商议救人之事。”吩咐亲卫找来魏延、管亥等人前来议事。
曹性带着刘石来到一处客栈,客房内坐着一位青年,极壮硕。看到曹性进来,起身道:“曹校尉这位是…………。”
刘石笑道:“还想战否?”
青年一怔,继而大喜,走上一步,叫道:“可是刘师兄?”
刘石笑道:“不是我是谁?十年未见都将为兄的忘了吗?”
青年大喜,上前想将刘石拥抱,不过随即又忍住了,道:“不是政不想师兄,而是自分别后,黄巾叛乱,家父带着一众族人,随众人乘船逃往辽东去了。刚刚返来,听王师兄说刘师兄已是贵为乡侯、安南将军、南阳太守。让我前来找师兄。只是这刚到琅琊,师兄请的人就被山贼劫去了,让政无地自容。”
刘石安抚道:“子鸣不必太过自责,劫的人我们想法救回就是,等一会我们一起商议。”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刘石救人 偶遇公孙
大家说了一些闲话,管亥、魏延等到了。刘石将曹性所查的情况一一向魏延、项熊、管亥说明。
管亥道:“虽同是大贤良师的部众,但我与昌稀、藏霸相交不多,也不认识他们。他们应是后期借大贤良师之名而起事,并非真正大贤良师的弟子。不过,是黄巾三分情,我愿上山去见昌首领,解救被俘众人。”
魏延出言道:“不可,虽说同是黄巾,比此不识,又不相互统属,管校尉又刚刚归顺朝庭,此去极度危险,须另想他法。”
刘政道:“魏校尉说得有理,现在情况已有变化。如今南阳军在此地已有两万多人,不妨强攻,奇正相生,一支正军在寨前牵制,另派一支奇兵从侧后袭寨,一举攻克。这几天政也曾对周围的情形作过了解,寻得一位向导。政相信,在这位向导的带领下,政有把握攻上山寨,不知那位校尉愿同政一起奇袭。”
曹性道:“性愿往!”其他几人也纷纷表态愿参与奇袭。
刘石看了几位一眼,道:“这位刘政,字子鸣。北海人,是我的同门师弟,曾一起在郑师门下读书,可以说能文能武。前几年黄巾起事。”
说到这里看了管亥一眼,又道:“子鸣同家人一起渡海去了辽东,刚刚回来,是我邀请刘师弟前来协助我,大家可以叫他子鸣。目前暂居都尉之职。子鸣所提奇正相生,符合攻山特点。兵法上虽说,‘不可仰攻’,但具体情况须另行分析。这左伯是我邀请而来,出了问题,必须救回。想调开昌稀部下山,可能性不大。黄巾军的装备,大家都略知之二,这昌稀也好不到那里去。既然他们还有盟军,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因此,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我决定,由我带管校尉、成善等一万余人正面攻击,子鸣、成忠带一千精锐从后山偷袭。一举击破山寨,解救左伯。其他人等仍按原行进路线行进,不得停留。中军由司马俱带领、后军由刘壮带领。”
红日正中,刘石让一万大军停下来吃饭,自己带着管亥、曹性前来山寨前查看。这一万人的行动早以惊动了昌稀,刘石到时,昌稀几人站在寨墙上,望着刘石几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