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季汉再起-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肃听完叹道:“刘使郡君真是一位仁慈的人。不过,我仍有一个问题想问刘使君。不知刘使君对当今天下有何看法?”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访贤东城 大婚琰县

    刘石沉呤半晌,长长叹了一口气,回道:“自先帝去后,何、董专权。董桌以少帝不明,姿仪不重,非先帝嘱意之人罢废,另立新君。关东诸侯逃离朝庭,返回家乡拥兵自重。曹兖州一纸檄文,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抗董。自此天下扰乱,阴谋迭起,朝庭旨意不出长安。诸侯挂忠义之名,逐汉庭之鹿,各自为政,相互征阀、争抢地盘,百姓苦不堪言。”

    刘石看了一下鲁肃又道:“我大汉自此有名无实,百姓思有德之人平定纷乱。石虽才能浅薄,能力弱小,也存忧国忧民之心,常思奋发。奈何既入宗室,拘泥于礼,不敢妄动。何况我曾应承先帝,不管谁继大统,绝不反对。商雒阻袁术侵扰长安,得罪天下诸侯,以我为董桌之流。南阳被袁术摧残,帝乡百姓悲苦,得李儒之劝,谋南阳太守之职,更受天下清流鄙视。”

    鲁肃默默不语。

    刘石叹道:“我自问问心无愧,做的是我大汉的官,牧的是我大汉之民,解的是我大汉百姓之苦。袁术祸害南阳、荼毒百姓,三十七县半数以上无县令就任,百姓无明府劝耕,无人批责。我解百姓如倒悬,反受鄙夷。然石不避艰辛,南阳虽小,也想将它建为百姓避乱天堂。待天子有召,奋勇当先,不避危难、扫出阴霾,还政于朝,此石之愿望,请先生相助。”说完深深一躬。

    鲁肃听到这里,脸色红润起来,起身对刘石深深一揖,“肃差点错过明主,而就草莽。肃愿尽力辅佐主公,死而后已。”

    刘石大喜,再次入座,两人拥火细谈。

    刘石对鲁肃的主张频频点头,或是脸色凝重。

    最后,鲁肃道:“肃本想去巢湖投奔张宝,既遇明主,肃不敢推托。主公可先回郯城,不可错过婚期,肃处理完家事,随后就到,只是肃有谷九千斛还请主公派人接应。”

    刘石叮嘱鲁肃“当心袁术是一个呲牙必报之人,听到鲁先生的风声,必来阻拦。”说完,当天返回郯城,派刘壮领精兵一千前来运输。

    琰县刘备府第,此时热闹非凡,因有刘备、糜竺主持,婚礼极为隆重,婚宴之上,陶谦来贺,说起刘石前往青州本意,陶谦大笑道:“康成先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刘石大惊,急问何意?

    陶谦笑道:“康成先生自两年多前避乱徐州,只是康成先生性喜安静,正在重修、整理几部经书,不欲人打扰,正住在离此百里之地的南城。刘使君欲要前往拜访,谦愿为一领路人。”

    刘石大喜,离席感谢陶谦。

    当夜,刘石抱着糜小芳凝神细望:“说实话,刘石对糜小芳还是很满意的,体态丰腴而不肥,肤白胜雪,柳眉杏眼,性格直爽而不娇揉。只是想想白药,心里一时不能平静,这真是天意弄人,佳人的消息在自己新婚之日才能听到。虽然不知白药是否婚配,自己在未见之前已然结婚,总觉得对她有所亏欠。”

    刘石心思被糜贞察觉,暗想:“难道自己不美,不配夫君吗?不由得暗自神伤。”

    刚刚开朗的新娘子,变得沉默起来,一丝泪珠溢出眼角。

    糜贞的变化,被刘石发现,捧起糜贞的小脸,轻吻着,细声道:“是夫君有什么不好,让你不舒服吗?”

    糜贞见问,顿时双脸雨打梨花,娇容凄切道:“不知是妾身不美,还是妾身其他地方让夫君不满意,刚才见夫君神思寂寥,似是心思重重。”

    刘石知被糜贞误会,又不知如何说起,抱着糜贞,轻声道:“是夫君不好,值此良辰美景,偶然想起今天陶使君提前的故人消息,一时神走,还请夫人谅解。”

    糜贞一听不是自己的原因引起夫君的不满,顿时又云开雾散,花容见月。

    关切道:“不知是何故人,妾身愿陪夫君前去寻访。

    ”刘石将自己前往青州之事,细细说与贞知道。‘说起今天在宴席上陶使君提起康成先生就在徐州,离此不远。一时觉得这造物弄人,阴差阳错,失去了先生,却得到一位夫人。’说到这里,一把将没有注意的糜贞抱起放到床上,扑了上去,将糜贞的衣服剥落,道:“如此良辰,不要再提此事,当尽男女之欢,行圣人之事。”

    说完就凝视着糜贞衣衫尽落的侗体,只见全身似凝脂,美不胜收。

    糜贞娇笑道:“夫君看我美吗?”

    刘石轻轻将糜贞拥在怀里,将嘴按下去,糜贞轻哼一声,身子轻轻扭动。一时之间,绯音渐起,**迭荡。

    不知过了几轮,糜贞告饶道:“夫君雄壮,妾不敌,不如让门外伺候的陪房丫头前来伺候夫君,以尽夫君之兴?”

    刘石轻笑道:“乱说什么?今天可是你我新婚大事,怎容她人入房。且记下,下次不饶。”说罢用手将那双峰红果轻轻地捏揉了一把。一把将糜拢入怀抱。糜贞见夫君如此待她心中感动,不知想起了什么,抬起头来仰望着刘石狡黠地道:“夫君除了想见先生,难道没有其他想见吗?”

    刘石一怔,暗想:“这小妮子怎回预卜,难道知我与白药之事不成?不行,今日大喜之日,不可引起她的误会。”

    当即否认道:“没有想见其她之人。”

    糜贞一看,这夫君肯定有事,夫君说过,夫君是十年前,前往康成先生处读书的。虽只有一年,但那时……………。”

    想到这时,糜贞叹道:“可惜先生的两个孙女为了等某个心上之人,至今未嫁。我曾劝其早嫁,说这乱世,佳人远隔,音信不通,可不是委屈了自己?那两人只是不语,令人叹息,也不知是那个负心人!”

    刘石一听,急道:“什么?她们至今未嫁?”

    话音刚落,顿觉自己失态,露了马脚,就听到糜贞吃吃地笑个不停。

    知道自己上当了,立刻翻身起来,再次将糜贞压在身下,挺枪直入,糜贞哀叫一声,“夫君!你饶了我吧!明天再行可否?”

    刘石笑骂道:“新婚之日竟敢调戏夫君,夫纲何在?”

    于是奋勇冲杀,直到糜贞哀声不断,直到感觉糜贞确实疼痛,这才罢休。

    事后,刘石问起糜贞何以这样说起,又怎知先生有两位孙女。

    糜贞娇笑道:“今日告诉夫君,来日夫君不可负我。”

    刘石一把将柔软的糜贞抱起,凝视片刻道:“我刘石从不喜发誓,但我从不想违背自己的诺言,今日在这里发誓:只要你不负我,我亦不会负你。”话落还将糜贞狠狠地亲了一口。

    糜贞抱着刘石疯狂地亲着,良久才躺在刘石的怀里道:“其实我与先生两个孙女自一年前已是相熟,说来也巧,南城之中也有我糜家产业。那天,我在城中驰马奔走,偶见一女子骑在一匹骏马上。这女子英气勃发,心思一动,唤人打听,得知是康成先生的孙女,就住在东海南城南山上,名叫赤芍。这赤芍长我几岁,性情开朗,见我打听她,直接向我走来,道:“对面可是糜家小妹?”我吃了一惊,忙回答‘姐姐怎知是我?’那赤芍道,‘糜家徐州巨富,糜家小姐性喜武事,不喜针红。徐州上下,何人不知?’我大惭,赤芍道:“我也不喜针红,独爱舞剑。有何不好?非得与常人一样?妹妹如是不弃,今后可与赤芍相伴。’

    ”她还是这样活泼、爽直,一点没改。”刘石不自觉道。

    “哼!”

    刘石一惊,忙道:“我是说她小时候是这样。”

    糜贞白了他一眼,继续道:“我们两人自此交往,习练射艺、剑术,成为一对好姐妹。通过赤芍,我也认识了白芍。这白芍性情与赤芍相反,喜读书、针红、文静、心底善良。有时,我们两人习剑,她就在一旁观看,时而微笑,时而惊叫。只是不知为何如此年纪不见嫁人,康成先生也不催逼,倒叫人奇怪。”说到这里,糜贞狡黠地望了望刘石。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师妹斗气 老师重义

    刘石默然无语,凝视着糜贞,叹了一口气,说出自己与赤芍和白芍交往的情由。

    刘石叹道:“当时幼小,不知情事为何物,两人与己友善,与其相交令我感到愉悦,离别之时,她们前来送我,我随口说出,要再来见她们。从此过后,心中隐隐似有什么牵挂,必须去完成约定。”

    “那你怎么不去呢?”糜贞望着刘石。

    刘石将自己的往事简略地向糜贞述说了一遍,怅惘地道:“自接任朝庭职事,忙乱不堪,又战乱频频,无时不为商雒百姓安危、温饱操心,不敢有一丝懈怠。直至接任南阳太守之职,倍感人才不足,这才下定决心前来青州寻访,谁知先生不在,赤芍、白芍也无消息。直至在北海国遇见兄长,得兄长眷顾将小妹赐我为妻,让我得此美人。喜宴之上才得知康成先生的踪迹,一时感慨。”

    夫妻二人情话不断,一夜无眠。

    新婚三天,刘石不想麻烦陶使君,带着糜糜贞一行前去拜访康成先生。

    刘石带着娇妻来到康成先生的草院,献上礼物,说明来意。

    谁知守门之人道:“康成先生刚刚外出,不知几时回转。”

    刘石大惊,忙问却了何处?

    守门之人道:“我一守门之人,如何能知道先生去向,如果侯爷要想知道,不如去问问我家孙小姐就是。”

    刘石问孙小姐是何人?糜贞在后扯了扯刘石的衣衫道:“此必是赤芍、白芍,等我去问一问就是。”

    说罢就要进门,却见守门之人道:“刚才孙小姐说了,今天任谁人也不见,还是请刘夫人回去吧!”

    糜贞眉头一皱,瞬时又有了笑意,回头对刘石道:“既然先生不在,赤芍等又不舒服,我们且先回去,改日再来拜见不迟。”

    说罢拉着刘石的手就往回走。

    谁知刚走不远,就听到后面有人道:“果然是负心之人,约好再见,却从不露面,这真是娶了新妻就忘了旧人。”

    话音刚落,只听一人轻喝道:“小妹乱说什么?何为旧人?”

    赤芍脸色一红,轻哼道:“就是个负心人。”糜贞回转轻笑道:“姐姐是对妹妹有怨吗?妹妹给姐姐道歉了,只是妹妹不知何处得罪了姐姐,还请姐姐明说,妹妹好改正。”

    白芍道:“妹妹请进,家祖正在里面注书,不知妹妹有何事要见家祖?”

    又看了一眼刘石,脸一红,道:“这位是………”赤芍抢道:“还用说吗,这人当然就是妹妹的得意夫君了。”

    糜贞奇道:“小妹三天前才嫁给夫君,不知姐姐何以知道。”

    白芍道:“前天有位刘师兄前来拜见家祖,说起他有位小弟也曾是家祖的弟子,得了个什么南阳太守之职,无人相助,记起家祖,曾去青州寻家祖不遇,却遇着一位佳人,刚刚成婚。不知何时前来拜见家祖呢!”

    刘石脸一红,干笑道:“原来这两位美人就是小师妹,是师兄不对。只是师兄也有不得已的苦差事,前段时间去寻觅师傅不得,刚好遇见北海被黄巾围困,大哥驰援。我也是适逢其会,不忍黄巾部众遭受无谓屠杀,前去劝解。还好那些黄巾部众还能体谅师兄用心,接受招降。”

    赤芍讥道:“这救援都能得到一位美妻啊!师兄真是艳福不浅呀!”

    刘石陪笑道:“承孔北海盛情,设宴招待,得遇、得遇贞妹的兄长,经大哥作主,缘订贞妹,前天在大哥府中与贞妹合窇,席间得知老师、师妹消息。今天特来拜访,诚请老师能看在南阳百姓面上,教化百姓子弟,知书识礼,另请老师推荐几位师兄师弟相助,使南阳百姓不失教化,农田不使荒芜。还请师妹成全。至于失约之事,是师兄的不是,还请师妹原谅。”说罢向着两位师妹深深一礼。

    这样一来,反倒让赤芍不知所措,还是糜贞上前拉着赤芍的手道:“夫君与姐姐失约自是夫君的错,只是夫君万里寻师,未免没有寻觅姐姐的意思。如今找到姐姐祖父,又见到姐姐,姐姐正好给夫君一个机会去补偿,与姐姐祖父一起前去南阳协助夫君,可不是正好?”

    赤芍脸一红,啐了一口道:“谁愿意去南阳谁去,我是不去的。”说着声音越来越小。

    白芍看了刘石一眼,十年不见,白芍长得文气动人,开口道:“即是师兄寻找祖父,自可进去拜见祖父。此时,妹妹在院门口一闹,怕是祖父在里面也知道了。师兄自个儿进去吧!”

    说完转身走了,留下赤芍,偷偷地看了刘石一眼,转身跟去。

    糜芍看了夫君一眼,叹口气道:“夫君进去吧!不要让先生等久了。”说完跟上白芍去了。

    刘石在一位家仆的带领下,径直走向一座山洞,洞内面积不大,严格来说,这地方还不能叫山洞,而是与山洞连在一起的一座木房子,里面只有康成先生一人。

    刘石紧走几步,一躬到底,口称“拜见老师!”康成先生微笑着看着刘石,待拜完,身侧的家仆将刘石扶起,看座。

    两人不知谈了些什么,天色将晚才算结束,刘石拜辞,康成先生同意随刘石前往南阳开办书院。从康成先生的口中得知:前天大哥在陶徐州的引领下拜见过康成先生,康成先生推荐了一位弟子前去协助刘备处理政务。这名弟子姓孙名乾,字公佑。

    刘石要求推荐师兄,康成先生沉呤了一会儿道:“可以引荐几位,是否愿去,得凭各自的缘份,不可强求。”

    刘石点头应承。

    当晚,刘石不便在老师家中留宿,乘夜回到南城糜家庄园歇息。

    第二天一早,刘石找到几架马车前来康成先生的草屋前等候,不久,康成先生、赤芍、白芍一行十几人走了出来。

    刘石拜见康成先生,言及车马以备好。

    康成先生道:“走吧!”

    刘石一看,除了随身之物,只有几个家仆提着几个包袱,再无长物。

    刘石心内叹道,老师真是两袖清风。

    康成先生、赤芍、白芍、糜贞等上车,刘石上马,将手一挥,十余部马车依次向徐州琰县出发。

    刘石回到琰县大营,鲁肃已到,不光带来了九千斛粮食,还有近千劲卒,其中一人,年约二十多岁,长得极是雄壮。

    鲁肃向刘石介绍道:“这位壮士,姓蒋名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极善水性,弓马娴熟。主公刚走,公奕前来找我,相约前往巢湖张宝处。我向他提及主公,言及主公往事,公奕也愿投奔主公,愿为主公效力,同行的还有其百多名手下。只可惜公奕有一兄弟,姓周名泰。也是水性极佳、弓马娴熟之人,气力更在公奕之上,常在江淮一带活动,一时无法招来。”

    刘石大喜道:“能得公奕助我以是天助,岂能妄想所有人才尽为我用?能得子敬推介,自是贤士良材。如果不介意暂领南阳水军司马一职,有功再赏。”

    蒋钦大喜,口称拜见主公。

    刘石也是欢喜,“正思缺少水军头领,这子敬就招来一人,子敬真是自己的福星。”

    又过了两天,刘石辞别刘备、糜竺等带着新婚妻子、康成先生一家,还有鲁肃及五千精锐,轻骑一百。

    原来糜竺痛爱自己的小妹,又思小妹远嫁南阳,备足了嫁妆,不光送了一些丫头、老婢、健仆,还有九百步卒、一百轻骑。加上鲁肃、蒋钦带来的过千劲卒,共计五千余人,前往南阳。
………………………………

第一百十八章 汝南激战 再挫袁术

    这天,刘石带领大军走到汝南境内,前方选锋来报:前面十里发现有大军阻路,请将军决定。

    刘石微微冷笑,令大队停止前进,招来鲁肃、曹性、项熊、蒋钦等前来商议。

    刘石将情况一说,项熊道:“我们同他拚了。”

    鲁肃皱头一皱:“袁术好大喜功,不知军之以速为重,自持强大,将大军摆于路途,显然是想借此侮辱主公,以报当日南阳被夺之耻。不过却给了主公从容布置的时间。为了能迅速击败袁术,夺取其辎重、粮草,我建议我们要拖住袁术,以便南阳方面得手,只是这样一来,我们这五千人马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甚至有被袁军击破的危险。”

    刘石笑道:“袁术想短时间内突破我军阵式没有那么容易,如今我正担心一下子招归这么多人,粮食短缺,袁术送上门的好事,怎能不取?我刘某不能似曹兖州一样肆意攻击,屠杀它州百姓、掠夺它州粮草、财货补充自己,还打着个报仇的旗号。”

    鲁肃笑道:“曹操被评为乱世奸雄岂是白得的名号,一下子收归百多万黄巾是那么好养的吗?”

    刘石叹道:“曹孟德肆无忌惮地屠戮徐州百姓,为报父仇真需要如此吗?何不直接猛攻陶徐州而拿百姓出气,不过是借报仇为名,行抄掠之实。如今十多万已是让我操碎了心,还好遇到昌稀这个不长眼的,帮了我一点忙,不然如今粮荒,何去购得十多万斛粮食?”

    鲁肃笑道:“主公有福,如今又有人送粮上门呢?”

    刘石笑道:“谁说不是呢?现在还有几月才到新麦收割,我正为这粮食心忧呢!这袁术就送上门来,怎可放过?”

    众人大笑!

    刘石扫了一眼几位,道:“与袁术对阵,我军将组成雁字形,由成忠、公奕守阵门,子敬护住家眷及康成先生,我与成善各带五十骑护住两边,必要时穿插袁军前阵,给袁军以杀伤。”安排妥当,几人按计行事。

    “来者可是涿县刘石?见到本将军还不下马请罪?”袁军中一字排开,正挡住大路。一位身穿黄金铠甲的四十多岁一脸傲气的人厉声问道。

    项熊上前一步,大吼道:“何人如此无理,拦住本军去路,还敢如此无礼直呼侯爷之名。还不快快将大道让开,向侯爷请罪。”

    袁术大怒,骂道:“你是何人,竟最以下犯上,对本将军如此无礼,来人!给我将此人杀了,以警效尤。”话音刚落,阵中跑出一员大将向项熊跑去,举刀就砍。来人正是袁术大将张勋。

    项熊怒道:“我只认得我家侯爷,你是谁我不理,如不快快让出大道,就砍下你的脑袋作夜壶。”口里说着,见来人凶猛,也不答话,举起大枪就刺,一声巨大的声音传遍阵中,双方一交手,就知胜负。项熊只是将身子晃了晃。来人却是略略退了一步。

    紧接着双方你来我往,打了二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袁术不耐烦,将手一挥,又是奔出一个将领。项熊也是不惧,三人战了十几回合,项熊眼看不敌。刘石将马一带,冲了上去,一枪将后来者长枪挑起,飞向空中,吓得来人,伏马而逃。

    正在与项熊激战的张勋吓了一跳,正准备虚晃一刀跑回去。这时袁术也看出了刘石的利害,不在讲面子,将手一挥,道:“压上去,给我全部砍了。”

    刘石将手一挥,和项熊一起退入阵中,袁术兵刚接近阵前,一阵箭雨落下,将袁军阻止。

    袁术大怒:“给我攻!谁敢退缩就给我砍了。”刚刚停止的袁军又涌上来,阵前倒下了一大片,可是袁术一点也不在意,袁军在袁术的威逼下,如蚂蚁一般冲上来。

    刘石眉头一皱,一阵鼓响,带着五十余骑自左侧阵飞出,向袁军阵前突去。

    这袁术也没想到,在如此猛烈的攻击下,还有轻骑突出,刹那间难杀出了一条血路,袁术纷纷退避。

    正在这时右侧也杀出一队轻骑,同样冲向阵前,袁军抵敌不住,纷纷贵退,两队轻骑往来冲杀,袁军贵逃,刘石也不追赶,退回车中。

    袁术恼羞成怒,狂叫道:“给我杀,谁敢后退全给我杀了。”

    袁术原想拦住刘石好好地将刘石羞辱一顿,再剿杀他。谁知刘石根本不理他,只让一个粗陋的校尉答话,让袁术很没面子。

    当时,阎象曾劝他,于大路两边埋伏,等刘石到时,立即冲杀,将刘石的人马截成几段,分段消――以免夜长梦多,此地离南阳不远,难免没有南阳军前来接应。

    袁术那里肯听,自带五万大军围攻刘石,令汝南何仪阻击南阳援军。以他的判断,刘石这五千军马如能如何都不可能逃出他的掌心,他想想都激动,他要让世人知道与他作对的下场。

    谁知,刘石果难对负,梁刚在他的手下,连一招都不能抵住。这种情形,他还只在关东盟军围敌吕布时见过,将他吓了一跳。

    其实这也是袁术想多了,刘石与吕布还是差了不少,最多与关羽相差无几,只是刘石恼怒梁刚双打一,上阵就给了梁刚一个下马威,原想将梁刚挑下马,不料梁刚竟将长枪松手,自己跑了。

    阎象见刘石如此阵式,向袁术建议道:“分出两股人马将刘石左右压住,让他不能跑出。这马要是跑不起来,用处就不大。”

    袁术也不是一个蠢人,听到阎象提及,当即调出两队军马,与刘石缠斗。刘石人少,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