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季汉再起-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石打马上前,对高干道:”元才!我刘石无意同袁家作对,但我奉天子之命镇守并州,这并州我是要定了。你回去同本初兄说,并州有我刘石在,让他就不要再动心思了,好好地治理好冀州,思汉家恩德,早着人去向朝庭纳贡,为朝庭分忧,我们还是同殿之臣。若执迷不误,一旦天子令下,我必统大军踏破冀州,解袁家入朝问罪,那就不好看了。回去吧!这并州不是你元才插手的了。”

    高干气得脸上搐畜,过了一会儿,才道:“德然公!我听说你气力过人,武艺高强,我想同你比试一番,你可敢?”

    刘石看了高干一眼,暗道:“这世家子弟难道都是这样,不知高低的吗?大军对阵,竟敢提议与我对阵单挑,要是我不同意他,心里肯定不服,我且从心理上彻底摧毁他。”

    于是道:“有何不敢?”

    话音刚落,高干眼光闪闪,面露一丝冷笑,拍马上前,举枪刺来,刘石举枪一拦,双方大战几十回合,不能不说,这高干却是勇力不错,可惜遇到了刘石。

    一年前,高干有可能与刘石大战个百十回合,现在,刘石气力又有所突破,一百回合不到,高干被刘石一枪拍倒,用枪尖指着高干道:“我今天不杀你,让你回去同本初兄传话,并州不要再想了,好好地为天子分忧。不然洗净了脖子待着我的青虹剑吧!”说罢退回。

    高干本以为自己已是气力很大了,今天却在刘石枪下只走了百回不到,让他情何以堪。翻身爬起来,大吼一声:“走!回去。”

    刘石看他的样子,心里好笑,忽然大声道:“高元才,你还有两个下属一起带回去吧!”随后高声道:“带夏昭、邓升!”

    高干脸一红,羞恼道:“无用之物,要他们何用?我们走!”说完头也不回去走了。

    刚被带出来的夏昭、邓升见高干如此无情,心里一片悲苦。

    刘石看了他们一眼,问道:“二位有何打算?”

    夏昭心中凄怆道:“如果骠骑将军能够恕罪,昭愿在将军境内作一草民。”

    邓升应道:“升也是如此。”

    刘石想了一下道:“即是如此,你两个也是带军之人,随军行动吧!待立有新功,再做升赏。”

    刘石刚回城,正准备布置攻打太原之事,小校来报,“刘长史、李大人派人来了,说是有紧急情况要向大人禀报。”

    刘石心内一怔,急唤进来,来人向刘石行礼,说道:“刘长史、李大人说‘皇甫大人回来了,说是天子去了许县,请骠骑将军急速回长安商议。”

    “怎么回事?天子怎会去了许县?”心中疑惑,但知道一定又发生了大事,立即招众将商议,任命赵云为上党太守,刘虎为都尉,领军二万镇守上党,固守河东,监视太原。

    随即带领余众返回长安。

    刚回到骠骑将军府,刘石找来众人商议,皇甫郦道:“天子被曹操挟持去了许县,杨奉、韩暹二人拦截不力,自梁县去往扬州,看样子是去袁术那儿去了。如今洛阳落入曹操手中,弘农太守是我从弟,如今兵薄,来不及同将军说,我已让子鸣派人前去协守函谷关。”

    刘石急问出了何事?

    皇甫郦将董承与韩暹不和,董昭密招曹操入洛一事细细地讲了一遍,天子及一半大臣本待不想去,但曹操坚持说洛阳无粮,无法供应天子及众大臣日常费用,许县地近南阳、淮阳等粮丰之地,可就近取食。待洛阳情势好转再返回不迟。

    曹操认为张杨、韩暹有罪,免了他们的职任,还要追责,自任司隶校尉,司徒之职,还对众大臣进行监视。皇甫郦见势不好,就自走了,天子密传皇甫郦让骠骑将军想法救他。

    刘石听了不语,众人面面相觑。

    大家都知道这曹操可不同于董桌、李催之流。

    早先以识人之能的许子干曾说过:“曹操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众人心中出现一句话:‘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这曹操虽能,但有办法说服袁绍、袁术吗?还有刘表、刘璋。

    在场的没有一个人会相信,这曹操只是为了天子及众大臣好,看样子,他们得应对更复杂的事情。

    李儒道:“主公应以不变应万变,想要上党稳固太原必须夺得。想要太原安全,雁门郡又不得不掌握在雍州军的手中,只是这太原、雁门都在匈奴人手中不好拿啊!”

    贾诩突然道:“据我所知,这太原、雁门不过是匈奴右贤王占据,自匈奴单于去年死后他的儿子呼厨泉继单于位,目前仍在河西、上郡、云中、五原一带活动。右贤王去卑不过三万,能战之后七千人左右。只要骠骑将军突袭占据雁门,太原后,推荐一位护匈奴校尉,去与呼厨泉沟通,未尝不能稳太原、雁门。再说,曹操新接天子,装模作样也需几月时间,有这几月时间,将军以奉天子之令,持斧钺之节,平三州,谁能反对?只怕是西凉就来不及了。”

    “这是为何?”刘石疑道。

    贾诩解释道:“西凉虽乱,只要有外力逼迫西凉,西凉又变得极为团结,不易取下。而且,曹操也不想将军取下,矫诏可能已在路上,不日就会送达将军和西凉诸人的手上,甚至护匈奴校尉的任命书也快到了。也许还有调将军及众位去朝庭任职的旨意。”

    刘石一怔,看了贾诩,沉声道:“我不管曹操搞什么东西!他想真正为大汉天下,就得让天子回到洛阳,自己单身前去任职,以公心为百姓,我自服从。不然,想将我调离现有地盘,想都不用想。诸位如果想去朝庭任职,我刘石绝不阻拦。如果想在雍州与曹操暗通曲款,我刘石一经发现定斩不饶。”

    又道:“文优即刻拟表,荐阎柔为护匈奴校尉,快马加鞭送去许县,另将应送的贡物仍是一分不少送给天子,表我们镇守并州、雍州,监督凉州的决心。”

    停了停,又看了看众人,坚决道:“另表子安为上党太守、正和为太原太守、季珪为雁门太守。着子龙领兵一万、阎柔、张绣带本部兵马夺取太原、雁门,我自带两万精锐为后军,文和随军,兴霸驻守河东,接应弘农,其他不变。并州三郡现在必须控制在我们的手中,时机许可时,收回西河郡。”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徐州易主,兖州惊变

    刘石调整完毕,正准备出征太原,王修、王甫带着十几人来到长安。刘石大喜,安排王修、王甫为州从事,不过王修带来的一个消息将他惊呆了:本来他还疑难道是自己名气大了,这王修、王甫才来投奔吗?但这王甫本是孔北海的长史,不应该来呀?

    听完王修的讲述这才明白过来:孔融被袁谭攻破,逃离青州,去许县投奔天子去了。

    这曹操竟敢将皇都设在许县,看样子对袁绍戒备之深啦!

    兖州牧曹操为父报仇,血洗徐州,徐、兖二州名士、贤者无不震惊,陈宫、边让劝说不听,徐州牧陶谦派州中从事糜竺前去北海求援,得遇刘备。

    孔融以大义相激,刘备慨然应承,自有三千部众,又从刘石接收的黄巾部众中挑选两千健卒,告别刘石、孔融返回平原,将公孙赞派给他,由赵云掌管的一千轻骑带上,驰援徐州。

    刘备到后与孔融、武安国见面,言与曹操有旧,需先礼后兵,令关羽安营扎寨,自己带着张飞、赵云闯阵入城。城上守兵见大旗“平原刘”慌忙开门接入。

    陶谦与刘备在会盟时见过一面,双方施礼。

    陶谦因曹操血洗徐州,心中万分愧疚,见到刘备欲以徐州相让。

    刘备正色道:“明公欲陷备于不义吗?我应孔北海之邀前来相救是出于义也。”

    陶谦见刘备严词拒绝接受徐州,只得作罢。两人商议如何退兵之事。

    刘备道:“我与曹公也是相熟,本着先礼后兵,去信一封,如曹公不退,再兵戎相见不迟。”

    曹操接到刘备书信,将信丢在地上,大骂刘备不知所为,欲斩来使,加紧进攻。

    谋士戏志才匆匆赶进来道:“且慢,刚才接报,在刘备身后发现一支大军,约十余万人,打着刘字旗号正向徐州运动,等查清再说。”

    正在此时,小校送来荀彧急信:“兖州被吕布、张邈、陈宫联手偷袭,情况危急,程昱、荀彧仅保得鄄城、范、东阿三县固守。”

    曹操大惊,道:“兖州失,我无家也!”

    戏志才道:“不如借此卖个人情给刘备,但让陶谦赔偿粮草十万斛,也可借此打消他们的怀疑,避免徐州尾追。”

    曹操回信刘备:“撒军可谈,但三日内补偿兖州军粮草十万斛,捉拿贼首张辏А!

    陶谦以时间过紧且徐州累经战乱只能提供三万斛粮草,另徐州将全力捉拿贼首张辏В坏┎痘窳⒓此徒徊懿俅怼

    曹操同意得到三万斛粮草后撤军。

    徐州之围已解,田楷、孔融各自退兵,刘备也向陶谦告辞。

    陶谦拉着刘备的手道:“徐州非公不能保,我赠你四千丹阳兵,再表你为豫州刺史。徐州旁有一小沛可驻军,你可到此处留守,一切粮草徐州供应,不知玄德意下如何?”

    刘备见陶谦言语肯切,只得向公孙瓒书信请辞,留在徐州。

    几天之后,刘石来到徐州,糜竺徐州巨富,房屋众多。

    不过,陶谦听说此事后,赠刘备府第一套。

    陶谦见刘备夫人早丧,将自己内侄女甘倩许配给他。

    到年底,陶谦日益病重,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召别驾糜竺、陈登商议。

    糜竺道:“非刘备不能安徐州啊!前因公身体强健,刘备不接,此时公身体有恙,刘备必不能推辞。公何不招刘备前来?”

    陶谦又看向陈登,陈登点头。

    陶谦暗叹,“自己的两儿子实在不中用啊!罢了!”传信刘备到徐州。

    陶谦拉着刘备的手道:“今天传君过来,没有其他的事,我现今身染重病,恐难再好了,君性情仁德,又为汉室宗亲,为徐州百姓计,望请接手徐州。”

    刘备拉着陶谦的手唾泪道:“君身体健壮,偶染小痒,应该没有什么大事,何况君有二子,为何不将徐州交给他们呢,备一定鼎力相助,决无异心。”

    陶谦叹道:“我虽有二子,长子应,次子商,但都不堪大任,君切忌不要让他们接掌州事。我死之后,这两子还要明君教诲、照顾。”说完气绝。

    刘备犹豫不决,豫州从事陈群对刘备劝道:“徐州不是善地,徐州军队大部由陶徐州的乡人丹阳人掌控,其军头曹豹、陈耽在军中极有势力,非公能左右。一旦有事,军队有异,明公危也。钱粮则为糜从事把持,州中官吏又是徐州名门陈家的故旧,三方人马各自不服。明公如能以豫州为基,虽只能控两郡之地,但胜在无羁绊,可从容治理,以观其变。”

    刘备表示同意,回绝了陶徐州的好意。

    徐州从事陈登赶来小沛,对刘备劝道:“今汉室遭劫,海内倾覆,成事立功就在今日。徐州富裕,户口百万,盼公能督抚徐州,还百姓一个平安。”

    刘备道:“备德薄名浅,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公四世三公,众望所归,您可以推荐他为徐州牧啊!”

    陈登道:“袁公路骄奢淫逸,刚愎自用,非治乱之主。如果使君能领徐州,得十万步骑,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自守,功留史书。这叫天与不取,后悔莫及。如果您现在不取,我也不再敢听您的了。”

    孔融也来信劝道:“袁术!冢中枯骨。徐州!天赐之地,天予不取,必反受其害。”

    刘备权衡利弊,领取印绶,接管徐州,办理陶公后事。

    征召糜竺为徐州别驾,陈群,孙乾为从事,陈登为幕僚。

    尽起小沛之兵回琰城,出榜安民,安排丧事。

    玄德与大小军士,尽皆挂孝,大设祭奠,祭毕,葬于黄河之原。将陶谦遗表,申奏朝廷。

    不久,孔融被袁谭击破,弃城而走,孔融大将武安国带兵前来投奔,刘备大喜,赐职校尉,镇守东海。

    袁绍与公孙瓒在界牌大战,不料后院邺城被黑山贼于毒占领。

    原来于毒被曹操用计解围,退回老巢之后,又不甘心,见袁绍与公孙交战,以为有机可乘,纵兵邺城。

    袁绍接到密报后与公孙瓒讲和,退兵至薄落津,这时消息散开,随从将领、谋士尽皆失色,心中惶恐不安,不知家中父母妻儿如何了。只有袁绍神色如常。

    袁绍将大将颜良、文丑、鞠义派出,又招来谋士田丰、许攸前来商议。

    这时,小校来报:“邺城家眷到来。”

    袁绍召来细问:黑山贼中有名叫陶升的人,与众贼不合,带兵入城后就将袁绍及众谋士、将领的家眷偷偷送出。听到袁绍屯兵在薄落津这才送来。

    袁绍赐封陶升为建义中郎将,进兵斥丘。

    黑山贼于毒见袁绍三面来攻,心中惧怕,退兵黑山。

    袁绍领兵紧追,于黑山贼老巢全歼于毒等众贼数万人,只有少数漏网而逃。

    冀州恢复,袁绍声望大涨。

    这时吕布来投。

    袁绍决定将盘居常山的燕山贼张燕剿灭,以免后患。

    兵分三路:命吕布为左、鞠义为右,自带中军。连战十余日,击溃张燕,迫使张燕退往山林。

    吕布因功没有受到袁绍的奖励,心中不满,纵容士兵劫掠,还时常在袁绍部下抱怨。

    袁绍心中恼恨,暗自将与吕布走得极近的韩猛斩杀。

    吕布暗觉不妙,向袁绍上书请求退往洛阳。

    袁绍表面答应,暗中派精锐杀手五十人,潜入吕布帐中。

    吕布早有防备,这些杀手扑了个空。

    吕布带着亲信部众逃往河内太守张扬处。

    袁绍将此消息秘密送给李催、郭汜。

    李催、郭汜害怕吕布与张扬联合,以高官,财帛买通张扬手下诸将,借此杀死吕布。

    被吕布提早知晓,吕布对张扬道:“你和我同乡,我不想因我对你不利,不如将我送给李催、郭汜还能得到李、郭的宠信。”

    张扬知道吕布的担心,将吕布安排在一县独处。

    不过吕布终是不放心,再次逃往张邈处。

    兖州陈宫、许汜、王楷不满曹操血洗徐州,找到张邈,对张邈说:“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你处四战之地,辖地千里,顾盼之间,足以为人雄,如今却反受人制,不觉得很不值吗。如今曹操领军东去,兖州空虚,吕布雄杰,与他联手,可共享兖州,以观天下形势,再作变通,也可纵横一时。”

    张邈的弟弟张超也劝道:“曹操虎狼之辈,如今兵侵徐州血流千里,人神共愤,天下人当共击之。”

    张邈命吕布带兵进攻东郡,陈宫说服东郡众吏相迎。

    兖州各县纷纷响应,推吕布为兖州刺史,以濮阳为州治。

    只有鄄、东阿、范三县因荀彧、程昱拚死固守未能攻破。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吕激战 濮阳中计

    曹操卖了一个人情给刘备,得了几万斛粮食,匆忙回军。

    曹仁相迎,面色惭愧地对曹操道:“我等无能,陈宫与张邈沟结,引吕布入兖州,至使兖州全叛,只剩鄄城、东阿、范县三处,全赖荀或、程昱二人设计相连,死守城郭才得以保存。”

    曹操笑道:“无妨,并非你等之错,陈宫恨我屠徐州,巧舌张邈,勾引吕布夺我兖州。我料陈宫虽智,吕布刚愎自用,未必听从陈宫之计。吕布有勇无谋,不足为虑。且安营下寨,再作商议。”

    吕布听说曹操回兵,已过滕县,召来副将薛兰、李封道:“我早想用你们,如今有了一个机会。你们各自领军一万,坚守昌邑。我亲自领兵,前去破曹。”

    陈宫听说,急忙跑来面见吕布道:“将军想弃兖州往何处去?”

    吕布惊呀道:“我准备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何有弃兖州之说?。”

    陈宫跌脚道:“将军错了,薛兰必然守不住昌邑。昌邑一失,曹操必定长驱直入。此去东南有泰山及亢父险道,将军可分兵埋伏。曹操听到兖州丢失,必然日夜兼程而回,待曹军过半出击,必能一战而擒。”

    吕布望着陈宫道:“曹操精通兵法,过险道必有准备,我自有良谋,又岂是你能知道的?”

    不听陈宫之计,拨寨前往濮阳。

    曹操走至泰山险路,郭嘉道:“不可急进,恐有伏击。”

    曹操笑道:“吕布教薛兰守昌邑,自往濮阳,此处怎有埋伏。吕布虽刚愎自用,粗鄙不堪,但多经战场,知所带者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此处埋伏,必被我识破,一旦被我军粘着,曹仁围昌邑,再派一将出濮阳,攻击张藐。事成之后与荀或所领之兵相合,袭击吕布后背,必能一战而擒。吕布往濮阳,必是想与我正面交战,以震士气。我等如其所愿,如能正面击破吕布,兖州不攻自平。”

    领军直扑濮阳,攻击吕布。

    陈宫听到曹兵近了,对吕布献计道:“今曹兵远来疲困,利速战,不可养成气力。”

    吕布傲然道:“我吕布匹马纵横天下,何惧曹操,待我亲自擒下他,给你们看一下。”

    曹操兵临濮阳,安下营寨。

    次日,带领众将依次而出。

    吕布见曹操来,领兵出城,双方排下阵。

    曹操站在营旗下立马而定,遥望吕布兵到,吕布一马当先,两旁排列几员大将,张辽、郝萌,成廉,魏续,宋宪等。

    曹操指着吕布道,“吕布!我与你自来无仇,为何夺我州郡?”

    吕布大笑道:“汉家城池,每人都有份,怎么是你的?”

    回头叫张辽出马搦战,曹休打马相迎,两马相交,双枪齐举,战到三十来回合,不分胜负,乐进拍马前去相助。

    吕布军中郝萌拍马截住,双方又战在一起。

    吕布见双方交战许久,心中烦躁,挺戟催马而上,夏侯淳接住,战不几回合,大吼一声,将大戟砸下,夏侯淳躲避不及,举枪硬架,直震得双臂酸痛,虎口流血,慌忙逃走。

    吕布挥军掩上,曹操急忙挥军抵住,双方一场混战,奈何无人能抵吕布,曹军败走。

    吕布砍杀一阵,也不追赶,收兵回营。

    曹操输了一阵,回寨与诸将商议。

    于禁道:“我今日上山观望,濮阳之西,吕布有一寨,没有多少兵力。他们认为我军败走,必没有多少准备,可带兵攻击,若得胜,吕布军必然恐惧。此为上策。”

    曹操赞许,带曹洪,李典,毛玠,曹纯,吕虔,于禁,选马步二万人,连夜从小路出发。

    吕布在军中劳军,陈宫对吕布道:“西寨是个紧要之处,倘若曹操袭击,奈何?”

    吕布说:“他今日新败,如何敢来!”

    陈宫劝道:“曹操是个极会用兵之人,须防他攻我不备。”

    吕布思索片刻调拨张辽、魏续,侯成带兵前去守寨。

    天未亮,曹操带兵入西寨,寨兵无备,不能抵挡,四散而走,曹操夺了西寨,

    天将明时,张辽遇西寨溃兵,大吃一惊,命人回报吕布,自己带兵杀向寨中。

    曹操领兵来迎,三军混战。

    曹洪,于禁等抵住张辽几将,双方直杀得地暗昏天,战至近午,又有小校来报,吕布赶到。

    曹操大惊,挥军退走。

    吕布衔尾直追,杀得曹操大败。

    正在追赶,夏侯淳带兵来援,双方又杀一阵这才各自收兵。

    自此,双方相持月余互有胜负。

    一日,吕布同陈宫商协议,陈宫说:“濮阳城中有一富户田氏,家有僮仆千人,与曹操相熟,可令人密使其向曹操下书,说吕布残暴不仁,城中百姓多有冤言,现欲移往昌邑,城中只有徐荣,诺连夜来攻,愿作内应。如诺曹操来袭,诱其入城,则四门放火,城外设伏,曹操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必难逃脱。”

    吕布大喜,听从陈宫之计,密令田氏派人按计传信给曹操。

    曹操因战事不利,正在烦躁,接到田氏书信,说:“吕布已往昌邑,城中空虚,愿作内应。望君速来。城上插上白旗,上书“义”就是暗号。”

    曹操大喜,重赏来人,定于明晚三更,城上举灯三下为号,城外以三灯回应,则开门接应。

    计议以妥,一边准备出兵。

    郭嘉出言道:“吕布无谋,陈宫多计,但恐有诈,不可不防。主公可兵分二队,一队入城,二队在外接应。”

    曹操应许,分军二队来到濮阳城下。果见城上插一义字旗,曹操安排夏侯惇在左,曹洪在右,留在城外接应。自带夏侯渊及曹纯等四将入城,李典劝道:“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入城。”

    曹操喝道:“我不入城,谁肯争锋。”

    三更时分,城上三举灯,曹操令回应三下。

    一会儿,城门大开,放下吊桥。

    曹操带兵争先入城,直到府衙不见一人。

    曹操情知中计,拨转马头,喝令退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