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季汉再起-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山贼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们的主力下山之际会有人攻上来。
山贼出行打搅了自己瞌睡,此时守寨门的山贼仍是懵懵懂懂,连反应都来不及,就送了命。
寨门树起一支旗,山下面的人一见,除留下少部份人在山下路口监视外,其余的人迅速跟上,抢占了整个寨子。
待留守山寨的头目发现时,整个山寨已被刘备占领。
这几百人都是经过战阵的老兵,山寨留下的山贼都是些老弱残寇,除了匪首略作挣扎,被张飞一矛刺死外,其余大多数在睡梦中就被杀死。
活下来的只是一些老人小孩,这还是一些老兵下不了手。
要知道,每杀一个可都是五百珠钱!
随后刘备派人对整个山寨进行搜行,发现粮食、盐、油、布一批,黄金几十多斤,钱十几万,还有一些手饰等物件。
这一下,刘备的心算是松下来了。
也暗恨这山贼不知杀了多少人。
休整片刻,留下一百人暂守山寨外,其余人立即下山到预定地点埋伏。
到酉时未,几百个山贼腰间鼓鼓的,嘻嘻哈哈地赶着几部马车一路走来,连个放前哨的人都没有。
一进入伏击圈,刘备一声令下,几百人一齐冲出。
顿时,这几百个土匪惊呆了。
望着这一个个的五铢钱,几百条汉子都红了眼。
一阵砍杀,这些山贼都来不及抵抗就被这些汉子给杀了,除少数人外,大部份都是两人杀一个,甚至是三人杀一个。
刘备没有估计到自己对他们承诺的杀一个山贼加五百钱有多么大的魔力,望着这满地的山贼的尸体苦笑了一下。
这些乡民报完自己杀贼的数字,自觉地开始清理战场,填埋尸体,动作极其熟练。
刘备让人清查是否有人受伤或阵亡的。
一会儿回报只有几个受伤,没有阵亡的。
刘备这才点点头,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些乡民都是拖家带口的,一旦有人阵亡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极大的创伤。
走过去看了看那几个受伤人的情况,仔细查看伤口。
他发现这些伤口都进行了一些简单地清理、包扎。
暗自点头,老兵果然不同。
当问清是如何受伤时,这几人答道:“他们刚冲下去时,看到有一个小头目模样的人,正在向山林里面跑,他们几个就追过去。
不料,这个小头目极凶悍,连伤几人,如果不是对方急着逃命,他们可能伤得更重。
刘备点点头,安慰了他们几句,这才吩咐刘真清理这些财物。
一会儿刘真来报,刘备挥挥手道:“按承诺给予这些勇士结清剿贼费,受伤者多补,其余的押回去再说!”
乡民一听,高兴得直呼‘万岁!’
………………………………
第十七章 传名涿县 刘备失母
涿县缉盗吏目刘备利用乡民中的老兵清剿乌鸡山贼寇,为涿县拨除了一大害虫,这则消息再次传遍全涿县。涿县百姓又震惊又高兴,茶余饭后议论纷纷:“这刘备是谁?”有人问。
“哧!刘备你都不知道?几年前在县城,刘备曾为一老妇夺回一袋卖猪仔后准备买粮食的钱,后来发现抢夺这老妇钱的小混混是为了治疗小混混大哥的伤势,感其有义,自掏腰包为这小混混大哥疗伤。”一人答道。
问话的人道:“唉!这刘备仁义呀!”
另一人道:“你不知道吧!后来这小混混受刘备感化,自愿成为刘备的小跟班,现在更成为缉盗衙役呢?”
又一人抢答道:“这算什么?前年,中山大商在涿县被乌鸡山的山贼围着了,还是刘备率人去救的呢?当时,山贼有近三百人,刘备只用了一计,派了几个人去山贼的山前放了一把火,正在山下打劫的山贼以为官兵攻山,急忙回撤。刘备乘势率人冲入贼阵,一阵冲杀,杀得山贼大败而归,当时还死了几个头目、留下几匹。这些山贼急急忙忙地赶回寨时,发现那里有什么官兵,只有寨前的几堆火,大呼上当。”
“那大商怎样?是否受伤?”又有一人问答。
旁边一人道:“刘备来得及时,大商只是受了点伤,无大碍。为了答谢刘备的救命之恩,准备以黄金百斤酬谢,刘备不收,还是别人劝说:“跟来的一些勇士辛苦了!”这才收了一点,最后将这些钱全部分给了跟随而来的那些小混混,和他的玩伴。”
“唉!要是我去了不也能分到一些钱?”有人出神道。
这时有人压低声音道:“我还听说这刘备前几年才十六七岁时刚从东莱郑大处师学习归来探母,路遇那位中山大商正被一群饥民围着,是刘备勇猛冲上去将领头的饥民制住了,救了中山大商一次。刘备看饥民可怜,就将自己读书的盘缠钱全部送给了那群饥民。
前两年是刘备第二次救那中山大商。后来,那中山大商来涿县必去拜访刘备,态度极恭敬。他知道刘备几兄弟爱马特地从乌恒手中购得几匹良马送来,连那个张家卖肉的小子也跟着沾光呢?”
最早问话的人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刘备真是厚道,仁义!仗义呀!”
另一个道:“不光仁义、厚道,最主要的是有勇有谋,不伤一兵一卒,就将几百山贼全部剿灭。那可是涿县官兵曾去征剿过了好几次,不光伤了人,还死了不少呢?每次都被山贼杀得大败而归。”
这些赞颂不光在乡民口中,在涿县城内外的乡老、士绅、豪门中也有人在谈论:“这刘备小小年纪就有勇有谋,不愧是卢博士的弟子。前几年在洛阳教授学生时,卢博士就慧眼识才,在那批学生中,单单只将刘备、公孙赞同列为入室弟子,单独请教。不出几年这公孙赞就当上了涿县县令,刘备闯下了如此名声。”
有人道:“卢博士文武双全,交出的弟子果然不凡。”
“噫!!当时好像你的小儿也在那批人当中吧!却没能被卢博士收为入室弟子。足见卢博士眼光灼燃。”其中一人无意间道。
“你……,我儿是不成器,你儿也好不到那里去,不是一样没有被收为入室弟子。”刚才那人回击道。
看着两人都快要争起来了,另一人站起来道:“算了!算了!卢博士能被天子亲封博士自然有不凡之处。能看出刘备、公孙大人的才能,自然不在话下。没能收你等公子为入室弟子,自然也是你等公子的资质有限,有什么好吵的?”
两人同时愤怒地望着这人。
这人知道自己又说错了话,只得站起来道:“好了!算我说错了!你们继续吵,我走了!”
刘备利用乡民中的老卒,剿灭了涿县范围内最大的一股山贼,县令公孙瓒自然是高兴。
这不光刘备是他的兄弟,更是因为这剿灭山贼的功劳还有他的一份。
公孙瓒将刘备叫来,好好地夸奖了一顿,说是一定为他请功,还埋怨道,为何去剿贼时没有通知他,让他也去过过瘾。”
在众人赞叹刘备时,刘备却摊上了一件最悲伤的事情。
刘备的母亲因病医治无效去逝了。
消息传来,又诺得人们议论纷纷,其中那些士绅、豪门们议论得最多:英才出世必剋至亲。你瞧!刘备刚出生时,就死了祖父。几年后父亲也病世了。现在刘家刚好点,母亲也去了。”说完摇叹息。
刘备找到公孙瓒提出辞职。
公孙瓒知道,自己这位贤弟历来重视孝道,也不劝说,只嘱托他注意身体,节哀顺变,还亲自去刘庄祭奠。
后来公孙瓒问刘备缉盗吏目可交何人,刘备道:“张祥不错!”
于是张祥在协助刘备办完丧事后接受缉盗吏目之职。
自母亲去后,刘备为母守孝,闲时读书练武,沉思这几年的经历,又有不少收获。
刘毅见这个侄子越来越成熟,名气也越来越大,隐隐露出不凡之处来,猛然记起当年那个卜卦之人所说,“自己的儿子刘石在十五岁上有一劫,十分难过。但天机五十,凡事四十九,留有一线生机。
模模糊糊有两位贵人救助,不同的地点将会遇到不同的贵人,其结果也将大不同,未来无法算到。
建议刘石尽量在十四岁时往东走,十五岁时到东边一位至亲之处避灾,那时遇劫,自会有贵人出现相救,不可错过,否则后悔终生。
反复叮嘱,一定要往东方至亲之人处走。只有那个方向会遇上贵人,其他方向都不行。贵人是谁无法知道,只能说是隐隐有一丝天命在召唤。十五岁之后全部是黑的,看不到任何东西。一定要教育刘石多读书,勤修武艺,心存宽厚仁义,不要急躁,多做善事,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刘毅想到这里,“记起刘石已快十四了,这小子这几年跟随他大哥四处游荡,和那卖肉的张飞在一起比试,武艺渐涨,连大哥刘备都说这样涨下去,再过一年连他都不是对手了。这样一来,刘石更是练得起劲,心里也升起了一股自傲之心,反而将读书给忘了。按那卜卦者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想到这里,让人去唤来刘氏,又担心将这些事说给她听后,她心里着急,因此按下不提。
刘氏问道:“夫君!唤我来何事?”
刘毅道:“你大哥今年高寿了?你也是几年没回去了吧!”
刘氏眼一红,低下头道:“想来大哥虽大我不少,但与我最是相亲,虽说是庶子,无继承家业之望,但我大哥为人勤奋,饱读诗书,凭才学在郡中做一小官,生活倒也无忧,对我更是溺爱。
后来大哥认识家翁,将我许配给你。
我今年都四十有五了,算来大哥快六十了吧!兖州离幽州路途遥远,自来到幽州之后,只回过三次。
唉!都不知大哥怎样了!去年来信说身体渐差!明年想做一个寿,只怕我们又无人可以前去。”
………………………………
第十八章刘毅论寿 刘石东游
刘毅见刘氏谈起舅哥心中伤感,只得安慰了一下,随即话锋一转道:“我看备儿已现不凡,他终究会走上士途。石儿也要努力,武才已差不了多少了,就是心性,文才上要多努力才行。
我想让石儿前去东莱游学,拜师郑康成先生,再顺道去为你哥贺寿,然后再游学洛阳,看能否进入太学学习。
这样一来,石儿的前途就有点希望,免得像我一样终日守着几亩田地。我准备让他这几日就走,这一走恐怕就有多年不能见面了,你看如何?”
刘氏道:“石儿的前途你作安排,他整天同那卖肉的混在一起,终不是好事。能去东莱也好,只是他这么小,一个人出去我有点不放心。备儿去东莱时也有十六七岁了。现在石儿才十四岁不到。”
刘毅道:“我自会安排真儿与他同去。石儿武功强,真儿心细,精于计算。他们两人在外面不会吃多少亏的。即使吃点苦,也算是磨练磨练他们的性子,也是好的。倒是要将你哥的生日时间告诉石儿、真儿,让他们记住,不要忘记了。路线不知石儿还是否记得,要同他提一提,他们也有几年未去了吧!”
刘氏道:“石儿九岁时去过,那时真儿过来不久,他们两人一起去的。像两只小雀子,一路跑来跑去,坐马车都坐不安稳,应该有点印像,再同他们说说,也好找。”说到这里刘氏反而自个儿笑了。
“那好!就这样决定了,过几天我就同他们说,让他们收拾好东西就去。”刘毅似是放下一件心思轻松起来。
这天刘石刚从张飞处回来,嘴里还哼着一支小曲,满脸兴奋。
刚进门听到爹爹在叫,抬头一看,见到父亲正在书房门前,急忙跑过去。
“父亲!找我有事吗?”刘石问道,心里还有点虚虚的。
就在刚才,他同张飞比武终于赢了他一次,急得张飞大叫不算,“说是你小子耍滑,搞偷袭。”
刘石见到张飞吃瘪,开心地笑了,要知道,这几年总是张飞打赢,然后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向刘石道:“小石子!努力吧!张哥看好你。”
有时,张飞打得刘石要吐血,反而说:“小石弟,有进步,哥看好你。再过两年就能打败张哥了。”
每次过后刘石就是几天见不到人,呆在家里苦练力量,速度,一个月后再次找张飞比试,然后再度被张飞击败。而张飞每次都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刘石击退,每一次都震得刘石五腑翻腾。这除了张飞本身力气大,还有刘石的年纪也比张飞小上三岁。要知道在十几岁这种年龄,几岁的差别,那力气就差了许多。
不过每次刘石同张飞比试过后都要苦苦地操练一番,而且每次比试都是用尽全力,不像张飞,每次比试,力量要留着一点,不然刘石就不够打了。
这样一来,造就了刘石力量的飞速增长。
直到今天,虽然力量仍然没有张飞大,但也差不了太多。特别是速度,终于比张飞快了一点。刚才比试时,刘石有意以速度打击张飞,搞得张飞左挡右闪,半个时辰之后,在将速度降下来,等张飞狂笑刘石不行了、又输了时,刘石突然一个莽蛇封喉,枪尖直点张飞的喉部。
惊得张飞目瞪口呆,好久才气急败坏地道:“小石子!你耍花招?”
刘石望着张飞那个样子,终于开心大笑道:“黑炭头!认输吧!俗话说兵不厌诈,谁叫你得意的,我又没有退出或认输!”
气得张飞吹胡子瞪眼,叫着要从新比过。
刘石嘻嘻一笑道:“黑炭头!要有度量,输了就是输了,不要输了就生气,叫着从新再来,以后再比说不定又是输呢?我今天赢了一次,就肯定还有二次,慢慢来,怕输就不要比了。
不过你要比,今天我却没有时间,要比也得等一月之后再比,多练着点儿,不要以为涿县就你一个人最厉害了。嘻嘻!操着点,小心下次又输了哟!现在我要回家了。”
说完转身走了,哼着大哥刘备最喜欢哼的那一支,留下张飞一个人在那里生闷气,惹得刘真直偷笑。
刘毅看了刘石一眼,道:“今天这么开心,得了块金圆宝?”
刘石一惊,道:“没有!我今天,我今天…………。”
刘毅问道:“今天怎么啦!是不是同张家卖肉的小子出去做了坏事?”
刘石惊道:“没有,绝对没有,一直以来我同张飞比试就没有赢过,不过就在刚才,我赢了张飞一招,急得他直叫唤。所以才这么开心。”
“哦!你赢了那小子一招?听你大哥讲,现在你大哥都不是张家小子的对手了,你怎么回赢的?”刘毅有点不相信的问道。
刘石脸一红道:“虽然力量还是没有他的大,不过近来我的速度增长了不少。我用计,开始比试时很快,后来我就慢慢地将速度慢下来,还一副喘气的样子。
这张飞以为我没力了,就得意起来,正在这时,我突然加速,枪尖顶住他的喉部,让他动弹不得,惊得他目瞪口呆,连声说我耍诈,我反倒说了他一句,说是兵不厌诈,让他直生闷气。然后我就回来了,看到他那样子我就想笑,所以才如此。”
刘毅有点不相信地望着刘石道:“你能打赢他?听你大哥讲,张家小子,天生异禀,力大无比,绝对是樊哙式的人物。只是现在无法让他发挥。”
刘石争辩道:“今天我虽是取了一点巧,但我相信再过几年,我的力气不会比他差,打不赢也不会打输的。”
刘毅看了刘石一眼道:“我不和你争这个,我今天找你是另有一事要同你说,想让你再去读书,不要只练武。你应该知道,只懂武功,最多只能成为匹夫之流,连英雄都算不上。
你大哥武艺没有张家小子的高,但现在整个涿都知道你大哥的名字。在涿县豪门、士绅中都有许多人称赞的。
张家小子你知道人家怎么说吗?在那些人的印象中,只是两个字“莽夫”。
你大哥将自己的钱散尽给饥民,被称为仁慈,两救中山大商,被人称为仗义、征剿山贼时,从不硬拚,以分化打击,乘其不备,出其不意,被称为有勇有谋。对乡民的承诺一诺千金被乡民称做厚道、重信。
这一切都为你大哥挣得了好名声。
现在又辞职为母守孝,成就孝德。再加上师承卢博士和康成先生,只要郡中有人举荐,成为孝廉就是水到渠成。
你今年十四岁了,成天舞刀弄枪也不是个事。就是想边关立功,也得先弄个孝廉、茂才,才能领兵打仗。我打算先让你去东莱康成先生处读书,混点基础,再去兖州你舅父处拜寿,然后去洛阳看一看,能否进入太学进学。
如果能在太学里读几年,你的士途就有希望了。
我们刘家几辈人,都只做到县令一职,现在你大哥表现颇为不凡,说不定将来最有出息的是他了。
但你也不能太差,太学出来,最少都是个县令,以后做个郡守啊也不是没有希望。”
刘毅停了一下又道:“我会让刘真与你同去,刘真心细,不似你这么大大咧咧的,这样你们两人也有个照顾。”
刘石想了一下道:“愿尊父亲之令,只是想让父亲为我再打造一杆长枪,我好带去,平时也可以练一练,不至于荒费了枪法。”
………………………………
第十九章东莱求学 大师郑玄
这天清晨,刘石、刘真告别了各自的父母,还有大哥刘备,手拿着刘备手书的一封荐书,向东莱进发。
“真弟!我们一路上遇见多少拨逃难的饥民了?”刘石问道。
“大约五六拨吧!也可能**拨。”刘真慢不经心地答道。
“真弟!你说我们大汉朝是怎么了?几年前,大哥从东莱回幽州时就遇见逃难的饥民,为此还救了中山大商苏先生,并将自己的全部盘缠送给了饥民。现在几年过去了,怎么一点都没有好转,好象饥民还多了呢?”刘石皱皱眉头道。
“也许是天灾,也许是**。上次大公子不是说卢博士说现在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那些奸臣拚命地向百姓收取苛捐杂税,贪赃枉法吗?并说郑大师就是因为奸臣当道才不能做官呢!”刘真答道。
“我倒觉得同黑炭头在一起练练武,长大了之后,游侠江湖多自在。还要去读什么书!这郑大师不是读了很多书,天子还不是不让他做官?听大哥讲天天在书房里整理古籍,对古籍的注疏进行编排、研究,将那些不好的删掉。多没意思!那像仗剑江湖、快意恩仇爽快!”刘石慢悠悠地说道,一丝向往的神色全部露在脸上。
刘真道:“我倒喜欢做做生意,一进一出钱就变多了,看着就让人心里舒服。不过,二伯说:一个只会武功的人只能算做一个匹夫、武夫,连个英雄都称不上,要有勇有胆有谋才能称做英雄。二伯希望你能做一个英雄而不是莽夫或武夫。并说只有读书,有名了才能被举荐为孝廉、茂才,才能像卢博士一样去做官。”
刘石叹口气道:“我也知道读书好啊!可是自从同黑炭头比武后,越比不赢就越想同他比,就越下苦功去练,这几年我觉得我的力量大了很多,前几天一个偷袭将黑炭头顶在哪里动弹不得,就觉得好笑,看到黑炭头气急败坏的样子,我的心就开心的不得了。
虽然是偷袭,但我有信心再过几年一定能够打败他,即使打不败至少也能打平。”
又道:“到时我长大了有钱了就让你去做生意,像中山大商苏双一样,做大生意。”
刘真惊喜地道:“那多谢公子了!”
刘石道:“我现在还没有钱呢!”
停了一下又道:“你说这郑大师客居东莱,有几百上千的学生在他那里学习,又都是他的弟子在教,这些人能学到什么?听说一年难得见到郑大师一面呢!”
刘真道:“二伯让你在郑大师那里学一年,再去为舅伯拜寿,然后去洛阳想法进太学学习。为此这次出来我们可是带了几十斤黄金,够我们用几年呢?”
刘石道:“也好!等过了几年回去之后再找黑炭头打一架,那时再打得他尿裤子。”说完笑起来了。
郑玄,字康成。东莱高密人,自小家贫,父亲、祖父都以种田为主。
郑玄小时极聪明,喜欢读书。七岁时就表现不凡,在别人办丧事时,能根据人们穿着的服装判断与死者的远近疏亲。
十二岁时其母亲带着他回外祖父家拜寿,别的上孩都是衣着漂亮,坐在那里高谈阔论,只有他独坐一边,默不出声。他的母亲比较生气要他与那班小孩去一起聊天。
郑玄说:“我与他们志不同,无话可说。”
郑玄自小精通易经,对术数、图纬之学颇有研究,一天正在家里读书,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郑玄拿起龟板一算,得知近日某时有大火发生。郑玄及时通知衙门,当时县衙对郑玄的神童之名,颇有耳闻,立即作好准备,当时果然发生大火,大家对他更是刮目相看。
十八岁时,郑玄举行冠礼,由于家贫,父亲无力供郑玄继续读书,要求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