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季汉再起-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潭大怒,当即将袁尚派来营中监军的逢纪杀死。
袁尚得知袁潭杀死逢纪,立即起兵攻打袁潭。
袁潭不敌,派人向刘石求援。
荀攸复信道:“兄弟应和好,共御曹贼,对于袁家兄弟内争,他们无可奈何。”
袁潭眼看袁尚攻进城内,齿一咬,派人向曹操求援,声称愿意投降曹操。
其实曹操对袁家兄弟的内斗早以作好准备,只是没想到袁潭会向他求援,还愿意投降自己,立即兵出白马,进攻魏郡。
袁尚出兵迎战,不料,袁尚的大将马延阵前反叛,袁尚慌忙逃回邺城,曹操与袁潭督兵围困邺城,袁尚无奈派陈琳向曹操投降,曹操不同意。袁尚情急之下,率军突城,奔向幽州,投靠袁熙。
曹操获得钱粮无数,曹操可不想袁尚有再起之机会,督大兵对袁尚紧紧追赶。
刚刚逃到蓟县,惊魂未定的袁尚,立刻让袁熙组织军队抵抗曹操,谁知袁熙的大将,焦触、张南,又是阵前反叛,直接将袁熙、袁尚赶出幽州,率兵迎接曹操。
天有不测之风云,正当曹操认为此时可一鼓将袁尚击败、赶走刘石部,夺取幽州。留在冀州的袁潭再次反叛,冀州几郡同声响应,还要切断曹操的退路。
曹操大惊,来不及与张南、焦触汇合共击袁尚、刘石,回军再战袁潭。
原本刘石见袁尚不堪一击,整个冀州不费吹灰之力被曹操占领,并且还带着十万大军尾随追来幽州,立刻通知赵云,重兵前出安次,潞县支援袁熙,不料袁熙大将焦触反叛,宣布迎接曹操。袁尚、袁熙逃往辽西。
刘石感到了空前的危急,此时的渔阳、潞县、蓟县可谓无险可守,凭自己的几万大军,硬抗曹操明显是不智的行为,刘石迅速通知尽快转移一些必要的粮食物资,还将凤儿也送到了上谷。准备一旦无法抵挡时,放开雍奴、潞县、渔阳,坚守上谷。
袁潭再反,曹操回军攻打袁潭,焦触、张南迎接曹操的希望落空,如此良机刘石岂能放过,几路大军迅速向焦触、张南攻去。
焦触、张南分别被赵云、刘豹斩杀,广阳、涿郡被刘石夺占,并且一直推到渤海、河间、中山三郡。
最终在卢奴、高阳遇阻,刘石军后劲准备不足,大家都没料到袁尚败得如此之快,给曹操得了一个便宜。
刘石虽然接收了幽州,但各郡还未完全整合完成,就是焦触、张南的部曲只是粗略地整顿了一下,就裹在一起。曹操精锐一过来,造成溃败,如果不是刘石事先准备的上万轻骑,可能连涿郡都有丢失的可能。
倒是甘宁部在青州趁曹操与袁潭、雍奴府幽州方面大战之机,夺得了整个东莱郡,就是北海也占了一部份。只是兵力太少不敢贪多,最后据隘筑城进行防守,并迁移了大量的乱民前往东莱。
曹操夺得冀州大部、青州大部,占据了邺城,虽对刘石恨之入骨,也只得捏着鼻子暂时认了。
连月大战,军队疲惫需要休养,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急需组织百姓耕种。不然误了农时,来年一无所收,后果之惨大家都心知肚明。
刘石更是如此,近六万人的军队,加上焦触、张南的部曲,九万余人,但这九万余不过是随意揉在一起的乌和之众,一下子将战线拉得这么长,兵法上说:“占而不固必危!”刘石不想冲得过快,最后丢失幽州。近十万大军,有两万防备乌丸人和鲜卑人,佑北平没有问题,但辽西、辽东、还有草原上的鲜卑人更难说了。
现在占据中山国卢奴、高阳一线,只要张燕能投靠自己,或者保持中立,曹操就无法将自己赶出幽州。饭还得一口一口地吃,只有兵力足够,或者具备几支强悍的军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只要能在幽州坚守几年,就有希望实现。在他心里,乌丸人可是天生的悍兵。
………………………………
第二百二十一章高干再反 袁尚袭辽
刘石一边准备曹操来攻,一边整训大军。将焦触、张南部重新整合,三万多人,只留下二万五千人,为了迅整合这支军队,刘石再次采用军中比武选拨官长,队率以上全部重新任命,不到三个月,整支队伍焕然一新,刘石这才放下心来。
曹操此时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原本经过整治,选拨一些贤能志士,就是袁潭旧部也都量才擢用,冀州各郡基本安定下来,正当曹操积极准备攻取幽州,绝不能让刘石在幽州生根之时。
许都再次生一件大事,几岁的天子因病医治无效死了!
信心满满的曹操此时如同当头被人泼下一瓢冷水。
接到消息,曹操长叹一声:“难道此竖子真有上天保佑不成?北征刘石之事就此放下,向夏侯渊交代一声,匆忙赶回许都。
经过与荀彧几人商议,选择沛国沛王,刚满十岁,父亲早死的刘安为帝。
本来有人认为,现在大汉江山已有近一半姓曹,建议曹操顺应天时,继皇帝位,曹操没有同意。
经过几月准备,刘安登皇帝位,诏书拜封曹操为魏公,任丞相,掌三军征伐,征讨四方反贼,赐冀州魏郡为食邑。又赐江东孙权为吴侯、辽东公孙康为辽东侯、西凉韩遂为凉城侯。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自光武帝以来,大汉再没有封过外姓之人为公,曹操这是破例了。
不过震动也只是震动一下罢了,在天下人的眼中,这大汉朝的朝庭早已是曹操的囊中之物,即使做皇帝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别说起,还是有人不卖帐,这个人正是袁氏外孙、高干。
这高干原来被袁绍封为并州刺吏,还未就任就被刘石赶出并州,回到冀州后,袁绍不满,就让高干去青州袁潭手下任职。
袁潭作为长子,常年跟随在父亲袁绍身边,青州反而成为高干属地一样。在青州,高干具有很高的威信,才能也不错,青州百姓对他颇为认可,即使后来,袁潭与袁尚交战,青州也是极少掺合。
后来袁潭再反,高干受郭援建议,认为大公子很难成功,让他观望再说,果然不久,袁潭就被曹操击败、斩杀。
袁尚也被曹操赶出冀州,在此之时,高干知道不可为,立即向曹操投递降书。曹操任命他为北海太守,安东将军,征讨甘宁部。
前一段时间,高干接到袁尚来信,说是现在辽东混乱,公孙度一死,公孙康刚刚继位,各地多有不服,正是夺取辽东的好机会,希望他能来到辽东助他。
高干派人与刘石商议,想借道幽州去辽东,如果同意愿为刘石迁移五万百姓至梅县。
刘石认为现在去辽东的道路不通,如果高干愿意,可提供大型楼船送高干去辽东,最多可带五千部曲,条件是高干必须能迁移五万百姓,而且不能强迫。
高干大喜,一面派人向青、冀几郡的百姓传言道:“曹操忌恨幽州骠骑将军,想征讨幽州,但粮草不够,准备向青、冀二州的百姓征收粮草,劳役,高大人不从,向曹丞相申诉。曹丞相不但不体恤青、冀百姓,反要斩杀高大人,认为高大人是前冀州袁州牧外孙,意图阻扰征讨,而且传言谁反对将再加征三成!”
传言一出,高干立即举旗反叛,声言曹丞相不让活,不得不投奔辽东,青州百姓随往者一律欢迎,保护安全,有船接送。
此言一出,整个青州震动,百姓本来就害怕曹操,徐州百姓惨遭屠杀,至今令人记忆深刻,又要征讨幽州,又要向青、冀二州征粮征人。传言满天飞,二州百姓本已苦不堪言,听说高将军愿意带他们前往辽东。
这里的人都知道,辽东没有战事,个个欢喜,收拾财物、粮食前往东莱梅县等侯上船。
消息送到许都,曹操大怒,令张辽带兵五万前来征讨。
高干见目的已达到,不再停留,领着五千嫡系部曲赶往黄县,甘宁见他信守诺言果然迁来几万百姓,同意安排十多艘大型楼船将高干送往辽东。
张辽赶来,与甘宁激战几次,双方各有胜负,甘宁始终坚守关隘不出,张辽无可奈何,只得在北海对峙。
高干刚到辽东码头,还未下船,有人密告高干,说袁尚让他将楼船留下,有大用。
高干会意,令大军夺下楼船。
甘宁派来运送高干的水军将领正是洪江,意外突变,洪江试图夺取楼船,高干所部早有准备,人多势众,洪江不敌,与几名部曲跳海逃生。
高干虽控制了楼船,却不会使用,只得看着渐渐远处的洪江消失在视线外。
洪江跳海逃生,划没多远,碰见几艘渔船,洪江将渔船夺下,救起跳海部曲,在渔民的带领下,沿珍珠岛回到青州。
甘宁大怒,将高干抢夺楼船,杀害水军将士的消息报告刘石。
刘石冷笑几声,这袁家真是忘恩负义,自己好心送他们去辽东,原想交好他们,不料竟做出这种事来,实不可忍。令甘宁派人密切注意辽东情势,这袁尚在辽东绝不会安静的。
不久,甘宁来报:“高干去了辽东不久,袁尚招集乌丸塌顿、难楼及肥阳驻守袁兵,共六万多人,突然向公孙康动袭击,公孙康不敌逃往乐浪去了,如今辽东已被袁尚占据,自称辽东王。
刘石招来贾诩、法正、刘放、赵云等商议如何应对辽东情势,门吏来报:“公孙康派人来见骠骑将军。”
来者正是公孙康的大将凉茂。
凉茂呈上公孙康的书信,刘石展开一看,递给贾诩等观看。
公孙康知道高干抢夺了刘石的楼船,相约刘石共击袁尚,事成之后,辽西、辽东属国归刘石,辽东归公孙康。
众人相视一笑,这公孙康胃口不小,战败之人还想摘取果实?
同意出兵相助,相约一个月后相饮马辽阳,共击袁尚。
凉茂大惊,向刘石建议:“辽西之地,春夏洪水泛滥恐不利幽州出兵,是否再推延几月。”
刘石笑道:“兵贵神,时间一长,袁尚收服辽东,到时再取恐事倍功半,徒增伤亡,请回转公孙将军,我幽州大军必在一月后到达辽东,不要怀疑,请公孙将军作好准备,到时同时响应,不可耽误!”
凉茂将信将疑退出,一会儿再次求见刘石。
………………………………
第二百二十二章辽东惊变 刘石征辽
刘石望着凉茂:“凉将还有何事?还不速速回报公孙将军,以免贻误军机?”
凉茂道:“刚才走出想起将军一月达到辽东,我以为将军是否早就作好攻辽的准备,既如此,幽州军当已掩藏在珍珠各岛之上。以辽东形势,登陆点当在辽东属国,或者辽东沓氏县。辽东属国必以海船运兵,而辽东沓氏县都尉是我好友,我希望将军能留他一命,到时我再去书信一封。”
刘石双眼一瞪,眼光灼灼道:“你想泄漏军机吗?”
凉茂大惊道:“非也,我只是寄书一封将军,如攻城遇阻,请将军出示,或许有用。如他不听,我已尽到友情。”
刘石点点头道:“可以。你随军行动吧!拿下沓氏后,你再过海回乐浪不迟。”
原来,刘石好意运送高干过海去辽东属国归袁尚,不意袁尚抢夺刘石楼船,扣留楼船士,洪江侥幸逃回。
刘石大怒。
贾诩道:“袁尚此人无恩义,留在背后必是祸害,更有塌顿相助,其实力不可小觑,公孙度新亡,袁尚肯定设计谋夺,一旦计成,临渝以西、青州等地都是他抄掠、争夺的目标,请早作准备。”
法正建议直接剿灭袁尚,免得成为心腹之患。
他认为:“自乌延部得来的消息,乌丸乌仆延、塌顿、难楼可战之兵不超三万,加上阳乐、辽东属国之兵应在六万上下,只要筹划得当,击败袁尚不成问题。”
刘石见他二人坚决主战,以惩夺船之仇,史涣认为:“曹操正在为新帝登基筹划准备,暂无攻取幽计划,曹军十五万大军屯居青、冀,面对河内、幽州、青州雍州军、幽州军、青州军,也不敢轻举望动。只是攻辽在于速度,不可长期陷入胶着战。”
袁尚夺走了刘石一半楼船,不过青州、雍奴并不并缺船,虽然小,胜在多,沿着珍珠岛内侧行走却是无事,而且经过刘石几年经营,珍珠岛上各小岛的道路长期有人维护,许多岛上都准备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物品。
刘石目光一定,兵分几路,传令自并州调来一万轻骑,加上幽州两万,共三万轻骑、四万步卒出卢龙塞口直奔辽东,其中一万步卒精锐先锋,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刘石在徐无呆了不少时间,周围百几十里的路都有了解。特别因担心鲜卑、乌丸袭城,更是对周围地形刻意去访问,他知道有一条路直出辽西柳城,只是少有人走。
原本也可出上谷广宁,只是草原上乌丸、鲜卑人多,容易走漏消息,几万轻骑足已惊动整个草原。
甘宁率十几条大型楼船,十几艘商船约一万水军直奔辽东属国,吸引袁尚部份兵力,掩护奔袭大军夺占辽西、辽东东属国,共计出动八万人。
这一切都在暗自准备,部份军队已经出发。
凉茂到来的消息,令刘石不得不改变作战方案。与法正、贾诩商议后,原定兵力不变,不过改七万大军攻打辽西变成四万大军配合一万水军攻辽西、辽东属国,
另派刘豹带三万大军沿珍珠岛内侧奔辽东沓氏,夺取沓氏后再抢占平郭、汶县,一路推到襄平,与其他两路大军汇合。
调刘风、李通带两万雍州军来幽州,镇守涿郡、广昌。高阳、卢奴守兵不变。
刘豹三万大军不到一月赶到沓氏,在凉茂的劝说下,沓氏守城校尉柳毅开门投诚,正当凉茂准备离开沓氏过乐浪,刘豹道:“凉将军何不与我等一起攻打辽东,为大汉立功呢?”
凉茂一呆,道:“刘将军何意?”
刘豹一笑道:“我的意思难道凉将军不清楚吗?我军打算军出辽东,凉将军就应猜到如果凉将军返回乐浪,该如何向公孙将军回话呢?”
凉茂一呆:“我…………”面露苦色。
刘豹道:“公孙将军逃奔乐浪,带走的兵马不多吧!不知是否有三万呢?我家主公早已决定,辽西、辽东之地不能再任由诸侯割据、乌丸养马。此次辽东之战后,这辽东将由雍州方面接收,乐浪、玄兔、高丽等不日也将收复。凉将军是个聪明人,该如何做,不用我说吧!我家主人说了,如果凉将军愿投奔雍州,可委任建勇将军一职,不知凉将军是否接受?”
凉茂苦笑一下,“我还能选择吗?”
接着,刘豹看了看柳毅,道:“柳毅校尉!我家主人也曾留下话,如果柳毅校尉献城,可委任柳毅校尉为归义将军,随军行动,立功后再行擢升。”
刘豹拿下沓氏,休整一天,留下三千守城,立即向平郭推进,一直推到汶县时,袁尚才发现,急忙派郭援带三万大军前来阻击。
只是这三万大军不过是刚刚收编公孙康所部,其中大部将领遇到柳毅、凉茂,立即叛逃。郭援措手不及,被败兵裹着奔向安市。
刘豹当即立断,领兵狂追,郭援刚到安市,刘豹又追来了,城里的兵卒在凉茂、柳毅的招唤下,开门纳降。郭援再次逃往新昌,这新昌更巧,正是柳毅的家乡,柳家是新昌大族,听到败兵传柳毅投奔幽州军,正追过来了,柳家族长暗自准备,待郭援一进城就将其抓获,袁军除部份溃散,大部投降。
刘豹听说前面就是襄平,有袁军重兵把守,不敢大意,立即将俘获、投诚部卒,进行整编,剔其老弱,重新选拨什长、队率、军侯官吏,得辽东军二万余人。
减去五县留守兵力,手中仍有四万勇卒。
襄平正由袁熙镇守,驻有步卒两万、乌丸轻骑一万。
刘豹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袁熙看在眼里惊在心上,襄平地处轭守自辽东南部进入辽东属国及辽东北部要道,袁尚令他死守。
当初袁熙就曾劝袁尚不要招惹刘石,袁尚不听,认为现在正值春夏季节,辽西道路难走,而想夺取辽东、玄兔几郡,没有楼船,运输极为不方便,只要收服辽东、玄兔、乐浪之后,可得十几万大军,这辽东就是他们的天下,就是刘石亲自过来,也奈何他不得。而且刘石远来,粮草难继,时间一长不得不退兵。
………………………………
第二百二十三章诱兵之计 伏击乌丸
其实在郭援兵败的消息传到襄平时,就有部下建议,派出一万轻骑接应郭援,刘豹部卒虽然悍勇,缺少轻骑,几万大军面对一万轻骑,胜算不高,即使不能击败刘豹,要想将刘豹拦在汶县、安市以南还是可以做到的。
袁熙不允,袁熙认为,刘石大军久与匈奴作战,善于对付轻骑,不可冒险。而且刘石还有一支楼船水军正在辽河之上,一旦靠岸,襄平也会受到威胁。
袁熙说得没错,刘石从公孙瓒盘河之战,鞠义的先登勇士智破白马义从得到教训,不仅训练轻骑预防先登勇士的破击战,同时训练步卒对战轻骑的阻击战。
刘豹所带的部曲中正有这种步卒,不敢说全部留下来,让这支轻骑损失一部还是可以做到的。
轻骑对付步卒不外乎抛射,速度。
刘石在长安几年,让人研发出一种手弩,但比一般的手弩要强上许多,射程也远,非身强力壮者不能用,最可怕的是可连发,这种步卒,每人杠着一块大盾牌,一枚手弩,这种人在雍州军或雍奴军中都有配备,此次刘豹就带来了一千。
不过这东西想进攻轻骑效果就不大,主要是笨,走不快,只能被动地伏击。
刘豹听说襄平有一万轻骑也不敢大意,而是花时间整顿训练新得部曲,派人与甘宁取得联系,等待与刘石的合击。
袁尚现在很后悔,不该贪十几艘楼船,惹到刘石,只是要想征服乐浪,没有楼船很难。
刘石带着四万余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自卢龙塞出关,望柳城而来,直到快到柳城时才被发现。
这并非袁尚、塌顿等不去搜行,而是刘石对这种搜行早有准备,所有看到的乌丸人、汉人、鲜卑人全部扣留,带在一起,逃跑者全部被射杀。
袁尚不敢小看刘石,为刘石准备了五万大军,二万轻骑,三万步卒,由袁尚、塌顿、难楼、乌仆延带领,在柳城严阵以待,高干领二万大军留在了辽东属国。
袁尚能轻易夺得辽东郡,只能说公孙康太嫩了点。
袁尚刚来辽东,正值公孙度重病,公孙度也让公孙康留意袁尚,认为他们这些世家公子,特别是袁家人没有什么好东西,可惜的是,公孙康并没有放在心上。
袁尚一来,就结交塌顿,整顿阳乐、辽东属国的兵卒,拜访公孙度,数次去襄平看望重病的公孙度,刻意接触公孙康。
在袁尚来后没多久,公孙度就死了,袁尚以吊唁为名,协助公孙康处理公孙度后事,在襄平住了一段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袁尚一改以前的低调,四处结交襄平城及辽东各县大族。
公孙度在时,对世族、豪强进行过严历的打压,杀死了不少世家豪族,整个辽东的世家豪族对公孙度无不颤颤惊惊,袁尚继承其父风,外表温和,厚道,给那些世家豪强带来希望,双方之间暗暗结盟,公孙康在丧父之后,心里悲痛,虽有人提醒他注意袁尚,说他与辽东世族走得太近了。可是公孙康不太重视,他认为袁尚为人和逊,有长者之风的人怎会行此不义之事?
在公孙度死后一月的一个晚上,袁尚突然袭击了襄平,公孙康还是在几位部下的死保之下才逃出来,然后去纠结部曲。
让公孙康失望的是,许多部曲投向了袁尚,公孙康能招来的只有区区二万多人。有人建议向刘石求援,或者与刘石联手,因为这袁尚曾夺过刘石的十几艘楼船。
也有人道:“刘石势强,与刘石强手不异于与虎谋皮,还是另想办法,或者与鲜卑联手,将袁尚赶出辽东、辽西。
更有人认为与鲜卑人联手才是真正的与虎谋皮,刘石毕竟是大汉骠骑将军,如今刘石占据幽州,拥有重兵,即使现在不来,将来肯定要来辽东,不如与其联盟,夺取辽东后,共分辽东、辽西。
提出这个建议者正是凉茂。
公孙康现在被袁尚赶出襄平,整个辽东被夺,自己目前只是暂居在辽东、乐浪之间的潘汉。再坏又能坏到那里去呢?说不定引来刘石,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时,自己再来个渔翁得利。
公孙康与众谋士商议良久,决定派凉茂赴幽州找刘石,共击袁尚。
刘石无意与公孙康联手,此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听着刚刚返回的密探报告。
“子龙!孝直,你们怎么看?”刘石望着赵云、法正问道。
法正看了赵云一眼抢先道:“乌丸与袁尚部各分为一座营盘,而且相隔较远,只要我们击垮乌丸部两万轻骑,袁尚部就好办了。”
赵云看了一下法正,又望向刘石:“看乌丸人扎营显然不认为我们有三万轻骑。如果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