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季汉再起-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正摇了摇头。

    刘石望着城墙:“我的陷阵士,每一位都是屯长之职,每一位都花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才能训练而成,没有把握岂能随意使用!”

    刘石不再看法正,而是将马一拍,“走!入城!”
………………………………

第二百二十七章陷阵训练 法家之道

    刘石望着被绑在地的袁熙,静静地道:“袁熙!现在还有何话可说?”

    袁熙望着刘石一副可怜地道:“商国公,此是天意帮你,如果不是天下暴雨你怎能攻下襄平?既如此,我袁熙服你,愿为商国公效力?”

    刘石看着袁熙心里生出一点厌恶:“这世家子弟怎么一点气节都没有?圣人所说难道在他们身上一点效果都没有吗?成功时得意忘形,趾高气扬,失意时又是一副可怜虫,什么奉承话都可说出来。”

    刘石无言,只是冷冷地望着他。

    袁熙被看得浑身颤抖,冷汗直冒,,身子挣扎了一下,道:“商国公!能否绑松一点,我没有我兄长或三弟的野心,只要你放了我,我愿意去说服我袁家的门生故使为商国公效力,你看怎样?”

    刘石冷冷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我当初就同你说过,献城,不仅可免你一死,还能让你官任太守之职,但你不但不听,还绑架城中世家、豪族与我刘石作对,负隅顽抗。为攻城,不知死了我多少将士!你说,他们的冤魂答应吗?告诉我!”

    袁熙神色惶惶、焦急地道:“这些贱民算什么东西?只要商国公愿意给他们一口吃的,我愿意为商国公招几万人来,不!招十万士卒。”

    此话一出,站在周围的士卒个个怒目相视。

    刘石暗叹了一口气,这就是世家弟子,在他们眼中:百姓只是一群贱民,一群只要用一口饭就能驱使的贱民!”

    不愿再多说,喊一声:“推出去,斩了!”

    刘石眼睛从下面被绑的几十人身上一一扫过,有的人吓得浑身颤抖,也有的神色傲然,其中有一位年轻将领就是这样。

    刘石眼力逼视,定定要盯了他一眼,厉声道:“此人是谁,给我拉出来?”

    刘豹看了一眼,将手一挥,这名将领在两名士卒的推动下,走了出来。

    刘豹上前道:“此人姓牵名招,守城最激烈的就是此人,极是顽固。刚才攻城,我们几名陷阵营勇士都死在他手上。就是我都费了一番功夫才将此人抓获。”

    “哦!如此说来还是名勇士!”刘石眼光如刀地切向牵招。

    牵招头一抬,傲然道:“如果不是老天不美,发此大水,给你们想出楼船攻城之法,想攻进城,不死一万两万想都不用想。还有,想不到你们雍州训练有如此勇猛、凶狠的陷阵勇士,令我吃惊!”

    停了一下又道:“不过就是太笨重点,如果不是楼船靠墙,想攻上襄平城也是极难的。我也曾建议袁大将军训练一批此类勇士,可惜袁大将军认为花费太多,训练时间太长,不听!”

    刘石一怔,突然笑了。

    “看样子,你对你自己还是很自负啊!”

    牵招头一抬,傲然道:“此种陷阵勇士的训练之法,传自法家之道,我家先祖就有机会学习过训练之法。对所有训练之人,不光要求身体强壮,而且必须严格遵守条例,任何违抗之人,受罚极严。当然为了训练成功这些勇士,给予的生活、铠甲、盾、矛也都是极好的。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不管遇到什么,都必须严格服从军令,那怕前面是烈火、大水也不得后退半步。因此极为悍勇。而此支陷阵营显然训练者还对陷阵勇士心存仁义,为了保护陷阵勇士,配备的铠甲过重,这样虽然能减少死亡,但行动起来就慢了许多。”

    刘石有点意思地望着这名年轻将领,暗道:“想不到在此地竟然遇到一名法家传人的后代。”

    法家,刘石了解不多,只知道法家主张不分亲疏贵贱,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唯法是用,严格执行。据卢师讲过,先秦时代,楚国吴起就曾是法家中人,主张治兵:动则有威、居则有礼、进不可挡、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

    “可惜现在有多少人能够训练出来此种强军?看来高顺也是家传法家之道了。”刘石暗叹。

    刘石再次望向牵招:“你可愿为我效力?”

    牵招一楞,怀疑道:“你愿意放了我?你不计较我杀伤你许多士卒?阻挡你攻城?”

    刘石笑道:“我当然恨,可是我更希望你能为我训练一支精锐之师,早日平定诸侯叛乱,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让他们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这样就可让我的士卒更少地去死。”

    “真的?你不怕我跑或反?”牵招反问道。

    刘石大笑道:“我听说学法家的人,首要讲的就是信,如果信之存,学的法又有何用?你即使跑了又能怎样?我一样能抓到了。”笑声中充满自信。

    牵招挣脱左右士卒,上前一步,半跪抱手道:“招愿为商国公效力。”

    刘石下去将牵招扶起,自身上脱下一件衣服披在牵招的身上道:“好!好!希望你能为我早日剿灭曹操这个乱臣贼子,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眼睛看到一个文士,刘石道:“你是陈琳吧!当初你同袁尚一起逃到幽州,我曾见过你一次,你为先袁大将军本初所写的伐曹操檄文我看过,确实不错,杀之可惜,放了吧!让他随军行走。”

    眼看刘石要走,旁边几位世家族长之类的大叫道:“商国公、骠骑将军!我等都是辽东大族,愿为将军效力,有我们在,辽东可保平安,政事可期。”

    刘石一笑道:“是吗?没有你们这辽东就不平安了?”

    随即对刘豹道:“仔细搜查,凡与袁家、公孙康家关系紧密者一律处决。”

    说完转身离去,独留后边数人呼天抢地!

    这时凉茂抢上一步,大叫道:“将军请慢走,茂有话说。”

    刘石转过身来向凉茂问道:“凉将军不知你有何话可说?”

    凉茂道:“公孙将军虽曾割据辽东,但并没造反,而是因中原不靖,护境保民。请将军宽恕与公孙将军交往之世族贤人。”

    刘石指了指:“道:“你认为这些人是贤人?是名士?”

    刘石大笑道:“公孙将军被袁尚夺城时,这些人在做什么?公孙将军被迫逃离后,这些人又做了什么?好!今日就看在凉将军之面,宽恕一批,既往不咎。但对百姓不仁者可不能饶了!”说完离去,独留下凉茂怔怔在望着刘石的背影。
………………………………

第二百二十八章兵压西安平 公孙康失魂

    “什么?你说什么?荆州刘表死了,荆州被曹操夺占?南阳也丢失大半?”刘石望着史涣。

    史涣有点惶恐的点点头。

    刘石一把接过史涣递过来的书信,此信是刘真、李儒、荀攸几人写过来的,请刘石速回长安。

    刘石抬眼望向乐浪方向,在那个方向还有一人令刘石有点不安,此人正是公孙康。

    自公孙康被袁尚赶到番汗后,这公孙康派凉茂送信与自己一起合击袁尚,不过自己来了近两月,也没见公孙康兵马出动,倒是在前几天,公孙康突然夺占了辽东的西安平,而且在那里大肆招兵,似乎想大干一场。

    刘石暗道:“如果就此返回,将此人留在此地必是祸害。幽州有贾诩、刘风即使曹军大兵压境也应是危而不危,即使有危险我现在赶回去也有点晚了,这袁尚真毒!”

    刘石远征辽东的消息现在在中原被传的是沸沸扬扬,无人不知,也因为如此,曹操才发大兵与蔡瑁合计卖了荆州,将荆州送给了曹操,刘备去了益州、关羽一人措手不及,退保宛城,新野在刘备新收的军师从事诸葛亮的帮助下勉强守住了,这还是雍州荀攸、李儒等得到消息后,令驻守丹水的蒋济出兵支援的情况下才保住,南阳其他县城全部丢失。

    面对曹军铺天盖地地攻击,荀攸与刘真、李儒、鲁肃商议过后,再次自雍州调派近二万余人前往协助关羽守护宛城、新野。在雍州军的支持下,曹军的进攻受挫,形成一种对峙的局面。

    幽州虽危,有河内、青州支援即使受创也不会全部丢失,倒是青州是个问题,曹操会不会,声东击西,明攻幽州,实取青州,很难说!

    刘石召法正赵云等商议,大家都认为先取公孙康,不要留下隐患,造成辽东不稳。

    只有凉茂愿意前去说服公孙康投降刘石。

    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凉茂,经过几个月的合作,凉茂有点能力,在攻取辽东时出过不少力,此时去劝公孙康会不会去而不返呢?

    倒时法正向刘石点点头:“主公!既然凉将军愿意前去说服,主公当成全!”

    刘石一想,随之笑道:“好!凉将军对旧主有义,我刘石必当成全,请凉将军速去劝说公孙将军早作决定,十日内我大军当抵达西安平。到时不降时,就不要说我不念情面了!”

    凉茂一抱拳,感激地道:“茂多谢将军成全,茂因受升济将军提拨之恩,不能不报,此次如公孙将军不听,我也尽到责任了。(公孙度字升济)”

    刘石叹道:“凉将军记恩公孙度,公孙将军在天之灵当感激你的忠义,你去吧!”

    凉茂走后,刘石传令:

    命赵云速带一万轻骑前去番汗,将番汗拿下。

    番汗虽为公孙康老巢,但公孙康兵马本就不多,三万过一点,又派出大军前来辽东,因此留守番汗最多不到一万,而且他们也不会料到刘石军会越过西安平攻击番汗,只要指挥得当,乘其不备是完全有可能的。

    任刘豹为辽东、辽西、玄兔、乐浪、高句丽五郡都督守襄平,迅速征剿散落在辽东各地的山匪水贼,确保百姓平安,征召青州北海人邴原为辽东太守,去辽东属国并入辽东郡。任徐无相张楠为辽西太守,征管宁为玄兔郡太守。

    自带甘宁、郭援、柳毅征公孙康。

    西安平城,城门紧闭,城墙上面士卒紧张地在望着远处黑黑一片的刘石大军。

    刚才刘石再次派人给公孙康去了一封信,劝其认清形势,开门纳降,不要作无谓的抵抗。

    西安平县衙,公孙康正咆哮如雷!

    “刘石贪得无厌,这辽东是我父几十年经营下来传给我的,凭什么献给刘石?凭什么?”公孙康年轻的脸上现出不正常的颜色,眼里似要放出火来。

    “将凉茂拉出来,我倒要问问他,我父简拨他,如今为何要偏向刘石这个家伙?”公孙康大声地吼道。

    自从前天凉茂回到西安平向公孙康说明刘石的军势及袁尚大军在刘石面前不过一仗落败,身死魂消,劝公孙康向刘石投诚,免得玉石俱焚。还说刘石同意,如果公孙康投诚愿任他为洛阳、长安几郡任一郡太守,如果愿意去曹操处也行,绝不强留!

    公孙康未等凉茂说完,大怒!大骂凉茂背信弃义,背主投敌,要将凉茂拉出去斩了,还是几位将领、谋士死劝才留下一命,被关在县城狱中。

    正在这时,有一个校尉焦急地跑进来报告,公孙康一看,大怒:“为何不经通传,善自跑进府中?”校尉一惊,似乎刚才自己确实没有向公孙康通传就跑进来了,大惊!急忙禀道:“将军恕罪!实是因事情急紧。”

    公孙康眼一瞪,怒道:“拖下去!先打五十大板再说!”

    侧边出现几名士卒,将这名校尉抓住就往外拉。“将军!大急呀!大急!番汗派人来报,番汗失守,还请将军早作决定呀!”

    公孙康正在为刘石的书信怒火中烧,那里留意这位可怜的校尉在讲什么,直到一位谋士跑进来,看到公孙康要将那名校尉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大惊!急道:“暂停!”

    随即向公孙康跑去,叫道:“将军!请稍息怒!番汗出了大事!”

    公孙康看了这位谋士一眼,怒道:“何事惊慌?是刘石打进来了吗?”

    这位谋士道:“刘石倒是还没有打进来,只是番汗失守!”

    “什么?是什么时候?为何没有人来向我禀报?”公孙康一听跳了起来。

    谋士叹了一口气道:“我也是刚刚知道,这位校尉不正来向将军报告吗?”

    “什么?如此重要的事情都说不清楚?真该打。拉回来!将事情事情说清楚后,再去多领二十板子。”公孙康怒道,眼里充满血丝,仿佛要吃人似的。

    待听完校尉的报告,一屁股坐在地上,似失魂地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刘石军是怎么越过西安平去了番汗的!”不停地喃喃自语。

    校尉和谋士面面相觑。

    刚好此时,凉茂被带了进来,公孙康一见,立刻跳进来,大叫:“拉出去杀了,给我立刻拉出去杀了!杀了!”
………………………………

第二百二十九章 班师涿郡 回顾曹操

    刘石给刘豹留下四万大军,包括一万轻骑,镇守辽东,然后分水陆两路返回幽州。

    乌丸单于塌顿、乌仆延被送到长安居住,尽管乌延请求刘石让两人留在辽西却被刘石拒绝,理由是塌顿、乌仆延作为战俘留在辽西不适应。

    两万多乌丸轻骑一战过后,死了几千,几千受伤,原本有些伤并不严重,但刘石认为严重,不适应从军,必须去洛阳屯田三年,能战者不足一万余人,乌丸部落的其他乌丸人愿意去洛阳、长安定居者刘石不阻止,不愿去者也不勉强。

    几千受伤乌丸部卒的家人因该部卒被强行送往洛阳、长安屯田,愿意跟随前去。

    这样一来,辽西、辽东乌丸部落就去了近一半,达几万人。

    刘石来辽东时,陆路不过四万,此时回去,部曲加乌丸移民总共有近二十万,还有几万走了水路。

    原本凉茂将军在刘石的计划中,留在辽东协助刘豹。

    不过,因事出突然,公孙康斩杀凉茂,拉出县衙时,被与凉茂相好的军吏阻止,士卒激动之下,反将公孙康杀了,献出西安平。凉茂因觉得对公孙度有愧,不愿留在辽东,请求随刘石去长安。

    这么多人,而且大多数还是步卒,其前进的速度就更慢了,刘石自己有急事,不能等待,将这些人留给赵云、凉茂。只带一万轻骑提前回到幽州蓟县。

    刚回到蓟县,贾诩来见。

    刘石问道:“现在幽州情况怎样?”

    贾诩道:“曹操在冀州前线放了近二十万兵马,其中魏郡放了七万,卢奴、高阳、上曲阳、青州约十多万,刘风将军现正在卢奴指挥。”

    刘石脸沉如水,冷声道:“曹操夺我南阳,占荆州,我们现在该如何?你们说一说看?”

    法正道:“荆州被曹操与孙权分割,之所以现在没有大规模地向我幽州、雍州、青州进攻,最大的可能是荆州还没有完全收复,刘表长子,刘琦仍在五陵抵抗曹操。而我们也应趁曹操未腾出手来,解决我们的后背问题,避免我们在与曹操争战时,有人从后背出手。”

    刘石望向贾诩。

    贾诩也是点点头。

    刘石知道法正所说后背问题,现在身处刘石后背的只有三个,凉州韩遂,汉中张鲁、常山张燕。最大的危险就是韩遂,张鲁、张燕还好一点,但这终究是需要解决的。

    刘石望向贾诩:“文和上一次去张燕部同他们谈的怎样?”

    贾诩面无表情道:“张燕趋向于曹操,但他手下很多将领更趋向投靠主公,这些人以张百骑为主,他们认为曹操杀害太多黄巾部众,对曹操恨之入骨。因此,张燕现在还没有作出决定。只是现在如果主公用强,很容易让张燕快速倒向曹操,我认为还是不要操之过急,毕竟曹操现在势大。倒是韩遂必须尽快处理,这样就可从汉阳攻取汉中,与左将军形成夹击之势,逼迫张鲁投降。”

    刘石沉默了一下又道:“荀攸说我大哥与刘璋反目,是怎会事?”

    贾诩道:“这些事情还需主公回到长安了之后,才能清楚,我们也只是了解一鳞半爪,据说是南阳受袭失守,左将军向刘璋借兵打回南阳,刘璋不允,才导致左将军反目的。”

    刘石叹了一口气道:“如果大哥不去益州,曹操绝不可能轻易夺得荆州,导致南阳失守。”

    众人不语!

    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俘获袁军近十万,粮食辎重更是无数,袁绍仅数百数逃过鸿沟。

    正当曹操准备乘胜追击袁绍,俗话说乘他病要他命,曹操也不是圣人,更对这句话理解深透,突然接到荀彧的紧急书信:“刘备攻打许县,董承、马腾等合谋作内应,劫持天子离开许都被安民击败,天子受重伤。”

    短短几个字像晴天霹雳,差点一下子将曹操震昏了过去。

    曹操也是极有决断之人,当即令夏侯渊率军支援曹仁,令张辽率军支援钟繇,李典与程昱、曹洪守白马,自己带大军返回许都,临走时叮嘱曹洪,坚壁清野,如刘石出兵河内,可将来不及处理的袁军俘虏释放让他们阻挡刘石一阵,至少给刘石添点乱。

    曹操赶回许都,刘备已被赶出汝南,逃往南阳去了。曹军几次攻击南阳都被刘石军阻住,曹仁请求支援。

    曹操拿着书信找来郭嘉、荀彧、王朗、刘哗等人商议。

    荀彧道:“密探来报,刘石自长安调军三万已达南阳,加上刘备兵马,现南阳共计有近十万大军,且占有地利,如我军一时不慎与刘石大军在南阳陷入胶着,恐给袁绍可乘之机,袁、刘结盟,袁绍卷土重来对我军极为不利,请主公考虑,而许都事物更是需要快速处理,以免再酿大患!”

    斟酌了一下又道:“如今徐、兖、豫连年作战,百姓不安,粮草短缺,军士疲惫也是不能不考虑,徐州就有多起叛乱。”

    曹操面沉如水望向郭嘉。

    郭嘉道:“袁绍虽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旦我们陷入南阳之地,袁绍必会乘时再起,与刘石联手,一旦给袁军在陈留、东郡一线得手,袁军必然士气再振,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极不好的消息。

    刘石兵力不足,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只要我们陈兵豫州,蓄而不攻,而刘石出兵河内最多不过是对刘备攻许的一种支援,不会占据东郡、陈留。一定会见好就收,让我们与袁绍对战,他们则作壁上观,以养生息。长安部曲虽强,奈何部曲太少,目前还不足以支持与我们一场大战。”

    王朗插嘴道:“袁绍此人,外柔内疑,曹公也是极了解的,经此一战,心有余悸,只要我等兵力不被南阳牵制,即使谋士劝说与刘石连手,本初可能也不会听,只会安于现状,甚至会将失败的责任推给谋士,杀鸡警猴。而许都朝庭上下都在看曹公如何处理董承之事。”

    刘哗道:“孙策此人极有雄心,一直对九江、庐州虎视眈眈,曹公不能不防!”

    曹操环视了众人一眼,沉静地道:“即如此,暂且休兵,以养生息。只是便宜了那个大耳贼,杀我车胄、迁我百姓,此仇不报难咽我心头之恨!”

    随后令于禁守汝南,曹仁兵回颖川,夏侯渊回师白马,向刘石讨点利息,以警袁绍。
………………………………

第二百三十章刘表认弟 刘备求战

    三天之后,董承、马腾等被曹操诛连三族,董贵妃自缢而死,独马腾的三子马铁逃脱,返回西凉将父亲之变告诉马超。曹操也立即快马密旨韩遂、韦端,让他们即刻诛杀马超。

    董承等已被处斩,但还有一人,让曹操实难容忍,此人就是孔融。

    曹操让华歆告孔融与刘备勾结,劫持天子,当堂斩首,夷三族。军士到孔融家时,孔融的儿子不在,有人通知孔融子快逃去南阳。孔融子道:“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从容就缚。

    消息传到曹操耳中,气得曹操吐血三升,大骂道:“虚礼孔融教出如此书痴子孙!”

    皇帝刘协被乱箭射伤,董承等一班忠臣被诛,亲眼看到怀孕的董爱妃被曹操绞杀,心气不顺,三月不到,箭伤发作崩驾了!

    曹操不得不另立刘协二岁之子刘冯为帝。

    登位之时,刘冯太不得不由其母伏皇后抱着,由大臣参拜。

    刘冯看到下面那些大臣,各种面孔的都有,还大声地唱着词,吓得大哭。

    伏皇后止不住,只得轻拍着刘冯的身子哄道:“不哭!不哭!快了,快完了!”

    声音虽小却被耳尖的大臣听到,特别是曹操,更是满脸青黑,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草草结束!

    其实刘协死后,华歆等也曾劝曹操废帝自立,如今袁绍已败,实力就他曹操最大,不必在摭摭隐隐,受制于形式。不过曹操考虑再三,仍立刘冯为帝。

    此时曹操又收到算是一个好消息,江东的孙策被许贡的门下客刺杀身亡,孙策一死,也让曹操松了一口气。

    小霸王孙策小儿,不到三年就平定江东乱局,连自命清高的名士张昭都愿意听命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