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季汉再起-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霸王孙策小儿,不到三年就平定江东乱局,连自命清高的名士张昭都愿意听命于他,曹操心里不顾忌是假的。
接到孙策遇刺身亡的消息,曹操大喜,不过仍装出悲伤的样子,假天子之旨,赐孙策子孙绍为吴侯,孙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而刘石也果然如郭嘉所说,在夏侯渊回师白马,暗袭了一把夏侯渊之后就退兵了。一切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只有袁绍军力大损,刘备逃入南阳。
曹操原本还想刘备入南阳之后,压力一松,刘石与刘备会不会再次出现兄弟斗呢?这让曹操极为期待,结果曹操失望了。
曹操兵力一退,刘石也将南阳大军全部撤回了长安,甚至连南阳郡守都撤走了,将整个南阳全部交给了刘备,只留下五千人马驻丹水。
刘备攻打许县失败,退回汝南,曹操接到荀彧的告急,没有对袁绍乘胜追击,而是挟得胜之兵,猛攻汝南,刘备不敌,带着残部逃进南阳。在鲁肃的支援下,击退曹操。
刘备作为累败之师,早对逃跑是很有一套,也早作了准备。
刘备原想乘曹仁被典韦、刘风、何仪吸引之时,带精兵偷袭许都。不料曹仁早有准备,曹安民更是据城死守,董承、马腾、种辑、吴子兰等实力太差,无法夺得城门,就被曹安民乱箭射杀。刘备攻了二日见事不可为,急忙退兵。半路遇上徐州刺史车胄领兵截杀,被刘备斩首,徐徐退入汝南。
徐州、豫州百姓对曹操残忍杀戮记忆犹新,见刘备又败,曹操大军不日就会攻来,惊恐不安,在刘备一班州中从事的安排下,跟随刘备退入南阳。此次随刘备入南阳者加上何仪部超过二十万人有多。
更让曹操想不到的是,刘备为了阻击曹操追兵,所过之处官府及部份与曹操关系极深的世族大家储藏的粮草全部都被刘备派人征走,就这一项,曹操至少损失百万斛粮食。
刘石与刘备联手击退曹军后,不顾谋些将领的意见,索性就将整个南阳交给刘备养军,理由是不会做袁家第二。
刘备任阵震为南阳太守,关羽驻宛城,管安、张祥驻鲁阳、叶县,武安国驻平氏,刘备自带张飞、杨奉、徐荣、陈方、陈到、何仪驻新野。张逸、孙乾、简雍、糜竺为从事,陈群不愿离开豫州,刘备只得由他。
诸事安排稍定,刘备带着陈到、孙乾前去襄阳拜访刘表。
刘备之名,刘表早已听说,听到刘备来访,刘表出城相迎,两人并马入城,在府中说话,问起辈份,两人各自一报,竟然还是兄弟。
刘表笑道:“我长你几年,添为兄,不知玄德可否同意?”
刘备站起来拱手行礼道:“备拜见兄长!”
刘表大笑,起身拉起刘备的手道:“备弟!”
“兄长!”两人相视大笑。
周围的从事,官吏纷纷前来道喜。
当晚,刘表开始家宴,请刘备赴宴,刘表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妻子一一介绍。一直在襄阳过了三天,刘表才放刘备返回新野,自此两人经常往来,谈论一些天下大事。
荆州名流也与刘备往来频繁,其中伊藉、马良最为友好。
这天刘备正与刘表谈高兴,门吏来传:“荆南急报!”
刘表大惊,命传进来。
这时门吏拿着一封书信道:“磐将军传信说长沙太守再反,请将军及早前去平定。”
刘备见刘表脸色阴郁,出言道:“不知兄长有何难事,弟愿为兄长代劳。”
刘表叹道:“人人都以为我荆州富裕,那里知道表初来时,南阳被袁术占据,南郡、江夏多被宗贼割据,江东孙策因孙坚之事,对荆州屡犯不止,荆南几郡更是不服管辖。这几年来,为兄东征西战,前年才将荆南四郡平定,现在长沙太守张羡又反了。”
刘备皱皱眉道:“长沙地处要津,北接江夏、南郡,东连豫章,西通武陵、南处零陵、桂阳。一旦有失影响极大,兄长还是早作决定,派军征伐才是。”
刘表叹道:“前几天接到消息,孙策新亡,孙权为稳定江东,正准备起兵犯我江夏,现在是无将可派呀!”
刘备见刘表为难,起身向刘表道:“弟虽不才,兄长有难,弟愿为兄长解忧!”
刘表一听大喜:“有弟出征,何愁长沙不平?”
刘备又道:“可惜弟虽愿意为兄出征,只是兵力有限,又要防备曹操乘机入侵南阳。”
刘表喜道:“无妨!我荆州缺的是领兵大将,兵士倒还充足。如果贤弟愿意,我愿派兵三万,文聘为将,贤弟只要坐阵指挥即可!”
刘备喜道:“如此!弟愿为兄长分忧!”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征讨荆南 刘琦求策
刘备与刘表商议一番,返回南阳,嘱咐关羽守宛城,张逸、简雍守新野,自带张飞、杨奉、何仪、陈到及一千士卒到襄阳。
刘表城外迎接,带刘备去大营,与文聘相见。
刘表长子刘琦迎上来拜见刘备。
刘表笑道:“琦儿听说贤弟领军征讨逆贼张羡,要求与贤弟一起出征,我见琦儿也长大了,也该让他见识一些战阵,就让他督运粮草。”
刘备笑道:“有贤侄参与更好,如今大汉不宁,让贤侄见识一些军阵也是好的。”
刘表前妻陈氏生有两子,刘表出任荆州刺史之后,为稳定荆州又娶了荆州大族蔡家蔡瑁之妹为平妻。蔡氏年轻貌美,刘表又是风流倜傥,对蔡氏百般恩爱,陈氏郁郁寡欢,不出几年就死了。
此时长子刘琦已大,二子刘琮幼小,蔡氏无出,对刘琮刻意爱护,还将侄女许配给刘琮为妻。刘琦因母亲之死迁怒蔡氏,时常对蔡氏横眉冷对。蔡氏也在刘表面前诉说刘琦的不是,导致刘表对刘琦渐渐不喜,让刘琦在府中感到格外狐独,无依。
刘备的出现,让刘琦看到一丝希望,接到刘备将征荆南,刘琦就向刘表请求从军。
刘表虽因蔡氏的言语对刘琦不喜,但刘琦为人极似刘表少年之时,见刘琦愿意随军出征,也想到刘琦的处境,就同意了。s
刘备辞别刘表,率军向长沙进发,正值张羡病重,听说是刘备来征大惊,命各部谨守城池,不与交战,等时间一长,刘备自退。
张羡子张怿不服,自持骁勇,私自领兵出战。
刘备命张飞与战,不过几十回合,被张飞一矛穿心,败兵逃回城内将消息告知张羡,张羡惊怒之下,一气身亡。长沙长吏韩玄率众投降。零陵、桂阳两郡见长沙已降,不得已向刘表递交降书,只有武陵郡金旋拒绝投降。
刘备停军长沙,向刘表报告长沙情况。
刘表接信后,复信刘备,任韩玄为长沙太守,零陵、桂阳太守仍官复原职,调从子刘磐任中郎将兼长沙郡都尉,驻攸县。嘱刘备努力收复五陵。
刘备接信后,待长沙安定,交接清楚,随即率军往五陵而去。
五陵北邻南郡,西接益州,东临长沙、零陵,南通交州。最麻烦的是五陵郡居住着大量的五溪蛮,这五溪蛮极为悍勇,常住高山峻岭之上,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金旋正是依靠这些蛮人与张羡联合与刘表作对。
金旋本是京兆人,少时有勇名,后师从马融弟子,董桌时任五陵太守,后关东大乱,刘表任荆州刺史,金旋就刻意经营五陵,收留逃乱流民,优待五溪夷人,拥兵过三万,另有一支拥众约万人的夷人部曲。刘表几次想收复五陵,都被金旋拒绝。
在金旋看来,刘表外柔内忌,有野心无胆量,拥贤才而不敢用,清谈之辈,非济世之才。荆州终非刘表所能拥有,自己又岂能向他低头?
听说刘备来征,亲自带兵来迎。刘备令张飞出战,金旋令大将军张权出战,两人大战十多回合,张权不敌,金旋令大军齐上,双方一场混战,天黑才各自收兵。
刘备退回二十里安营扎寨,第二天来战,发现金旋已退。
刘备派人探查,才知金旋已退回城内,妄想据沅水而守。
刘备自带杨奉、何仪隔沅水与金旋对峙,暗令张飞、文聘偷渡沅水,袭取作唐,进而夺得汉寿,接应刘备过河。
金旋见刘备势强,密令五溪夷人沙摩柯前来援助。
刘备来时已听刘表说过金旋之事,早令人对五溪人进行监视,沙摩柯一动,刘备早已知道。暗令大军潜出,于沙摩柯必径之路进行埋伏。
这沙摩柯自持骁勇,毫无防备,被刘备围困于一峡谷之中。金旋接到消息大惊,急带人前来救援。刚转过一个山嘴,两边伏兵尽出,杀向金旋。
金旋大悟:“中了刘备的围城打援之计,急令后退。”此时那里来得及,双方一场混战,金旋被张飞缠住,大旗更是被斩断,金旋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双方激战一个时辰,金旋军大溃,金旋本人被张飞斩首,沙摩柯投降,五陵平定。
刘琦早就听说过刘备骁勇善战,不料这荆南几郡对于荆州来说的大难题,在刘备手中,不出几月就平定下来,对这位远来的叔父佩服得五体投地。想起自己的未来,失宠于父亲,不觉悲从心来。
踌躇半响,来到刘备大帐,见刘备一人在帐中看书,不觉走了进去。
刘备看了刘琦一眼,见其眼角留有泪痕,不觉问道:“贤侄何事悲伤?叔父为你作主!”
刘琦一下子抱住刘备大憾道:“侄儿少失嫡母,继母独宠二弟,常在父亲面前言说琦儿的不是,使琦儿失宠于父亲,每每想起未来,不知如何作才能避免受害!因此悲从心来,见叔父如此骁勇多谋,想求叔父教我!”
刘备一怔,这可是干涉刘表的继承人的问题,如何能够帮助,沉思半晌,轻抚着刘琦的身子道:“叔父累经征战,冲锋陷阵尚可,但这属于你们父子之间的家务事,叔父无能为力,实在难以帮到,你还是另请高人。”
刘琦大哭道:“叔父如果不帮,家父百年之后,荆州恐无我安身之地也!”说完痛哭不止,悲悲切切。
刘备叹了一口气,道:“贤侄!恕叔父无能为力。你去吧!其它事可找叔父,唯此事不行。”
刘琦见刘备不愿献策只得离去。
不过半个时辰,刘崎再次回转刘备大帐,刘备惊问:“侄儿还有何事吗?”
刘琦向前走了几步,一下子跪在刘备面前,再次向刘备提出请求教他。
刘备大惊,令亲卫站在帐外,不得让任何人入内,这才上前扶起刘琦,正在这时,刘琦突然掏出一把短刀,对准自己的胸口道:“叔父不要扶我,我知叔父能力,只要叔父愿意一定能够救我。只是害怕我父及继母知道,只是侄儿性命攸关,不得不求叔父教我,不然只能死在叔父的大帐了。”
刘备闻言大惊,“琦儿!你怎如此想不开?只要你以孝待父母,难道你父还不能为你安排一条活路吗?”
刘琦哭道:“非是父亲,实在是继母不容于我。父亲过后,荆州恐难有我落脚之地,侄儿每读春秋中兄弟相争的故事,就觉这些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时寝食难安。”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刘琦避害 张鲁伐蜀
刘备见刘琦如此伤心,怜惜地看了一眼,叹道:“你起来吧!叔父对于此事是真真无可奉告。”见刘琦正要举刀向自己杀去,急忙道:“停!叔父话未说完呢?叔父虽不能帮你,但你熟读春秋,怎不知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则生!”
刘琦一听,停下手中的刀,怔了一会儿,忽然站起,向刘备一躬道:“多谢叔父指教!侄儿这就向父亲请求任五陵太守一职!”说完转身出帐。
刘备望着刘琦的背影,自语道:“我这不知是对是错!”
刘备本想将沙摩柯带往荆州,不过,这五陵溪夷人非沙摩柯一部,而是由几部组成,如今只有沙摩柯能将几部夷人号令在一起,最后在沙摩柯发誓不在与大汉为敌,接受五陵太守管理,这才放了他及其手下一万余人。
刘备在五陵过了不到一月,刘表就派人送来书信,任刘琦为五陵太守,文聘为五陵都尉,征襄阳庞统为五陵长史。
庞统字士元,是襄阳大族庞家的子弟,自小为人老实、木讷,并不出众。二十岁时听说善长识人的颖川人司马徽借住襄阳,就前去拜访。刚到司马徽的门前,见到司马徽正在桑树上摘桑叶,于是道:“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应该地位非常显赫,哪有压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丝妇女们做的事情?”
司马徽微微一笑道:“你且下车暂停,你只知走小路快,却不担心迷路。从前伯成宁愿耕种也不羡慕诸侯的荣耀,原宪宁愿住在桑木为门的简陋的房屋里也不愿住官舍。哪有只有居在豪华的房屋里,外出骑着俊马,还有十几个侍女伺候才算与众不同呢?”
两人从容早论从白天直到晚上,司马徽大为惊奇,认为庞统之才为自己所见过的荆州士子没有一人可以相比的,庞统之名这才逐渐进入荆州士子的耳中。刘表也曾见过几面,不过看他年轻、其貌不扬,言语木讷,也就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司马徽高抬了。
此时刘表见自己的儿子要求出任五陵太守,以为儿子长大了,想为父分忧,也是极为高兴。这样一来也好处理儿子同蔡氏之间的关系,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落得几方高兴!
但自己的儿子自己是知道的,一时高兴想担任一方太守,这太守就是这么好当的吗?五陵夷人又是这么好管束的吗?思之再三,任刘琦为安南将军兼五陵太守,文聘为建义中郎将兼五陵都尉,这文聘跟随刘表几年也算军中老人,在军事上是可以帮一下刘琦的!
在政事上让他费了一翻脑筋,有些资历深的人不愿在刘琦帐下谋事,思来想去,想到庞统,这庞统既然被司马徽称赞,想来多多少少有点本事,不如让他跟随刘琦身边做个长史,又征襄阳人马良为郡中主薄,专管钱粮,做父亲如此也算尽心了!
刘琦留在五陵任太守,刘备尊从刘表之意,留下一万大军,返回襄阳。
刘表大排筵席,为刘备庆功,一直在襄阳留了十多天才返回新野,期间众多名士有意结识刘备,刘备谦逊温和、以礼相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州中从事伊籍,荆州名士卫方、习祯等与刘备最为友好!
自荆南大胜,刘备之名在荆州传开。
这天,刘备正在府中阅文,亲卫来报:“有一人自称徐福,前来求见将军。”
刘备命进,经过交谈,刘备胜赞其军事之才,留在军中作军事从事。
又过了一年,益州刘璋派州中从事张松前来新野邀请刘备入川共抗张鲁。
这张鲁祖籍本是豫州沛国人,其祖张道陵信奉天师道入蜀修炼,当时被人称为张天师。他的母亲更信鬼道之说,极善于长生,看起来就像少女一样,结识益州牧刘焉后,说蜀地有天子之气。当时巴郡及汉中一部已被五斗米道和天师道及占据,刘焉通过张鲁的母亲,任天师道的张鲁为督义司马,五斗米道的张修为别部司马攻打汉中。
太守苏固被杀,汉中全部被张鲁、张修占领。不料这张鲁早奉刘焉之命,乘张修不备将张修杀死,自任汉中太守,阻断与大汉朝庭的联系。
天不予刘焉之愿,三年之后刘焉就因病死了。
刘焉死后,刘焉子刘璋继承益州牧,因张鲁不听调遣,一怒之下,将张鲁的母亲、弟妹斩杀,从此结下深仇。刘璋派庞义为将征讨张鲁,双方激战近年,无功而退,转而任命庞义为巴郡太守。
三年前,马超因父被曹操杀害,怒杀韦端,结果被韩遂联合韦端部属,杀了马超家小,将马超赶出凉州。马超逃往汉中依附张鲁。
马超之勇早已传遍汉中,见马超来投,张鲁大喜,任命马超为都讲祭酒,其职位仅次于张鲁。
马超请张鲁出兵助他打回凉州,只要杀了韩遂,就能将凉州与汉中联为一体,张鲁本来意动,汉中主薄阎圃劝道:“韩遂经营凉州多年,况且有韦端部属相助,夺取凉州并非易事。而且骠骑将军、雍州牧早对凉州虎视耽耽,常言: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这凉州迟早被刘石收入囊中,还是不要打凉州的主意的好!”
马超听到阎圃提到刘石,心有余悸,也就不在坚持。
张鲁看马超脸色,明白这马超必然在刘石手中吃过亏,心中不安,向阎圃问道:“这刘石得到凉州之后会否再征汉中?”
阎圃沉呤半晌道:“自寿成公与董国舅为救天子出虎穴,不幸被奸贼害死,天子也因伤崩驾后,这大汉已群雄逐鹿之势,天子名存实亡。袁绍败亡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只会在刘氏两兄弟与曹操之争。凉州既下,汉中自然难保。唯有一地尚可依险抗争。”
张鲁道:“你是说益州?”
阎圃点点头道:“正是!这益州路险,难于登天,只要守住各处隘口,纵千军万马也无可标奈何!只是刘璋无能,不善军事,只要我们能拿下益州,以益州为后方,经营得当,说不定可与曹刘形成鼎足之势。”
张鲁一听,眼中精光一闪,恨恨地道:“刘璋杀我母、弟,此仇不共戴天,孟起可愿助我?事成之时小女琪瑛许配你为妻,如何?”
马超大喜道:“固所愿,不敢求!”
张鲁目光一闪道:“好!就以孟起为先锋,整顿军马,攻打益州为我报杀母、害弟之仇。”
………………………………
第二百三十三章阎圃献计 马超领兵
这天,刘备正在府中阅文,亲卫来报:“有一人自称徐福,前来求见将军。”
刘备命进,经过交谈,刘备胜赞其军事之才,留在军中作军师从事。
又过了一年,益州刘璋派州中从事张松前来新野邀请刘备入川共抗张鲁。
这张鲁祖籍本是豫州沛国人,世家大族,据说是汉初名相张良的后代,其祖父张道陵信奉天师道,听说蜀地山灵水秀,极适合修练,就入蜀觅地静修,后修练有成留在当地传教,被人称为张天师。张鲁的母亲更是信鬼道之说,修到深处,竟有返老还童之效,六七十的人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当地人称之为鬼母,道术高深,最善看气,识阴阳,说蜀地有天子之气。
益州牧刘焉到蜀后,对张母极为尊敬,常请她入府请教修行之道,当时巴郡及汉中一部的百姓信奉五斗米道或天师道。其实五斗米教本是天师道的分支,因其入教只需收取五斗米,被人传为五斗米教。
刘焉听说蜀地有天子之气,又见朝庭混乱,关东诸侯相互征伐,起了异心,通过张鲁的母亲,任命天师道的张鲁为督义司马,五斗米教的张修为别部司马,率领信众攻打汉中。
太守苏固被杀,汉中被张鲁、张修占领。不料这张鲁早得刘焉授意,乘张修不备将张修杀死,自任汉中太守,阻断与大汉朝庭的联系。
刘焉以交通中断为由,在益州自任郡县官吏,许多官吏不服,被刘焉以辟雳手段除去,威信渐立。
不料,天不予刘焉之愿,三年之后刘焉因病死了。
刘焉死后,刘焉子刘璋继承益州牧,因张鲁不听调遣,一怒之下,将张鲁的母亲、弟妹斩杀,从此结下深仇。刘璋派庞义为将征讨张鲁,双方激战近年,无功而退,转而任命庞义为巴郡太守。
三年前,马超因父被曹操杀害,怒杀韦端,结果被韩遂联合韦端部属,杀了马超家小,将马超赶出凉州。马超逃往汉中依附张鲁。
马超之勇早已传遍汉中,见马超来投,张鲁大喜,任命马超为都讲祭酒,其职位仅次于张鲁。
马超请张鲁出兵助他打回凉州,只要杀了韩遂,就能将凉州与汉中联为一体,张鲁本来意动,汉中功曹阎圃劝道:“韩遂经营凉州多年,况且有韦端部属相助,夺取凉州并非易事。而且骠骑将军、雍州牧刘石早奉天子之命守雍、凉、并三州。对凉州早就虎视耽耽,常言: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我等出兵凉州正好给了刘石出兵凉州的借口,还是不要打凉州的主意好!以免引火烧身。”
马超听到阎圃提到刘石,心有余悸,不在坚持。
张鲁看马超脸色,明白这马超必然在刘石手中吃过亏,心中不安,向阎圃问道:“这刘石得到凉州之后会否再征汉中?”
阎圃沉呤半晌道:“自寿成公与董国舅为救天子出虎穴,不幸被奸贼害死,天子也因伤崩驾后,这大汉已呈群雄逐鹿之势,天子名存实亡。袁绍败亡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只会在刘氏两兄弟与曹操之争。凉州既下,汉中自然难保。唯有一地尚可依险抗争。”
张鲁道:“你是说益州?”
阎圃点点头道:“正是!这益州路险,难于登天,只要守住各处隘口,纵千军万马也无可奈何!只是刘璋无能,不善军事,只要我们能拿下益州,以益州为后方,经营得当,说不定可与曹刘形成鼎足之势。”
张鲁一听,眼中精光一闪,恨恨地道:“刘璋杀我母、弟,此仇不共戴天,孟起可愿助我?事成之时小女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