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季汉再起-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奇道:“何人如此大才,值得水镜先生如此推荐?”

    司马徵笑道:“此人年龄不大,只有二十多岁,但每自比管仲、乐毅,多次来水镜山庄。每每谈过,我都觉得这荆州才子,不!是天下才华都集中此人一身。可惜无人识得,为此我同他起名卧龙,即龙盘为之卧。如果能让他得志,腾空而起,必会令风云色变!”

    刘备呀道:“此人是谁,让水镜先生如此夸耀?”

    “诸葛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常疑他集儒、法、兵家于一体,就是一些奇巧之物也是极为精通。”

    刘备大喜,“备有请水镜先生帮我请来如何?”

    司马徵摇摇头道:“此人只可礼求,而不可相招!否则,必不肯屈就!”

    刘备笑道:“好好!备这就去请!”

    不知不觉已是红日高升!

    刘备辞别司马徵,沿途一路打听,来到卧龙岗。

    只见此处不过比其他高出少许,只是这岗上有一个水潭,方约几亩,在水潭之旁有几间瓦房,在瓦房的四周布满修竹、青松、翠柏,不过要想过去却不容易,还得经过一处小桥,小桥长约一丈有余,宽约半丈,桥下有一条小溪与水潭相连,极是幽雅。

    还未过桥,就见有一小童迎上来。

    刘备问道:“此处可是卧龙先生住处?”

    小童道:“正是!不知客人有何事?”

    刘备道:“我是南阳新野左将军刘备,听人介绍,特来拜访卧龙先生,请求指教!可否帮我通传?”

    小童道:“不巧得很,我家主人前几天出门访友去了!”

    刘备一听极为失望,不死心的又问道:“不知贵主人何时回来?”

    小童摇摇头道:“先生没有说,或许就在这几天吧!”

    刘备又追问:“你知道去什么地方了吗?”

    小童道:“不知!先生从不对我讲这些!”

    刘备失望地对小童道:“如果你家主人回来,请帮我告诉他,就说新野左将军刘备过几日再来求教!”

    刚走不多远,陈到带人来寻!

    刘备回到南阳,刚进新野城,就看见关羽领着数骑匆匆赶来,看见刘备惊喜道:“大哥这是怎地了?回到荆州也不知会我们一声,今早听说兄长不见了,吓得我魂都没有了,急忙赶来询问!”

    刘备笑道:“这不是回来了吗?我去了水镜先生住处。”

    关羽一边埋怨地同刘备等一起走进左将军府!

    这时陈震、张逸、孙乾等也赶来了!

    刘备将昨晚的事避重就轻地简单说了一下,又谈了一下水镜先生对荆州的看法,嘱大家以后不光要注意豫州曹操,还要留意荆州变化。

    谈到最后,刘备道:“我们不能只是等待,必须主动地去因应,因此,汉中之地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加快!”

    关羽道:“大哥的意思是现在就要攻取汉中?”

    刘备点点头道:“时不待我呀!一旦荆州生变,我等又变得腹背受敌,只有夺得汉中,才使我们拥有战略纵深,不惧曹操!”

    “我们该如何做呢?”关羽问道。

    刘备没有回答而是望向徐荣。

    徐荣轻咳一声道:“主公自益州葭萌、汉昌与张鲁对峙,张鲁的兵力必然被牵制不少,在我们南阳也有两条线可以进攻汉中,分别是自武当到西城,再到城固、南郑,另一条是山都至房陵、上庸至西城再至城固、南郑。只是汉中地险,这一条路并不好走!也正因为如此,张鲁所放兵卒不会太多。”

    刘备点点头,又问陈震现在南阳农事怎样?

    陈震道:“我等来南阳时,骠骑将军已是极为重视农事,南阳水利修建了不少,后来我们接手后又对其进行补充,水利灌溉问题不大。粮食这两年都获得丰收。”

    刘备再次点点头,这才道:“如今荆州的形式是时不待我,我决定由我二弟守南阳,兴茂领兵三万夺取西城,再向南郑逼进。我回巴西后,再向季玉兄借点兵,分两路攻取葭萌、汉昌,再与兴茂在南郑汇合,消灭张鲁。当然如果张鲁有自知之明,能投降我军最好,如果不降只能打进去了。”

    见关羽似乎有点担心,又道:“当然,南阳方面也要适当地再征招一万新兵,再向石弟通报,必要时让石弟协助我们。”
………………………………

第二百四十一章刘备三求 孔明出山

    张逸有点疑惑地道:“荆州方面先不通知吗?”

    刘备摇摇头道:“暂时不要通知,现在荆州局势不明朗,景升兄身体又不舒服,刘崎又远在武陵,一旦荆州方面将我军攻打汉中的消息提前通知曹操或张鲁,会有不少麻烦。曹操甚至会出兵搔扰!这事我以后再同景升解释!”

    过了几天,刘备再次带着关羽、陈到等前往襄阳卧龙岗礼请诸葛亮,谁知仍是扑了一个空。

    关羽道:“兄长也是太过认真!这诸葛亮年纪轻轻有何本事值得兄长几次去请,最多找一人带信前去就可以了,或者兄长先去巴西,待我去请!”

    刘备摇摇头,对关羽道:“水镜先生说此人治政之能力十倍于徐福,这徐福的能力你是见过的,我们现在治军倒有几个拿得出手,但治政除了陈震好一点外,就是张逸、孙乾了,但就靠这几人是不足以成大事的。南阳是石弟已打好底子,我们坐享其成,你不知道,我此次去巴西,才五县就让我焦头烂额,不知何处找人前来协助,还好有刘季玉留下来的人,我又从军营中寻找一些通文笔,有武艺、懂军事的人,才算将这几县大致安定下来。”

    看了关羽一眼,又道;“如果我们有一个治政能力,让他去帮我们发现和训练人才,指导他们去治理县、郡,我们专心军事,这是不是轻松很多?治民可不能像治军一样,说打说杀的!”

    关羽沉吟一下又道:“兄长已来过几次了,总不能来几次都不在家吧!在说像他这样的人,又没什么事情,出外访友玩个二、三月的,大哥怎能等得!”

    刘备道:“如果是这样,只能说此人与我无缘!”说完叹了一口气。

    又过了几天,刘备实在是等不得了,沐浴三天,再次与关羽前去相请,此次刘封跟在一起,刘封道:“父亲!不如我去相请,如果不在,父亲就不用去了,如果在,我就将他带来父亲面前,岂不更好?”

    刘备怒道:“小孩家乱说什么?还不快与我闭嘴!”

    几年不见,刘封又长高了一截,据关羽讲,刘封的武艺也不错,小小年纪就能在关羽的手下走上几十个回合,虽有关羽让的成份,也说明此子的力气确实大过常人许多,关羽说再过几年也能独挡一面了。刘备听了暗喜。

    几人来到卧龙岗,刚刚接近小院,那位童子又迎了出来,刘备问道:“卧龙先生是否回来?”

    小童笑道:“你们来得巧了,我家主人昨夜刚刚回家。”

    刘备大喜,又见那童子道:“不过,我家主人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

    刘备望望天道:“你家主人喜欢上午睡觉吗?”

    童子道:“非也!我家主人昨夜回来之后,就急忙叫我找出他以前常看的几本书来让他翻看,说是出门一趟,有所收获,必须加以验证。”

    刘封也是少年,不觉奇道:“你家主人出门一趟回来还要将出门后见到的事情同书本加以验证吗?”

    童子翻了刘封一眼道:“你知什么?主人常讲,有些书是日日看日日新,每看一遍都能从中发现新的知识。而且有的书上所传与现在有些事情是有关系的,甚至几百年后都可以拿出来验证。”说完还骄傲地望了刘封一眼,看得刘封傻傻的。

    刘封不信似地望着刘备:“父亲!这小子讲的是真的吗?”

    刘备点点头:“有些书上是真的!”

    刚听到刘封说这小子,极为不满,又听到刘备说是真的,又得意地望了刘封一眼。

    小童道:“你们且等一会儿,不可让马去吃了我家主人种的青苗,主人常说,你误了青苗一季,青苗将误你一年,你要是让马将青苗吃了,我们就得一年饿肚子呢?”

    刘封这时似乎找到反击的话题了,鄙夷地道:“你家主人不知道去买?”

    小童道:“我家主人说了,如果都像你一样想的是去买,就没有地方去买了!”

    说完又对刘封道:“不跟你讲,我去了,主人睡醒了就叫你们!”

    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对刘封道:“记住哟!不要让你的马将青苗吃了!”

    一会儿童子跑出来道:“我家主人醒了,请你们进去呢?”

    刘备一见这位青年,就被他吸引住了,只见青年身高八尺有余,双目清亮如水,面如朗月,一头长发梳得整整齐齐,头戴儒士巾。见对方也在打亮自己。

    刘备拱拱手道:“我姓刘名备,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现添为左将军驻南阳新野,闻得水镜先生介绍,得知先生高才,特来求教!”

    诸葛亮回回手道:“草民诸葛名亮字孔明,不过一书生,算是识得几个字,不敢有劳左将军求教!”

    刘备道:“先生大才,被水镜先生誉为卧龙,备是真心求教,还请先生不要藏拙!”说罢还长长一揖。

    诸葛亮深深地看了刘备一眼,叹了一口气道:“亮躬耕垄上,睡到醒来,读书、访友、种禾,落得几多逍遥,水镜先生是坏我几多自在,左将军不辞劳苦多次往返,亮不敢拒绝,左将军以国士待军,亮怎敢不以国士报君呢?”

    刘备一见诸葛亮同意,大喜,道:“先生不知怎样看待当今形势?”

    诸葛亮道:“将军居南阳,现又得巴西,如能拿下汉中,则进退有余,不惧曹操雄兵,如果荆州有变,将军可辖汉中、南阳之兵,以猛虎下山之势,荡平逆贼,恢复荆州秩序,至此方可谓基业有成。再联手骠骑将军,收复凉州,大汉刘氏则占在地利,曹操虽挟天时之名,我观曹操行为已失天下士子之心,不用多久,只等荆州之变后,曹操必会撕毁这张面具。到时将军只要收取人和即民心,到时曹操虽强,也难敌将军之手,汉室中兴再望,季汉再起指日可待!”

    刘备大喜,请诸葛亮前去南阳,抵抗曹贼入侵!

    诸葛亮看了关羽一眼,道:“只怕到时难以调度!”

    刘备一怔,看了关羽一眼,道:“二弟!孔明大才,非一般人可比,你不可与之对立。”

    关羽看了孔明一眼,点点头道:“孔明如果是对的,我自不会抵制!”

    刘备听了思索了一下,解下身上佩带的一把短剑道:“二弟!此剑跟随我几十年了,正是我们当初起事时同双股剑一起打造,今我将此剑赐与孔明,以后希望你见剑如见为兄!不可违逆!”说罢将短剑交给了孔明!”

    接着又道:“对二弟,我当然不会怀疑,只是孔明之才,非你我所能比拟,有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请二弟体谅为兄!汉室再兴必须依靠孔明先生这样的大才!”

    关羽默然无语!

    良久才道:“大哥之命,弟安敢不从?”
………………………………

第二百四十二章荆州之变 刘石议兵

    刘备委任诸葛亮为左将军府军师,但看到关羽似乎对诸葛亮不是很认可,想了想,决定以徐荣为大将配合诸葛亮负责从南阳方面对汉中的进攻,借此也能考查一下诸葛亮的才能。

    自从与诸葛亮了深谈了之后,刘备越来越对荆州、豫州感到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再次与关羽进行了一次深谈,这才带着刘封、马忠、陈到返回巴西,王平、句扶被诸葛亮看中要了过去。

    刘备回到巴西,再次征召了五千士卒,加上梓潼、剑阁的二万多益州军,共计五万余人,兵分两路向汉昌、葭萌进攻。

    张卫不敌,被迫死守汉昌,正在这时,西城传来告急,张鲁大惊,命张卫退守南郑,张卫突围时,庞德被张飞击伤。

    刘备咬住不放,趁势夺下南郑之侧的定军山,一下子将马超隔在汉中之外,截断了马超与汉中的联系。

    谁知正在这时,意外发生!

    荆州刘表病逝,蔡瑁拿出刘表遗嘱,将荆州牧传给了二子刘踪,刘崎不服,在庞统的支持下,陈兵南郡,就在刘崎两兄弟发生内斗时,孙权大军逼近,江夏的西陵、沙羡已失,正在猛攻夏口,蔡瑁、刘踪大惊。

    蔡瑁道:“曹丞相兵多将广,拥天子以伐天下,刘崎与刘备友好,不如投靠曹丞相。”

    刘踪见兄长陈兵南郡边界,孙权攻势汹猛,眼见江夏已失,南郡也不保,六神无主,只得同意。

    此时曹操已得知刘石正在攻打辽东,又见孙权攻江夏,正在思考是否也来一个趁火打劫?只是,是收复幽州、还是江东,举棋不定!

    接到蔡瑁的书信大喜,与郭嘉等商议过后,调兵三十万,兵分几路,一路攻叶县入南阳,另一路自庐州入江夏,与荆州军联手夹击孙权,第三路攻丹阳。

    孙权大惊,连忙退兵回柴桑,回援丹阳。

    曹操也不追赶,反而与荆州军一起攻入南阳,从而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消息传到刚刚攻下西城的诸葛亮,大惊失色,令徐荣守西城,派人通知刘备,自己则带领一万大军转回南阳。

    此时的南阳大半已失,关羽退守宛城,武安国退到新野,如果不是长安得信急调刘卫领几万大军前来援助,恐怕南阳能保住几城实难预料。诸葛亮回到南阳后,与关羽、刘卫商议,决定在安众伏击曹操一把,然后退兵穰县。

    曹操军占据新野、舞阴、博望,与关羽形成对峙。

    另一路,曹操整合荆州军后,以刘哗、朱灵、张允、蔡瑁将挟十万荆州水军攻打柴桑,曹操自率二十万大军横扫江陵,驻守长沙攸县因荆州之变不知所措的刘磐,接受刘崎之邀,与庞统一起攻占江陵,眼见曹操大军攻来,被迫退往夷陵。

    曹操也不追赶,而是往武陵而去,刘崎大惊,带着文聘,随着沙摩柯退往迁陵。

    曹操见刘崎退往大山,留下张鸽守武陵,自己带着十多万人,过长沙攻击豫章。

    正在柴桑与刘哗苦战的周喻大惊,令程普守柴桑自带二万大军,驰援南昌。刚到海昏,遭到海昏宗族的伏击,周喻不幸中箭负伤,救援士卒不得不再次退往柴桑,随后又退往丹阳。

    而在此时,刘石也没有闲着。

    刘石刚从辽东回来,贾诩根据自长安送来的急报,将荆州之变,及左将军向刘璋求援,刘璋推说益州多难,只给了两千老兵,左将军一怒之下,假借军令招集杨怀、张任议事,夺占梓潼。杨怀不降被斩,张任假意投降,偷偷跑出城门,逃向涪县。

    左将军知道事已暴露,令杨奉、刘封、王平守汉昌,张飞夺江州,先沿江水而下接刘磐入川,留庞统协助杨奉守巴西、巴东二郡,张飞、刘磐沿外水攻城都,自己带着何仪、陈到、桌膺、徐福攻涪县一一向刘石祥述一遍。

    贾诩道“左将军攻益州,张鲁不会闲着,最担心张鲁与益州联合,与曹操勾结,夺取巴西,巴东,然后引曹军沿江入川,这就有点麻烦了。不过,曹操现在这目标应是先拿下江东,然后与主公及大公子争夺天下。”

    法正一听说益州乱了,张鲁被逼回汉中,西城也被夺下,兴奋地道:“我们雍州军应趁机拿下凉州,拨出韩遂这个麻烦,进而分几路夺取汉中。这样一来,雍州军将占尽地利,大公子率益州之军下荆州,而主公则分两军出洛阳、冀州,一战可成!”

    刘石笑道:“你不要忘了曹操现在可是有七八十万大军,我们有多少?想一战而定,目前还不现实,而且江东孙权极有可能守不住。”

    “如果我们现在猛攻兖州、冀州、青州呢?”法正问道。

    刘石道:“如果我们现在出兵猛攻冀州、兖州、青州,肯定会给曹操造成困扰,但能否拿下冀州很难说。现在曹军在兖州、冀州当面至少有三十万大军,而我们雍州军加上幽州、青州部分,总计不过三十万,而这三十万肯定不能全部投入进去,至少要留下十五万防备韩遂、张燕捣鬼,还有鲜卑、匈奴等胡人。”

    法正道:“主公的意思是想先解决这些问题?”

    刘石道:“是!也不是!胡人如果不能得曹操支持,现在很难有大规模的攻击动作,而张燕态度不明,是可以争取的。文和不是说张燕内部对投曹或投靠我们意见不统一吗?如果现在将他逼狠了,有可能让他投入到曹操一面去,张燕一旦投曹,将对我们冀州极为不利。而更担心的是大哥对益州方面的收复是否顺利?”

    刘石望向贾诩:“文和认为我们现在该如何做?”

    贾诩沉静地道:“先各自剪出杂鱼,再与曹操一战。”

    “好!留下十万部曲给子龙和孝直固守幽州,争取张燕部,只要张燕能与我们结盟,就能与并州、河内形成一片,这样对冀州就能形成实在的威胁。我与文和即刻带五万骑步返回长安,拿下凉州。”

    法正道:“不如贾军师留在幽州,我随主公回长安。”

    刘石笑道:“你还是留在幽州吧!将来的仗有你打的,只要你能说服张燕,守住幽州就是大功一件。”

    法正急道:“主公!”

    刘石道:“你比文和更熟悉韩遂吗?”

    “不能!”

    “既然这样!你还是留在幽州吧!”刘石笑道。

    贾诩也是难得一笑,“这法正,简直是个战争狂!”
………………………………

第二百四十三章用兵凉州 傅干阻路

    刘石带着刘风、曹性、贾诩、郭援赶回长安,即刻令彭脱兵出汉阳,自己带领五万大军自散关进武都。

    兵行至河池,大军受到阻碍,前锋刘风派人来报:“河池县令傅干不降,声言要见主公!”

    刘石望向贾诩。

    贾诩道:“这傅干本是大汉忠臣傅燮之子,二十年前,韩遂之乱时,傅燮被围,数千胡人感其恩,愿保他平安离开汉阳,返回北地。傅燮不同意,当时傅干曾劝他的父亲道:“皇帝昏庸,宦官当道,父亲您都不能被朝庭所容,如今凉州已被叛军掌控,我们无法抵挡,不如接纳胡人的建议,返回故乡,再征募勇士,等有道人出来,再来考虑拯救天下。结果傅燮不同意,直至战死!”

    刘石沉思片刻道:“如此说来,此人并非一个固执之人?那他为何不降?”

    贾诩道:“此人有才干,受杨阜所托守河池,未战而降,可能无法做到,故此才要求主公前去。”

    刘石冷笑道:“难道还想凭只字片语让我退兵不成?走!我们前去看看!”

    说罢让曹性、郭援约束兵将,再后缓缓而行,自己带着贾诩打马前往。

    河池城不大,却正当关中往武都要道。刘石来到城下,傅干高声道:“来者可是商国公、刘骠骑!”

    “正是!你可是傅彦材,傅县令?不知傅县令要见我刘石何事?人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军到时,不但不降,难道就想凭言语让我退军不成?”刘石高声回道。

    傅干道:“你身为汉骠骑为何不遵朝庭之令,无故侵我凉州?难道不知大军交战,百姓受难吗?你想做汉庭罪人吗?”

    刘石冷笑道:“朝庭?你知道当今朝庭谁人当政,是曹贼。曹操欺侮先帝,至使先帝身受箭创而崩驾,曹操已是天下公贼,凡对汉室有忠心者,人人当奋起诛之。我身为先帝亲封骠骑将军,镇凉州、雍州、并州,如今凉州不听我军令,犯上作乱,我大军亲征,不但不降,还想负隅顽抗,是何道理?”

    “刘石!你休得花言巧语,我奉朝庭之命守河池,我是不会投降的!”傅干怒道。

    刘石道:“我敬你是我大汉忠臣之子,你当初都曾劝父,识进退,要为有道者尽忠,你现在反而不如少年了,枉自多吃了几十年的粮食!我为你不值。前段时间,幼天子崩驾,曹操另立沛国王为天子,自封魏国公,其夺汉之心已露,你等是要为曹贼张目,既然如此,我就只能成全你等了!”

    “什么?幼天子已崩驾?曹公受封魏国公?此话当真?”傅干吃惊地道。

    刘石冷笑道:“凭你一座小城,我刘石会骗你吗?这曹贼听信妖人之言,说什么代汉者为魏,因此,在新立天子之时,让人表荐封为魏国公,差不多正个冀州都是曹贼的食邑了,此消息早已诏告天下,就你等处一隅之地而不知,还在做曹贼的忠臣。”

    这一消息让傅干大吃一惊,沉思一会儿道:“刘骠骑!你先退兵,如此消息属实,我等愿举城投奔刘骠骑!”

    刘石道:“不行!大军到时怎可退回,你信也罢!不信而罢!此城必取。我给你一天时间,不降就武力夺取!”说完打马而回。

    半天之后,傅干派人来报,“愿降!”

    刘石大喜!任傅干为骠骑将军府从事,随军而行。

    这时运粮官来报:“大军粮草被当地夷人夺了!”

    刘石大惊,忙问傅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