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宦海争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肃回答道,“凤池县。”

    “凤池县……嗯,这地方呀,真有一个重宝,是一颗珠子。”董先生轻轻旋转着脑袋,津津有味的说道。

    珠子!

    林肃对这两个字可不陌生,因为匡志山和他提到过,不过不知道,董先生所提到的珠子,是否和匡志山讲的,为同一件物品。

    “什么珠子,有什么典故吗?”黄恋红问道。

    “典故倒是没有,不过民间传闻倒很多,我收集到的信息,也算是最全的。这珠子可不是一般的珠子,是夜明珠,别以为夜明珠大家伙经常听到,所以觉得不稀奇,但真正见过的,又有几个人呢。”

    “现在科技发达了,可以让很多材质的东西在黑漆之下发光发亮,不过却是特殊材料做出来的,不是纯天然的,我说的夜明珠,那可是纯天然的珠子,不仅圆润光泽,黑暗中发出的光也是极为耀眼。而凤池县的那颗,应该是个寿字!”
………………………………

第190章 偶遇

    第190章  偶遇

    董先生就像是在讲评书一般,讲一会儿,停一会儿,调着大家的味口。

    不过听到“寿”字,林肃已经可以肯定了,正是匡志山所讲的那种!

    “这珠子有四颗,在珠子当中分别刻有寿比南山四个字,刻工精致,没有人知道当时是怎么刻珠子里头去的。说来这珠子是有来历的,是清朝那会儿,内务府总管为了给慈禧太后贺寿,专门去民间收集到的宝贝。”

    “到了夜里,这四颗珠子按顺序一放,寿比南山四个字便可以印在眼前,就像是飘在空中一样,书里记载,美不可喻、奇不可喻啊。”

    黄恋红听得很认真,打断道,“董先生,四颗珠子,是不是其中一颗在凤池县?”

    “对!”董先生说道,“清政府灭了之后,后宫一名宫女把四颗珠子给偷去,离宫回家,她老家,就在现在咱们的西川省易北市。”

    “后来呢?”钟大爷也被这故事吸引了,见董先生又开始卖关子,于是催促起来。

    “后来这宫女成了亲,正好生了四个儿子,于是四个儿子一人分了一颗,其中一个儿子,因为倒插门儿,成亲之后到了凤池县,所以,这珠子就在凤池县,那颗珠子上写的应该是个寿字。小儿子嘛,当娘的偏心,把第一颗珠子给他了。”

    董先生喝了口茶,笑眯眯看着几人。

    林肃说道,“董先生,按你所讲,宫女小儿子到凤池县,至少也是七八十年前的事儿了吧,这么多年过去,能保证这珠子还在凤池县?”

    董先生解释起来,“埋在地里了,当然还在凤池县,后来我去调查过,宫女的小儿子一辈子没生下一儿半女的,所以和他的家传宝贝一起埋在了地下,他还能有什么宝贝,肯定是那颗珠子呗。”

    “既然有人知道,没人去挖吗?”钟大爷接上了话。

    “挖?上哪儿去挖呀?埋在哪里只有这小儿子的老婆知道,家又没别的娃娃,他老婆死后,一切都成了迷。”

    董先生这个故事很精彩,也让在坐的人兴致深深。

    不过故事本身不是黄恋红所在乎的,黄恋红说道,“这珠子的价值现在如何?”

    董先生想了想,说道,“一颗珠子,单卖价格至少是五百万,如果能把四颗找齐咯,至少是五千万。而且,不是那种有价无市的东西,真敢正大光明的拍,价格还会更高。”

    林肃想着,很多古董宝贝虽然价格不菲,其实都是有价无市的,一幅画,一个瓷器,收藏者觉得值钱,不懂的人、没兴趣的人,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屁。

    不过这珠子显然更加靠谱,夜里可以发光发亮,当中还有微小的刻字印证胡代的微雕工艺,还有慈禧太后、内务府总管这些名人的故事在里边儿渲染,当然更有价值。

    五千万对黄恋红来讲,并不是什么大数目,不过听了这故事,黄恋红还是有些兴趣,想要看一看这四颗珠子,黄恋红说道,“董先生,要是能找到这四颗珠子,不管在谁手里,你替我谈价,价格合适,我买来玩玩儿。”

    “好的好的,不过难度很大,我会专门替红老板留意的。”董先生说道。

    这个故事之后,黄恋红似乎并无兴趣与钟大爷、董先生继续吃下去,找了个理由,说还有事情需要处理,于是就散了场。

    林肃把帐给结了,钟大爷好一阵“责备”的意思,不过语气像是开玩笑,因为林肃可是黄恋红的朋友,他可不敢真生气。

    林肃知道要喝酒,所以也没开车,准备打车离开,黄恋红叫住了他,“林肃,你等一下,到我车里来。”

    今天黄恋红开的是一辆悍马出来,这么霸道的车子,令林肃坐进去看向窗外,便有一种蔑视众生的感觉。

    黄恋红不喜欢坐副驾驶室,所以和林肃两人都在后排,林肃不敢靠得太近,下意识的保持了三个拳头的距离。

    “红姐,有什么事儿吗?”林肃问道。

    黄恋红拿出座椅上一个厚厚的档案袋,说道,“林肃,这是一家公司的资料,去年我的红色河山集团对这家公司进行了收购,就在凤池县里,你有空帮我看一看,这家公司的总资产是正数,可是现在我们实际接手清理之后,发现是负数。财务人员看了很久也没找出原因,我想请你帮忙看看,当然,也不勉强,有空就看看,实在找不出问题,就把这套资料退给我。”

    黄恋红知道林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观察能力极强,就算他不懂财务,也许能从当中找出一些端倪。

    林肃有些意外,没想到是这种事情,不过能不能看,试试才知道,替美女办事,替这大老板美女办事,林肃并不排斥。

    “行,我尽力试试。”

    “你怎么回凤池县去?”

    “打出租。”

    “行了,饭都请了,不能让你吃饭出了血,又自己花钱回去,我派辆车送去,十五分钟左右可以到。”

    黄恋红还真是把林肃当朋友,原来林肃以为是黄恋红派公司的车送他,结果是黄恋红的私车,这车林肃也见过,就是到部队找张京时,黄恋红的那辆奔驰坐驾。

    林肃这几天事情很多,除了日常工作之外,还得暗中去查付建国的事儿,还得跑市建设局争取专项的抚持经费,本想抽空去县里继续查张芳龄和张小婷在哪儿,完全抽不出时间来。

    赵河流连续待在市建设局两天,一直守在城市建设科,不过显然他的职务太低,没有人理会他,坐就着坐着吧,赵河流的脸皮可不薄。

    “叫你们主任过吧,我问点儿事情。”

    城市建设科的李科长说话了,赵河流此时还有些诧异,看了看办公室里也没其他人,扔下报纸说道,“李科长,你是和我说话吧。”

    “当然是你了,不然是谁,有些事情和你讲不清楚,叫你们主任过来,当面再谈一谈。”

    毕竟是拿了人家的香烟,一天一包,李科长再不有所动作,确实说不过去。

    “行,我马上联系。”赵河流似乎觉得有戏,立马通知了林肃。

    林肃没专车,给黄强打电话之后,说今天有砂石开采的联合执法,车子全都出去了。

    林肃要赶时间,只能自己打了一个滴滴快车,在镇政府门口等了两分钟,一辆长安小轿车便开了过来。

    打开门之后,林肃有些诧异,“怎么是你!”

    “林肃……”司机也愣了愣。
………………………………

第191章 经费问题

    第191章  经费问题

    这司机,确实是林肃完全没有料到的一个人,规划局办公室的孟新文!

    “孟新文,什么情况呀,走,我赶时间,到市建设局,边走你边和我讲。”

    林肃确实很疑惑,不过很明显,孟新文已经没在规划局工作了。

    孟新文一边开车,一边告诉林肃,他已经辞职两星期了,没有编制,在单位里混完全不够生活,谈恋爱也把女朋友给谈飞了。

    听说现在外头跑车赚钱,也没什么压力,所以孟新文毅然选择了辞职跑车,这两周下来,每天也能挣个两三百,感觉还行。

    林肃心里有些酸楚的感觉,孟新文确实是个很舍得做事的人,不过做的事情多,收入不高,谁愿意做下去呢。

    付出不等于收获,谁又愿意去付出呢,本来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有能力的人,却无法与别人在同一起跑线上,输了开始,永远也没办法再追上。

    林肃想拉孟新文一把,说道,“有没有兴趣到乡镇来工作。”

    孟新文有些自嘲的笑了笑,“林肃,去了又能怎么样,当不当官儿,有没有身份不重要,工资得够用呀,做事情我不怕,怕的就是没钱过日子。”

    林肃理解孟新文所讲,其实他现在的收入,也只是够过日子而已,要发财,就别选择从政当官儿这条路。

    至于说贪官,林肃始终认为,这些人,早晚会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

    林肃说道,“我给你解决身份问题,你到太平镇来帮我,怎么样,也许收入不高,和你跑车差不多,但做好了,还是有前途的。”

    孟新文一听,自然有些愿意,孟新文说道,“林肃,真能给我解决编制问题?”

    “我尽力一试,你到时等我消息,手机号没变吧。”

    “行,没变。”

    林肃说道,“你怎么跑车到了太平镇来?”

    “哎,现在这科技的东西很先进,不过也身不由己,一早接了一单跑太平镇的,本想开回县城里,结果又来了一单,所以在太平镇绕了绕,后来就接到你的单子了。”

    到了市建设局,孟新文说道,“林肃,你一会儿如果要回去,我找个地方停好车等你。”

    “行,不过时间我不能确定。”

    “没关系,我把软件给关了,现在不接单子。”

    林肃到了城市管理科,赵河流说道,“主任,这是李科长,他通知你过来一下,谈一谈咱们的事情。”

    林肃走到李科长桌前,“李科长好,我是凤池县太平镇城建办主任林肃。”

    “我们林主任还是镇党委委员,兼着镇长助理、纪检办主任,嘿嘿。”

    赵河流在一边替林肃把全部的职务都讲了出来,赵河流不是想吹嘘,只是想让李科长知道,镇里是十分重视的,来的人,也不是一个普通的主任。

    其实林肃想的不同,赵河流根本没必要报出自己的诸多称谓,在市里这些人眼中,县处级干部见得多了,这些正科级干部如果能下放,随随便便也是一个副县长。

    所以乡镇里的领导,在他们心里几乎没什么地位。

    “坐吧坐吧,坐下说,我先了解一下情况。”李科长手里拿着太平镇交来的材料,认真听林肃又讲了一遍。

    首先太平镇不是一个富裕的地方,再则,修路是为了打造农业基地,而这个农业基地,对解决就业,拉动区域经济,打造产业增长点,都非常有帮助。

    农业基地是一个大规划,不仅是镇里的,凤池县的,将来也会是易北市的一个重要发展支柱和亮点工程。

    县里的资金紧张,所以家园大道的宽度需要结合资金来设计,现在已经开挖,如果能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加长宽度,整个农业基地的规格都会更上一层。

    李科长听完之后,说道,“林主任,我听了之后,对这个项目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不过呢,有些话我得说在前头。易北市也不是什么大城市,修路的专项资金其实并不多,各个区县都想要,哪够分呀。你们的农业基地,说白了,现在只是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没实质的东西。我手里其他地方的资料,人家是有真东西的,迫切需要这笔资金维护修缮和扩建道路。”

    林肃说道,“李科长,路的宽窄,将决定我们农业基地的规模,我们是想一步到位的,所以还请李科长一定支持,别的地方有真产业摆在那儿,他们的规模也是死的,而我们却受制于家园大道的流通能力,流通能力越大,我们招商工作越能有更大的成效。”

    “这不还是纸上谈兵吗,行了行了,再回去找些资料,如果有招商情况更好,我们再研究。”

    李科长说完之后,便没理会林肃了,开始忙他桌前的工作。

    下了楼,赵河流说道,“主任,看来没戏,这两天找李科长的人不少,咱们先不说请客吃饭,人家的资料确实比我们靠谱,确实有实实在在的项目,急需修路。”

    林肃说道,“让你见人发烟,怎么样,没漏了吧。”

    “没漏,就连扫地的大妈,我都是每天一包,现在见着我,热情着呢。不过主任,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再和他们磨下去,他们也不会软口的。”

    就赵河流的观察,这个李科长对他们的项目没什么兴趣。

    林肃说道,“回去再想办法。”

    孟新文把林肃两人送回了太平镇,心里充满着期待,希望能在林肃手下重新发挥力量,如果真能把身份问题给解决了,他是会玩儿命工作的。

    纪检办的人员只有两人,而且又是抽调的老弱病残,说白了,都是养老来的,林肃安排不了他们,安排了,他们也做不出什么事儿。

    于是借这机会,林肃去向刘锦荣要人了。

    人员林肃心里已经确定,要招孟新文进来,只是以哪种方式,他并不知道,人事这块他完全陌生,不过刘锦荣应该有办法,当过市长大秘,这些事情在他眼里应该是小问题。

    而且县里的领导都给他面子,要运作,不会有什么大麻烦。

    “刘书记,我来给你汇报一下家园大道经费的事情。”

    林肃处理完手头的事儿,直接去找刘锦荣。

    刘锦荣听完林肃的汇报,知道了市建设局的要求,说道,“这些事,你自己去处理,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资金拿回来,我记你一功。”

    不管用什么方法?

    林肃灵光一现,一下子还真想到了一个办法,就看刘锦荣敢不敢一试了!
………………………………

第192章 弄虚作假

    第192章  弄虚作假

    林肃现在早已经跳出了固定的模式当中,过去做事情按规章制度来办,其实他现在很清楚了,规章制度是死的,而且,也不一定是全部正确的。

    做事情,为达目的,确实是可以找到捷径,有的时候,造假也是为了办真事儿!

    林肃说道,“刘书记,我有一个法子,但要经过你同意,现在我碰上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市建设局认为我们修路之后达到的效果,也就是项目是空谈,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东西,那我就给他们一个实质性的东西。”

    刘锦荣是个聪明人,猜到了林肃可能在想什么,说道,“你是说,招商引资咱们没做,但是给市建设局报资料,可以反映咱们已经谈成了。”

    林肃点了点头,“对,以县政府的名义,找家什么公司签个招商引资的项目协议,把投资规模、项目情况都写进去,吹得厉害一些,我看市建设局的人还能挑什么毛病出来。”

    刘锦荣会意一笑,他过去只认为林肃是一个做死活儿的人,没想到脑子还这么灵光,思维还如此前卫和大胆。

    “好,好,你的意见很不错,不过假的东西是经不住检查吧,我就怕市建设局会查出什么纰漏,到时可就被动了。”

    “不会的,他们只审资料,这么多区县的项目,有几个他们能真到现场去核查的,还有,城市建设科就那几个人,他们平时的事情都不做了吗。拨款的初审,只是他们科室一项临时工作,所以没问题的。”

    林肃拍胸脯保证,资料上去,不管真假,没有人可以审出来。

    刘锦荣一副觉得有所不妥的样子,“这事儿我当没听你讲过,该怎么做你自己决定,我只要结果。”

    贼呀!

    林肃本以为这是个有魄力的领导,这么强势一个人,遇上这些需要担当的责任,便开始溜肩膀了,行,你够滑,我来做就是。

    林肃说道,“好,具体我去落实,对了刘书记,这件事情跑下来,你说要记我一功,其实我现在没什么要求,一心扑在工作上,纪检办的工作担子可不轻,两个工作人员的情况我想刘书记应该了解,我想招一个人,我认识的人,看刘书记有没有办法把他弄进来。”

    刘锦荣心中暗道,这才几天呀,怎么这家伙就让自己刮目相看了,想办法敢去违规骗经费,现在还要和自己谈条件。

    不过他能力越强,自己也能轻松一些,再说了,责任他全抗下,招个人进来多大点儿事情。

    刘锦荣说道,“行,跑下来了,我想办法给你特批一个名额。”

    说干就干,林肃很清楚,这是一个风险与回报成正比的事儿,值得一做。

    而且风险看似很高,其实却没什么,就城市建设科那几张脸,谁会到太平镇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实地核查。

    林肃安排赵河流起草协议,过去在规划局里,林肃也自己收集过两三个项目的合同,所以让赵河流改一改。

    赵河流当即说道,“主任,这是造假啊!”

    脸色有些难堪,干别的事情赵河流倒是敢冲,可这造假的事儿,真让他为难。

    尤其是造假一份县政府与某公司签订的农业基地招商引资协议,这东西如果传出去暴了光,一准上第二天的新闻。

    “你怕什么,是我让你做的,真有人查到,我提都不会提到你,你什么都不知道就行了,全是我做的。”

    林肃把责任承担下来,让赵河流放手去做。

    赵河流说道,“那行,主任,不是我不替你抗,我真是抗不起,我这个小小的工作人员,只求安稳度日。”

    “行了,我又没说你什么,对了,下班回家,路上找找有没有刻公章的地方……”

    林肃还没说完,赵河流又吓了一跳!

    “主任,还要假刻县政府的公章!”

    这可是要判刑的呀,赵河流大惊失色,“主任,别为了跑资金,把自己给逼坏了,这可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林肃平淡说道,“你大惊小怪干什么呀,你过去收那些小红包还收少了吗,别给我假装什么纯洁,出了事情我担着,和你半分钱关系都没有。是不是信不过我。不过你刚才提醒得没错,刻真章的地方确实不能去,被人发现可不行,也没有人会给你刻,找个办假文凭、刻假公章的弄的,网上去找,很多。”

    过了两天,林肃眼前已经有一份足以以假乱真的协议书,不过交原件上去肯定不行,于是林肃把协议书复印了一份,盖上了太平镇城建办的鲜章,与赵河流直奔市建设局。

    李科长再了再这协议,还有林肃带来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的图纸,点了点头,“嗯,真没想到啊,这才两三天,你们就谈好了。”

    林肃笑着说道,“一直都在谈,不过是县里谈的,我们不清楚,打听到前天已经签了协议,于是我们马不停蹄的四处托人,才找到一份复印件,不过放心,盖了我们城建办的章,证明与原件是一致的。”

    赵河流在旁有些胆怯,害怕李科长看出什么端倪。

    林肃是最为淡定的,能看出什么呀,他自己也看不出问题来,一个搞建设还能看出政府合同有问题吗。

    李科长说道,“好吧,我报上去给我们分管局长签字,他签了,局长还要签,如果一切顺利,财务科就可以拨款了。”

    听到这里,两人心里吐了口长气,特别是赵河流,暗道,这么容易就过关了!

    “李科长,我能知道具体的金额吗?”

    林肃更关心的,是能拨多少钱下来。

    “是多是少,我们有我们的标准,我们会根本项目情况,道路情况,给你们配备的。”

    李科长知道,这笔钱其实不多,也就四个亿,而且凤池县也不止这么一个基础设施,能分到上千万的项目,已经算不错了。

    “好吧,那就有劳李科长费心了,小赵。”

    林肃给赵河流使了一个眼色,一包一包的香烟又在科室里发了一轮。

    离开办公室下楼,又一次碰到了扫地的大妈,林肃说道,“小赵,上。”

    赵河流有些不舍,小声说道,“主任,今天带来的烟,就剩一包了。”

    “一包就一包,给她呀。”这香烟就是用来搞好关系的,公款消费,林肃十分大方。

    赵河流咬了咬牙,“大姐,我们又来了,呵呵,来,拿着。”

    “好,好啊,你们凤池县太平镇呀,人都不错,呵呵。”大妈挺高兴的,连两人是哪儿来的,也记得一清二楚了。
………………………………

第193章 新线索

    第193章  新线索

    林肃以为他所做的,已经能让刘锦荣满意了,把不行变成行,已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

    可刘锦荣听了汇报之后,依旧不满意,“林肃,你搞的什么呀,你以为这么就完事儿了吗,项目审查符合拨款条件,那拨多少呢?你不去弄清楚的吗!”

    刘锦荣的声音很大,他说话就是这样,一句话便令对方有些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