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救世与救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兰和德国的领土纠纷。其实二战后德国失去的土地,从历史上看,本来也可以算着是波兰人的。这使得赫斯对二战后德国受到的处置的抵触情绪小了一些。

    但希特勒的葬礼是躲不掉的。

    赫斯叫来戈林等军方将领,询问他们入侵波兰的方案。戈林等人还是向他隐瞒了慕尼黑条约。赫斯指责说因为波兰刚刚与英国和法国签订互防条约,这会造成德国两面作战。戈林等人强调了在波兰的速胜,并预告了“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利因素”的一系列战役。也预告了法国不会主动对德国进攻等。

    这让赫斯很惊讶。因为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记载中,这一系列成功的战役全是希特勒指挥的。“闪电战”帮助希特勒取得了征服了欧洲大陆的巨大胜利。而希特勒也凭着这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将自己的威望推进到了一个巅峰。

    赫斯在穿越前自己参与的二战历史研究课上,更多地了解到一战失败后德国所面临的各种挫折和生存压力。大多数当时的社会评论家,以及后来的历史学家,都公认一战结束后,由战胜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处罚过于严苛。他又仔细分析了一战时德国失利的各种因素,并惊讶地发现在1941年时,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竟然通过战争,将一战失利的各种因素完全扭转了。

    当时他印象如此深刻,还给那个名字听来像“修道士”的教授开玩笑说:“若不知道这是真的历史,我还真以为希特勒是一位时空穿越者,竟然能改变历史”。

    但实际情形却可能是这一系列的战役规划,是德国一系列的军事精英,在详细分析了德国一战的失利因素后,共同制定的。然而,希特勒、戈培尔等人,以及赫斯本人却通过造神运动,将这些战役的胜利归给了希特勒,却也因此为他们自己掘下了坟墓。后来希特勒随意插手军事行动,导致了德军的各种失利,连盟军都不愿意实施对他的刺杀计划。

    这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中,让人最迷惑的是英法联军在德国入侵波兰后,并没有主动出击,进攻德国。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新纳粹主义者,也包括在战争中成为牺牲品的波兰人,认为这是英法联军不负责任的表现。那段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假战时期。

    然而赫斯发现,法国当时在边界构筑了强大的马奇诺防线,只等着德军来进攻,便能对德军造成巨大的伤亡。也就是说,法国的行为很可能只是出于惯性思维,就像中国成语的“守株待兔”中说的,用以前的胜利经验,来决断现在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既是出于骄傲,也是出于不负责任,因为沿用以前的胜利经验,即使最终错了,也不会承担过大的指责。然而改变思维,出新招,成了固然可喜,错了遭到的指责就大了。也就是说,英法的军事决定确实是不负责任,但并不是出于轻视对波兰的承诺和对协议的不重视(否则就不会向德国宣战了),而是出于信心不足,在具体军事行动上不愿意担当责任。

    所以骄傲的人,往往也是因为信心不足而不负责任的人,或者说,同时也是自卑的人。当时法国人因为一战的胜利,的确有强烈的骄傲情绪。

    赫斯警告纳粹党人,不要嘲笑法国人,应给检查自身,因为人的盲点更大的是自身。当然,说完这句话,赫斯自己也感觉到有点茫然,因为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不是骄傲。许世平及时地告诉他,作为一个基督徒,要在上帝面前谦卑,并信靠上帝。因为信心既是上帝给的,那就是真的和坚定的。

    通过这一段近乎哲学式的讨论,纳粹党人开始对赫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敬畏。

    参加希特勒葬礼时,赫斯木然地念完了秘书书写的,对希特勒的各种歌功颂德的文章。然而,他惊讶地发现,所有的参与者都向他行起了纳粹礼。

    赫斯坚决地举起手,否定了人们的这种敬拜。因为他明白这种敬拜后面的巨大的腐蚀力量和邪恶的心态。“纳粹礼只属于希特勒”,他用了这样一个可以两面解释的话,结束了纳粹礼。对当时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尊敬,似乎是要将一个巨大的荣誉仅仅留给某一个人。但对于那些头脑清晰的人来说,却是在表明赫斯的不同,以及他不愿意继承希特勒建立的遗产。
………………………………

第四章,德国被进攻了

    发生了德国被波兰零星进攻和袭击的事件。

    在原时空,德国以这些进攻和袭击事件为借口进攻波兰,二战也因此爆发的。许世平告诉赫斯说,这是纳粹德国的阴谋,因为历史书是这样说的。但赫斯却很茫然,因为他身临其境看到的却不完全一致。

    许世平也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时回到二十一世纪的网上查阅历史资料。他在网上查到的,是这一系列事件是希姆莱,海德里奇和穆勒(历史上称盖世太保穆勒)组织的。这些事件策划有数月之久,是在希特勒的授意下进行的。

    但希姆莱,海德里奇和穆勒这一线人物却矢口否认。赫斯探他们的口风,说若他们若是奉元首的命令行动的,就最好说出来,这样他才好根据全局的变化统筹处理。希姆莱神色古怪,海德里奇一脸正经,穆勒面无表情。总之,赫斯觉得他们似乎真的策划过这样的事情。

    但他们还是矢口否认。海德里奇诚恳地说,元首刚刚摔死,他们商量过,因为元首以前的习惯,是各个部门只管自己的事情,统筹指挥完全是元首一个人说了算。如果没有外交,军事方面的配合行动,他们单方面做出行动,并不能达到全局的效果。

    海德里奇说,即使元首以前有什么秘密的指示,他们现在都会暂停。这话否定了当时的参与,却对以前希特勒是否有什么策划不置可否。或许在他们心中,赫斯还是没有地位,不值得了解希特勒的一些密谋。也有可能是不想节外生枝,就避免提以前那些密谋了。

    最后海德里奇把矛头指向了戈林等的军方体系。他还是很担心这也是戈林篡夺权力的手段之一。因为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军方就牢牢地掌握了大权,这对赫斯这样一个不掌握军权的人来说,是很不利的。

    但赫斯询问戈林等军方人物的时候,戈林等人不仅矢口否认,而且善于表演,仿佛赫斯的任何怀疑,都是在“侮辱”他们对德国的忠诚。

    幸好德国人还是富有纪律性的。没有人敢越过当时名义上的最高执政者发起战争。

    戈林等根深蒂固地认定这个最高执政者应该是一个傀儡。他们很恼火,因为军事行动是需要和外交行动配合的。本来他们期望的是发动一系列的外交攻势,然后借着所谓的“德国被侵略”,发动入侵波兰的战争。然而赫斯根本没有发动外交攻势的念头和具体行动。希特勒启动的一系列咄咄逼人的外交行动,随着希特勒一摔死,就无声地中断了。

    赫斯亲自审讯了参与人员,其中有一位曾经是凯恩的足球朋友。这人终于说了实话,证实是戈林一行人策划的。

    赫斯就以召开军事会议为由,将各路人马邀请到总理府,让凯恩组织人逮捕了戈林和他的死党。这让戈林等人非常惊讶和恐惧。赫斯绕过海德里奇的情报组织的做法,也让希姆莱,海德里奇,穆勒等人感到惊讶。不过他们更多地感到的,却是欣慰,因为潜意识中他们一直希望赫斯有希特勒那样的独裁能力。

    其实能顺利地逮捕这些人,也让赫斯非常吃惊。他本是硬着头皮做的,也设想过这些人可能的反扑。赫斯没有依附于自己的政治势力,若这些人反扑起来,他除了依靠希姆莱的党卫军和海德里奇的秘密警察外,别无其他选择。而那两个势力,却是赫斯更加戒惧的势力。

    他当着希姆莱,海德里奇与穆勒的面,逮捕戈林等军方将领,也有点替自己助威壮胆的意图。他觉得一旦戈林等人反抗,至少海德里奇会出面帮助弹压。

    希特勒有强烈的权力控制**,只是没有料到自己有这样的结局。他留下的这个班底,表面上每个人都像凶恶的狼,咆哮起来气势汹汹。然而也都已经被希特勒强力压制惯了,一遇到逮捕令,却都像一条条死狗。

    但戈林等人还是要求在军事法庭审理,并辩解说这是执行元首的命令。此时不能在德国造成过大的动荡,赫斯就召开了更多的高级军官参与的军事扩大会议,对戈林等人的一系列作战计划进行了推演。这些人都非常同情戈林等,有人甚至认为赫斯召开这个会议,是想法开脱戈林等人。

    然而赫斯进一步推演战争进程,指出欧洲三面环海的“大半岛”特征(西面为大西洋,北面有波罗的海,南面有·地中海)。并沿用日军在杭州湾登录,最终造成南京大屠杀的战例,说明德国若挑起战争,最终胜算在有海军绝对优势的英国一方。赫斯又继续推演了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德军可能面临的两面作战。

    这些内容其实是历史知识得来的。但若不迷惑于眼前的利益,其实就凭那个时代的知识,也能大致推算出来。这些推算暂时震慑了德**人。

    赫斯年轻好胜,趁机推出了他自己对坦克用途的认识。他强调了坦克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机动能力的重要性,却贬低了坦克装甲厚度的重要性。他用挂甲的坦克来形容德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认为东欧国家不适于占领,而适于当着缓冲带,就相当于一个轻型坦克外挂的装甲,这使得坦克的主人既能保持坦克的机动灵活性,又能随时变换成能够攻坚的重装坦克。

    然而他忘记了当时德国的坦克都是轻型坦克,还没有出现像豹坦克、虎坦克那样的重型坦克。他自己对二战时德国的重型坦克的效用也说不太清楚,只知道其中60多吨重的虎坦克很可能是希特勒的个人杰作,貌似强大却很不实用。很可能最大的功效,是给德国人民一种虚假的强大感觉,其真正的军事用途,受制于其难以维修、不适合大多数道路的弱点,对战争根本起不到影响。军事专家们一脸茫然,茫然之中也有点迷惑,觉得赫斯其实不够专业。

    许世平就给他建议,要他告诉这些军事专家们要考虑战争的正义性和不正义性。赫斯不同意,他觉得在这个好战的时代谈正义与不正义是对牛弹琴。但许世平却强烈要求他谈,并告诉他说,这是他必须做的事情,因为他必须要让军事专家们知道,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是战争的最重要因素。许世平还告诉他说,当相信神。

    赫斯就豪无信心地,勉强地给德军的军事家们谈起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来。出乎他的想象,他得到了一些军官的积极回应。这些军官们站出来,开始诉说军事上情报,后勤以及机动性等的重要性,而战争中,正义的一方往往在情报,后勤以及机动性方面都得到帮助。

    这让赫斯大为兴奋,他悄悄地叫克林斯曼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准备以后用他们建立自己的军事班底。后来他才知道,这些人大多都是被希特勒及其党徒排挤的军人。

    既然中间派被暂时震慑,又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他就决心清除戈林在军方的势力了。

    后来他问许世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许世平说,上帝并不是他相信的那样,只靠超自然能力行事的上帝。上帝是公义的上帝。战争中服从公义的人,上帝就会在战争的天平上给他们加砝码。许世平说,我相信上帝更愿意人以这样的方式接受祂。

    赫斯开始对自己家传的基督教信仰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第一次有了一些信心。
………………………………

第五章, 跳舞与军事演习

    当然,清除戈林及其同党的过程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逐渐进行的。戈林当时并没有犯下在原时空二战期间那样的滔天大罪,此刻的“清除”,也就是靠军事法庭给他判了一个轻罪,然后赫斯再出面给他赦免了。并给了一个什么“不管部部长”之类的闲职,将他闲置起来了。

    戈林此人智商高,顺风的时候能起较大的作用,比方说能将德国空军建设得具有当时超一流的水平。但逆风的时候,却明显地暴露出意志力薄弱的缺点。后来,他开始利用以前的影响力收集各种艺术品等,其实是变相地收受贿赂。赫斯就再次清查了他,让他彻底地离开了政坛。

    当时形势很恶劣,战争一触即发。德国和波兰在边境都积集了重兵。

    赫斯不知道该怎样处置,就咨询许世平。许世平却说,这个我也没有特别好的主意。

    赫斯睡不好。这时候正好有位候爵出面请他参与一个舞会。赫斯接受到了很多邀请,只是这个邀请,是由一个叫贝肯鲍尔的,在他看来是一个正直的,后勤装备方面的军官传递来的。

    赫斯有点犹豫,就咨询许世平。许世平从人性的角度帮助他分析了一下军队方面的形势。希特勒夺取军方的大权,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启用一些激进的中低层的精英,并利用他们的积极性,灵活的思维和对自己的崇拜,排挤当时在军队中的荣克贵族阶层。这些人被当时的等级社会压制久了,一方面雄心勃勃,敢于突破常规。但另一方面,更有一种追寻仰慕者的心态,容易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潭。

    最糟糕的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思想、科学、艺术都达到了一个巅峰。当时德国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有数十人,可以说是世界第一。然而一次世界大战,却让德国从骄傲的巅峰跌入到战败者的窘境,而失败的惨痛教训又使得那些激进者过于迷信武力。希特勒并不是完全靠个人的努力得到那样的权势的,他的出现有时代的土壤。而他自己又有很多的人格缺陷,这些缺陷,又随着独裁**的体系,以及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想体系,重新反馈回当时的社会,进一步毒化当时的社会土壤。

    欧洲的贵族体系并不是那么糟糕,也不是现代社会的一些漫画讽刺中的那种只懂得骄傲和虚伪,却没有任何真实能力的群体。比方说,原时空二战中,希特勒的主要对手丘吉尔就是贵族出生,却很了解社会,也富有激情,善于应变,具有极强的大局观,且有坚韧执着的性情。

    希特勒能够击败德国的贵族体系,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先被德国的国运击败了。当人们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击败的时候,他们往往将愤怒转嫁给社会上层。这可能是对的,如果社会上层需要对这样的命运负责的话。但也可能是一种错误,因为很可能是整个社会都错了,社会的上层却是相对较正确的,却要背负责任。从一战结束后德国虽然遭受处罚,却还比较得到同情,但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却成为全人类的众矢之的来看,荣克贵族在军队中的地位被取代,是失大于得。

    最重要的是,欧洲贵族本身也还讲究一些尺度,思维也相对保守,并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类型。而且受基督教的影响,他们在道德方面也一直有一定的约束和操持。中世纪的时候,人们讲究的是骑士精神和对女性的尊重。至于近代社会,也可以通过好莱坞影片《魂断蓝桥》看到贵族的气质和荣誉感。

    相对来说,平民阶层上来的,则需要在这个世界奔走很长的一段路才能出头。从人性的角度说,往往是要么就已经走到巅峰了,要么就极其善于伪装。

    特别是在那个时代,并没有像现代社会强调机会均等,为平民设置更多的空间的这种社会安排。现代社会有很多平民出生,最后在社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许世平举例说,二战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都是平民出身的,但都因为不能胜任自己的角色,给世界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当然,人是形形色色,有千变万化的,也不可一概而论。许世平啰啰嗦嗦地说了一大堆,然后一句话就把前面说的一切全部抹掉了。

    赫斯年轻,就有点生气,说你究竟想说什么。许世平又啰啰嗦嗦地说,我这是挖个坑,撒点种子,再把土推回去,这样种子就会发芽。

    赫斯说,你这是挖个坑,把我埋进去,再把土推回去。然后我的脑门上就要土豆一样发芽了。然后大家就笑了起来。

    赫斯毕竟是被那个名字很像“修道士”的教授修理过的,知道怎样独立思考。想了一阵,就说:“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贵族也可以和正义挂钩。”

    许世平立即紧张地补充说,“我说的意思是,现在而今眼目下,希特勒的集权使得贵族被排挤,反而会使得他们反思。反思的人,若信靠神,懂得忏悔的话,往往会找到正义。相反,普通民众大多都被希特勒的那一套吸引,要在他们中找到头脑清醒点的,难度可能会大一些。不过我这只是推测,你要自己观察、考察、核实。”

    赫斯就只好到了那个侯爵家的舞会上去观察、考察、核实。

    当时的上流社会的舞会还是很庄重的,当然,绝对没有好莱坞的《美女与野兽》的电影中那种整齐,浪漫,富有吸引力的观感,但也不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渲染的那种人与人挤得水泄不通的滑稽场面。

    不过有一件事情让赫斯不感兴趣,那就是这位侯爵也邀请了希姆莱等其他纳粹党人。

    当时德国纳粹党既用男性秘书,也用男性护士,似乎在道德上有很高的标准。但赫斯对纳粹党没有好感,看见庄重的舞蹈,想的却是美国80年代电影dirty dancing(肮脏的舞蹈)中的镜头。而他又觉得二十一世纪年轻人跳的个人化的舞更好,肢体语言表达的是个性的自由,叛逆,奔放等。

    总之,舞会并没有让他考察出什么东西来。而且他很不习惯贵族们说话的那种“委婉”的方式。他觉得那种方式的沟通效率极其低。

    许世平又只好再劝他,还引用了中国的成语,说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说不能“乱翻乱炒”。许世平又说,有时候沟通效率低一些,不见得是坏事情。政治中有很多冲突,是一门处理各种冲突的艺术。冲突的时候效率低一点,就为回避,妥协等避免极端情形的手法留下了空间。如果大家都效率很高,“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那为什么要阻止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呢?

    赫斯觉得这位顾问很让人头痛,他说的全都有道理,就是不告诉你如何具体行动。

    许世平知道他的想法,就叹了一口气,说:“那你就先跳舞吧。”

    这话却让赫斯灵机一动。既然跳舞有舞蹈语言,那么战争也应该有战争语言吧。

    于是他就匆匆离开了舞会,让克林斯曼将上次悄悄地记下来的那些对战争的正义性很重视的军人找来。这其中有后勤装备部的贝肯鲍尔,空军的大穆勒和小穆勒,坦克部队的马特乌斯和鲁梅尼格,炮兵部队的克洛泽,海军的厄齐尔和布雷默,机械化步兵的舒斯特尔,哈斯勒等。他们并不像许世平想象的,以荣克贵族为主,其中也有平民军人。让赫斯倍加兴奋的是,他们不仅有很强的正义感,也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有趣的是,这些人竟然都用了德国国家队的著名球员的名字。好处是方便赫斯记忆。

    赫斯就对他们说,如果两军对垒,其中一方不想打仗,却要压制对方的情绪,震慑对方,让对方知难而退,该怎么办。

    贝肯鲍尔说,要搞一个军事演习。

    赫斯搞了军事演习。然而他的鼻子都气歪了。因为波兰也搞了一个军事演习,还请了英军和法军助威。相比起来,赫斯本意是想息事宁人,连与希特勒臭味相投的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军都没有请。当然,波兰人刚刚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普鲁士帝国独立,对德国不信任也是情有可原的。
………………………………

第六章, 一句话X了半个波兰

    然而德国与波兰的对峙,却被斯大林认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斯大林和希特勒签署了瓜分波兰的慕尼黑协议以后,就等着希特勒与英法等国闹翻,然后在东欧坐收渔利。没有想到希特勒就这么摔死了。

    这让斯大林很生气。因为慕尼黑协议前后,苏联向德国输送大量的石油、矿石等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些战略资源的输送,是私下进行的,或许这也是(原时空)二战一开始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的原因之一。但现在德国已经将这些战略资源照单全收了,却拿了希特勒的一具尸体来交账。斯大林的账可不是这么算的,在他的眼中,东波兰已经是苏联的了。

    当时斯大林刚刚结束了在东面与日本的并未宣战而大打出手的一场战争,与日本议和。那场战争的苏联方面的指挥者之一,是后来战胜德军而一举成名的朱可夫将军。其结果是日本放弃了向北扩张侵略苏联的想法,而将侵略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指向了当时国力薄弱,被内战长期消耗的中国。

    扫除了亚洲方面的威胁后,斯大林决定在欧洲扩充苏联的势力范围,并收获慕尼黑条约的成果。苏联出兵攻击了波兰。

    这个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