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救世与救人-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我是搞计算机科学的,我发现进化论中提出的物种进化树并不足以证明“自然进化”的结论。因为搞计算机的人都知道树状设计。若分析一下人类设计的产品,大多数都具有树状的系列分布,也都有特定的目的并适应市场。物种之间特征的继承和演化也不足以证明自然形成,因为计算机设计也喜欢搞类的继承和演化。记得当时在网上写作,还以德国二战时的战斗机为例举了一个反例,说想像若干年后,二战的记录完全消失了,考古学家在一个博物馆看到了一大堆的德国战斗机,并总结出其系列,得出“德国战斗机是因为适应空战而自然进化的”这样的推论。然而德国战斗机的确是人智能设计的。
总之,我从逻辑学上挑战了进化论。我认为我们观察到的物种适应自然,背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然进化,一种是智能设计或创造。
记得当时有点想不清楚,就决定将这个问题提交给神。于是就做了个祷告(当时并不很清楚怎样祷告),睡一觉,期望上帝能给点什么帮助。记得当时睡梦中都在思索这个问题,但具体思索的东西却记不得了。然后有一个清晰的话语说了“创造”二字,就醒来了。当然,当时也不知道怎样分析梦,还在网上写文章,觉得有点失望,似乎没有得到明确提示。然后又安慰自己,大意是说至少上帝是鼓励创造的,而创造力是科学界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等等。
………………………………
第四章,让神的话语为我们解说
当我刚刚信教时,有很多疑惑,就想请教牧师。牧师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反而要求我学习《圣经》。他说,你当学习真理。当你接受和掌握真理后,一切谬误就自然地解开了。我个人将这个道理做了一个形象的解释,说我自己的疑问,就好像一堆打结的绳子。若在黑暗中解,可能越解越打结,永远也解不开。但若在灯下,很可能不解自开了。我愿意相信神的话语就是那明灯,所以我有结也要在灯下解。
请允许我先对《圣经》的第一本书的《创世纪》的第一章做一定层次的解释。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
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上,是第二日。
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
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神看着是好的。
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
于是地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看着是好的。
有晚上,有早上,是第三日。
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
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
于是神就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
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管理昼夜,分别明暗。神看着是好的。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鸟雀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物,又造出各种飞鸟,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神就赐福给这一切,说:“滋生繁多,充满海中的水;鸟雀也要多生在地上。”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
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
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神说:“我们要照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神就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按着祂的形象造男造女。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所行的各种活物。”
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的一切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早晨,有晚上,是第六日。
(《创世纪》1:1…31)
读完第一章,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很显然,世界怎么可能是6天内完工的呢?
上帝通过神的仆人摩西在3500年前向人们启示《圣经》的时候,人们对宇宙、自然和生命起源的认识还很肤浅。如果上帝按我们今天的认识,通过摩西去向古人启示的话,不仅当时的人很难接受,这些知识也无法在3500年内传承。况且科学在不断地发展,我们今天对宇宙、自然和生命起源的认识,也会不断地被修正。所以我们相信上帝启示的方式,是一个小孩都能接受的方式,却有一种奇妙的永恒性。不管我们的知识多么丰富,当我们在向一个小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心中都会有一种叫“神性”的内容在呼唤着我们。
这一章经文,翻译成其他文字后,失色了很多。在犹太人所用的希伯来文中,这一章的写作,用层次的排比,严谨的文学手法,充满了诗意,也充满了一种磅礴的气势。其文字组织形式,显然是文学性的。
严谨地说,上帝是超越时间的,所以上帝的一日,绝不可以按我们的地球日算。另外,《创世纪》的前11章用一种极快的速度穿越了很长一段宇宙的历史。人们也不应该用科学中的细节验证法去验证其细节,基督徒也要避免机械和教条式地解释这段经文。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用科学知识来比照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章节的内容中,不乏远远超越于当时人们的科学知识能了解的内容。
首先,根据现代科学假设(并非事实验证),地球形成时,的确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被密云包围,空气之下是海,空气之上是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并不知道云彩是水蒸汽。很多神话故事中,云彩是“天上的神”行走的工具,而下在地上的雨,是神们用某种容器装起来后倒出来洒在地上的。至于地面露出水面是地球形成后较后期的事情,那更是现代科学在200年内认识到的。其次,生命形成的过程,确实是先植物,后动物,再是人类。相比起来,很多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充满了很容易被自然科学甄别的内容,诸如某些民族的祖先是某种猛兽,诸如有神造人的故事,但神先造人,再造各种其他生物等等。
当然,爱钻牛角尖的人也许会问,天体的形成,为什么是在植物形成以后。若一定要做一个解释,可以说在原始生命和植物形成时,地球上还很潮湿,有昼夜之分,却不见日月之明。上帝给我们讲故事,更注重的是从我们的角度(在这里,是地球的角度)看过去的现象。仔细想想也很合理。现代沟通技巧讲究考虑听众的接收,为什么上帝给我们讲故事,不能站在地球听众的角度讲。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在这些细节上面纠缠,因为这篇经文启示的,是上帝是宇宙、生命和人的创造者这样一个重要的观念。这篇经文用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寓深于浅的,让小孩子都能听懂的,富有情感和文学色彩的写作手法。用现代科学观念体会感受是好的,但若去强行做细节比照,却实在没有意义。
所以说,最重要的,是站在人的角度,上帝的启示要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首先,上帝创造之先,神的灵就与上帝同在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个信息,也是《新约圣经》的《约翰福音》中,“道与神同在”的信息。其次,上帝创造,都以话语进行。也就是说,上帝在向我们强调,神的话语的能力。再有,上帝创造时,有一种愉悦的心情。上帝肯定了造物本来是好的(要注意好和完美的区别)。《圣经》中的撒旦(魔鬼),是“堕落的天使”,而人的苦难,也来源于人的犯罪。很多宗教或文化,却认为世界是肮脏的,人的本性和**是肮脏的。换句话说,上帝的启示告诉我们,人的本性和**是好的,为了本性和**的满足,不服从上帝(在社会行为学上看,就是不顾公义)却是犯罪。
最后我们要仔细领会一下上帝在“造人”的章节中,留下的启示。
神说:“我们要照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神就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按着祂的形象造男造女。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所行的各种活物。”
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的一切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创世纪》1:26…30)
这段经文中,较难理解的部分,是“神就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的这段话。
根据一位讲《旧约概论》的名叫道格拉斯的神学教授的解释,这段经文的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含义,要和当时的宗教习俗结合,才能理解。在神的仆人摩西根据神的启示写下《创世纪》的时代,人们因为缺乏必要的自信和对自然的了解,从而拜自己塑造的各种偶像。也就是说,人们可能因为公牛的强壮而塑一个公牛神像,可能因为对河流的惧怕塑造一个河神,当时的埃及人,还为瘟疫塑造神像,为太阳塑造神像,等等。然后他们指望通过对这些连吃饭喝水都不会的神像的敬拜,与神交流,避免灾祸,得到赐福。“神的形象”,指的是神在这个世界交流和行驶权柄的代理者。
所以这句话在摩西时代的直接含义是:“人是神创造的。人就是神在这个世界的直接交流和行驶权柄的代理者!”,这种定义,赋予了人最神圣的权利。现代文化讲究人要“自信”。考查历史,西方世界曾经也是多神文化,人真正的自信(而不是那种盲目的自大),竟然是神帮助我们打碎各种泥塑木雕的偶像,并通过《圣经》的传播直接赋予的。
其次,当时的埃及法老,既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又自认为他自己是神。他们按照自己的容貌雕刻了塑像,供人们敬拜。这段经文以神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直接否定了这种荒诞的统治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用了复数的“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式样造人。”,又立即转为单数,说“神就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按着祂的形象造男造女”。我个人理解,这很可能指现代人类早期的全局性分布和宗教同步现象,神分别(就用“我们”这个词形容)在世界的各处造了人。也可以解释成神与众天使在世界各处造了人。这一点正是进化论很难解释的。根据考古,全世界现代人类出现和宗教活动的出现有一种特殊的同步现象。各大洲(包括被海洋隔断的澳大利亚)的人类大约都在数千年前进入现代人类。最原始的宗教崇拜大多都是为繁衍后代的生殖崇拜。
《圣经》讲究的是“以经解经”。也就是说,上帝的启示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将整本《圣经》中的各种解释联系在一起,勾画出上帝启示的全貌。
在《创世纪》的第2:7节中,神又对造人做了一个特殊的启示。这个启示说:“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中,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后来的经文显示,亚当还有了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
在古代文字中,尘土一般被用于形容人的**,这生气显然是直接来自于神的,是神的一部分,也是人的灵魂构成的一部分。在《创世纪》2:19节中,提到了神造的各种动物,却只提到了用尘土所造。
所以我自己的体会,“神按自己的形象造人”,步骤上是先造人的**,后造人的灵魂。人的原始**祖先,并不是《圣经》启示的重点。科学、哲学等喜欢讲概念定义。从概念定义的角度上说,《圣经》中的人的概念,是从人有神赐予的灵魂开始的。
我个人的体会,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也有将神的能力向人投射的意思。所以人有空间想像力、预期能力和总结历史的能力。也就是说,神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一定程度上,人的思维也具有神的能力。但形象本身,在希伯来文中,又是“镜子里的像”的意思。也就是说,人的这些能力,与神的能力相比,是被“镜子”局限了的,也有虚幻的成分。
以前看过一部宣传神话故事的电影。那部电影中说,世界上最快的是什么?我们知道,物质世界最快的是光速。但电影中说,最快的是思维,因为我一想到遥远的星空、宇宙的边际,我的思维就到了。其实这句话是很难让人认同的,人的思维若真的能到达遥远的星空的话,那人一定知道在那儿发生了什么。遗憾的是,人的思维是留在自己脑海中的,人不过是在自己的脑海中,幻想出一个遥远的世界而已。
有人批评基督教骄傲。然而在《圣经》创世纪第一章,上帝就明确地定义了,人所拥有的能力是上帝的能力的“投影”。除非上帝的赐予(如上帝将圣灵加在其先知身上,使得他们拥有超自然能力),或者上帝亲自“道成肉身”,否则人就是人,人就不可能靠自身的各种努力达到神的境界。在科学上,我们知道,自然规律具有至高的权威(就像基督教承认上帝具有至高的权威),但人们绝不会因此指责科学家骄傲。相反,真正的科学家都是在自然规律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他们的一切成就也都是经得起重复检验的。
关于人的能力,《创世纪》2:20节中还提到亚当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各种动物命名。这体现了一种模式识别能力,概念总结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创世纪》1:28…29的经文,实际上就是神在对人立第一个约,这个约祝福了人,赋予人管理这个世界的权利,也定义了人繁衍的义务。在摩西时代,人们还在拜各种天上地上的动物植物为神,也在拜各种自然现象为神。在当时缺乏科学知识的人的心目中,实在无法想像一个独一的神可以完成创造宇宙和天地万物的事情。如果我们有时间多读一下整个《旧约圣经》,我们会发现,要古人不拜偶像,而去崇拜一个“看不见”的神,是多么的困难。即使在现代社会,人们照样因为缺乏自信,或者贪图享受,去拜权势、金钱、名利、性、享乐等为偶像。这是一种可悲的现象。拜偶像的人,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对真神的认识和信任,二是人自己必要的自信。
《圣经》的另外一段经文中,更强调了按照神的形象造人,实际上是指神赋予人的权利。“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创世纪》9:6)这段经文申明的,是人的不可被剥夺的生存权。在宗教实践中,《圣经》的教义也可以在符合公义和爱的原则(基督徒经常将这种原则称为神的心意)的前提下,做一些拓展。比方说,你也可能会听到一个牧师讲神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也是要人在生命中维护神的形象,比方说要正直、诚实、有爱心等。
《圣经》启示的中心是神的公义和爱。上帝造人后,就赋予了人管理这个世界的权利。这是神对人的一个巨大的祝福。从这个角度上看,只要人坚持公义和爱,就不难在这个世界上建造幸福的国度。而《圣经》启示的角度,也自然会以公义和爱为中心——这是一个与人能管理自然的事实相符合的,完全合乎逻辑的验证。
当然,相信生产力因素的朋友会说,那时候生产力还不足,不足以保证我们的幸福。但幸福是相对的,生产力不足不能成为人类巧取豪夺,放弃公义和爱的借口。有个笑话说,动物会向上帝投诉,要上帝不要造人。其实动物若真的有智慧的话,投诉的怕是,上帝啊,还不如让我来管理你的造物,一定比人类管得更好。我们要相信上帝造人时的计划,爱心和永久的安排,也要有点自责之心,要用信心和行为回报神的祝福。
人们用进化论来质疑《圣经》,其实主要针对的,也就是神造人的说法。通过经文,我们看到了这种质疑其实没有依据。第一,《圣经》里人的定义和进化论关于人的定义并不一致。第二,《圣经》并没有提人的**祖先。第三,进化论很难解释全球现代人出现和宗教同步的现象。
科学相信独一的自然规律在我们所能观察的时间和空间中统一着宇宙,自然规律是不受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假设进化论完全正确,是一个自然规律,我们看到的将是物种受自然选择而进化。但当人类出现后,这个规律在人类的身上就终止了,因为人类显然是在主动地改变世界。
这更让我相信《圣经》的真实性。因为科学旁证了(现代)人的出现是一个本质的变化。根据《圣经》,这个变化是神赋予了人灵魂,并与人立约,让人管理世界。当神立约时,自然法则就改变了。
………………………………
第五章,最早的家庭关系和女性的地位
上帝的启示中,有帮助我们认识上帝的部分。但上帝是无穷大,我们无法完全认识上帝。实际上,对上帝的造物的研究(科学)表明,我们也无法完全认识宇宙——神的造物。所以《圣经》启示的一个更重要的内容,是神要在我们生命中帮助我们。神要帮助我们认识祂,并通过认识祂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生命,按照神的心意生活。
请允许我通过对《创世纪》第二章的解释,对神对家庭关系的看法,以及女性的地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也顺便澄清人们的一些误会。
《创世纪》2:1…3。
天地万物都造完了。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作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这里再次体现了神站在人的角度上说话的特色。摩西时代,犹太人是埃及人的奴隶。神赐予人休息日是一个巨大的恩典。为了使得将来无人能够否定这个恩典,神就将这个日子“神圣化”了。意思是说,若人被迫在这日做工,就是违背了神的心意。当然,我们不能教条地理解这个规定。这个规定的原则,是人要休息。基督教更强调,要用这休息的时间去敬拜神,也让神为我们洁净心灵。从世俗一点的角度讲,也可以在教会与朋友相聚,并维护相互关心和爱护的基础。
上帝是幽默的,也允许我们在生活中运用这种幽默。比方说,若环境逼得你在周日时还要工作,你就可以幽默地抱怨说:“连上帝都是要休息的”。
我们继续往下解释《创世纪》2:5…14
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
野地还没有草木,田间的菜蔬还没有长起来,因为耶和华神还没有降雨在地上,也没有人耕地;但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到那里。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辨善恶的树。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2:7节的经文前面已经解释过了。神将生气吹在人的鼻孔里,指的是上帝赋予人灵魂。这也是与《创世纪》6:3的经文相呼应的: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以到一百二十年。”
分辨善恶的树的翻译不够准确。希伯来文的原文直译是从善到恶的知识的树。根据《旧约概论》的神学教授道格拉斯讲解,按希伯来文的文法,这也可以指所有道德判断标准方面的知识的树,也可以泛指所有知识的树。比方说,从天到地,或者从东到西,都可以是世界的一种泛指。
在这段经文里,伊甸园是一种象征性的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