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救世与救人-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骰荩蔷褪强粗厝说氖鲁窀璧脑鹑瘟耍庹骄捅匕埽�

    他手里拿着杖,又在溪中挑选了五块光滑石子,放在袋里,就是牧人带的囊里;手中拿着甩石的机弦,就去迎那非利士人。(注解:大卫无意之中,已经使得自己处于不败之地。那位歌利亚虽然威猛,但穿着厚厚的盔甲,行动十分不便。大卫一身轻装,可以随时与他游斗,不搞接触战,却用甩石的方式攻击。后来扫罗王逼迫大卫,大卫四处流浪,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游击战术。)

    非利士人也渐渐的迎着大卫来,拿盾牌的走在前头。非利士人观看,见了大卫,就藐视他,因为他年轻,面色光红,容貌俊美。非利士人对大卫说:“你拿杖到我这里来,我且是狗么?”(注解:一般人的意识中,杖是用来打狗的。他的本意是嘲笑大卫拿的兵器只配对付狗)非利士人就指着自己的神咒诅大卫。(注解:再次强调是非利士人主动将战争提升到了神的争战层面)非利士人又对大卫说:“来吧,我将你的肉给空中的飞鸟、田野的走兽吃”。

    大卫对非利士人说:“你来攻击我,是靠刀剑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神。今日耶和华必将你交在我手里。我必杀你,斩你的头,又将非利士军兵的尸首给空中的飞鸟,地上的野兽吃;使得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他必将你们交在我们手里。”(注解:大卫的回复,与他自己以前靠耶和华神战胜狮子和熊的经历有关。有人可能会认为这里有文学性描述的成分。在当时心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战阵上骂阵应该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双方都提到各自的神也是自然的事情。这里大卫提到耶和华神的名时,说的也是以色列的神。我们可以合理地判断这段对话是纪实性的。现代社会中,有人也常常说正义必胜之类的话,其实也是在说神会根据情形将战争的胜利奖赏给正义的一方)

    非利士人起身,迎着大卫前来,大卫急忙迎着非利士人,往战场跑去。(注解:这里的描述其实很细腻。第一,歌利亚因为轻敌,离开了在他前面防守远程攻击的持盾牌的人。第二,大卫的行动显然更灵活)大卫用手从囊中掏出一块石子来,用机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头。石子进入额内,他就仆倒,面伏于地(注解:大卫拣了五块石头,有更充分的准备。他也许也没有预料到第一次攻击就会成功。我们一来要相信这是神的帮助,二来在如此险恶的战斗中,第一次就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人生的一个信条,很多成功的人,不是靠后悔弥补,而是靠“do the right thing at first time”,争取在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好。当然,神也鼓励人在做错事情后悔改)。

    这样,大卫用机弦甩石,胜了那非利士人,打死他;大卫手上却没有刀。大卫跑去,站在非利士人身旁,将他的刀从鞘中拔出来,杀死他,割了他的头。(注解:这个歌利亚似乎死了两次,先被石头打死,后被刀杀死。其实这很可能是当时文字的限制,晕这个词还没有出现。)

    我们分享了这段经文,就当知道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一种信心上的巨大突破,或代表战胜难以想像的困难。当初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最大的困难是解释天体的运行轨迹。解释天体运行轨迹的原始模型又来自于用绳子做圆周运动甩石头。牛顿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或许牛顿想到这个原始模型,与当时西方社会流行讲述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有关。当然,我这只是一个有一定合理依据的猜测。中文翻译中的这个“机弦”并不很贴切,让人容易想到小说《水浒》中张清用的弹弓。其实英文的翻译是“sling”,是一段可以套石子的绳子,或者可以翻译为甩石绳。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是做一件事情,要有充分的预备。在这里,表面上大卫与歌利亚的决战是在战场上的瞬间进行的,但作为背景中进行的,却是一连串的属灵争战。当所有人都畏惧的时候,大卫主动地询问得胜的奖赏。当家人怀疑和不信的时候,大卫并不受其困惑。当扫罗王不信任他的时候,他拿出履历证明自己,并正确地将功劳归于神的看顾。当扫罗王将珍贵的战甲和兵器相赠送的时候(注解,在其他经文中有记载,当时以色列人拥有正规兵器和战甲的,只有扫罗王和王子约拿单等少数人),他却不因此受困惑,而去勉强使用那自己不熟悉的兵器。他也没有将对扫罗王的尊敬和顺从放在了对神的尊敬和顺从之上。而对神的尊敬和顺从,就是要他战胜这位威胁着以色列人的安全的,强大威猛的勇士歌利亚。然后他又捡了五粒石子,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关键的战斗时刻,他心中宁静安稳,并坚信神能帮助他取得胜利。
………………………………

第34章 来自内心的礼物

    如果说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是西方社会里脍炙人口的故事。那么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就是纪念基督耶稣诞生的圣诞节。(写这段文章是在2015年圣诞节)圣诞节本是纪念基督耶稣诞生的日子,但现代社会中,小孩子们更经常提起的,是圣诞老人。圣诞老人的来历大致是这样的。一般来说,在寒冷的冬季,大家都愿意躲在温暖的屋子里休息。在严寒的北欧,有一位天主教的主教,因为神的感动,担心贫寒人的家庭缺乏礼物和温暖,就冒着严寒出发,将一些礼物装在红色的靴子里,放在那些贫寒人家的门外。后来人们纪念这个主教的爱心,也愿意让小孩子们得到意外的惊喜,就创造了圣诞老人这样一个人物。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里,很多背景内容依然是北欧的背景内容,如传统的将礼物放在红色的靴子里,如想像圣诞老人会驾驶一辆由驯鹿拉的雪橇车,如想像圣诞老人会从烟囱钻进来送礼物等。天主教是最早的奉耶稣为救主的宗教之一。

    现代的圣诞节变得过于商业化了。关心股市的人都知道,各类零售类的上市公司在圣诞期间的销售业绩,往往是影响股价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很多人在忙着送礼物的同时,却忘记了送礼物的意义。其实送礼物的意义大致有两个,一个是这礼物是来自内心的礼物;二个是人们可以训练孩子们如何期盼。也就是说,对成人来说,是为孩子送一份真正代表其内心的爱的礼物,并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心愿。对孩子来说,是要学习正确的期盼,因为成人会乐意将孩子正确期盼的礼物给他们,并鼓励孩子保持良好的言行,以保证其愿望得到实现。有些成人屈服于世俗的压力,认为孩子在节日得到礼物是理所当然的,而不去要求孩子作出对应的努力或行为。这样的成人教育孩子的效果一般都不会很好,因为大人看重来自世界的行为方式上的约束和压力,超过了孩子成长的需要。这样的成人往往也同时屈服于自己对孩子的溺爱。还有一些成人会很固执,他们会将自己这种对世界的屈服,对自己内心的软弱的屈服,当成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当其他父母严格要求孩子的时候(要求孩子靠良好的行为得到礼物是正确的,也当是由父母主导的一种职责),他们(往往是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会“大义凛然”地站出来,为溺爱孩子打偏架。在这种情形下,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是很重要的,要在这类不愉快的冲突发生前解决内心的不一致。去教会往往会让人及时地得到这类的帮助。

    对耶稣诞生的纪念,也可以看成是对上帝给予人类最宝贵的礼物的纪念。也许我们会问上帝:主啊,你给的礼物是什么呢?

    父母能给孩子的礼物是什么呢?睿智的父母最期望的,是孩子能继承他们的一系列优点,继承他们生命中一系列高尚的品行。我们翻开《新约圣经》之中的《约翰福音》,仔细阅读一下第一章,就当知道上帝的答案:“耶稣就是这礼物”。耶稣代表着神的爱,与神本为一体,也因为神内在外在的一致性,本就是神。耶稣也是神的品行在一个人身上最完美的体现。

    请允许我花一点时间,介绍一下《新约圣经》中,直接记载耶稣生平事迹的经文。《新约圣经》前四本经书都是记载耶稣生平事迹的。这四本经书分别为《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其中前三本经书的内容有很多相互对照重复的经文,因此被为符类福音(内容符合或类似的福音书)。第四本《约翰福音》无论从写作手法还是收集的内容上看,都有较明显的不同,对前三本福音进行了巨大的补充。由于《约翰福音》重点强调了神的爱,也被称为爱的福音。有些学者质疑《圣经》,他们认为耶稣没有对自己做的事情,留下任何文字记载。这几本福音书都是耶稣的使徒根据回忆和同时代其他人的见证写下的。因此他们怀疑这些经文的真实性,并结合科学(有限的)鉴定能力,认为其中有些内容,特别是超自然的内容是使徒们编造的。

    然而信耶稣的人则有完全不同的解答。第一,超自然的神迹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去鉴定;使用超自然的神迹来启示当时的人,也完全符合神的身份。第二,《圣经》本身的成书原则是神向人默示,或用圣灵感动人而写下的。所以基督耶稣不直接写任何经文,正符合其神的身份。祂通过自身的传道和对信徒的带领,将一系列的启示放在他们的心中,并由他们在日后继续传道时回忆整理成经文,这正说明了《圣经》成书的一致性。当然,这样的方式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本身也是这个世界上人的行为的一个重要元素。从几本福音书内容的相互印证和补充,内在精神的高度一致上看,神的启示是非常成功的。

    四本福音书中,只有《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两本福音书直接提到了耶稣诞生时的各种细节。很多牧师在圣诞纪念时的讲道,都以这两本经书的细节为蓝本。其中《马太福音》讲耶稣诞生时,重心集中在人对神的拒绝,耶稣如何卑微地诞生在一个马槽里,以及当时的统治者对一个初生的婴儿的恐惧和迫害。这样的记述,类似于摩西出生时的记述,也表达了与《旧约圣经》的一种精神上的连接。《马太福音》也记载了马利亚童女怀孕,并有三个观察星象的东方博士为耶稣的诞生做了见证,奉献了与耶稣身份相应的礼物。《路加福音》关于耶稣诞生的描述,重心是神的祝福,包括施洗约翰的母亲从不育到老年得子,马利亚童女怀孕以及天使对马利亚的祝福,旷野里的牧羊人的见证以及他们前来寻找等。《路加福音》也简略地记载了这个世界对神的拒绝,具体体现是耶稣出生时,客店已经没有房间,他就诞生在了马槽里。在英文中,没有房间(no room),也是不留空间的意思。耶稣的出生是在一个旅途中,也象征着人在这个世界的旅途。

    《马可福音》第一章则以施洗约翰呼唤人悔改,为耶稣铺路开始,并迅速转入耶稣受洗时代表和平的圣灵降在他身上,并有天上的声音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的章节,更加开门见山地说明耶稣诞生的意义。或者说,《马可福音》重视的,是一个成形的,被圣灵充满的耶稣的诞生,这是一种超越了具体时间和细节的观察。从这个角度看,前三本福音书关于耶稣的诞生的记载,最终都落实在了这段经文上。《约翰福音》则针对当时知识程度较高、崇尚哲学的希腊人,从“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这道就是神。”,并从道成肉身的角度,高度抽象概括地介绍耶稣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或者说,《约翰福音》重视的,是道成肉身这样的哲学思考式的,抽象意义层面上的耶稣诞生。根据以上简单的总结,我们也大概可以想像出这四本福音书成书的过程。使徒们一开始分散传道,来到不同的人群当中。可以想像,传播福音信息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答,甚至辩论、质疑。这些人群接受福音信息的倾向刺激了使徒们对与耶稣的经历的不同的回忆,也使得不同的使徒决心将自己的体会和见证写下来,帮助后人。就这样,四本有不同针对性的,但内在精神高度一致,细节相互印证与补充的福音书就写下来了。这也印证了神尽量站在人的角度说话的特色。

    让我们分享一下施洗约翰的母亲以利沙伯,以及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对神的这最宝贵的礼物的接受,以及她们在接受时所面临的信心挑战。愿她们的榜样鼓励我们,勇敢地接受神的祝福,接受耶稣为我们的救主。

    在通过天使向马利亚显明她将童女怀孕之前,神先做了一个特别的预备,让一对义人夫妻老年怀孕,怀下了为耶稣开道路的先知“施洗约翰”。这种方法,在《旧约圣经》中,曾经出现在列祖以撒,英雄参孙,和先知撒母耳等身上。我个人相信,施洗约翰本人也象征着《旧约圣经》的所有先知。神用这种特别的关联,来揭示《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的联系。

    《路加福音》1:5…20:

    1:5 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名叫撒迦利亚。他妻子是亚伦的后人,名叫以利沙伯。

    1:6 他们二人在神面前都是义人,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

    1:7 只是没有孩子,因为以利沙伯不生育,两个人又年纪老迈了。

    1:13 天使对他说:“撒迦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的祈祷已经被听见了。你的妻子以利沙伯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

    1:14 你必欢喜快乐,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

    1:15 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淡酒浓酒都不喝,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注解:不喝酒是《旧约圣经》中,全职侍奉神的拿细耳人必须守的戒律。这说明施洗约翰的身份将会是像英雄参孙或先知撒母耳那样的拿细耳人)

    1:16 他要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主他们的神。(注解:施洗约翰的主要职责是传播要人悔改的信息)

    1:17 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面前,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注解:以利亚是《旧约圣经》中的一个呼唤犹太人悔改的著名先知)

    1:18 撒迦利亚对天使说:“我凭着甚么可知道这事呢?我已经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纪老迈了。”

    1:19 天使回答说:“我是站在神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来,对你说话。将这好信息报给你。

    1:20 到了时候,这话必然应验。只因你不信,你必哑巴不能说话,直到这事成就的日子。”

    在看这段经文的时候,我体会最深的是施洗约翰的父母撒迦利亚夫妇的勇气。我们知道,妇女生育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在老年时生育,在古代医药护理不发达的年代,更是要经历巨大的痛苦,并要冒着生命的危险。

    神的美好的祝福,是赐予那些有信心的人的。我们不是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很多时候,人们都必须经历考验,才能接受这样的祝福。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九十岁的时候生孩子,撒迦利亚的妻子老年怀孕。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这是一个“奇迹”,并在是否该相信这样的“奇迹”之间徘徊。其实我们若多一点同情心和爱心,就应该看到这样的“奇迹”后面,他们所接受的痛苦和考验。

    我们再分享《路加福音》1:26…38的经文,体会一下玛利亚怀孕时的情景。

    1:26 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撒勒。

    1:27 到一个童女那里,是已经许配大卫家的一个人,名叫约瑟。童女的名字叫马利亚。

    1:28 天使进去对他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

    1:29 马利亚因这话就很惊慌,又反复思想这样问安是甚么意思。

    1:30 天使对他说:“马利亚,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经蒙恩了。

    1:31 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

    1:32 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

    1:33 他要做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注解:1:32…33经文说明耶稣将面临的重大使命,要成为神的国度的永远的君王。我们要从基督徒是精神上的以色列人的这个角度理解这段经文)

    1:34 马利亚对天使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

    1:35 天使回答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称为圣称为神的儿子〕

    1:36 况且你的亲戚以利沙伯,在年老的时候,也怀了男胎。就是那素来称为不生育的,现在有孕六个月了。

    1:37 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1:38 马利亚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离开他去了。

    马利亚当时刚刚订婚,心中充满了要当新娘的美好憧憬。根据其他福音书的记载,约瑟也是一个义人,是一个理想的新郎,就像现代爱情故事中的白马王子。却在这样一个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童女怀孕”的使命!

    根据现代科学,“童女怀孕”其实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我们有一颗同情和爱的心时,我们真正当体会的,是马利亚面临的巨大考验。《新约圣经》经文中也多次提到对于那些不信的人来说,他们一直在怀疑,并武断地指责说是这是**的结果。

    福音书上更清楚地记载了约瑟听到马利亚怀孕后的反应。显然,局限于当时的道德规条,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但他也是一个充满了同情心的人,不愿意羞辱马利亚(在当时的道德环境中,男性拒绝一个不洁的女性,是一种让人赞同的义举。他完全可以通过休马利亚来抬高自己),就想暗暗地休了她(不愿意将自己的义,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后来是天使的托梦,才使得约瑟明白马利亚原来是受圣灵怀孕,从而接受了她作为妻子。后来,约瑟还坚持到马利亚诞生下耶稣后才与她同房。

    回到当初天使向马利亚知会童女怀孕的消息时的情景。《路加福音》1:38 马利亚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这是何等的信心!

    当耶稣诞生的时候,刚刚经历过旅途辛劳和生育痛苦的马利亚,在信心方面受到的考验也是巨大的。因为被天使告知负有拯救以色列国的这个婴孩,却在一个艰难的旅途上,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客店无房间的情形下,诞生在了一个马槽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怀疑神的应许的真实性。在这时候,被天使呼召的牧羊人及时地赶来寻找耶稣。又有三个东方博士前来,奉上了与耶稣身份相符的赞颂和礼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是常常面临现实的困境,也同时能看到神的爱的赐福。在马利亚身上,我们要学习的是她看轻困境,看重神的赐福的那种巨大信心。

    童女受圣灵感动怀孕,这本身传递的,是神直接成就,并道成肉身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崇尚科学的今天,也请允许我做一些科学层面的解释。愿神原谅我。

    人类的生育过程本身是对神的一个见证,也是对进化论的一个挑战。我们知道,古人的人脑体积和现代人基本一致,却因为人脑的体积过大,要经历生育痛苦。然而人脑的能力,却使得我们在数千年后的信息爆炸时代,甚至更远的将来都能继续适应环境。也就是说,人类的母亲在数千年前,就在为我们今日的信息时代需要的人脑能力承受生育痛苦。我们很难想像这是进化来的。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这生育痛苦所带来的母爱,是神赐予的。耶稣在十字架上,承受巨大的痛苦为我们赎罪时,也将那种痛苦比喻为生育。祂在两千多年前,就因为神的爱,在为我们现代的人赎罪,这样的方法也是一致的。

    在中国文化中,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投胎转世。这种说法初听起来,是很有吸引力的。但人怀孕的那一瞬间,卵子是已经定好的了,精子却是在数以亿记的可能选择者中挑选的。所以从科学的角度看,人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是一种特殊的选择,是一个奇迹了。要求多次由如此小的概率进入这个世界,未免有点贪心。合理的解释,是人正常的怀孕对新生儿本身是一个奇迹,神以此鼓励我们珍惜生命。特别的求子怀孕,代表着人对神的祈求。是神在尊重人的自由意志下,进行的一种特别的安排,代表着神的拣选。而童女怀孕,从科学上讲,则代表着一种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在这件事情上,神的意愿是“明确无误的”。

    爱因斯坦曾经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争论时,说过“上帝不会掷骰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