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铁血兵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394章 长沙大反攻

    30日上午,因为得知援军马上就会到达,独立团和72军就没有对第3师团和第6师团进行强攻,日军第3师团和第6师团因为接到了反转密令,这两个日军师团也不再反攻,而是安排队伍在捞刀河上架设浮桥,做撤退准备。日军第3师团和第6师团还不能立即撤退,有两个原因,一是必须待在原地接应攻向株洲之日军第3师团联队,二是侧应长沙方向日军。日军第3师团和第6师团假如不顾大局,擅自撤退的话,长沙方向日军将被中国军队包围。

    现在的战事已经进入中国方面步调,中国方面大军正从四面八方压向日军。

    形势一天一个样,变化非常快。

    独立团虽然得到了弹药补充,但张昊并不想逞能让独立团与日军死磕。而是让独立团各营轮流休息,可以在战壕里睡会的,让他们睡会。从理论上来说,独立团到现在为止,已经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接下来,张昊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大反攻中,进一步扩大战果。

    美美睡了一觉的张昊,神清气爽,他笑眯眯来到团部对董壮飞参谋长笑说:“团部可以做转移准备了,我们不能脱离大部队,今天晚上,我们团部争取和炮营汇合。”

    董壮飞参谋长点头说:“好的,我马上安排。”

    张昊笑说:“不着急,下午安排都来得及的。”

    雪儿给张昊泡了一杯绿茶,给张昊拉了张椅子,张昊坐下。

    雪儿看着张昊眉开眼笑说:“团长,日军马上就会撤退,我们胜利了。”

    张昊笑说:“你的情报工作很出色,口头表扬一次。”

    雪儿心花怒放,笑说:“谢谢您。”

    张昊看着董壮飞参谋长说:“中午74军和26军到后,日军第3师团和第6师团就不得不退过捞刀河,晚上两军将隔河对峙。”

    董壮飞参谋长笑问:“日军为什么不加快撤离步伐?”

    张昊笑说:“你是故意问的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问我?第3师团一个联队被甩在株洲,这个联队将会严重拖日军的后腿。”

    董壮飞参谋长恍然大悟,笑说:“我只盯住捞刀河方向,却忽视了株洲方向。”

    张昊笑说:“表面看日军第3师团牛气烘烘,前锋攻到了株洲,从现在局势看,却是最大败笔,日军不可能丢下该联队不管,由此会严重迟滞日军退兵速度,给我军部署反击,提供充裕时间。”

    董壮飞参谋长笑说:“是啊!日军撤退时造成的伤亡,可能会比进攻时更大。”

    张昊点头说:“那是自然。”

    30日中午,74军和26军准时到达预定位置,这两支军队一到,就对日军展开猛攻,日军第3 师团和第6师团,被迫不断后撤。

    独立团、72军、74军和26军对日军步步进逼,傍晚时分,日军被迫退过捞刀河,隔河与中国军队对峙。

    中国军队在日军两个师团侧翼架设浮桥,做过河包抄日军准备。

    天黑前,张昊和董壮飞参谋长带领着团部与炮营营部汇合。

    晚十点时,在炮营营部,张昊召集董壮飞参谋长、赵大志副团长、五位营长、72军军长韩全朴及两位师长开碰头会。

    张昊的身份很特殊,说官大,非常大,他是统帅部上将参谋,说官小,只是独立团团长。但现在,张昊却以统帅部上将参谋的身份召集会议,扯起这面大旗,就能对韩全朴进行指导。

    韩全朴虽然资格很老,但对张昊十分敬重,张昊以统帅部上将参谋名义讲话,他听得很是认真。

    张昊说:“日军明天会公开发布反转命令,到时日军会全线撤退。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反攻,从而大量消灭日军有生力量,现在的关键是过河。72军炮火不足,由独立团炮营在河南岸支撑。独立团先过河,建立桥头堡,72军过河后,直插路口、高桥方向,摆出包抄日军后路架势,逼迫日军不敢建立工事固守。独立团全体斜切向日军,对日军进行侧击,逼迫日军进一步后撤。74军和26军方向我们管不了,但我们动手,他们也一定会动手。今晚大家只管放心大胆休息,该吃的吃,该睡的睡,养足精神。”

    韩全朴点头说:“行!我听您的,就按您的方案行动,我们架桥,独立团掩护,明天过河后,我军就插向日军侧后,你部攻击日军。”

    接下来,张昊听取各部情况汇报,独立团总伤亡了接近三千人,这个数目偏大。不过并不影响太大的战斗力,因为独立团仍然拥有近万人兵力可以参战。独立团的情况让韩全朴听后,惊得一愣一愣的,他只知道独立团战斗力强大,却不知道独立团火力有如此强大,总火力比他72军强大太多了。一个炮营居然有一百门野战炮,太震憾了,72军所在的整个集团军不知道有没有独立团多。

    不得不服!凭纸面实力,72军就只能甘拜下风。

    会议结束后,各部返回,继续做渡河及明天作战准备。

    10月1日一大早,独立团和72军就在隆隆炮声中强渡捞刀河,74军和26军在另一侧也强渡捞刀河,日军第3师团和第6师团在中国军队两面夹击下,不得不继续后撤。

    上午,11军给各路日军下达命令,着第40师团先撤,第4、第3、第6师团并列。其中第40、第6师团居右,经永安市—麻峰咀—长乐街路线北返;第4师团居左,沿长沙—湘阴之线北返;第3师团居中,沿左右之间的道路北返。第79军赵季平师进入长沙城,日军全部迅速撤出。第20军、第58军在南山桥、梅仙以东的山地威胁日军的后方。日军第3师团攻占过株洲的那个联队,象落水狗一样全力往北逃跑。

    湘潭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得知日军全线撤退消息后,立即下达全线追击截击命令,要求各部依现在位置,向日军发动攻击。

    重庆统帅部发电报要求“第九战区应乘敌疲惫,果敢追击,乘机占领岳阳,并应积极破坏武岳铁路,分向各路退却敌人沿途袭击、伏击,猛烈打击,使其不能退守原防;并牵制防守,滞其向武汉方面转移,以利第三、第五、第六战区之作战”。

    大部队大撤退,比进攻困难太多。有句话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难,同样适合于日军。日军在进攻时,队伍靠在一起,象只铁拳一样,重击第九战区之任何拦截队伍,谁挡谁亡,所向披靡。当时日军打得顺风顺水,各支队伍相互间配合得也相当好。26军和74军这样的中央军主力,在日军的进攻中先后被重创。但当日军大撤退时,问题来了,日军第3师团和第4 师团没法靠拢,始终被独立团和72军阻隔住,日军第3师团不断遭遇独立团重击,遗留下的武器不计其数,尸体密密麻麻。

    从捞刀河撤至汩罗江这一过程中,日军对伤亡还能基本承受,当日军想渡过汩罗江时,遇到了很大困难。中国军队在北侧有数支大军象泰山压顶一样袭来,侧后又有独立团和72军,74军和26军追着打,在汩罗江两侧,日军第3师团和第6师团被消灭队伍超过五千。这两个师团在这一战伤亡加上前一阶段伤亡,总量超过了两万五千,第3师团和第6师团基本被打残。独立团在一路追击中,到底消灭了多少日军,张昊都没法估测,因为一直在追击,炮弹在日军中爆炸,炸死了日军后,不可能过去清点数量。

    粤汉线那一侧,日军同样遭受重创,第4师团和其他四个支队,都是狼狈逃跑。

    张昊团部跟随炮营追击,由于炮营的前进速度慢,导致整个独立团的行进速度都被拖慢。但炮营随行,好处极大,可以远距离打击日军,各门火炮在荒野地里排成几排,同时开火,不仅壮观,而且打出去的炮弹可以覆盖日军,对日军心理的震憾作用极大,杀伤力更大。

    步兵消灭的日军总量,在追击时,还不如炮兵多。

    由于有炮兵打击日军,步兵也就没有必要与日军靠得太近,打击日军时,也没有必要穿插进去。

    独立团一路追击日军,追到新墙河,在新墙河,日军有接应,日军第3师团和第6师团渡河相对快速了很多。

    说起来很快,其实这个追击,一下子就追击了8天,至10月8日,日军第3师团和第6师团全部退过新墙河后,独立团和负责追击各部接到战区长官司令部命令,停止过河。

    张昊命令独立团到新墙河上游山区休整。

    至此,第二次长沙保卫战胜利结束。

    张昊在团部召开副营级以上会议,统计伤亡与缴获情况。对缴获张昊不关注,只关注伤亡,从参战第一天到结束,总伤亡接近四千人,消耗掉的弹药有五十卡车。这一仗是独立团打的所有仗中弹药消耗最多的一次,而战果却是与各军分享的。

    在会上,张昊表扬了雪儿的情报工作,表扬了炮营的作用,对各步兵营的英勇顽强进行了高度赞扬。

    最后,张昊说:“这一次战役,我们独立团打得很有血性,消灭日军数量非常庞大。但自身伤亡也很大,我们需要尽快补充,迎接十二月份的新的战斗。兄弟们,我们要做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们并不是战争狂人,但日军却非要逼得我们做战争狂人。看到接近四千兄弟伤亡,我很难过,但这就是战争,我们要把兄弟们的血海深仇全都记在日军头上,在十二月份的战斗中,用更大规模地消灭日军来祭奠兄弟们的亡灵。”


………………………………

第395章 错杀功臣

    独立团在新墙河休整一个星期后,第九战区命令独立团撤回浏阳休整。

    独立团撤回浏阳后,张昊来到萍乡,看望野战医院伤兵。张昊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对伤兵们说了很多鼓励话。

    张昊看望兵工厂官兵,对技术人员、萍乡参与制造靠弹药百姓和煤矿工人发表了热情洋溢讲话。

    在兵工厂会议室,张昊召集厂长吴定远、祁老、各研究小组组长开会。

    张昊说:“你们是我的坚强后盾,我需要你们制造出足够的弹药。因为是自家人,我不转弯抹角讲客套话。这一次因为炮弹数量充足,我们独立团少死了很多人,而日军却多死了很多人。一正一反,这战果就显得很大。十二月份仍然会有大的战役爆发,我们独立团仍然需要消耗大量弹药。现在兵工厂运行情况非常好,我很高兴。有困难随时跟我说,缺钱,我宁可不吃饭,也得满足你们的需要。”

    祁老小声说:“火药来不及生产,需要购买。”

    张昊笑说:“这里通过煤矿向生产火药的客商购买。”

    吴定远说:“我知道团部很困难,但至少还得给我三万大洋。”

    张昊点头说:“给你五万。”

    吴定远大喜说:“太感谢您的支持了。”

    张昊笑说:“我知道买材料买设备花钱如流水,五万都只是小数目。你们只能艰苦过日子,我也只能艰苦过日子。按道理生产弹药的事情,根本不是我们独立团应该承担的,但上面不给我们补充弹药,我们只能勉为其难。反坦克火箭弹需要制造三百枚,火箭弹在打击日军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打坦克上,还体现在近距离打击日军重要目标譬如重机枪阵地上。远程火箭炮及炮弹要加快研制,我不给你们时间限定,但我盼望着你们会给我惊喜。战区不久会开会,我就待在这里,陪你们一起工作。”

    火焰喷射器在张昊看来,制造起来应该难度不大,但在实际研制过程中,却有两道坎,跨不过。一是连续点头装置,油料从枪口喷出时,压力极大,假如不连续点火,不可能形成火焰。二是油料本身必须增强粘稠度,怎么增强,兵工厂技术人员一时半会想不出办法。

    假如是现代,百度一下,再难的问题都能解决,可在那个时代,想向人请教,都找不到师傅。

    反坦克火箭筒是成熟技术,火箭弹制造三百枚,只是材料和时间,不存在难度。

    利用空弹壳造子弹和炮弹,难度也并不大,主要是流水线的管理,因为参与人员众多,全都是手工制造,任何一个人马虎了,质量就会出大问题。

    远程火箭炮的研制在推进之中,因为有了反坦克火箭筒的成功经验,远程火箭炮的研制就轻松了许多。但要想把火箭弹发射得远,还得打得准,仍然存在着极大难度。张昊并不想发射火箭弹时,象炮弹一样,利用发射药进行推进,他只想直接利用弹体尾端喷火推进。张昊这么设想的最大好处是,几乎没有后座力,不要使用炮管,一旦研制成功,就可以集合使用,研制出中国的喀秋莎火箭炮。假如使用发射药推进,炮管质量必须非常可靠,能够承受巨大压强。鉴于独立团兵工厂的实力,张昊对制造炮管不具有任何的信心。在张昊看来,即使是重庆的兵工厂制造炮管都存在着极大的难度,独立团必须根据实际能力,制造能够制造的武器。

    远程火箭炮一旦研制成功,就可以远距离打击日军,丰富炮营武器库。假如能够研制出五台卡车装载喀秋莎式火箭炮,到时独立团的战斗力又会上一个较大层次。一辆车装二十个炮管,五辆车就是一百个炮管,五辆卡开出去,就相当于开出去一百门火炮,这还得了?到时,这五辆卡将会是日军恶梦,完全可以扭转小规模战役战局。

    对于远程火箭炮的研制,张昊极有耐心,现在的关键在于攻克发动机技术,火箭炮发动机虽然和反坦克火箭筒发动机原理一样,但由于功率增大好多倍,对于具体细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兵工厂已经试制出来几件样品,全都因为各种原因只能作废。在发动机上,花了很多钱,但不管花多少钱,都得继续研制,不能因为经费紧张,就把这项工作停止了。

    至于打飞机的武器,张昊暂时不想动脑筋思考,即使能够制造,也不能造。他觉得必须抓重点,不能好高骛远,不能做一口吃个大胖子的美梦。

    即使是研制目前这些武器,开销就已经很大了,说起来项目并不多,但当时科技实在太落后,零部件都得手工制造,什么都得花钱。兵工厂花钱如流水,它的存在对独立团意义无比重大,同时对独立团的财务压力也极大。

    幸好劳动力不用付钱,老百姓和煤矿工人只要供吃喝,不用付工资。不然的话,独立团的财务会被兵工厂拖垮了。

    在萍乡,张昊除了参与兵工厂武器研制工作外,还与社会各界打交道,动员优秀青年参加独立团。需要征的兵不是很多,四千官兵伤亡,牺牲只一千多,一千左右重伤员伤治好后,退伍回家,轻伤员是可以重新归队的,也就是说只要补充两千多一点新兵。在萍乡的东西醴陵、芦溪人口都很密集,招兵通告一发出,三千新兵就马上征到了。招兵工作由参谋部负责,张昊只需要与地方上的人士打交道。

    新兵招到后,参谋部立即把新兵带到浏阳,分配给各营。

    张昊在萍乡的工作虽然很忙,但效率很高。

    第九战区来电,要张昊赶到长沙去开会,张昊就和周永强一起开普吉车,前往长沙。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主持召开的是总结表彰会议,出席会议的是集团军司令及各军军长。张昊是统帅部上将参谋,自然也应邀出席会议。

    张昊的座位安排得较前,坐王陵基身侧。不象过去,只要开这种会议,张昊总是坐在桌尾。从薛岳安排张昊的座位看,张昊的地位排在各军军长前面。

    王陵基看到张昊非常开心,会议开始前,王陵基一直紧握着张昊的手说话。王陵基对张昊独立团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赞不绝口,恳请张昊能到修水去,两人共同管理好第30集团军和江西事务。张昊只要答应,立即就可以当第30集团军副总司令,虽然这个职务王陵基做不了主,但王陵基会跑到重庆去替张昊做工作。王陵基的意思是,行政事务太多,军务可以交给张昊负责。

    张昊对王陵基深表感谢,婉言谢绝王陵基的盛情。张昊假如想当官,绝对不会到第30集团军去当,关键是,张昊根本不想当大官,他只想当好他的独立团团长。一旦当上30集团军副总司令,张昊就会被钉在江西,其他地区的战争就没法参加。接下来,还有很多大仗要打呢!年底日军会再次进犯长沙,张昊自然会参战。明年开春浙赣会战会爆发,张昊可不想落下,张昊的想法是,活着一天,就要与日军打一天仗,只要有机会和日军打仗,就绝对不能错失机会。

    王陵基自然不能理解张昊的想法,但张昊不想去,他也不能强求。

    薛岳将军进入会议室时,全体起立,薛岳将军让大家全都坐下后,再没有一个人有声音。

    薛岳将军首先宣布处分决定,第一份处分决定是,撤销李玉堂军长职务,理由是,李玉堂擅自撤退。李玉堂气得拍桌子大骂,薛岳大声下令,拉出去。

    门外冲进来四个警卫把李玉堂将军强行拉了出去。

    接着薛岳将军宣读第二份决定,竟然是枪毙廖龄奇师长。

    张昊震惊不已,因为枪毙的理由是廖龄奇临阵脱逃。张昊看王耀武,王耀武低着头,显然薛岳事先已经跟王耀武通报过,不然的话王耀武的反应不会这么平静。

    全体人员吓得脸色都凝重之极,生怕薛岳会对他自己也宣布一个处分决定。

    薛岳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吴逸志参谋长紧绑着脸,也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在现代,张昊并不知道战后会处决廖龄奇,突然听薛岳宣布这个决定,张昊十分震惊。

    会场气氛无比严肃,没有一个人敢动一动,连大气都不敢出。

    薛岳伸手,身后一位参谋人员递上一递文件纸,有人的额头上渗出汗来。

    薛岳大声宣读文件,原来是表彰决定,所有将军都松了一口气,至于能不能获得表彰,大家已不再关心。

    表彰名单非常长,在座的将军们都受到表彰,并授荣誉勋章。对张昊来说,荣誉勋章拿得多了,已不在乎。最高的青天白日勋章都拿过了,其他勋章拿不拿已经无所谓。但在表彰决定中,张昊却拿了比任何人更多的勋章。

    薛岳在讲到张昊时,对独立团参战后的关键性作用,用了很多赞赏之词。

    会议结束后,薛岳宴请将军们喝酒。

    从座席上来看,张昊也与众不同,竟然和薛岳坐一张桌子。和薛岳坐一起的是战区副司令长官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将军、战区副司令长官江西省主席30集团军司令王陵基将军、战区副司令长官第27集团军司令杨森将军、战区参谋长吴逸志将军,另外一位就是张昊。

    将军们胸前都别着好几枚勋章,张昊可不喜欢在胸前别勋章,感觉很滑稽。一般情况下,只要一回去,就会把勋章全都摘下,从此不再佩戴。

    由于有对廖龄奇枪毙决定与李玉堂的撤职决定在前,将军们都只是静静坐着,即使动筷子都尽量不发出声响。

    说实在的,在将军们看来,统帅部的决定过于严厉。

    王耀武始终低着头,连筷子都不动一下。张昊清楚,王耀武的心静一定坏极了。

    喝的是红酒,薛岳敬大家酒,所有将军都站起来,薛岳说了祝酒话,大家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后,气氛才稍有好转。

    薛岳端了杯子,走到张昊面前,张昊赶紧站起来。薛岳用酒杯与张昊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笑说:“请你过来后,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上高会战,你居功至伟,冠盖全军。这次保卫长沙之战,你部一出兵,就消灭日军一个联队,击溃一个联队,从而扭转战局,你立下的战功,并不是几枚勋章所能表彰。”

    张昊把杯中酒一口喝干,笑说:“长官夸奖了,我只是尽力而已。”

    薛岳叫服务人员过来,替张昊倒酒。

    薛岳笑说:“日军大败而归,我想知道的是,11军接下来,还会不会胆敢进犯长沙?”

    张昊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自然知道,12月份日军是会发动第三次进攻长沙的战役的。

    张昊大声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12月份,日军会进犯香港,11军为彰显存在,拖住第九战区队伍不至于增援香港,会再次集结重兵进犯长沙。而且日军会进攻美军,全面入侵东南亚,罗卓英将军到时会率军出国征战。”

    薛岳大惊,所有人都大惊,全都停下筷子,目光聚焦张昊。张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石破天惊。

    薛岳的眼睛睁大,好奇问:“别的我不管,日军怎么这么快就敢再次进攻长沙?”

    张昊笑说:“11军目前的处境很艰难,日军为全面入侵东南亚,还会从11军调兵,11军为了彰显地位的重要,在日军进攻香港时,再次进攻我们。”

    薛岳倒吸了一口凉气,小声说:“我相信你的判断,看来我得安排侦察和情报人员,加紧对日军动向的情报收集工作。”

    张昊大声说:“我怀疑日军破译了我军电报,导致我军处处被动,请长官立即更换密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