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虫星球-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来,也是想通过石块落地的声音,粗略的估算一下湖水的深度。
时间亦如蒸发的流水在飞速消逝,转眼之间数十秒针悄然而逝,在这逝去的时光里,大伙儿皆都打开氧气镜的远视功能,一丝不苟的注视着湖面上的一举一动。
不知道该用幸运还是不幸来形容,石头落水消失的声音,久久没有传递过来,想来是湖泊太深,单凭一块石头根本测量不出它的深度。不仅如此,也没有发现任何动物浮出水面。
大伙儿不仅激动起来,一个个耸着脖子,朝我询问道:“区长,看来没什么生物,咱们下去一探究竟?”
说实话,我让大伙儿将小雪猿捆绑起来,押解到梅花林中,又派上百名士兵手握瑞士军刀留下看管,再让剩余的人返回洞道,目的可不是单单为了向湖中扔一块石头这么单一,而是为了进入洞穴一探究竟。
方才的扔石,不过是投石问路罢了。
既然没有什么动物浮出水面,我也大体上安心了,便嘱咐大伙儿下放吊绳。
我们的计划是,一部分留在洞道内负责收放缆绳,另一部分利用吊绳进入地下洞穴。至于我,身亡现存部队的最高总指挥,势必是要一马当先,进入地下洞穴探险。
虽然刚才的投石问路没有发现任何生物,但是基于湖水深不可测,极有可能生活着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史前生物,且杀伤力较强。我们也不敢大意。
手里握着手shou榴liu弹和烟yan雾wu弹,腰里别着瑞士军刀,是最正常不过的防护和安全意识。
说时迟,那时快,上百名士兵已经陆陆续续的进入了地下洞穴。然而,就在我们沿着地下洞穴的岩石地面,一路向北勘测时,突然听到了水面上传来了‘呱呱呱’的蛙叫声。
在这叫声响起之前,我们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湖面上,不过后来见湖面上没有任何动静,便也放松了警惕,转而将注意力聚焦到了湖面之外的其他地方和角落。
没想到,正当大伙儿沿着湖岸边的岩石一路向北勘测洞穴各个角落时,湖面上竟然传来了诡异的蛙叫声。
大伙儿都被惊了一跳,不少人险些被吓得跌倒在地,倒不是惧怕青蛙,而是这声音来的太过不再预料之中。
不论怎样,大伙儿在听到蛙叫声之后,纷纷转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位望去,并将手电光齐刷刷的照到了湖面上。
这一照,吓得我顿时大吸一口凉气,脊背猛地一抽,身上瞬间鸡皮疙瘩一身。
湖面上,竟然漂浮着满满的一层身上具有黑色斑点的蓝色青蛙。
我对这种青蛙虽然并不熟悉,但也一点都不陌生,常年野外探险的生涯,让我对各种毒性动植物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其中,有一种毒蛙,毒性不亚于眼镜蛇,这种蛙就是我们眼前出现的这种,名为‘毒箭蛙’。
毒箭蛙,只需要十万分之一的毒液,便可以叫一人中毒丧生。可想而知,它的毒药有多厉害。
地球上的毒箭蛙,个头和普通青蛙、蟾蜍差不多,不过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巨虫星球,个头自然要比地球二十一世纪的青蛙大很多。
眼前的这些毒箭蛙,全都人头那么大,可想而知体内存储着多少分量的毒液。
本来,我还很好奇,为什么石头扔入湖中之后,没有飞蛇蹿出湖面,竟然还妄想这里的地下湖和之前发现的地下湖,湖水之前并不连接贯通。
现在看来,应该是这一带因为有毒箭蛙的存在,就连巨型飞蛇也望而生畏,不敢前来叨扰。也就是说,这一带是毒箭蛙的王国。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是这么个颜色?”不少士兵举着手电筒照着湖面,还一步一步朝着湖面走了过去,看样子是要过去近距离观察。
我见状,如同急疯了一般,也顾不上大喊大叫会不会引发大混乱,冲着那些朝着湖面靠拢的士兵大声唤道:“快回来,危险,是毒箭蛙,比眼镜蛇都毒。”
………………………………
第一百七十三章:洞穴中,大战毒箭蛙
所有人乱作一团,那些原本朝着湖面靠拢的士兵,迅速转身朝着背离湖面奔跑而来。那些原本站在远离湖面的士兵,也不敢怠慢,纷纷朝着距离湖面更远的地方跑去。
那些原本呆在湖面上岿然不动的毒箭蛙们,原本是准备等士兵们靠近湖面之后再发动突袭。现在见伴随着我一声大喊,士兵们纷纷朝着背离湖面撤离,也没有怠慢,如同被捅破的马蜂窝,一个个朝着湖面蹦跳而来。
这些人头般大小的毒箭蛙,虽然个头庞大,但是蹦跳能力却一点也不输地球上那些巴掌大小的青蛙,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毒箭蛙,一跃就是两三米,说时迟那时快已经蹦到岸边,朝着士兵们追击而来。
历经了刚才的慌乱之后,士兵们也都回过神来了,纷纷举起随身携带的手shou榴liu弹,瞄准那些胡乱蹦跳的毒箭蛙,毫无留情的扔了过去。
一边扔,一边朝着悬在半空中的吊绳撤离,准备利用吊绳攀爬而上,原路返回。
可是,吊绳数量有限,虽然在事发之后,留守在洞道内的士兵又下放了不少吊绳,但毕竟不够所有遗留在地下洞穴的士兵使用。
再这样一种情况下,大伙儿只能各显神通。
说时迟,那时快,不少士兵开始展现攀岩能力,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壁虎,四肢并用顺着岩石攀爬而上,然后一溜烟钻进了距离地面最矮的洞道,然后转身,将手伸向后面攀爬而上的士兵。
当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成功的逃生,仍旧有不少士兵处于危险之中。那些处于危险中的士兵,处境最糟糕的应该就是我和我旁边的十来名士兵。
我们几个,由于刚才走在整个队伍的正前方,导致距离吊绳的距离最远。最重要的是,毒箭蛙从湖面上冲出来的那一秒,其他士兵转身朝着来时的方位折回逃生,而我们却朝着相反的方位逃生躲避毒箭蛙的追捕。
此刻,毒箭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所以我们想要返回吊绳下端是绝对不可能的。
最最糟糕的是,刚才毒箭蛙冲出湖面那一秒,我们几个都是一马当先将自己手中的手shou榴liu弹扔了出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手中除了烟yan雾wu弹,只剩下根本不起作用的瑞士军刀。
还有一点也比较糟糕,那便是我们现在正位于洞穴的北面,而北面和其他三面相比,可以称之为一条绝路。因为其他三面的洞壁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道,唯独北面没有。
走投无路啊!
我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忙乱的寻找着逃生之路,可是逃生之路没有发现,却发现其他几个人一幅幅惊弓之鸟的模样,甚至有些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这个时候,毒箭蛙们已经放弃追击其他士兵,纷纷朝着我们围拢而来,它们从东南西三面朝着我们围拢而来。
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用烟yan雾wu弹试一试了,反正死亡在即,留着烟yan雾wu弹也没用,还不如引爆试一试,兴许还真的可以对付这些毒箭蛙。
再不济,再毒箭蛙的毒药喷向我,毒死我之前,我也要抢先一步瞄准其中一只毒箭蛙的脖子,扔出瑞士军刀。
死了也要拉它们一起垫背,只有这样才死的不冤枉。
我率先扔出了烟yan雾wu弹,其他几名士兵也没怠慢,紧随我之后扔出了烟yan雾wu弹。
烟yan雾wu弹有没有中伤毒箭蛙我不知道,不过在我们扔出烟yan雾wu弹的之后,我看到那些站在洞道内的士兵,纷纷举起手shou榴liu弹和烟yan雾wu弹朝着我们旁边的毒箭蛙扔来。
不少毒箭蛙被炸飞到数十米高,然后沦为一滩肉酱,再经过自由落体运动,坠落到湖面上。
又是一番翻江倒海的混战,一番混战之后,不少毒箭蛙被吓到了,返身折回了湖中。
我见状,顿时看到了逃生的希望,快速的望了望通向自己最近的一个低矮山洞的路径。
发现这条路劲,最多也就上百米,而且路上除了五六只毒箭蛙,再无他物。
五六只毒箭蛙而已,只要我们这十来个士兵能够利用好手中的瑞士军刀,完全可以成功逃生。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那些已经进入湖中的毒箭蛙,又开始躁动起来,不少蠢蠢欲动,试图再次冲到湖面外,扑向我们。
我见状,也不敢怠慢,快速的冲着大伙儿指了指逃生路径,然后一边双腿齐开逃生,一边将手中的瑞士军刀扔下其中一只挡在路上的毒箭蛙。
后面的士兵,一边紧随我之后而来,一边冲着挡在路上的其他毒箭蛙扔出瑞士军刀。
说时迟,那时快,几只挡在路上的毒箭蛙已经被刺身亡,我们也终于到达了低矮的山洞,一个个四肢并用,如同壁虎朝着山洞攀爬而上。
湖中的毒箭蛙们见我们都要逃走了,纷纷冲出湖面,朝着我们追击而来。
好在,那些站在洞道内的士兵,虽然已经用光了手shou榴liu弹和烟yan雾wu弹,但是及时冲着那些追击而来的毒箭蛙扔出了瑞士军刀,为我们争取到了最关键的逃生机会。
历经波折,终于逃到了洞外,一边组织大伙儿离开梅花山谷,一边清点着剩余人数。
发现,进入地下洞穴探险的一百人,只有不到七成的人成功的逃生。
其实,在我们逃生的那几分钟之内,我的确看到了士兵们一个接着一个因为沾染上了毒箭蛙喷射出的毒液,而倒地身亡,只是没有想到会死这么多人。
我心底无比懊悔,因为如果我没有下令进入地下洞穴探险,就不会发生这场意外。
一个错误的抉择,让三十多名士兵丧生。
我的心,如刀绞般疼痛,自责,歉疚,对于未来更是一片茫然。唯一能够缓解这份茫然的是,不是只有我们陷入了末日危途,地球上的其他人比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
………………………………
第一百七十四章:雪山深处发现另一艘飞船
有一件事情,你也许不会相信,但它正在进行,那便是气温正在以火山喷发式回升!虽然是深夜,但大伙儿感觉不到任何寒意,反倒有股暖流扑面而来。
摆脱严寒,本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对于隐居于雪山深处的我们而言却是灭顶之灾的大祸。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实很简单,温度回升,雪山上的积雪便会融化,然后汇集成大大小小的河流百川,顺着地势高低一路向下流淌,最终汇聚到雪山脚下的淡水湖泊。
一旦雪山融化,处于冬眠期的动物们便会苏醒,几个月的冬眠已经消耗尽了它们体内最后的脂肪,猎捕猎物填饱肚子将成为它们苏醒后的第一件大事。
而我们,势必会成为它们猎捕的对象。
除了这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同样棘手。
一旦温度回升,不仅雪山上尘封的积雪会溶化,淡水湖泊的冰面也会溶化,一旦溶化,那艘停放在冰面上的飞船恐怕就要随之坠入湖底。
淡水湖泊的深度,我们虽然并未勘测过,但是粗略估计至少有七八千米,甚至更深。一旦飞船坠入湖底,我们想要将它打捞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来,我们不可能潜入那么深的湖底,因为我们没有氧气瓶。
二来,就算我们有氧气瓶,湖水的浮力也不可能让我们潜入那么深的湖底。
三来,就算我们可以潜入湖底,也不可能在湖底完成飞船修复工作。
综上所述,摆在我们面前的只剩下一条路,那便是加快飞船修复步伐,赶在温度升高到零上之前,修复飞船。
可问题是,飞船的一些重要零部件已经损毁,想要修复飞船,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说也巧,就在我们离开梅花山谷的第二天,我派人外出察看各地冰雪消融的情况时,外出巡查的士兵竟然阴错阳差的在梅花山谷以南两公里处发现了一艘飞船。
当我得知这个好消息之后,心底的激动和喜悦自然不言而喻,甚至以为这一切都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
它要我们在这个生死危难的关头发现另一艘飞船,肯定是为了让我们赶在冰雪消融之前,离开巨虫星球。
我也没有怠慢,立即驾驶麋鹿,随着前来传递消息的士兵,朝着梅花山谷以南两公里处直奔而去,准备亲自去看看那艘新发现的飞船。
当我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看到那艘被摔裂成四半的飞船时,火热的心如同被浇了一桶凉水。
不过,转念一想,兴许将两艘飞船进行整合,应该可以修复其中一艘。
也不敢怠慢,立即将在场的所有人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拆卸飞船,另一部分返回隐居洞穴统治诸人前来汇合,然后一起将飞船搬运到淡水湖泊。
飞船内,有几具被冻成了冰棒的尸体,尸体还保持着死亡前的状态。嘴巴长得奇大,手掌牢牢抓在座椅上,明显是飞船失事坠毁时,条件性反射下的正常反应。
我们先将尸体抬出了飞船,又从飞船上取出铁锹和冰锤在飞船旁边挖了一个大坑,将尸体埋葬。
一边埋葬着遇难队员的尸体,一边商议着如何将庞大的飞船运输到数十公里外的淡水湖泊。
其中一个二十多岁出头的小伙子,哭丧着脸,很不自信的抱怨道:“这是不可能,飞船这么大,我们虽然有三百多人,还有上百只小雪猿,但绝对不可能将飞船弄到数十公里外的淡水湖泊。且别说,一路上都是崎岖不平的雪路,就算是一马平川的油柏路也不行。”
其实,我不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因为对于两艘飞船的损伤状态,我基本了结。知道在淡水湖泊发现的那一艘,虽然损失也比较严重,但是比起在雪山中发现的这一艘,倒也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花费了很长时间去修复淡水湖泊的那一艘,现在,除了一些重要的零部件没有办法修复,其他一切能够修复的地方,都已经修复好了。
而现在,我们只需要拆卸雪山深处的这艘飞船上的部分重要零部件,将其运输到淡水湖泊即可。
对于三百多个人和一百多只小雪猿而言,运输一艘飞船到数十公里外的淡水湖泊也许不现实,但是只运输部分零部件,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如果幸运的话,不出意外,我们今晚之前就可以将零部件运输到淡水湖泊。
基于温度日渐回升,冰雪消融在即,我计划等到达淡水湖泊之后,全面进入修复飞船之中,也不再返回隐居山洞隐居,而是直接在淡水湖泊休息。等到飞船修复,便驾驶飞船离开巨虫星球。
………………………………
第一百七十五章:两艘飞船,合二为一
大伙儿也没耽搁,说干就干,在专家的指挥下,开始拆卸飞船的重要零部件。
一时之间,铁锹、冰锤、瑞士军刀等齐齐上场,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将原本已经摔得接近四半的飞船,拆卸成了大大小小上百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有些重达上千公斤,有些还不到一公斤。
这时候,负责外出通传的小分队也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两百多名士兵和一百多只小雪猿,并且告诉我,除了没有去通知一早便被我派去淡水湖泊修复飞船的那些士兵,其余的士兵都已经到了。
时间有限,我们也没耽搁,立即开启运输大业。
首先,我向飞船专家咨询之后,将百分之百用不着的零部件踢出了运输范围。经过一番剔除,所剩的零部件有三十二件,其中最大的一千公里,最小的不到一公斤。
我又按照零部件的重量和大小,合理的分配了小组成员,等到分配结束之后,发现还有三十多名士兵空着手。便让这三十名士兵,将我们从飞船内弄到的锅碗瓢盆、压缩饼干、茶叶等拿上。
虽然修复飞船在即,离开巨虫星球是指日可待之事,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始终还是要呆在淡水湖泊。至于那里的锅碗瓢盆早就搬运到了之前隐居的山洞,若是派人去取,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太麻烦。既然这里有,直接带着,岂不是更方便。
大部队,排成一条长龙,朝着数十公里外的淡水湖泊挺进。
不知道该用幸运还是不幸来形容的是,此时此刻,正是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正午,我掏出随身携带的温度计看了看,发现显示的竟然是零上七度。
放眼朝着四下望去,虽然依旧能够看到皑皑白雪,但是壮观的景象却和之前不能同日而语。不仅如此,在一些阳光可以充足照耀的地方,积雪已经被彻底消融,只剩下光秃秃的大石头。
更多的地方,譬如我们现在所走的地方,积雪正处于快速消融的状态,冰层很薄不说,每隔一两百米,便可以看到一些小小的积水坑。
大伙儿都被这火山喷发式回升的温度给吓住了,虽然都没有张开口说什么,但是心底都在为淡水湖泊的冰层会不会已经消融到无法承受飞船的体重而担忧,甚至害怕它可能早就坠入了湖底。
担忧,促使着大伙儿加速朝着目的地挺近。
然而,谁也没有料想到的是,半路上竟然还是出了叉子。
具体的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出发不到两公里,突然遇到了一个上百米高的小雪山。如果绕行,至少需要多走两公里,基于雪山并不是那么高,大伙儿想都没想,选择了攀爬通过。
然而,就在大伙儿到达这座小雪山的山顶时,错愕的看到山脚一侧有一大群绵羊在碎石间寻找着食物。
刚才,我们处于雪山的北面,北面正是背离阳光的一面,因此这一面积雪消融并不算厉害。但是雪山的南面,因为正对着阳光,故而山上的积雪已经全部消融,只剩下光秃秃的碎岩石。
山脚下,两百多只绵羊正低着脑袋,在碎石中寻找着什么食物。
由于距离不比较远,它们到底是不是在寻找食物,我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也因为距离太远,我只能看到几百米外的对方的个头,并不能想象出它们真实的个头到底有多大。
不过,距离好几百米都有地球上成年绵羊那么大,那么真实的个头必定不小。
这个时候,队伍中有些士兵躁动了起来,他们蠢蠢欲动想要去抓几只绵羊,吃一顿烤全羊,但是又担心延误了行程,又不好意思开口向我请示。
我也有些为难,按理说,是应该让大伙儿解解馋,但是我担心,去的晚了,正好错过冰层承载飞船重量的最后时机。
最后,那三十名负责运输锅碗瓢盆、压缩饼干、茶叶的小分队队长找到了我,向我提议,让大部队先走,他们小分队留下来猎捕一些绵羊,等大部队返回淡水湖泊之后,再派出一些人前来这里搬运绵羊。
如此一来,既不耽误进程,也不会造成无法猎捕绵羊的遗憾。
就这样,大部队选择绕行前进,之所以绕行,是为了不惊动山下的绵羊。小分队则留下来,伺机猎捕绵羊。
我虽然行进在大部队中,但是一路上还是有些不放心,便每走十几米,停下来举起望眼镜朝着小分队望上几眼。
我直觉素来比较准,凡是心神不宁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往往就真的会出事。
这一次也没意外,当我一路向前,行进了上千米之后,再一次停下步伐,转身向后举起望眼镜朝着身后小分队望去的时候。发现小分队的成员虽然已经逼近了羊群,但是竟然放弃了猎捕,转身朝着后面逃亡起来。
我被这一幕怔住了,揉了揉眼睛,吞了口唾沫,继续朝着那一侧望去。
这一回看的比刚才更清楚了,不仅看到小分队的成员丢盔弃甲逃亡中,还看到那些雪白的绵羊竟然开始反追他们。
我的视力本来是挺好的,不过由于玩手机玩的时间太长,视力便大幅度锐减。这几个月来,虽然和手机彻底绝缘,视力有了一些提升,但是提升的幅度很有限。
最重要的是,前段时间受伤,多多少少也伤到了眼睛,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导致视力再次下降了一个梯度。
虽然这段时间,依靠氧气镜的远视功能,可以看到两百米外的人和物,但是看到的几乎都是模糊的。
好在刚才,在失事飞船内找到了一个望远镜,不过超过三百米,看得仍旧比较模糊。
就拿刚才,虽然看到了羊群,但画面其实是比较模糊的。
也就是说,那些动物到底是不是羊,不能百分之百确定。
不过,大伙儿都说是羊,应该不至于出错。
………………………………
第一百七十六章:大战北极熊
小分队出事了。
我们立即放下零部件,带上瑞士军刀,返身回去支援。
小分队的成员也正在拼命的朝着我们奔来,跑在前面的倒还安全,落在后面的直接被追击而来的大绵羊扑到在地。
随着距离的拉近,我依稀听到对面领头的士兵传来了这样的声音:“不是绵羊,是北极熊。”
什么?是北极熊?
伴随着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