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湖博-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果然很聪明……”朱元璋冷冷一笑,缓缓说道,“既然都是聪明人,就没必要遮遮掩掩……相信以陆姑娘你的智慧,应该知道朕为什么叫你前来……”
“何一凡的事是吗?”陆菁没有转身,继续背对朱元璋道。
“是啊……”朱元璋继续道,“你说你们怀疑何一凡是敌军细作,欲图对朕不轨,特地前来护驾……你觉得,这种突然的编辞,朕会相信吗?”朱元璋一眼便识破了刚才陆菁的“谎言”,径直拆穿道。
而陆菁这边似乎也不妨多让……“皇上您说,何一凡是蒙元细作,汴梁城破,今日借军机相告为由,特来复仇刺杀皇上……皇上您这种突然编辞,末将等人会相信吗?”这边,陆菁倒是同样反问道,一语道破朱元璋的“谎言”。
“你到底想说什么呢?”朱元璋倒是心中莫名一阵冷汗,不禁问道。
“皇上是聪明人,末将心里想什么,皇上最清楚不过不是吗……”陆菁面无表情,眼神却是十分坚定,语气低沉道,“皇上一而再再而三提防末将,有必要吗?末将是皇上的人,一心效忠皇上,为皇上您打江山、平天下,为什么皇上却把末将当成‘敌人’看待……”
“你说朕提防你……”朱元璋继续问道。
“不然皇上为什么要对末将等人撒谎……”陆菁随即接话道,眼神中却是流露浅浅的悲伤。
“撒谎?看来你真的知道真相啊……”朱元璋眼神一变,似乎最担心的事情依旧发生,索性继续试探道,“既然如此,陆军师你就说说看,这一切事情的真相,看是否说得准……”说着,朱元璋摸了摸腰后的佩刀。
陆菁像是注意到了,微微转过身,心灰意冷道:“有必要吗……就算说出了真相,又不能改变什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末将是皇上的人,是生是死也都定夺于皇上手中不是吗……今日说出了真相,皇上即会让我身死此地,与何一凡同等下场,与其如此,不如将这一切埋没,心中倒还安得下……”
“那可未必……”朱元璋继而一笑,“朕欣赏你的智慧,希望能从你口中听到‘真相’,朕才能安心……而且,正如你所说,也许这次道明真相,会是你作为谋士最后的推理……”说完,朱元璋将背后的佩刀缓缓拔出,露出些许锋利的寒芒。
陆菁看见了朱元璋背后的“寒光”,似乎已经猜到了这出,默默闭上眼睛稍许,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最后将真相道来,不留遗憾,也未尝不可……”陆菁想了想,随即道,“一切都得从两年前的剑道大会说起――两年前,蒙元朝廷出资召请江湖中的四大门派,少林、武当、峨眉、崆峒,以南宫家地道‘天魔神功’记载为诱,聚集汴梁比武一试,孰不知,却是为了对付当时还是吴王的皇上您……”
“对付朕?”朱元璋“装模作样”问道。
“武林正派皆敌视朝廷,蒙元却冒百般风险,将四大门派聚集汴梁,召开剑会――此等缘由,一直为天下人之所疑,即为‘剑道大会’不解之谜……”陆菁慢慢叙述道。
“听你的意思,你似乎已经知道了,天下人皆想却未能得知的,剑道大会的秘密……”朱元璋转而问道。
“没错――”陆菁毫不含糊,低声坚定道,“两年前,末将好友曾独闯汴梁相府,无意中于藏书库得知剑道大会秘密,却因缘由一直未将其公众于世……直到两日前汴梁攻破,末将意外得知蹊跷,友人才将秘密告之于吾,剑道大会秘密终知……”陆菁口中的“友人”,自然是两年前独自一人夜闯相府的苏佳。
“那两年前剑道大会的秘密究竟是何?”朱元璋继续问道。
“是军事机密――”陆菁斩钉截铁道,“是蒙元朝廷为了对付当时还是吴王,皇上您的军师机密!”
“哦?”朱元璋“惊疑”一声。
“两年前,皇上还未称帝,率兵讨伐陈友谅、张士诚等军阀,势力雄踞,震惊蒙元朝廷――然而朝廷内部得知,当年皇上能有如此壮举,皆因借武林势力之手,驰骋中原、百战百胜,譬如唐门世家献计请柬红巾军,萧家弟子助其讨伐张士诚……”陆菁只字只句道,“皇上出生明教,自知武林势力左右天下之势;但蒙元朝廷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想要以计还身……”
“怎么个还身法?”朱元璋继续明知故问道。
“那便是――剑道大会!”陆菁坚定说道,“以南宫家‘天魔神功’为诱,聚集武林四大门派于城中,表面为求改善朝廷声誉,实则是为蒙蔽当年皇上眼睛――以两年前皇上势力,足以与蒙元朝廷相庭抗衡,如若再借助武林势力,蒙元朝廷必自身不保;所以朝廷施计,以‘剑道大会’为表象,实则是让皇上当年误以为,武林势力与蒙元朝廷关系交好,这样便能让皇上您对武林门派中人提防,不再借助武林力量,蒙元朝廷得求苟活;运气若好,还会怂恿皇上敌视武林,加剧内斗,两败俱伤,这样蒙元朝廷便能从中得利,坐解而为……”
“然后呢……”朱元璋继续问道。
“所以当年末将好友,夜闯相府无意得知真相,并未将真相公众于世……”陆菁道出了剑道大会之秘密,继续说道,“因为当时武林四大门派皆在城中,若是此机密泄露,蒙元朝廷必将灭口,武林四大门派被‘关’汴梁,谁也别想活着离开……”
陆菁言语间,无意解释了苏佳两年前保守“剑道大会秘密”的缘由。
“可你说了这么多剑道大会的事,和朕有什么关系,和何一凡有什么关系?”朱元璋笑着问道,“没错,蒙元朝廷以此‘内讧’计谋,对付当年还是吴王的朕,朕深感佩服……可说到底,并没有朕什么事,毕竟两年前剑道大会,还是不了了之结束不是吗……”
“因为这事情,皇上您当年早就知道……”陆菁突然低身道。
“朕早就知道?”朱元璋依旧明知故问道。
“没错,蒙元朝廷设下‘剑道大会’之计,目的专为对付当年还是吴王的皇上……”陆菁说着,口气随之一变,眼神坚毅道,“可反过来利用这个计谋的,却是皇上您――顺应此计,皇上您当年便来了个‘将计就计’!”
朱元璋听到陆菁突变口气,眼神一凝……(未完待续。)
………………………………
第八百三十三章 君臣对峙(下)
“可你说了这么多剑道大会的事,和朕有什么关系,和何一凡有什么关系?”朱元璋笑着问道,“没错,蒙元朝廷以此‘内讧’计谋,对付当年还是吴王的朕,朕深感佩服……可说到底,并没有朕什么事,毕竟两年前剑道大会,还是不了了之结束不是吗……”
“因为这事情,皇上您当年早就知道……”陆菁突然低身道。
“朕早就知道?”朱元璋依旧明知故问道。
“没错,蒙元朝廷设下‘剑道大会’之计,目的专为对付当年还是吴王的皇上……”陆菁说着,口气随之一变,眼神坚毅道,“可反过来利用这个计谋的,却是皇上您――顺应此计,皇上您当年便来了个‘将计就计’!”
朱元璋听到陆菁突变口气,眼神一凝……“不知军师何出此言?”朱元璋冷笑中继续问道。
“当年朝廷设下此计,广布张扬剑道大会,就是为了做给您看……”陆菁继续道,“皇上您是清楚的,注意到蒙元朝廷对您的针对,于是想要将计就计……其实早在北伐之前,皇上您就有征服中原的雄略,汴梁迟早也是囊中之物,因此为求胜局在握,两年前便已派眼线潜入汴梁,打探城中的军政底细……”
“你说朕派眼线?”朱元璋反声问道。
“没错――”陆菁应声一句,遂眼神直望朱元璋,坚定正视道,“这个人,就是何一凡――”
一语道破真相,朱元璋不禁冷颤一瞬,背后握于手中的佩刀,也是出鞘前战兢不止……
陆菁没有在意朱元璋背后的动作,继续道:“两年前,皇上就已系好崆峒弟子,以借剑道大会之事,潜入汴梁,意图查探城中军务的一切底细……”
“你说何一凡是朕派出的眼线……”朱元璋震惊一会儿,随即问道,“那你倒是说说看,他一个武林弟子,遭受蒙元朝廷敌视提防,有什么办法查探城中底细?”
陆菁稍许闭眼,继续说道:“两年前,末将友人夜闯相府,无意得知军事机密,为此相府躁动不安一阵……何一凡当时身在汴梁,自然也是了解这个情况。可是众人并不知剑道大会的秘密藏于相府,对此事只是不闻不问;但皇上您却是心知肚明,剑道大会秘密已是小事,在您眼中,却是看中了相府这块‘富藏’之地……”
“你说相府是富藏之地……”朱元璋跟上道。
“因为在此之前,何一凡已经受皇上委托,潜身汴梁,打听城中军政的一点一滴……”陆菁继续道,“那晚相府‘贼人’闯入,却是闹得朝廷将士满城风雨,何一凡得知后,并不知道是因为‘剑道大会’秘密所致……相反,看着汴梁官府‘坐立不安’,全城戒备,何一凡的第一直觉,应该是那晚有军事机密泄露――所以,从那以后,受皇上所托调查底细,汴梁相府便成了何一凡眼中‘机密富藏’之地……”
“就算剑道大会秘密属实,可你为什么说,机密全部藏于相府之中,有凭据吗?”朱元璋继续问道。
“有――”陆菁睁开眼,坚定说道,“昨日我与唐将军首次前往相府巡视,却见外院士兵所押之物,多为府中将士军火名册,而在后院其他重要机密文件,早在战前就已被汪古部扎台及王大生等人烧毁得一干二净……虽然战事后期,这些存留的名单文件根本一文不值,所以战前敌人并没有烧毁,但在战事还未开打甚至是两年前的局势,这些东西对当年招兵募马的皇上您来说,就是敌城底细的军事机密――就是这些东西,让皇上对汴梁军防有了知根知底的了解,包括军队战力的人数,军火配制……”
“你意思是说,朕当年反过来利用剑道大会这个契机,收买参加剑会的崆峒弟子,趁此调查了汴梁的军事底细是吗……”朱元璋低声问道。
“没错――”陆菁毫不犹豫道。
“就算你推测的都是真的好了,那你倒是说说看,何一凡到底是用什么方法,了解到汴梁城军事政治的机密……”朱元璋继续冷问道,“朕刚才说过了,两年前汴梁剑道大会,虽然众多武林弟子能够身处城中,可越是这样,蒙元朝廷对武林势力的提防愈加严密,城中戒备毫不疏忽……而且近些年战火殃及不断,除了剑道大会,朝廷更是对中原武林势力防备有加,这样别说是两年,就是潜伏二十年,何一凡也没机会调查到汴梁军机的一丝底细……”
“因为何一凡动用了一计,放松了蒙元朝廷对其的警惕……”陆菁继续补充,两眼直视着朱元璋,突而语气一变道,“不对,末将心想,应该是皇上您向何一凡传达的指令,让其执行才对……”
“是何计?”朱元璋不知为何,陆菁越往下说,自己心中越是不安,但表面上依旧装作镇定问道。
“反间计――”陆菁斩钉截铁道。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陆菁。
陆菁继续道:“没错,蒙元朝廷的确提防中原武林势力,尤其是两年前的剑道大会,为求‘策反’计划成功,行事更是谨慎……但是皇上您应该也清楚,为了对付武林势力,蒙元朝廷还非常爱做一件事――那便是以荣华俸禄收买叛门的武林弟子,借其之手,剿灭敌对武林势力或者是出卖‘叛军’情报……为此,唐门世家的唐天辉,以及追风派的陈世今等等,皆是如此……”
“那何一凡呢?”朱元璋继续问道。
陆菁回答道:“至于何一凡,皇上您却行了一件非常厉害的计谋……反间计――命何一凡假装出卖皇上军队的情报给蒙元朝廷,从而让其误以为何一凡为唐天辉、陈世今等叛门之辈,收买其中,以此针对皇上……孰不知,何一凡却是皇上您安插在蒙元军队中的一根‘毒刺’,拉拢朝廷,只身间谍,为皇上您换取了无数有关汴梁军机的珍贵情报……由此,这两年潜伏汴梁,何一凡与汪古部扎台、王大生等部将关系密切有加,几番来往,军机情报经过流出,皇上您也得到了无数想知道的,汴梁军防的秘密……”
陆菁几番言辞,也解释了昨日相府守卫言行之疑……
“所以说今日何一凡来朕帐中……”朱元璋像是心中放下了什么,眼神一低,暗暗说道。
“何一凡来皇上帐中,是最后一次间谍任务……”陆菁低身道,“汴梁战事结束,势力覆灭,今日何一凡送来的,是汴梁城中最后的情报……但是因为被末将等人发现疑点,一路尾随,皇上您对末将提防,不想将秘密泄露于我,所以……”
“所以朕亲自动手,杀了何一凡,以封其口……”朱元璋表情一变,坦然不再隐瞒道,“可谁想到,你还是知道了……不过朕倒很好奇,你和何一凡从未见面,却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的?”朱元璋像是还有问题道。
“就是汴梁谈判那晚,我不在先锋营,还是在皇上您身边……”陆菁低下头,神情莫名悲伤道,“按计划与左君弼于城郊谈判,却是遭遇王大生军变偷袭……没错,何一凡之前潜伏城中,得知了王大生军变的消息,皇上您早有准备;但为了试探我军实力,并为攻打汴梁做好军令准备,便急中派遣何一凡快马加鞭通知我营,命萧天将军等人前往救驾……可是通知之时,却露出了破绽――一来以末将的名号通知萧天将军等人,二来称呼萧天将军为‘平威将军’……”
朱元璋似乎是明白了什么,眼神一凝。
“没错,这是皇上您计划中唯一阙漏的地方……”陆菁继续说着,语气愈加低沉道,“因为末将和何一凡从没见过面,当时他不可能是以末将的名号前往通知……末将心想,皇上是怕我提早看出何一凡之疑点,所以从未让末将与其见面;孰不知,正是此故意‘提防’之举,却成了末将查明真相的最关键突破口……”
朱元璋眼神一定,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你太聪明了……”须臾,朱元璋冷冷说道,“所以朕才说,陆军师你才是最可怕的人,无论朕怎样用计,都逃不过你的法眼……”
“为什么要逃过末将法眼……”陆菁却在一旁低沉道,“末将是皇上的人,可皇上却把末将当敌人……”
“朕欣赏你的才智,但也害怕你的才智――统一中原的霸业,有朕之王者之师,也有陆军师举世无双之谋略,二者皆有其功……”朱元璋明人不说暗话,毫不隐瞒道,“但是一统天下王者之路,不需要有两位霸主,一山不容二虎,即使是君臣之顾,亦是如此,这个道理朕想卿应该懂得……”
“可末将并不是王者,也没有皇上您的雄图霸业……”比起朱元璋的粗犷,陆菁倒显“没落”道,“末将承认有之将才,但从未想过功高伟业……末将之所以行军入营,只为助他完成理想志愿,仅此而已……”陆菁口中的“他”,自然是指唐战――和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起兵打仗,是为了江山霸业;而陆菁用兵如神,仅仅只是为了心爱人的理想……
但朱元璋并不会相信这一套,自己的帝王之路,容不得揉进半点沙子,比起军队强大的蒙元朝廷,自己身边的谋士陆菁,倒成了自己霸业之路的最大障碍……
陆菁似乎还有话说,继续低沉道:“是啊,皇上您安何一凡为眼线,两年间得知了汴梁军机的一点一滴,军队的人数,军火的战力……一边攻城伐略,一边算计我军,为求削弱我军的实力,不惜供给我军火药不足,不得已我军只能以血肉之躯强行攻城,死伤无数……‘鬼门崖’前,亲眼所见赵子川将军孤军奋战,却是不施援手……赵子川,南宫俊,慕容飞,先锋军中的众军英将,末将生前挚友,全部因为皇上的‘不顾’,战死沙场……这些都是皇上您……这些都是你……嗯……”说话间,陆菁愤恨中带着泪水,不禁双拳紧握,咬牙饮恨道――没错,朱元璋百般算计自己,最终“造就”了赵子川、南宫俊、慕容飞等人的悲惨结局,这一切到底是朱元璋的错,还是自己的错……
朱元璋看出了陆菁的悲痛,嘴角一笑,至少自己的目的依然达到,不禁冷笑道:“对啊,就是朕故意算计你们先锋军,是朕害死了赵将军他们……朕也不怕被你知道,毕竟你是聪明人――聪明人面前无论说什么,都不过是幼稚……朕这么做就是让你知道,朕的天下无人可阻,欲成大事,至亲可杀……”。
听到这句话,陆菁更是心中痛如刀绞,朱元璋在自己面前毫不隐饰,说出了内心的想法,陆菁不禁痛惜道:“可是,臣等效忠皇上,毫无反心,为何皇上却要……”
“功高震主――你是聪明人,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啊……”朱元璋继续冷笑道,“战场上用兵如神,但是政治,尔等江湖走卒不过了了……当然,命运是死是活,尔等也皆掌握朕之手中,接下来是去是留,尔等好自为之……”
陆菁一边隐隐哽咽,一边低头不语,心知朱元璋在自己面前道出真言,一切幻想都已绝望……痛心疾首良久,才缓缓沉问道:“好了,皇上您让末将说出真相,末将全都尽言……与何一凡一样,末将现在是生是死,皇上您自己决断……”说出这话,陆菁似乎是做好了被灭口的准备,整个人陷入了悲痛谷底。
朱元璋手中,背后的佩刀蠢蠢欲动,似乎下一刻便会出鞘见血――命之将绝,恐怕绝望中的陆菁,临死前也不会还手……可是不知为何,看着陆菁低头沉痛的表情,朱元璋似乎有些心有不忍,手中的刀迟迟未有拔出……
时间在这一刻似乎凝固,营中朱元璋与陆菁二人伫立而对,沉默不言……
“为什么……为什么结局会变成这样……”不知何时,朱元璋心中却是暗暗矛盾道,“他们可是助朕平定天下的功臣,为什么结局变成了朕要杀了他们……到底是谁错了?朕错了,还是他们错了……天下的霸主只有一个,可有必要将他们统统杀光吗……”
人心,名利,权位……谋算于战争之上,比世间一切都要残忍,那便是政治斗争――欲成大事,至亲可杀,再多功绩不过转瞬,天下国家利益,终究不在乎个人死活……唯独当权者能决定所有人的命运,而这个人,就是朱元璋自己……
可心中不知为何,朱元璋迟迟下不去手,在陆菁面前,犹豫不决的他,至始至终没有拔刀……
“噌――”轻微一声刀鞘,朱元璋最后竟收回了刀,放弃了杀心……
陆菁缓缓睁开眼睛,刚才还做好了一死准备,这回却是对朱元璋的收手感到疑虑……
“你这个聪明人,这回却是自作聪明了……”朱元璋收回冷笑,微微说道,“朕从来没说要杀了你……朕说过了,此番叫你前来,是商讨有关洛阳战略之事……君无戏言,务之尽祥……”
悲伤中,陆菁眼神略显惊异,虽然不知为何,但她明白,此时的朱元璋暂时没了杀戮之意……(未完待续。)
………………………………
第八百三十四章 离别前夜(上)
“你这个聪明人,这回却是自作聪明了……”朱元璋收回冷笑,微微说道,“朕从来没说要杀了你……朕说过了,此番叫你前来,是商讨有关洛阳战略之事……君无戏言,务之尽祥……”
悲伤中,陆菁眼神略显惊异,虽然不知为何,但她明白,此时的朱元璋暂时没了杀戮之意。
朱元璋继续道:“朕只是让卿说出真相……正如卿所说,卿有谋才,但真相道来不过尔尔,就算说出了真相,也改变不了什么……相反,提及正事,当今讨伐洛阳战略,才是关键,不知卿有何计策……”
“末将并无敌城消息,谨听皇上吩咐……”陆菁两眼无神俯视尘土,低声没落道。
朱元璋继续道:“好,尔等先锋部队,随同常遇春将军,明日午后启程,兵发洛阳――洛阳守将乃朝廷陆国公及脱因帖木儿,陆国公年事已高,久病于床,不得起身,而脱因帖木儿曾于济南一战败于尔军秦羽将军……此二人皆无以为战,相信讨伐洛阳,卿等不会多有变故……”
“皇上果然还是事先探清了洛阳底细是吗……”陆菁没有抬头,依旧眼神死灰道。
“军之决策,必有预先,兵法之用,知己知彼为上――”朱元璋先是立正言辞一句,随后看到陆菁没落的神情,想起汴梁一战如出一辙,缓缓解释道,“放心吧,这次朕没有算计卿等……众卿只要跟随常将军按计讨伐,军功赏罚不变……”
“末将……遵命……”陆菁至始至终没有抬头,低声得令道。
看着陆菁陷入绝望的悲痛,朱元璋忽而问道:“怎么,朕算计害死了赵将军、南宫慕容将军等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