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骨(合作)-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致美则美矣,比景致更美的,是人。

    乾桑城城墙,高大巍峨。

    北城门城头。

    一袭红衣,迎风而立。

    衣,随风飘扬;人,静若处子。

    佳人守望,一如两年前。

    古来征战几人回?

    每一个出征的男儿背后,都有多少人在苦苦守望?

    每一个苦苦守望的人,都有多少个倚门以盼的日子?

    骠骑营在城门前停下,整齐的列好队,静静凝视那个众人都无比熟悉的城门。

    近两个月前,一万人出了这座城门,而现在,只有不到六千人能够再看到这座城门。

    谁又能说,下次出征之后,自己还能再看到它?

    秦城手握刀鞘,高高一举。

    众将士顿时大吼:“我们回来了!”

    我们回来了。

    这时候,这世间还有比这更动听的声音么?

    “大军,凯旋!”守卫城门的校尉,手一扬,大声喊道,声音有些难掩激动的颤抖。

    “呜呜~~”号角声,穿透整座乾桑城。

    秦城放下刀,朝城头那个红衣身影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他轻声道:“歆儿,我回来了。”

    白馨歆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她一手扶着城墙,愣愣的看着城门前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将军,轻声道:“将军。”

    匈奴王庭。

    王庭一片安宁祥和。也是,刚经历了新单于继位大典的王庭,是该有个安宁的时候了。毕竟,先前那场谁都不愿多提及的战争,以及察哈地的失陷,已经给这个部落的人们,带来了太多的阴霾。特别是刚刚被汉军抓走的太子,几乎让那些平头百姓以为昆仑神已经抛弃他们了。

    不过还好,新任单于看起来是个厉害的角色,不久前的祭祀大单于已经说了,等过些时日,大单于便会聚集大匈奴所有精兵,先夺回察哈地,再直捣汉人的长安城!

    于是乎,大伙儿都觉得,明天还是光明的,有奔头的。

    新继位的匈奴大单于伊稚斜这时候没有呆在暖和的王帐里,去搂着女人,喝着美酒,他现在在野外,和一群虎狼之士在纵马奔驰。

    狩猎,是匈奴人生活中不可能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兴的时候狩猎,是陶冶情操,不高兴的时候狩猎,是发泄心情。

    而此时的伊稚斜无疑属于后者。

    要说,伊稚斜此时继位大单于,也算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了。如今察哈地被乌桓、鲜卑、阿米德族人占据,匈奴的日子可不好过。两面受制,若是不能打破僵局,匈奴在军事上将处于一个绝对被动的境地。

    伊稚斜一箭射出,铁箭穿过一头公狼的脑袋,巨大的力道将狼身带飞出去,狠狠钉在地上。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他今日射杀的第几只猎物了,但是他好像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直到,有军报到来。

    军报说,汉军五万大军已经撤离了察哈地,返回中原了。

    “汉军没有一兵一卒留在察哈地?”伊稚斜看完军报,问道。

    “除却一些汉人官吏,没有发现有汉军留在察哈地。”报道的军士肯定道。

    伊稚斜摆了摆手,示意那军士退下,自己则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

    “汉军既然已经撤离,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机夺回查哈?趁现在乌桓鲜卑人在察哈地还立足未稳,正是时候。要是等乌桓鲜卑人站稳脚跟,再想做就更难了!”伊雪儿询问道。

    伊稚斜摇了摇头,“南边的那个皇帝既然已经夺取了察哈地,又怎么可能让我们轻易抢回来?不说此时大匈奴人心不稳,需要时间调和,一时间难以调集大军,即便是能够出动大军,难保汉军就不会在背后捅刀子!”

    “那怎么办,就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啊!”伊雪儿苦恼道。

    伊稚斜没有说话,神色纠结,他看着天际,良久才叹道:“还是先将大匈奴内部的事情解决好吧,汉人和我们,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

    ――――――――――――――――――

    一大段情节结束了,这几天一直在布局接下来的情节,有些纠结,今天一章,明天照旧三章。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欲除之而后快

    刘彻给秦城的单独谕令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内容就两个。

    一个为公,说的是察哈地为乌桓三族控制之后,位于察哈地背后的上谷郡不再直接跟匈奴草原接触,加之有察哈地的牵制,上谷基本就再无战事,那么秦城和其部下精锐铁骑再在上谷也就没有了意义,这两日刘彻会安排一位新的官员出任长谷郡守,与秦城交接上谷屯军事宜,而秦城则择日率领骠骑营进入南北军。

    至于为什么是择日,就涉及到这份谕令中的私事了,刘彻给秦城一个没有确定时间的假期,让他在上谷好生修养歇息一些时日,再举家迁往长安。这也算是刘彻人性化治官的一面了。

    有汉以来,还没有哪个郡的郡兵能够成建制成为中央军的,骠骑营也算是开了先河。

    对此,秦城的理解是:一者固然是骠骑营在此番的大战中功劳甚大,战力确实不容小觑,毕竟从察哈地奔袭几千里勇闯匈奴王庭几乎是全身而退的军队,大汉之前还没有过。这让刘彻有了好钢用在刀刃上上的想法,毕竟骠骑营若是不入中央军的话,这些人窝在上谷也再没有什么仗可打,用不了多久只怕都要复员回家了,那是一种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者,大汉和匈奴已经全面进入军事对抗阶段,接下来的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而且规模未知,这个时候,刘彻手里多一把尖刀自然是有必要的。

    再说,骠骑营的建设,刘彻本来就是倾注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的,这就好比一个孩子终于养大了,自然要让他做事了。刘彻怎么可能不用?说不定从一开始刘彻支持秦城在上谷大练骑兵的时候,就存了日后骑兵大成便调由中央调度的心思。

    对于刘彻的这份谕令,秦城自然是乐意接受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与众人得道,秦城当然更喜见后一种。

    于是,秦城回到乾桑城之后,先是给骠骑营众将士放了假,然后就是给自己也放了假,这便约上三五个军中将领,携着白馨歆在乐坊时的众姐妹(这个心思确实邪恶了点),一起将乾桑城及周边游玩了个遍。毕竟到了这个时代之后,之前秦城还真就没时间肆意游乐。

    秦城虽然身为郡守,但是自身对民政上的事要管的少些,一般都由下面的功曹主事打理,这也是将领为官的一般情况。因为前两年,秦城的心思都花在骠骑营和商会上了,着实分不出多少精力来管理民政。

    但这并不意味着秦城就对民政之事一窍不通,事实上,前世身为一省黑道霸王,手下产业也是不少的,在管理民政这方面,秦城自然也有自己的心得。而且在汉朝有个普遍的现象,便是“出将入相”。上马治军,下马治民,这是大汉位极人臣的大臣们普遍都有的本事。就如韩安国,本是御史大夫,却也会打仗。

    秦城就想着,说不定那一天咱也成了大将军大丞相,这治民的本事也是不能荒废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秦城这些日子在乾桑过的还是颇为潇洒,美人在怀,美酒在侧,大功在身后,走到哪里都有人道一声英雄久仰,秦城心里也很美不是。

    期间和秦约乐毅一同回了一次乡下老家,秦城也体验了一回衣锦还乡的感觉。那日几人上山给死去的“秦城”阿爷阿娘上坟时,附近几个里都是万人空巷,全围在那一片不大的山头了,放眼放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这些平头百姓可不就是为了一堵秦城这位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之后回到乾桑城没几日,朝廷的封赏也下来了,趁着这个东风,秦城便将白馨歆风风光光的取进了门,正式给了她一个妻子的名分。而当日,已经是关内侯的乐毅将军,豪气一大,在酒后乱了心神,竟然拉着秦约的手来了一个即兴告白,差点儿没把秦约给羞死,而这也将晚宴推上了又一个*。

    是以老秦家喜上加喜,当日便由秦城做主,让乐毅送来了彩礼,合了两人的八字等等,将两人的婚期给定了下来。虽然仓促了些,有些不合礼节,却也没人来扫当场诸多将军侯爷们的兴致。

    而当日另一个让人们拍手叫好的节目,便是一位突然出现的江湖侠女,自称秦将军故人,当场与新郎官秦城将军,为其新婚之喜来了一场舞剑助兴。那场面,刀光剑影,一呼一喝,你来我往,战的不分你我,难见高下,让在场观众在大呼痛快的时候,也着实提心吊胆了一把。

    事后,侠女道了一声恭喜,便飘然而去,如来的时候一般,风轻云淡。这让在场无数热血膨胀的男人都在赞叹秦将军果真是妙人,结交的友人都是有大风采之辈。而满头大汗的秦城将军,脸上肌肉一阵抽搐,只得尴尬的笑了笑。

    而就在秦城与白馨歆成亲七日之后,乐毅也风风光光的将秦约取进了门,只不过比之秦城婚礼的*迭起,这个成亲盛典倒是显得温馨不少。

    而这件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了乾桑城乃至整个上谷的一段佳话,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淮南国,兴平郊外。

    刘安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原本魁梧健硕的身子如今也发福的厉害,大大的将军肚凸出去老远,似乎要凸显主人肚子里多于常人的墨水一般。这时刘安走在幽静的山道上,油光满面的额头上不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一边走还不断回头跟身后的人交谈。

    跟在刘安身手的,是一名年纪稍年轻些的中年男子,比之刘安肥胖的身子,这人显得要单薄的多,或许是路走的多了一些的缘故,有些气喘。

    这便是衡山王刘赐。刘安的兄弟,刘彻还得叫他一声叔。

    “这才走了几步,便喘成这个样子,你这身子骨可是不行。要做大事,没有一个好的身子骨怎么行?待会日回去你将我那本《鸿烈》拿回去看看,里面有我研究多年的养身之道,对你这身子骨有好处。”刘安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刘赐一眼,以手帕擦了擦额头,对刘赐说道。

    刘赐呵呵笑了两声,也停下来,胡乱以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我若是如你这般没事儿就到这山水幽静处走动,也不会比你差了。你刚刚说什么来着,《鸿烈》?对了,听说你这本书可有专门讲解房中术,若是果真如此,我拿回去看看倒也无妨。”

    刘安冷哼了一声,似乎是对刘赐只注意到自己书中的房中术很不满,不过这种神色也是一闪即逝,他责怪道:“玩物丧志,女人也是一样。你我都多大年纪了,还老是惦记着这些东西作甚?殊不知温柔乡、英雄冢!”

    “我知道兄长你志向远大,可是贤弟也不差嘛!”刘赐不以为然道,说罢脸色严肃了起来,“这回朝廷的军队在草原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胜,听说这一切都是那个边郡郡守秦城的谋划?”

    “秦城?他哪里有这个能耐!”刘安傲慢道,“他一个边郡郡守,如何能有这么大的手笔?这一切还不都是长安那位的手段!”

    “联合乌桓、鲜卑,又从匈奴内部策反其族人分裂,最终将军臣单于打得大败,还控制了察哈地,啧啧,还真是好大的手笔,看来之前你我是小瞧那个毛头小子了!”刘赐叹道。

    毛头小子,这是两人对长安那人的称谓。

    “再厉害也只是个毛头小子,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刘安不屑道,“不过话说回来,之前我等确实大意了。这也怪军臣那老头,怎么这么不经打,那毛头小子这么轻易就将他打残了,还丢了性命,说起来还真是丢人的很!要不然局势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

    “军臣确实是丢人的紧!”刘赐附和道,“在自己地盘上都能搞得灰头土脸的,也真是服了她。”

    “好了,不说他了。现在匈奴的单于是他的儿子伊稚斜,我倒是听说这人是个厉害的角色。不说别的,他争位的这一手就极为高明。我等要立马与他取得联络,希望他不要像他老子那般废物。”刘安道。

    刘赐点点头,嗯了一声。

    “那秦城怎么办?”刘赐问道,“上回刺杀他竟然让他跑了,我等还弄了个全军覆没,这回他可是出尽了风头,这厮虽然是个泥腿子,但是也不能太小看了他!”

    “杀一次不死,杀两次便是了。”刘安眼中闪过一丝杀气,“不管怎么说,这厮确实是个角色。这回若不是有他在中间搅合,刘彻的计策还不一定能成功,不能再让他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产生威胁了,必须要除了他!”顿了顿,刘安又道:“两年前陈志去了上谷之后就一直没有音信,八成也是这秦城到的鬼,这个仇,你我不能不报!”

    “嗯!”刘赐点点头,“这回你打算派谁去?”

    “这回一定要万无一失,机会没有第二次了。”刘安沉吟了一下,道:“让雷被去吧,有他出马绝对没有问题。”

    “如此甚好!”刘赐赞同道。

    两个大汉的王国国王,就在大汉的领土上,堂而皇之的商议着,要如何将大汉的将军除之而后快!
………………………………

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是你舅舅(第二更)

    长安。

    刘彻凭栏而望,天空晴朗。在他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已经不复年少的臣子,张骞。

    “建元三年、四年、五年,元光一年、二年、三年六年十年了,整整十年!”刘彻溘然长叹,转头看向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的张骞,神色中诸多不忍,却忍不住责备道:“张骞,这十年,你都跑到哪里去了?!

    怎么一点儿音信都不给朕?

    朕整整想了你十年!”

    “陛下!”张骞早已忍受不住,眼泪差点就要夺眶而出,他迎面拜倒,以头抢地,声音颤抖,“臣虽远在天边,但心思无一日不在陛下身边!”

    刘彻扶起张骞,“说说,这十年,你都经历了些什么?”

    张骞抬起衣袖擦了擦眼帘,缓缓道来:“建元三年,臣奉陛下之命取道草原,出使西域。原本一切无恙,谁知到了草原没多久,便被匈奴人发现,他们不理会我们是使节还是军队,直接将我们扣押了起来。这一扣押,便是八年!期间,臣虽不得已娶妻生子,但西行之意志一日不曾改变。奈何匈奴人看的太严,臣实在没有机会。直到去年,臣才找到机会,逃离匈奴王庭,去了大月氏。

    到了大月氏,臣跟大月氏女王百般陈诉厉害,女王却始终不同意出兵。他们已经习惯了当下安宁的生活,他们忘记了仇恨,不愿意再跟匈奴人开战。无奈之下,臣只得起身返回。却不料半途又被匈奴人给捉了去、带到匈奴王庭。直到秦将军率军奔袭匈奴王庭,臣才得以重回大汉!

    陛下,臣没有完成使命,请陛下责罚!”

    张骞面露痛苦之色,拜倒请罪。

    “起来吧!”刘彻叹了口气,张骞一席话说的平淡,但是刘彻能够体会其中的艰难,他又怎么会真的怪张骞办事不力?“如今有没有大月氏的帮助已经不重要了,但是你西行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或许当下还不能看到效果,但是朕可以预见,这对后世,必然有着非凡的影响!日后大汉的疆土会比现在大得多,东边的,西边的,南边的,北边的,很多领土都将在大汉的统治下,你这回西行数万里,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刘彻如是说道。若是放在三年前,他或许还不会这样想,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对察哈地的控制,都给了这位年轻的帝王以极大的信心。而由此,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心中的韬略和蓝图也更加广阔。

    “臣,惭愧!”张骞愧然道,随即想到什么,从衣袖中掏出一份锦帛来,呈给刘彻,道:“这是臣这些年西行路上绘制的地图,虽然还很粗糙、不甚详尽,但总归胜过没有,这也是臣这一路的心血。”

    “哦?”刘彻接过那份不小的锦帛,展开一看,神色立即变得凝重起来,越看越兴奋,最终合上地图时忍不住赞叹道:“好你个张骞,真有你的,朕就知道当初没有看错人!有了这份舆图,日后汉军再要奔袭大漠,深入西域,便不会如同瞎子一般!有了这份舆图,便有了方向!这将大大增加我汉军对阵匈奴获胜的把握!”

    张骞听到刘彻如此盛赞自己绘制的地图,心中也是欣喜异常,只觉得自己这十多年的苦总算没有白受,高兴之下,又道:“除了这份舆图,臣这一路西行还有不少收获。除却大月氏,大腕、乌孙等国,都有意向与大汉通商,建立友好关系,西域的汗血宝马,乃是名贵马种,速度耐力和个体,都比中原的马都要好得多。还有西域的风土人情”

    或许是因为激动,或许是自己这十年来的辛苦终于能够得到肯定,张骞兴奋之余,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起来。尽管张骞话说的凌乱,刘彻却并没有打断他,一直等他说完,停止的时候,刘彻才叹道:“英雄,你是朕大汉的英雄!”

    刘彻与张骞一直交谈了整整一个上午,用过膳之后,午后刘彻带着张骞来到一处湖心亭,而卫青和韩焉已经等在那里了。

    “来,见过卫将军。”刘彻带张骞进了亭子,坐下来,“还有韩焉。”

    一番寒暄之后,刘彻道:“这些年,朕一直在和卫青研究这精钢造剑的技术,这些年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以此铸造了一匹环首刀,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说罢,刘彻将一个木盒子拿到案几上,面带微笑对卫青道:“卫青,这是张骞给你带来的见面礼,你拿刀匠作府造办。”

    卫青自然知道这便是陛下先前提起过的西域精钢技术,当下郑重接过。

    等卫青接过盒子,刘彻继续道:“多少年了,朕一直在梦想着,这削铁如泥的宝刀!宝贝啊!

    张骞,你知道吗?正是你滞留匈奴王庭的第三年,朕就放弃了和大月氏缔结军事同盟的念头,而是决定倾一国之力,单独打赢匈奴。知道是谁让朕下定这样的决心的吗?除了充实的国力,就是因为朕,发现了卫青。当然,现在又多了一个秦城。”

    张骞闻言立马向卫青拱手道:“臣早就听说过卫将军和秦将军的威名!”

    卫青连忙汉一个,“是陛下过誉了!”

    “当然了,张骞所说的西域的情况,让朕眼前霍然一亮啊!朕因此就觉得,朕大汉的战略,应该更为深远一些,凡地域,我大汉力所能及之处,都要通商,开拓新商路。”刘彻说道。

    卫青立马向张骞拱手道:“博望侯(张骞),卫青将向您请教关于西域的情况!”

    “好!”刘彻举起手点了点张骞和卫青,道:“把你知道的情况,都好好和卫将军说说。好了,你们另找地方去聊去。”

    “臣告退。”卫青和张骞闻言,起身告退。

    卫青和张骞走后,刘彻对韩焉说道:“让于单过来吧!”

    “诺!”韩焉应了声诺,便去宣匈奴太子于单,当然,是以前的太子。如今,他只是大汉的一个俘虏罢了。

    于单跟着韩焉走过来,到亭子边便拜倒,唱道:“于单拜见大汉陛下!”

    “于单?嗯,模样倒是有几分汉人的清秀。”刘彻打量了跪拜的于单一番,说了一句看似不着边的话。

    “陛下谬赞了!”于单搞不懂刘彻打的什么主意,只得道。

    “你既然是匈奴的太子,不在大漠好好做你的太子、做你的单于,到中原来干什么来了?”刘彻看着于单,好似很好奇的问道。

    “”于单一阵语塞,顿时憋红了脸。

    刘彻的这话问得确实太打脸了些,于单低着头,心道要是能够选择,你以为我愿意放着好好的单于不做,跑到你这里来喝西北风?

    “对了,你是军臣的儿子,那么你阿娘是谁?”刘彻不给于单揣摩的时间,又问道。

    “于单的母亲,乃是南宫阏之。”于单垂首答道。

    “南宫?南宫”刘彻喃喃了几遍,脸上露出回忆的神色,好像是想到什么痛心的事情似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忽然,刘彻放高了音量,对于单道:“于单,你可知朕是谁?”

    “陛下”于单一阵汗颜,内心突突个不停,心想这大汉的陛下还真是奇怪,说话怎么如此不着调,你是谁你问我干嘛啊?你就是想杀我也不用这么折磨我啊。想虽然如此想,于单还是老老实实道:“陛下乃是大汉的天子,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说完,于单心想,我这么说你应该挑不出毛病了吧,你总不能说自己没有雄才大略,平庸至极吧?

    没想到,刘彻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将于单雷的愣在那里,长大了嘴巴,脑子完全陷入了混乱。

    刘彻道:“朕不仅是大汉的天子,还是你的舅舅!”

    说罢,不等于单反应过来,道:“你母亲南宫公主,乃是朕的姐姐!”

    “什么?!”于单一阵呆滞,原来闹了半天,大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