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骨(合作)-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了秦城一眼,柳木忽然又想到,这些年跟着秦城征战,胜仗无数未尝一败,每次皆是大胜凯旋接受朝廷封赏,风光无限。

    如此,今日,便是战败死在这里又何妨?

    自己从入伍的那一日开始,不就做好了马革裹尸的打算么?

    两军相距刚好百步的时候,柳木再次深深看了秦城一眼,然后毅然扭头看向前方,大喝一声冲上!

    虽然在之前解救丹狼那六千俘虏的时候,伊雪儿战略失误,导致了五千骑兵只有一两千骑逃出来,临时当做步卒使用的骑兵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这会儿还在那里被逐郡骑兵漫山遍野的追杀,但这些对伊雪儿来说都不算什么。

    只要能击败这些年战无不胜的骠骑营,就是最大的胜利,为此付出些许代价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当她回到两万主力大军军阵,并且看到骠骑营从后面追上来之后,她心底就涌起一阵兴奋。她知道,她的机会来了。

    这大半年以来,她日夜研究骠骑营的战术,并且找到了克制骠骑营重骑的方法,基于此挑选了大量身强力壮之士,训练出了一支她认为足以克制骠骑营重骑的木头兵。

    现在,到了一切见结果的时候了,伊雪儿强压住内心的激动镇定的指挥大军行动。当她看到骠骑营大军两翼的轻骑和自己的两翼骑兵迎面对上,而骠骑营重骑只能与自己的木头兵硬撼的时候,她再也禁不住,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秦城,今日,本公主赢定你了。”伊雪儿看着冲在汉军军阵最前的那个红袍黑甲将军,露出一个怎么看都有些顽皮的笑容。

    然后,两军相距不过百步的时候,她看到那个她“日思夜想”的红袍黑甲将军将长刀向前一引,然后好似还张嘴大喝了一声。

    接着,她便看到了一个注定令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一幕,正是这一幕的出现,改变了她这一生的命运、她生命的轨迹。

    她看到秦城身后的骠骑营重骑,做出了一个整齐划一的动作:手臂向前一挥。

    然后,一阵箭雨,从秦城背后飞向空中,滑过一道优美的半圆形弧度,向她的木头兵军阵落下来!

    不,那不是箭雨!

    没有如此庞大的箭矢,没有可以给人如此之大压抑感觉的箭矢!

    那是――一根根长达一丈八的秦戟!

    是由秦戟组成的“箭雨”!

    所有的骠骑营重骑,竟然将手中赖以生存的秦戟当做标枪掷向她的木头兵军阵!

    伊雪儿顽皮而得意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

    “箭阵!”

    秦城大喝一声,身后的重骑齐齐将手中的秦戟对着面前的匈奴木头兵军阵掷出!

    长达一丈八的秦戟,重逾十斤,抛射而出,何其威力?

    数不清的秦戟冲进柳木的视野,然后他就看到面前那些不可一世的匈奴木头兵一个一个惨叫出声,身体被洞穿,然后栽下马来!

    柳木诧异的抬头去看,当他看清楚那是一根根秦戟的时候,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

    对面的匈奴木头兵战甲确实足够厚,箭矢确实不能对他们造成有效的伤害,但那是说的是重不过两的四棱铁箭!

    四棱铁箭不行,可重逾十斤的秦戟可是弓箭能够比拟的?

    这一刻,柳木终于明白秦城为何能如此胸有成竹令大军冲向匈奴军阵了!

    “拔刀!”

    秦城看着一根根秦戟被飞掷出去,接着大声下令!

    一阵绵长的刀吟,重骑们将腰间的长刀拔了出来!

    看着面前人仰马翻的匈奴木头兵,秦城嘴角勾出一个嗜血的弧度,一马当先冲入匈奴军阵,环首刀带起一阵血雨,大吼道:“杀!”

    “杀!”骠骑营重骑紧随秦城身后,长刀挥舞,冲入匈奴军阵。

    所向披靡了这么多年的骠骑营重骑,在这一刻再次证明,面对任何情况他们都能一如既往的所向披靡!

    伊雪儿一阵呆滞,她怎么都不能想到,自己苦心孤诣大半年的心血,竟然就在弹指之间,被秦城一举击破。

    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呕心沥血,军阵大成之后的骄傲得意,还有方才面对骠骑营的绝对自信,在这一刻,只不过成了一个笑话。

    秦城冲入匈奴木头兵军阵,连连斩地之后,在人群中看到了那个脸色煞白的匈奴公主。

    然后他笑了笑,看了伊雪儿一眼,在心里不无得意的说道:“想坑我重骑?呵呵,从骠骑营设立重骑的那一日开始,本将就对今日这一幕谋划良久了。”
………………………………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把长刀,逐你出汉境

    骠骑营重骑将秦戟飞掷而出之后,成功将匈奴军阵中间手持巨木的军士戳下来一大批,使得原本严整的匈奴军阵出现了裂痕,骠骑营重骑也因此得以冲进匈奴军阵,与之近距离厮杀,而不用被死死压制。

    至此,双方主阵和两翼都展开了近身肉搏战。

    但是伊雪儿没有因为巨木骑兵被骠骑营秦戟折伤了不少而绝望,伊始的不适之后,伊雪儿回过神来,开始沉着冷静的下令,让巨木骑兵阵后方的匈奴骑兵压上去,迎战骠骑营的重骑。

    六千骠骑营重骑,六千根秦戟,飞掷而出,自然不可能奢望杀伤六千匈奴巨木骑兵,事实上,骠骑营也只是将匈奴巨木骑兵的前阵打乱,然后趁着空档突进,而其后阵,依旧完好无损。

    如此一来伊雪儿令后续的匈奴巨木骑兵稳住阵脚之后,以剩余之力再次扑向骠骑营重骑。

    彼时骠骑营重骑大部手中已然没了秦戟,能在冲锋途中捡起秦戟的重骑也是少数,大军狠冲一阵,斩获不少之后,再次面对缓过劲来的匈奴巨木骑兵时,就显得没有那么轻松。

    看着军阵中仍旧有两三千巨木骑兵尚且完好,可以端着干木冲向手持长刀的骠骑营重骑,伊雪儿心中的希望再次燃烧起来。

    “变阵!”冲杀一阵之后,秦城看到眼前重新冲过来的匈奴巨木骑兵,长刀左右一绕,果断向传令兵下令。

    重骑在这个时候开始像两边奔进,意图将中间的位置空出来,放匈奴巨木骑兵冲过,而己部则从两边迂回,试图从侧面打击匈奴的巨木骑兵。

    巨木骑兵的优势在于距离,只要将距离拉近,重骑长刀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而巨木骑兵的长木反而会成为制肘。

    只不过到了现在这个份上,双方军阵已经绞杀在一起,任何一方军阵的变动都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骠骑营,最终和伊雪儿的雪狼精骑,面对面展开了殊死决战。

    从骠骑营追上伊雪儿的主力大军开始,途中经过重骑飞掷秦戟,两军冲杀,中途变阵,然后再绞杀在一起,这场力量其实相差无几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一两个时辰。

    这一场战斗,因为匈奴军阵中有了巨木骑兵的存在,对骠骑营而言,也打得异常惨烈。

    当日头终于从西山上跌落谷底,日幕的冷风吹动着草木低垂,野地里开始出现虫鸣时,热闹的战场,终于安静下来。

    偌大的战场,尸横遍野,奄奄一息的战马和军士的断肢残骸堆积在一起,残破的旌旗疲惫的躺在地上,尚未凝固的鲜血从尸堆中缓缓流出,如细流潺潺,湿润着开始变凉的土地。

    漫山遍野追击匈奴临时步卒大胜的马汉,带着一队逐郡骑兵前来接应骠骑营时,大战已经结束。日暮下他看到的只是模糊的血红大地,数不清的尸体,还有尸体边低头轻嗅的无主战马。

    眼前的战场,让以马汉为首的逐郡骑兵一阵心悸。

    “秦将军,你没事吧?”马汉好不容易找到了坐在地上、长刀插在脚边、看着战场愣愣出神的秦城,有些艰难的出声问道。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骠骑营自师成出征以来,没有打过这样惨烈的大仗。”干裂的嘴唇让秦城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神落在眼前无数军士的尸体上,日暮下的眸子格外低沉。

    到了战场,马汉自然知道了大战的结果。一万五六千骠骑营对阵两万一两千的匈奴骑兵,正面硬战,最终在日暮前击退了匈奴主力,也让匈奴骑兵营救五六千匈奴俘虏的计划化为了泡影。只不过马汉却知道,这场“胜仗”,当真是无比惨烈。秦城所说的“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毫无夸张成分。

    “于不利之境以少胜多,骠骑营名不虚传,末将今日见识了,佩服!”马汉顿了顿,发现自己终究只能作此说,然后向秦城郑重抱拳。

    “骠骑营?”秦城却发出一声让马汉颇为不解的哂笑,若不是一万两千都是新卒,此战何至于如此惨烈?双手撑在膝盖上,秦城站起身,忽然问道:“马都尉,有酒吗?”

    “有,拿酒来!”马汉回头向自己的亲兵大声道。

    秦城从神色复杂的马汉手中接过酒囊时,举止颇为落寞,拔开塞子信手扔了,仰脖就是一阵猛灌,清凉的黄酒便从他嘴角溢出来。

    “好酒!”好一阵,秦城放下酒囊,对着今日的战场大笑了几声,神态张狂的大声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哈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将军”马汉张嘴想劝,但是手伸到一半却停在了半空,同为军人,他却不知此时该如何说出劝慰的话,秦城肆意张狂却偏偏极为寂寥的神色落在他眼中,让他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秦城将酒囊中的酒在面前撒下,直到倒空了黄酒,才将酒囊扔掉。

    面前的战场上尽是尸首,零散的军士正在收拾战场。

    扔掉酒囊,秦城用嘶哑的声音朝战场喊道:“这里没有夜光杯,也没有琵琶,本将更不催你们!骠骑营的弟兄们,本将敬你们!”或许是用力太大,嘶哑的喉咙承受不了,到最后秦城破音了,这使得话音显得有些难听,但他依然大吼道:“大汉的好儿郎们,好走!”

    这一刻,周边的将士都停下手中的动作,望向秦城。一战之后平静的眼神望过来,再望向这片沙场,就有些模糊。

    虽然见惯了生死,但生死,并不能让这些杀敌不眨眼的军士们麻木。

    之所以平静,只是因为,他们习惯了。

    秦庆之牵马过来,秦城翻动疲惫不堪的身子上了战马,对马汉道:“马都尉,这里就交给你了。匈奴大队已经向北退却,本将得率军追赶,确保将他们赶出汉境。”

    “可骠骑营适逢大战,还未曾休息,如何经得起连续奔波?”马汉闻言,大惊又大急道。

    秦城手提着缰绳,看着北方,声音很平静:“本将经得起,骠骑营众将士便都经得起。本将既然还活着,便不能对不起为保卫这一片土地战死的弟兄。”

    “”马汉心头震动,一时无言,他知晓秦城去意已绝,也知道此时他该做什么,随即大声保证道:“将军放心,末将保证照看好伤员,并将俘虏安全押解到逐郡!”

    “如此,有劳了。”秦城微微抱拳,随即扭转马头,带着集结完毕的骠骑营再次踏上征途,向北而去。

    马汉站在原地看着骠骑营远去的背影,心情一时不能平静。

    良久,马汉看着火光下的战场,喃喃道:“若是知晓活着的人必定继续死去的人的意志,便是血染疆场战死又何妨?”

    “战死易,战活难。”身后,马汉的亲兵队正若有所感道。

    “哦,何解?”马汉问道。

    “死则死矣,活着,便意味着还有更远的征程。”这个队正叹道。

    “还有更远的征程要走”马汉低声重复了一遍,然后坚定道:“直至战死的那一刻。”

    秦城领军打着火把一路北上,行进方五十里,便看到前方一个村落火光大作,人声鼎沸,焰影幢幢。不消说,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撤退的匈奴骑兵在发泄、在抢掠。

    没有多说一个字,秦城拔出长刀,道:“杀!”

    “杀!”刚从上一片战场下退下来的骠骑营,再次举刀投入了新的战场。

    黑夜中,火光更甚,人声更沸。

    伊雪儿应该是留了个心眼儿,所以骠骑营还未奔至村落时,匈奴骑兵便开始撤退。不过即便是如此,也少不了几百匈奴骑兵来不及撤走,成了骠骑营的刀下鬼魂。

    杀出村落,骠骑营未作停留,赶着匈奴骑兵向北而行。

    这一路奔行,从入夜不久到天明,又从天明到日中,所有的人都没有停下一刻。前面奔走的匈奴骑兵如此,后面追赶的骠骑营也是如此,间或有匈奴骑兵落伍,便被蜂拥而上的骠骑营众将士剁成肉酱。

    匈奴骑兵被骠骑营咬得死死的,自然也就无法再祸害沿途的汉境村镇,不仅如此,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本来就才经历了一场大战,在如此长距离的奔袭中,所有人都感到无比疲惫。

    匈奴骑兵没有回头迎战骠骑营,先前一仗已然让双方都损失惨重,拼得鱼死网破只不过是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罢了,同归于尽只是弱者的思维。伊雪儿即便是羞恼难当,也终究没有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当日头向西落下时,两队人马越过了长城。

    当日头落在西山山顶时,两军人马出了上谷地界,到了大汉边境。

    几乎是一日一夜的奔波,终于在匈奴大军尽数出了汉境的时候,得到终结。

    不约而同的,两支队伍在边境线停了下来。

    然后,匈奴骑兵调转了方向,和一路将他们狼狈赶出汉境的骠骑营相对而视。

    而至此,此番匈奴对大汉的入侵,宣告结束。
………………………………

第三百四十章 北上

    须臾到了夜里,骠骑营和雪狼开始扎营,两军相对而望相距不过二十里,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着实不算个距离。

    奔波了几近一日一夜的双方大军,在这时候终于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士卒们疲惫不堪的身体和绷紧的神经也终于可以得到缓解。不过从双方灯火通明的双方大营就可以看出,对于这难得的平静,将士们并不敢如何享受。

    大营扎营完毕之后,秦城将柳木叫到大帐,对他说道:“匈奴军队既然在边界扎营,就没有立即撤退的打算,定有后谋。不过在我看来,在援军没有到的情况下,他们该是也不会妄动。上谷本郡在这回战斗中存活下来的几百骑兵和数千车步兵稍后会赶来,与大军合为一处,如此即便是面对更复杂一点的情况,你应该也能应付了吧?”

    柳木蹙眉,略带疑惑:“将军要去哪里?”

    “此地向北就是查哈地,我自然是要去查哈地。”秦城很轻松道,“乌桓三族得了我们的好处却跟我们作对,我怎么能不去讨个说法?”

    “将军想清楚了?”柳木声音沉重下来。

    “自然。”秦城点头,“我就带亲兵队过去,待会儿便会出发。大军还是交由你暂领,在我回来之前,若是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你灵活应对就是,不求大胜,只求不败。”

    柳木一脸担忧,不过终究是没多说什么,看了看秦城,只是微微叹息了一声,模样很是纠结。

    秦城知晓柳木在担忧什么,也不说破,不过他心里却在想:算算日子,卫青进入大漠已经三日,若是自己这边不做好策应,卫青独自面对乌桓三族和匈奴,便是他又三万雄兵,也是件危险的事。

    亥时,雪狼大军营地后方,一群骑兵奔出营地,看样子数量在百余人上下,没入黑夜中。

    草原的路比上谷的路要走的多,别的不说,仅是可以完全走直线就可以节省不少脚力。这百余人的骑兵经过一夜跋涉,到了翌日天明时,就已经赶到了查哈地乌桓王庭。

    因为汉匈正在交战,乌桓和鲜卑的两位王,这些时日都在查哈地呆着,以便及时应对各种可能的局势。

    到了王庭,这群雪狼骑兵停了下来,长距离的飞奔让他们都十分疲惫,要知道算起来他们可就是在马上颠簸了一日两夜了。

    但为首两个骑兵此时脸上却露出了兴奋的神色,其中一个不无雀跃道:“公主,我们终于到了!等得到了乌桓的援军,我们就可以折返回去将骠骑营消灭掉!”

    伊雪儿虽不至于如伊桑那般兴奋,眸子却也亮得很,她微笑道:“别高兴太早了,乌桓出不出兵还不定呢。”

    伊桑腮帮微隆,有些不服气道:“公主不是都说了么,骠骑营已经屯兵在查哈地的边境,随时都有可能北上。他乌桓得了大汉的好处后又与我们结盟,汉军肯定会来教训他们的。乌桓王不是笨蛋,想到这点肯定会同意出兵的。”

    伊雪儿哑然失笑,半响才无奈道:“真不知你这脑袋里都装的什么,希望你懂的你懂不了,没希望你懂得你倒是都懂了。”

    “嘿嘿!”伊桑颇为得意的笑了两声,然后压低声音俏皮道:“其实,我根本就没懂,只是将公主的话都背下来了!”

    “”伊雪儿。

    正说话间,有乌桓官员来接应伊雪儿等人,两人见礼之后,那乌桓官员道:“我王尚在安睡,公主请随我先去歇息片刻,待我王梳洗完毕之后再行相见。”

    “也好。”

    伊雪儿带着伊桑几个护卫随乌桓官员走向一个大帐,途中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格外悸动的马嘶声,接着便是一匹雄健的马儿从一处帐篷后跑出来,像是受了什么惊吓。伊雪儿扭头去看时,却正好看到一个军士从大帐内冲出,身影矫健,三两步跃上那马儿,将其制服,然后迅速拉着那匹战马消失在帐篷后面。

    看到这一幕,伊雪儿却再也挪不动脚步了,一旁的乌桓官员也是一脸慌张和尴尬。

    只因为,那个从帐篷中飞奔而出的军士,穿的乃是汉军的标准战袍!

    伊雪儿看着一旁的乌桓官员,脸色阴沉,冷声道:“你不会要告诉本公主,你们乌桓人没事儿就喜欢穿汉军的战袍玩吧?”说罢,厉声呵斥道:“汉军来人在何处?速带本公主去!”

    伊雪儿看到的那个红袍汉军军士,正是秦城亲兵队的一员。秦城带着亲兵队一路狂奔,终于赶在伊雪儿之前到了乌桓王庭,并且见到了乌桓王查木错。

    秦城只带二十几个人出现在乌桓王庭,自然不会被查木错令人一刀砍了,除非他想用全族人的头颅迎接十万暴怒汉军的长刀,渔翁得利或者说保存国家才是外交的最根本原则。所以,事实上,秦城说明来意后,乌桓王颇为客气的亲自接见了他。

    而秦城的一些亲兵之所以在帐篷中呆着,就是乌桓在得到了伊雪到来的消息后,让他们暂且回避一二,毕竟现在乌桓可是和匈奴是同盟,不好让伊雪儿和秦城在这里正面撞见了。亲兵们对此倒是不在意,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因为秦城之前已经说过,轻轻的来,达到目的后轻轻的走,不留下一片云彩,让伊雪儿吃瘪了还不知道是为什么,也有利于汉军往后的行动,是最好的局面。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伊雪儿最终还是发现了秦城。

    局势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时间往回倒退半个时辰,乌桓王帐。

    乌桓王查木错从睡梦中惊醒,便很快的来与秦城相见,两人见礼之后,查木错一番客套寒暄,秦城担心伊雪儿必定也会在随后赶来搬救兵,因为若是伊雪儿想要战胜骠骑营,凭他们现有的残军是不可能的,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她只来得及到最近的乌桓来请求救援。所以秦城没时间跟查木错罗嗦,开门见山道:“乌桓王,本将此次前来,乃是有事相询。”

    “秦将军请说。”查木错道。

    “不知乌桓王可知,此番匈奴五万大军入我汉境,在我汉军出击只三五日,便损伤大半,狼狈撤回草原的消息?”秦城问道。

    “这个,本王自然是知道的。”查木错略微有些不自然道,这个消息在他醒来后来见秦城之前,已经被下面的人告知了。

    “那乌桓王可知,卫将军率领我大汉五万铁骑,已经攻入匈奴境内,连战连胜?”秦城又问道。

    卫青进入大漠后是胜了几场,这是卫青派人跟秦城通过气的,两人此番协同作战,自然要多多沟通。但要说连战连胜,就夸大了,至于五万大军,就更是吹牛了。不过这种夸大都在允许范围内,秦城自然要扯虎皮做大旗。

    “这个,本王自然也是知道的。”查木错的声音小了几分,还带着些许疑惑,他不知秦城跟他说这个作甚。

    “那乌桓王可知,我大汉整兵五十万,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即将北征大漠?”说这话时,秦城的语气就凌厉了几分,直视查木错。

    “啊?真有此事?”查木错惊愕道。

    “若不是此番战事突然,只需要再过半载,乌桓王就可以看到五十万汉军纵横草原的盛景了。”秦城老神在在道,那模样比真的还要真上几分。

    “这”查木错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乌桓王,本将有一问,不知乌桓王可否代为解答?”秦城煞有介事问道。

    “秦将军请将。”

    “以这些年汉军对战匈奴屡次以少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