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骨(合作)-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伊雪儿愣愣看着秦城消失的方向,一阵怅然若失。

    秦城快马加鞭,连夜赶路,一刻不曾停留,待赶回大将军府时,已是脸黄眼黑,顾不得府中人多,秦城奔到卧房外,在被拦住的时候,朝里面大声喊道:“歆儿,我回来了!”

    卧房中白馨歆惊喜的叫了一声“将军”,随即,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便响起。

    (第三卷,终。)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匈奴不灭,何以为家?

    (第四卷。)

    元朔四年,长安,长乐宫。

    时值夏末秋初,天气晴好,时年三十二岁的大汉皇帝刘彻,正惬意的坐在一角亭中,眯着眼睛看着前方空地上舞剑的少年。

    舞剑的少年约莫十五来岁,生的高而精壮,一身袖口收的很紧的白衫,一进一退之间,剑影重重,颇有威势。其身影如虎如豹,眼神分外犀利,一动一静之中,往往有着能摄人心魄的深邃。

    此少年舞剑,不同于常人。常人舞剑,必辅于呼喝声发力,或调整呼吸,但是此子舞剑过程之中,一声不吭,唯有剑撕裂空气的声音,便是连脚步声都没有。由此可见,此子虽然年轻,但是剑艺已经登堂入室。

    再看刘彻,欣赏的眼神中满含笑意。

    少年一套剑法舞完,这便收了剑,随意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大步走过来对刘彻道:“陛下,臣的剑法如何?”

    “勉强可以入眼。”刘彻笑道,“比之你舅舅,可还差得远。”

    少年并不以为意,将剑放到一边,在刘彻侧旁坐了下来,喝了口水道:“可舅舅说,我的剑法已经跟他差不了多少了,就是还少了点狠劲儿。”

    “你现在还年轻,力道自然不能跟你舅舅相比。”刘彻坐好了身子道。

    “那陛下说说,以臣现在的剑法,可以上阵杀敌了吗?”少年喝完水,眼神炙热的看着刘彻问道。

    刘彻呵呵一笑,“要想杀敌并不难,只不过杀一人是杀,杀百人是杀,杀万人也是杀。这其中的关键,还是看你到了战场上想杀多少人,能杀多少人!”

    “那臣想像我舅舅和秦大将军那样,斩首十万,再击灭匈奴,可否?”少年问道。

    “哈哈!”刘彻大笑,“那可就难了,要想万人斩,必学兵法。去病,朕欲让人叫你孙吴兵法,你可愿学?”

    “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少年正是霍去病,时年虚岁十六,此时他自信的说道。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古人的兵法都过时了,现在情况不同于往日,古人的兵法不学也罢。

    刘彻倒是没有想到霍去病会如此回答他,怔了怔,复问道:“兵法乃是为将者必备之学识,你若想沙场建功,焉能不学?”

    霍去病不以为然道:“沙场建功,可不是读兵法就能读出来,而是要将士们一刀一枪拼杀出来。苦读兵法十年,不如战场一日所见!”说罢向刘彻抱拳,“去病愿身临沙场,以立战功,望陛下成全!”

    刘彻沉默了一会儿,却是对霍去病的要求笑而不语,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去病,你久居长安,却为何不如其他王公贵族子弟一样,喜好礼乐游玩,却偏偏老是想着让朕放你去征战沙场?”

    霍去病闻言不屑的撇撇嘴,“礼乐游玩,玩物丧志耳,有什么值得牵挂的?好男儿便应该领军百万,征战四方,灭敌国,扩疆土,立不世之功!至于其他,去病不屑为之!”

    刘彻听罢,开怀大笑,忍不住打趣道:“其他的都不屑为之,便是连娶妻都不想?”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坚定道,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神情是如此理所当然。

    “好!不愧是朕看中的好儿郎!”刘彻遂击节大赞。

    “去病年少志大,真是后生可畏啊!”刘彻和霍去病正说着话,旁边走过来两人,俱是一身公服,远远走来,就给人一种压迫感,若是一般人,莫说是与这两人对视,便是遇见了都要不自觉的绕开走。

    这两人,正是大汉的两位大司马,左右大将军秦城和卫青。方才那话,便是从秦城口中所出。

    两人向刘彻见礼,礼罢,秦城笑着说道:“臣看去病就可上阵杀敌,以去病之才,建功立业只在反手之间耳。”

    “秦大将军当真如此以为?”霍去病闻言大喜,“陛下,你看,秦大将军都如此说了,你就答应了臣,让臣出征吧!”

    “大将军那是抬举你,你还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刘彻笑骂道,“你还年轻得很,不急于这一时。来日你若是想和朕的这两位大将军一样,便要戒骄戒躁,厚积薄发!现在该你学的,该你准备的东西,还多着呢!贸然上了战场,别说杀敌,小命都保不住!”

    霍去病见刘彻说的严肃,就知道今日的请战又没了希望,只得怏怏抱拳道:“是,陛下!”

    “这小子,还不满意?”卫青佯怒道。

    “满意,满意!”霍去病皮笑肉不笑道,明显表里不一的做派,让三人一阵大笑。

    秦城和卫青落座之后,刘彻这便道:“自从元朔元年河西大战之后,匈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举动,虽说这三年来小的挑衅没有中断过,但是三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战却是一次都没有。今日叫你们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秦城和卫青相视一眼,秦城便道:“这事儿臣和卫将军私下也曾讨论过,说出来无非就是两个方面。”

    “臣也知道是哪两个方面。”霍去病忽然插话道。

    “哦?那你便说说。”刘彻道,“要是说的不对,就在一旁找个角落蹲着去,以后别胡乱插话。”

    “那要是臣说得对,陛下要怎么赏赐臣?”霍去病信誓旦旦道。

    “出征就免了!”刘彻一眼便看穿了霍去病肚子里的小九九,“就准你以后可以旁听朕和大将军的谈话。”

    “这个不是现在就有了么?”霍去病很不服气刘彻的耍赖皮,哼了一声,还是老老实实道:“臣听闻,河西大战之后,赵信那厮建议伊稚斜迁徙漠北,以疲汉兵,以达到不战而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如此说来,匈奴三年不对大汉用兵,实乃是常理之中。这里面的原因,若是分开来说的话,一者,匈奴是在蓄力;二者,匈奴是在蓄势。”

    说罢,霍去病见刘彻依旧看着自己,便继续往下道:“所谓蓄力,就是恢复国力,毕竟匈奴在经过先前的大战之后,需要时间休养生息。所谓蓄势,恐怕是在等大势到来的那刻。至于这个大势,陛下自然是明白的,臣就不多说了!”

    “呵呵!”刘彻指着霍去病连连发笑,对秦城和卫青道:“如何,朕没看错这小子吧?”

    “陛下英明!”秦城和卫青同时马屁道。

    “两年前乐毅率军驻扎朔方郡,专营朔方城,如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匈奴在蓄势,朕何尝不是在蓄势?”刘彻接着道,“既然敌我先前都在蓄势,那么现在蓄势完了,也该是见胜负的时候了!我大汉自新法推行以来,国富民强,粟仓粮食充足,也该是彻底与匈奴做个了断的时候了!”

    说完这话的时候,刘彻眼中杀气凛然,浑身霸气侧漏。

    从长乐宫回到大将军府,还没进门,秦城就听到了府中小孩子的吵闹声。

    三年前白馨歆在秦城那声“歆儿,我回来了”的叫喊中,一激动就生下了一对龙凤胎,而今,两个孩子都快要三岁,正是能闹腾的时候了。

    男孩儿是弟弟,秦城给他取名为秦斌。斌,文武也,秦城正是取的这个意思。而姐姐则是被秦城取名为秦若曦,算是寄托了秦城对她以后一生美好生活的希望。

    秦城进了家门,姐姐秦若曦眼尖,叫了声“阿爷”便要扑过来,奈何弟弟秦斌脚快,三两步就垮了过来,正好跌到在秦城怀里,却将姐姐甩在了一步之后。

    扑进秦城怀里的时候,秦斌回头向气鼓鼓的秦若曦得意一笑,算是宣告自己率先胜利夺关。

    “斌儿,你慢些!”白馨歆从后面走过来,喊着秦斌教训道。

    “阿娘,你看,弟弟又耍赖了!”秦若曦对秦斌抢了本来属于自己的秦城怀抱,十分不满,气呼呼的对白馨歆指控道:“刚刚明明是我先看见阿爷的,可他却不管不顾的跑过去,要不是阿爷手快,他就摔倒了,现在却霸占了阿爷的怀抱!阿娘,我不管,弟弟他耍赖皮!”

    “这孩子”白馨歆一阵无语。

    “哈哈!”秦城大笑,遂一手抱起秦斌,一手抱起秦若曦,亲了一下若曦的小脸蛋,说道:“这下可以了吧,若曦是姐姐,可得让着弟弟才是。”

    “我有让着弟弟啊!”若曦天真道,“可是他刚刚都要摔倒了啊,这样是不对的!”

    “哼,反正就是我先到的!”秦斌给若曦拌了个不伦不类的鬼脸,得瑟道。

    “好了好了,别吵吵了,阿爷的肚子都饿了,是不是该吃饭了?”秦城笑着看看秦斌,又看看若曦,眨眼道。

    “嗯,吃饭了!”秦斌和若曦同时点头,然后又几乎同时从秦城怀里下来。若曦跑过去拉住白馨歆的手,然后两个小家伙就将秦城和白馨歆放在中间,一人拉着一个。

    “吃饭竟然都不叫我?”小蓉儿看到秦城和白馨歆相视微笑的模样,顿时就气了,她一手抚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喃喃自语道:“改天我给生个三胞胎,看你还敢不敢吃饭的时候忘了我,哼!”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元朔四年(一)

    秦城当然不会忘了小蓉儿,在小蓉儿喃喃自语的时候,秦城转过头来,远远的注视着小蓉儿,笑着招呼道:“别摸了,再摸也要十个月才能生出来。还是快些过来吃饭吧。”

    白馨歆掩嘴一笑,拿有趣的目光看着小蓉儿,道:“是啊,这个急不来的。”

    小蓉儿不服气的哼哼一声,挪步走过来,用嘟囔的语气道:“摸了不会早出生,但说不定可以多生几个呢?”

    “多生几个?”秦城哑然失笑,而后哈哈大笑,走过去拉起小蓉儿的手,煞有其事的问道:“那你想要生几个?”

    “三个不,四个总之越多越好!”小蓉儿理直气壮道。

    “”秦城伸手抹了抹额头,作痛苦状,“你这是把自己当猪啊?就算你把自己当猪,本将军也不是公猪――你也不能一下子生那么多是不是?”

    “猪?”小蓉儿立即就来气了,“母豕生孩子是不需要公猪的!”

    “”秦城顿时给噎在那里。

    见小蓉儿面红耳赤的模样,秦城只觉得一阵无奈,这小妮子自打怀上孩子之后就脾气见涨,懂不懂就面红耳赤,而偏偏每当这个时候秦城就只能哄着供着――女人需要男人哄着供着的时候也不多,除却每个月的那么几天,也就是一辈子的这几个月了,当然,其他时候不是不可以供着哄着,只不过秦城是断然不会这样做的。

    毕竟,自己还是这个家的老大不是?秦城一直觉得,在平时辛辛苦苦的自己才是应该被供着哄着的对象

    “好了好了,蓉儿,你就别为难将军了,他已经知道错了。”白馨歆也过来拉着小蓉儿的说笑道,然后一个劲儿的给秦城使眼色。

    “对,对,你爱生几个生几个,我都举双手赞成,反正我堂堂大将军府绝对不会有人挨饿!”秦城呵呵笑道。

    “这还差不多!”小蓉儿哼了哼,在得到应有的重视之后,显得很是神清气爽,这就拉着秦若曦和秦斌,说道:“走,吃饭去!”

    说罢,像一只高傲的公鸡哦,不,母鸡,以胜利的姿态向饭厅走去。

    秦城和白馨歆在小蓉儿身后相视一笑,眼中有无奈,也有满足――家里有小蓉儿这么个活宝,也不用担心会闷,这在秦城不在府上的时候,也能给家里增添不少生气。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城才会下定决心娶了小蓉儿?

    如果有人问秦城,秦城一定会果断的摇头,然后郑重其事道:“其实那都是因为爱情!”

    如今的秦大将军府,小活宝有秦斌和若曦,大活宝有小蓉儿,然后再有白馨歆这个主母,自然是活泼又不失庄重。

    ――目前就是这个构成了,至于以后秦大将军府会不会更加热闹,那就得问秦大将军本人了。

    吃过饭之后没多久,董仲舒和窦非就来到了大将军府。

    比之三年前,如今的窦非显得更加成熟,因为常年在主事的位置上,身上自然而然带上了一股上位者的气质。而让秦城感到欣慰的是,窦非身上的官僚气息并不重,这一方面是窦非前面三四十年的积淀使然,一方面,也是因为窦非一直没有放弃过学术的研究,所以身上那股名士的儒雅之气,也是愈加浓厚。

    毕竟,在秦城看来,要是窦非这样的大才,身上尽是官僚气而少了书生气,实在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

    而这些,一大半的原因就在窦非身边的董仲舒。更确切的说,是因为窦非和董仲舒共同研讨的新学。

    这几年来,在新法的推行走上正轨之后,窦非将新法主事的权力分给了东方朔和公孙策不少,而他自己,则是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在与董仲舒著述新学的大事上。

    对于一个真正的学术大家来说,著书立说,开山立派,泽被后人,那种诱惑力和其带来的成就感,是其他事都无法比拟的!

    “大将军好生悠闲,午后的阳光最是暖人,大将军美酒在侧,又有夫人在旁奏曲,人生快意,莫过于此了!”这两年著述新学虽然极为耗费精力,但是已经年迈的董仲舒却不见半点儿萎靡,反而是精神奕奕,愈发有焕发不知道是人生第几春的趋势。这时候董仲舒看到后院凉亭中的秦城,便笑着打趣道。

    秦城招呼董仲舒和窦非随意坐,然后笑道:“秦某一介粗人,不像二位大才,除却从政辅助陛下治国,还要忙着写书,自然乐得清闲。”

    秦城看到如今的董仲舒,心里不由得由衷的感叹:果然人是否精力旺盛斗志昂扬,不在于他吃的多么好,不在于他蛋白质葡萄糖补充的多么充足,而是在于人的内心。人的内心一旦有了活力,有了动力,人就自然精彩。

    董仲舒闻言和窦非自却是嘲一笑,董仲舒道:“若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而且左手提出新法,右手提出新学的大将军说自己是粗人,恐怕这世上便没有文雅之士了!”

    “正是如此,秦兄此番言论,是让我等汗颜、让天下读书人无地自容啊!”窦非也道,说着随即话锋一转,嘿嘿笑道:“不过我却知道,秦兄无非是谦虚一番,以更展现自己的文雅罢了!”

    “哈哈!”董仲舒闻言而笑,“正理!”

    董仲舒和窦非来的时候,白馨歆便止了琴音,与秦城坐到一起。按说一般之家,男人说话谈事,女人是不应该在场的,但在大将军府却不然,秦城从来就没有要白馨歆回避过。而且这事也没人觉得不妥,不仅是长安城,便是天下人都知道,秦大将军有位奇女子夫人,能够在秦城身陷囹囵的时候主持大局,协调众人将秦城从牢狱从捞出来。

    秦城听了窦非的话,却是认真的摆了摆手,正经道:“我这可不是谦虚,不管是新法还是新学,我都只是提出来一个最基本的想法而已,具体的构架和施行都是仰仗诸位。认真说起来,我不是想法多一些,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可不敢贪功。”

    其实秦城想说,我就是比你们多了两千年的见识而已,低调低调

    董仲舒却不以为然,也严肃道:“便就是这份想法,非不世之才不能有。我等便纵有些凡世墨水,要是没有大将军天马行空般的思维,还不是都烂在了肚子里?”

    “啊”秦城仔细想了想,道:“我好像就是想法多点”

    白馨歆轻笑一声,对董仲舒和窦非说道:“两位就莫要再夸奖我家将军了,再夸赞下去,我家将军非乐上天不可,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

    “哈哈”众人顿时大笑。

    “对了,两位今日来此,不会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些马屁之词吧?”秦城笑道。

    窦非和董仲舒随意正色起来,董仲舒更是挥了挥手,不多时,就有几个仆人抬着几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这几个大箱子,满满的堆放着一卷卷书简。

    董仲舒向秦城拱手道:“自大将军将著述新学这件大幸事交给老朽之后,老朽夙兴夜寐,不敢轻慢,与窦兄忙碌三载,终于将新学之说论述了个七七八八。现在,新学既成,便迫不及待拿来与秦兄共赏!”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让你看了之后给提提意见,我与董兄再行修缮。”窦非接着说道。

    “终于成了?!”秦城大喜,当即起了身,走到几个大箱子面前,细细端详一阵,忍不住心潮澎湃,遂转身向董仲舒和窦非大礼道:“新学既成,必定影响我华夏往后千万年的历史,往后,凡是我中华之地的民众,便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之学,这乃是真正的大道之学!是能让我中华屹立于世界最深厚的文化资本!”

    秦城越说越激动,说完情难自已又向董仲舒和窦非行礼道:“我替中华千万年历史,亿亿万民众,谢过两位了!”

    说罢,大礼拜倒。

    “秦兄,这可如何使得?”董仲舒和窦非当即大惊失色,董仲舒更是眼一热,随即热泪盈眶,回想起这辈子的志向,不就是想为中华立一门永久的治国大道之学吗?还有这几年的辛苦,到处拜访名士风餐露宿,查阅典籍不分昼夜,如今新学初成,首先能过得到秦城这位首倡者的如此肯定,如此高的评价,董仲舒如何能不感动万分?

    自古名士,不患富贫,而患没有知己,董仲舒正是如此。

    当即董仲舒和窦非都拜倒还礼,两人道:“秦兄如此谬赞,实在是愧不敢当。”

    好一阵折腾,秦城最后才说道:“两位放心,这些时日我必定认真研读,以不负两位之劳苦。”

    “如此,我俩便放心了。”董仲舒已经不能言语,窦非便说道,“新学初成,定然还有不妥当完善的地方,秦兄可要多指正些。”

    “好!”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元朔四年(二)

    与董仲舒和窦非商定了新学的事之后,天色已暮,秦城也就没有留董仲舒和窦非,在窦非和董仲舒临行的时候,秦城问窦非道:“新学可有复本?”

    “董老已经着书童誊抄了一份。”窦非说道。

    在得到窦非肯定的答复之后,秦城才稍稍放下心来。新学问世,和新法一样,其道路必定不会平坦,有个复本确实要保险很多,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董老可要将复本收好,而且最好是不要让外人知晓董老还有这样一个复本。”秦城最后对董仲舒如此嘱托道。

    “大将军放心,必然如此。”董仲舒显然不会没有考虑,这些东西他也都能够预料到,其实从他让书童誊抄了一个复本的行为中就可以看出,董仲舒已是非常谨慎。

    送走了董仲舒和窦非,秦城本以为今日应该没什么事了,正打算和白馨歆休息的时候,郭冬冬和郭希希来了。

    不同于往日,这回郭冬冬和郭希希来,却是给秦城带来了一个麻烦。

    “陛下迁徙天下豪强至茂陵,郭家势大,也在迁徙之列。”入座之后郭冬冬说道,“但是郭家在京畿和老家的产业都颇大,要是迁徙到了茂陵,多年积累必然毁于一旦。”

    郭冬冬和郭希希面露忧色,秦城却没有立即做出什么保证。

    刘彻迁徙天下豪强于新建的郡县茂陵,其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抑制甚至是打压天下豪强。豪强,无论从那方面来说,都不是统治者愿意看到的存在。刘彻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国家政…治,决意打压豪强,将其瓦解,乃是今年朝堂上很大的一个事件。

    问题的关键在于,刘彻对这件事的决心非常大,已经下了死命令,必定要将此事毫无商量的贯彻执行。

    在秦城熟悉的那段历史中,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郭家的老大郭解就找到了卫青,让卫青给他求情,说是郭家资产势力都不大,没有达到刘彻规定的标准,让刘彻放了郭家。

    当时卫青因为佩服郭解的侠义之风,便答应了此事。然而,当卫青跟刘彻说明此事的时候,刘彻却并没有给卫青面子,而是道:“能让大将军出面为他说情的人,会是没有权势的人吗?”遂没有答应卫青的请求。

    今日,这事儿落到了秦城的头上。

    所以秦城感到很纠结,一方面绝对没有商量余地,明知不可有通融的刘彻的政令,一方面,却是自己的嗯,情人。

    虽说秦城和郭希希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成亲,但是两人的关系并不是什么秘密,市井中人怕是都知道这事儿,秦城自然不能不管。

    “秦大哥,这事儿可就交给你了!”郭希希不知道秦城心中的纠结,她还以为这事儿对秦城来说就是举手之劳,“我们郭家的上下老小,可都掌握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