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骨(合作)-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拱卫下,如同战神临世。饶是陈鹤并非什么二八怀春少女,也被秦城的气势唬得一愣一愣的,只觉得神圣不可侵犯,臃肿的身体一抖,仰面就拜倒下来:“北塘县令陈鹤,率北塘同僚,恭迎秦大将军!”
这种架势秦城并非是第一回碰到,这些年东征西讨,少不了对面这种场面,因是秦城还算比较淡定,下马疾行扶起陈鹤,毕竟对方是老者,秦城向来不会在老人与穷人面前摆谱,“陈县令快快请起,无需客气。”
“饭食已经备好,请秦大将军与诸位将军移步。”陈鹤被秦城亲手扶起,大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忙道。
在陈鹤一步三抖的陪同下,秦城等人走进府内,倒不是陈鹤太过肥胖而抖得厉害,还是走得急走的殷勤,肚子上那点发福的肥肉就抖的格外欢畅。
陈鹤的招待确实慷慨,羊肉都是用的整只,摆在案桌上酒占据了一大半的面积,此人年轻的时候也戍卫过边塞,懂得军中饮食的特点,因而没上什么点心雅菜,只是大酒大肉管够。
众人落座之后,陈鹤便开始劝酒,他自己本身不能喝,三杯酒下肚就已经面红耳赤,不过仍是连连向秦城等人举杯。
“陈老若是不能饮酒,便少喝些,我等都是沙场征伐的年轻人,个个都是酒桶,陈老没必要跟我等拼酒量。”陈鹤举止豪放,让秦城增加不少好感,于是便变了称呼。
“秦大将军与诸位将军为陛下为大汉沙场征战,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居功至伟。陈某年迈,不能跟随大将军征伐沙场,已是无奈,现在怎可连酒都不喝?未免太过于小气!”陈鹤豪迈道,没有老气横秋,却有几分潇洒任性的意味,这话说出来本是气势不凡,却被他自身一个酒嗝给破坏了,陈鹤也不介意,举杯道:“诸位将军,请!”
秦城等人俱被陈鹤如此气势所感染,纷纷举杯满饮。
陈鹤一樽酒喝下,气息不顺,咳嗽不停,以至弯下了身子,模样十分窘迫。秦城正想起身再劝,忽然从旁厅跑出一个人来,疾行到陈鹤身边,为他连连抚背,低声关切的数着什么。众将再看时,却发现那是一个体态轻盈的女子,身着灰色长衫,发鬓束于背后、于尾上三分处用红绳结了个结,众将虽一时没有看清其面容,但观其举止,便觉的顺眼。
“阿爷,你不能喝酒便少喝些罢,诸位将军不会责怪,你莫要这样坏了身子!”女子关切而焦急的说道,低着头,却是不敢看秦城等人一眼。
被这少女一番折腾,陈鹤气顺不少,不过脸色仍是通红,他坐直身,先是向秦城等人告罪,然后向众将介绍道:“这是小女。”转而对身边的少女责备道:“你一个女孩子家跑出来作甚?”然而接下来又道:“还不见过秦大将军与诸位将军?”
“诺。”少女低头轻声应诺,碎步走出陈鹤面前的案桌,在这期间,众将眼神都聚集在她身上,这让她尤为不好意思,脸红的像葡萄一样。少女先是在秦城面前站定,好看的小手攥在一起,关节泛白,显得极为紧张,“小女陈宁见过秦大将军!”
然后又向乐毅等人行礼道:“见过诸位将军。”
直到这时,秦城等人才看清这少女陈宁的相貌,五官小巧而精致,有玲珑剔透之感,透着一丝未褪的稚气,很是清新,身子倒是发育的不错,胸前已经颇具规模,看样子大概已有了十六七八岁,正所谓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小美人儿。
战乱之后乍见伊人,秦城心中微动。不是这陈宁美到了毫无道理的地步,而是战场之外突然出现一个清新的小可人,不能不让人生出一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感知,与血火战场泾渭分明,但此时却离得如此之近,有种矛盾的美。
“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秦城不由轻轻感叹,察觉到失礼之后一怔,暗自嘲笑了自己一番,忙向陈宁道:“姑娘不必多礼。”
“小女向来崇敬秦大将军,今日得见大将军,一时不慎失了礼节,还望秦大将军莫要见怪。”陈鹤在旁致歉道。
“陈老说笑了,令媛关心陈老身体,也是孝心,至于我等,今日冒昧打扰,才是唐突。”秦城笑道。
“大将军。”陈宁忽然出声,睁眼注视着秦城,方才秦城说话时她稍稍愣了愣,这会儿刚回过神来,想起个中不解,本能的出声想要说什么,但话出口才知道不妥,一时间好不羞涩。不过见秦城转过头来,陈宁还是大着胆子道:“方才秦大将军所说: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是何意?”
“这个”秦城不好意思的绕绕头,有些支吾,难道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告诉她,这是当年秦王赢驷向商女的告白?
“宁儿,不得无礼!”陈鹤读过书,能大致知晓这话的意思,连忙出声呵斥,免得闹出笑话。
“小女失言,请秦大将军莫怪。”陈宁抿了抿小巧的嘴唇,细声道。
“无妨,无妨。”秦城正打着哈哈,却诧异的看到陈宁已经端过了酒樽。
“小女向秦大将军赔罪,秦大将军随意。”陈宁举杯浩然道。
说罢一仰脖子饮下,动作干净利落,说不出的英雌飒爽。嗯,这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
陈宁从说话到饮酒,一气呵成,大气十足。但秦城是何等人,焉能听不出陈宁说话时轻颤的声音中透露的紧张?秦城心中无奈的笑笑,暗道你一个小女子,今日如此辛苦花这么大决心喝这个酒作甚?
秦城见陈宁喝完之后面不改色,直直的看着自己,月牙般的眼中尽是期许,还有些害怕被忽视的慌张,也不矫情,在陈鹤的注视中同样饮完一樽酒。
“多谢秦大将军!”陈宁欣喜的说了一句,低着头退回到陈鹤身旁,先前喝酒的时候脸没红,这会儿倒是红的厉害。
“哈哈!”陈鹤恢复豪放本色,大笑两声,向秦城等人朗声道:“不瞒诸位将军,陈某虽然酒量上不来台面,但是某这小女――不是某自夸――却是个中豪杰。今日既然秦大将军肯与小女对饮,那接下来便让小女代某与诸位将军畅饮如何?”
陈鹤这话说的荡气回肠,他自己是豪情万丈了,却让秦城等人一阵尴尬:特么有你这么当爹的么?
陈鹤扭下头对陈宁低声说道,颇有几分咬牙切齿:“丫头,你到底是看到老爹醉了跑进来的,还是忍不住想和秦大将军见面了才跑进来的?”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北战事
宴会接下来的部分说来简单,陈宁在敬过秦城的酒之后没多久也就退下了,秦城等人填饱了肚子,与陈鹤唠嗑几句,也就离了席。军营中本就有大量的事务等待处理,今日若不是陈鹤在半路上拦住了秦城等人,盛情难却,秦城等人本是不会来这里赴宴的。
“多谢陈老款待,我等这便告辞了。”秦城向陈鹤抱拳,微笑着话别。
“秦大将军今日能赏光,陈某倍感荣幸,某一把老骨头了,不能上战场,只能预祝秦大将军和诸位将士,沙场建功,平安凯旋!”陈鹤酒没喝多少,豪气却是增添不少,略有醉态的朗声道。
诸将纷纷抱拳道一声告退,这便一起走了出来,陈鹤殷勤相送,总之是一派军民和谐的大好景象。
从厅中出来,秦城和诸将在陈鹤故作镇定的陪同下向外走去,行至半路,忽闻一阵凄厉的惨叫,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一个年轻仆人正从后院狼狈奔出,手脚并用,神态慌张,不时往后望。仆人看见秦城等人后,自觉失了大礼,更是惊慌,正要解释什么,忽的从后方跃出一只大黄狗来,露着狰狞的獠牙,面目凶恶,呜咽几声,扑向那年轻仆人,吓得他惊叫不已。
正在众人略显疑惑之际,一声幸灾乐祸的声音从后院传出,好似正在由远及近,那分明是一个女子的声音,正颇为兴奋的喊道:“骠骑将军,咬他,咬他!”
原来这大黄狗被主人起名为骠骑将军秦城额头冒出一根黑线。
“主人”年轻仆人一边跑一边朝陈鹤悲凉的喊了一声,像是求救,模样凄凉。
这时候,陈宁从后院中跑出来,举止之间极为亢奋,还夹杂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声音:“咬他,咬他,骠骑将军,咬着了今天给你吃肉!”
跑出院门,陈宁不由一愣,没想到碰到了正往外走的秦城等人,怔怔的看了秦城等人一眼,发现秦城和陈鹤都是黑着一张脸,而诸将则是一副忍俊不禁的样子。
“阿爷秦大将军,你们还在啊呵呵。”陈宁尴尬的站在原地,窘迫的低下头,不敢再看诸人,小脸微红。
“胡闹!”陈鹤大怒,疾步走过来,抬手就拍了陈宁脑袋一记,“谁让你放骠骑放狗的!不是让你不要再在府中乱放狗的吗?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
“阿爷,我错了”陈宁扭捏道,抬头看了秦城一眼。
“还不把你的狗拉回去,别在这给我丢人现眼了!”陈鹤怒气未消。
“诺。”陈宁答应一声,朝那还在追着仆人到处跑的大黄狗唤道:“骠骑将军,回来!”
秦城:“”
“陈老,我等告辞了。”秦城向陈鹤拱了拱手。
“小女疏于管教,让诸位见笑了。”陈鹤尴尬的呵呵两声。
出了陈鹤府邸,乐毅等人终于忍不住,俱都哈哈大笑起来,乐毅一边笑还一边打趣道:“骠骑将军,哈哈,依我看气势上还真有几分相像呢,哈哈!”
秦城瞥了众人一眼,索性懒得理会。
本来以为那厮是小家碧玉,温婉可人的存在,没想到其实也是个刁蛮的家伙,这女人果真是难以捉摸啊。
城外骠骑军正在构建简易营地,因为伊稚斜大军退走,汉军不可能在此地多作停留,所以营地就没必要深沟高墙,秦城和诸将过来的时候,营地已经完成,秦城这便带着诸将直接进了中军大帐,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一日之后,大汉东征军在秦城和乐毅的率领下,自北塘出发,越过长城,深入大漠,寻找匈奴主力。
四日之后,秦城接到霍去病的矛隼传书,信中战报让秦城吃惊不小,当即召集诸将军议。
“根据霍去病传回的军报,伊稚斜率领十二万大军,到达了高阙关,已经围城,攻势在即。”秦城负手站在将案之后,凝重的对站成两列的诸将说道,“高阙关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城墙损坏严重,已经不堪硬守。况且霍去病前日在高阙关外大胜之后,俘获了大量匈奴俘虏,现在这些被关押在高阙关内的俘虏也成了不稳定因素。总而言之,高阙关情势危急。”
“事不宜迟,我等应该尽早赶去高阙关驰援!高阙关已经不足以据守,若是关破,则千里河南地无险可守,那情势就不妙了!”乐毅沉声说道。
秦城点点头,招呼传令兵进账,道:“用矛隼传令,让霍去病务必坚守高阙关,直至援军赶到,人在关在!”
“诺!”
“大将军,末将愿率五千骠骑军轻骑为先锋,为大军开道!”秦庆之请命道。
秦城稍作沉吟,摇头否定道:“东征军现仅有兵力不到七万,且有一万尚在高阙关,而匈奴大军兵力是我等两倍,此时分兵无益,五千轻骑就是先到了也做不成任何事。传令,大军即刻挥师高阙关!”
“诺!”
军议散了之后,乐毅并没有和诸将一同离去,而是留了下来,待诸将都走的远了,他才面有忧色的对秦城说道:“此番与伊稚斜决战,我军兵力始终处于劣势,虽然霍去病在高阙关击溃了五万匈奴大军,骠骑军在五原抹掉了左贤王三万精骑,但并没有能改变敌众我寡的局势。当下匈奴节节失利,必然步步为营,这必然使我等能用奇计抓住对方的失误做文章的几率大大减小,正面决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若正到了正面决战之时,即便有骠骑重骑,八千虎贲,算上装备优势,我军胜负也只在五五之间啊!”
秦城同样面色凝重,“说五五之间还有些乐观。按说伊稚斜自出征以来,二十余万大军损伤几乎过半,已经差不多丧失了战斗力,但现在伊稚斜执意不退,大概也是下了放手一搏的心思,正面决战不战则已,若战,我大军之中,带伤的占了多少,能有几分胜算?而伊稚斜的十几万大军虽然士气可能低迷些,但这些却是基本毫发无伤的,加之此战关系到匈奴存亡,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遇,谁说匈奴人不能爆发出非同一般的潜力?所以正面决战,我等讨不到半分便宜。”
乐毅叹了口气,“若是能有援军,那便好了。”
“援军?”
秦城和乐毅对视一眼。
不知是命运眷顾,还是命运在开玩笑,半日之后,秦城和乐毅讨论的“援军”,竟然真的出现了。
“乌桓王率领乌桓、鲜卑、阿米德三族共五万骑兵,来助大汉对付匈奴?”秦城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跳猛然加速。
会稽郡。
卫青初到会稽郡的时候,只带了五千步卒,加上会稽郡的一两万屯兵,硬生生的与余善率领的十万百越大军抗衡。期间无兵无将的卫青苦苦支撑,虽然同行的东方朔和公孙策帮着出了不少计谋,但也一度被逼退出了会稽郡地界,狼狈而窘迫,几乎就要兵败。
好在随着战事的进行,朝廷组织起来的兵员源源不断的开往会稽郡,卫青所中的可用之兵终于逐渐多了起来,虽然仍是缺乏将领,好歹可以与余善一战。
大汉成年男子人人都有两年的戍卫服役期,所以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要组织起一支大军并不难,起初十万南军尽去了颍川,卫青只能带着五千步卒汇合会稽郡屯兵与余善对战,现在一个多月过去,卫青也终于摆脱了小家子气,底气足了起来,手中也握有了五万雄兵。
不过五万大军,已经是刘彻能给卫青支持的极限。淮南国战事毕竟还未完全结束,北方近十几万骑兵正在征战,日费粮草无数,这些年大汉的国力虽然增长不少,但也不能再维持更大的军费和后勤支出。事实上,各方战事持续到现在,大汉朝廷的财政已经是捉襟见肘,长安城未央宫内,刘彻每日都要和几位朝廷大员吹鼻子瞪眼,一个不停的问:“还能拿出钱粮吗?还能拿出钱粮吗?”一个不停的回答:“陛下,实在是拿不出来了啊!实在是没有了啊!”但是最后,在刘彻怒目而视的威逼下,丞相公孙弘总是只能欲哭无泪道:“还能再挤一点点,只有一点点了”
饶是如此,刘彻也从未给各路领兵主将下达过必须尽快结束战事的命令,相反,刘彻在接到各方军报之后的回令永远只是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尔等只管放手去打,朕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拼命!”
五万装备精良的大军,正如卫青自己所说,要对付“蛮夷之地”出来的十万百越杂兵,只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情。这些时日,卫青已经连战连捷,收复了会稽郡全部丢失领地,将余善赶鸭子一般赶回了乌龙江之南。
而卫青则率大军在乌龙江北扎营,稍作休整,准备再一鼓作气杀进闽越,将余善彻底消灭之。
“卫大将军,好消息啊!”东方朔满面红光的走进卫青的中军大帐,手中拿着一张写满字的锦帛,对卫青和公孙策笑道:“闽越王驺丑派人送来了密信,表示希望跟我军里应外合,一举将余善铲除!这个被余善软禁在闽越王城的小王,终于联合起一部分力量,准备给余善背后来一刀了,哈哈!”
………………………………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死何归?(第二更)
(感谢毒蛇兄的月票捧场、一醉兄的月票。儿童节快乐)
“余善兵败如山倒,十万大军损伤殆尽,而今墙倒众人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卫青倒是显得很淡然,眼下百越局势已经逐渐明朗,驺丑在此时再如何配合汉军动作,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这对之前经受了极大困境和考验的卫青来讲,并无多大感情可言。
公孙策点头表示同意卫青的观点,他道:“之前朝廷扶持驺丑三年,而他在一夜之间就被余善彻底翻盘,说起来也是烂泥扶不上墙,这时候余善要江郎才尽了,才敢出来折腾一番,想要分一杯羹,想的倒是挺美。”
东方朔将驺丑的密信放到一边,道:“现在驺丑还能活着跟我们联络,而不是在余善起事的时候就死于非命,已经是殊为难得了,我们要求他如何如何,未免有些要求过高了。”
“若是如此,现在我们还要他掺和进来作甚?”公孙策不屑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不用跟驺丑联系?”东方朔如此问道,现在三人是百越事务的决策层,公孙策的意见也是最终决策需要考虑的一部分。
“我也没如此说,毕竟有胜于无,现在能够尽早结束战事才是正经。”公孙策很成熟的说道。
公孙策已经发表意见,东方朔便看向卫青。卫青摸着下巴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事儿陛下应该有所决断,我们等等看陛下的旨意。”
“等陛下的旨意?现在派人回去报信,最快不也得十天半个月?”公孙策有些不理解卫青的做法。
“报!卫大将军,陛下有特旨到!”说话间,有军士过来禀报。
“这么合适?”公孙策和东方朔相视一眼。
卫青接过木盒,打开后抽出其中一张锦帛,看了一眼,然后对注视着自己的东方朔和公孙策说明道:“陛下有旨,命我等全盘接管百越,战事结束,东方朔暂时主持百越诸事,公孙策为副。此后,不再设闽越王、南越王,而以郡县立之!”
东方朔和公孙策听了这话,并没有流露出多大的意外之色,刘彻借此次战事废除百越诸王,设置郡县,这也是明眼人早就能看出来的事。
“那驺丑的密信如何处置?”公孙策问道。
卫青微微一笑,“陛下说了,若是驺丑相约里应外合,可虚以委蛇,借助其帮助顺利我等掌握百越全境。至于事后驺丑如何处置,陛下自有区处。”
“陛下果然英明”
乌龙江南,章治城。
余善被卫青赶出会稽郡,南逃渡过乌龙江之后,临时在章治城驻扎。不甘就此认命的余善,意图以章治城为依托,在乌龙江畔与卫青大军再战一场,以期翻盘。
“军中可战之兵已经不足三万,卫青大军却有五万,而且士气高涨,明日之战,胜负难料”在余善问起余瑞之对明日战事有何看法的时候,余瑞之苦涩的说出了这些话,“依臣下之见,大军不如退回闽越。闽越地形复杂,百越之民皆是大王子民,我等在闽越作战,便有地利人和,而卫青人生地不熟,风俗不通,又没有根基,必定寸步难行。如此,我大军大则有希望反败为胜”
“够了!”余善闻言,却是恼火的猛然一拍案桌,吹鼻子瞪眼,眼中喷射着恼羞成怒的火焰,咆哮道:“说来说去,你还是认为明日之战本王一定会败是不是?本王平定南越,仅仅用了半个月,将卫青赶出会稽郡,也只用了一个月!如今卫青只不过是运气好,小胜了几场,本王为何要一退再退?百越将士英勇善战,何必不能以一当十?明日卫青率军渡河,本王定要教他有来无回!不杀卫青,本王誓不踏足闽越大地半步!”
“大王”余瑞之知道余善已经被羞愤蒙蔽了双眼,毕竟本来形势对余善来说也是一片大好,眼看三年蛰伏就要一日功成,现在形势急转直下,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日后再也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只得苦苦劝道:“刘安在颍川已经兵败了,大汉之内,大王已经没有援手,现在再跟汉军拼个你死我活,已经意义不大。大王何不趁早收手,向大汉皇帝陛下请罪,说不得还可以安享晚年,若是此番与卫青斗个你死我活,除却一腔热血,还能剩下什么?”
余瑞之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你已经胜利无望了,趁早投降吧你。趁现在还有点资本,还能换个余生富贵,再打下去,你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大概才是余瑞之真正想说的话。
“瑞之,你说什么?”余善霍然站起身,怒极的样子就差没有一巴掌扇过来,“你竟然能说着这样的话,你是认定本王必败了?!”
“大王,不是瑞之妄言,而是形势如此啊”余瑞之继续劝道。
“闭嘴!”余善暴呵一声,怒极反笑,阴冷道:“说来说去,你还是怕跟着本王一条路走到天黑,丢了性命是不是?而今你约莫是觉得本王胜利无望了,便想劝本王投降,以在大汉皇帝小儿面前混一份功劳,保你以后荣华?你倒是打得好算盘!”
“大王!”余瑞之惶恐拜倒,“臣下绝无此意啊!”
“事已至此,何须多言?”余善怒火更甚,“既然你不想跟着本王,那便给本王滚,滚出军营,滚出章治城!”
“大王”余瑞之痛呼。
“来人,将这厮逐出军营!”余善拂袖冷声道,不顾余瑞之的苦苦哀求,“本王面前,再无余瑞之,轰出去!此人再敢接近军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