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骨(合作)-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不放进心里,但是十八什,却是早已经进了他的心,所以他不愿看到十八什的弟兄们跟自己的关系只是死板僵硬的上下级关系。

    “属下谨遵军侯吩咐……”董褚习惯性的抢先道,见秦城和伍大亮都一脸鄙视的看着他,立马意识到自己错了,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赔笑道:“秦兄说的是,我等也认为该当如此,呵呵。”

    “是了,此番出征,我什中总共生还五人,其他两人现在何处?”秦城问道。

    “都在营房猫着呢,什……秦兄弟想去看看?”伍大亮说道。

    “走吧,都是一个什的兄弟,能活下来都不容易,大伙儿今天好好聊聊!”

    之后秦城便去了十八什的营房,那剩下的两名军士见了秦城,脸上都有钦佩之色,秦城不管这些,与他们插科打诨聊了半响。期间这两人在称呼秦城为什长或者军侯的时候,都被董褚给骂了回去,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姿态对他们说,以后就叫秦兄,不准叫什么什长军侯了。秦城给了董褚一脚,骂道你这副臭德行是不是准备让他们叫你大爷?

    众人热闹了一阵,见天色已晚,伍大亮本想留秦城跟他们一起用餐,但想到秦城现在的身份恐怕不会再吃那些一般的军食,一时有些支支吾吾。秦城看出了他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自个儿待会儿还要陪将军,以后再跟大伙儿一起。伍大亮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

    临走的时候,秦城本来是想给众人透露一些骑兵的事宜,让他们做好兵种转换的准备,但是想到这事儿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陛下批准不批准还没有个准头,也就索性作罢,只叫众人当下莫要疏忽了训练。

    当晚李广等军营中的高级将领,自是为秦城摆了一场宴席。席间秦城自然是唯一的主角,被灌了不少酒。不过有了上次跟白馨歆拼酒的经验,秦城这次也不敢喝的太过。

    热闹了半夜,直到凌晨,诸将方才散去。

    此后,秦城在军营无所事事了几天,长安来的大臣也终于到了乾桑城军营。

    ――――――――――――――――――――――――――――――――

    ps:作品相关中发了个人物志,恩,是主角穿越前的,大家都去看看吧!

    ps2:本书后面的一段情节主旋律是种田,当然这个种田不会单调,不会枯燥,我向大家保证!

    ps3:呼唤红票!!!!!
………………………………

第四十章 初见卫青(已修改)

    乾桑城,郡守府。

    当秦城猫在迎接队伍的最后面听得李广和长安使臣的谈话时,心中很是震动了半响,他没有料到汉武帝刘彻会派此人前来上谷。虽说乾桑城此番大战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若是纯粹的表彰战功,封赏有功将士的话,却是没有必要将此人派遣来。秦城毕竟是在二十一世纪生活了三十来年的人,知道此时此人在汉武帝刘彻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可以说,刘彻整个击灭匈奴的希望都和此人分不开,此人成功,则是刘彻成功,此人失败,则刘彻的对匈战争政策也会面临着流产的危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对匈关系如此敏感、对匈战争准备如此紧迫的时候,不在长安尽心尽力训练中央骑兵,却跑到乾桑城这边郡地方来,绝对不会是简单的为了上次那场大战而已。

    此人,卫青。

    卫青跟李广打了个照面,便在乾桑城一干高级将领和官吏的簇拥中,径直进了郡守府正厅,在正厅中间面对众人站定后,从旁边一军士手中接过一片御用锦帛,不动声色的打开,便照着念了起来。

    “今秋,匈奴左贤王率部侵袭我大汉边境,烧杀抢掠无度,横行代郡、上谷、渔阳三郡,实为我大汉之奇耻大辱。幸得上谷郡守李广,率军万余,出战匈奴,两日鏖战,斩首五千余,斩杀匈奴左骨都侯,击退匈奴,扬我大汉军威,护我大汉百姓,实为大功一件,不能不赏。今,寡人封赏如下:上谷郡守兼主将李广,出战及时,调度有方,领军大败匈奴,封关内侯,食邑二百户!重步兵秦城,斩杀匈奴左骨都侯,护卫黄旗,斩首一十五,英勇无双,领少上造爵!轻步兵校尉李中继,领兵伏击匈奴左贤王,斩首三千,晋少上造爵……骑兵校尉纪铸,身先士卒,斩首三十,晋右更爵……骑兵乐毅,斩首二十有七,领五大夫爵……其余人等,凡有建功,皆有封赏!”

    长长的封赏名单,卫青换了锦帛,又换了一个竹简又一个竹简,念了足足一刻钟,总算将主要的封赏名单念完。

    此时待在正厅中的军队一干将领,有跟着李广立了功,得了爵的,听到念到自己的名字,无不是喜上眉梢,那些跟着李息没有立下什么功劳的,这会儿只能干瞪眼,心中盘下次该如何如何。

    秦城心中不知少上造是个什么样品阶的爵位,但是感受着诸将羡慕的眼神,估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过当他最先听到李广被封为关内侯的时候,心脏还是免不了抽动了一下。现代人稍微对历史熟悉点的都知道,李广空有飞将军的威名,穷其一生,却没有被封侯!汉武帝一朝,封侯者多如过江之鳞,却偏偏没有李广。而李广一生都没有被封侯的原因,历来也为后人所不解、所争论,凡此种种,几乎无人不对李广惋惜。秦城没有想到,自己刚穿越到这个时代,就改变了一些小小的历史,这李广一生没有封侯的遗憾,也终于因为自己而不复存在!不仅如此,李广现在被封侯,恐怕也是汉武帝一朝,最早封侯的将军了吧。如此说来,李广不仅不会再在历史上留下一个遗憾,说不得还会留下一个佳话!想到这里,秦城不由得翘了翘嘴角。

    卫青先处理完了公事,一直肃然的脸庞脸这才笑了起来,大步走到李广面前,恭贺道:“恭喜李将军,有汉一代,除了高祖当年,您可是第一个封侯的将军,李将军英勇,果然是不减当年!我等,都是佩服的紧啊!”

    “卫将军谬赞了,本将这一把老骨头,能有今日,一是众将士个个英勇,作战悍不畏死,二是陛下惦记,要说封侯,我李广实在是受之有愧啊!”李广说道,言语中没有丝毫傲慢之色,仿佛封侯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件值得特别兴奋的事。

    “李将军何必谦逊,此番大败匈奴左贤王,乃是有汉以来最为恢弘一次胜利,陛下极为高兴,要不是诸多事务缠身,陛下还跟我等提起,要来亲自来恭贺李将军!在长安的时候,在下可是没少被陛下鞭策,让我来向李将军好生学习一番!”卫青道。

    “要是如此,老夫实是不敢当。”李广叹道,“此番出征,老夫领军五千,战事结束时,方剩千人,四千将士洒尽了鲜血,老夫却在此受此重赏,于心何安哪!”

    李广这话说的真诚,李广只当他是谦逊,和诸将共同宽慰了一番。

    “此番出战,斩杀匈奴左骨都侯,护卫黄旗的秦郎,可在这里?”卫青和李广说了一阵话,便问道。

    “秦郎,来见过卫将军。”李广向秦城招呼道。

    “小卒秦城,见过卫将军。”秦城上前几步,在卫青面前行礼道。

    “你就是秦郎?”卫青见到秦城,愣了一愣,仿佛是没想到斩杀匈奴左骨都侯,立下如此大功的秦城竟是这般与自己相仿的年纪,甚至比自己还要年轻,“秦郎此番立下如此战功,可是羡煞我等了!”

    “卫将军谬赞了,小卒只不过是侥幸而已。”秦城不轻不重道。

    “侥幸?秦郎何必如此谦虚!”卫青正色道,“秦郎此战之功,已经传遍了南北军,众将士无不以秦郎为楷模。若说李将军此时已是军中神话,秦郎便是众将士渴望超越的目标,大丈夫立于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秦郎与我等莫不应该如此,这也正是陛下希望看到的军人志气!秦城既是有如此本事,我等不及,秦郎自当为陛下分忧才是。”

    秦城微微一笑,拜道:“卫将军如此说,倒是秦城妄自菲薄了。”

    卫青是什么样的人物秦城还是有底的,汉武帝一代,卫青是出战匈奴的第一名将,此时也是刘彻面前的军中第一红人。如果说当初汉武帝刘彻出击匈奴的四路骑兵中,没有卫青的胜利的话,刘彻的对匈奴的战争政策恐怕就在朝堂上站不住脚跟了。

    彼时董仲舒虽然已经向刘彻献上了《天人三策》,差不多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在汉朝延续了六七十年的黄老学说,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汉武帝要废先王之政,出兵击灭匈奴,朝堂上习惯了和亲政策的大臣们,自然是会给刘彻不少阻力。刘彻借助前两年的马邑之围成功将军权握在了手中,这也使得他得以在长安大练骑兵。但是匈奴人六七十年来带给汉朝朝堂的压迫性影响,使得很多人对能够击败匈奴一直抱着悲观态度。匈奴骑兵的强悍,尤其是高祖时期白登之围留下的心理阴影,使得这些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匈奴骑兵是汉军所不能战胜的。

    也就是在这时,李广率领着边郡万余汉军将士大败了匈奴左贤王的万五骑兵,虽说最后要不是公孙贺救援的及时,李广很可能已经城破人亡了,但是现实就是李广胜了,而且还是斩首五千的大胜,这对刘彻来说,无异于打了一针鸡血,太具有振奋作用了。本来刘彻将出击匈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长安训练出来的骑兵上,如此三五年之后,再出击匈奴,只要能有一场胜利,就如当年卫青所取得的胜利一样,刘彻就能将他的对匈战争政策执行下去了。

    而现在,在刘彻的中央骑兵还没有练成之际,李广以边郡之力,大败匈奴左贤王,这在让刘彻惊喜之际,也使得他的对匈战争政策能够更加有力的走下去。所以,刘彻对李广此番行动的赞赏,绝对不是一个关内侯就能完全表达的。

    秦城这边一边跟卫青和李广说着话,心中一直在盘算着刘彻将卫青派来上谷的用意,想到了这些,心中也就猜到了个大概,若果真如此的话,只怕卫青这次在乾桑城还有得一些时间停留。

    对于秦城而言,这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了。如果说李广是封疆大吏的话,卫青就是中央核心高层了,依托李广,秦城可以在地方立足,获得资历,那么交好卫青,就可以为自己以后进入长安,进入核心层打下一个不错的铺垫。

    ps:今天欠下两千字,明天补上。
………………………………

第四十一章 卫青勘营

    卫青来了这乾桑城,在郡守府念完了刘彻的封赏令,便提出要去乾桑城军营,看看乾桑城这支能够大胜匈奴的汉军。对此李广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也就领着卫青去了。当然,李广也不会无聊到事先让军营准备个什么欢迎仪式或者什么团体操练来迎接卫青的检验。卫青到了乾桑城军营后,便如同初哥儿逛窑子,瞬间将李广等人忘在了脑外。很认真的开始四处打量,每一件事物看的很是仔细,很是认真,也不询问身边的乾桑城诸位将军,自己看的不亦乐乎。那副认真的神态,如同要记住军营中的每一把长刀每一件长戟的样子一样。当然,至于他这般看能看出什么东西来,跟在他后面的秦城和李广自然是不会关心的。倒是后来,卫青跟军营的普通戍卒交谈了不少,涉及的东西方方面面。不过都是些这些戍卒能够轻易回答的,不会为难他们。看完了军营,问候完了戍卒,卫青又查看了军营的军械库。一些普通至极的军械,卫青都看的很仔细,不肯错过一个细节,不时将手贴上去抚摸一番,甚至还拿起来嗅一嗅。秦城看着卫青眉头紧皱,一脸认真的样子,心中暗自好笑,卫青如果企图从这里面找到一些乾桑城战胜匈奴的凭借或者蛛丝马迹的话,秦城只能说,想法很全面。

    卫青自顾自的在军营中转悠,极少跟李广说些什么。要了解一个军营的真是面貌,作为一个专业人士,自己看一圈,总是比被人家口中说的要真实的多。李广在一旁跟着卫青在军营中转悠,卫青不说话,他也不说什么,心中虽然奇怪,但心中也想到了卫青这么做的大概意思,也就索性不多言。卫青这一番转悠,也将下午饭的时间错过了,不过卫青倒好像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似的,也不管其他人跟在他后面无所事事是什么想法,自己倒是怡然自得。

    大半天的时间过后,卫青总算是把军营晃荡了个七七八八,抬头一看天,才发现时辰不早了,回头一看,发现后面跟着密密麻麻一大堆的人,愣了一下,向李广道:“实在是抱歉,在下一时忘了时辰,耽误了诸位将军这么久,诸位将军着实没有必要陪着在下,在下自行在这看看便是。”

    李广一听卫青还有继续下去的意思,忍不住道:“卫将军要勘察我乾桑城军营,何必急于一时,待用过了饭再行勘察也不会误事。我乾桑城军营就在这里,卫将军还怕它丢了不成?”

    李广语气中的不快表露的很明白,卫青却像是没有听出似的,面不改色,不过终究还是向李广抱了抱拳,道:“既是如此,在下便和诸将一起先用饭,也算是答谢诸位将军今日的招待。李将军,请!”

    “卫将军请。”

    本来长史已经为卫青等长安使臣准备好了宴席接风洗尘,不过这话还没有机会说出来,便被卫青在进入乾桑城军营的时候给堵住了口子,卫青表示的很明确,宴席免了。自己走到哪里,便在哪里用饭。

    众人用过了饭,天色也渐渐黑了下来,卫青可以不顾及诸将的颜色,但却不能不顾及天色,也就没有再巡视军营。临走的时候卫青依旧是那副古板不惊的样子,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送走了卫青,李广对身边的诸将道:“也不知这卫青搞什么,一整天在这军营中到处折腾,看他那副架势,哪里像是对待有功将士,倒像是来清查叛逆奸细的。本将倒是不明白了,这军械库有什么好看的,他都能看上一下午,这跟戍卒有什么好谈的,他都能谈上一正午。这小子也就是这一两年神气了,前些年我在长安那会儿,他见了本将哪次不是唯唯诺诺的,今番倒好,在本将面前装的人模狗样的,还挺像那么回事儿,还真是上了天了他!说到底不过是一个靠女人爬上位的小子,还真挺把自己当回事儿,要不是本将今日心情好,看在陛下的面子上,非给他点颜色看看不可!”

    李广憋了一天的气,这会儿骂起来大大咧咧的,显得很是不爽,甚至不惜拿卫青是因为卫子夫做了刘彻的女人才上位的事来当众奚落。

    诸将跟着附和了一阵,大伙儿对卫青今日的做法也是颇不以为然,此时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言好语。秦城将诸将的反应看在眼里,再联想到卫青今日的表现,倒是觉得没有什么。卫青如何,秦城现在还不好妄下评判,不过就卫青今日的表现,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说,秦城还是比较赞赏的。后世哪个官员到了地方上视察,不是被一群地方大员领着做做样子,哪里能真看出什么问题。卫青今日之失,最多也不过是姿态和做事方法的不当罢了。

    卫青今日除了在郡守府跟秦城寒暄了几句外,倒是没有跟秦城作格外的交流,秦城心中也明白,这种中央大员,未必就真把他放在眼里。卫青要领着刘彻的旨意,在乾桑城将汉军大胜匈奴的原因弄明白,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不说卫青,就是乾桑城军营中,除了李广等极少数人外,又有几人能够将这次汉军大胜匈奴的原因看的明白?

    当晚,军营诸将不欢而散,白日里因为加官进爵带来的喜气也冲淡了不少,大伙儿各自沉着脸回营房,气氛有些沉闷。

    乐毅因为此番战斗斩首数在军中位列前茅,今日封爵时也在现场,跟着诸将在卫青身后不知所谓的转悠了一天,这会儿心中也是有些郁闷。

    “这位卫将军怎地这番模样,你是这次大战的最大功臣,这次大战若不是因为你,恐怕也不能够取胜,这卫将军今日不与你好生交谈,也不向将军好生请教,在这军营中胡乱转悠些什么,难不成他还以为咱们这次大胜匈奴是因了这军械的威力么?”和秦城一道回营房的时候,乐毅忍不住愤愤不平道。

    秦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心下明白乐毅是在为自己打抱不平,也不多言,只是道:“你莫要以为这次大胜匈奴的关键原因在我,我有几斤几两自己心中有数。卫将军勘察军营也是有道理的,要了解一支军队打胜仗的原因,不能不先了解这支军队,而要了解一支军队,就不能不了解军队的军士和军事的装备。卫将军今日这般做并没有错,如果不出我所料,卫将军在乾桑城还有一些时日停留,这些时日,恐怕他也会将视线放在军营中。”

    乐毅沉吟了一会儿,不解道:“若是想了解军士和军队装备,他为何不直接询问将军,将军乃军中主将,对这些东西自然知晓的清楚,如他今日这番一点点查看,岂不是走了弯路?再者,像是卫将军这番,只是想着自己来了解这支军队,要真到了他将乾桑城军队完全摸透了的那一天,他岂不是就拍拍屁股回长安了?这对我们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好处啊!”

    “呃……”秦城听了乐毅这番话,特别是听到最后一句,心中猛然动了一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如果事实真如乐毅说的那番,卫青摸清了乾桑城军营的底就走,不会给乾桑城带来什么好处的话,那么乾桑城想要大力发展骑兵的计划也必定要泡汤,毕竟乾桑城要发展骑兵,离不开长安的支持,这对乾桑城军队和秦城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而且按照卫青今日的态度,秦城并没有被他放在心上,或许是不觉得秦城真就有雄才大略,或许是觉得秦城之智未必就符合刘彻选择骑兵将领的需要,刘彻恐怕真就未将秦城放在眼里,要不然卫青今日对待秦城态度就不会如此冷淡,若是果真如此,秦城想要进驻长安的想法,也就绵绵无期了!

    念及于此,秦城暗暗盘算着,该如何才能让卫青注意到自己,向刘彻引荐自己呢?

    “秦城,你在想什么呢?”乐毅见秦城一副沉思的模样,都忘记了回答他的问题,问道。

    秦城淡淡一笑,方才心中虽只是转念一想,但是已然有了初步的答案,秦城轻松一笑,道:“没什么。卫将军之所以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就不要多想了,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就可以了,何必管他怎么在军营折腾。”

    ……

    接下来两日,卫青仍旧是在军营中勘察,只是跟第一日不同的是,此番卫青在巡营之余,倒是会跟李广请教一些军营中的事宜,诸如军士的操练和战术训练等等。对此,李广虽然心中对卫青有所不满,终归还是一一如实说了。如此两天过后,卫青向李广提出了一个据说是刘彻下的命令――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并不是在近代才有的,在古代也有。就说上次乾桑城都试,要不是恰逢匈奴入侵,也是要进行军事演习的。就军队而言,除了实战,军事演习无疑是从宏观上感知军队战斗力的最好形式。

    “卫将军,此番军事演习陛下可有什么特别旨意?”李广在听了卫青的话后,非但没有感到一丁点儿惊奇,反而平静的问道。

    “陛下所旨,自然是比照李将军上次出战匈奴时的战术,来进行此番演习。”卫青道。

    李广面不改色,听了卫青的话,慢慢悠悠道:“卫将军,本将倒是有一个提议。”

    “哦?李将军有何提议,尽管说来便是。”卫青问道。

    “上次我军出击匈奴,之所以能够获胜,地利上占了很大的便宜。而且上次匈奴骑兵攻我,战法与其往日而言也是不同。也就是说,上次我军之所以能够大胜匈奴,特殊因素占了主要部分,而这样的情况,实属百年难得一见,上次一战的事例,也是百年难得有第二次。所以依本将所见,陛下和卫将军既然想了解我乾桑城军队的战力,预见我乾桑城乃至整个大汉军队与匈奴人下次战斗的情况,不可再依照上次的战斗情况演习。而应该是,进行一场新的演习。”李广如同照本宣科般,将这个因果说了出来。

    不如李广所料,卫青听了李广之言,果然陷入了沉默。卫青低头沉思了半响,这才试探着问道:“不知李将军所言之全新演习,乃是何样?”

    “以骑兵对骑兵。”

    李广淡淡道。

    ――――――――――――――――――――――――

    凌晨左右还有一章
………………………………

第四十二章 秦城的算计

    “以骑兵对骑兵。”

    李广淡淡道。

    卫青的身躯有一瞬间的僵硬,“以骑兵对骑兵,李将军所言,可是当真?”

    “军中无戏言,卫将军这还用得着怀疑本将么!”李广正色道。

    卫青沉吟了一下,终于道:“据在下所知,李将军军营中,已是只剩下两千余骑兵。这些骑兵,要分成敌我双方,又要演练出实际效果,可够用?”

    “这就不劳卫将军费心了,本将自有安排,保证让卫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