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骨(合作)-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千多汉军对三千匈奴骑兵的冲阵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到了收尾的阶段,匈奴骑兵被歼了大半,跑了一小半。
在草原这个空间如此广阔的土地上,没有被围的骑兵要逃命并不是一件很费力的事。匈奴骑兵要逃,秦城让轻骑追了一阵,也就收兵回来。
此役,歼敌一千五百有余,俘获两三百,这股匈奴骑兵的头领阿史纳也在乱军中被斩了脑袋。相比之匈奴骑兵,汉军骑兵只四五百骑的伤亡就显得很少了。
打扫战场的时候,李广看着眼前的战场,心情大好,这一连十几日来的沉闷一扫而空,老脸上荡漾着得意的笑容,对秦城笑道:“峰回路转,终究还是赢得了这场战争,连日来的郁闷一扫而空,今日也算是大出了一口恶气!我上谷有了这般骑兵,日后匈奴人就没有在我等面前耀武扬威的本钱,只需要如此一想,本将就觉得扬眉吐气!本将与匈奴人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未感觉如此痛快过!”
说完,李广顿了顿,看向秦城的眼神里尽是欣赏,还有些欣慰,“秦郎,你果真是一员副将!要说之前本将对军中发展重骑和轻骑也心存忐忑,如今有了这么一战,本将算是踏实了。”
李广心中激荡,秦城何尝不是心潮澎湃?看着自己一手缔造出来的军队大胜外夷,保住了一片家园,秦城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不过秦城此时还没有完全放松下来,因为他知道此时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高兴早了并没有什么好的,能笑到最后才最重要,所以秦城平复了一下心境,道:“重骑和轻骑的威力还不止于此,若是能经过一两年的训练再拉上战场磨练几番,战力定当更强。至于眼下这场战争,还不能说我等已经赢了。”
李广听了秦城的话微微颔首,语调平缓下来,“你从大漠奔回,匈奴骑兵的追兵也应该快到了。”
秦城看着已经打扫完毕的战场,却是轻松一笑,道:“就算追兵这时候来了,也没什么用了。”
李广顺着秦城的眼神看向已经在列阵的汉骑,脸色极为自信,“诚然如此。”
伊雪儿很生气。
特别是当她看到阿史纳手下逃命回来的好几百骑兵的时候,脸色已经阴沉到了极点,伊雪儿不得不深深吸了几口气才勉强没有发火,只是语气冰冷的命令四千余匈奴骑兵继续向南。
跑回来的骑兵自然跟伊雪儿描述了汉军重骑的恐怖,不过伊雪儿却只当这是这些残兵为自己开脱的借口罢了,毕竟此番出征中她没有亲眼看见过重骑,脑子里也没有重骑的概念,自然也就无法想象出重骑的彪悍。
伊雪儿此番领军南下,从最开始的万余人,到如今只剩下五六千人,或许连她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如何折了如此多的兵将的,本以为万无一失的妙计,却在自己以为就要成功的时候走向失败,其中的每一步都走的很实在,也很让人不解。
所以伊雪儿没有选择立即退兵,而是继续南下,她心中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若是这个结不解开,她可能会怀疑自己这么多年来在中原学到的兵法韬略是不是都是井中之月。
当秦城再次看到伊雪儿的时候,双方身后各有几千人马,隔着两百丈遥遥相望。
伊雪儿已经折损了一半的人马,如今双方在人数上的差距虽然依旧很大,但是却没有了当初那么明显,况且凭着两千准重骑在身后,秦城倒是也不惧伊雪儿和他的五六千匈奴悍骑。
当伊雪儿全速奔到此处,见秦城身后三千骑兵列阵以待的时候,她没有立即下令骑兵冲阵。
伊雪儿在得知了阿史纳的兵败后,依旧南下到此处,本就不是为了去和汉军鱼死网破。
况且,就算伊雪儿有把握吃下面前的三千余汉军,在如此面对面的情况下,伊雪儿也知道自己的伤亡也会很大。
两军便这样隔着百丈对持起来。
汉骑一个个都把下巴抬得高高的,用下巴去俯视百丈外的匈奴骑兵,此时他们心中,已然有了自己的骄傲。
他们是胜利之师,胜利之师面对手下败将,自然是骄傲的。
他们有骄傲的本钱。
这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在被对手苦苦压制了六七十年之后突然大破对手后得来的自信本钱。
所以,他们骄傲得很高姿态。
伊雪儿从一个亲兵从军阵中拍马走出,行至两军中间空地中央,他亲兵便车开嗓子喊道:“大匈奴主帅请秦将军出来说话!”
李广和秦城对望了一眼,秦城便从军阵前方走了出来。
“多日不见,别来无恙。”秦城笑对伊雪儿,笑容戏谑。
伊雪儿瞪了秦城一眼,开口便直接切入主题,“前番李广带兵从杨子沟一直追到这里,而你却你主动深入我大漠内部,你就那么确信我为你们做好了陷阱?
“确信。”秦城道,见伊雪儿不是太信,补充道:“至少在得知你们夜袭杨子沟未果便向北而去的消息时,我就确信了这事。”
“为什么?”伊雪儿冷冷道,其实这才是她真正想问的问题,她自以为自己的计策万无一失,汉军没有中计的道理,但是最终,汉军还是发了她的埋伏,致使她如今不仅一无所获,反而还损失了不少兵马。
“为什么?”秦城眉头一条,悠悠道:“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没有相信过。
伊雪儿一阵愕然,愣愣的看着秦城,似乎是不解,又似乎是等着秦城解释。
“从一开始,你便想着处处让我等觉得你们此番南下只有两千余人五股小队伍,但你不觉得越是如此行事,就越是暴露了你的真实意图么?”
………………………………
第九十五章 这一仗,不能打
“从一开始,你便想着处处让我等觉得你们此番南下只有两千余人五股小队伍,但你不觉得越是如此行事,就越是暴露了你的真实意图么?”
秦城看着伊雪儿,好整以暇道。
一句很平常的话,秦城说话的语气也是平淡至极,甚是显得有些苍白,不过伊雪儿听在心里,一时间却是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从你最开始不惜以四百悍骑为诱饵,让我们吃到甜头,随后你对杨子沟和小化城都是围而不攻,在我大军赶到之前就离去,之后也不对我军进行报复,而是开始袭扰远近村镇,这不都是为了让我等以为你只有两千骑兵,无法与我大军硬撼而只能做些小动作?再往后,你假意袭击我大军大营,不也是为了做出你等不甚其怒想报复我大军的样子?你算准了我大军不敢轻举妄动,也算准了之前的种种行为我大军会不堪忍受你们的挑衅,以至于再往后你领人销声匿迹近十日,让我大军以为你等已经退却后拔军回营,而你等再合并一处狠击杨子沟,不就是为了让我等彻底以为你等只有两千骑兵同时彻底激怒我汉军众将士,让我大军进入你早就已经设计好的陷阱?
你如此处心积虑,步步为营,而且舍的本钱,肯下诱饵,可以说你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大半,到最后我军中将士几乎无人不是如你所想要的那样,个个盛怒,欲不惜代价也要将尔等拿下。”
秦城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极其平常的事。
说到此处,秦城有意稍微停顿了一下。而一些之前确实如秦城所说而且埋怨过秦城的汉军将领这时都是脸一红,头也低了下去,尤其是马大山等人,自觉脸都丢到了姥姥家,也觉得对不住秦城,无人不羞愧难当,头低的几乎要贴到胸前。而此时,偏偏秦城有意无意的目光投了过来,这让马大山等人真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
秦城看到马大山等人的窘迫神色,心中冷笑一声,暗道这骑兵部谁人是老大你等现在可是想明白了?之前还敢质疑老子的命令?!
“这本是好算计,我想就算是鬼谷孙武在世也不过如此,不过可惜……”
秦城说到此处,停了下来,不再往下说下去。
伊雪儿自然知晓秦城的意思,她伸手捋了一下额前的青丝,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容,连日来的奔波让她的脸上满是疲惫,然而这一笑却让这疲惫多了一丝苍凉的味道:
“可惜我遇到的是你是不是?若不是你秦城,我的这个计策不论如何都不可能失败,说不得到了这个时候,我已经坐在乾桑城的郡守府里品着铭茶了。说起来我倒是奇怪得很,你一介布衣,没有半点儿背景,是如何有如此不下于鬼谷孙武之才的?”
或许是秦城之前的话中有些赞许伊雪儿的意思,亦或许是秦城解开了伊雪儿的心结,伊雪儿在说出这番话时倒是显得心平气和,甚至带着些许调侃的味道。
听到伊雪儿如此夸赞秦城,马大山等人纷纷把目光向秦城投去,众将联想到秦城此番的所作所为,先是看破伊雪儿几乎天衣无缝的兵谋,后是带着成营仅四个月的轻骑千里奔袭从无汉人踏足的大漠,并取得史无前例的大胜,如此行为,就算真是孙武在世,怕是也不过如此吧?
如此一想,众人看向秦城的眼光顿时变得炙热起来。
有些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尤其是从敌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要比自己说出来要好得多。
“若是我说这是天分,你可相信?”秦城似是而非道,眼神玩味,“天降秦某于斯,天要绝你大匈奴,你可相信?”
秦城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惊,没有人会想到,秦城竟然如此自然而然将这话说出口。
就好像,这在秦城看来,是一句再寻常不过再平淡不过的话。
几乎是同时,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秦城身上。
秦城依旧是那副随意的模样,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说了一句不合场面的话而有什么不自然。
再看伊雪儿时,她手已经握在刀柄上,此时她身体微微向前倾,像是策马而出前的准备动作,伊雪儿身后的匈奴骑兵,包括左贤王,都是一脸盛怒的表情看向秦城,手纷纷握上了刀柄!
汉军见匈奴人做出如此动作,自然也不甘于落后,虽然没有秦城或者李广的命令他们不会拔刀而出,冲向面前的匈奴人,但这不妨碍他们表现出同样的杀意。
大战,一触即发。
因为自己一句话,双方就要刀兵相见,不知秦城此时是得意多一些还是担心多一些。
事实上,秦城神色如常,淡淡看着伊雪儿。
“嚣张的话,除了会让你死得更早,并没有其他用处。”伊雪儿冷冷道,身体保持着方才的动作不变。
她没有被秦城一激就动。
“那就要看他的敌人本事如何了。”秦城平静道。
秦城的手,不曾放到刀柄上过。
“你在蔑视大匈奴?”伊雪儿眯着眼睛,阴沉着脸反问,隐隐有股杀气从她身上爆射出来。她握刀的手已经做出了一半拔刀的动作,只需要这个动作幅度再大一点,伊雪儿腰间的长刀就会出鞘。
“一切和大汉做对的人,都是不自量力,这不需要我蔑视,我只需要让他们醒悟过来,或者,灭了他们。”秦城抬起左手,拇指擦了擦中指的指甲,看也不看伊雪儿。
明明很霸道的一句话,偏偏被他淡淡说了出来。
但是效果却不差,甚至更好,因为他的语气是如此不容置疑。
“你这是找死!”
怒喝这一声的不是伊雪儿,而是伊雪儿身后的锦衣男子,左贤王。
他忍耐已久,终于还是按捺不住,要下令出击。
“都不准动!”伊雪儿见状冷喝一声。
暴怒的大喝,纵使她是一个女子,也是气势十足。
这一声大怒,仿佛将她这一仗失败的不甘都喊了出来,端的是怎一个煞字了得!
匈奴骑兵齐齐停下刚刚做出的动作,噤若寒蝉。
汉军骑兵一脸错愕。
伊雪儿冷脸看着秦城:“秦城秦将军!这一仗你确实赢了,但是逞口舌之快这种无聊的事情,本公主没有丝毫兴趣!你若有胆,咱们下回战场上再见真章!”
说完,伊雪儿一扭马头,回了方向,也不再看秦城,蹋马而去,留下一个冰冷的字:“撤!”
五千余匈奴骑兵,得了伊雪儿的命令,便交相掩护向北退去,动作干脆。
看着伊雪儿带领匈奴骑兵撤退的身影,秦城一言不发。
这时,马大山白痴的问了一句:“要不要追?”
秦城扭转马头,气势骤然一变,瞥了马大山一眼,语气冰冷:“撤!”
马大山接触到秦城方才的眼神,只觉得无比寒冷,犹如坠入冰窖,面临无底深渊般!马大山打了一个冷颤,一摸额头,尽是冷汗,不由得心道:这世界上怎么还有如此恐怖的眼神?
而又是什么,让秦城表露出这样一个眼神?
……
“阿妹,为何要撤?”
左贤王脸色不悦道,语气中也带着些质问的意思,毕竟方才伊雪儿可是当众佛了他的面子。
伊雪儿冷笑一声,“秦城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激怒我等,让我等去进他的陷阱,门儿都没有!”
“哦?”
左贤王哦了一声,分不清是何意思。
“方才汉军军阵前方的骑兵,甲胄坚固,兵器锋利,就连战马也披了甲,这在以往从未出现过。阿史纳之所以会大败,我想跟这些东西脱不了关系。而且说不得汉军还有什么后招,我等要是冒然进攻,他等是以逸待劳,只怕我等的损失会很大。”
伊雪儿说完,叹了口气,抬头望了望北方的天空。
“这一仗已经输了,再拼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
“嗯。”左贤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突然抬头问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何意思?”
“……”
……
匈奴人与汉军一先一后收兵退回,汉军大军没有再回羊头镇,李广让羊头镇军侯带本部兵马直接回镇,自己和李广则是亲率大军赶回乾桑军营。
此时,天色不早不晚。
此仗最终以上谷汉军的大胜而告终,回去的路上,汉军骑兵们兴致都很高,不少军士甚至在李广的默许下唱起了歌。
今日是除夕。
自从下达撤退的命令之后,秦城便没有多说一句话,一路上一直沉默着,众人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秦郎,方才我等大可以冲击匈奴军阵一阵,凭借重骑的战力,应该不难取得不俗的战果。”李广见打了大胜仗秦城依旧兴致不高,也不知原因,便率先打破沉默。
秦城摇了摇头,认真道:“这一仗,不能打。”
“为何?”李广饶有兴致的问道。
他本以为秦城会从兵法上分析出一套新奇的道理,这在李广与秦城往日的谈话中时常出现,然而秦城接下来的话却让李广不免失望。
失望的同时,还有震撼,这让李广一时说不出话来。
秦城道:“今日是除夕。”
他抬头看了看天,语气怅然,“我想多带几个弟兄平安回家过年。”
………………………………
第九十六章 南宫二郎
上谷,乾桑城,北城门。
夜已深。
一屋舍几红灯,一门窗双对联,满城灯火,尽落繁华,今夜,纵然已亥时,郡城笑声依旧。
除夕夜,团圆时。整片天空的温暖,所有汉人的节日,一个注定被欢声笑语充斥的日子。
北城门上,兵甲林立,经北风久吹,冰锋格外阴寒。
火苗抓紧了火把,却止不住跳动。
一袭红衣,孑然而立,面朝北方。
衣衫飘舞,人影静。
这是一个女子,一个有着足以祸国殃民美貌的女子。
女子不祸国,也不殃民,她只是静静站在那里,面朝北方。
城墙上的军士不知她已经在这里站了多久,自他们换值时,红衣女子就已经站在这里。
百姓无战不经允许,不得上城楼。
然而女子近前的军士却没有一个人上前说什么,轮值的军侯已经吩咐过,不得前去打扰这名女子。
军侯认得这名女子。
那是将军的女人。
而将军,率领三千汉骑出击匈奴,已经取得旷古大胜。
旷古大胜,一点儿都不夸张。奔袭大漠,在匈奴人老窝里大杀四方,古人中无人能出其右。
乾桑城早前刚刚接到快马加鞭赶回的哨骑回报,所以才有今日乾桑的满城灯火,如若不然,乾桑城,满城宵禁。
在听到汉军大胜的消息时,满城军民齐声欢呼,沸腾了一片天空。
而那红衣女子,在那时也露出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笑容。
美人盈盈笑,香衫浅遮袖。
看到红衣女子那一笑,军侯突然明白过来,美人需得先能倾国倾城,而后才有祸国殃民。
不过要说眼前这个微微颔首酒窝浅浅的女子要祸国殃民的话,军侯觉得自己便愿做那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白姐姐,将军回来了!”
红衣女子身旁,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女子突然雀跃道。
那神情,仿佛发现了自己原来是公主一样。
城门前的驿道上,没有人影。
小女子的声音却无比肯定。
白馨欣嫣然一笑,脸色潮红,皓齿轻咬了一下嘴唇,眼睛望着那驿道尽头,轻声道:“将军,你终于凯旋了。”
马蹄声响起。
由远及近。
火光自驿道中出现。
三千汉骑,自驿道中奔出,向城门而来。
“大军回城,速开城门!”
一名游骑率先奔到乾桑城下,向城门喊道。
“大军稍后!”
城门上的军侯应了一声。
秦城行在军阵最前,抬头一眼便看见了城楼上那与众不同的红衣倩影。
他微微一笑,五分得意,五分温暖。
白馨欣莞尔,五分宽心,五分骄傲。
对一个出征的军士而言,还有什么能比眼前的景象更能让人感到……得意,温暖。
对一个守望出征军士的女子而言,还有什么能比眼前的景象更能让人赶到……宽心,骄傲。
城门缓缓打开。
“大军进城!”
秦城大手一挥。
那动作,那神态,真他妈的潇洒!
……
大军一路奔波,赶回乾桑城军营时已经不早,不过今日军中将士却都还是精神奕奕,李广于是下令军营赶做“年夜饭”,除了轮值军士,所有人等一应到校场集中庆贺此番出征大胜,同时也庆祝除夕。
整个校场,点了好几十堆篝火,将整个军营都照的亮如白昼。
对于这些平日半职业化战时职业化的军士来说,军营便是家,如今能在熟悉的军营吃一顿大锅“年夜饭”,自然没有人不高兴。尤其此番出征又是大胜,不用多久朝廷的封赏就会下来,到时候加官进爵者又不知有几人,凡此种种,都是今夜众军士彻夜狂欢的理由。
趁着众军士兴致高,李广便当众宣布了一条军令:自明日起,众将士轮流回家省亲。
此令一下,军中自然又是一片欢腾。
众军士在校场聚集了不久,便有人发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事:秦城不见了。
对此,李广自然是将秦城离营的理由归结在秦城的姐姐秦约身上,说是他要回家陪家姐吃年夜饭。众军士听了,自然也就不说什么了,不过仍有小部分机灵的军士不由自主联想到了方才在城门处的那个红衣女子。
秦城没有留在军营,他带着白馨欣和蓉儿,一起到了秦约的居所。
秦城不留在军中,自然有他的理由,在他看来,他已经带领着骑兵取得了本次出征的胜利,至于接下来那些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场面,他在与不在,军功都已经在那里,军心都已经在那里。而相比之那些场面,秦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这不是秦城淡泊名利,而是他觉得,有些时候,自己不在场会比自己在场的效果要更好。
作为秦城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秦城出征秦约自然不能不知道,不仅如此,在郡守府的那些大人们知晓秦城得胜凯旋的消息时,秦约也得到了这个消息。秦城让回来给秦约报信的哨兵给秦约带了口信,说是年夜饭会回家来吃。
当秦城携着白馨欣和蓉儿到了秦约院子前的时候,几人远远的就看见秦约在家门口张望。
看到白馨欣的时候,纵使秦约是女子,也给惊艳到,不禁赞叹白馨欣长相可人,犹如天仙,说完又夸秦城眼光不错好福气。
这个时候,白馨欣也不免羞红了脸颊,低着头不好意思见人。蓉儿见状,则是在一旁偷笑不已,不过看她那神情,倒是自豪的意思多一些。
秦城也不解释透白馨欣是乐坊女子,反正自己终究是会将白馨欣从乐坊中弄出来的,此时多说无益。
众人进门的时候,秦约便吩咐仆人去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热一热,自己和秦城等人进了正厅,先是坐下来说话。
本来秦约很是担心秦城此番出征的情况,特别是关心秦城此番出征有没有受伤之类的,这会儿见了白馨欣,注意力倒是都被白馨欣吸引了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