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骨(合作)-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确很难得。不仅难得,还且还很适合。”伍大亮的眼睛已经开始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先前我就隐隐觉得奇怪,但又说不出是哪里奇怪。匈奴人从来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这次为什么要以区区几百人硬碰我们近两千骑兵。现在想来,终于明白了。”

    “明白的不晚。”

    伍大亮双眼放光的看着秦城,道:“看来我刚才说的话没错,你的命运却是不会如此不济。”

    秦城微微一笑,“托你吉言,你也一样。”

    秦城和伍大亮同时笑了。

    “重步兵部二屯十八什全体集合!”秦城突然大吼一声。

    几乎是同时,已经要出发的汉军阵营中,厚重的号角声突兀响起。
………………………………

第十五章 两军对阵,小兵待击

    正在打扫战场的众戍卒,听闻这阵号角声响起,齐齐迅速撤离原地,火速归入到队列中。

    在这个过程中,先前细不可闻的马蹄声已经洪雷般响起,整个葫芦肚都在颤抖。

    其势之大,绝不是先前几百骑兵所能比拟。

    在匈奴骑兵还没有出眼前的山口驿道拐弯处出现的时候,李广就已经下达了作战指令。

    旗语挥动间,传令兵已经在队列两侧来回奔跑,集合好的汉军队伍,立即开始整齐而快速的移动,一条线的队伍立即散开,开始围成半圆状。车兵在前,战车最首位,轻步兵在居于中间,重步兵紧随轻步兵,而骑兵,则分为两部移动到了半圆侧后。一个标准的防御协同战阵在匈奴骑兵赶到之前,总算堪堪形成。

    伴随着大地的抖动和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匈奴骑兵的身影终于从山口驿道的拐弯处出现。

    “嗷嗷~~”

    “嗷嗷~~”

    “嗷嗷~~”

    “……”

    匈奴骑兵永远不会忘记在他们冲锋的时候拼命狼叫,不可否认,这样确实增加己方的气势、够威慑敌胆,特别是当这群匈奴骑兵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四千的时候。放眼一看,驿道拐弯处不断涌出急速飞奔的匈奴骑兵,这些自小在北方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的汉子,正是应了那一句“穷山恶水出刁民”的俗话,每一个匈奴骑兵都散发着一股桀骜不驯的彪悍气息,一时看不到尽头的骑兵部队,从山口涌出,绝对是有视觉震撼力的。

    在距离山口三百丈之外结阵的汉军戍卒,心脏随着匈奴骑兵的马蹄声一上一下的剧烈抖动着。这不是他们不想堵在山口,而是在刚才的情况下,他们已经没有时间这样做,此时的汉军大阵中,就还有部分戍卒在跑步到位。

    置身于汉军大阵最前方的车兵们,拼命的控制着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面对洪水猛兽般的匈奴骑兵,说不紧张那是不现实的。紧握缰绳和兵器的双手,早已布满汗水。以前,他们更多的是在训练场上驰骋,汉朝之前的对匈政策,使得这里面的大部分戍卒都没有上战场真正面对死亡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

    可是天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对方的骑兵数量超过了四千人,而且还是抱着为先前几百匈奴骑兵复仇的心态来的,这一切,都是他们算计好的。

    死死盯着匈奴骑兵的众戍卒们,恍惚间好像觉得那些匈奴骑兵的马蹄不是踏在地上,而是,踏在他们的心上!

    在这些车兵身后,是一千已经将箭矢插在地上,蓄势待发的轻步兵(弓箭兵),虽然其中不少戍卒的身体都还是忍不住轻微颤抖,但是平时严格的训练平没有使他们忘记了自己该做什么。

    终于,匈奴骑兵在烟尘的驱赶下踏着“铿锵”的步伐行进到了离车兵一百五十丈的位置。

    “噌!”

    “噌!”

    轻步兵校尉和车兵校尉果断的同时一把拔出了自己的佩剑,直指苍穹。

    一千弓箭手引弓搭箭,将铁箭摇摇指向了匈奴骑兵头顶的天空。

    阳光将他们脸上的汗水照耀的晶莹剔透。

    “铿锵,铿锵,铿锵铿锵铿锵锵锵锵……”

    匈奴骑兵终于行进到离他们只有百丈的距离上。

    “放!”

    校尉一声令下,手中长刀向前一引。

    “砰砰砰砰砰砰砰……”

    箭矢离弦,一千枝铁箭一下子扑向天空,空气仿佛一下子都被撕裂,这一千枝索命的死神,冲进了匈奴骑兵军阵!

    “冲!”

    几乎是轻步兵校尉发出命令的同时,车兵校尉亦将手中的长刀向前一引!

    “驾!驾!驾!……”

    掌控缰绳的车兵御手狠狠的将手中的缰绳拍打在战马的后背,在引得战马一阵嘶鸣的同时,战车也冲了出去!

    车兵眼前,冲在最前方的匈奴骑兵,一片人仰马翻!那是弓箭手第一轮齐射造成的效果。

    “杀……”

    见得此幕,车兵们的精神一阵振奋,吼声连连,悍不畏死的冲向匈奴骑兵大阵!而战车上持长戟的戍卒们,一个个握紧了手中的兵器,摆好了他们早已烂熟于心的杀戮姿势!

    “吼!吼!吼!吼!吼!吼……”

    战车冲出去之后,重步兵从轻步兵的队列间隙中快步穿过,站到了最前面,竖盾横戟,一支支锋利的长戟,从盾牌上伸出,如同刺猬身上的一根根长刺,指向了匈奴骑兵!

    秦城此时置身于重步兵阵营中,手握长戟,一脸严肃,因为视线被高大的盾牌挡住,他看不到前方的战况,但此时,和每一个重步兵一样,秦城压制着呼吸,凝神细听。

    战场上特有的马蹄声、喊杀声、惨叫声、嘶鸣声、震动声,一个不落的钻进秦城的耳朵。

    “放!”

    身后再次响起轻步兵校尉的命令。

    又是一轮齐射,毫无疑问,一个呼吸之后,匈奴骑兵军阵中,应当又是一片人仰马翻!

    重步兵前方的战场上,声响猛然变得杂乱起来,不用看见秦城也知道,那是车兵已经和匈奴骑兵交上手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轻步兵便不能再行齐射,那样容易伤到自己人。当然,他们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大亮,现在怎么办?”秦城问身边的伍大亮道,没办法,现在他什么都不知道,但他又不想待会儿不知所措,所以让伍大亮给自己上上课。这也是抓紧时间抱佛脚了。

    “等着!”伍大亮喊道,前面战场上的声响太大了,他声音小了秦城还听不到。

    “然后呢?”秦城大声追问道。

    “杀敌!”伍大亮回答的异常言简意赅。

    “我草!”秦城恨不得给伍大亮一脚,焦急无语之下忍不住习惯性的随口骂道,“能具体点吗?”

    “用你手中的长戟、长刀,杀敌!”伍大亮大声道。

    “操你妹啊!”秦城这下是真怒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古战场啊!凶险程度不是以前的街头火拼能够比拟的,而且对方还是骑兵,自己只是个步兵,就是这个时候,这个一肚子货的老兵竟然跟自己打字谜,“伍大亮,等这场仗打完了,老子回去剥了你的皮!”

    “你说什么?我听不见了!”伍大亮扔下这句话后,突然道:“来了,准备!”

    伍大亮刚刚说完,秦城就感觉到一只铁箭贴着自己的耳朵飞了进来,惊魂未定的秦城回头一看,就见身后的一个戍卒头上插着铁箭,双眼凸出,身体已经倒了下去。

    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秦城将身体伏得更低了些。

    秦城自然能够想到,这是冲过了车兵战阵的匈奴骑兵,开始在重步兵大阵之外向他们里面射箭了!

    真正的战场上自然不会有骑兵悍不畏死的直接驾着战马冲在重步兵布满长戟的盾牌墙上,这跟送死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在没有其他可供实施的措施的时候,这些匈奴骑兵会绕着盾牌墙外奔走,然后不停的往里面射箭,直到箭尽人亡。

    至于是哪个亡,就要看情况了。

    而现在,汉军重步兵身后的弓箭手却不能再齐射,因为阵外还有车兵。

    但这并不就等于,汉军要束手待毙了。

    “重步兵,推进!”

    重步兵校尉终于也拔出了长刀,果断下令道。

    听到这声命令,秦城心中松了口气。不管怎么样,总比呆在猫在原地束手待毙强。

    而此时,原本半跪着的弓箭手,也在轻步兵校尉的命令下,站起身,瞄准了盾牌墙外的匈奴骑兵,开始与他们对射!

    箭来箭往,匈奴骑兵不断有人落马,而汉军步兵战阵中,也不有人倒下!鲜血在绽放的同时,生命也在陨落。

    只不过,此时在重步兵盾牌墙外的匈奴骑兵并不多,因为战车出击的最大目的就是限制、阻碍和迟滞匈奴骑兵的行动,这些第一波冲过来的匈奴骑兵,没几个照面,便被战阵中的弓箭手射杀殆尽。

    当然,第一波冲过来的士兵在被射杀殆尽之后,第二波第三波冲过车兵战阵的匈奴骑兵又冲了过来。

    “继续推进!”

    重步兵校尉继续命令道,于是,整个汉军军阵便像是一个匀速前进的机器,在盾牌强的推进下不断前进!

    而弓箭手的手中的铁箭,如同机枪子弹般,连续射向不断出现在盾牌墙外面的匈奴骑兵。

    双方各有损伤。

    奈何汉军军阵中的弓箭手有一千之多,而冲过来的匈奴骑兵在不断损失和补充的情况下,也达不到数百,因此这些匈奴骑兵只能在汉军职业弓箭手的射杀下,一点点被消耗。

    即便如此,汉军弓箭手的损失也不容小视。

    秦城一边跟着面前的重步兵前进,一边观察着双方盾牌墙内外双方的战斗,除了了解战场形势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躲箭。

    不过还好,秦城并不是只有挨打的份儿,随着重步兵的向前推进,偶尔也有几个不能及时后退或者脑子一热不愿后退甚至是杀红了眼冲向盾牌强的匈奴骑兵,被他和同伴一起斩杀。

    也不知推进了多久,在这场战斗中,秦城的时间观念已经被完全打乱,总之,他们的前面几步就是第一辆报废的战车了,而此时,重步兵的表现时刻也终于来临!

    “收盾!”

    “出击!”

    随着重步兵校尉的命令,完成使命的盾牌墙被收起,而手持长戟的重步兵,便从盾牌墙中冲了出去!
………………………………

第十六章 同时砍入身体的三刀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况且秦城还有这个身体之前留下的印记,虽然那个印记在使用长戟方面实在没有高明的技巧可言,但这并不妨碍秦城提着手中的长戟虎虎生风的冲向已经被战车冲的有些凌乱的匈奴骑兵军阵。

    当秦城和几千重步兵一起冲出盾牌墙之后,首先迎接他们的是匈奴骑兵手中的弓箭,箭矢或许不多,但劲道绝不容小觑。

    秦城刚冲出去没几步,手中的长戟还没来得及扫到一个匈奴战马的马腿,就被一支匈奴铁箭射中了右胸!

    几乎是全速奔跑的秦城,身体不由自主顿了一下,他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右胸,动作有一瞬的僵硬。随即,秦城的脸上露出了惊喜欣慰和残忍的笑容,下一刻,他的身体再一次恢复了刚才的行动,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本就已经相隔不远的一个匈奴骑兵前面,在他还来不及反应的空档,身体弓下,手中丈六长戟横扫千军,将这个匈奴骑兵的马腿一下子斩断!

    战马马腿一断,骑兵便从马上栽了下来,秦城看准对方落地的方位,手中长戟闪电出击,斩进了对方的胸膛!

    收回长戟的时候,因为用力过猛,对方的鲜血溅了秦城一身,炙热的鲜血泼洒在自己身上,让秦城的战意更加高涨。来不及细细体味来到这个时代后所斩杀的第一个敌人的感觉,秦城挥舞着长戟便迎向了下一个匈奴骑兵!

    和秦城一样,所有冲出来的重步兵,身上厚重的铁甲将匈奴人的箭矢挡在了体外,即便有一些箭矢穿透了铁甲,只要没有射中要害,或者是没有从铁甲缝隙中射进去,这些重步兵们便能直接无视这种伤害,依旧生龙活虎般冲向分布有些零散的匈奴骑兵!

    战车已经在车兵御手的操纵下冲进了匈奴骑兵军阵深处,彻底打乱了匈奴骑兵军阵,原本密集的队列现在变得零散了不少,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重步兵才能冲出迎战!

    在重步兵身后,近千弓箭手不停弯弓搭箭,冰冷的四棱铁箭在力求准确的要求下,无情的射向匈奴骑兵!

    整个战场,前有车兵冲阵,烟尘四起,人仰马翻;中有重步兵与不成队列的匈奴骑兵近身战斗,刀光剑影,血泪漂飞;后有弓箭兵引弓搭箭,铁箭流星,防不胜防。骄阳之下,激战正酣。

    这个时候,原本布置在汉军大阵侧后方的汉军骑兵,在抵挡了几波匈奴骑兵迂回过来的攻击之后,拍马一左一右向前方的匈奴骑兵包围了过去!

    这一千多汉军骑兵,在漫长的等待中,早已憋足了力气,这会儿终于轮到他们出战,一个个卯足了劲,以极快的速度开始了大迂回!

    两部骑兵,犹如两条战龙,从汉军大阵侧后,奔向匈奴骑兵军阵侧后!

    一旦包围圈形成,汉军将士将对匈奴骑兵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即便不能全歼这群匈奴骑兵,也能给与其重创!

    这就是李广作为一代名将的军事指挥艺术了!

    一切,都在按着李广既定的方略有条不紊的进行!

    接连斩断三匹匈奴战马的马腿之后,木秀于林的秦城,终于被附近的五六个匈奴骑兵形成合围之势。

    丈六长的长戟从一个匈奴骑兵的腹腔中抽出,秦城眼神一扫,立即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知道,要是这五六个匈奴骑兵的合围之势形成,那么即便是自己有丈六长戟,也无法在他们的围攻下安然无恙,毕竟这些匈奴人再怎么都是在马上!

    “呵!”一声大喝,秦城向离自己最近的匈奴骑兵旁边一突,在他的战马接近自己之前长戟又是一记横扫千军,将其马腿斩断!

    顾不得取其骑兵的性命,秦城顺势收回长戟。这时,一个匈奴骑兵已经直直从秦城面前冲了过来,双方已经不过四丈,那战马上的匈奴兵已经高高举起了长刀,就要对着秦城头顶砍下!

    “去!”秦城再次一声大喝,长戟化作长枪使,直刺出去,斜上顶入了这个匈奴战马的喉咙!这一击秦城用尽了全力,竟然将战马前半截马上硬生生顶起!

    “啪!”

    随着一身脆响,秦城手中的长戟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从中折断。秦城也感到右手臂一阵酸麻,竟是使不出半分力气来!

    还好这个匈奴战马已经横着摔倒,马上的匈奴兵也栽在了地上。秦城身体猛然一个翻滚,向侧后滚去,堪堪避过从旁边杀来的一个匈奴骑兵手中的长刀。

    秦城这一滚不要紧,却是正好滚在了另一个匈奴骑兵的战马身旁,这个匈奴骑兵手中的长刀已经从高空斩下!

    情急之下,秦城左手拔刀,以拿匕首的手法将长刀拔出,顺势一带,长刀又斩断一截马腿!

    马腿一断,战马的身体跪了下来,而马上匈奴兵的长刀也偏离了原来的轨迹,砍在了秦城的左肩,好在战马的翻滚御去了这一刀大部分的力道,秦城只感觉到左肩一痛,却没有怎么受伤!

    因为这匹战马的摔倒,连带着另一个跟这个匈奴骑兵靠的很近的匈奴骑兵身下的战马也一下子栽倒,马上的匈奴兵则是顺势滚了下来!

    秦城一下子将四个匈奴兵从战马上“拉下”,只不过电光火石之间,这四个匈奴骑兵虽然从马上摔了下来,但实际上并没有受什么严重的伤,这下一个个握着长刀,向秦城包围过来!

    最后,还有一个匈奴骑兵竟然拍着战马在包围圈之外游弋起来,看样子是想找准时机给秦城致命一击!

    仿佛回到了当年跟别人在街头混战的情景,秦城在这一刻反而冷静下来。不少人的合围,合围圈之外还有人随时准备出阴招,这样的情况,秦城这辈子碰到的实在是太多了!

    右臂在这时终于恢复了行动能力,秦城已经悄然将长刀换到右手,选了一个离那个匈奴骑兵相对的方向突围而去!

    秦城现在已经浑身浴血,一张脸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唯有黑色的战甲在烈日下闪着一丝丝阴森的寒光。

    当秦城奔跑到面前的匈奴兵右前方的时候,这个匈奴兵反应出奇的快,双手握紧长刀,从右边狠狠横斩过来,因为速度太快,秦城眼看就不能挡下这一刀。

    就在匈奴兵手中的长刀就要碰到秦城脖子的时候,秦城的上身突然向后一仰,而双腿却还在向前迈进,避过匈奴兵的这一刀之后,秦城的身体已经与地面成了六七度的夹角!此时,原本要倒向去的身体,因为秦城的旋转,由面朝天空变成了面朝大地,而秦城手中的长刀,就在这时插进了匈奴兵的腹腔,他整个人就与这个匈奴骑兵擦肩而过!

    让人心惊肉跳的交手并没有影响秦城的速度,抽出长刀,秦城折转方向奔向了下一个匈奴兵!

    这也是秦城的计算,要是自己被这些匈奴兵包了饺子,那么外面的匈奴骑兵就可以以弓箭射杀自己。而如果自己跟对方鏖战在一起,自己又将同时面对四把长刀!所以秦城选择了这种一举两得方式!

    “扑哧!”

    当秦城手中的长刀一下子削掉第三个匈奴兵的脑袋之后,剩下的那个匈奴兵却没有跟秦城硬碰硬,而是在秦城面前拼命的挥舞长刀以求自保,让秦城一时间竟然不能近身!

    突然,秦城意识到不好,在秦城转头一看的时候,一支铁箭已经搭在了那个仅剩的匈奴骑兵的长弓之上,对准了秦城面门!

    面门,是秦城这些重步兵身上唯一没有护甲的地方,也是最脆弱的所在,一旦被铁箭射中,秦城将毫无疑问命丧当场,而在如此近的距离下,秦城根本来不及闪躲!

    秦城在此刻终于意识到,在古战场,自己的这点本事确实不够看的。险象环生的环境,即便自己没有疏忽,也很容易就死于非命!

    “啊!”

    几乎是在那匈奴骑兵手中铁箭离弦的同时,随着一声暴喝,一个矫健的身影不知从哪里飞来,扑上战马上的匈奴兵,将那匈奴骑兵从战马上扑下了战马!

    铁箭受到弓箭抖动的影响,准星偏离,飞射而出的铁箭擦着秦城的脸飞了出去,在秦城脸上带出一道不深不浅的血痕!

    那个身影将匈奴骑兵扑下马之后,因为来不及拔刀,直接就是一肘砸在那匈奴兵的脸上!

    而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在他背后,一个匈奴兵已经举起了长刀!

    “死!”

    一刀斩出,头颅飞起。

    不过死的却不是这个救下秦城的矫健身影,而是妄图在背后偷袭他的匈奴兵!

    秦城将眼前匈奴兵斩杀,往这边一看,终于看清是谁救了自己。

    只见伍大亮正猫着身体,手握长刀护在董褚身后,而董褚在一肘砸晕身下的匈奴兵之后,拔出长刀就将他的脑袋搬了家!

    在伍大亮和董褚身边,一个无头尸体倒在血泊里。

    “董褚,大亮,你们怎么样?”秦城心中一暖,快步跑过来,与两人形成一个背对背的品字形。

    “没事。”伍大亮咧嘴一笑,舔了舔嘴边的血迹。

    “哈哈,死不了!”董褚朗声道,“奶奶的,老子斩了五个匈奴兵,真他妈爽!”

    “好!”秦城大声道。

    “又来了!”伍大亮出声提醒道,秦城和董褚一看,四个没了战马的匈奴兵正一起朝他们奔了过来。

    “杀!”董褚一声大喝,率先冲了出去!

    一刀从上到下将一个匈奴兵的脑袋削掉,董褚借势身体一弓。

    秦城小跑过来,右脚借势在董褚背上一点,身体跃过几个匈奴兵的头顶,飞了出去,顺势在空中一个回头斩,将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匈奴兵的脑袋从后面削飞!

    而伍大亮则借着匈奴兵抬头看空中飞人秦城的空档,成功栖身而近,长刀在身前一个匈奴兵的胸前带出一片血花!

    董褚在秦城借势完成之后,身体一个翻滚,长刀贴着地面一扫,将最后一个匈奴兵的双腿斩断,同时,秦城从后而至的长刀正好斩断了他的脖子,而伍大亮的长刀则刚好插进他的胸膛!

    三刀一命,这个悲壮的匈奴兵死得不能再死了!

    ――――――――――――――――――

    ps:求个收藏,没有收藏的朋友们收藏一下吧
………………………………

第十七章 险境求生?

    在战场上,战友,就是你生命最大的倚仗。个人再如何勇武,也无法在万千大军的围困中保全性命。

    在穿越之前,兄弟就是秦城在街头火拼中最大的倚仗。而现在,则是这些和他一起浴血…拼杀的同袍!

    秦城、董褚、伍大亮,这三个同什的戍卒,此刻被战场形势牢牢的绑在了一起,还有三个十八什的戍卒,也渐渐从周围汇集过来,六人隐隐形成了相互照应之势,如此一来,要在这战场上杀敌自保也方便的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