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广陵密码-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单枪匹马,拐过墙角,就见后院里人影一闪。
一个人影,从房里跑出来。
这人穿着个白衬衫,黄马裤,史大山凭着经验,立刻判断出:这人是个日本鬼子。
一般在伪治安军里,都配备鬼子教官。
他抡起陌刀,怒吼一声,向前冲过去。
那个黑影,“呀――”的一声怪叫,右臂猛地一抬。
史大山知道不好,赶紧侧步拧腰,“叭,”一声枪响,子弹擦着史大山的大刀,飞了过来,把刀身打得“仓啷”一响。
这时候,第二小组的两个战士,冲了过来,朝着前面的日本鬼子,匆忙开了一枪。“叭,”没有打中。
“缴枪不杀,”战士高声喝道。
原来,这已经是他们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了。
日本鬼子怪叫一声,朝着战士们又举起了手中的枪,但是,这时候史大山已经扑到跟前了。
陌刀带着一股风声,朝着鬼子脑袋劈过去。
………………………………
第119章 “共军大部队”
那个日本鬼子,见史大山来得凶狠,顾不得再开枪,赶紧向后躲闪。
史大山一刀得手,再也不容鬼子重新射击,反手正手,两式“蛇刀”向鬼子劈去。
鬼子嘴里“呀呀”怪叫,侧步斜身,躲过刀锋。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史大山立刻发觉,鬼子也是个搏击好手。
高手相斗,精神倍长,史大山身子一旋,象陀螺般地一转,刀身前出,先切后砍,又是两招“鹰刀”。
鹰刀使起来,最适宜居高临下攻击,史大山身材高大,而鬼子身材矮小,正适合以老鹰扑食之势,以高击低。史大山前招未至,后招既来,阴阳转换得无痕无形,正使出了阴阳九刀的高境界。
“咔――”鬼子的脑袋,被一刀劈下。
“好,”旁边的两个战士,喝起彩来。
焦顺等人,匆匆赶过来。
“快,搜索残敌。”
战士们把据点里、炮楼里,每个房间都搜查了一遍。
“叭叭叭,”另一个山坡上的炮楼里,朝这边打枪。
焦顺轻蔑地撇了撇嘴,“不用管他,黑灯瞎火,我不信他们敢冲过来。”
他估计得没错,另一个炮楼,留守的兵力也不多,伪军们是断断不敢过来增援的。
焦顺指挥着战士们,把俘虏捆绑起来,押出营房,进行简短教育,打扫战场,收拾据点内物资。
除了枪支弹药,炮楼里还存有不少粮食、军服之类的军用物资,焦顺命令:全搬走,一颗粮食也不给敌人留下。
最让大家兴奋的,还是那门小钢炮,崭新锃亮的炮筒,精致结实的炮架,战士们你摸一摸,他扛一扛,都是爱不释手。
有两个战士实在心痒难熬,向焦顺请求,“小队长,让我们打一炮吧,给那边的炮楼一个厉害尝尝。”
焦顺拗不过战士们的热情,笑道:“好吧,只准打一发。”
他知道,肯定是打不中的。
那边的炮楼,还在“噼噼叭叭”地往这边打枪。
战士们兴高采烈,架起炮来,从弹药箱里拿出炮弹,朝着那个不停打枪的炮楼,发射了一发炮弹。
“日――轰――”
炮弹在山坡上爆炸了,弹着点离着据点,还有好远的距离。
但是,炮弹一响,那边的枪声,倒是立刻停往了。
爆炸,引燃了一片山草,熊熊地燃烧起来。
焦顺命令战士们,赶紧把据点里的物资,能搬走多少,就搬走多少。
枪支弹药、粮食军装,战士们搬了好几趟,带不走的,就埋在岭下的山沟里,待以后再来取。
看看差不多了,焦顺满意地点了点头。
战士们收集柴草,一把火,把炮楼点着了,滚滚黑烟,从楼楼的上方冒出去……
夜色茫茫,笼罩着胜利撤出的战士们。
见到管波时,焦顺有些不解地问道:“政委,你说,咱们这么折腾,千户镇的敌人,为什么不来增援呢?真是奇怪。”
“呵呵,不奇怪,”管波笑道:“在敌人的眼里,敢于在他们大扫荡的时候,攻打炮楼的队伍,没有一个团,也有一个营,他们多半会认为,是分区主力,打过来了。那宋富贵又不傻,他会深更半夜,情况不明,便贸然来跟‘八路主力’硬碰硬?”
“哦,”焦顺和战士们恍然大悟。
是啊,敌人,哪里会会想到,我们进攻擂鼓岭据点的,只是一支十余人,而且没有子弹的小部队。
县大队的骨头有多硬,勇气有多强,哪里是愚蠢而狂妄的敌人,所能摸得透的……
…………
擂鼓岭据点被袭击,把城里的老鬼子宫崎,又给气疯了。
敌人的头头脑脑们,又都被召集到城里,参加紧急会议。
这次的会议,比上次的规模大多了,不但有治安军、守备队、警察局的头头脑脑,连各镇上的驻军头目,都到场了。
所有的人,都阴沉着脸,屏气凝神。
会堂里的气氛,就象一片即将爆炸的地雷,紧张而压抑。
宫崎倒背着手,腆着圆滚滚的大肚子,踱来踱去,脸上象是下了霜。
“宋富贵,”宫崎把目光瞅向会场一角,“你说,擂鼓岭据点,是怎么回事?”
“报告太君,”宋富贵站了起来,“据属下侦察,那天是共军的主力部队,流窜至此,兵力一个团……”
“嗯?”
“太君,千真万确,很多人,都听到了共军的大炮声。”
擂鼓岭另一个据点的伪军头目站起来,“对,宋队长说得没错,那天晚上,共军大炮猛烈射击,炮火之猛,火力之强,均是前所未见,我军英勇奋战,坚守据点,所幸三军用命,浴血奋战,终于驱走敌军,保住据点……”
宫崎把目光瞅向便衣队长郎秀。
“八路军主力部队,什么时候过来的,共有多少人,你得到情报了没有?”
郎秀心里暗骂:“宋富贵你个王八蛋,自己贪生怕死,却编出个荒唐的理由来,让我替你受过。”
他眼珠一转,立刻心里有了主意。
“报告太君,宋队长说的,是实情。属下正在侦察。”
“嗯?”
“太君,南宫仕之所以这么凶顽,就是因为有八路大部队,在背后给他撑腰。”
郎秀的话,获得了好多军官们的赞同。
“对呀,郎队长此言不假,共军大部队,有重机枪,有山炮,兵力雄厚,行动迅速……”
“没错,共军至少过来了一个团,还有骑兵连,机炮连……”
宫崎瞪眼睛,怀疑地盯着这些人下属。
前一阶段,从各地抽调来的部队,用“渐进式三层铁辊战法”,反复清剿,打了几仗,据说是把县大队给“全部消灭”了,蓝海县境内“已无匪患”,那么共军的大部队,又是哪里来的?
是从外线,流窜过来的么?
可是,这些中国人的话,是不可全信的。
不全信吧,火车站的爆炸,擂鼓岭据点被拔,又如何解释?
宫崎头痛了。
看起来,县内的“匪患”,不但没有消灭,而且还“日趋猖獗”。
不,大部队,不能走,必须在县里继续清剿,直至把共军大部队,一举全歼。
马上向上峰打报告。
主意一定,宫崎立刻命令道:“郎秀。”
“到。”
“你的便衣队,立刻加紧侦察共军消息,把大部队的人员编制,活动路线,侦察清楚。”
“是。”
宫崎又把目光转向屋子一角,“慈慧大师。”
屋角站起一个愁眉不展的和尚。
“我命令你,把情报网再织得严密一些,不准放过一点信息,”
“是。”
“还有,你不是还有个特工王牌吗?在这么关键重要的时候,有什么成绩没有?”
“报告太君,我的野狼,正在悄悄地行动……”
………………………………
第120章 黄雀在后,是谁?
“伊里哇啦……”
两个日本人,站在一处山坡上,拿着望远镜,四下观察。
这处山坡,土多石头少,看上去就象个大土堆,长满荒草。眼下深秋,一片草木枯黄。
这一片山岭,叫做石鼓山。
俩日本人穿的都是便装,其中一个穿西服,戴眼镜的人,用日本话对另一个说:“你看,前面那片山峰,石块全是深褐色,铁矿的特征,非常明显。”
“是的,浅表铁矿,就已经蕴藏得很丰富了。”
这俩人是日本鬼子的地质勘探员。
掠夺中国的地质资源,是日本侵华政策的重要措施。
穿西装的鬼子,兴致勃勃地放下望远镜,说道:“阁下,这里不但有铁矿,还有神秘的传说呢。”
“哦?”
“他们这里,有个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叫做‘金山出,孤竹足’,意思是说,这里埋藏着宝贵的金山,无数的金银珠宝,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
“嗯,传说,怎么能相信。”另一个鬼子摇头。
“不不不,”西装鬼子比比划划地说:“传说,有真有假,但是中国地下埋藏丰富的文物,这你总不能否认吧?他们这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很多遗留下来的珍贵财宝,都深埋在地下……”
另一个鬼子也提起了兴趣,“是吗?那咱们开矿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碰巧挖到宝藏呢?”
“嘎嘎――”西装鬼子得意地狂笑起来,“那当然最好。听城里的宪兵队长西村君说,宝藏的位置,就隐藏在一张曲谱,和一幅画图里,如果能够……”
“哈哈哈,”两个日本鬼子说到高兴处,同声狂笑。
远处的山岭、草坡、红褐色的山石,呈现在望远镜的视野里,西装鬼子满脸得意,不住点头,“哟稀……”
忽然,旁边传来异样的动静。
这俩鬼子勘探员,有一个护兵,就站在不远处的坡下,负责警卫。
“咕咚”一声,那个护兵跌倒了。
坡上的两个鬼子,吃了一惊,登时止住得意的狂笑,朝坡下快步走过来。
西装鬼子掏出了腰里的王八盒子手枪。
那个护兵,毫无征兆间,脸朝下栽倒在地上,一滩鲜血,染在脑袋下面的石块上。
呀,有敌人。
两个鬼子勘探员,都不是战斗人员,并无战斗经验,一见护兵突然倒地,惊慌失措,伊里哇啦地乱叫着,跑到护兵跟前,俯身察看。
护兵的脖子上,被切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正汩汩地如同小溪水一般,向地上流淌。
这是怎么回事?
穿西装的鬼子,拿着王八盒子,漫无目的地朝四外“叭,叭,”打了两枪。
这两枪,与其说是杀敌,不如说是壮胆。
“呀,快看――”另一个鬼子叫起来。
西装鬼子低头看去,只见那个被杀死的护兵,歪倒的脸上,又渗出血来。
血从五个围成一圈的小孔,慢慢渗出,逐渐凝结成五片血痂。
恰似一朵鲜艳的五瓣梅花。
血梅花,凝结在脸上,这场景让人觉得怪异而恐怖。
西装鬼子面如死灰,他瞪着眼睛瞅着护兵的死尸,嘴里“伊里哇啦”狂叫,提起手枪,又朝前面盲目开枪,“叭,”子弹射向空中。
忽然间,“咕咚,”身后又一声怪响。
他回头一看,同伴,又莫明其妙地跌倒了。
“呀――”
刚才还在说话的同伴,仰面栽倒,脖子上插了一把短刀,刀刃深入颈内,他大瞪着眼,嘴里咕鲁乱叫,把手伸向脖子,似乎想把短刀给拔出来。
西装鬼子魂飞魄散,这是怎么回事?
等他再抬起头来,发现身后站了一个人。
这人中等身材,三十来岁,穿了件中国式的长衫,倒背着手,就象是个旧式的教书先生。
“呀――”西装鬼子惊叫一声,这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毫无疑问,两个同伴的死,都是出自他手。
王八盒子又举起来。
长衫男人“嗖”地跨上一步,飞起一脚,踢在鬼子的手腕上。
手枪飞了出去,掉在草坡上。
西装鬼子是个文职人员,不擅打斗,他慌手慌脚,也抬腿去踢,那长衫男子轻轻侧身,把手一伸,一把揪住鬼子的肩膀,稍一用力,把他掀翻在地。
一把细细的尖刀,从长衫男人的手里,抹向鬼子的脖子。
“嗤――”
鲜血从脖子上的大动脉,象喷泉似地喷出来。
西装鬼子两手一扬,栽倒下去。
“嘿嘿,”长衫男子一声冷笑,看着倒地抽搐的鬼子,眼里放出一股冷冷的寒光。
一会功夫,三个鬼子的尸首,横倒在山坡上。
长衫男子从怀里一掏,又拿出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来。
这东西形似木头印章,一寸见方,顶端安有尖刺,他弯腰在西装鬼子的脸上,轻轻戳了一下。
鬼子的脸皮,立刻被戳破了,五个小孔,慢慢渗出血来。
小孔不大,血流片刻辙止,脸上,便凝结成一朵血梅花。
“嘿嘿,”长衫男人对自己的战果,似乎挺满意,轻轻笑了笑,收起手里那个怪异工具,俯身去捡鬼子掉在地上的王八盒子。
忽然,他觉得身后似有动静。
男子反应迅速,顾不得去捡枪,急忙回身察看。
身后,山坡上空无一人,梯田上,老百姓种下的果树,枝叶摇晃。
“谁?”长衫男下意识地叫了一声。
他似乎感觉到,一双眼睛,在监视着自己。
刚才,他暗暗跟踪,杀掉了三个日本鬼子,已经算得上神出鬼没,难道,螳螂捕蝉,还有黄雀在后?
最怕的敌人,并不是凶狠蛮横,而是躲在暗处,让你看不见,摸不着,然后突然冒出来,给予致使一击。
自己已经是个善于隐藏的神秘杀手,难道,山外有山?
长衫男子将身一纵,朝前窜去,他跳过一道坡坎,向后张望。
这处山坡,长满荒草,平整之处都被老百姓修了梯田,种植果树红薯,此时深秋,草木枯黄。
没有一个人影,只有草树随风摇曳。
长衫男脸色凛然,迅速回转身来,但是他的眼睛又突然瞪大了,那支掉在地上的鬼子手枪,已经不见了。
嗯?
枪,刚才还在地上躺着,哪里去了?
………………………………
第121章 小号日本鬼子
长衫男子大惊失色。
奇怪的声音,来源可能是自然界的风,或是动物,但手枪忽然不见,那就一定是人在作怪了。
有人在躲在看不见的暗处。
虽然他找不到敌人在哪儿,但是知道此时危机重重。因此毫不犹豫,迈开长腿,起身便走。
很快,他便跑下山坡,消失在群山沟谷里。
只剩下三具鬼子的尸体,横躺竖卧在坡上。
过了一阵,从一处茂密的草丛里,钻出一个瘦小的身影来。
他手里握着那支王八盒子,冲着长衫男子逃走的方向,伸长脖子瞅了瞅,嘴里嘿嘿一笑,“呸,这叫做贼吃贼,越吃越肥。你想吃独食,问过老子同意了吗?”
这人只是个半大孩子,约有十六七岁,一脸污秽,就象个讨饭的小乞丐。
他是县大队侦察班的战士,毛机灵。
在他牛头疃突围的战斗中,毛机灵跟大家失散,一阵乱跑,仗着人小,机灵,一口气跑出十余里地。
等他摆脱了敌人,四下一看,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小机灵是个“老牛赶山,哪儿黑哪儿宿”的人,并不灰心发愁,他想:“我就瞎走吧,反正总会找到同志们。人往西走,哪儿有不碰到侉子的时候?”
他游游荡荡,过了蓝玉河,胡走乱撞。
好在这个小家伙从小没了父母,过惯了独自生存的日子,饿了,便去田野里挖白薯,捉地鼠,困了,就随便找个草窝,呼呼大睡。
流落了两天,他来到石鼓山。
石鼓山里,也有鬼子扫荡,一队队的黄狗皮,成群结队地在山里乱窜。毛机灵钻山洞,爬草窝,凭着机灵,躲过了敌人。
这一天,他在山里遇到了一个老头。
早晨,毛机灵从草窝里爬出来,伸了个懒腰,忽然发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站在面前。
“嘻嘻,老爷爷,你好。”
老头衣衫褴褛,肩上扛着个镐头,看样子是附近的山民。他见毛机灵一脸泥巴,浑身是土,动了怜悯之心,“孩子,你是讨饭的吧?饿吗?走,到我那儿吃饭去。”
“好嘞。”
毛机灵跟着老头,来到山上的一间茅草屋里。
茅屋里空空荡荡,除了泥盆粗碗,便只有几个树墩子,泥灶上煮着一锅土豆。
“老爷爷,您贵姓,家里就一个人?”
“呵呵,我叫……李德广,家里就我一个人,你要是没处去,就住在我这儿吧,咱们俩是个伴儿。”
老人挺喜欢小机灵。一老一小,从锅里盛土豆吃。交谈甚欢。
就这样,小机灵在李德广老人这里,住下来。
但是,他的目的是寻找县大队,因此每天除了跟着老人干活,便是出去拾柴打猎,探寻县大队战友的下落。恰巧,今天早晨他碰到了长衫男子,杀死三个日本鬼子这一幕。
“乖乖,这个人,简直是大侠呀,本事贼忒啦地大,杀鬼子就如同捏死只鸡呀。”
可这个人是谁呢?毛机灵不摸底。他悄悄躲在草丛里。
毛机灵的身子,象猫一样敏捷,象老鼠一样灵活,随便往哪个土坑草丛里一猫,别人便很难发现。
等到三个鬼子都毙了命,毛机灵眼珠一转,心里暗想:“老兄,你杀鬼子,咱佩服你。可是这枪……嘿嘿,你可得给我留下。对不起了。”
他用一根“钓绳”,把掉在地上的王八盒子,悄悄钩到自己手里。
这叫“贼吃贼”。
长衫人不摸底细,匆匆逃走了。
毛机灵得意洋洋地走出来,开始打扫战场。
他把王八盒子掖在腰里,拣起护兵的三八步枪,望远镜挂在脖子上,子弹袋、手雷袋,都背在身后,鬼子扔在地上的一个牛皮包,背在身上,连护兵的钢盔,都戴在了头上。
“八格牙路,”毛机灵模仿着日本鬼子模样。
得意了一阵,他拎着步枪,返回李老人的草屋。
刚刚走下一条山沟,忽然远处“叭――勾,”响了一枪。
听声音,是三八大盖的枪声。毛机灵吃了一惊,难道,鬼子又有人马开过来了?
他提着枪窜到高处,向远处望去。
只见两里地外,一片黄乎乎的军装,正在漫山遍野地蠕动,就如同山里飞进了一片黄色毛虫。
“鬼子,果然是鬼子。奶奶的。”毛机灵骂道。
“叭叭叭,叭叭,”枪声,越发激烈起来。
“轰――轰――”手榴弹也开始爆炸。
前面,发生了战斗。
毛机灵一下兴奋起来,既然有战斗,那么,谁在跟鬼子作战?是不是县大队,打到这里来了?
听爆炸的响声,毛机灵很快判断出来,这种手榴弹,正是八路军常用的“边区造”,因为缺乏原料,比鬼子的手雷,威力小,声音沉闷。
哈哈,一定是县大队。
毛机灵猫着腰,向前奔去。
前面的战场上,已经打得尘土飞扬,黑烟四起。
“叭叭,叭叭叭,”枪声越响越激烈,鬼子兵象一阵蝗虫,嗷嗷叫着往上涌。
毛机灵不顾一切,向前冲去。
“奶奶的,老子从背后,给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毛机灵并没有琢磨自己只有一支步枪,这个“措手不及”到底有多大用处,只凭着一腔热情,便向前冲过去。
他既没考虑方位,也没琢磨效果,头脑一热,端着枪跑过山坡,跳下沟谷,刚转过一个山角,忽然脚下一绊,“咕咚”,跌了个仰八叉。
三八枪摔落到地上。
绊倒他的,是一个人。
这人卧倒在山沟里,被荒草掩蔽,伸出脚来,把毛机灵弄了个跟头。
“奶奶的――”毛机灵骂起来,一个骨碌爬起来,朝四下一望,“呀――”他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只见山沟里,还埋伏着十来个人。
这些人身穿各式便衣,手里都拿着枪,卧倒在沟口的草丛里,一动不动。
哪里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人?
毛机灵正在疑惑,一个身高体壮,满面络腮胡子的人,伸出大手,就象个熊掌一般,把毛机灵给按住。
这个满脸络腮胡子壮汉,头大如斗,眼如铜铃,长得象是凶神恶煞一般,跟小机灵一比,就象是个巨人抓着个小孩子。
“哟,原来是个小号日本鬼子。”络腮胡子看着毛机灵,嘲讽似地说道。
“放屁,你才是日本鬼子。”
………………………………
第122章 转战石鼓山
“哈哈,不是鬼子,怎么戴着钢盔,系着皮包?”
“我……”毛机灵瞅了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