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广陵密码-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明白,一定是把锲入身体里的子弹,给取出去了。

    他松开了嘴里咬着的布团,感到有人在给自己擦拭脑门上的汗珠,耳朵里的轰鸣声,慢慢减弱下去,耳畔,听到霍阴阳那絮絮叨叨的声音:“好啦好啦,就是这个小东西,乖乖,总算把它给请出来啦……”

    南宫仕睁开眼睛。

    他发现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正在注视着他,那是小姑娘腊月。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刚才,自己疼得直叫,一定让她看笑话了。

    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来。南宫仕发现,墙上挂着一柄带皮鞘的宝剑,陈旧的暗黄色剑鞘,古式圆盘形手柄,显得古意盎然。

    虞老人会武术?南宫仕练过青萍剑术,对此道颇感兴趣,他想跟老人聊聊,但是一阵眩晕袭上来,只觉得浑身乏力,眼皮抬不起来,昏昏沉沉,昏睡过去。

    …………

    南宫仕发了几天烧,腊月整天整夜地伺候他,给他喝草药,喂食水,擦洗伤口换药,这个小姑娘聪明伶俐,爱说爱笑,很快和南宫仕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哥们儿”。

    “爷爷说,你们八路军,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嗯……不过我不是,我是因为贪财,图稀日本鬼子一匹马,才受的伤,嘿嘿。”

    腊月把南宫仕放在一张竹椅上,抬出屋外。

    南宫仕惊讶地发现,屋外是一个温馨的世界。

    一片浓荫如盖的核桃树,覆满山沟,几十栋石头房屋,散布在一片浓浓绿意里,坡上坡下,尽是齐腰粗的老核桃树,每一棵都枝干虬曲,枝繁叶茂,青绿色的核桃挂满枝头。

    树下,长满各色青草野花,绿如织毯般的山坡上,星星点点,姹紫嫣红,说不出的好看。

    远处,群山逶迤。

    “好漂亮,”南宫仕兴奋地说:“腊月,原来你们这儿跟……跟我们老家一样,我们老家也在山里,那里有栗子、毛桃、紫穗槐,简直跟这一模一样。”

    “嗯,你就把这儿当成家吧。”

    重新淋浴在阳光里,南宫仕心里一阵舒畅,狠狠呼吸了两口带着植物清香的空气。

    虞老人在一珠高大的核桃树下练剑。

    老人须发飘飘,脚步轻盈,出剑不快,但每一式都圆转如意,毫不拖泥带水,身法步法,让人看去飘逸脱俗。

    南宫仕看着摇摇头。

    腊月问:“南宫,你看我爷爷武艺怎么样?”

    “嗯……很好。”

    “咯咯,你在撒谎,你觉得爷爷的剑法没有力道,是不是?”

    “嗯,老人嘛,年纪大了,自然不必出尽全力。”

    “不是的啦,”腊月跑到屋里,拿了一支木剑出来。

    她跑到爷爷身旁,手捏剑诀,起手一剑,便朝爷爷刺过去,这一式去势凌厉,迅急如风,南宫仕不由喊了声:“好。”

    腊月一剑连着一剑,把木剑使开,挑、刺、劈、拦,剑势如风。

    南宫仕大为惊讶,这个顶多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原来剑法精熟,武功高强,她一窜一跳,灵活得象只山间翻飞的雨燕,木剑挥起来,隐隐带风。

    但她击出的每一剑,都恰恰离着爷爷的身子,差了半寸。

    虞老人身子并不随着孙女的剑躲闪进退,只是稍微一扭一偏,手中长剑不疾不徐,东挡西格,与木剑一沾即走,在孙女疾风暴雨般的进攻里,稳如泰山。

    南宫仕大吃一惊。

    他武艺不高,但却识货,自恃自己若是和腊月比较,唯一可以胜出的,只是力气。

    论剑法武功,腊月强过自己数倍。

    那么虞老人为什么能在进攻中游刃有余呢?他慢慢看出了一些端倪,虞老人很少进攻,只在腊月招数堪堪用老的时候,才突然一击,而逼得腊月不得不防,往往攻势殆尽。

    “好,”南宫仕鼓掌大叫。这回,他是给虞老人鼓掌。

    一老一小,练了一趟剑术,收剑而立。

    虽然只看了这么一会,但是南宫仕却满心欢喜,他隐隐明白了一些道理,武功强弱,往往在于运用,以前学功夫时,只觉得猛烈便是强,因此出拳出腿,总是孜孜以求迅捷刚猛,现在看来,似有不妥。

    自己在英雄大会上输给陈翠姑,难道她的力气比自己大么,招数比自己猛么?

    丁蛮牛力气大,可他打得过腊月么?

    一股强烈的学武之心,油然而生,眼前这一老一小,只练了一会剑术,却让自己大有“茅塞顿开”之感,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南宫仕心里喜不自胜,抓耳挠腮,恨不得马上跳起来,跟他们学武。

    虞老人笑呵呵地擦了把汗,坐在核桃树下。

    “南宫,听说你会地趟拳?”

    “咳,我那几下三脚猫,不值得一提。地趟拳只学了点皮毛,根本就没懂……青萍剑也是,虞爷爷,你教我吧。”

    “嗯……好吧,你多练点武艺,就能多杀几个日本鬼子,咱们就不再讲那些门户之见了。腊月,你去屋里,把那柄刀拿出来。”

    刀?

    他不教自己剑法?

    腊月跑进屋里,取出一把用粗布包着的鬼头大刀来。

    解开粗布,这只刀长不足三尺,宽却超过三寸,厚背薄锋,让南宫仕奇怪的是,这刀的刀身两面,截然不同,一面黧黑,一面银白,精光锃亮,黑白分明。

    “呵呵,”虞老人拿过刀来,用手指弹了一下刀身,发出“当”的一声脆响。声音清脆悦耳,嗡嗡之声,响了一阵才消失。

    “这刀,叫做阴阳刀。”
………………………………

第26章 阴阳九刀

    “南宫,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教你刀法吗?”

    “嗯……”南宫仕想了想,“刀法猛,适合我。”

    “对,你年轻力壮,学刀法得天独厚,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日本鬼子凶狠猖狂,在战场上,大刀威猛无敌,杀起鬼子来,比用剑强得多。”

    “嗯。”

    “在古代,咱们国家有好多武功高手,但是到了战场,起作用的,并不是他们,无论你武功再高,在长枪大戟,铁阵刀林面前,也是以卵击石,在唐朝的时候,军队里专门打造削铁如泥的陌刀,骑兵们排成阵势,几十把大刀当头砍下,你想想,凭你武功再高,能抵挡得住么?”

    一席话说得南宫仕意气风发起来,“对,虞爷爷,手持鬼头大刀,劈开鬼子的脑袋,当真是……威镇敌胆,比用剑用枪,强多了。”

    南宫仕还不能下地走动,没办法学习刀法步法,虞老人给他讲刀法诀窍。

    “南宫,学武不可拘泥,只练套路,那是傻瓜,刀剑耍得再好看,只是花架子,砍得着人,算你本事。”

    “嗯。”

    “泰国拳法,根本就没有套路,可是横行天下,为什么?他们讲究把每一块肌肉,都运用到实战里,出招要猛,动作要快,这是所有武功里的基础,但是为什么有时候够猛够快了,却还会输掉呢?”

    南宫仕睁大了眼睛。

    “……这就叫功夫中的变易了。世上所有的东西,强末为弱,弱末为强,阴阳流转,生生不息,武功也是如此,你练得久了,自然就会懂得收与放、弃与逐,如何取舍。”

    这话有些深奥了,南宫仕苦苦思索。

    “据说日本鬼子,最厉害的是刺刀拼杀,还有长刀劈刺,他们在搏斗时往往一个抵得过咱们军队好几个人。”

    “嗯。”

    “这与他们训练有素,肌肉力量强,都有关系。咱们国家的士兵,缺乏训练,体质羸弱,往往吃亏。其实,并不是咱们无能,想当年,戚继光率兵抗倭,练习戚家枪法,士兵们往往以一当十,杀死数百倭寇,而我牺牲无几……”

    “真的吗?”南宫仕瞪大了眼睛。

    “当然是真的。戚家军当年,所向无敌,戚家枪专破倭刀,战功卓著。最成名的,便是鸳鸯阵,战士们阴阳相补,以我之长,克敌之短,几乎战无不胜,曾经创下杀敌千余,我无伤亡的记录,简直亘古鲜闻……”

    躺在竹椅的上南宫仕,和坐在板凳上的虞腊月,都听得心驰神往。

    虞老人说得高兴,站起身来,将手里的阴阳刀一摆,“你看,此刀沉重,起势必慢,而挥舞起来,又迅捷无匹,但招数用老,却又容易为敌所制,一把刀,如何用,大有讲究。”

    刀身在虞老人手上摆动,黑白变幻,让人眼花缭乱。

    “武功一道,讲的是火候拿捏。乱砍乱杀,犹如瞎子摸象。关键之处,便在于招与招之间,如何连接转换,尽力展我之长,隐藏自身之短,有个口诀,你得记好了,叫做轻对重,一般痛,重对轻,一扫平。”

    南宫仕忽然恍然大悟,不禁大叫起来,“对啊,就是这样。”

    他眼睛瞪得溜圆,脑子里急速旋转,一时心里的念头,喷涌而来,突然之间,便想通了好多道理,“对对对,我力量明明强过陈翠姑,却屡攻不下,不就是把力量使得不当,让人家抓住了弱处?轻对重,一般痛,重对轻,一扫平,没错……”

    有些道理,不讲明白,往往便滞留很多法门,而一经贯通,便能忽然顿悟,南宫仕学过两年武功,却从来没人跟他讲过这些基本道理,此时听虞老人一说,登时心下一阵彻悟。

    这种忽然心智通畅的感觉,让他欢喜过望,哈哈大笑。

    腊月坐在一旁,看着南宫仕一会发呆,一会狂喜,抓耳挠腮的模样,抿着嘴发笑。

    虞老人却挺满意,南宫仕如此表现,正说明他听得懂。

    学武之人,悟性乃是第一要务,鲁钝愚笨者,累死师父也难成才,天才智者,却自然而然便会举一反三,一学既会,一会既精。

    就在这一瞬间,南宫仕脑子里涌出好些以前跟人对仗的细节,不禁百感交集。

    若是自己早就明白这些道理,何至于挫折?何至于失败?他情不自禁,用手比划着打斗招式,一阵又一阵醒悟,在脑子里纷至沓来。

    “别动别动,”腊月过来按住他。

    南宫仕只想跳下来,拿着鬼头刀,挥舞一番。

    接下来的日子里,虞老人慢慢给他传授“阴阳九刀”。

    因为南宫仕身子不能动,因此虞老人只讲授刀法要诀,武功原理。让南宫仕在心里慢慢揣摩。

    阴阳九刀,总共有阴九刀,阳九刀,十八个招式。

    这些招式遵循了阴阳相济,阴阳流转的原理,其主旨,便是补充裨益,正奇相辅,在一招未老,力道将尽之时,迅即转换,把人本身的爆发力、反应力,发挥到极致,以求克敌制胜。

    虞老人拿着腊月的木剑,给他讲解刀法:

    “南宫,阴阳九刀,第一式,叫虎刀。”

    南宫仕凝神注视老人,见他持木剑高举过头顶,气势凝而不发,而气贯全身,劲力聚于剑尖,确有老虎扑食之前,那股蓄势待发,虎虎生威之势。

    “虎刀,分阴阳两刀,阳刀,取猛虎扑食,一往无前之势,刀势要猛,刀速要快,拿出一刀劈掉敌首的气势,但你要注意,这样的刀法劈出,最易用老,敌人若要反击,必然选你刀锋过后,不及收势之时,突然反击。”

    “嗯。”

    “因此虎刀的阴刀,便专门为此而设了。阴刀取猛虎翻胯之势,前扑之势,未及用老,便翻胯回头啃咬,往往便令猎物躲藏不及……”虞老人拿木剑转身直刺。

    “至于阳刀砍出几分,突使阴刀,就得看战场情势,以及敌人的反应速度了,以敌之变,定我之变,是露八藏二,还是露三藏七,没有定数。”

    “那么,”南宫仕突然插嘴道:“先使阴刀,还是先使阳刀,也没有定数了?”

    “哈哈,没错,记着,武功没有死教条,凡教导人死守招式的,必定是榆木疙瘩,咱们这阴阳九刀,包括虎刀、牛刀、狼刀、猴刀、蛇刀、熊刀、豹刀、虫刀、鹰刀,每刀都有阴阳两式,互为补益,但最重要的,阴阳九刀没有次序,你先使哪刀,后使哪刀,得看战场之需……”

    “我知道了,”南宫仕脱口而出,“哪刀的阳刀,配哪刀的阴刀,也得看战场之需了。”
………………………………

第27章 心在战场(求收藏推荐)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哈哈哈,”虞老人仰头大笑。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没错,南宫,你果然没辜负我的期望,举一反三,是学武必须具备的才智,最忌死记硬背,照方抓药。咱们阴阳九刀,最讲究的主旨,乃是‘变化’二字,九刀任意相配,才能把每一刀的优势,互为补充,刀法之威,能发挥到几成,可就完全看各人的悟性了。”

    “虞爷爷,我现在有个想法,以前的拳法剑法,我好象是白学了。”

    “不不不,南宫,你练习任何武术,都不白学,身体的敏捷度,反应力,都来自于平日的勤学苦练,把每一块肌肉,都练得强健灵活,才能临敌之时调动运用。”

    南宫仕不能下地走动,便拿着腊月的木剑,坐在椅子上比划招式,体会变化。

    虞老人给他按摩腰身臂膀,帮他活动肌肉。

    “南宫,咱们每个人的平常活动,其实都是只运用了一部分肌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怎么使用的,因此,难以连贯冲击,你看豹子,抓扑小鹿时那种敏捷,胜过人类几倍,那是因为他身上的每块肌肉,其紧密程度,其强硬与张力,都胜过人类甚多……”

    南宫仕说:“我听说,泰国拳法,讲究调动从来不用的肌肉。”

    “嗯,那它的原理,也就如此了。咱们人类头脑日益发达,肌肉筋骨,却是日益退化,打个比方,猴子豹子,从山上滚下来,毫发无伤,而人若滚山,非死即伤。”

    腊月拿来一个石锁,南宫仕练习剑法的同时,便举石锁,拽麻绳,增强臂力腰力。

    核桃树下,老少三人,练剑习拳,笑语盈盈。

    在核桃峪养伤,学武,这几天倒成了南宫仕有生以来最为闲适惬意的日子。他从小受苦受穷,为生计奔波,七七事变后投身军旅,穿梭于战火硝烟,却没过几天安生日子。

    每天在开满野花的核桃树下,潜心学武,练气疗伤,虽然每天粗茶淡饭,野菜窝头,但南宫仕倒还长胖了。

    这天,姜水生来了。

    他背来了一袋高粱米,让腊月很是高兴,眼下秋粮未熟,山里人家穷困拘谨,往往以野菜稀糊糊渡日。日寇勒索,民生日困,一袋高粱,便显得异常珍贵。

    姜水生交给南宫仕一封信。

    “县委命令我们,参加分区部队组织的夏季战役。”

    “分区部队过来了?”南宫仕一阵高兴,他急不可等地拆开信,上面写着:“日伪大举‘治安强化’,增派治安军‘铁轮部队’进驻,封锁扫荡,全区形势严峻,分区决定开展‘打治安军’战役。你部配属县大队,参加战役行动。”

    “铁轮部队?”

    “对,”姜水生说:“日本鬼子兵力不足,就使劲收编汉奸,编成伪军,从咱们区到渤海边,新增设好几个治安军集团,番号为铁血部队,铁轮部队,铁石部队……充当日寇的爪牙。”

    “奶奶的,”南宫仕骂起来,“这些狗汉奸,必须打掉他们。”

    他骂完了,却又发起愁来,自己眼下还不能动弹,带着部队参战,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姜水生,你带着全队参战。”

    “是。”

    南宫仕心里既落寞又难过,跟着分区大部队,参加战役,那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事啊。

    姜水生还报告:“最近大家在草花湾训练整顿,军事素质提高很快,不过……也有坚持不了的,有两个人开了小差。”

    “嗯,没关系,渣滓总得要挑出去,才能磨出好豆腐。坚持下来的,才是精英。”

    姜水生还讲了一个情况,千户镇上的大汉奸,“新民会长”宋正豪,最近大搞欺骗宣传,成立了一个叫“天地仁武会”的民间组织,号称“武术兴国”,哄骗老百姓加入习武,承诺每人每月领三斤棒子面。

    “天地会?”南宫仕不明白了,“那不是清朝的吗?”

    “哈哈,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姜水生一笑,“宋正豪是汉奸,葫芦里还能卖好药了?估计他们就是骗骗老百姓,给日本鬼子当顺民罢了。”

    “嗯。”

    “他们那个所谓武术会,请来一个‘武功高手’,充当教官,这人据说是土匪熊老八的手下,这家伙喝醉了酒,无意中泄露了一件事情,说是野狼谷熊老八月的匪巢里,最近去了个神秘的女人,既漂亮又会武功,跟熊老八勾勾搭搭,鬼鬼祟祟地密谋什么。”

    女人?南宫仕一下子想到陈翠姑的身上。

    想到陈翠姑,南宫仕不由怒火中烧。

    但凡习武的人,败于人手,皆被视为奇耻大辱,南宫仕在黑龙潭大庭广众下被陈翠姑一掌打晕,这口气憋在心里,始终是个心病。

    况且她是个日本特务,就更加恨之入骨。

    姜水生察觉了他脸上的表情变化,说道:“我正派人去侦察,如果证实那个女人是陈翠姑,那么立刻下手。”

    “好。”

    姜水生又讲了好多外面的事,据说龙连长带着队伍在路南开辟新区,战斗打得很急,全连配合分区部队,在渤海边跟日伪“铁血部队”激战数日,铁骆驼刀劈了日本教官,全连奋勇冲杀,把一个整连的伪军,全都赶进滔滔大海……

    “好,痛快,”南宫仕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大喊一声。

    自己躺在床上养伤,耽误多少事啊。

    虞腊月坐着个树墩子,在旁边托着腮,听得有滋有味儿,她插嘴问道:“水生哥,千户镇的‘天地仁武会’,他们都练什么武功?那个什么教官,武功很高么?”

    “呵呵,我也不懂这个,谁知道他们练什么,教官么……长得倒挺壮实,跟头大狗熊似的,武功高低,可不知道了。腊月,你是不是想去会会他呀?”

    腊月抿嘴一笑。

    送姜水生出村的时候,南宫仕和虞腊月在村口的核桃树下,望着姜水生的背景逐渐远去,消失在群山里,还久久不想回转。

    多想随着姜水生返回部队,参加战斗啊。

    南宫仕的心,早就飞到烈火硝烟的战场上去了。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笔趣阁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

第28章 铁轮部队

    姜水生带着全队人马,随着县大队,星夜出发。

    夏季的夜晚,凉爽宁静,长长的一溜人影,行进在黑茫茫的原野里,没有人说话,只听见沙沙的脚步声,和偶尔马匹喷响鼻的声音。

    前面传下命令来:就地休息。

    姜水生被召唤到路边一块树林里开会。

    部队散入路旁的田野树林里,战士们倚着树干假寐,小声地聊天。县大队干部和各区游击队的指挥员们,聚到树林深处。

    县大队长岳涛,是个身材瘦削的汉子,他坐在树间草地上,向大家介绍敌情。

    “治安军第106集团,也就是敌铁轮部队,已经进驻县城,该敌共辖三个团,团以下为三三编制。装备是:士兵大部分配备马四环步枪,少部分为汉阳造。每个连配备三挺轻机枪。”

    “嘿,好硬的装备。”县大队一中队长贾虎,是个虎背熊腰的汉子,他羡慕地说:“奶奶的,这帮伪军,武装到牙齿了。”

    的确,我军装备低劣,树林外的队伍里,好多战士只背着一把大刀。听说铁轮部队装备如此精良,谁不羡慕啊。

    姜水生没出声,他是个心里有数的人,暗想:“等把他们消灭了,好枪好炮,就都是我们的了。”

    岳队长继续讲道:“不光如此,铁轮部队,每个营还有机枪排,迫击炮排。配有重机枪一挺,迫击炮一门。”

    这就更让人眼馋了。贾虎眼里直冒火。岳队长看了他一眼,笑道:“老贾,眼红了?告诉你,明天拂晓,铁轮部队一个整营,就从县城移防黄沙峪,憋姑山是必经之路,能不能把它吃掉,就看咱们的本事了。”

    “没问题。”

    “看见了吗?前面就是憋姑山,咱们的埋伏位置,就在大路旁边的小姑岭。按照战役安排,由分区部队担任主攻,但是,战斗打响以后,很可能敌人会后退逃跑,咱们能不能在小姑岭把他们堵住,直接关系着胜负。”

    “嗯,”姜水生琢磨着说:“也就是说,咱们先打屁股,再打脑袋。由后卫,变前锋。”

    “对。敌人被打痛以后,肯定会拼了命逃跑,那时候,就看咱们的了。”

    指挥员们都一片振奋,情绪激昂地议论起来。

    岳涛特意问姜水生,“你们是新成立的部队,有困难吗?”

    “没有。”姜水生毫不迟疑地说。

    蒙蒙夜色里,三百余人的部队,开进了小姑岭。

    岭下是通往县城的大路,夜色下,象一条发着白光的带子,蜿蜒伸向远方黑沉沉的原野里。岭上,怪石突兀,野草茂盛,身后峰岭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