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藏春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没见过钱吗?这点就想打发我后半生啊?我是叫花子吗?”
汪美章连赔不是,将家底大部付给,仙,他得信,不然会遭报应的,他怕仙。钱、财那是身外之物,羊毛出在羊身上,我这边给你,那边再从别人身上薅,反正不是我娘肚里带的,怕什么。
地仙顺相反路走了,拐过村子,上大路,等在那里的是他的表弟,这人是三桥胡庄的萧四海,30几岁,家徒四壁。三年前,汪美章逼他父亲交税、租,没钱交,汪美章叫打手把他父亲吊在门前树上,往嘴里灌大粪,拆掉仅有两间稻草屋,致使一家人四处漂流,父亲气急生病,不到一年就死了。萧四海听说汪美章母亲死了,陡生一计,这就来了。
汪美章带二狗、秃头、铁蛋、欧阳、大牙十几个人爬上屋顶,开始拆房,掀掉稻草、灰巴、芦席,四柱落地的排山列,拆柱子和排山上的卯榫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全是倒扣榫,他们不懂,没办法拆开,请来四个木匠帮忙,榫卯对木匠来说太熟悉不过,自己做的,三下五除二,三脚两手拆掉了,只剩四方墙了,土墙,七八个人拿杠子推,二狗喊着号子,
“大家出把劲唻,嗨吆,一起往外推吆,嗨吆!一、二、三。”
“轰隆”一声,西边墙倒下,再来北边的,二狗同样喊着,他站在西北拐,刚喊“大家…出”,出还没出口,墙头上一块一尺八寸长,八寸宽大土坯“哗”掉下,不偏不倚砸在二狗右膝盖上,将膝盖砸个粉碎,往下一摊,傻了,不喊号子只喊疼,“嗨吆”变成“啊吆”。他哪懂啊,他站西北拐,那是“地煞”,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汪美章一看,坏了,出事了,赶快叫人把他送桐江医院,二狗刚从医院出来才三天,现在又进来了。古人说:人作有祸,天作有雨。他们是太作。
第二天亥时,总算把死人葬了,就在正屋当中,老太太有地方住,安稳了,活人孙凤仙住哪呢?原先,汪美章专心葬母,信了地仙,鬼迷心窍,现在醒过来,坏了,活人给死人挪了地,死人有地方住,活人没地方了,咋办呢?
(本章完)
………………………………
第137章 第 十 一 章
这几天,两架飞机在桐江上空超低盘旋,侦探新四军驻地和桐江地形。冈本一直见不到汪美章、于干,气急败坏,整天在司令部敲桌子、打板凳,佐藤机关长电话催着不歇,他派一个纵队支援冈本,要冈本拿出具体作战计划,桐江是锅底牢,没有内鬼,只能有去无回,冈本不敢贸然行动,一直等汪美章、于干做内鬼,扒沟,三番五次派山本化妆,装神弄鬼,这边,佐藤又来催了,亟不可待,冈本再次派山本出来寻找汪美章,在邕桥、联保没找到,就来他家,一看,家没了,昨日的汪家堂屋,正中戳起一座坟,变成坟场了,“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山本忧心忡忡,耷拉着脑袋往回走。
岳王庙今天庙会,又逢集,人山人海,骡嘶马叫,算命测字、摆摊撂卦、说书的、耍猴的,五花八门,目不暇接,骑马的、坐轿的,派头十足,耀武扬威。大人牵着孩子,孙子搀着爷爷,大嫂陪着小姑,丈夫带着老婆,熙熙攘攘,挤得水泄不通。乡民带着自己的产品,诸如芝麻豆谷,手工艺品,山货,等等,应有尽有。西南角一个草台班正在唱庐剧《秦香莲》,东北拐一群妇女正在打“连翘”,岳王庙前人们围成一个大圈,一老一少父子两在玩群狗转圈,精彩至极。
突然上空不到100米高度,两架银灰色飞机掠过,屁股后面拖着两条长尾巴,朝东南方飞去,绕一个很大的圈,从东北返回,刚到岳王庙上空,“轰隆”两声,丢下两颗炸掉,一颗在岳王庙左20米爆炸,另一颗在庙前30米将一农户房子炸翻,幸好他们家人都赶集了,家里东西、一条猪全被炸了。山野刚好到庙左大路,距庙四十米,一看飞机丢炸掉,一个急滚翻,躲在一田埂下,差点被炸死,弄得一身泥。
赶集的人们乱作一团,“丢盔弃甲”,慌忙逃命,大牲畜,小鸡鸭,四处奔跑,整个街上桌椅板凳,犁耙水车,凉床竹椅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郑中华、廖晓辉在牛王寨用望远镜目睹岳王庙惨遭轰炸的现场。
尹瑞松叫小邱将整个现场向郑中华作详细汇报。
郑中华命令指挥部把情况向前线总指挥部汇报,并请示歼灭冈本日军小队的命令。
两天后,总指挥部命令:总指挥部派一个团兵力阻击并消灭佐藤援兵;郑中华率部彻底消灭冈本部。
郑中华、廖晓辉连夜研究作战部署。天刚亮,指挥部集结了所有团以上干部,布置作战任务,廖晓辉参谋长宣布:郑中华亲自率三个营由阴山经龙舒干汊河阻击佐藤援兵、截断冈本退路,并向东挺近直逼冈本司令部;廖晓辉率三个排在小狼山口伏击,截断冈本进桐江城道路;李浩然率突击连在闸山口埋伏,以防冈本从闸山进入桐江城;尹瑞松率两个营、小邱、诸葛旭、梅林等经东北方向卧牛山直捣黄龙,引蛇出洞。宣布完毕,各自准备,下午5点进入阵地。
郑中华强调“这次前总领导为我们制定了精准的作战方针,冈本虽然人数不多,但部队精良,我们在战略上藐视他,在战术上要重视他,我们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集中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我们要:指挥明确、决心果断;二是勇敢的精神,迅猛的动作;三是熟练的战术技术动作。重磅出击,一鼓作气,彻底、干净消灭这股日本军队,叫他在桐江大地上销声匿迹。”
日本四架飞机在桐江上空超低盘旋几天了,他们的任务是侦探新四军驻地和桐江地形;掩护地面部队作战。
李浩然率突击连准时到达阵地,隐蔽在战壕里。尹瑞松已将冈本引出,且战且退,把他引入包围圈。
四架f…84战斗轰炸机正在桐江西北上空绕来绕去,在他们上方100米,两架国民党银灰色米格机进行拦截、驱赶,轰炸机加大油门冲了过去,米格机也加大油门迅猛向前冲击。突然,一架米格机从高空一个俯冲打乱了敌机f…84的队形,敌机被突然的袭击惶慌了手足,有的慌乱投弹调头就逃,有的已经逃之夭夭,有的大角度俯冲企图低空逃窜。
隐蔽在战壕的柴进龙突发灵感,觉得战机已到,机不可失。立即叫申丗明仰卧,双手托起机枪架,自己紧握机枪,瞄准镜紧紧盯着超低的f…84,就在它调头转弯的一刹那,它的机身套进了柴进龙的瞄准具中,他校正了角度,一阵猛射,一串串子弹向着f…84打了过去,可惜偏了一点没有打中。柴进龙赶忙调整角度又给它补上了几发。这次打中了,f…84顿时起火冒烟向麒麟山方向逃窜而去。柴进龙高兴地大喊;“击中了,击中了”,是的,应该高兴。突击连顿时欢腾起来。机枪打下飞机成了传其。
郑中华、廖晓辉、尹瑞松三方面合围,在阴山口荷包地一举歼灭企图在飞机的掩护下血洗桐江城的冈本全部,活捉了冈本。李浩然率突击连赶去麒麟山搜找坠毁的f…84机骸,在包山脚下,沙湖滩上找到昏迷中的飞行员和还在冒烟的f…84机。
半个时辰,飞行员苏醒,第一句话“「鷹が空を張って、その威力を。”
这哪能懂啊,面面相觑,别忘了,柴进龙在训练场是和大部分日本人打交道啊,他的教练朋友郎一山就是日本人呀,他忙翻译说,他说“鹰击长空,突现威棱”。
李浩然说“问他叫什么名字。”
“あなたの名前は何ですか?”柴进龙问。
“私は早稲侍郎と申します。”他说。
“他叫早稻侍郎。”
“什么军衔?”李浩然问。
“どんな軍名がありますか?”柴进龙说。
“大尉”他说,(中文的中尉,日语大尉)
“中尉。”柴进龙说。
“和我们一起回指挥部,见见我们首长,你乐意吗?”李浩然说。
“私たちと一緒に指摚Р郡藨盲啤⑺饯郡沥问组Lに会って、喜んでくれますか?”柴进龙说。
“とても喜んで、あなたたちは偉大な国で、私たちの隣の国です。”他说。
他说他非常乐意。他说我们是一个伟大的国度,是他们的邻邦。
“好的,你和几个其他同志送他回指挥部,要确保他的人身安全和你们自己的安全,并把这里情况向郑副师长作详细汇报,我和剩下同志在这保护现场。”
“是,保证完成任务。”柴进龙说。
(本章完)
………………………………
第138章 第 十 二 章
整个桐江举行各种活动,庆祝抗日大捷。桐江中学堂体育场召开庆祝大会,通栏会标:
热烈庆祝桐江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孙大人、尹瑞松、杨树仁、受邀参加庆祝会。校长小太爷作重要讲话:
今天,我们庆祝桐江抗战的胜利,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发动战争的恶魔,小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将我们平静而安宁的生活摧毁,将我们和睦而温馨的亲情撕裂;战场战争也激起被蹂躏的人们的怒吼,中华民族在这最危急的时刻,沉淀在民族文化深处的力量也爆发出来,这种力量就是对安宁、和平、正义的追求。…
中学是一个塑造民族英雄的学校,它不但培养出解民族于倒悬、救百姓于水火的革命者、纵横捭阖、金戈铁马的将军,还会培养出垒城于笔墨之间、大雁留声于文化史长空的学术泰斗和独布风香于三尺讲台、化袖下桃李为民族栋梁的专家、学者。和平与战争常常只是转眼之间。国家的强大不是靠人多,也不是靠武器,而是靠那个国家中有多少正直向上的人,有多少有勇气有力量的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最后我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会后,举行大游行,人人手拿小红旗,拉着大横幅,秧歌队、连翘队、高跷队、腰鼓队全都表演精彩节目。家家户户门窗上都插着红旗,街道挂起红灯笼,喜气洋洋,一派节日气氛。
小太爷按尹瑞松安排,上午,诸葛旭、梅林、小邱、阿沐等人抬着小太爷的轿子,何团副骑马随后,去接爷爷、奶奶。轿子在河沟大门口落下,何团副将马拴好,爷爷请一行人进屋看茶,何团副说,
“桐江抗战胜利了,小太爷为庆祝这伟大时刻,今天设宴请有关人等,特地派我们来请爷爷、奶奶共同赴宴。”
“赶走日本鬼子,我们都非常高兴,值得庆贺,但喝酒、吃饭,这是你们男人的事,我就不去了。平时我只在家料理些家务,不懂外面的事情,恐怕去了会有失礼数,请你们代我向小太爷表示感谢。”奶奶说。
小邱说,“那哪成啊,奶奶,今天你和爷爷是主客,小太爷是主请,我们都是主陪,你们不去,我们哪有饭吃啊?”
说得大家哈哈大笑,“是啊,是啊,奶奶,你们不去,小太爷就不请我们了。我们都跟您老沾光呀,奶奶。”阿沐像孩子似的拉着奶奶胳膊摇晃着。
“我们就去吧,既然他们都这样说了。”爷爷一本正经说。
“好,好,我去,我去,行吧。”奶奶乐呵呵答应了。
爷爷穿上生日那天的衣服,酒壶、烟袋一样不能少。奶奶没出过门,尤其是这大世面,心里很激动,一番梳洗,用手在灯盏窝里蘸点香油摸在头发上,平时不出门,随便,头发都枯了,摸点油就光了,好看点,在后面咎个巴巴头,套上网子,在油光的巴巴头别上簪子。从箱子里拿出压箱底的蓝司林布大襟褂子穿上,一方绛色手帕往褂子大襟一塞,一半露在外面,(过去女服装没有口袋,手帕类只能插在衣服大襟里。)。三寸三的“仲尼”(布料名)鞋上绣一朵梅花,奶奶七岁裹脚,标准的三寸金莲。两只手在耳朵上方轻轻将头发拍拍,拿起条桌上的镜子,左右照了照,自认为可以了。脚小,走路不稳,出门要戳拐杖,她拿起房门后面的龙头拐杖。奶奶虽然眼角爬上了隐约可见的条条皱纹,但眼睛里还透露出一股灵秀的神采,这些皱纹是她勤劳、伟大的见证。
一切停当,小邱、阿沐像自己孩子一样亲热,扶奶奶上轿,爷爷跟在轿子后面。
奶奶坐在轿子里,想起正松,如果他在,不也像阿沐、小邱他们一样大了吗?不禁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
(本章完)
………………………………
第139章 第 十 三 章
轿子在御喜厅门前停下,诸葛旭、梅林压低轿杆,小邱、阿沐在路边轻轻掀开轿幔,扶奶奶下轿。
御喜厅三道大门敞开,两个差弁分立两边,小太爷、小太奶奶在二道门迎接,屋里张灯结彩,华灯闪烁。奶奶没见过这么排畅的场面,内心很是羡慕,但奶奶一贯处事稳重,宠辱不惊,不流露于形。小太爷、小太奶奶、爷爷、奶奶在会客室坐下,诸葛旭、梅林在会客室二十米外站着,任何人不得靠近。杨树仁进来,
“小太爷、小太奶奶、爷爷、奶奶,尹瑞松同志马上就到,他让我先来和几位老人家说件事。今天他来会给你们一个很大惊喜的,他就是爷爷、奶奶的三儿子――正松,出于组织秘密和工作需要,暂时不能公开他的身份,除了我们,在外面一律是‘南洋商人’,他是我们的首长,其余事,等会他自己会告诉你们的。”
一番话,使他们四个人像做梦一般,大吃一惊,小太爷说,
“我们相处这么久了,怎么连我都不告诉啊,这孩子。”
他们四个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是真假,正恍惚中,尹瑞松进来,爷爷、奶奶一看,既熟悉又陌生,当时是毛头小子,眼前是标准的男子汉,当时是破衣烂衫,眼前的他,藏青色呢子青年装。看见爷爷、奶奶,尹瑞松泪流满面,轻声叫着,
“父亲、妈妈,你们辛苦了。”扑倒在奶奶怀里,奶奶不出声,但已成泪人,刚才那同志说了,身份要保密,奶奶怕有闪失,她懂分寸,眼水往肚里吞,她一把抱着他的头,使劲往怀里贴,小声说,
“儿啊,这些年,你是怎么度过的啊?妈妈眼水哭干了。他们不是说你死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啊?”说到这,奶奶想起《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他们不会是安慰我们,弄个假三儿子吧,她解开尹瑞松的上衣,查看背后特有的胎记,那是一个隐隐的像古代头戴花翎的人,这是做不出来的,我来看看,她掀开衬衫一看,还在,一点没变,老样子,这才确定无疑,她像他小时一样,叫他站好,把他的扣子一粒一粒扣好,两边打打灰,从头看到脚,又从脚看到头,又一次把他拉进怀里,哭了,反复摸着他的头,她认为这就是母亲给孩子的爱。
今天是在家里,不能没有规矩,要认祖,尹瑞松来到小太爷面前,双膝跪下,
“小太爷,孙子不孝,以前骗了您,请您原谅,这是工作需要。”
“孩子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是为国家、民族啊,没国哪有家啊,我为你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怪你啊!”小太爷说。
尹瑞松对小太奶奶行跪拜之理。
“今天我们祖孙三代总算团聚了,大喜啊。”小太奶奶说。
“那你在立煌是怎么逃出来的啊?”奶奶问。
尹瑞松忙叫小邱进来,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父亲――爷爷,这是我母亲――奶奶;父亲、母亲,这是小邱,他名叫邱定刚,我弟弟,立煌人,和我一起参加新四军的,现在是侦察排长。”
“他是我们团长。”小邱介绍。
“当时,我被送到立煌,打摆子,发烧几天,部队开拔时,我正发高烧,快要死了,他们就把我丢下。后来被小邱父亲发现,把我救回去。他是商人,不懂医,就找到立煌一个老中医,为我治病,三个月后,好了,他看我和定刚差不多大,就叫我们认个兄弟。”正松说。
“我们立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交通便捷,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红色厚重的土地,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我们立煌诞生了59位大将军和147位大领导干部,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小邱说到自己的家乡,非常自豪。
“后来,小邱父亲找了一个在新四军任职的老乡,介绍我们一道参加新四军,我们分在一个班,就这样,我们一直在一起。”
“这次是前总指挥部派团长和我到桐江协助郑中华师建立和扩大地方武装,扫清一切障碍,为新四军主力渡江作前期准备,团长以南洋商人身份作掩护。现在,经请示前总指挥部批准,同意团长与家人见面团聚,为保护团长安全和今后工作开展,仍然是绝密见面,身份是南洋商人,请爷爷、奶奶谅解。”小邱说。
爷爷忍泪强欢,奶奶小声的哭得稀里哗啦,爷爷说,
“小邱,代我们全家向你父母表示衷心感谢,我们永世不忘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们也会按你们的要求去做的。”
“哎呀,原来家里还藏着这么一段春秋啊!你们的儿子终于出现了,而他还正在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这是我们家族的骄傲和自豪。可喜可贺啊!”小太爷兴奋不已。
小太奶奶搀着奶奶胳膊,小太爷、爷爷、小邱、杨树仁进入餐厅就坐,小太爷、太奶奶主座,爷爷靠小太爷,奶奶靠太奶奶,尹瑞松紧依奶奶旁边,诸葛旭、梅林、宁哥、阿沐分主次落座。奶奶觉得眼睛模糊,取出大襟上的手帕,轻轻擦了一下。
大圆桌中央摆放着紫荆花围成的大花族,厨师上:“龙凤呈祥图”,龙凤的身体是用南瓜雕制而成,鳞片是切成同样大小的黄瓜片,凤尾是用各色海鲜装点而成;“仙鹤飞天”,用白萝卜塑身、红辣椒为冠、紫茄子雕尾…,一只栩栩如生的仙鹤,振翅欲飞;“金玉满堂”、“乡情”共四幅大作,都是厨师用南瓜、萝卜、黄瓜、茄子、辣椒,…削、铲、挖、掏、雕…,刻刀之下,万物有灵,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小太奶奶说,“今天,我专宴请侄媳妇,她是主客,我是主请,你们大男子都是主陪。”大家一阵大笑。小太爷说,
“她说的没错。今天确实是她主请侄媳妇的。我们都是陪客,也包括你南洋商人啊。”
爷爷说,“那我也是沾她光了。”
大家喜悦之情难于言表,正说话间,厨师抱来一只大“公鸡”,公鸡站在长方形大盘子中央,盘子里放着一根黄铜棒子,比筷子长二寸。奶奶在家养鸡无数,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公鸡,水灵灵的大鸡冠,高高翘起的绿油油大尾巴。活公鸡,这怎么吃啊,奶奶没见过,转盘转了一圈,鸡头对着奶奶,阿沐叫了起来,
“奶奶,您是主客,请您剪彩。”
奶奶不知道什么是剪彩,活公鸡,剪什么彩啊?是不是用刀杀啊,就像我们乡下杀鸡那么杀?其实,公鸡不是活的,是风干的。
太奶奶说,“你们就别难为她了,小尹还是你代奶奶完成任务吧。”
“是,遵命,太奶奶!”
尹瑞松拿起铜棒,轻轻在鸡腿上敲了一下,公鸡两个翅膀张开,四碟精美小菜稳稳当当落在长方形盘子里,厨师抱走公鸡。
奶奶起身,“我只是家庭妇女,一介乡民,受到小太爷、太奶奶宠爱,真是三生的福气。我就先敬大家一杯。当然,我从不喝酒,只表心意。”
尹瑞松、杨树仁、诸葛旭等唰一下站起。“奶奶吉祥、万福!”
奶奶说,“谢谢大家,听说你是南洋商人,那我有几件皮货你能不能商议一下啊?”
尹瑞松看出奶奶心情不好受,这是借故想离开,就大笑说,“那当然好啊,能为奶奶做点什么是晚辈莫大荣幸。”太奶奶也心领神会,扶奶奶来到书房,尹瑞松紧随其后,太奶奶随手将门带上,尹瑞松一把抱住奶奶,枝断冰弦泪欲倾,无人得见此时情。
(本章完)
………………………………
第140章 第 十 四 章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前面锣刚歇,后面鼓又起,闹腾四五天,汪美章拆掉堂屋,埋葬了母亲,人客散去,大门前的桌、椅板凳,残渣余孽,大碗、小盏东倒西歪,筷子扔了一地,一片狼藉。桌底下,几只猫各自用“手”按住一块骨头在啃,一边啃,嘴还“喔,喔,…”哼,眼拐余光瞅着别的猫,唯恐他人来抢。一只肚子鼓鼓的猫“坐”在旁边,它先来的,吃的饱饱的,看着它,好笑,“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鹓鶵竟未休。”;两条狗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