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藏春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峰,莲花峰,醉仙练拳峰,仙客峰,仙猴登天峰,仙鹤展翅峰,孔雀开屏蜂等等大小二十来个。他们来到山脚,哎呀,山真高啊,抬头掉帽子,哪敢向上看啊,只好低头拾阶而上,刚上几十级,就见重峦叠嶂,石磴蹑空,峭拔奇绝,直指云天;或孤峰峭耸,如柱似笋,傍临渊壑,巍峨险峻;或小峰林立,怪石交错,凝烟积翠,时如菡萏初舒,或似枯株含萼。他们也只在家门口一霸,干些鸡鸣狗盗之事,毕竟是“井底之蛙”,哪见过这如诗如画的景象?
半山腰,峰峦如林,松竹茂盛,溪回路转,鸟语花香,风光旖旎,秀色怡人。山峰中多有古洞,如聚云洞,观音洞,临仙洞,仙狮洞,卧牛洞,龙王洞,文殊洞,关公洞,…等,每个洞中都供着菩萨,都有香火,木鱼声。
二狗建议,开始在每个洞里寻找,汪美章寻妻心切,便同意,并说干脆三个人分三路,然后在山顶集合。他们顺着洞一个一个的找,看看有没有孙大小姐的蛛丝马迹,找的洞越多,他们离开就越远了,他们就像蚂蚁走进了迷宫,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汪美章来到文殊洞,中央一尊大佛,“凝神深参贝叶经,纵观古今自从容,禅定无乱涅盘处,物我两忘无量功。”四处寻找,只一个尼姑,并非孙凤仙。他转身来到金仙洞,迎面弥勒尊佛哈哈大笑,两边被香烟熏得发黄的条幅:“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佛面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一个小和尚漫不经心敲着木鱼,
“阿弥陀佛,施主可有什么可求?”
巨大的洞里只有菩萨前面一盏香油灯,灯光若隐若现,昏昏暗暗,阴森恐怖,汪美章没看见小和尚,神经紧张地趔趔趄趄,东张西望,被这一突如其来的问话声吓一惊,急忙在蒲草团上跪下,
“我是来找人的。愿菩萨保佑。”
小和尚说,“她可能尘缘已尽,让她随缘去吧!”
“请问小师傅,你怎么知道她尘缘已尽?”汪美章急忙追问。
“天机不可泄露。善哉!善哉!阿弥陀佛!”小和尚说完,走了。
汪美章认定孙凤仙就在这里,他急忙起身寻找,只见这洞,上三层下三层,洞里有洞,洞外连洞,洞洞相通,层层向连,他傻眼了,晕头转向,在洞里走迷宫,捉迷藏,转悠了不知几个时辰,饿了,渴了,不知怎么出去,也不知现在外面是什么时候了?他精疲力竭,头昏眼花,一跤跌倒在地,晕晕乎乎,不省人事了,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恍恍惚惚中听见两尊菩萨在对话,一个问,
“老弟啊,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贱我,如何处之?”
另一个说,“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汪美章吓出一身冷汗,“菩萨怎么会讲话呢?”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大商贾和一个大和尚经过,商贾问,
“请问师傅近来身体如何?”
大和尚说,“日面佛,月面佛。”
他说的是《佛名经》记载的“日面佛寿长一千八百岁,月面佛仅一昼夜。”大和尚的意思是能活得长长久久固然好,但如果只能活一昼夜也没什么遗憾,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寿命,只要能活在当下,开心、自在、踏实的活好每一天就是最好。
“哦,大师你真是宇宙般的大度,我今天来想求你赐一幅墨宝作为镇家家传,不知大师肯否?”商人说。
“好吧!”和尚说,展纸磨墨,书写,
“父死,子死,孙死!”六个大字,商人吓了一跳,非常生气,
“我想请你写一些祝福我们家世代幸福兴旺的话,你怎么开这么大玩笑,咒我们家?”
“我没有一点咒你们的意思,因为人的出生就意味着死亡,年龄加一时,寿命就会减一时。一个家族如果按照这个顺序死亡,那不是美事一庄,假如儿子死在老子前,白头毛人送黑发人,那不就成悲剧了吗?勘破了生死,超越了凡尘,就能生得更自在,死得更从容,生如鲜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和尚说。
商人豁然开朗,大彻大悟。
汪美章一身汗水,猛的醒来,黑漆漆一片,只在很远很远地方一线烛光,他趔趔趄趄朝它走去,突然,身后“啷当”一声巨响,回头一看,黑暗中发现地上一团白色,他弯下腰,定睛一看,哦,原来是小兔子。他继续顺着洞壁摸着,拐弯抹角,一步一步前行,穿过两个洞,来到一个“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挂帘帷”的大洞,四周翠藓堆蓝,云雾氤氲,光摇片片烟霞。乳柱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一条六十多米深地下河贯穿于此,河上一摇摇晃晃木板桥横跨其上,三个鎏金大字“仙人桥”尽显眼帘,桥头堡里聚集着千姿百态的各路神仙。堡里光线很暗,旁边吊着一只石锅,摆着几只石碗,还有三个石凳子,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汪美章毛骨悚然,如在噩梦之中,突然凌空一帘“瀑布”浇下,“疑是银河落九天”,整个身子浇个透,脚下“水漫金山”,身子一晃,发现自己站上一块木板,将他“漂”起,顺洞圳七拐弯八抹角,出了洞,连头也不敢回,再也不敢进洞了。
二狗、铁蛋像走迷宫,又像过山车,粮缺弹尽,饥肠辘辘在紫月山钻山爬洞,翻山越岭。在半山腰,二狗饿得实在难忍,就顺手采几个果子充饥,果子刚到手,觉得肩膀一沉,一只大猴子稳稳当当踩上了他的肩膀,伸手将果子抢过去,塞进嘴巴。二狗哪见过这东西,吓得半死,眼睛一黑,摔下台阶,连滚七八级台阶,被一上山敬香的老人扶起,满脸是血,小腿骨折,在路边扳了根树枝当拐杖,一跛一跛,折腾了三四天才回到回邕桥。
(本章完)
………………………………
第171章
孙大人按照上级指示,彻查于干私自训练部队的事,叫衙役传来于干,他端坐在大堂之上,曹元一旁准备记录。于干全副武装,带一个排士兵,分列衙门口,自己跨进大门,
“孙大人叫我来,有什么指示啊?”
“上级要求你详细说明训练部队的事,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训练的,人从哪来招来的,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孙大人说。
“人,现在不是走了吗,被你们逼上牛王寨了,还要我说什么?”于干很生气说。
“你私自养兵,想成山大王,闹得他们没饭吃,逃到城里,接连闹事,火烧连环,聚众抢粮,现在又去牛王寨,成了新四军,你为他们训练了一支劲旅,你知道你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吗?”孙大人说。
“这么说,责任全在我,你就没有任何责任了?我的部队进城,他们没饭吃,你不给粮食,把他们逼急了,起来闹事,你指挥不力,处罚不明,造成这样的后果,你不检查自己,把责任全推给我,你就是个怂包,狗熊。”于干怒火中烧,一子不让。
孙大人勃然大怒,将惊堂木一掼,“大胆于干,你罪孽深重,不但不认错,反而强词夺理,来呀,将于干的枪取下!”
“我看谁敢!来呀,将孙大人带到营房,我们慢慢聊!”说着,将枪指着孙大人脑袋,“孙大人,请吧!”几个战士一涌而入。曹元立即起身,来到于干面前,“于大人,有话好说,你不能这样,孙大人是一县之首,这样会伤和气的!”
“你再说,连你一起带走!”于干说,枪顶着孙大人脑袋,士兵跟在后面,将孙大人押去了。
孙大人被于干“软禁”,曹元电话报告了上级,上级立即派桂大人前来调停处理。
尹瑞松命小邱立即把这重大突发事件向指挥部汇报,指挥部根据桐江这一突发情况,决定:立即解放桐江,推翻国民党伪政府,消灭于干保安团国民党军队;成立中国共产党桐江县委员会。
尹瑞松安排小邱立即去史家祠堂找到汪弘、于昕怡,叫她立即进城,在尹瑞松办公室,
“昕怡,你马上回家,控制住你父亲,叫他不能胡来,一定确保孙大人安全。”尹瑞松说。
“是,保证完成任务。”于昕怡说。
于昕怡急急忙忙到保安团司令部找到于干,“父亲,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你做了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你打乱了我们整个计划。”
“什么亲者痛仇者快?我只知道做我应该做的事。你一个女孩家家的,懂什么。从现在起,不允许你踏出家门半步,你给我好好待在家里。”于干说。
“干什么?你又想软禁我吗?不许你胡来,我还有好多事要做呢。”于昕怡说。
“做什么做,你能做什么?老老实实给我待在家里。”
“不行,我不能待在家里!你要确保孙大人安全,如果伤他一根汗毛,我找你算账。”说着就要走。
“来人,将大小姐看护好,没我的命令,不许离开家门半步!”两个卫兵将于昕怡控制。
“不许你胡来!放我出去,我有好多事要做。”昕怡喊着。
“将她关在我的司令部!”于干命令,卫兵日夜看守。
何团副来到尹瑞松办公室,
“看来于干是吃了称坨――铁了心了,他连自己女儿都关起来,他到底想怎样,难不成他想当县大老爷?”何伟说。
“他当不了县大老爷,他也不是想搞政变,是孙大人把他逼了一步,虽然他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和部署,但也好,来个痛快的,干脆把桐江问题解决了,迟早是要解决的。但我没想到他把于昕怡软禁起来,但他不会伤害自己女儿的。”尹瑞松说。
“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做?”何团副问。
“你回去主要是做保安团内部的分化瓦解,掌握具体人员,对于干施压,尽量少牺牲无辜。”尹瑞松说。
“可不可以再组织桐江中学堂学生进行游行,抗议于干软禁学生。于昕怡既是他女儿,也是桐江中学堂学生,他非法拘禁,学生们可以抗议,对他施加压力,不知你们认为怎样?”何伟说。
“这倒是个好主意,小邱马上联系指挥部,请示一下。”尹瑞松说,“我们随时联系,你先派人了解一下,孙大人、于昕怡分别关在什么地方。”
“好的,我马上去办。”
(本章完)
………………………………
第172章
阿沐、柯泽舟、汪弘、马小奎、正青等桐江中学堂学生200多人,人人手持各色小旗子,上面写着各种口号、标语,打一条七八米长横幅,上面写:强烈抗议拘禁桐江中学堂学生,打倒军阀于干。
他们自桐江中学堂大门口出发,经几条主要街道,口号声震天。
他们来到衙门口,开始静坐。按照桐江临时党委部署:各农民协会组织一部分人带些干粮,进城声援学生。十点,衙门口涌了一万多人。
桂大人在衙堂像热锅蚂蚁――团团转,衙门的公务就像一团乱麻,他无从下手,不知从哪理起,今天又遇到学生游行静坐,头脑都开花了。于是,差衙役去找于干,一会,衙役回禀,于干不来见,桂大人一怒,撂起褂子大襟,“走,我去见他。”
两个衙役随行,来到保安团司令部,岗哨拦住,
“请出示证件!”
“不知道是上级派来的桂大人吗?让开!”衙役说。
“我们只认证件不认人!没有于团长命令,谁也别想进。”哨兵说。
“你们于团长是山大王吗?无法无天!那就去通报于团长,就说我桂大人到访。”桂大人怒气冲冲。
“于团长,一个什么桂大人到访。见还是不见?”哨兵说。
“见,叫他进来。”于干阴不阴阳不阳的说。
于干用一张报纸将脸遮挡着,假装在看报,桂大人一脚将门踢开,
“于干,你什么意思,连我的话都当耳边风吗?衙役请不动你,我亲自来,你还不让进,你还有党国、王法吗?难不成你是山大王?”
“哦,我当是谁呢?我又没犯法,你嚷嚷什么呀,什么叫我是山大王?让你进来已经给你面子,不要不知天高地厚,‘蚂蚱上豆架――借大架子吓人’。”
桂大人这就叫“卖牛卖发娶回个哑巴――无话可说”,真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就大声说,
“你真是‘闻着棺材唤几香――死到临头’还嘴硬,我代表上级命令你:立即将孙大人、学生于昕怡放了,否则,后果自负。”
“赖格宝打豁海――好大的口气,我要是不放,负什么后果啊?”于干说。
“你真是‘外公死儿子――没舅(救)’了,我再说一遍,放了孙大人、于昕怡,有话好商议。”桂大人说。
“不放!你们看着办吧,有什么招子就使出来,我接着!对不起,送客!”于干说。
桂大人“抱起木炭亲嘴――碰一鼻子灰”,怒不可遏,回到衙门,门口的学生口号一浪高过一浪,
“于干必须立即释放学生于昕怡!”
“拘禁学生是违法行为!”
“打倒大军阀于干!”等等……
桂大人束手无策,只好电话请示上级,上级派国民党军队315师33旅副旅长骆家辉率一个团火速赶到桐江,骆家辉马不停蹄来到保安团司令部宣读上级命令:
1立即释放孙大人、学生于昕怡;
2收编原来两个连野战军;
3于干向静坐学生道歉。
于干恼羞成怒,“于昕怡是我女儿,我关她是不让她与共产党搅在一起,难道我这么做有错吗?”
“无论怎么样,于昕怡也是学生,平定学生事件是当务之急,你应该识大体顾大局,请你照办。”骆家辉说。
“不行,这口气我咽不下。我教育女儿没错。”于干说。
“那你是不执行上级命令了?”骆家辉说。
“是的,恕我实难执行。”于干说。
“那好吧,我将向上级汇报你的态度。那学生事件怎么平息啊?你能有什么办法吗?”骆家辉说。
“这就必须要小太爷来解决,他是校长。”于干说。
骆家辉在警卫的护卫下,来到衙门,见过桂大人,
“桂大人,你几次来桐江,情况比较熟悉,你看这眼下学生事件怎么平息啊?”
“这是于干一手造成的,他捅的篓子要我们擦屁股,我看解铃还须系铃人,由他来解决。”桂大人说。
“我刚才向他宣读了上级的三条指示,他拒不执行,你看怎么办?”骆家辉说着,将上级的电文递给桂大人,“他说学生事件要小太爷解决,你看妥吗?”
“小太爷是校长,他解决倒不是不可以,就怕他不肯,因为这事是于干闹起的。”桂大人说。
“现在燃眉之急是解决学生问题,那有没有其他办法啊?”骆家辉说。
“小太爷秉性刚直,他不愿做的事,谁也别想让他违心的去做。”桂大人说,“不过,他与何团副私交甚好,你可以说服何伟去看看。”
衙役请来何团副,“见过桂大人,”一个立正向骆家辉行了个军礼,“不知叫我来有什么指示?”
“听说你与小太爷关系甚好,能不能请你出面,请小太爷劝劝学生回学校,将学生事件平息一下。”骆家辉说。
“小太爷与我有点关系,那只是学术上的,这次学生事件是于干于团长闹的,小太爷不会为他来收拾这个摊子的。既然你们信任我,我不妨去试试。”何伟说。
何伟来到御喜厅,尹瑞松、杨树仁、郑向宁都在,与小太爷聊了一通闲话,
“这是我们预料到的,他们一定会叫你来当说客,但我们没想到于干这下真把自己推到绝路了,他如果坚持下去,必然引起骆家辉他们动真格的,他若抵抗,一场狗咬狗的大战即将爆发。”
“那我回去再给于干点把火。让他们自己先动起来。”何伟说。
“好,就这么办,一旦骆家辉与于干较真,动起来了,我们将按指挥部部署来收拾残局,将他们一举歼灭,一个崭新的世界即将出现在桐江大地上。”尹瑞松说。
“好,郑向宁再去与阿沐他们通个气,让他们坚持着。”杨树仁说。
“我去安排靳小宇、赖寿荣他们扇扇风,让他们早点动起来。”何伟说。
“好的,就这样,小邱马上与指挥部联系。”尹瑞松说。
何伟回到保安团,“于团长,我看还是把孙大人、大小姐放了吧,免得再生造次。你看骆家辉都传达了上级指示了。”
于干一蹦三尺高,“放了?哪这么容易,我也是堂堂一个团长,我的面子往哪搁啊?”
“那你胳膊能硬得过大腿吗?他可是副旅长啊!你仅仅一个团长啊?”何伟说。
“团长又怎么了?他毕竟在我的地盘上,他能怎么样?难不成敢把我枪毙了?”于干气不打一处来。
“那你就准备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何伟试探着。
“他敢动我,我就叫他有来无回。”于干说,“你去把兄弟们召集起来,作好战斗准备,这是我的命令,谁敢不从,就杀鸡儆猴,去吧。”
“好的,坚决按你的命令办,请团长放心!”何伟说。
“我们合作了这么多年,你办事我放心。”于干假惺惺紧紧握着何伟的手。
(本章完)
………………………………
第173章
牛王寨指挥部里,郑中华、廖晓辉正在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研究作战方案;中共桐江县党委负责人人选(建议);桐江县人民政府负责人人选(建议),报前线指挥部审核批准。
根据指挥部指示:桐江临时党委召开会议,研究作战部署;桐江县人民政府各部门临时负责人建议名单(建议)。会议由尹瑞松主持,他说,
“我们这次的作战计划要周密、详尽,要一鼓作气将国民党军队消灭掉,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人民民主政府,保证新四军顺利渡江。”
杨树仁接着说,“等于干和骆家辉打起来,我们和牛王寨新四军里应外合,打他人仰马翻,彻底干净消灭之。”
保安团司令部,于干准备背水一战,不成功便成仁,他召集几个亲信,密谋与骆家辉较量。
骆家辉与桂大人在衙门商议怎样平息学生事件,然后处理于干。骆家辉说,
“桂大人,要不要派人去催一下何团副和小太爷,他们到现在都没动静,不知什么原因,拖时间长了,防止学生中又发生什么变故。”
“再等等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说话间,轿子在衙门口落下,诸葛旭掀开轿帘,小太爷不紧不慢,神态自若走出轿子,径直来到衙堂,桂大人迎上去,
“小太爷吉祥,有些日子没见了,您身子还是这么硬朗。”说着对骆家辉,“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桐江中学堂校长小太爷,这是国民党33旅副旅长骆家辉。”
“骆旅长真是气度不凡啊。幸会幸会!”小太爷笑呵呵说。
“小太爷吉祥,我只是一军人,谈不上气度,小太爷在桐江可是德高望重啊!”骆家辉说,眼睛打量着小太爷。
“不知二位叫我来有何指示?”小太爷说。
“哦,是这样,小太爷你也知道,学生不是在游行静坐吗?我们想请小太爷您出个面,劝导劝导孩子们,让他们回学校,有事,派几个代表来衙门,我们坐下来谈谈。”桂大人说。
“哦,是为这事啊,学生们游行,也有他们的道理不是,于干拘禁孙大人,那是他们狗咬狗,窝里斗,我们管不着。他拘禁桐江中学堂学生于昕怡就讲不过去了,学生是无辜的啊,她一没犯法,二没杀人放火,凭什么拘禁她呀?”
“小太爷说得有道理,可于干他就是不放人,我向他宣读了上级三条电文,他拒不执行,总不能让学生就这样坐着吧。小太爷,你理解一下党国的大局,先让学生回学校,于干的事我们会处理的。”骆家辉说。
“骆旅长,不是我不识抬举,有意薄二位大人的面子,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还是由于干出来处理较合适。再者,于干竟敢拘禁桐江县首,他是想搞政变吗?他一不把你们国民党党纪国法放在眼里;二不给你桂大人、骆旅长面子,难道他就是个山大王?你们就拿他没办法了?”小太爷说,“如果没其他事,我得回去了,学校现在乱得很,很多事还要处理。”
“小太爷说的是,学校发生这样的事,肯定有许多事要做的。”桂大人说。
小太爷走了,骆家辉想,小太爷说的不无道理,气的牙齿咬得咯咯响,说,
“何团副,你留下来,我们商议一下,这事该怎么处理,于干那,你能不能做点工作,叫他把人放了,有事慢慢说。”
“骆旅长,你是不知于干这人,他在桐江已经不是一次做出格的事了,以前他在荚山蕻请日本人秘密训练特务,谋害小太爷,然后又私自搞全城戒严大搜查,闹得桐江鸡犬不宁;现在又在顾山秘密组建、训练一个连,连我一个保安团团副都不知道,他想当山大王;前次,这个连进城,混进保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