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麻烦矣。有贤而不能用,此朱明之幸,大宋之幸也。
朱明顺势而上,一路招抚各地官员百姓,处处纳降。
建隆元年六月二十日,最后到达潞州,李筠的儿子李守节可是一点不守节,小伙子很聪明的选择了投降,受到了朱明的厚待。
就这样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朱明平定了河东战乱,给各地有反心的旧臣们鸣响了丧钟。
平定河东之乱,朱明久悬之心终于落地了。
建隆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潞城守将——李守节,摔全军将士夹道欢送,朱明班师回朝。潘美伤势未能痊愈,太祖不忍心潘美再受马背上的颠簸之苦了。便和潘美同乘龙撵,潘美极力推辞,太祖便喝声道:“大胆,潘仲询,竟敢驳朕之意。”
潘美见太祖如此盛怒,便跪下来说道:“臣下,不敢啊!”
“潘卿。快起来”太祖急忙去扶潘美,安慰说道,“朕,怕你不劳马背之苦,岂是怪你!”
“谢圣上隆恩,臣下已经痊愈了!”
“既然如此,朕只好,陪潘卿你上马走一遭了!”
“皇上不可啊!如此便是臣下之罪啊!”
“那潘卿看,是乘撵,还是骑马?”
“既然如此,臣下陪圣上乘撵吧!”
“哈哈哈,如此甚好!”
潘美和朱明同乘一撵,君臣之间一路话聊。面圣
朱明回到汴梁后,立刻派人送潘美回府,并派人请御医诊治一下。便立刻回朝,召集群臣开庭议事,朱明摔迎接回朝的大臣们直接到正殿了。
立即奖赏此次平河东的将士们,也处罚了一些在平乱时的小手脚。封赏刚刚结束,右谏议大夫赵普便站出来说道:“禀圣上,当朝宰相——李谷曾受李筠五万两黄金,按罪当斩!”
朱明看了一眼李谷,却笑着对范质和众臣说道:“李爱卿,乃我朝重臣,岂会贪赃,真有点不信!”
说完,将手中的折子扔到李谷的面前,继续说道:“是吧!李爱卿!”
李谷看到折子慌张地往地上一跪,道:“皇上。老臣有罪啊!”
“爱卿何罪之有啊?”
“臣万死啊!”李谷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道。
朱明盯着朝堂上的大臣们说:“朕,对尔等心寒啊!”
“臣等有罪!”群臣跪地请罪。
“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却有人蠹国啊!你们说,朕,该怎么办?”
群臣伏跪在地,都沉默不语!
朱明环视了一下伏跪在地的大臣们,继续说道:“在朝的诸位,有的是朕的良师益友,有的是朕的左膀右臂,朕怎么办?怎么办?”
群臣还是伏跪在地,都沉默不语!
朱明见没人说话,慢慢移步到众臣前,慢慢扶起李谷,说道:“李相国,曾助朕登基,功大于天!今天朕念相国之情,相国就告老回家吧!”说着朱明,转身眼角留下失望的泪水。
“臣,谢皇上隆恩!”说着,李谷就伏地谢恩了。
“来人,送李相国回府!”
侍卫们拖走了李谷,朱明看着满朝的大臣说:“众卿都平身吧!”
“谢谢,皇上!”大臣们都依次站好。
“众卿家,还有何事要奏?”
“臣有本要奏!”右谏议大夫赵普说道。
听到赵普再次奏本。朝中的大臣们有些已经惶恐不安了,有点瑟瑟发抖的样子,有些人的脸上泛出汗珠。朱明见状,只好打断赵普说:“李谷之事,就到此结束吧!”
“臣遵旨!”赵普说着移进了队列。
百官们见朱明,如此姿态,心中有了些许的底。朱明也只是拿李谷来开开刀,让手底下这些旧臣们知道,跟他作对的后果。朱明也宽容之心对待李谷,是让这些臣子们知道,朕对尔等有过恩赐,不要得寸进尺。
转眼,朱明再次问:“范丞相,最新各地可有何动荡和灾情么?”
“托圣上洪福,大宋朝国泰民安!”范质,收拾好心情,答道。
……
朝廷议事结束后,朱明回到后宫,听说母亲生病了,便急忙亲奉宫看望杜太后。
“母后身体怎么样?”朱明坐在杜太后床边问道。
“皇上,哀家只是偶感风寒,不碍大事!皇上自打回宫,还没有好好休息,快下去休息吧!”
“让朕,陪陪母后吧!”朱明拉着杜太后的说。
“皇上,您是天下人的皇上,不是哀家一人的皇上,皇上应该着眼于黎民百姓,而不是我这个病怏怏的老太婆。”
“母后不要动怒,朕分得清的。那朕跪安了,母后好好休息!”
朱明嘱咐王皇后和太医们照顾好杜太后,便起身离开了亲奉宫。
次日上朝,朱明便接到几位旧臣的请罪书,朱明,一一批复:“朕知道了!”便在无音讯了。
在日复一日的朝政中,朱明总是能看出一些各地的异动,尤其是扬州的李重进,自从翟守珣向朱明通风报信后,太祖皇帝就对这位淮南王——李重进,就格外关注,因为朱明知道李重进就是自己身边一颗定时炸弹。
一日太祖,召潘美、赵普二人到御书房议事,太祖问两人说:“两位爱卿,是朕最信任的人,今天朕想问问你们对淮南情况的看法!”
………………………………
第三百八十六章:连夜飞驰
潘美说道:“淮南实力势必会成为皇上的一块压心石!只是,当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如果贸然行动,怕留人口舌啊!”
“朕,这几日彻夜未眠,时常感到有人一直在朕的床头晃荡!”朱明说着叹了口气!
“圣上,不必心烦,臣到是有一计,可使圣上高枕无忧!”默默不语的赵普,突然说道。
这是朱明和潘美将目光都已向了赵普。潘美对朱明说:“皇上,赵大人素有‘一语定乾坤’的没命,可见赵大人已是胸有成竹了!”
“赵爱卿,快快讲来!”朱明高兴地对赵普说。
“可请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来京一聚!”赵普真是胸有成竹地说。
赵普真是一语中的啊!这话说到了朱明的心里。朱明问潘美:“潘爱卿,意下如何?”
“臣,同意赵大人的想法。臣觉得一封圣旨肯定不够,还得加一卷铁书。”潘美说道。
“爱卿,这是为何?”朱明疑惑地问。
潘美继续道:“而且圣旨和铁书不能同时到达!这样可以先使李重进生疑,再送铁书可使扬州有疑!”
“妙,妙,此计甚妙啊!”朱明高兴地说,“两位爱卿,此事绝对保密。潘爱卿派信任的人监视李重进,倘若李重进能够顺利进京,朕将许他荣华;否则永除后患!”
“臣遵旨!”潘美说道。
……
朱明立即下旨请李重进进京。同时潘美派长子——潘惟德,潜入扬州监视李重进的举动。就在圣旨发出的第三天,铁书也从汴京出发了。
接到圣旨的李重进自言自语道:“朱明啊,朱明,你还是忍不住要动手了啊!”
正在李重进惶恐不安时,他的催命符——“铁书”到了。李重进一时有点懵。这不是明显的先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哄哄么!李重进心想:“朱明这是要弄啥?难道朱明,先撤我领地,怕我谋反,所以又追赐我丹书铁券。”
此时,拿到丹书铁券的李重进,心里多少有点忐忑,朱明既然想要他命,为何又赐他免死铁劵。对朱明的邀请有点恍惚了;但是李重进的手下并不是昏晕无能的,他们一致向李重进进言说:“主上,我等认为,只是朱明给您下的套啊!您万万不能去啊!”
“朱明要想杀我,为何要多举一此?”李重进说道。
“将军,您要是进京了,可就是人家砧板上的肉了,人家想怎么剁就怎么剁了!请主上三思。”李重进的副将对李重进说。
“诸位!”李重进环视了一下议事的将领们说,“如果不能按时启程进京,我可就落下抗旨的罪名了,那也是要灭族的。”
“将军,如此两难,我看不如反了。至少还能争取个主动出击!”另一个副将说道。
“诸位,容我考虑考虑”李重进在将领们前面走来走去,他思虑着将士们应该是对的,汴京肯定是不能去的,说道:“张将军!”
“属下在!”副将张裕华答道。
“立即扣押,京师使者,不得走漏风声,对他们严加看管!”李重进命令道。
由于上次翟守珣的失误,李重进丧失了一次重要的机会,所有他对她的亲弟弟李重兴说:“重兴,你立刻启程,往南唐求助!不得延误!”
“是,大哥。”李重兴说道。
李重兴收拾好行李,立即向南唐出发寻求帮助。李重进立刻着手加固扬州防守。秘密控制了亲宋的大臣,以防他们向朱明通风报信。
李重进深知周世宗柴荣攻打南唐时,朱明作为右路先锋屡次阻挡南唐军队,还率先越过长江的险阻,给南唐以毁灭性的打击,使得南唐皇帝李璟改称“国主”,让李璟终日坐立不安。向李璟求援,南唐必定相助。
李重兴和使者到了南唐后,立刻去请求李璟的援助,岂料南唐国主李璟竟然在后花园“游湖赏景”,高唱: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
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
却无情。
李重兴见南唐国主李璟,无意打理他,竟然转头回去了。李璟看了李重进的来信,只是摇摇头说:“李重进,这是找死啊!”
不仅不帮李重进,李璟派人将李重进的来信转呈大宋皇帝了。那边李重进还不知道,李璟拒绝了他的求援。
身在扬州的潘惟德,远远的看着李重进他们扣押了朝廷的使者,看到扬州府衙,将士们来来往往,感觉不妙,立刻骑马出城。岂料李重进已经派兵严守城门,不得随意出入。
潘惟德甚是着急,他就在城门口一直晃悠,等待出城的机会。天色渐渐地暗了,潘惟德还没有想出出城的办法,这时一帮乞丐的人出了城。潘惟德灵机一动,立刻打扮成乞丐混出了城。
城门是出来了,可是总不能靠两只腿走回去吧,那样到了汴京黄花菜都凉了,于是潘惟德摸出了祖传的玉石,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换了一匹马,连夜飞奔至汴京。
潘维德快马加鞭,赶回开封。将情况报给了父亲潘美。潘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便立刻进宫面圣。
“禀皇上,潘大人在御书房外求见!”太监宝贵向太祖请示道。
“快请,潘大人进来吧!”
“宣,潘大人觐见!”宝公公朝门口一喊。
“臣,参见皇上。”潘美走进来,跪下说道、
“爱卿,起来吧。这么晚了,想必有紧急情况?”朱明警觉的问。
“犬子,从扬州赶来。得到扬州有异动的情报,速来请奏圣上!”
“李重进这只老狐狸终于按耐不住了!”朱明得意说道。
朱明转向宝公公说:“宝贵,立刻请赵大人,来御书房议事。”
宝公公跑步去请赵普了,太祖皇帝便和潘美商议如何平定扬州之事了。
……
李重兴气冲冲的赶回扬州。李重进得知李璟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心中甚是愤怒,但转念一想:“事已至此,射出去的箭,岂有回头之功!只要上下齐心,必定能与赵氏小儿一决雌雄!”
“犬子,从扬州赶来。得到扬州有异动的情报,速来请奏圣上!”
“李重进这只老狐狸终于按耐不住了!”朱明得意说道。
朱明转向宝公公说:“宝贵,立刻请赵大人,来御书房议事。”
宝公公跑步去请赵普了,太祖皇帝便和潘美商议如何平定扬州之事了。
………………………………
第三百八十七章:攻心为上!
李重兴气冲冲的赶回扬州。李重进得知李璟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心中甚是愤怒,但转念一想:“事已至此,射出去的箭,岂有回头之功!只要上下齐心,必定能与赵氏小儿一决雌雄!”
话说,赵普接到朱明的口谕,便收拾了一下,跟着宝公公进宫了。
“启禀圣上,赵大人已经到门口了。”宝公公说道。
“让赵大人进来吧!”
“宣赵大人!”
“臣,参见皇上。”赵普走进来,跪下说道、
“爱卿,起来吧。这么晚了,朕召你来是有紧急情况。朕和潘爱卿觉得淮南之事,时机已经成熟了,朕有意平扬州!”
“臣,以为时机尚未成熟。”
“此话怎讲?”朱明懵了一下,问道。
“李重进只是想凭借长江之险,练兵修城,抗拒朝廷,只是外力。如果朝廷派重兵压境,只会使得扬州内部更为团结。请皇上静待时机。”
太祖皇帝和潘美觉得赵普的建议甚是中肯。
建隆元年九月二十二日,朱明的时机终于成熟了。就在李重进高筑城墙时,扬州城里的将士们见朝廷并无意讨伐他们,便渐渐地放松了警惕。
一天夜里扬州都使带领亲兵悄悄地从东门破门而出,直奔开封,投靠了朱明。此时使得李重进大为愤怒,前有翟守珣叛离,今有扬州都使投诚。
愤怒的李重进,真是茶饭无味,彻夜难眠,对身边的每一个都产生了怀疑。居然一股脑抓了二十多个将领,全部押到城楼下斩首了。使得城里的将士们人人自危,纷纷逃离扬州城,投靠朱明了。
建隆元年九月二十二日,早朝,朱明接到了南唐国主——李璟的厚礼:李重进的求助书,并明确回答朱明不会出兵援助李重进。
赵普建议时机成熟,应给立即攻打扬州城。
太祖皇帝坐在龙椅上说道:“自平叛李筠以来,天下归心,四海升平,朕想请李重进来京一叙,无奈李重进辜负朕的一片苦心,却执意谋反,朕无奈只好再度亲征以显我大宋的威严!”
范质站出来说道:“圣上,臣以为平定李筠之乱不久,我军将士血战已经疲惫,此时进攻扬州。臣认为不妥!”
范质见朱明没有阻挡自己继续道:“如果此时皇上您御驾亲征,我京师空虚,北汉、南唐、契丹等觊觎我大宋江山,趁机进攻开封则都城危矣!恳请皇上慎重!”
范质刚刚说完赵光义站出来说道:“范丞相所言差异,我军平定李筠,士气此时正盛,此时攻打扬州。更待何时?至于北汉、南唐、契丹一群鼠辈何足道哉!”
说着,赵光义对朱明说“皇上!臣弟愿意替皇上灭了李重进!”
朱明满意的看了看赵光义,心想道: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呀!但是又不放心毕竟赵光义没有真正带兵打过仗,而且这次还是和悍将李重进之间的战争,自然不是赵光义所能对付的!
朱明说道:“范丞相所言并不无道理,至于光义所说的那番话朕深感欣慰。至于北汉、南唐、契丹朕自由办法。”
范质再次进言道:“皇上,臣认为……”
“好了,朕知道范丞相的良苦用心”朱明打断范质说道:朕已经决定了!”
众大臣见朱明铁定要亲征李重进,也都不去在碰壁了,而朱明见众大臣都不说话于是说道:“命: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忠君节度使潘美为行营都监,随朕亲征;赵光义留守京城,丞相范质、右谏议大夫赵普留京辅助!众卿家可有何议?”
“臣等遵旨!”
“退朝,跪安!”宝公公喊道。
建隆元年十月二日,太祖皇帝率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忠君节度使潘美,统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汴京出发。赵光义率领百官相送至城外十里。
大军继续南下,乘船数十里。潘美率水师从汴河东进,朱明和石守信率水师进泗水。扬州城内的李重进得知,大宋水师横渡长江,快达到扬州城外了,着急迎战。
潘美乘坐舟舰急速前进,不日便达到扬州城外。
胖虎对潘美说:“将军,今夜我们是否奇袭扬州城啊!”
“虎子啊虎子,我们都大张旗鼓的到了扬州!怎么奇袭啊?人家早做好准备了!”潘美拍拍胖虎说。
“那怎么办?将军!”潘宁问道。
“上次在泽州,皇上把化凌风的那把轩辕弓,不是赏给你了么?”潘美看着潘宁说道。
“将军,李重进也不在城楼上啊!我就是拿着轩辕弓也打不到啊!”潘宁疑惑道。
潘美看着疑惑的三人说道:“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将军,啥意思?”潘义、潘宁、胖虎齐问。
“我写一些劝降书,潘宁用轩辕弓将劝降书,射落在城内的各处!宁贤弟可能做到?”
“将军,我潘宁,别的不敢说,但是射箭一保一个准!”潘宁十分有信心地说道。
潘美看着兄弟们如此有信心,便说:“好,潘义等潘宁射书成功后,你趁机混进扬州城,烧了李重进的粮库!”
“好的,大哥!”潘义说道。
……
扬州城内,所有人都在讨论着从墙外飞来的劝降书!李重进看到后更加焦虑,他明白此时军心已经开始有些动摇了!
“将士们,怎么看待劝降书这回事?”李重进生气地问。
李重进面对失落且一言不发的将士们,内心的愤懑已经爆发了,生气地道:当初是你们劝我反叛的,怎么现在都成哑巴了!你说我养你们有什么用!你们现在是不是都想着去投降朱明!”
下面的将士赶紧说道:“将军!我们对您可是忠心耿耿呀!”
李重进哼了一声说道:“假如你们谁敢投降!我灭他九族!都给老子想想办法,怎么应对潘美!”
“不好了!将军着火了!”一位士兵冲了进来对李重进说道。
李重进听完猛一下站了起来急切问道:“哪着火了?”
那位士兵赶紧回道:“放粮草的仓库着火了!”
“又是潘美派人干的好事”李重进咬着牙说。
………………………………
第三百八十八章:进城!
他心中的怒火已经遏制不住了,一脚踹向那个来报信的士兵说道:“废物,一群废物。粮食都看不住,来人,拖下去斩了!”
众人看到李重进如此懊恼,也就不说话了。他们也都明白假朱明和石守信的大军马上就来了,扬州城根本就抵抗不了几天。与其跟着李重进一起灭亡还不如提早做打算。本来在这个战乱的时代,改朝换代就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求和?还没打仗就害怕了?求和朱明会答应吗?你是不是想向朱明投降呀?来人!把他拉出去砍了!”李重进瞪着那位年轻的军官怒道!
那位年轻的军官见状赶紧跪下道:“饶命呀!将军!”不等他说完就从外面进来两名侍卫拖着他就向外走。
李重进见那位年轻军官被拉出去后,对余下的众人说道:“如果谁在敢言投降二字,就是他的下场!”
众将士都默默低头不说话,他们虽然表面顺从但是内心中已经开始有所动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忠心。
李重进见到在没有反对的声音,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都去准备吧!”说完李重进转身离开!
建隆元年十一月八日,朱明见扬州城内一片空虚。连夜攻打扬州,岂料不费一兵一卒夺取了扬州。
原来扬州早已人心涣散,将士们纷纷投靠了潘美,城里的将士们看到潘美来攻城,便开门投降了。
潘美带人来到李重进府的时候,已经没有几位士兵了,所有人都在忙着逃命。潘美进到府中就看见一头乱发的李重进坐在地上。往日的意气风发再也没有了,只是一位老人坐在那!有些伤感。
潘美上前说道:“将军!”
李重进抬头看了看发现是潘美。于是说道:“潘美呀!当年先皇常常提起你,先皇对你有大恩没想到你竟然背弃了先皇!”
潘美上前一步说道:“将军!这一切谁都改变不聊了!当年先皇突然离去,新主年幼,北汉、南唐、契丹那一个不虎视眈眈,而符玉等人又把持朝政!为了保住先皇创下的基业,众将士没办法才顺应天意请当今皇上继位!当今皇上即位后百姓安居乐业,当今皇上雄才大略一定会重建汉唐威望的!将军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听完潘美的话李重进冷笑一声,然后歇底斯里的吼道:“什么顺应天意,什么雄才大略!老子才是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他朱明算什么东西!要我归顺他朱明,休想!”
说完就拿起已经准备好了桐油往身上道,然后点起火把对潘美说道:“回去告诉朱明!我做鬼也会去找他的!”说完李重进燃起的身上的桐油,浑身陷入火海中!
潘美看着身在火海中的李重进有些伤感,一代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这也是他最好的归宿!
离开扬州府衙,潘美令人打扫好一切,把李重进的身体抬到一边,等待太祖皇帝的指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