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郓城县只有一万亩水田养鱼,一亩产五十斤鱼,就是五十万斤鱼,如此多的鱼你怎么销售?”朱补之道。

    朱明不肯说,只是说:“我自有办法,另外还有很多高招。甚至用不了三年,两年就能让郓城成为最富有的县了。”

    生意人吗,肯定都要自己的秘密,朱补之也不追问,语重心长的道:“当今官家重用蔡京、高俅一系的佞臣,百姓苦啊,我看大侄子心系百姓,口碑又好,可惜你没有功名,不然老夫定然保举你个县令做做。”

    “不做县令也照样,等时文彬来了,我和他谈谈。我两共同努力,定然把郓城县做好。”

    “好吧,老夫就修书一封,到时候你拿给时文彬,他就知道怎么做了。”朱补之回去写了封信留给了朱明。

    又过了几日,正是麦收季节,新任县令时文彬到了,朱明带吴用迎接时文彬,此人年纪不过三十挂零,是第一次出任地方官,还是很淳朴的。朱明拿出了朱补之的信给时文彬,三人密谈一夜,最终达成共识。

    武装队营地,一直训练的李逵好几天没喝酒了,练习完骑马之后,李逵大声嚷嚷道:“好几天没喝酒了,嘴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

    正好让朱明听到了,问:“你嘴巴里淡出个什么鸟?”

    “是哥哥啊,没淡出鸟,没淡出鸟,俺铁牛说着玩的,哥哥莫当真。”李逵连忙说。

    “这样吧,这几天正好咱们朱家酒楼看店的庄客头目家里有事情,你就去店里看几天店,遇到有打架闹事的处理一下就成。顺带去咱的百货商场买些东西。”

    李逵一听去酒楼看店,乐坏了,立刻骑着马去了朱家酒楼。

    朱明的店在郓城真还没人敢捣乱,李逵在楼上喝着小酒,舒服服的呆了好大一会儿。正无聊呢,忽然发现有个鸟大汉,带着六个歪七扭八的汉子吃过饭不给钱径直走了,伙计也不敢拦。
………………………………

第五十九章:公交马车

    在朱家酒楼吃饭不给钱,伙计还不敢去要来得不是别人,正是本县步军都头雷横是也,雷横铁匠出身,一身蛮力,练得一手好朴刀,后来被宋江看中举荐给蔡县令当了都头,今天是刚下班,带着六个兄弟出来喝酒,郓城县里哪个饭店吃饭也没给过钱啊。

    李逵从楼下下来了,喝道:“站住,哪里来的鸟人吃饭不给钱啊。”

    雷横一听就停住脚步,一看这厮是朱明经常带着的一个黑大汉,最近雷横恼朱明,编练的五千乡兵虽然没有正经八百训练过,但是长枪是切切实实的发了,有武器了,雷横和他的几十号手下吃拿卡要没那么容易了,因此怎么看这个黑大汉都不顺眼。

    “老子吃馆子向来不给钱,哪里来的野人也敢管本都头的闲事。”雷横怒道。

    李逵不乐意了,你鸟人是个都头管五十人,哥也是个排长也管五十人。

    “吃饭给钱这是天理,不给钱俺把你们吃的打出来。”李逵道。

    雷横的六个手下也都是些无法无天的货,吃顿酒居然要付钱,看了看雷横道:“哥哥,我们哥几个教训教训他,省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六个人握着拳头卡啦卡啦直响,慢慢的把李逵围在了中间。

    酒店伙计一看要打自己庄上人纷纷拿家伙过来助战,李逵道:“不用你们帮忙,俺一个收拾他们一群。店内狭窄,敢不敢去街上打。”

    六人不知道李逵的厉害欣然应许,来到街道中间,六个依旧摆开架势围住李逵,正是吃午饭的光景,街上人多,看有人打架立刻围了个人山人海。

    两人抡起大拳头砸向李逵,李逵一手一个抓住来势汹汹的拳头,往下一拉,两人直挺挺的摔到了地上。其他四人纷纷抢上前围攻李逵,李逵咧嘴笑,“让俺练练手。”

    一个勾拳,砰,一下正打中一人的下巴,这人晕晕乎乎的就倒地了。另外一人背后偷袭,李逵一个闪身躲过去,侧身一个鞭腿踢过去,那人应声倒地。还有两个看到李逵厉害不敢上前,躲开了。

    看热闹的瞎起哄,“好,好身手。”

    雷横紧紧裤腰带,道:“好小子,敢打我兄弟,我这抓你去牢房。”

    “直娘贼,吃饭不给钱,仗着人多想打老子,这会还要抓俺去牢房。”李逵愤怒了,扑过去照雷横小腹一拳打去。

    雷横练家子出身,赶忙用双手格挡,就感觉手臂上面火辣辣的,这黑汉子居然力气不小。

    两人战在一处,拳来腿往打的非常激烈,比街上卖艺的打的强多了。二十回合一过,雷横感觉体力不济了,主要是雷虎当了都头之后就没正经八百的锻炼过,再加上刚刚酒喝高了,他又不是武松会醉拳,哪里抵挡住李逵这天天魔鬼训练的人,一个不小心让李逵一拳打在脸上,半边脸都肿了,紧跟着李逵又在他肚子上面来了两拳,打的雷横弯腰直吐。

    有好心人道:“这黑汉子,赶紧走吧。你打的可是本县的都头,不然一会他援兵来了就麻烦了。”

    李逵浑不在意,道:“这厮吃饭不给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俺看见他拳头就痒痒。”

    这时候几个衙役保护着一个身材官袍的人走了过来,众人一看,这不是县令大人的衣服吗,原来是新来的县令。看热闹的不敢造次,纷纷让开路。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新任县令时文彬。

    时文彬看雷横和众捕快的惨样问道:“这不是雷都头吗,因何在大街上打闹。”

    雷横道:“这黑厮在酒店闹事,我们过来问问,这人就动起手来。”

    “胡说八道,俺在楼上吃饭,看你们吃饭不给钱就走,这才下来让你们付钱,这才打了起来。”李逵道。

    李逵打架可以,打嘴仗就不行了,肯定说不过雷横等人,这时候酒店掌柜张光业出来了,手里捧着个账本,道:“请大人过目,这是雷都头三年来在我店吃饭的账目,也没多少钱,不到三百贯。”

    时文彬看完账本,又问旁边的百姓,核实了刚才打架的情况,冷哼一声道:“雷横,你即为都头,掌管治安,就应该遵守法度,又为何横行乡里,吃拿卡要,吃饭不给钱。本县现在就免了你都头一职,回家反省去吧。”

    说罢时文彬一甩袖子走了,众百姓纷纷叫好,雷横等人灰溜溜的逃走了。

    翌日时文彬做出决定,原马军都头朱仝升任县尉,依旧掌管原般人马。新任命刘唐为马军都头,李逵为步军都头。

    两位都头到任,立刻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原雷横手下那批吃拿卡要民愤极大的人一律开除不用,全部是武装队里的精壮汉子,全新衣服,腰刀、不再配备长长的水火棍,改用二尺长的短棍,平时挂在腰间。

    刘唐带领五十名马军巡逻城外,一百多个村庄,同时严令各村各自组建巡逻队,三五天内抓住了偷鸡摸狗的、盗窃牛羊的地痞流氓混混几十号人。

    雷横很不服气,暗地里指示跟他混的那些帮闲闹事,让李逵带人一顿狂追猛打,腿断胳膊断的十多号人,一个个吓的暗淡无光,如果光一个李逵那么凶悍也就算了,他手下那五十号人每个都如此,短短几天功夫郓城县的治安变化极大,不敢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差不多了。

    时文彬在处理民间纠纷上还是有一套的,大小诉讼基本能秉公办理。

    端午节后麦收基本结束,县城治安告一段落,宋江居然想用糖衣炮弹拉拢李逵,虽然让李逵拒绝了,但是难保以后不上当,因此朱明把李逵那队人马调回到营地封闭训练,把朱刚调到了城里巡逻维护治安,各类情况都很稳定,郓城走向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

    朱明来到马市,让王度把赶车的牛滔叫过来,这牛滔就是牛家庄赶马车的,几个月前他娘病了,求朱明治病,后来他娘病好了,人就留在了马市,给百货商场、马车店赶赶马车什么的,吃苦耐劳,反响不错。

    “少主。”牛滔恭恭敬敬的。

    “坐吧牛滔,我听王掌柜说了,你这段时间做的很好。”

    “都是应该的。”

    “我打算新建一个独立的马车行,叫做公交马车,只用四辆车,八头骡子就成。每天早上从距离县城四个方向最远的村子出发,沿途经过各村,然后到达县城。中午后,从县城返回村里。按照方位,东西南北各开通一条路线,你去设定一下线路,要求尽量能照顾到各村。”

    牛滔赶马车,郓城县大小村基本都去过,四条线路设定上可费心了,牛滔带人跑了整整三天,钉木质的站牌公告,给各村都送去了宣传的告示。

    三天后公交马车开通,其实就是拉货的大长车,上面加了个顶棚。车上头那有个铁皮箱子锁着,上车的人不论距离远近,只需要往里面投一文钱便可,价格非常便宜。当然了,这车不会随便停,只在有站牌的地方才停。

    郓城县是小县,但是最远的农村到县城也要六七十里地,走路的话要大半天,因而不少的老人都几十岁了还没去过县城。公交马车开通让许多人进城方便了,县城的人流量加大。

    各村老百姓反响很大,非常欢迎这个公交车行,有了这趟马车可解决大问题了,原本只有少数人家才能坐马车进城,有了公交车行后,普通百姓也可以做马车了进城了,只是马车一天就来回一趟,每次都坐二三十号人,显得有些拥挤,两头健壮的骡子拉起来都有些吃力。

    当然,目前还没有多增加车辆的必要,毕竟这个时代的农村还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朱明也不可能短时间内立刻改变什么。

    牛滔不仅仅赶车不错,就连管理也很有一套,每天清点马车钱箱子里的钱,每辆车几乎都有七八十文的收益,差不多能够收支平衡的。

    县衙时文彬处理完工事,拿毛笔练字,问旁边的长随,“最近县里有什么新鲜事情吗?”

    “县里治安好多了,街道上也干净了。”长随道。

    “这个我知道,那个叫黑李逵的长的就像个山贼,由他当都头哪个帮闲敢再捣乱。马军都头刘唐比原来朱仝强多了,每天执勤都不闲着。其他的还有吗?”

    “新成立了个马车行,掌柜的叫牛滔,这车行有意思,上车不管坐多远只要一文钱。”

    时文彬笑道:“那还不赔钱啊,一头骡马一天的吃的草料也得二十文吧。”

    “这个车行每天早晨从东西南北四个距离县城最远的农村过来,吃过午饭后,又从县城出发,返回农村。”长随介绍道,“车行是没怎么赚钱,但是城里的人明显的增加了,有些从未进城的老人孩子也能进城了,街道两边的商户多有收益。”

    时文彬笑道:“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个车行的老板应该是朱明吧。”

    “这个还真不知道,但是郓城县愿意做这种赔钱生意的还真不多。”

    时文彬道:“咱们两个换上便装,出去坐公交马车,去农村走走。”
………………………………

第六十章:武装战船

    时文彬和长随换了便装,看起来像两个教书先生,正是吃过午饭时间,两人到路公交马车行,投了两文钱坐上了去北面终点站草头沟村的车,坐车的人还真不少,好在这是加长的马车,坐了二十来个人,都是村里的乡亲们有说有笑的。

    车夫一甩鞭子,两头骡子迈着步子,踏踏的走了。时文彬也是看新鲜,和长随四处看看,感觉像大官微服私访一样。

    出了北门没太远,就看见一辆拉着巨大木水桶的车子。

    时文彬道:“这是要拉水做什么,咱们郓城现在可不干旱吧。”

    旁边一个汉子道:“这是石碣村送鱼苗的车,里面全是鱼苗,稻田养鱼。”

    朱明和他密谈的时候说过这个,要做出政绩就必须让农民增收,稻田养鱼算得上是个好项目,稻鱼双丰收,南方为何称为鱼米之乡,就是因为稻子多,鱼多,郓城县的水比不了江南,但是也有不少稻田。

    正走这,旁边六匹马踏踏的奔过去,马车正要让路,这时候骑着大黑马的人,转头往马车一看,居然是时文彬。

    叫道:“时先生,这是去哪里。”

    “原来是朱团练,我这是要去看看稻田养鱼。”时文彬道。

    “何不同去,正好相互探讨一下。”

    马车夫自然认得自家大老板,赶忙停车,放时文彬和他长随下来,朱明让人腾出两匹马来给时文彬和长随。

    时文彬骑马的姿势有些笨拙,但是总归会骑马,比那些的腐儒强多了。

    往前不多远就是这次的目的所在,这里是一大片的麦田,麦子已经收割完毕了,只剩下短短的麦茬。众人下马,来到地头,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农正和他儿子用铁铲翻地。

    时文彬为了体现他爱民,过去问:“老人家,为何用铁铲翻地,用牛耕不是更快吗?”

    老人家道:“有头发谁愿意当秃子,买得起牛还会用铁铲翻地吗?”

    时文彬讨了个没趣,苦笑着回来。

    朱明也不笑他,语重心长的道:“这是你第一次外放为官,不懂的地方还很多。农村的贫穷远远比你想的要严重,所以劝课农桑是第一要务。”

    时文彬道:“发展经济你比我强,我会虚心学习的。不过还是按你说的,你负责治安和发展经济,我负责审案,断案子,不忙了再出来劝课农桑。”

    那翻地的老汉,看到朱明立马就过来了,怯生生的问:“您就是朱家村朱少主吧。”

    “是我,您老认识我。”朱明问。

    “我们村有从你那赊牛的,我就是想问问您,什么时候会再有牛赊啊,我家三十亩地,你就放心吧,我们会把牛当亲爹伺候的。”

    朱明摇摇头道:“最近恐怕是很难有了,且不说财力是否够了,牛这东西难大批量的收购到。”

    老人点点头表示理解:“也没事,等有小牛了我们买小的吧。”

    “马匹还是有的,过段时间你们赊两匹马不是更好吗,耕地拉车农活基本都能干,还可以骑乘。”朱明道。

    “有马匹可以赊?”老人家很吃惊,“只是马吃的东西比牛好,庄户人家伺候不好啊。”

    “这是矮马,能吃各种草,添加不了多少粮食,照顾也简单,不怕寒暑。”

    朱明一席话让老汉很动心,过了没一会儿,阮英带着地的主人人也到了,还有一百个村民跟过来学习。

    前面有一片连片的稻田,大约二百亩。田的主人叫做是个中年人,叫做李二。

    李二很客气,给大家伙一一打招呼才带着大街到了田里,李二指着满地纵横交错的水沟,说道:“这是按照阮主管说的,稻田的四周加高了田埂,出水口进水口都安装了防逃。每一亩地挖一个十字形的沟,沟深半米,宽半米,十字正中间位置是个直径三米的圆,深一米。”

    对于李二做的,朱明和阮英等人做了认真检查,拿出卷尺进行了测量,分毫不差。

    旁边时文彬问朱明:“稻田里过些日子插秧了不是满地地都是水吗?为何还要挖这沟、和坑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想大家都会有这种疑问。稻田养鱼,叫做鱼稻共生,稻田里有小虫子和杂草,小鱼吃了虫子和杂草排出粪便,会让水稻增产,一般情况下一水稻养了鱼,比不养鱼增产一成的水稻,同时最少能产鱼七八十斤,高了能产一百多斤。但是稻田里不能直接养鱼,有时候天气干旱,稻田里的水过少,水温过高,鱼就需要躲到这个沟里,这个沟就叫做鱼沟,这个圆就叫做鱼坑,这是防备夏季暴晒高温,給鱼一个深水区,同时如果家里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割一些嫩草扔进这个坑里喂鱼,会让鱼长的更快。”朱明回答道。

    阮英接着讲了一些细节,带着农民四下里看看,细节决定成败,弄不好细节稻田养鱼就失败了。

    时文彬这时候更多的是吃惊,一亩稻田增产几十斤稻子,整个郓城县最少也得数万亩,那就是上百万斤的粮食,更何况一亩地还产一百多斤鱼,鱼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大多数的农户还是非常喜欢吃鱼的。

    “朱团练,我还有个疑问。一般如果家里有个三两亩地秋天收了鱼就是二三百斤鱼了,如此多的鱼怎么保存。”时文彬道。

    “办法都是人想的,老百姓自然有老百姓自己的保存方法,烘干、腌制、晒干、或者用烟熏,保存个大半年还是没问题的。我那鱼行会收一大部分小鱼干,多出来的就让大家伙自己销售或者食用,你现在明白了吧,只要这个法子施行的好,恐怕用不了两年咱郓城就成了鱼米之乡了。不仅仅是稻田养鱼,能做的还有很多,田间地头空着的地方可以种些绿豆、南瓜、丝瓜,都是增加收入的地方。荒山野地空着也是很大的浪费,各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种些板栗、水梨、大枣、柿子、花椒、金银花等等,有许多耐贫瘠的果树,虽然收入不多,但是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朱明道。

    时文彬越发的佩服朱明,最早见到朱明时候还以为朱明只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只会打拳练武,现在看来错了。

    “朱团练真是高人啊。”时文彬道。

    朱明笑道:“政绩都是你的,三五年混个知府不成问题。”

    朱明说完转身走了,稻田养鱼这个技术在郓城就朱明会,他必须手把手的交给阮英,阮英再传授给百姓,再推广开来。

    一连奔波数日,稻田养鱼技术传授完了,朱明命人专门整理了一部书,叫做稻田养鱼手册,小量印刷了几百本,以供大家参考。

    回到武装队营地,刘唐带队的一百马军也回来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巡逻,骑马都熟练了,接下来就是马战了,轻骑兵马战首推骑射。牛皋是教练,教大家马上射箭,首先是固定射,就是让马停止站好,马上的骑兵射箭。就这一样就练习了十多天,就算如此刘唐射的都还不咋地,更不要说普通的骑兵了。

    “这玩意咋这么难学啊,还不如在马背上拿刀冲杀来的爽快。”刘唐牢骚道。

    牛皋撇撇嘴,悄悄的说:“刘唐哥哥,其实你们学的已经很不错了,想当年我练习这个时候都三个月才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成绩,为啥北面辽国人、金国人骑射那么厉害,是因为人家几岁就学会了骑马,十多岁就能骑马打猎放牧牛羊了,这都是练的,你带的可是咱唯一的骑兵,你不好好练咋行。”

    步兵、骑兵、水兵三军备齐,只是人少了点,虽然天气的炎热训练也越来越不容易,只能躲开炎热的中午。阮小七最近过来好几趟,水上武装队只有二三十条渔船、是来条乌篷船,战斗力弱爆了,现在的阮小七知识增加了不少,不在是那个就知道跳水里凿穿人船底的人了,知道战船的重要性。

    朱明、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还有贩卖私盐归来的叶贵,几人商议水上武装队战船的问题。

    朱明道:“水上武装队目前虽然只有一百五十人,但是随着发展随时得扩张,所以战船必须准备好。不过咱们目前的主要活动区域是水泊梁山及其附件的运河、黄河,水道环境复杂,因此必须选用小型战船,要求作战零活,大家说选用何等样式的战船好。”

    阮小五道:“我听人说,登州水师都是高大的楼船,船上建三层楼,楼上排满弓弩手,威力相当大。不过咱这河道窄显然是不合适了。”

    小二、小七也是没什么想法,毕竟三阮一直打渔,最近才跟了朱明,对战船的了解渠道无非是道听途说而已。

    叶贵说:“我去青州贩货的时候曾听闻有一种船,感觉非常合适咱们用。用咱庄主卷尺的尺寸来说,就是长十五米,宽三米,高一米。船上用生牛皮做篷,两侧每各设十个浆手,摇动起来速度极快。”

    阮小七笑道:“咋那么多浆啊,一边十个,一共就是二十个,长个跟个蜈蚣一样。”

    叶贵一拍脑袋道:“想起来了,就叫蜈蚣船。这船浆多,速度快。吃水最多半米,不仅仅能作战,还能拉货多,一船拉两万斤没任何问题,吃水浅湖里河里都能通行,由于船帮高近海也行。”
………………………………

第六十一章:道遇扈三娘

    阮小二问道:“十五米长,三米宽,二十个浆手,能装两万多斤的船这已经是大船了吧,还是只能在近海,为啥不能在远海航行?”

    叶贵摇摇头:“我只去过青州附近的渤海,那里风浪就已经很大了,更何况水里有大鱼,几十米长,小船都吃不住鱼一尾巴。”

    除了朱明,众人吃惊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阮小七道:“那我们这水性好的,岂不是也没用了,水里那么多大鱼,会吃人吧。”

    “吃人,不对,那叫吞人。我贩货的时候曾经见过一种大鲨鱼六七米长,七八千斤,满嘴巴都是牙齿。渔民说,这鱼吃人都像吞鸡子一样。”

    吓的阮小七直缩脖子,朱明道:“那是大鲨鱼,个头不算啥。还有一种海兽叫做蓝鲸的能长长到三十多米,体重相当于两千个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