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明四下看看,这路上除了自己一行四人并无旁人:“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掉脑袋的。”
“小弟知错了,以后不会乱说了,总之一句话,以后我刘唐跟着哥哥干,哥哥让做啥我就做啥。”
“呵呵,放心吧,咱们这山高皇帝远的,贩卖私盐没啥事。”
说话间四人就到了芦丛村,这村挨着水泊建的,凌乱的坐落着七八十家草房,村口几个孩子正拿着棍子玩打仗呢,看到来人骑着高头大马吓的不敢出声。
草堆旁边晒太阳的一个老者问:“各位是来做什么的?”
“老丈,我是朱家村朱明,来村里想买些斗笠、凉席等等芦苇编织的器物。”朱明说。
老丈说:“这不是朱家村的朱大少爷吗,走走,先去家里。”
这老丈挺热情,领着朱明到了家里,老丈这家是六间大瓦房,一个木头篱笆围起来的巨大院子,院子里一群人正在编织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斗笠,有凉席,有渔品种繁多。甚至还有用麦秸编的蚂蚱小鸟等玩具。
刘唐吃惊的说:“真不得了,不起眼的麦秸到了你们手里就成活物了,活灵活现的。”朱明也不住点头,这个时代的手艺人还真是厉害。
………………………………
第二十六章:阮氏三兄弟
“呵呵,都是些雕虫小技,不值一提。四位快坐。”老丈让人搬了四张椅子,安排朱明等人坐下。
“不知道朱少爷需要多少斗笠啊。”老丈问。
朱明笑道:“先要五千顶,以后也会陆续的要些其他的东西,商行会派人来谈。”
老丈吃了一惊:“五千顶斗笠,我没听错吧。”
“老丈你没听错,是五千顶。”朱明说。
“那这得跟我儿子说了,我好久不管事了。”老丈很快把他儿子叫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粗壮的汉子,憨厚朴实,这人一见到朱明双膝就跪倒了。
“原来是救命恩人到了,这几个月我一直惦记着寻找恩人呢。”这汉子说道。
“我怎么想不起来了。”朱明纳闷道,说着将这个汉子扶起来了。
“我叫芦松,大家推举我做了村里编织品的外销。去年夏天,在县城回来的路上时间晚了,我们一行三人摸黑赶路,遇到了劫道的,逼着我们要钱,朱少爷正好路过救下了我们三人。”
刘唐笑道:“我家哥哥仗义的时候多了,一杆长枪打遍京东西路,这点事情估计早记不得了,你们还是直接谈生意吧。”
芦松道:“滴水之恩不能忘,更何况朱少爷对我可是救命之恩。”
“这事不用再提了,我做这些事情并非图回报,你再提这个我可就走了。”朱明笑道。
“好吧,斗笠零售五文一个,朱少爷要货多,还是长期合作,只要出三文钱一个就行,不仅仅斗笠,其他的簸箕,箩筐、渔、等等一律按照低价供应。如果朱少爷的商行卖的好,要货量大,价格还能再低。”
朱明点头道:“好,斗笠的事情就按照你说的价格来。我先给你五贯钱,你尽快安排备货,至于后期供货商行会派人来和你谈。”
朱明旁边的随从拿出钱来了给了芦松,芦松父亲安排人杀鸡做饭,要款待朱明,朱明一摆手:“不用麻烦了,我们还要去不远处的石碣村。”
一行四人出了芦丛村骑马赶奔石碣村,朱明挺高兴,这芦丛村有点意思,这年头手工手艺人也是宝贵财富,刘唐说:“石碣村可是那阮氏三雄的村子?”
“不错,正是这三位兄弟,都是水里的高手,希望这次能请他们出山,加入咱们的队伍。”朱明说。
朱明又安排随从从路边小店买了五只烧鹅、羊肉等等熟食,有弄了几坛子酒。
石碣村是个渔村,破败不堪,坐落在无边无际的大水泊边上,这一带的水域叫做石碣湖,村口几棵枯树无精打采的,老人们在草堆边晒太阳,为数不多的几个女人正在修补渔。
朱明和阮氏三雄有过数面之缘,但是没有深交。阮家很好找,湖边港汊口就是,三间泥墙草顶的房子,院子里零落着一些渔渔具。
刘唐马快,来到院子门前跳下马来,冲里面大喊:“阮小二在家吗。”
刘唐声音大,一头红毛,腰上还挎着把刀,阮小二媳妇正在房里缝补衣服,看见刘唐吓了一跳,对里屋说:“坏了,来人找你要赌帐了,你快躲起来。”
阮小二正躺床上睡大头觉呢,最近运气不好,打渔去城里卖,卖了大半天才卖了百十文,找个地方赌了两把,输了两贯钱。
“还敢找我来要赌帐,不是你们出老千我会输那么惨,活腻歪了吧。”说罢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拿起顶门的枣木棍就出去了,骂道:“哪里来的鸟人,敢到爷爷门前撒野。”枣木棍直奔刘唐就砸,刘唐也心理骂道:“老子过来做客的,又没惹你,拿棍子砸我也得看看自己分量吧。”
侧身躲过这一棍,刀也不出鞘,拿刀鞘和阮小二打了起来,两人棍来刀往的打了十多个回合,这时候港汊里渔船舱里出来一个头戴方巾的渔家汉子,手里拿着个三股鱼叉,加入战团,这家伙一条鱼叉可厉害,如同长枪一般,又战十多回合塘甩掉刀鞘,一下架住了这个汉子的鱼叉,腿往前一踢,把拿鱼叉的这人踢了个屁股墩。阮小二枣木棍横扫,刘唐回刀架住,沿着棍子往下滑要去削阮小二的手臂,阮小二只得丢掉棍子后撤,再去寻找兵器,准备再战刘唐。
“都住手,不要打了。”朱明站在大门口,身后站着两个庄丁。
刘唐冷哼一声,收刀回来。
“阮小二,阮小五,在下是朱家村朱明,今天过来是拜访的,不知为何要动起手来了。”朱明说道。
阮小二,阮小五两人过来一看朱明,一脸的尴尬,知道搞错了。
两人连忙拜倒道:“请哥哥恕罪。”
朱明赶忙把两人搀扶起来:“两位兄弟快快请起。”
阮小二挠挠头,一脸的尴尬说:“我这几天手痒痒了,去赌了几把,输了两贯钱。刚才正在炕上郁闷,听见有人在门口叫喊,见这位兄弟长的凶恶,就拿早木棍出来了。”
“哈哈,我来给你们介绍,这位兄弟是刘唐,拳脚了得,使一口好朴刀,武艺一流。”朱明介绍说,又指着阮小二介绍,“这位是阮小二,这位是阮小五,还有一个兄弟没来叫做阮小七,这就是我时常说起的阮氏三雄。”
“刘唐兄弟,刚刚误会了,还请见谅。你的本领还真厉害,我兄弟两个都打不过你。”阮小二,阮小五朝刘唐道歉,刘唐一摆手:“多大点事情,罢了罢了。”
阮小二的房子窄小昏暗,众人就在院中凉亭落座,朱明大手一挥:“带来了五只烧鹅,十斤羊肉还有些许点心和酒。”
阮小二道:“哥哥来我家何故还带礼品。”
朱明把脸一沉:“兄弟聚会,何分你我。你先把上好的烧鹅羊肉给你娘送过去,小五去把小七叫来,然后咱们兄弟一醉方休。”
阮小二喊浑家把烧鹅和羊肉拿了一些进去,阮小二的娘五十来岁了,这年月保养的不好,身体也不太好,阮小二好赌博,阮小五好酒,阮小七整天住在水泊中的凉亭里,老人家时常吃不到肉菜。
又等了片刻,阮小五和小七也来了,众人落座。
“这次来的匆忙,不曾带什么礼物,小二、小五、小七,每人十两银子。”朱明从怀里掏出三块银子放到兄弟三人面前。
阮家兄弟日子过的紧吧,客套了一阵也就收下了。
都是豪爽的汉子,众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阮小二多有抱怨:“整日里打渔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的紧吧,老娘病了请不起大夫,浑家想买新衣服也买不起。”
小五小七也是面带愧色,这年头鱼价格便宜,两文钱一斤不说,还没有多少人买,因为这是鱼产区,运到县城得七八十里,更何况他们在城里没有固定摊位,不容易卖货。
朱明放下酒杯叹口气道:“不想三位兄弟日子过的不如意,这村里多少渔民,一天能打多少鱼?”
“村里青壮年有五十多人,水泊里鱼虽然不少,但是也架不住这么村子的人都靠着吃饭。一人一条船能打个二三十条二斤左右的大鱼就算不错了,小鱼倒是无数,可惜没人要。”阮小七说。
“好,这些鱼我全要了,每天早上派车来拉。”朱明说。
阮小七忙说:“不可,不可,哥哥无须如此,这艰苦的日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天可是一两千斤鱼,这么多鱼哥哥庄上吃也吃不完,卖也卖不完,岂不是浪费了。”
“是的,天底下受苦的人太多了,我朱明管也管不过来,不过既然遇到了能帮还就帮了,别的村子我不管,石碣村的鱼我收定了,我在县城有几个饭店和商铺,卖的了就卖,卖不掉就吃。”朱明十分淡定的说道。
阮家三兄弟听朱明此番言语,顿时很是感动,那阮小二连忙说到:“既然哥哥执意收购,吃饭后我立刻通知村里人,这几天开始打渔。价格肯定比零卖低上三成,朱明哥哥仗义,我们石碣村也不能让哥哥吃亏。”
“小二说的哪里话来,你们兄弟三人都是当世人杰,都是水中蛟龙组织收鱼这事还是交给别人做吧,推荐个老实可靠,懂得捕鱼养鱼的人行了。”朱明道。
阮小二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我家三叔,阮英今年快四十岁了,对于养鱼挺有研究,他家弄了鱼塘一年出鱼五六千斤呢,早年跟人学过,培育鱼苗什么的都会,比我们这光知道打渔的强多了。”
“既然如此何不请来一起喝酒。”一直在吃的刘唐也插嘴进来。
阮小七腿快,很快拉来了一个中年的汉子,中等身高,有些瘦,但是眼睛明亮。
“三叔,这就是朱少爷,要收咱村打的鱼。”阮小七说。
“三叔快坐,先喝上几杯。”朱明说。
朱明丝毫没有架子,给阮英倒酒,让阮三叔很是感动,要知道朱明在郓城可是数一数二的富户。
“三叔,刚才说到你会养鱼?”
………………………………
第二十七章:三兄弟联盟
“对,主要是草鱼和白鲢鱼,还有些鲫鱼。鲤鱼虽然好吃,但是它们不爱吃草,又没粮食给它们吃所以只能养草鱼。”
“草鱼很好,大部分的野草都吃,水塘上面可以养几十只大白鹅,鱼鹅混养,双丰收。鱼塘毕竟面积太不如在这水泊里养。”朱明提议。
三叔笑道:“朱少爷说笑了,养在水泊里还不是被人家捞鱼的捞去了。”
“用大,做成六面的一个箱,上面用竹子和绳子把上面浮起来,鱼养殖在箱里,每天喂些草料,初冬上冻时候起收鱼,收获还是可以的。”朱明说。
三叔吃惊的看着朱明,一抱拳:“没想到保正能想到如此好的办法,如果这方法能够推广对渔民是件天大的好事。”
阮小七则不然,道:“水泊里的鱼也有的是,问题是现在这年月百姓生活艰难,官府横征暴敛,多少人能吃起五文钱一斤的鱼,五文钱虽然不贵,但是能买得了二三斤高粱米了。”
阮英笑道:“你们三个就不要操心了,朱少爷那可是能人,他商铺很多,不比咱们小打小闹的卖。”
朱明笑道:“销路我也是没有,县城几家饭店能卖些,新开的粮油店也可以卖水产,销量肯定不会太大。不过我庄上庄客佃户也有三千多人,每隔三天两天吃一次鱼也是相当数量的鱼。”
阮小五吃惊的说:“朱明哥哥给庄丁庄客的伙食还带荤腥?”
“庄客们每隔三五天都有鱼肉可吃,馒头米饭管够。朱明哥哥新成立的私人武装对生活是最好的,每天三顿,自助式吃发,走遍天下也只有朱明哥哥如此仗义了,我才没来多久都长胖了。”刘唐说。
“什么叫自助式吃法?”大家不解的问。
“自助式吃法很简单,说直接点就是品种多,吃的时候任你选择。比如早饭,武装队的伙房会做馒头、大饼两种主食,高粱汤、小米汤两种汤,咸菜和其他菜两种菜,打饭的时候可以任意选,吃饱为止,当然鸡蛋是每人一个,不会多给。”刘唐介绍说,“中午会有馒头米饭和羊肉、猪肉、鸡鸭肉等等,当然了主要是鱼肉为主。”
阮家三兄弟一脸的向往,这年头能吃上这样的好饭不容易,大部分人家都是一天两顿饭。
“朱明哥哥生意上有什么打算,如果光是粮店、酒店,恐怕用不了那么多的武装人员吧?”阮小七是个聪明人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
“既然兄弟几个问了,我就说说吧。今年预计新开百货店五六家那样,酒店二三十家,牛马等大牲口贩运也要大力发展。另外还有盐铁,如今这天下不太平啊,做生意不容易,手里没点实力想做生意早晚让人家吃的骨头都不剩下。还有就是我打算大力发展马牛羊养殖,水产养殖,鸡、大白鹅养殖。再开几个药店、办几个学堂,让咱们附近的百姓都富起来,家家有饭吃,人人有衣服穿,孩子能上学,年轻的有地种,没地种的也能有个活干,年纪大能安度晚年。”
“额,这个,朱明哥哥的理想太大了。”阮小五叹道。
“哈哈,简而言之就是有钱大家赚,有酒大家喝。”朱明笑道。
阮家三兄弟对朱明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开酒店,贩运牛马,做盐铁,这都是来钱的买卖,三兄弟都是热血的汉子,很佩服朱明,三人互相看了看。
阮小二道:“朱明哥哥,我们兄弟三人岸上本领低微,但是在水里的本领这济州府方圆数百里罕有对手,如果哥哥不嫌弃,我兄弟三人愿意去哥哥武装队做点事情。”
朱明笑道:“朱明求之不得,欢迎加入啊。”
刘唐眼珠子一转:“三位兄弟,不如咱打个商量如何,我把我的朴刀和拳脚教给三位,三位多少教我点水性,能游泳就成了。”
“这个我也有考虑,咱们京东河道湖泊众多,不如这样,现有的一百名武装队改为步战武装,再招募六十人精通水性的,称为水上武装队,你们三兄弟每人负责二十人。步战武装队在练习长枪弓箭的同时,要求学会最基本的游泳,坐船不晕。水上武装队的兄弟也进行弓箭、格斗的培训,毕竟船上打斗也会有跳船白刃战的。”朱明说。
阮小七大喜:“早就想学点岸上功夫了,奈何没有师傅肯教,现在有朱明哥哥和刘唐哥哥这样的高手愿意传授武艺实在求之不得。”
阮家三兄弟表示处理一下家里的事物,三五天后就过去朱家村。朱明自然十分高兴,翌日朱家商队来人了,在湖边选了一个小水塘作为收鱼点,二斤以上的草鱼鲤鱼每斤三文钱,白鲢鱼每斤两文钱。每天收购一千斤左右,晚上收好了放在箱里,翌日清早用四辆带水箱的马车拉走,梁山这个大水泊里鱼还是很多的,二三十斤的鱼都不稀奇,所以只收二斤以上的,太小的鱼留着让他们继续繁殖。同时以年薪三十贯的工钱聘请了阮英专门研究试验箱养鱼,称为水产主管。另外朱明给阮家找来了十多人的施工队,把阮家三兄弟家的旧房进行了重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也每人也得到了五十贯的安家费。
日落时分,阮英的收鱼码头,阮小七和阮三叔喝着酒。
“三叔,朱明哥哥的账房今天给我们三兄弟送来了五十两银子,朱明哥哥可真大方啊。”阮小七说。
阮英叹了口气:“我这个养鱼的是没得说,朱明仗义啊,每年三十贯,听说年底还有分红,这个工钱是没得说了,我是心满意足了。只是你们这五十贯安家费,五十贯的年薪可不好拿啊。”
“为啥?”小七问。
“我拿的这是干活的钱,是薪酬。你们拿的那是玩命的钱,是血酬。”三叔感慨的说。
小七笑道:“玩的就是命,以我们兄弟三人的性格,你老认为我们能好好打渔吗?”
“哈哈,说的是。不过三叔还得多说两句,这年月好东家也不容易找,既然认定了朱明哥哥就得用心对待。”阮英说道。阮三叔当然知道自家这三个侄子是个什么东西,那都是惹事的魔王,早晚闹出大事情来。
阮小七道:“三叔放心,江湖上讲究一个义子,阮家三兄弟没有不讲义气的。”
郓城,街道上人来人往。
朱家的粮油店铺从新装修开业了,除了常规的粮油,还有干鲜水果,鱼、虾,日用百货也不少,改名为朱记百货商行。这在济州府可算是头一家,更不用说小小的郓城了,一开业就生意大好,大米、高粱都是七折价格,活鱼也是便宜卖,城里的有钱人赶新鲜,不愿意去菜市场买死鱼,纷纷来这里买。
这天正好下雨,春雨来的太突然,大街上来来往的人都被淋湿了,这时候忽然有人在发放挡雨的斗笠,这批斗笠正式朱明从芦丛村订购的,上面还写着朱记百货四个字,凡是路过的人都领到了一个斗笠,然后大家带着斗笠满街走,虽然大部分的人都不认识字,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朱家送的斗笠,也知道朱明家新开了张了一家百货店铺,广告效果非常好,一时间郓城上下都知道朱记百货商行,朱明也因此获得了一个美名,雨中伞。
百货商行开业朱明只带人来看了一趟,和王度说了一些经营上的注意事项然后就回朱家村了。
武装队训练营第二批招募开始了,这次招募的是会水性的,这也不算啥高深学文,朱家村、王家村以附近的村子虽然不像石碣村那样靠湖泊,但是随便哪个村都有河流水库,会游泳的大有人在。有了上一次武装队筛选出去人的宣传,这次报名的人也不少,招六十人,报名了二百。
朱明先进行了五里地的越野跑,筛选掉了七十多人,至于剩下的要等阮家兄弟来选了。等第二天阮家三兄弟到的时候朱明带着刘唐和朱家庄五十多普通庄客在村口迎接。
三兄弟受宠若惊,朱明带人出村迎接,这是非常重的礼节了,三人赶忙拜道:“我三人何德何能,敢劳动哥哥远迎。”
朱明连忙扶起三人:“村中备下酒宴,小二,小五,小七,随我回村喝酒。”
“哈哈。”众人大笑着一起回村给阮家三兄弟接风洗尘了。办了四桌酒席,在朱明后院的演武场吃酒。正高兴呢,执勤的庄丁,带着一个头破血流的庄客来了,朱明看的眉头紧皱。
………………………………
第二十八章:张老二被抓
“出了什么事情?”朱明问道。
“李主管和几个兄弟被衙门的人抓走了。”头破的庄丁说。
“什么,让衙门抓走了。哪个衙门?雷横,朱仝怎么也得给我几分面子吧。”朱明问。
“门里站班的皂隶。”这庄丁说。
朱明暗骂倒霉,也不吃饭了:“刘唐,你跟我走一趟吧,咱两去趟县城。”
“好嘞。”
阮氏三雄道:“哥哥,带上我们啊。”
“三位刚刚到,洗尘酒还没喝完呢,不如这样,你们喝过酒就去看看我新招募的水上武装队。”朱明道。
“好吧,我跟小五也不好骑马,不如哥哥带着小七吧,小七以前学过骑马,能跟上哥哥。”阮。
朱明带上刘唐、阮小七,三人骑上快马赶奔郓城,朱家村距离郓城不过几十里路,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到了朱家店时候,酒楼已经打烊了,一群伙计正收拾呢,张光业看到朱明一脸的尴尬。
“大少爷到了,这次是我的责任,没劝住张老二”张光业道。
朱明一摆手:“去里面说吧!”
原来事情很简单,张老二这半个月带人走了一批铁器私货,昨天刚刚回来。今天上午就到了朱家店和五个兄弟一起喝酒,这群人都是刀头舔血的汉子,更何况是在自家店里,所以喝酒的声音就大了点,和邻桌的客人就打了起来,这桌客人也是老熟人了,蔡县令家的侄子和他的一群小跟班,蔡县令没儿子,这个侄子过继给他相当于他儿子,因此在郓城也算得上一号。
一动手就张老二就把蔡县令的侄子的跟班们打了个落花流水,张老二也没当回事,继续吃饭,大约一炷香后,大街上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四五十个衙役拿着水火棍来了,蔡县令侄子一声令下:“打”
这次张老二他们吃大亏了,一共六个人对上五十个衙役可吃了大亏了,当场被打翻了五个,另外一个被张光业安排马匹回朱家村报信了。
“来的衙役是什么人?”朱明问。
“站堂的皂隶,还有大牢里的牢子,带头的是牢头薛贵,这小子下手黑着呢,就是他下手放翻了张老二。店里的伙计不少,但是看到是衙役不敢上,我这也是没办法,少主要怪就怪我吧。”张光业说。
朱明一摆手:“没事,这事你做的好,你让饭店伙计们动手只会把店铺搭进去,没有其他的什么帮助。”
刘唐骂道:“这狗日的衙内那么嚣张,不就是吃饭打个架吗,至于叫那么多人吗。”
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