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隋唐修个仙-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赵子开完全没有料到,大后方会有一支神兵天降。

    杨素的奇兵一出现,不但打乱了赵子开的所有部署,还把敌军的主力全部吸引回援。

    赵子开的主力大军一动,正面战场的王仁恭趁机出兵,与杨素前后夹击,赵子开首尾难顾,最终大败。

    十几万人的大军,死的死,逃的逃,赵子开本人更是死于乱军之中,一直到今天才找到他的尸身。

    “杨公还是厉害,单靠一支别动队就灭了赵子开十几万人,若非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李长欢嘘唏不已地说道。

    李靖轻哼道:“若非有我引路,杨公岂能这么快绕到赵子开后方!”

    李长欢笑道:“这倒也是,若我是杨公,你肯定要记个首功。不过话说回来,你怎么对此地的地形如此熟悉,莫非你以前来过?”

    “不曾来过,之前有幸得过一张河北山川地形图,只要是河北一带的山脉地形,我基本上了若指掌。”李靖解释道。

    李长欢叹了一口气道:“原来如此,这功劳倒像是白送给你的。”

    李靖打趣道:“听你这口气,这功劳我不该得?”

    李长欢正色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是在为你担心,你屡立大功,很容易遭到小人嫉妒。”

    李靖似乎想起了什么,深有感触地说道:“不遭人妒是庸才,我李靖从来不怕别人嫉妒,只怕别人不闻不问。”

    见此,李长欢猛然想起来,李靖年轻时好像一直郁郁不得志,几乎处处碰壁,文不成,武不就。

    杨素可谓是第一个赏识李靖的人,可即便有当朝宰相的赏识,李靖也没能大放异彩。

    一直到效力于李渊之后,李靖的旷世才干才得以施展开来。

    后来,到了李世民麾下,李靖更是人尽其才,如鱼得水,为李唐江山立下了赫赫军功。

    松泽。

    一支人数多达十余万大军,匆匆忙忙地南下而来。

    这是杨谅的军队!

    得知赵子开在霍邑战败,杨谅迫不及待的纠集手下仅剩的军队,他决定亲自解决杨素。

    其实,杨谅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与杨素交战。

    因为,杨素的名声实在太响亮了,杨谅甚至都没有与之正面一战的勇气。

    这一次兵出晋阳,也并非杨谅本人的意愿,而是身边的左膀右臂王頍,再三苦劝的结果。

    王頍此时侍奉在杨谅左右,面色很不好看。

    为什么呢?

    因为杨谅胆怯了,想退兵了。

    天空乌云盖天,大雨即将来临。

    杨谅趁机说道:“景文,这天怕是要下雨了,我们还要往前进吗?不如先撤一撤吧,雨天的仗不好打!”

    景文乃是王頍的表字。

    王頍深深地看了杨谅一眼,毕恭毕敬道:“汉王,杨素孤军深入,长途跋涉,又经过了几番大战,已是军马疲惫,强弩之末。而我军以逸待劳,又兼占据地利之便,只要我军肯打,一定能够一战击败杨素!”

    顿了顿,又道:“但是,如果我军望风而退,我军士气必定大减,甚至军心动摇。一旦军心不稳,鹿死谁手,那就犹未可知了!请汉王三思而后行,千万不可轻易撤退!”

    一旁,萧摩诃上前两步,劝道:“汉王,景文言之有理,此战我军只有进,不能退,一退必败无疑!”

    杨谅面色一沉,怒瞪萧摩诃,心想这仗还开始打的,就说必败无疑,这不是扰乱军心吗?

    “萧摩诃,你好大的胆子!”杨谅冷冷道。

    王頍察言观色,赶紧出声道:“萧将军也是为了大局着想,一时情急才说错了话,汉王切莫生气。”

    “哼!”杨谅长袖一甩,冷声道:“本王也是为了大局着想,这下雨天怎么打仗?还是往回撤一点,等天气好转再打。”

    王頍眉头一皱,还要再劝,却被杨谅摆手打断。

    杨谅一言堂道:“景文勿要多言,本王已经决定,传令下去,大军立刻回撤晋阳,本王要在晋阳彻底击败杨素!”

    眼见杨谅一意孤行,王頍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心道:“竖子不足与谋啊!”

    大地忽然吹起了西南风,一场大雨悄然而至,杨谅的大军也随着这一场大雨,正式开始回撤。

    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向东北方向的晋阳。

    杨谅感受着风的方向,愈发觉得往回撤没有错,不然怎么连秋风都在助他返程?

    杨谅回撤的动静,没有逃过杨素斥候的耳目,一得知杨谅全军回撤,杨素果断下令大军追击。

    两军一前一后,以急速行军,却因为杨谅大军人多,所以行军速度稍稍慢了一拍。

    再加上杨素为了追赶杨谅,在路上就主动丢弃掉一些不必要的辎重,大军轻装简行,全速前进。

    终于,在距离晋阳一百多公里的清源,杨素成功追上了杨谅。

    两军对垒列阵,杨素以三万人对上杨谅十万大军,号角声大作,擂鼓声冲天。

    杨素拍马扬鞭,朗声大喊:“何人可破敌军前阵?”

    阵中,韩世谔率先拍马而出,请缨道:“末将愿为将军分忧!”

    韩世谔话一说完,又有一人纵马飞奔,大声道:“末将愿为先锋,不破敌阵,誓不还营!”

    此人声如雷霆,气势豪迈,且有一身魁伟扎实的健硕身材,一开口便吸引了李长欢的眼球。

    李长欢脱口问道:“哇,这人看起来厉害,药师,可知这位猛将兄是谁?”

    李靖缓缓道来:“他叫杨恭道,是安德王杨雄之子,此人天生神力,曾单手举鼎过头,还算颇有名气。”

    “力气这么大?”李长欢大吃一惊,问道:“若你与这杨恭道对上,孰强孰弱?”

    李靖摇头道:“没打过,不知道。”

    李长欢还要再问,却听那头杨素已经下令,命韩世谔和杨恭道二将各领一军,共击杨谅大阵。

    大战,即将开始!
………………………………

第十六章 霸王第二

    东风吹,战鼓擂,两军激战旌旗飞。

    韩世谔和杨恭道二将齐出,黑压压的骑兵队以无坚不破的气势,横冲直撞地冲入敌阵。

    李长欢遥遥眺望远方的战况,本以为这会是一边倒的局势。

    毕竟,杨素这边的军队战斗力,高出了杨谅大军远远不止一个档次。

    出乎意料的是,两支先锋骑兵队气势凶猛地冲入敌阵,不但没有冲破敌人,反而打乱了己方的阵脚。

    李长欢看得分明,韩世谔率军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却被敌将一个回合打落下马。

    若非有己方骑兵舍命相救,此刻韩世谔只怕已经成了刀下亡魂。

    “这厮好生骁勇,莫非他就是王拔?”

    李靖的声音从旁传来,挑起了李长欢的好奇心。

    李长欢一愣,笑道:“王八?还有人叫这种名字!”

    李靖捏起拳头,沉声道:“是王拔,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拔,听闻此人自称霸王第二,常把自己比作项籍。”

    “霸王第二,这人还真敢吹!”李长欢话一出口,突然就有些后悔。

    只见乱军之中,王拔一杆长矛在手,左冲右突,无人可挡,杀人如砍瓜切菜般,轻松随意。

    杨恭道早就注意到王拔,他也是听说过王拔的勇武之名,加之韩世谔都不是王拔的敌手,顿时就激起了杨恭道的好胜之心。

    杨恭道为求速战速决,仅仅带着十几个骑兵,杀气腾腾地就直奔王拔而去。

    “糟糕,杨恭道这个蠢货!”

    李靖突然骂了一声,脸色很是难看。

    李长欢心中一紧,难道李靖认为,杨恭道也不是王拔的对手?

    李靖叹道:“车骑将军杨思恩,前不久才被王拔斩于阵前,王拔敢自称霸王第二,绝非泛泛之辈,杨恭道如此轻敌冒进,八成是必败无疑了!”

    李长欢面露惊讶,虽说他不认识什么杨思恩,但是能被敕封为车骑将军的人,怎么也不会是一个庸碌之辈。

    没记错的话,车骑将军好像是正五品?

    李长欢转头想问李靖,没成想周围看了一圈,哪里都没有李靖的身影。

    李靖呢?

    该不会又去尿遁了吧?

    李长欢摇摇头,目光再次落在前方激战正酣的战场之上。

    只见杨恭道与王拔两人,不知何时已经缠斗在一块。

    杨恭道身边的十余骑兵死了个七七,而王拔身边的士卒却是越聚越多。

    杨恭道率领仅剩的几名骑兵左冲右突,死命厮杀,原本一切都好好的。

    但到了生死关头,那些骑兵突然怂了,他们几乎同时弃了杨恭道,各自作鸟兽散逃。

    没了骑兵护在左右,杨恭道空有一身武力却不能尽力施展,王拔很快便率领十几人将杨恭道围在中央。

    王拔也不跟他废话,率众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就把杨恭道打落马下。

    “绑回去给汉王发落!”

    王拔一言落地,立刻有士卒掏出绳索,动手绑人。

    杨恭道不甘受辱,一拳砸死了上来绑人的士卒,怒吼道:“只有战死的杨恭道,没有俘虏的杨恭道!”

    王拔脸色一沉,盛怒道:“好胆,想死是吧,本将军今日便成全你!都给我闪开!”

    士卒们主动让开了一条道路,王拔策马挥矛,狂奔中直取杨恭道而去。

    杨恭道临危不惧,一把抄起地上的陌刀,正面冲刺迎上王拔。

    “当!”一声兵戈对撞声传来。

    杨恭道虽说有着天生神力,但在王拔借着马儿的冲击力下,仍是被一招击飞,杨恭道兵器脱手,整个人犹如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

    “王将军威武!”

    众士卒齐声高呼,气势如虹。

    王拔勒紧缰绳,不可一世道:“挡我者死,儿郎们,随我斩杀杨素老儿!”

    “杀杨素!杀杨素!杀杨素”一声声呼应传来,王拔左右之人,全都处于一种热血沸腾的兴奋状态。

    突然,一道破空之声传来。

    王拔反应极快,哪怕没有转头,却也察觉到身后有一支暗箭袭来。

    他下意识地扭了一下腰身,暗箭擦着他的头发丝穿了过去。

    好厉害的冷箭!

    就差一点,差一点他王拔就成了箭下亡魂!

    是谁?

    转过身来,王拔远远地瞥见了前方敌阵中,一位身披红袍的银甲将军,犹如豺狼虎豹般凶狠异常。

    他一人带十骑,手持陌刀,策马飞奔,马蹄所过之处,无人可挡,无可敢挡!

    “王将军当心,此人骁勇!”

    一名士卒好意提醒王拔,换来的却是王拔阴冷一笑。

    王拔久经沙场,他见识过的骁勇之人多如牛毛,可是最后的结果呢?

    大多数号称骁勇的将军,都已经成了他的矛下之鬼,永远没可能再重现骁勇之姿。

    这人,也不会例外!

    只见王拔策马挥矛,大声喝道:“来将通名,本将军矛下不斩无名之鬼!”

    红袍将军一路奔杀至此,早已浑身浴血,他的相貌已经没人能够分辨,他的声音却依旧沉稳:“三原李靖,特来取你狗命!”

    王拔哈哈大笑:“无名小儿也敢大放厥词,与我死来!”

    王拔连败杨素麾下两员将军,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一般人甚至连靠近王拔都会感到心惊胆战,更别提与王拔正面交锋。

    可是,李靖却丝毫不惧,陌刀在手,仿佛天下我有,不要命地与王拔来了个以攻对攻,以命换命!

    李靖舍下一身剐,与王拔在乱军之中大战了十余个来回。

    期间,数不清的敌我将士倒在血泊之中,而李靖和王拔却始终安然无恙,身上甚至一点伤痕都没有。

    久而久之,两人久战未果,隐隐约约都开始感到乏力,他们都摸清了对方的大概实力。

    王拔自知再这样打下去,双方一时都难以取胜,未免夜长梦多,他依仗左右兵多的优势,指挥所有将士凝聚成团,一股脑地围剿李靖。

    面对人多势众的敌兵,又有王拔这等猛将潜伏在左右,李靖敏锐的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李靖看清局势,当机立断选择不再恋战,一边聚拢周围的残兵,一边率领部队与杨恭道的部队合兵一处。

    杨恭道因为受伤严重的原因,已经不能正常指挥作战,李靖一来便成功接管了杨恭道的所有人马。

    随后,李靖正式指挥前线大军,展开了第一次大反扑。

    王拔虽然兵多,但是在李靖几近恐怖的指挥面前,完全占不到本分便宜。

    兵溃如山倒的王拔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拿李靖没有丝毫办法,因为王拔激战良久,双手已经脱力,早已无力再战。

    随着王拔军中将士一片片的死伤倒地,眼看李靖的大反扑有了显著的成果,杨谅阵中又有一支军队出动了。

    这支军队至少有三万人,打的旗号是萧字旗。

    李靖稳居军中,心如明镜,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支军队的主将,一定是杨谅麾下的第一大将,萧摩诃!
………………………………

第十七章 身陷重围

    杨素军阵中。

    在上万人拥护的中央,杨素坐于一辆战车之上,遥遥远眺前方战况。

    萧摩诃的军队一动,杨素嘴角扯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杨公,萧摩诃兵多,又是南陈名将,李靖那点人恐怕不是对手。”

    红拂的声音从旁传来。

    杨素淡淡道:“你担心的是李靖,还是担心这场战役的胜负?”

    红拂忙道:“红拂自是担心这场战役的胜负。”

    杨素扫了她一眼道:“真心话?”

    “不敢欺瞒杨公。”红拂低下头道。

    “好一个不敢欺瞒。”杨素捋了捋胡须,眼眸一凝,“你说,如果我不派援军,李靖会不会死在此地?”

    红拂大吃一惊,欲言又止:“杨公”

    杨素笑道:“放心,我只是开个玩笑,如此允文允武的大好人才,我怎舍得他英年早逝。”

    红拂暗暗松了口气,却见杨素仍没有派出援军的意思,犹豫再三,想开口吧,却又不知怎么开口。

    这时,杨素突然说道:“你可知道我为何按兵不动?”

    红拂摇头道:“红拂不知。”

    杨素娓娓道来:“兵法有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红拂一头雾水,她少,没机会学什么兵法,所以根本听不懂杨素在说什么。

    不过,她很聪明,也懂得不耻下问。

    红拂恭声道:“红拂不知其意,请杨公明言。”

    杨素很有耐心,解释道:“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意思很简单,两军交战若想取胜,要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发起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采取行动。”

    红拂轻轻点头道:“原来如此,这一仗已经开始,想找没有防备的时候已经不可能,那么只有找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莫非是”

    杨素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赞赏道:“你果然聪明,我不过随意点拨了两句,你就能马上猜到我的计划,若是玄感能有你一半的聪明,我哪怕现在就下了九泉,也能含笑了。”

    “红拂惶恐。”红拂又低下了头。

    杨素重新把目光望向远方,笑道:“算算时间王仁恭差不多该到了,好戏也该上演了。”

    乱军之中,萧摩诃与李靖展开了激烈的正面交锋。

    萧摩诃依仗兵多将广的优势,以三面合围之势缓缓推进大军,兵锋所过之处,尸山成堆,血流成河。

    “此阵将领是谁,竟能挡下纥单贵和王聃的联合攻势!”

    萧摩诃稳居军中,目光落在一个战况异常激烈的地方,仔细一瞧,便再也忍不住挪开目光,沉声问道。

    一名亲兵道:“回将军,此将之前与王拔将军有过一战。”

    萧摩诃惊讶道:“哦,胜负如何?王拔何在?”

    “之前我见王拔将军的旄旆已经退回阵中,想是不敌而退。”亲兵道。

    萧摩诃冷声道:“难怪区区数千人的军队就如此难缠,传我号令,全军向此阵发起进攻,不破此阵,任何人不准退后半步!”

    亲兵领命而去。

    下一刻,战鼓声大作,三万大军闻鼓而进,一齐猛攻李靖所在之地。

    杨素军阵中。

    李长欢眼见李靖遭到围攻,他却无能为力,心急如焚几乎要提到嗓子眼。

    这杨素,究竟是什么意思?

    莫不是打算坐看李靖和先锋军被白白歼灭?

    杨素该不会是老糊涂了吧!

    李长欢急切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却于事无补。

    他其实有想过,李靖乃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大唐名将,按理说不应该会在此时此地发生意外才对。

    但是,他又想到了可怕的蝴蝶效应。

    他来到隋朝已经有三个多月,在李靖身边待了也有一个多月,这会不会对李靖造成某些影响?

    原本李靖不会去做的事,会不会因为他的介入而改变,从而带来一系列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一切的一切,他都不得而知。

    “药师,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李长欢暗暗咬牙,恨不得立刻飞到李靖身边。

    不知是不是李长欢的祈祷有了效果,中军大营突然传来一阵咚咚作响的鼓声。

    听到这个鼓声,李长欢顿时面露喜色。

    这是全军进攻的鼓声!

    鼓声大作的一瞬间,杨素大军终于出动了!

    李长欢也不再犹豫,迫不及待地拍马出阵,直奔李靖所在之处而去。

    他想支援李靖,却不曾想,在数以万计的乱军之中,要找到一个人,要去到一个人的身边,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杀!”

    一入敌阵,四处都是喊杀声。

    刀光与剑影乱舞,鲜血与人头齐飞,生命在此时显得毫无意义,因为随时随地都有人不断死去。

    时光匆匆流去。

    杀红了眼的李长欢早已浑身浴血,身负各种大小伤口,血流不止,却仍旧咬牙坚持不肯倒下。

    他不是不想倒下,而是不敢倒下,他看到太多的人在身边倒地不起,他怕自己和这些人一样。

    一倒下,就再也站不起来。

    “杀!”

    李长欢一声怒吼,不顾开始抽筋的手脚,使出身上仅剩的余力,拖起陌刀,一往无前地往前冲。

    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回荡。

    李靖,你在哪?

    乱军之中。

    李靖早已成了一个血人,他身上有敌人的血,有自己的血,也有己方同伴的血。

    他已经记不清楚手刃了多少敌人,但他清清楚楚的记得,地上至少有十名以上的军官,是死于他手中的陌刀之下。

    下一个轮到谁?

    他将目光落在一位敌将身上,他并不知道这位敌将叫什么。

    但是,从对方身披的昂贵铠甲来看,此人的身份绝非一般。

    “杀!”

    李靖咬牙一吼,手中陌刀猛地劈砍而去。

    那敌将早就注意到李靖,几乎在李靖出手的同时,他也悍然出手,气势狠辣而凶猛!

    “当!”一声闷响。

    兵戈一撞,两人各自退了数步。

    那敌将看上去倒没什么,李靖却隐隐约约感到吃力,虎口甚至在微微发麻。

    没办法,大战太久,他已经近乎力竭,十成力气使出来不到三成。

    不过,有三成的力气,对付此人也绰绰有余了!

    让李靖感到无力的是,敌将似乎并不打算跟他玩单挑。

    左边,一名银甲黑袍的将军,拖刀而来。

    右边,一名身披锁子甲的大胡子将军,举众而来。

    见此情况,李靖突然笑了。

    “萧摩诃何在?”

    李靖横刀而立,大声质问。

    黑袍将军冷哼道:“萧将军的名讳也是你叫的?”

    大胡子将军站了出来,冷冷道:“纥单贵,你和王聃就在一边列阵吧,我要独自解决此人!”

    李靖扫了黑袍将军一眼,嘲讽道:“原来你就是纥单贵,本以为鼎鼎大名的大漠孤狼有多了不起,今日一见,却是见面不如闻名!”

    纥单贵顿时暴怒:“本将军现在打烂你的嘴,看你还怎么口出狂言!”

    “休要中了此子的激将之计!”大胡子将军大声呵斥。

    纥单贵已经怒火中烧,哪里听得进旁人的话,抄起长刀便往李靖的脑门砍去。

    李靖冷笑连连,不闪不避地迎了上去。

    论单挑,他从未惧怕过任何人。

    王聃已和李靖交过手,他深知李靖不好对付,于是果断出手,喊道:“我来助你!”

    王聃加入战圈,李靖以一敌二,渐渐吃力。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一旁虎视眈眈的大胡子将军,突然摸出了一把强弓。

    只见他搭弓上箭,满拉弓弦如满月。

    “你们谁都别想跟我争,此子的人头,我綦良要定了!”

    大胡子将军冷笑出手,那支利箭宛若流星赶月,划破长空,直取李靖!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