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枭-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某之言吉与不吉无关紧要,但尹仙的金口玉言却是绝对不能错过的。”莫含用手指了指道院山门,笑道:“这里的人无不是为求尹仙的一句考语而来,刘兄可愿与莫某一道进院,去登一登这难得一遇的青云之阶呢。”

    “求之不得。”刘越与莫含对视了一眼,哈哈一笑,两人将马弃在亭前,谈笑着联袂朝山门走去。道院山门处此时已空无一人,刘、莫两人将请柬交于山门值守的一名道士查验后,施施然踱步进了源神殿。

    源神殿供奉着大禹和神鲧两神,是孟门道观的主殿,也是观内唯一一座可容纳数十人一起讲道的大殿堂。刘越抬脚跨过古朴的青石台阶,抬头一看,眼前的一幕顿时震撼了他的心神:

    大殿内仙乐缥缈,天花四散,在濛濛的白气当中,一名峨冠博带、须发飘摇的老者盘坐在殿中的高台之上,只见他手持蒲扇,胸缀阴阳,正面带微笑地平视着前方。他的身后立着一尊高大的夏禹神像,神像头戴栉风沐雨的冠笠,手握劈山开河的神耒,脚踏俯首被擒的水怪,威风凛凛,气势轩昂。神像的左首是一尊无头神鲧石雕,高约四尺,宽在一尺左右,虽规模不算宏大,却自有一番神秘的气度。

    老者的左右两边一边站着一个眉清目秀的总角小童,两童子捧炉托香,神情恬淡。他身前一上一下地整齐排坐着两个方阵,居于殿上的方阵中的人以年纪长者居多,看仪态观神色,想必都是西河四县里有头有脸的贵勋豪门,其中以西河王府中的官吏居多。位于殿下的另一个方阵中的人却多是年轻人,看他们一副坐立不安却又强做镇静的模样,大约都是些亲贵无品的世家子弟。

    高台上的老者在刘越和莫含身上微微一扫,见他俩躬身行礼走入殿下的方阵后,圣口轻启,朗声言道:“老道近期幸在西河游历,得知蛟龙壁今日将开,特邀各位前来共赏奇观。老道另有楼观秘术一领,欲传于西河众贤,诸位若依此勤加修习,久之或可得窥天道。”

    坐下诸人听了这话,无一不虔诚而又热切地举头望向老者,人人面露笑意,彼此间不由得相互窃窃私语起来。老者见了也不着恼,只将手中蒲扇轻轻往殿外一挥,清越的声音回荡在宽大的源神殿里:“众贤不妨往殿外看,蛟龙壁开矣!”

    众人闻言,个个回头朝殿外看去,只见大殿正前方的大河之上,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一方巨大的崖壁里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似雷霆滚落的闷响,巨大的响声里,一道浑浊的河水仿佛从九天银河中倾泻而下,猛烈地拍击在壁顶峥嵘的岩石上,磅礴的水汽腾空而起,遮住了殿外艳阳高照的天空,这股水流以万马奔腾之势涌出蛟龙壁,一头扎进壁下幽深的河道里,蜿蜒的大河顿时像一条昏黄的巨龙乘风而起。

    就在殿中众人看得目眩神摇之际,老道的声音平和地在大殿中响起:“昔日老子居周,见衰而去,过函谷关,关令尹喜见紫气西来,知有圣人,于是以师事之。老子为其著三千道德经而去,道门由此而盛。”

    老者手挥蒲扇,朝众灵颔首一笑,娓娓开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形虽异,而源于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我门中之修行法门,杂然多途,然概而言之,皆在于丹。何谓丹?一者,单也,单者,丹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修丹之法,无非内外……”

    刘越久居都市,自然对老者说的这些大道法门兴趣缺缺,他微微抬头往四周看了看,见身边所有人无不面带喜悦,目露虔诚,心中更是深感无聊。他转脸看了看身边的莫含,见他此刻也是一副欣然沉醉的痴迷模样,不禁在心里又将“莫含”这个名字默念了好几遍。

    莫含,莫含?莫含!一段残缺的记忆顷刻间跃入脑海:“莫含,雁门繁畤人也。家世货殖,赀累巨万。刘琨为并州,辟含从事。拓跋猗卢爱其才器,善待之。及为代王,备置官属,求含于琨……含甚为拓跋猗卢所重,常参军国大谋。卒于左将军、关中侯。”

    想到这,刘越不由得跳起身来,朝莫含高声叫道:“你就是莫含,雁门巨贾莫含?!”

    莫含正听得兴起,突然被刘越这一嚷惊起,他嗔怪地朝刘越低声道:“我就是雁门商贾莫含,怎么了?”说到这,他左右看了看,满脸古怪地接着对刘越说道:“你麻烦来了。”

    麻烦?刘越一怔,顿时想到自己此刻还在源神殿中听经,一张白脸蓦地涨得通红,他心虚地偷眼看了看周围,却发现迎接他目光的是一道道憎恶而又愤怒的眼神。

    正在他不知所措之际,大殿正中央的那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停下了讲解,语气平静却威严地开口问道:“殿下喧哗者何人?为何扰我老道讲经?”
………………………………

第七十一章 李咸的险恶用心

    “尹仙在上,小子刘越有礼了。”刘大纨绔硬着头皮站起来,对殿中老道一躬到地,诚恳地告罪道:“小子一时走神,惊扰了尹仙法驾,望祈恕罪!”

    “哼,一时走神?说得倒轻巧。”刘越话音刚落,殿中便有人抢过他的话来,用一个冷冰冰的声音阴阳怪气地指责道:“在尹仙讲道时还能走神,这是对道法的亵渎,是对尹仙的轻慢。”这声音虽轻,但在安静的源神殿里却足以让每个人听得清清楚楚。

    嘿!这谁在落井下石、上纲上线呢?!刘越黑着脸循着话音看过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公子哥正做义愤填膺状,满脸厌恶之色地瞪着自己。是他?!刘越冷哼了一声,看来李家这对父子还真和自己杠上了,离石水岸边的那块地就不说了,眼下为了个区区八品典卫令,李咸这厮竟不顾颜面地在尹仙面前搬弄是非、煽风点火,极尽打击陷害之能事了。

    “来说是非者,便为是非人,尹仙身怀至道,心底自然光风霁月。绝不似某些人,终日怀揣私利,蝇营狗苟,对谁都是一副敲骨剥髓的阴毒模样。”刘越朝李咸冷冷一笑,毫不客气地回敬道:“就算刘某有错,那也该由尹仙,由殿中诸贵人加以训斥和处罚。你李咸不过是西河离石一个新来的纨绔,既无品阶,又无官秩,凭什么在此对我大呼小叫,横加指责?你既敢行此越俎代庖之事,那我倒想要问一问,到底是我刘越在轻慢尹仙和诸位贵人,还是你李咸在轻慢尹仙和诸位贵人!”

    “你!”李咸涨着张通红的脸指着刘越,咬牙切齿地叫道:“你说谁阴毒?!你说谁是纨绔?!”

    “哼!”刘越冷哼了一声,也不说话,只将双手环抱在胸前,用极度轻蔑的眼光看着即将暴跳如雷的李咸。和他对骂?那也太掉自己的身价了,对于这种自以为是的蠢货,只要将他的怒火撩拨起来就足够了,接下来的事就是站在一旁冷眼看他精彩的表演。

    果不其然,狂暴的李咸见了刘越这幅不屑一顾的神态,心头的怒火顿时像殿外一泻千里的大河般汹涌澎湃,身为一个从来都只会欺负别人却没人敢欺负自己的纨绔,在愤怒的刺激下,他疯狂滋长的嚣张和跋扈成功地压制住了理智,这一刻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得淋漓尽致。李咸红着眼站起身来,双眼死死地盯着满不在乎的刘越,低沉地咆哮道:“你既想死,那我就成全你!”

    刘越讥诮地勾起嘴角,继续着他挑逗的努力。耍横是纨绔们的日常,但不会审时度势,动辄暴跳如雷的耍横,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纨绔值得拥有的行为。刘越冷眼看着大步欺近过来的李咸,漫不经心的脸上连毫毛都没有掀动一丝,倒不是他在故意托大,他只是在赌一件事,赌坐在殿上的那名六品王府左常侍懂得怎样控制他儿子的情绪。

    “咸儿,你给我站住!”果不其然,就在李咸还差三步就要撞到刘越身上时,殿上方阵中一个中年男子终于发出了他威严而沉闷的喝声。

    暴怒中的李咸被这喝声震得愣了愣神,他硬生生地止住脚步,转脸朝源神殿的大殿上看了一眼,只见殿上年长者方阵中的每个人都在用一种复杂的神色看向自己,而盘坐在源神殿正中央大禹神像下的尹轨尹仙人此刻却似乎正在闭目垂头而睡。

    可恶!这次要被刘越这混蛋害惨了。李咸心中猛然一震,怒火如潮水般消散,悔意似春芽般萌生,他咬着牙跺了跺脚,用一个心有不甘却茫然无措的声音轻叫道:“父亲,我……”

    “回到你自己的位置上去!”李常侍朝李咸沉喝了一声,拱手站起身来,朝四周团团做了个揖,又向自己所在方阵最前首的一名大腹便便的锦服男子和殿中的尹轨老道人深深躬下身子,歉然说道:“犬子无知,扰了道观清净,李藩在此向西河王、向尹仙请罪。”

    那大腹便便的锦服男子皱了皱眉头,将一双眯得只剩下一条缝的眼睛看了看殿中法座上的尹仙人,随即朝李常侍挥了挥手,却没有说话。李常侍见此,也没再言语,只是再次躬身朝两人行了一礼,默默地跪坐回了原地。

    “道德经中有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但少年人血气方刚,言语之间有所龃龉也在所难免,老道淡然听之,本无意过于苛责。”尹老道缓缓睁开双眼,湛亮的眼神从刘越和李咸两人身上一扫而过,慢条斯理地说道:“然此事乃因刘家小郎君走神而起,老道在此亦有一问,”说到这,老道顿了顿,沉声道:“道藏浩如烟海,楼观不过乃一家之言,由此观之,不知是我道浅陋,还是郎君精深,竟致于老道谆谆于上,而郎君却昏昏于下?”

    这?这老道打算拉偏架了?刘越闻言一怔,暗想道,走神确实是我不对,但丢给我的这两个选项我怎么选?是承认你家楼观派的道法不行,还是夸耀我自己学问深厚不屑一听?傻子才会去二选一呢。

    但不选就可以吗?自己确实本就无礼在前,如果连这老道丢来的包袱也不接,估计自己在孟门道院轻慢神仙的恶名到不了明天就会在西河四县传得沸沸扬扬,过不了几天说不准还能混个天下皆知。真要到了这一步,自己这个本来就臭不可闻的名声可就算是彻底毁了。如此一来,在这个九品中正制禁锢一切的时代里,只怕自己这一辈子都要与主流社会无缘了。

    想到这,刘越脑袋一抽,张口说道:“昔日老子骑牛过函谷,天下无人识圣贤,关令尹喜独得知;传说大梵天王说佛法,拈花而微笑,座下弟子皆茫然,唯迦叶尊者会其意。可见,道无深浅,人无贤愚,唯有缘者能得道之法门。小子愚钝,或许无缘于尹仙大道,但绝没有轻视楼观、自夸自擂的意思。”

    话一出口,刘越忽见尹轨面色变得极为古怪,他一愣之下却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正要开口相问,却听得身旁李咸阴阳怪调地大叫道:“好一个大梵天王说佛法,我说你刘家才子为什么会听尹仙讲道而走神,原来你刘越竟信的是方等、般若之法!你一个浮屠法士,混迹到我孟门道院中听尹仙**,我且要替尹仙问一问你,你存的是什么心思,抱的是什么目的?!”
………………………………

第七十二章 尹老道的评语

    大意了,大意了!刘越在心中懊恼不已地大叫道,他原本只想找两个典故来回应一下尹轨对自己听讲道走神的质疑,没想到忙乱之下却把佛家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给抖落了出来。这一公案虽然缘起于唐代,但话中佛法两字赫然在内,就算晋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则公案,好事者只要一想也就能明白其中的关节。

    显然李咸是这个好事者,他听出了刘越引用的典故里涉及到了佛家的传说,他也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关键,一举把刘越推到了风口浪尖:在道家的讲坛里说佛家,这不是砸场子是什么?

    因此,李咸的话一出口,源神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顿时唰地一声全投到了刘越的身上,目光中所蕴含的那一股股震惊、愤怒、鄙夷、厌恶乃至怜悯之意,让此刻头脑中一片混乱的刘越身上一阵阵地发紧。

    “刘兄,你真信奉的是方等、般若之法?”就连紧挨在刘越身边坐着的富家子莫含,也都不动声色的挪了挪身子,微微皱着眉头轻声问道。

    刘越自然知道,莫含和座中很多人一样,他们并不是在质疑自己信奉的是不是佛教,他们质疑的是一个信奉佛教的人为何会混入道家的道场,他们质疑的是以这样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应该有获得进入孟门道院的资格。

    “我……莫兄,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刘越一边语无伦次地无力辩解着,一边在心底高声狂呼道:怎么办?怎么办?!哥哥我好死不死地来到了这么个破时代,本来还想着能靠着一些发生在后世的事来抢夺先机,却没想到懵懵懂懂之下竟用一件来自唐代的公案给自己挖了个天大的坑,眼看就要把自己给埋了。

    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刘越突觉脑海中一丝灵光闪过,一个历史上出现在晋惠帝时代的关于佛道两派争议的公案猛然间拨动了记忆的琴弦。刘越强忍着心中如疯似狂的欣喜,将这段记忆在脑海中细细地回想了两三遍,用颤抖的声音大声说道:“佛者,亦道也。佛本依道而生,在下以佛门典故而说大道之理,有何错谬之处?!”

    “你,你说什么?!”就在刘越这句话就要湮没在众人喧嚣的指责声中时,一个清越而激动的声音大叫道:“佛本依道而生?!此话可有根据,快快说与老道听听!”

    众人愕然望去,只见原本跪坐在大禹神像下冷眼旁观的尹仙人尹轨花白的胡须轻轻地颤抖着,一双亮如星辰的眼中满是急切和惊喜的神色,他赤着脚下了法座,倒提着手中的蒲扇,手脚并用地拨开挡在身前的贵人,直朝刘越站脚的地方奔去。他这哪里还是个仙风道骨的神仙,这简直是个急不可耐的老者。

    “是你说的佛本依道而生?!”尹轨来到刘越的身前,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略显青涩的脸,郑其事地一躬到地,诚恳地说道:“老道不才,沙门传教多依附道家,但佛本是道一说却从来未曾耳闻,还请小郎君忘却前嫌,不吝赐教!”

    “呃,这个……”刘越心虚地看着眼前这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者,搜肠刮肚地在脑海组织了一下语言,用尽量和缓的语调轻声说道:“《后汉书》之《襄楷传》载:‘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魏略》之《西戎传》也说‘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二十有九。’此皆佛本是道的明证。”

    尹轨看着刘越曼声背诵着前代的史载之言,心中就像打碎了一个调料盒一般,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呈。修道半生,他是道家楼观派继尹喜之后的一代巨擘;以医入世,他终被世人尊为史上少有的陆地神仙。数十年来,他常腰佩漆筒十数枚行脚天下济苍生。在他的心里,世间生死有命,天下盛衰有验,唯大道至精至微,恢然无穷,因此他素来以清净无为为本,以清虚恬淡为怀,在红尘浊世衮衮诸人的心目中始终维持着自己超然于物外的高远形象。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无论多超然的存在,也都无可避免地会拥有属于他自己的执念,而尹轨的执念,就是对楼观派大道不遗余力的传承和弘扬。

    楼观道起于函谷关关令尹喜。周康王时,尹喜为周大夫,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常于府中结草为楼,仰观天象。一日,他望见东方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于是求出为函谷关令,遇老子,迎其为师,拜求至道。老子于是为他做道德经五千言而去。之后,尹喜弃绝人事,按老子所授经法精修大道,三年后,悉臻其妙。因他常于楼观中望星,于是将道派号为楼观道。

    楼观道发展到尹轨这一代,在尹轨陆地神仙之名的号召下,道派隐然已于五斗米道分庭抗礼,渐有执掌天下道门牛耳的势头。数年前,尹轨以年事渐高,担忧道统失传,于是选弟子梁谌继承大业,授以至道,自己则出走终南,游历尘世,做起了楼观派传道弘法的幕后英雄。

    楼观道在梁谌的主持下日益鼎盛,这本是件令尹轨深感欣慰的事。但前些日子,弟子梁谌给他送来了一份书信,梁谌在信中讲述了沙门佛法在雍州日益显扬的现状,也向恩师表达了楼观道派与沙门佛教在弘道时必然会产生冲突和对立的担忧。

    梁谌说,现在的沙门佛教虽重在译经,但其在世间的传播已渐有不可阻遏的势头。如今在洛阳、长安东西两京中创建的佛教寺院多达一百八十余所,僧尼足有三千七百余人,与道门相比,寺庙图像更崇于京邑。

    梁谌在信中还给尹轨带来了一个让他万分忧虑与警惕的信息:洛阳的高官贵勋当中,开始有人抄写佛教的“供养经”以作修行!这就意味着浮屠佛教已经影响到了上流社会对道家断谷、服药、行气、导引等内炼之法的奉行,真正从源头上对楼观道发起了冲击和挑战。

    梁谌告诉尹轨,自己在洛阳传道的弟子已经与沙门僧们发生了数轮冲突,就连处在长安附近终南山上的梁谌也受到了沙门佛教中人的多次挑战。目前楼观道虽有小胜,但如果事态进一步扩大,他也难保自己不会在某场辩论中落于下风。

    因此,他急切地需要借助尹轨的道门神仙的威名,在终南山组织一场大会,狠狠打击沙门佛教的嚣张气焰。

    梁谌的想法固然有他的道理,但尹轨也有尹轨自己的为难。如果楼观道真的到了需要靠自己卖弄虚名才能得以挽回的地步,那在这场即将到来的佛道之争中,自己在气势上就先输了一局。人才,唯有能以无上道法折服众人的道门人才,才是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关键所在。

    为此,他夜观星象,窥知能解开楼观道困局的钥匙乃在并州。为此,他身临道院,期望能在与西河诸人的清谈中寻觅线索。但清谈尚未开始,尹轨就已确定这个叫刘越的少年人所说的话正是自己千辛万苦孜孜以求的金玉之言。

    “刘越,你叫刘越。”尹轨抖索着长须皓然的嘴唇,急切地说道:“你可愿入我楼观研习道门精要?如果愿意,老道我可收你为关门弟子,位在现任楼观派主持梁谌之侧。”

    殿中诸人闻言无不哗然大惊,每一道看向刘越的目光都闪动着嫉妒和艳羡的光:神仙弟子啊,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神仙弟子!就在自己这一干人等还在眼巴巴地盼着望着能和尹仙说上一句话的时候,这姓刘的纨绔子弟竟得了天大的恩遇,能直接一步登天拜倒在尹仙的座下身前了。

    人群中,尤其以李咸的心中最为怨愤,他扭曲着脸,嘴唇紧闭的脸上一片血红,根根深青色的血管像蚯蚓般蜿蜒屈伸。他在痛恨自己,痛恨自己为什么会引出这么个话题,使得这可恶的刘家纨绔竟有了卖弄学问的机会。

    做道士?这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刘越听了尹轨的话愣了愣神,拱手朝他尴尬地笑了笑,腆着脸说道:“小子自知学识浅薄,心性跳脱,受不得清虚守正之苦,耐不了施符炼丹之烦,不敢身辱楼观,口污道藏,还请尹仙见谅。”

    “你,你竟不愿入我门中?”尹轨颇感意外地深深看了刘越一眼,长叹了一声道:“也罢,也罢。你若注定是尘世的木铎,自然入不得我道门之橐龠。只可惜沙门佛教汹汹而来,我楼观又将以何策抵御?老道终不忍见我浩瀚三千道藏沦于西域胡语之下。”

    “实不相瞒,小子只是想得尹仙一句考语以作安身立命之阶。似道佛相争这等大事实非力所能及。不过,”刘越歪着脑袋想了想,迟疑地说道:“小子倒是认识一个人,或许能解尹仙心中之忧。”

    “哦?”尹轨闻言一怔,正色问道:“小郎君所言何人?望请赐教。”

    “此人名叫王浮,初为沙门僧。因聪慧绝伦而被众僧嫉妒,以毒药酖害于他。王浮侥幸不死,于是蓄发为道士。此时他应该在洛阳某道观之中修行。尹仙若能访到此人,可以不必忧虑佛道之争了。”

    刘越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念叨道:王浮啊王浮,你不要怪我卖了你,如果不把你卖出去,我自己就要被抓去当道士了,谁让你是西晋道佛相争时的大佬牛人呢,你写的《老子化胡经》可是道家怼佛家的不二法门。既然尹老道的事就是你碗里的菜,不卖了你还能卖谁呢。

    “小郎君厚赐,老道铭记在心。”尹轨听了刘越的介绍,屈指做捻,暗暗在心中算了算,凝重的老脸上慢慢地绽开了笑容。他背着手轻轻往法座踱去,才走出两三步,这个慈眉善目的老道士转过脸来看着一脸幽怨的刘越,哈哈一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既为老道解除心头一厄,老道也不至于要吝惜一句考语。”

    老道士笑着指了指刘越,金口一开赏赐道:“老道以为,刘家郎君可称‘卓尔不群’。”说完,他又指了指另一边面色灰白的李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