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宫那边,到底在打着什么样的主意?为何纪淑妃和皇后那边没有丝毫的动作呢?难道,承乾宫那边,真的想要太子朱佑樘在此时出征,以立军功?

    可,边关告急,若是太子此时出征,岂不是以命相搏吗?

    这太子朱佑樘可是坤宁宫和承乾宫最大的底牌啊,那二人就真的舍得下这样的本钱?

    若是一个不好,万一那太子命丧嘉峪关,到时候,她二人又如何和万贵妃相争呢?

    不对,此事之中,一定没有这么简单。

    那太子朱佑樘既然在此时主动请缨,而王皇后和纪淑妃竟然也是没有相拦,这其中,必然有着什么自己不知道的蹊跷。

    若说那纪淑妃碍于太子生母的身份,为了避嫌,不便进言圣听,可那王皇后呢?

    琅琊王家在朝中的底蕴非同一般。若是二人有心相拦的话,朝廷之上,又岂会只是如今的声势?

    前几日,首辅白大人等一干人等,还曾以太子年幼,无作战经验为由,极力反对太子出征,可这几日,几人虽仍是偶有出口反对,可这风声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为之一变啊。

    看这意思,明面上是那几位大人不欲违了陛下的心意,故意在朝廷之上退让了几分;可实际上,恐怕是受了坤宁宫王皇后的示意啊。

    那可王皇后为何会如此做呢?若说这其中没有东宫的意思,柏贤妃说什么也是不会相信的。

    毕竟,如今世人皆知,那坤宁宫的王皇后和承乾宫的纪淑妃,早已经公然的站在了一起啊。

    既然如此,自己在此时,却是不好胡乱出手了。否则,一旦会错了意,岂不是会坏了东宫的安排?

    只是,身在东宫的那一对小夫妻,此时到底又在谋算些什么呢?

    “柳儿,”柏贤妃回头,看着一脸懵懂的柳儿,微微一笑,“你去库房,将陛下日前赏下的那些东珠,给太子妃送些过去吧。”

    以太子妃张婉的聪慧,想来必然能明白自己此举的用意吧。

    “啊?”柳儿闻言却是一怔。“娘娘,这?”

    在这个时候,太子殿下出征在即,身为太子妃的婉儿妹妹恐怕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吧,又如何有心情欣赏那些珠宝呢?

    贤妃娘娘这个时候送些东珠过去,真的合适吗?

    柳儿本想开口问个清楚,却见主子柏贤妃已经笑着摆了摆手,转身回了内殿之中。

    于是,柳儿见此,只好无奈一叹,继而转身走向了库房的方向。

    东宫之中,张婉送走了丈夫朱佑樘之后,却是转身来到了花厅之中。

    “柳儿,你来了?”她看着脸色有些着急的柳儿,不由淡淡一笑。此时的东宫乃是是非之地,可柳儿却出现在了这里,无疑只有一个可能了。

    “见过太子妃娘娘。”柳儿依照宫规,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不管曾经二人的私交如何,可如今,二人在身份之上,到底已经是云泥之别了。

    “太子妃娘娘,”柳儿起身,看着对面的女子脸上那温婉如初的笑容,不由自主的便放松了下来。“我家贤妃娘娘近日新得了一些东珠,让奴婢送来,送于太子妃娘娘您把玩一二。”

    说完,柳儿将怀中一直紧抱着的一口小箱子,双手递到了张婉的面前。

    果然是柏贤妃派柳儿过来的吗?张婉闻言,不由心中一动。

    有意思,在这个时候,柏贤妃竟然派了柳儿来东宫。莫非

    “李妈妈,收下吧。”张婉倒是没有让有些紧张的柳儿,多做等待。

    她向李妈妈点了点头,待对方接过了柳儿手中的小箱子之后,这才上前几步,拉起了柳儿的手,“柳儿,你也坐吧。”

    “多日不见了,你在钟粹宫,过的可还好?”张婉看着有些欲言又止的柳儿,未免对方说错了话,只好主动开口,接过了话头。

    毕竟,一来,这后宫不得干政,二来嘛,此次出征之事,又牵扯颇多,实在是不便对人名言。此时,若是柳儿提起太子出征一事,自己反而还不好应对了。

    “还好,多谢太子妃娘娘的挂念。”柳儿闻言,缅甸的点了点头。

    如今的张婉妹妹,虽贵为了太子妃娘娘,可还是如从前一般的关心着自己吗?

    想到这里,柳儿心中一热,还是仍不住的关切了起来。

    “太子妃娘娘,近日,奴婢听说”柳儿的话刚说道一半,却见张婉已经笑着冲自己摆了摆手。

    “柳儿,太子殿下就要回宫了,本宫也就不多留你了。”柳儿心思不坏,可却是太过单纯了一些。有些话,由她一个宫女来说,却是不合适了。

    否则,一个不慎,恐怕会为柳儿她自己,惹来泼天的麻烦啊。

    毕竟,如今的后宫还掌握在万贵妃的手中,以对方的手段,柳儿来东宫一事,一定是瞒不过对方的耳目的。

    “太子妃娘娘,”柳儿没有想到,自己才一刚来,张婉却要撵自己出去。她一个情急之下,不由站了起来,“奴婢没有别的意思,只是”

    “我知道。”张婉见此,却是笑着打断了柳儿的话,“柳儿,你和贤妃娘娘的心意,本宫都知道。”

    说完,她拉着柳儿的手,一路将其送到了大门之外,直到出了东宫的大门,见到了那几个隐身在花丛中劳作的粗实宫人

    “柳儿,本宫和太子殿下成婚不就,尚且还恐怕当不得贤妃娘娘的赏赐。”此时,张婉拉着柳儿的手,向着小花园的方向,故意有些哀怨的说道,“可贤妃娘娘厚爱,本宫作为晚辈,也是不敢推辞的。”

    “还请柳儿你回去,转告贤妃娘娘,若是将来,本宫有了好消息,一定不会忘记她的。”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这三个字听在不同人的耳中,却有了不同的深意。
………………………………

第134章 贵妃分忧

    关雎宫中,赵嬷嬷挥手遣退了前来报信的宫婢,亲自踩着小碎步,迈入了万贵妃的寝殿之中。

    “贵妃娘娘,”想到刚才送来的消息,赵嬷嬷的心中,也不由打起了鼓来。“东宫的钉子,刚刚有消息送来。”

    不会那么巧吧?那位主子嫁入东宫,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啊。

    难道,真如神僧所说,对方是难得的贵人?所以才会入住东宫不久,就有了好消息?

    “何事?”斜躺在美人榻上的万贵妃,一手枕在脑后,一手轻轻的摇晃着美人扇,显得慵懒无比,风情万种。

    如今,朱佑樘那个小孽种终于要被自己送去边关送死了,万贵妃的心情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没有了太子朱佑樘,那王皇后和纪淑妃二人,失去了最大的凭仗,又拿什么和自己斗呢?

    如今这后宫之中,虽说是三足鼎立,可只有自己凭借的,才是陛下的宠爱啊。

    更何苦,如今那些年轻的后妃之中,多有了身孕;那长春宫中的万才人,更是身怀皇子,临盆在即。

    此时,只要自己趁机出去了太子朱佑樘的性命;将来,小皇子养到了自己的膝下,自然又是大明的太子殿下了!

    至于那小皇子的生母万才人嘛?哼哼,那万安已然在朝中失势,万才人没有了娘家人的依靠,又分位低下,又怎么能亲自抚养小皇子呢?

    一个失势的嫔妃,又不得陛下的宠爱,等过上那么些日子,想让这样的一个人消失在这后宫之中,那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等自己成了太子殿下的仰慕,王皇后和纪淑妃二人,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至于那刚刚才复宠的钟粹宫柏贤妃?万贵妃想到对方那绝色的容颜,不由狠狠的一声冷笑。

    柏氏那个贱人,真以为陛下是宠爱于她吗?

    不过是因为对先太子的愧疚之情而已!

    这样的柏氏,待宫中多了一些皇子公主以后,陛下的心里又怎么会还时时刻刻的想着那个早就死去的孩子。解释,柏氏那个贱人,还怎么和自己争宠?

    万贵妃此时,这洋洋得意的一笑,看在一旁等着回话的赵嬷嬷眼中,却是心中一紧。

    主子的心情为何会好,赵嬷嬷的心中自然是清楚无比的。

    可是,刚刚的消息,却又是那样的

    “娘娘,”赵嬷嬷见主子看了过来,心中一顿,再也不敢耽误,低头就说了起来,“今日,那钟粹宫的柏贤妃似乎送了些东西去东宫。而送去的人,正是太子妃娘娘之前在冷宫之中的好友,宫女柳儿。”

    柳儿?是那个小宫女?

    万贵妃听到这里,却是停下了摇扇的动作。

    那柳儿和张婉那丫头,关系非同寻常。

    此时,对方去了东宫,又是为了何事呢?

    “继续说。”万贵妃皱了皱眉头,继续摇动起了手中的美人扇。

    东宫的钉子既然传回了消息,就必然不止是这一点吧。

    果然,万贵妃话音刚落,赵嬷嬷便吞了吞口水,面色一紧,有些小心翼翼的说了起来。

    “娘娘,据我们的人回报,那太子妃张婉在送走宫女柳儿的时候,似乎提到了什么好消息,还说,会尽快告诉柏贤妃。而看柳儿那丫头的模样,似乎也是闻言一脸的喜色啊。”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那东宫的一宫之主太子朱佑樘就要赶赴边关送死了,东宫之中,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万贵妃听到这里,不由坐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能让太子妃张婉视为好消息的,又能是什么呢?

    片刻之后,万贵妃心中一动,面色一冷的同事,亦是抬头看了一眼身旁有些欲言又止的赵嬷嬷。

    “赵嬷嬷,此事,你怎么看?”张婉那丫头嫁入东宫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难道就真的有了好消息?

    赵嬷嬷见此,虽心中不安,表面上却是谄谄一笑。

    “娘娘,这时日还尚短,老奴实在是”

    太子大婚之日的元帕,当日在慈宁宫,自然也曾偷偷的去看过。如今,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若说那太子妃一举得孕,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当年的纪淑妃不就是凭借着一夜恩宠,便怀上了如今的太子殿下吗?那纪淑妃出生黎族,那些外族之人,说不定在生育一事上,有些什么不足外人所知的秘方,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这太子妃张婉,又是对方亲自为太子殿下所选的妻子,若是那纪淑妃将那秘法传给了自己的儿媳妇,那自然也是说的通的。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对贵妃娘娘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啊。

    一旦那太子妃张婉真是怀了身孕,将来诞下的又是男胎的话,那这皇太孙的身份,可就坐实了啊。

    当年,太祖皇帝在懿文太子过世之后,不就没有另立太子,反而立了懿文太子的儿子为皇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有这样的先例在,届时,若那太子妃张婉真的诞下了皇子,那将来,就算贵妃娘娘养了皇子在膝下,恐怕也是不能继承大统了啊。

    赵嬷嬷能想到的事情,万贵妃自然也想到了。

    此时,她见赵嬷嬷期期艾艾的不敢明说,心中顿时也是一冷。

    不行,自己绝不能让张婉那个丫头,生下孩子。

    趁现在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开,不管对方此时是否有了身孕,张婉的性命,恐怕都是留不得了。

    可此时,朱佑樘出征在即,若在此时,张婉身死的话,朱佑樘按理守孝,就必然会耽误那个小孽种的出征之事。

    到底要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除去张婉那丫头的性命呢?

    万贵妃一边摇着美人扇,一边低头沉思了起来。

    主子陷入了沉思之中,赵嬷嬷自然不敢打扰。

    她悄悄的打量了一眼主子的脸色,心中一紧,便不动声色的退到了一旁,低头不语。

    贵妃娘娘的脸色,明显带着森然的杀意。看来,那太子妃张婉,恐怕要命不久矣了。

    片刻之后,万贵妃放下了手中的美人扇,却是轻笑出声。

    “赵嬷嬷,”她转身冲着一旁的赵嬷嬷,妩媚一笑,“派人去御书房看看,陛下此时可曾有空?”

    赵嬷嬷闻言,却是心中一动。

    “娘娘,”她上前两步,搀扶着主子的手臂,一脸谄媚的说道,“前方战事要紧,太子殿下又没有什么经验。以老奴看,陛下此时,恐怕还在忙着呢。”

    万贵妃闻言,倒也没有生气,反而笑出了声来。

    “也是,陛下国事繁忙,本宫窃据皇贵妃之位,理应也该去为陛下分忧一二才是。”
………………………………

第135章 子嗣为大

    深夜,处理完前朝的政务之后,深感疲惫的皇帝朱见深,再次回到了万贵妃的关雎宫。

    也许,只有在贵妃万贞儿这里,他才能感到片刻的安宁。

    只是,以往这灯火通明显得温馨无比的关雎宫,今夜为何会如此的冷清呢?

    一向爱热闹的贞儿,什么时候改了性子呢?

    朱见深摇头轻笑,负手迈入了关雎宫的大门。

    “奴婢,给陛下请安,陛下万福金安。”大门口,赵嬷嬷领着一干宫人,见皇帝的仪仗一到,便恭恭敬敬的跪地请安。

    “都起来吧。”没看到心爱的万贵妃来迎接自己,朱见深只好无奈一叹。

    贞儿她,又在使小性子,怪朕多日不来看她了吗?

    赵嬷嬷叫皇帝似乎微微叹了一口气,想着主子万贵妃的吩咐,不由心头一动。

    “陛下,”她躬身上前一步,走到了皇帝的身后,“贵妃娘娘暂时不在宫中,请陛下先到前厅歇息片刻。奴婢这就”

    贞儿竟然不在关雎宫?朱见深抬头看了看夜空,这都已经快亥时了,这么晚了,贞儿她又去了哪里?

    “赵嬷嬷,”朱见深知道,这个赵嬷嬷乃是贞儿的心腹,“贵妃娘娘去了哪里?为何这么晚了,你们还不服侍主子休息?”

    贞儿的年岁比自己还要大上不少,这更深露重的,她一人在外,若是着凉受惊了,又该如何是好?

    “回陛下的话,”赵嬷嬷在这后宫之中生活了几十年,自然能看到主子的眼色。“娘娘本是已经休息了,可”

    赵嬷嬷一顿之后,见皇帝的视线果然投了过来,这才有些故作无奈的说道,“可长春宫那边,先前突然传来消息,说这万才人动了胎气。贵妃娘娘担心皇嗣有碍,心中一急,便不顾奴婢等人的劝住,急忙赶了过去。”

    万才人动了胎气,贞儿也去了长春宫?

    朱见深闻言,自然也是焦急万分。

    “来人,摆架长春宫!”朱见深话音刚一落,正转身欲离开关雎宫时,却见远处传来了点点灯火。

    “陛下,”赵嬷嬷见此,赶紧故作激动的说道,“是贵妃娘娘回来了。”

    婉贵妃既然回来了,皇帝朱见深自然不会再离开了。

    “臣妾给陛下请安。”远远的,万贵妃一见到皇帝的仪仗,便笑着快步迎了上来。

    “陛下恕罪,臣妾不知陛下驾到,未曾躬身迎接。”万贵妃一边说着,一边仪态万千的颔首一礼。

    “贞儿,快起来。”朱见深见此,自然是伸手扶住了自己心爱的女子,“真是辛苦你了。”

    这大半夜的,贞儿她还要不辞辛劳的去看望自己的另外一个女人和孩子。

    “陛下!”万贵妃闻言,却是大方的一笑,“陛下说的是什么话。如今,陛下您国事繁忙,臣妾身为后宫女子,不能在国事上为您分忧,也只能在这些后宫之事上,为陛下分忧一二了。”

    “更何况,”说道这里,万贵妃有些自嘲的一笑,“臣妾窃据皇贵妃之位,又蒙陛下信任,将这偌大的后宫交给了臣妾来打量。臣妾,又岂敢不用心呢?”

    万贵妃娇嗔的瞟了皇帝一眼,这才又继续说道,“陛下,您也知道,在贞儿的心里,最重要的,便是陛下您了。所谓爱屋及乌,陛下您的子嗣,贞儿又如何能不关心一二呢?如今,那万才人即将临盆,臣妾自当小心照顾的。”

    这一番声情并茂的话,听在朱见深的耳中,那自然是感动万分了。

    “贞儿,辛苦你了。”皇帝拉着万贵妃的手,一脸的深情。“是朕,辜负了你!朕”

    “陛下,”万贵妃闻言,赶紧伸手捂上了皇帝的嘴唇,故意不满的说道,“你我夫妻一体,又何必多说。只是”

    “只是什么?”朱见深伸手握住嘴边的那只芊芊玉手,深情的抚摸了起来,“贞儿,你也说了,你我夫妻一起,既然如此,在朕的面前,有话不妨直言!”

    “是,”万贵妃借势依靠这里皇帝的怀中,有些伤感的说道,“只是,贞儿福薄,未能为陛下养大一个皇子。幸好,天见可怜,如今太子殿下,倒是成长得愈发的成熟稳重,颇具储君之像了。”

    “不错。”儿子朱佑樘近期的表现,的确很得朱见深的欢心。“贞儿,你怎么突然提起此事了?”

    他亦知道,贞儿她和儿子之间,似乎关系一直就不怎么亲近。

    “陛下,”万贵妃抬头,看着自己的皇帝丈夫,却是略带伤感的眨了眨眼睛,“臣妾刚才去看望了身怀六甲的万才人,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太子来。如今,太子出征在即,可他和太子妃毕竟才新婚不久啊。”

    说到这里,万贵妃见皇帝神色一缓,这才继续说道,“虽说,如今边关告急,太子殿下即将出征。这边关之事,虽然重要,可江山基业的传承,岂不是更加重要?”

    “太子身为国之储君,肩负皇室血脉的传承,可他和太子妃张婉又是新婚不久,这让臣妾不得不忧心啊!”

    至于为何忧心,万贵妃没有说,皇帝朱见深却是明白的。

    无非是担心太子此去有危险,恐怕无法为皇家留下血脉而已。只是如今太子出征在即,这些不吉利的话,贞儿她却是不便明说了。

    “贞儿,”朱见深本来还没有想到这一点,此时听万贵妃这么一说,心中也不由犹豫了起来。“你所言极是。”

    如今,虽然宫中多有怀有身孕的妃嫔,可说到底,那些都不是太子啊。

    樘儿他,毕竟是自己一心教养了多年的储君人选,若是真是在前线出了意外,那对朝廷来说,恐怕也是震荡不小啊。

    “陛下,”万贵妃见皇帝果然犹豫了起来,这才装作无意的说道,“若是太子妃有了身孕,就好了。”

    朱见深闻言,却是心中一动。

    是啊,若是樘儿有了后,那

    “陛下,”万贵妃决定趁热打铁,“虽说宫中有宫中的规矩,可此时国难当头,有些规矩,也可以通融一二啊。更何况,这夫妻人伦,在圣人眼中,亦是天理啊。依臣妾看,不如,就让太子妃随同太子一起出征吧。如此一来,一来,可避免那一对小夫妻,才新婚就要分离两地啊,也显得我皇家颇具人情;二来嘛,也是为了皇嗣着想啊。”
………………………………

第136章 斩草要除根

    万贵妃的话,无疑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

    朱见深的年岁毕竟已经到了这个砍上,对后代子嗣的看重,本就非同一般。

    况且,因为当年的靖难之役,这皇家之中,又最为看重嫡庶之分。如今,这太子毕竟已经占了正统的名分,若是他出了意外,将来为了这储君之位,朝廷之上,恐怕又要动荡了起来。

    而如今,虽然后宫之中有不少的宫妃都有了身孕,可毕竟就算这些孩子能平安出生,可到底年幼,将来怎样,一时之间怕是看不清楚的。

    而自己的年纪,却是不小了啊。如今的自己,面对朝廷之事,本就已经愈发的力不从心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有精力,去调教出另外一个让朝臣满意的皇太子出来了。

    若是,将来为了这个位子,那些年幼的皇子纷纷卷入其中,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朝廷而言,都并非是什么好事啊。

    可若是太子有了血脉,一切便都不同了。自己便可以学太祖皇帝,直接册立皇太孙,也就名正言顺,避免了将来那可能的纷争了。

    只是,历来宫规森严,这后宫女子,又哪能随意出宫?

    况且,此次樘儿出征,又是前去边关督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带着太子妃一同前往,在天下万民的心中,又该如何看待皇家呢?

    届时,若是因此引起了边关将士的不满,与国有失,岂不是更是因小失大?

    皇帝的担心,万贵妃自然也是明白几分的。

    对此,她却早就想出了法子。

    “陛下,”她挽着皇帝的手,坐到了一旁的美人榻上,“您恐怕还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太子大婚之后,那太子妃的娘家也来人了呢。”

    此时,万贵妃口中的娘家来人,自然是指那村妇陈氏了。

    “这说起来啊,这新媳妇出嫁之后,本就有回门一说。如今,虽说这太子妃娘娘是嫁入了天家,可若是要回娘家省亲一番,说起来,也在情理之中啊。”

    回娘家?朱见深闻言,不由眼神一亮。

    不错,若是借回乡省亲一事,将太子妃送出宫后,再悄悄让其跟在樘儿的身边,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