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小画郎-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自己最软弱的模样露了出来。

    “不要哭”杨言帆拍着晋王后背说道,模样很温柔,就如同大限将至的人一样根本已经不在乎任何事了。

    “为帝者,不可在别人面前露出自己的软弱,更不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杨言帆开口严肃说道,晋王听到以后,也是立马停止哭泣,杨言帆看到之后欣慰一笑。

    “对于张画一事之上,你考虑不周,没有想到这件事的后果,不要看张画只是一人,但是他身后的墨…墨文,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尤其是监察院,虽然为我们所用,但是实则监察院只属于他们自己,那怕是帝王,都很难插手,当年执意废除监察院,也多少都是因为这个道理。

    不过,这次谋反之后,监察院就应该彻底的消失了。”

    “父皇,那他呢?又该如何?做出来谋反这般大逆不道的事情,又该如何处罚与他?”晋王问得是赵王,但是杨言帆听起他的名字之后,轻轻摇了摇头:“算了吧,毕竟是你的兄弟,朕得孩儿,朕不想看到自相残杀的事情出现。

    仁慈,不仅仅是对于百姓,对于自己人也是很重要”

    杨言帆教导说道,晋王一愣,虽然不知道,自己父皇为什么要这般,但是他还是选择尊重。

    “顾全大局,仁慈…接下来,朕再教你恩威并施,以及帝王之术,掌握住这些,那么也就差不多了。”

    “父皇,差不多什么了?”晋王开口问道,杨言帆摸了一下晋王脑袋,轻轻说道:“差不多,该掌管朕的江山了。”
………………………………

第三百五十五章父子,父女。

    ps:写的很顺畅的一章,也是很喜欢的一章

    “差不多,该接手父皇的江山了”

    杨言帆摸着晋王的脑袋,轻轻开口说道,晋王脸色瞬间苍白,不知所措。

    自己犯下的过错,杨言帆不责罚自己,晋王已经觉得是莫大的宽容,可如今,不但没有怪罪,反而进行嘉赏,而且还是所有同胞梦寐以求的皇位,晋王此刻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

    “父皇…皇儿…”晋王清醒过后,立马开口,但是他嘴里想说的话,都统统被杨言帆阻止了下来。

    “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也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但是朕没有开口说笑,更不会以皇位的传承来说笑。”

    杨言帆严肃说道,即便他的脸色煞白,但是帝王身上的威严,并没有任何的减少。

    “你做错的事情,朕全部知道,朕可以理解,也可以气愤,所有的一切,都在朕的掌握之中。

    而朕之所以选择理解,或者是说原谅,那是因为朕看到的你的发光点,也看到了你未来的前途。

    毕竟,王仁一脉,是从你的手里赶出南庆的,而这件事,你的父皇也没有做到。”

    杨言帆说道,可是冷静听闻全部得晋王,却立马摇头否认,没有半点想对此承认或者邀功的想法。

    “父皇,王仁离开京都南庆一事,纯属皇儿误打误撞,父皇乃是南庆名留青史的明君,皇儿又怎么敢和您相提并论?”

    杨言帆摇头,不认同晋王所说:“运筹帷幄也好,误打误撞也罢,总之,你做到了父皇没有做到的事,这一点是事实,不管你去争辩,它依旧在哪里。”

    “王仁乃是我京都,或者是我南庆最大的一条蛀虫,将他踢除出去,足可以抵过一切过错。

    因为,你做的事,是为了我南庆的未来。你的功劳,没有人可以比拟。”

    大军进入了街道之内,此刻万民齐拜,齐声高喊道:“恭迎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马车之内的杨言帆听到之后,嘴角一弯,露出了一抹笑容,同时苍白的脸上之上,也是出现了一抹红晕

    “你知道吗,当初朕失利而归最怕的就是面对他们,当他们得知,朕举国之力的北伐失败之后,会不会怨恨朕,这是朕最担心,也是最不希望的事。

    不过如今看来,朕可以暂时心安了。”

    杨言帆吐了一口气,摇头苦笑说道,晋王听到之后,也是开口说道:“父皇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南庆万民,对于这一点,百姓心里都十分清楚,他们又怎么会怨恨父皇呢?”

    杨言帆表情一停滞,没有立马回应晋王所说,认真看着自己这个突然异军突起,让自己惊喜满满的儿子,他沉声问道:“朕问你,当赵王谋反之事,你用书信告诉朕的时候,你当时又是什么想法?”

    杨言帆问道,晋王身体突然一耷拉,苦涩说道:“皇儿觉得当时内疚万分,甚至连出城迎接父皇的勇气都没有。”

    “朕也是这般念头。”杨言帆没有隐瞒的说道,晋王看去杨言帆,继续等待着下面的话:“北晋对我南庆来说,永远都是一座不可跨越的大山,这一点父皇也是清楚。

    积攒多年,南庆越来越昌盛之后,朕觉得是时候该改变这样的局势了,朝中骁勇善战之辈,尽数被朕带走,为的就是得到一个不愧对自己,不愧对整个南庆的结局。

    可是结局…你也是知道。

    的确,刚刚万民出来迎接,这的确让朕很是感动,但是感动并不能让心中得内疚,自责消失,只有利用好它,再次振作起来,这才是失败带给你的真正意义。”

    杨言帆谆谆教诲说道,晋王认真点头,表情没有一丝的勉强。

    马车开始进入皇宫北门,杨言帆打开了马车的窗户,看着经过北门那已经修葺好的城门,他眼睛微眯,脸上不由的踌躇了起来。

    城门,是皇宫的脸面,即便三天前的夜晚已经过去,即便城门之上的创伤已经恢复如初,但是,它带给你的耻辱,却是永远无法消失的。

    晋王如今不由握紧了拳头,三天前所有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慎重的通过窗户看去,晋王仿佛看到了叛军脸上猖狂到了极限的笑容。

    那么可恶

    那么让人憎恨。

    “哎。”杨言帆合上了窗户,轻轻叹了一口气,回头在看到自己的儿子,低头之后,他笑着摸了一下晋王的头,随后开口说道:“把头抬起来,如果连自己的失败都不能直面去面对,那么你一生的成就又会有多大。”

    晋王点头,随后抬起自己的头,眼神坚决,像一只被父母抛弃,学会了飞翔的老鹰一般,煽动着自己越来越强壮的翅膀。

    杨言帆对于晋王的举止很满意,不断点头,可是仿佛想起什么之后,他表情黯然的问道:“墨文…墨文他走的时候没有痛苦吧。”

    “嗯…墨院长…他,走的很安详…没有一点的痛苦。”

    晋王如今心里充满了后悔,如果当初不是自己被气晕的话,那么墨文也不会到了自尽这般的地步,

    墨文的死,是为了救张画,是为了让南庆的大好男儿,不在自相残杀,父皇的恩师,更是他的一生知己,结果自己却将他逼到了那般地步,或许,当初自己可以理智一点的话,那么父皇和墨文,如今还能见上一面吧。

    “父皇…这是墨院长拖皇儿给您的信。”当初,在墨文选择自尽的时候,将一封信,交给了张画,另外一封给了晋王。

    而第二封,其实是墨文想妥晋王之手交给杨言帆的。

    说着,晋王从怀口一掏,将一封还带有余温的信,交给了杨言帆,杨言帆珍重接过去,点了点头

    “老伙计…我们又见面了。”杨言帆摸着信纸,轻轻说道,晋王一听之后,鼻头一酸,眼泪也是开始在眼睛里面开始打转。

    杨言帆看了晋王一眼,然后收起了墨文给自己的那一份信,虽然说和老友相聚,这的确是很重要,但是不让自己的儿子难堪,此刻杨言帆选择了后者。

    “你母后还好好吧?”杨言帆问道,晋王抹掉眼泪,看着杨言帆点头:“母后身体安康,并无大碍。”

    “太后呢?”

    “你皇妹呢”

    ……

    杨言帆通过晋王的回答,不断去得知自己家人的情况,晋王的点头,这让杨言帆感觉不断心安,但随后,脑海里面想起了某个人瘦弱的身影之后,他有点害怕问道:“你…皇姐呢?”

    晋王一顿,他知道杨言帆问得是杨钟灵,犹豫一下,轻轻开口:“皇姐自从…那事发生之后,便主动去往了…凝香宫…不听任何的劝阻。”

    “凝香宫…那里位处阴寒,你有没有给送过去几个铜炉?”

    “嗯,不仅铜炉,棉被取暖之物皇儿早已经尽数送去。”

    “那就好。”杨言帆说道,随后目光一沉,说起了有关杨钟灵的事情:“张画和你皇姐的事…你做的没错,无需有任何的悔恨。

    这事不怪你,错的是他们那个,那怕他们二人,是被人陷害,但是,你没有错。”

    “皇儿…知道。”晋王点头。

    “如果…张画他日归来京都,同时,你皇姐对他还有情愫的话…你可以去试着放下对张画的仇恨。”杨言帆向晋王看去说道,可是晋王听到张画两个字之后,眼角出现了一抹煞气。

    杨言帆看到这一幕之后,心里不由沉重了起来,看的出来,张画所作所为,已经让晋王彻底怨恨,即便有自己开导,但是如果晋王不愿意放下,那么谁也没有办法。

    “皇儿知道。”晋王说道,杨言帆再看到晋王口是心非之后,便也在没说什么。

    “赵王一事,就如朕之前所说,不要过于追究,毕竟都是一家人,仇恨迟早会消失,既然这样,不如让它快一点到来。

    让他平静过完这一生,这样就可以了。”

    “皇儿知道。”

    马车进入了皇宫之内,在进入到承德门之后,杨言帆和晋王双双下来,看着熟悉的周围,杨言帆不由微笑了起来

    “走,和我去拜访一下太后吧,”

    “是,父皇。”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面,这一对父子,见过了很多人,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人,他们还是之前的模样,没有一点变化,这样的结局,对于杨言帆来说,就是最后恩慧了。

    时至午时,二人来到了凝香宫面前。杨言帆看着不远之处,有侍卫把守的殿门,他问道晋王:“要不要陪父皇一同看看你皇姐?”

    晋王脸上一闪而过犹豫之色,随后轻轻摇头:“父皇…皇儿还不知道该怎样来面对皇姐。”

    “既然如此,那父皇也不为难你了。”杨言帆没有什么强迫,此刻的他,放下了帝王,那高高再上的身份姿态,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不过要记得,之后要经常来看望你皇姐,不管她在哪里,做了什么事,但是,她始终都是你的姐姐。”

    “皇儿知道。”

    “回去吧,你也累了一天了。”

    “是,父皇。”

    说罢,晋王离开了杨言帆身边,杨言帆看着晋王依旧瘦小,但仿佛长大的背影,他笑了一下,然后迈向了凝香宫之内的步伐。

    凝香宫之内。

    此刻,杨言帆和杨钟灵这一对父女正在向以往一样,一同吃着午饭,好像杨言帆没有经历过北伐失利,杨钟灵没有经历过张画一事一样,十分的平静。

    “许久不吃着食盐,今日再次品尝,有点收不住手,”杨言帆看着面前这一盘菜,快被自己夹完之后,有点不好意思的放下了筷子。

    “父皇若是喜欢,不够在让御厨做一份便是了。”杨钟灵嗔怪看了一眼杨言帆,那种眼神就好像是,杨言帆为了节约,而让自己受苦一样,杨钟灵心里有点小不开心。

    “在军中节省惯了,还是继续下去比较好,人总是在谦虚之中,才会进步对吗?哈哈”

    杨言帆开着玩笑说道,杨钟灵捂嘴浅笑,然后给杨言帆面前空着的茶杯添了一杯水。

    “父皇,行军打仗很苦吗。”杨钟灵好奇问道,杨言帆听到自己最疼爱的女儿问起之后,立马也是来了精神,调整了一下坐姿,说起了不久之前的经历

    “苦!”杨言帆像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一样,一开口,就吸引住了杨钟灵的好奇心。

    “女儿,你可以想象到一个馒头可以分三次吃吗?”

    “啊?分三次吃?”杨钟灵捂着嘴巴,不敢相信的看着杨言帆,杨言帆点了点头:“那个时候,粮草十分短缺,整个大军都是勒紧了裤绳,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我们就想尽办法去填饱自己的肚子。”

    “可是一个馒头分三次吃,父皇您能吃饱吗?”

    “当然不能呀,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于是下令,只要能够抵抗住北晋的攻势一次,那么就将杀战马来犒劳大家。

    大家的情绪立马被调动了起来,后来越战越勇!”杨言帆一口喝掉茶水,然后笑了一下,像是出题一样问道杨言帆:“女儿,你告诉我,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感悟?”

    “感悟?”杨钟灵继续给杨言帆添水,认真想着:“在困境之际,激发斗志,可以反败为胜?”

    “不对。”杨言帆摇头,随后坏笑说道:“可以得出…肉真的很好吃,不管是谁,没有人可以拒绝。”

    “父皇你捉弄女儿。”

    “哈哈…哈哈。”

    日落西山,这一对平常人家的父女,像普通人家一样,讲述着人间的温情,茶水不知道换了多少壶,进来点灯的太监,完成手里的事之后,立悄悄退下,不敢有任何的打扰。

    不知不觉,月亮悄悄爬了上来,此刻杨言帆打了一个哈欠,一脸满足的说道:“父皇有点困了。”

    “女儿送您回去。”杨钟灵立马起身,但是杨言帆却制止了他,坐起身来,说道:“你也听父皇说了一个下午了,快去睡吧,”

    说罢,杨言帆向殿外走去,杨钟灵搀扶着他,二人来到了凝香宫外。

    今天月亮比任何一天夜晚都要明亮,皎洁的月光,照射在人身上,直让人感觉身体被净化了一样,

    杨言帆看着如此明月,嘴角笑容连连,没有回头看杨钟灵,他轻轻说道:“我从来没有怪过你,你是我最疼爱的女儿。”

    杨钟灵身体一顿,一直点头,而她眼角里面的眼泪,像直线一般落下,止也止不住。
………………………………

第三百五十六章驾崩

    所有的一切,终究会被时间抹平。

    你所经历的痛苦,自认为独一无二,没有人可以理解,但实则不然,因为太阳下面,从来没有新鲜事。

    一开始,你会被巨大的痛苦击倒在地,疼得无法呼吸,但是后来,时间的流逝,让人慢慢开始淡忘,或者是隐藏在了心里,佯装没事。

    而不管怎么样,终究你会从其中走出了,毕竟,太阳每天升起,日子依旧过着。

    一月二日。

    杨言帆归来南庆的夜晚,他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好像没有见一见,那些每天早上都会要见到的面孔。

    家人,是杨言帆的第一选择,不过只是今日一次,往日繁忙的国事,压的他喘不过来气,除了眼前的奏章之外,根本无心其他。

    如今,的确也是和往日一副模样,王仁离去京都,这成为了杨言帆铲除他残留党羽,给南庆一个盛世的最好时机,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或许

    他不想在这么做了。

    他累了,真的累了。

    北伐的失利,这使他赌上的全部都消失殆尽,包括他的精气神,原本打算去皇后的寝宫休息,但是不知道为何,他又鬼使神差的来到了御书房。

    看着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来到这里之后,杨言帆愣神笑了笑,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自然没有再回去的理由。

    坐在上方随手翻着晋王还得有处理完的奏章,他打开看了一眼。

    “这孩子,真是有心了。”杨言帆看着奏章里面,晋王留下细小的笔记之后,心里出现了一抹感触。

    是的,晋王开始成长了。

    而自己,也开始变老了。

    不知道为什么,往日看不够的奏章,今夜杨言帆看了几眼,就感觉有点心烦,合上之后,放回原位,想起什么一样,杨言帆从怀里一掏,将墨文拖晋王交给自己的那份信拿了出来。

    信纸有点弯曲,杨言帆伸手将它抹平,看着没有没有启封之后,杨言帆踌躇了一下,开口对着一旁的太监说道:“朕需要烫脸。”

    “是,陛下。”

    一旁伺候的太监回应说到,随即立马离开,不久之后,端着一铜盆热水和一块毛巾走了回来。

    老太监本想伺候杨言帆,但是杨言帆伸手给打住了:“朕自己来,你们都退下吧。”

    老太监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不过立马点头:“是。”

    随后,在御书房伺候的宫女太监尽数退下,只留下了杨言帆一个人,杨言帆看着如此冷清的御书房,一时之间有了一丝不习惯。

    这时一股困意席卷而来,杨言帆摇了摇脑袋,然后站起来将手伸进就铜盆之内,热水很滚烫,杨言帆一碰,就立马抽出。

    甩了甩手,他也是有点怪罪看着早已经离去老太监的方向,嘴里面无声说了句什么。

    等了一会,在试探过后感觉不是跟滚烫之后,杨言帆慢慢伸手进去,随即,手上出现了一丝舒服的感觉,将毛巾放入其中,拧干,杨言帆坐下,将毛巾全部敷在了自己脸上。

    “唉…这样的日子,朕是有多久没有享受过了。”杨言帆轻声说道,以往,深夜依旧批改奏章的杨言帆,经常为了抵抗疲惫而烫脸,而这一次,和往日不同的是,他没有了心里的负担,也没有了肩上的压力。

    虽然说,它们依旧还在自己面前,但是杨言帆却不正眼看他们。

    感觉精神恢复了许多之后,杨言帆拿去脸上的毛巾,吐了一口气,然后心情复杂的拆开了墨文给自己的那封信。

    看着上面的熟悉的字迹,杨言帆嘴角一笑,心里面变得舒坦了起来,可是居然之间,原本被热水烫过很红的脸,此刻普通烧红铁皮一样,红的不像样子,让人看到就感觉害怕,不敢触摸。

    “咳咳…咳咳!”杨言帆用一旁的毛巾捂着嘴巴,不断的在咳嗽,有点担心害怕别人发现一样,杨言帆用毛巾捂的很紧,直到有什么东西咳出之后,这才他起伏的胸口,慢慢变得平静下来。

    将毛巾一扔,杨言帆闭着眼睛,在调整自己的呼吸,而他随手一扔,恰好将毛巾扔进了铜盆里面,瞬间,铜盆里面一片猩红。

    感觉呼吸彻底平稳之后,杨言帆拿了那封信,认真观看了起来:“陛下…老臣走了。”

    杨言帆看到第一句之后,笑了一下,可是在没有镜子的情况之后,杨言帆不知道自己这抹笑容是有多么的心酸,和无助。

    “十年太傅,一年监察院院长,我这一生足以。而这一切都是陛下您给我的。”杨言帆看到这句话,怅然若失,虽然墨文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但是其中却包含了整整十一年的时间,

    弹指一挥间,十一年之前,一对君臣携手准备打造一个真正的盛世。

    十一年之后,其中一人已经先去一步。将另外那个人留了下来。

    回想起自己和墨文初次的相遇,杨言帆不由开始失神,迷离,直到胸口传来再次的疼痛,这才让他清醒过来。

    “老臣还记得,当初告老还乡之际,陛下是有多么的不舍,但是那时,老臣已经厌倦朝堂,同时年纪老迈,想事缓慢,怕拖陛下的后腿,这才决心离去。

    离开朝堂之后,老臣很是安闲,安闲到有点手足无措,一生的繁忙,突然终止,这让老臣措手不及。

    本想厚着脸皮,想去请求陛下给老臣一个一官半职,但没有想到陛下亲自到来,而且还让老臣出任监察院院长一职。

    老实说,那个时候老臣,老臣对于监察院院长一职,是及其的不愿,读了一辈子的书,即是没有成为大儒圣人,但是书生气还是有的。

    监察院,就好像东市卖猪肉的老张一样,猪肉虽然质量很好,但是并不见到就要亲手杀猪,见到一肚子的粪便出现。

    不过最后,老臣答应了,因为那个时候,老臣仿佛已经看到了陛下描绘出来的盛世蓝图,那个没有权阀当道,百姓真正安居乐业的盛世!

    老臣有幸能够在其中奉献绵薄之力,老臣…老臣愿意付出一切!”墨文写到这里,笔记开始凌乱起来,而杨言帆看到这里,终于无声落泪了。

    不过,不是为了墨文的觉悟,而是晋王对他的亏欠。

    一位整个人生都在贡献的大臣,最后落到自尽的下场。

    自己,和自己儿子做出的事情,到底有多么的令人发指!

    “监察院,老臣不后悔!不仅仅是在这里,可以帮助陛下,同时让老臣这个垂暮老人,再一次感觉到了强大!

    那种生机勃勃,每天力量涌现出来的感觉,这让老臣…老臣感觉,自己的一生从未如此强大过!

    虽然说,写下这段话是在大理寺之内,但是,老臣并没有说谎。”

    “朕知道…朕知道。”杨言帆哭泣说道。眼泪落在信纸之上,原本已经干涸的墨迹,又有重新泛起的迹象。

    而此刻,杨言帆迷茫的泪眼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