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道之上-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察咯拉湖四周雪山环绕,纯净、蓝白、倒影交织,恍若一面天然明镜。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湖上泛着一片青烟似的薄雾,远望微山,只隐约辨出白色的山影。

    湖的颜色分三层。离岸边较近的哪一层是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湖底的水蓝色,细细的看,有感觉这水是无色的,好像是一块透明的水晶,强烈的阳光给湖面增添了一丝光滑。中间的那层颜色是浅绿色的,可以看见海草在湖水里面晃动。

    “阿浪,怎么样,这里漂亮不?”琦儿看着阿浪痴迷沉醉的神色道。

    “太漂亮了,西凉王朝虽然地处蛮荒,可这里的大自然风景真是太没了。”阿浪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世间的许多事情,无论是俗人还是修士,说起来都是轻飘飘,容易的很,可真正要是付诸于行动,那就太难了。有时候你会发现,道理上可以说的通之事情,做起来根本行不通或者做不到。有些事情做出来,和从前所想象或所知道的,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那赌博男子,只是自身深陷其中,还没有觉醒而已。就像咱们修士修炼,有时候会困顿于,某个理念而无法自拔。无论旁人如何引导,教诲都是无法领悟。我觉得有句俗话说的很对,花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只是你个人的身心,沦陷在痴迷的某件事物里,与他人无关的。”阿浪轻声自语道。

    琦儿听了阿浪的话之后,一愣,随即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阿浪又轻声道:“我有我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和下线的。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实实在在的做人,处处讲真话,实话,并不见得是好事情。你得学会随着时势变通才行。所以要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方为好。或者是见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这并不是贬义之语,我觉得其实俗世和修士之人,同对方相处都是一样的,俗世之人,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修士为了修为有成,到处寻师拜友。只是结果不同罢了。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何方?修士为了晋级下一个巅峰,苦修不辍,突然达到后,发现还有下一个巅峰,又是继续努力,奋发上进,不断攀登一座座的山巅!修士们常说三千大道为终极的巅峰所在,可数亿万年以来,又有哪一个修士,真正攀上了那极致的巅峰所在?最多是擦个边,或者闻见味道而已。可吾辈修士,不是照样在努力之中嘛,都想着自己会在某一天,到达那山之巅峰!”

    琦儿听着阿浪的诉说,凝视着平静无波的湖面,久久沉默不语。

    “曾经修为全无,魂魄损伤的我,魂魄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百姓,薄如纸张,脆如瓷器,一撕就烂,一摔就碎。修为全无,手无缚鸡之力。这个首先要解决的是,我自身心态的问题。心态问题不在于外部环境,而是在于自身的心境。这个首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我自己也迷茫了很久,常常困顿在亏损魂魄的头痛之中,不能自拔,后来我慢慢的想通了,魂魄其实可以划分

    到,精神的一个类别。上的痛苦,实则是精神上的苦痛,后果严重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涣散崩溃,沦落为痴呆,傻子。修行说白了,其实就是精神上的历练。精神上的境界修行圆满,自然可以掌控自身的痛苦。天地一寰宇,人身一寰宇,若将二者去,何来你我之分,内外之别,寰宇即无尽,人身岂有尽。惟有忘我,始可重归一元。天地不伤,我自不伤;天地不败,我自不败。惟有忘我,天人合一。忘我之先,首要尽我。譬之养牛,首要寻牛,得牛之后再加以放牧,牧牛之后,牛至精至壮,始能忘牛,忘人,人牛俱忘,才能练虚合道,返本归原。”阿浪依旧自语着。

    琦儿听得浑身大震,猛地双眸爆出无尽的精光,爆射平静的湖面,轰的一声巨响,湖面顿时炸得粉碎……

    一声高亢的长啸从琦儿的嘴里,源源不断的响了起来,察咯拉湖随即掀起滔天巨浪,足足有数十丈高,还在不断往上提升着……

    琦儿身躯倏地一闪而逝,再现已驻足在湖面的虚空之中,湖水把她整个人全部包裹在其中,琦儿猛地仰头又是一声清啸,湖水瞬间笔直的分立两旁,身躯随即电射虚空,扶摇直上天际,浑身发出璀璨耀眼的洁白光芒……

    追溯本源!生死涅盘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追溯本源!说易运心难;事事无形相,教作若为观。追溯本源!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追溯本源!触处可幽栖;涅盘生死是,烦恼即菩提。追溯本源!依现莫随情;法性无增减,妄说有亏盈。追溯本源!何须更远寻;欲求真解脱,端正自观心。追溯本源!心性不思议;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追溯本源!解脱无边际;和光与物同,如空不染世。追溯本源!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追溯本源!心性不沉浮;安住二三味,万行悉圆收。追溯本源!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

    太一者,道之别名也。水者,太一之形像也。世人非借形质之物不能解道之内涵,故以水之形示之喻之。太一非化万物不可识辨,谓之玄牝。水亦其所化,故曰“太一生水”。然太一为何者,无人知识,以水喻,可悟不可言。“太一”、“水”者,亦名也。名者,像谓也。“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太一水性,水之性者,极阴则凝寒冰,呈固木之像,极阳则化炎气,展虚无之态,常居万物之下,至柔以润万物,至强以弥四方,太一之性同也。太一性静者,聚而化浊气,成地之形,太一性烈者,散而化轻气,成天之像。天地者,太一形像也。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静动相持,乃以成势,势成则形动,是以生人。神明者,人也。唯人有神识明目,是以能观摩万物,后成像于心,托之以名,是以天地定位,阴阳互别,万物归类,道始长也。非名,万物不分,天地常合,阴阳难辨,心智蒙沌;然常名,万物难觅其宗,心智迷于幻像,乃致太一不识,大道遁隐,纷争并起。故曰:名可名,非常名,又曰:一得一失。天地万物汝及余等皆太一生也,亦太一形像也,非神识之别及异名之谓,汝与余及天地万物何不同哉?同也。然不同者多矣,故曰“分别心”是也。心者,神识也。

    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相辅者,混杂互动也。阴阳四时及其余者,形像也。非人不可识天地阴阳四时,不可识沧热湿燥寒暑。此等异名之指万物者,皆太一化生于神识明目之像,故谓“为万物母”;此等异名者,其源亦皆太一,随天地之变而循环复始,天地者,太一也,故谓“为万物经”。生灭者,乃像之生灭。太一者,不生不灭。

    “天道贵弱”,人之言也,非天道贵弱也。天道无方自然是从,得势以强驰天下,去势以弱隐己身。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强之形也;天簌传音,星月争辉,弱之态也;天道恩威并重,杀养齐发,岂以贵弱一言以蔽之?世人常观之以弱示人,以弱养万物,误为弱贵,非为弱也,势不及也。贵贱之别者,唯人依己之利害而言尔!

    琦儿身躯还在扶摇直上天际,可脑中依旧传来阿浪的话语,脸上不禁露出灿烂的笑容,双手猛地在周身一阵挥舞,无数夺目的光芒,倏地从天空飘落下来,犹如万点星芒坠入世间,蔓延在整个湖面之上……

    阿浪看着眼前的点点光芒,脸上亦是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

第二百四十四章 神秘女人

    良久之后,琦儿缓缓飘落到阿浪的近前,浑身上下洁白圣洁的光芒,闪烁不息,身上脱俗离尘的气质愈加的明显,始终含笑直视着阿浪。

    “琦儿,你是我见过明悟最高之人,没有之一。以往我自认为是悟性最高的,可和你相比之下,简直是自惭形秽,无地自容。若是再辅以顶级功法,日后成就根本无法衡量。”阿浪正色看着琦儿道。

    “阿浪公子说得是,我亦是这么认为的。可那也得等到日后不是嘛。”琦儿依旧含笑,促狭的看着阿浪。

    阿浪听了琦儿的话之后,一愣,又看了看她的神色,顿时尴尬无比,连连摇头。心中暗道:你这话说的,真是含义深刻,意义非凡,使我深思不断,浮想联翩啊!

    “阿浪,那你有什么高深功法,教教我呗!”琦儿笑道。

    阿浪看着琦儿,点了点头,正色道:“没问题,我可以教给你,但你可不能误会于我,有非分之想噢!”

    琦儿听了阿浪的话之后,一愣,呆立半响,随即爆笑连连……

    阿浪亦是大笑起来,二人开心的笑声传遍整个察咯拉湖,平静的湖面,荡起了微微波纹……

    阿浪随后又把〃耀星辰〃和〃灵蛇抖〃两门功法传给了琦儿。

    琦儿听得是连连点头,看着阿浪道:“你所教给我的这些功法,随便一个传出去都绝对的惊天憾世。阿浪,你从哪里学来的啊?”

    阿浪随即正色看着琦儿,道:“我乃上古大能〃咕噜大仙〃座下关门弟子,师傅传于我〃比波尔神功〃,就是让我传教有缘之人,匡扶正义,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琦儿听了阿浪所说之后,连忙拱手道:“多谢大仙弟子亲授小女子神功绝学,琦儿一定谨记您的教诲,心存正义,永怀百姓!”说完闪电般抓住阿浪的五指,随手一抖。

    “我靠!琦儿,我这才说完,你就会〃灵蛇抖〃啦!快把我恢复原状啊!”阿浪瞬间瘫软在地,犹如一滩烂泥,瞪着两只眼睛,惊诧的望着琦儿。

    琦儿一下骑在阿浪身上,大怒道:“你个坏小子,还忽悠起本姑娘来了,还自称是什么上古大能〃咕噜大仙〃座下关门弟子?还〃比波尔神功〃?啊呸!世间哪有这号人物!更没有你所说的功法!本姑娘阅览天下修行功法,咋会不知道捏?”

    阿浪赶忙笑道:“琦儿,哥哥和你开了个小小玩笑,先恢复我身体再说,你这样踱步雅观啊?”

    “开玩笑就得承担后果,接受惩罚,看本姑娘的盖完,猛地俯下身躯,含笑凝视着阿浪,轻轻吻住了阿浪的双唇……

    阿浪瞬间直觉得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气,涌入腹内,天地不见,日月旋转起来……

    (此处抹去不可描述词汇,语句,段落五万七千七百六十八个字,有需求看者,打赏或者订阅,即可显现!!!)

    良久之后,阿浪搂着琦儿,二人依偎坐在山石上,望着夜色笼罩的幽静湖面。

    “我的初吻被你们这些无良之人,一次次的强行夺取,想起来我就痛彻心扉啊!唉……”阿浪连连摇头,长吁短叹道。

    “德行!阿浪你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在这里卖乖巧!其实你心里是不拒绝我的,只是怕回去了老婆说你而已。本姑娘若是不主动出击,把你拿下的话,咱俩还不知要耗到什么时候呢!你如今眼中洋洋自得的神色,已经完全出卖了你自己!”琦儿佯怒的看着阿浪道。

    阿浪连忙笑道:“要不说我的琦儿,慧眼如炬,悟性极高,天下无人可比呢!”

    琦儿娇笑着,使劲挠起阿浪的咯吱窝……

    二人打闹了良久之后,琦儿笑着道:“阿浪,你说男人和女人最痛苦的事情各是什么?”

    阿浪大笑道:“琦儿,你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人了!男人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对一个女人,掏心掏肺却不能掏二弟!女人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对一个男人,掏心掏肺而他却只会掏二弟!”

    “什么是二弟?”琦儿看着阿浪,奇怪道。

    阿浪听了琦儿的话之后,一愣,随即从怀里拿出一本〃万物志〃,翻到末页,递给她。

    琦儿拿到手中,刚看了一眼,便急忙合起来,满面飞霞,使劲打起了阿浪,嘴里大喊道:“你个死阿浪,大坏蛋,大银贼!平日里一本正经,道貌岸然的样子,这下原形败露,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阿浪笑着一把,紧紧抱住琦儿,道:“你挺聪明个人,这会咋就不开窍了,我说的话虽然粗俗些,可很有道理的,你仔细想想看。”

    琦儿使了半天劲,也没能挣开阿浪的怀抱,索性低下头去,钻进阿浪的怀里,不说话。

    过了一会,琦儿抬起头,看着阿浪,道:“你说的是有道理,可也太粗俗不堪了吧!”

    阿浪一翻眼睛,道:“这些都是民间百姓的俗语,话糙理不糙,很能说明问题的。民间广为流传的话语,虽然有些粗俗些,但却浅显易懂,不须过多解释,一听就能明白其中意思。庙堂的话语,不过是换了一种雅致的语言,词汇,说法罢了,咬文嚼字,嗦一大堆,也不见得能表述明白其内在含义。”

    琦儿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突然湖面涌起滔天巨浪,音爆声从湖底阵阵传来,夜空中的星辰似乎都为之在颤动不已。

    阿浪和琦儿,倏地站起身形,看着眼前的景象……

    一个虚无缥缈悲切的女子声音,缓缓的响了起来……

    遥忆当年朝天阙前初相见 ,回首今夕已是茫茫红尘断 桃花笑尽春风,再难觅,何处相守,何来相聚。

    惊节序,叹沉浮,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 问旧游。 丹青卷,铁扇昼白,望红尘,韶华如笋,夜色似我。

    一腔爱恨,一场悲欢,一卷青史,一身风尘与沧桑。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昔日热血撒满江,千古江山梦一场。

    愁心惊一声鸟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飞。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 谁的指尖。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故乡遥,何日去。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 纵使他人空笑我。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红尘自由痴情者,隔水相望。空抚瑶琴费思量,娇莲暗送香。逢几许,却叹相惜倾诉几更深,佳人笔墨芳。柔情纵使满西楼,怎奈落花满地香。静饮相思泪,细雨盈窗。浅醉登高舒眼望,纤云低树婉清江。意犹未尽话语生,看花未减少年狂。风波送晚唱,云烟深处水茫茫……

    随即一声声痛彻心扉,凄厉的嘤嘤哭声弥漫开来……

    阿浪倏地勃然变色,猛地一挥手,一个七彩夹杂淡白色的光罩,把琦儿护在其中。

    随即光罩外嘶嘶的电流声不断的响了起来,表面隐隐有了许多的裂痕……

    哇、哇、哇……

    阿浪连喷三口鲜血,面色凝重的望着氤氲雾气遮盖的湖面……

    “二位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刚才一时迷茫走神了。”女子声音依旧是悲凉哀婉的道。

    阿浪没有说话,只是静静望着湖面。

    唉……

    女子的声音,长叹一声,随即又缓缓自语道……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糜。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

第二百四十五章 亦幻亦真

    阿浪暗自惊诧:这女人说的话,前面尽是些悲凉凄婉的话语,后面则是暗含人生修行明悟哲理。怎么颠三倒四,前后不搭调。

    女子的声音倏地又响了来:“你们两个小娃娃资质都很不错,小小年纪,能有如此修为,实属罕见。见面既是有缘之人,随我湖底一叙吧!”

    阿浪和琦儿两人,还没得反应过来,身躯突然自主的往湖面飘去,临近湖水,便自动的开立两旁,一股无形之力,拖拽着二人,不大会功夫,便来到湖底,湖面又随之覆盖起来,可两人身上点滴水迹没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在不远处,忽隐忽现,模糊不清,看不真切。

    “这女人只是一道残魂,但神志不清,魂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哥哥也护不住你,赶紧和你师父打声招呼。快啊!”守殿元灵的声音,倏地响了起来。

    阿浪惊惧之余,来不及多想,刚要意念神识空间里的师父。

    “徒儿,无妨事,你随她的话做便是。”神识空间里的师傅,轻语道。

    阿浪随即暗暗点头,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切。

    “你二人往前面大殿去吧。”女子声音道。

    阿浪和琦儿两人,依言朝着大殿方向走去,周围似乎被无形之力阻隔,一滴湖水都没有。

    竟然白云缭绕;雾气蒙蒙,给人亦幻亦真的感觉渐渐地;朦胧的雾气退去了;数根高达百数百丈的巨柱巍然耸立。柱子上刻有金色的不知名动物图案;就如活物般蠢蠢欲动;在柱子上向上盘绕。仿佛随时都会冲出来仰天长啸一般数十根柱子尽头;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巨殿,二人走近一看;巨殿流光溢彩;在云雾中散发着熠熠璀璨的金光……

    “你二人如今的修为,是无法进入到大殿中的,就连大殿的名字亦是无法看清,站在此处即可,听本宫的话语就好。”女子声音道。

    阿浪和琦儿急忙点了点头,随后女子虚无缥缈的声音,又缓缓响了起来……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

    意气和平,赏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善启迪人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