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道之上-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别人的故事,能读到苦辣酸甜,走自己的路,一步一步,不羡不慕,相信最美的风景始终在自己经过的旅途。
一抹暖阳,把心照亮,且舞且吟,且走且唱。没有什么温暖如阳光,时不时推开心窗,让心灵的四季安暖向阳。
人生如旅,走走停停,本该有不同的遇见,看不一样的风景,结识不一样的人,无须介怀停靠时间的长短,无须抱怨风景和人的不尽一般。
你要相信,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景,能够随你一生、伴你全程。
能退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无可退的时候,勇敢地站起来捍卫自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要相信,这世间,没有什么人,对世间所有都无惧无畏。
低沉的时候,就活得安稳雄浑,为下一句高音蓄势。高昂的时候,要懂得收敛,切莫破音,更不要上气不接下气。
人生亦如海,潮落潮涨。每一个波峰都蛰伏着波谷,每一个波谷亦蕴藏着波峰。
会浪起也会风平,会波澜跌宕也会微波轻漾。否则那便是死海,沉寂一生了然无趣。不如做个光着脚丫乐悠悠的赶海人,潮来的时候听潮,潮退的时候去沙滩上拾珍,风平浪静时驾一艘小船悠悠地飘荡、快乐地张网。
无论人生是什么,都少不了有风有雨,有明有暗,有阴有晴。行走便是穿越人生四季最好的宿命,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旅程。步履轻快、心灵清澈,才能用脚步和目光丈量出有温度的今生。
无论行至何处,
定于哪里,走向何方,豁达始终是一扇敞亮的窗,时常推开才能拥抱扑面而来的阳光。
一个人的豁达里,装着他的春和景明。无须面朝大海,亦能春暖花开。无须刻意等待,亦会让岁月在眉弯里绽放开来。
“阿浪,你怎么了,发什么呆啊?”琦儿看着神情有些恍惚的阿浪。
“我没事的,只是想事情走神了。”阿浪含笑看着琦儿道。
渡过雾江,再没有见过真正的波浪,
穿过茗山,世上哪还有入眼的云霓?
轻轻挥去一路上迷离的风景,
我的心只和你的音容紧紧相依。
见多了舞榭歌台,呢喃软语,
看惯了莺歌燕舞,花径逶迤。
就算把这世间的春色尽收眼底,
也比上梦里看一眼你盈盈的笑意。
为什么我会如此的潜心修道,
只为能与你永驻寰宇,相伴一生。
“琦儿,好听吗?夫君为你做的诗词。”阿浪轻轻揽着琦儿道。
“好听,夫君无论做什么,都是好的,琦儿都喜欢。”琦儿紧紧倚在阿浪身上,低语道。
“地母大人,可否能饮酒?”阿浪倏地遥望远处殿宇道。
“男娃娃,你有酒的话,就拿来吧,本宫历经无数岁月,早已忘记了酒的味道,正好可以品鉴一下你的好酒!”地母轻语道。
阿浪身子一抖,足有数百坛的天髓酒,隔空向着远处的殿宇飞去。
眨眼间,数百坛的天髓酒,全部消失在了朦胧的殿宇之内。
“好酒!男娃娃,你这就内有一半是寰宇间最为纯正的天地原液,对修为的提升,身体,魂魄都有极大的作用。你是特意为本宫做的此酒吧!”地母轻语中,露出一丝的喜悦之色。
“小子这里还有些私藏,地母大人若觉得好喝,就都送给您了!”阿浪说完,含笑着手一挥,足有数万坛美酒电射没入了远处殿宇之内。
阿浪随即意念殿宇,道:这数万坛天髓原液,是小子如今,仅能做到的事情,还望地母大人收下。
“男娃娃,你的礼物,本宫收下了。”地母随之亦是意念传给了阿浪。
我为你亘古哀伤,你可与我执子之手,我许你一世江山,你可陪我万世轮回。
欲相守,难相望,人各天涯愁断肠;爱易逝,恨亦长,灯火阑珊人彷徨。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抬头看天,开始浮现点点黑暗,慢慢将我吞噬,这季末风中支离破碎的思念,是否回转在你的流年,对你的思念,无鉴,空留念。
回首间几多欢笑昨夜天,残忆追旧年,而如今,人事早已飞远。
谁用浮生乱了烟火,谁把执着换做失落,不必将誓言画成天河,凌乱的星子把雨落演绎成昨,若你能归来,我情愿什么都不记得。
那年,那月,那时光,已悄然流逝。那情,那爱,那相思,已婉转千年。那山,那水,那琴声,已逐渐清晰。那河,那岸,那两边,已疮痍满目。你岸边伫立的身影,依旧挺拔。琴声婉转。那又是谁,弹奏的一曲绝响,将你万丈红尘埋葬!
所有晦暗都留给过往,遇见你开始,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一曲琴韵瑟瑟,悲欢尘世离合醮一抹沧
桑,盈满袖暗香,将尘俗情思泯于无痕在指间舞落一世繁华,蓦然回首,惘然一梦,倾尽一生温柔与诗意,惘然回顾中,却早已遗失了你。
越想念,越悲伤,只不过没有泪在流淌。
若有缘,待到灯花百结之后,三尺之雪,一夜发白,至此无语,却只有灰烬,没有复燃。
云水道心花开如梦,流年在时光的树上开出淡雅的花,岁月在时光的心中留下刻骨的痕,浅浅相遇静静收藏。
多想,吟诗挥亳,你落笔,我研墨。你为我彼岸灯火,心之所向,我为你步步倾心,步步生莲。
恋恋红尘,浅吟轻唱,谁和我一阕午夜清歌?如歌的行板稚嫩了心灵的航船,于是穿越千年,且歌且行,一路悠扬,踏歌,寻梦。
我见过你最深情的面孔和最柔软的笑意,在寂寥的寰宇之中,灯火一般给予我苟且的能力。
阿浪和琦儿两人,静静聆听着人族始祖地母的哀伤话语。
“本宫又在悲情切切了,男娃娃,女娃娃,你们莫要见怪啊!”地母轻语道。
阿浪和琦儿二人,连忙躬身施礼,连连谦辞着。
良久之后,地母又缓缓轻语道……
修真之道乃天下修士第一等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未曾学道,即欲成道;未曾学人,即欲作仙。无怪乎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也。予自幼慕道,未遇正人,不辨是非,乃乱乃萃,几乎受害。幸逢吾师龛谷老人,略闻香风,始知自己从前之错,亦知天下道人大半皆错。因述吾师之意,提其修真纲领,总为九条,名曰修真九要。其法由浅及深,自卑登高,为初学之人作个梯级。不论学道修道,依此九要,循序而入,终必深造自得,且能识的盲师明师,辨得邪道正道。纵不能行此天下希有之事,亦可以知有此天下希有之事,庶不至空过岁月,虚度一生。
第一要 勘破世事
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百年岁月,瞬息间耳。无常一到,纵有金穴银山,买不得性命;孝子贤孙,分不了忧愁。若不及早打点,临时手忙脚乱,阎王老子不肯留情,一失人身,万劫沉沦。有志于道者,须将这个关口急急打开,方有通衢大路。否则,尘缘不断,妄想成道。虽身已出家,而心未曾出家,一举一动,无非在世事上用功夫,一行一止,总是在人情上作活计,不特不能成道,而且无由闻道,何贵乎出家?古今来无数学人,多蹈此辙。所以学道者如牛毛,达道者如麟角。悟真云:“试问堆金如岱岳,无常买的不来无?”亦云:“先将世事齐放下,后把道理细研精。”是言世事皆假,性命最真,欲知其真,先弃其假也。何故?一认其假,则心为假役,一假无不假,与道日远,便不是自惜性命之人。不自惜性命,悬虚不实,空过岁月,老死而矣,何益於事?昔大能因一梦而群思顿脱,先辈因悟死而成道最速,是先勘破世事而后修真。所以成真了道易於他人。况修行原系勘破世事而然。若未勘破而强修行,有名无实,本欲登天而反坠地,适以取败,岂不枉费心机?吾愿学人,不论在家离家,若欲辨切身大事,将世事先须尝探一番。尝探来,尝探去,尝探到没一些滋味处,始知万缘皆空,性命事大,从此把身外一切虚假之事一笔勾消。脚踏实地,寻师访友,勇猛精进,为道忘躯,自然一诚格天。
………………………………
第二百五十七章 修真九要(二)
第二要 积德修行
悟真云:“若非修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可知积德修行乃修道者之要务。倘离德以言道,便是异端邪说,旁门外道,差之多矣。故古之圣人,必先明道;古之贤人,必先积德。未有不明道而能圣,未有不积德而能贤。然欲希圣必先希贤,若欲成道必先积德。道德两用,内外相济,圣贤之学业得矣。
道者,为己之事;德者,为人之事。修道有尽而积德无穷。自古及今,凡是成道之后,犹必和光同尘,积功累行,直待三千功满,八百行完,方可有得。况大道为鬼神所忌,非大忠大孝之人不能知,非大贤大德之人不敢传。即强传而知之,鬼神不喜,势必暗降灾殃,促其寿数。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予自得龛谷仙留之旨,以大公为怀,每遇志士,便欲接引。间或略示端倪,徐观其后,未几自满自足,不能深入,竟至日久懈怠,志气尽丧。其悭贪烦恼,甚於常人。前后数人,俱皆如此。此等之辈必是祖先无德,自己无行,以是始勤终怠,迷失真宗,而不可挽回矣。予因自不小心,失言匪人,亦屡遭魔障。幸喜无大关系,真宝未被窃去。有鉴於此,后遂结舌,不敢轻露圭角,是必待有大力者倾囊付之耳。世之学人方入门户,直视神仙为至易之事,而遂骗化十方,罔知所忌。绝不思一丝一粒俱十方之血汗;一饮一啄皆众生之苦力。或有以口头禅笼人者;或有以假道法摄财者;或有以黄白术谋骗者;千方百计,不可枚数。异日欠下十分债账,不知如何消化。
古人云:“两只角或有或无,一条尾千定万定”者,必此辈也?有志斯道者,须当以德行为重,自立节操,不要糊涂作事,担误了前程。何为德?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药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者是也。何为行?苦己利人、勤打尘劳、施德不望报,有怨不结雠,有功而不伐,有难而不惧,见义必为者是也。能积德,能立行,愈久愈力,德服鬼神,品超庸俗,高人一见,决定入目,大道有望。否则,不积一德,不修一行,妄想成道,偶遇高人,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自谓可以欺人,殊不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矣。更有一等不务本分之流,作孽百端,朝酒肆而夕花乡,口道德而心盗跖,损人利己,千奇百怪,不知自悔,反怨自己无福无缘,乃毁谤道经尽属诳言。真地狱种子,当入异类,求其为人而不可得,何敢望仙乎。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师传成仙之事。不积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怎可不三思?
第三要 尽心穷理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知尽性至命之学,全在穷理上定是非耳。穷理透彻,则性能全,命能保,直入无上至真之地;穷理恍惚,则命难修,性难了,终有到老落空之
悔。今之学人,糊涂出家,糊涂学道,糊涂修行,生则既然糊涂,死时焉能亮净?性命何事,而乃如此妄为耶!大道之道,包罗天地之道也,窃夺造化之道也,至尊至贵,至神至妙,非容易而知。
学人不想自己性命为何物,不辨法言是何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妄想一言半语之妙,即欲成道,日则浪荡打混,夜则高枕安眠,以道经为无用之言,以子书为哄人之套。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即有一二信心之士,亦不过是走马看花,何尝深用心思,穷究实理。
〃若还纸上寻真义,遍地都是大能者〃之语,是特为不求师者而发,非言丹经子书为无用。后人不知古人之意,多借此为凭证,而即置经书于不问,大错大错。夫仙真法言,一字一意不敢妄发,一言半语尽藏妙义,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为后人作阶梯,与教门留眼目。而反毁之谤之,其罪尚可言乎!即后之高人贤士所作所为,总在古人范围之中,究其实落,未必高过于古人。今之高人不哄学人,则古之仙真不误后世也可知矣。
劝有志之士,取古人之法言,细穷细究,求师一决,通前达后,毫无一点疑惑,方可行持,慎误自恃聪明,而有己无人;亦勿专听梆声,而任人误己;至于不通文字之学人,亦须于俗语常言中,辨别实义。盖俗语常言中有大道藏焉,特人未深思耳。如“没体面”,“没人形”,“有窍道”,“好自在”,“颠三倒四”,“随方就圆”、“随机应变”、“沙里淘金”、“无中生有”、“七死八活”、“有己无人”、“不知死活”、“不顾性命”、“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走三家不如守一家”、“礼下于人,必有所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等语天机大露,何妨拈出一二,作个悟头,朝参幕思。虽大理不明,而知识渐开,与道相近,亦不空过了岁月。此穷理之学,不论贤愚,人人可做,果能功夫不缺,日久自有所悟。但所悟者一己之私见,不得贸然下手。倘遇明师,必须彻始彻终,追究个清白,真知灼见,得心应手,方不误事。
若知前不知后,知后不知前,知阴不知阳,知阳不知阴,知体不知用,知用不知体,或知有为而不知无为,或知无为而不知有为,或见元关而不知药生,或知药生而不知老嫩,或知结丹而不知服丹,或知结胎而不知脱胎,或知文烹而不知武炼,或知武炼而不知文烹,或知阳火而不知阴符,或知进火而不知止足,或知温养而不知抽添,毫发之差,千里之失,未许成真。不但此也,且阴阳有内外,五行有真假。性命工夫两段,先后二天各别,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此等机关究之不彻,即行之不到;辨之不清,即作之不成。
第四要 访求真师
若无师指
人知的,天上神仙无住处。悟真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诚哉性命之学,必有师传,非可妄猜私度而知,昔大能顿悟圆通,自知非向上事,后得遇杏林而成大道;上阳即得缘督之诀,不敢自足,犹必见古城而备火候;洞玄茗山苦历千万年,一无所得,后感上古大能指点,方知大事。虽世间微艺薄技,尚赖师传而知,况性命大事,岂能无师而晓?盖性命之道,乃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扭气机、先天而天弗违之道,鬼神不能测,蓍龟莫能占,得之者立跻圣位,直登彼岸,是天下第一件大事,是天下第一件难事,苟非圣师附耳低言,如何知之?
独是旁门三千六百,丹法七十二品,以邪害正,以假乱真,谁为盲师,谁为明师,甚难辨别。然辨别亦易,大凡高人出世,自命不凡,独弦绝调,不,不谄世,不同党,不要名,不恃才,不谋利,不欺人,不怪诞,一言一语,俱有益于世道,一行一止,大有裨于圣教,贪、嗔、痴、爱而俱无,意、必、固、我而悉化,品节清高,人人所不能及,胸襟脱洒,个个所不能到。间或援引志士,亦必千磨百折,试其真假,果其白玉无瑕,方肯指示端倪;如其非人,决不敢轻泄天机。此所以为明师也。
若夫盲师无而为有,虚而为盈,不肯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或有指男女为阴阳者,或有以经粟为黍珠者,或有以炉火为外丹者,或有炼心肾为内丹者,或有以存想为凝神者,或有行子午为抽添者,或有转辘轳为周天者,或有认顽空为无为者,或有以运气为有为者,或有以忘形为修静者,或有以炼睡为退阴者,或有服硫黄为进阳者,或有辟五谷求延年者,诸如此类,不可胜数。此等之辈,功德不言,节操不立,身衲衣而腰钱囊,头簪冠而心蛇蝎,见富贵而留心,遇困苦而忘道,饮酒啖肉,不顾十方血汗,丧名败教,那知万劫沉沦,行步时、只在钱财上用功夫,举动处、尽于衣食上费心思,一头一拜,即收为徒,一茶一饭,即便传道,借圣贤之门户,而自欺欺世,窃古人之法言,而捏怪作妖,只知一身饱暖,那管他人死活。
学人若听其言而不察其行,以有道目之,未有不入于网中而伤害性命者。况一惑其言,认假为真,固结不解,虽有高真圣师欲为提携,亦无门可入。天下道人遭此难者,不一而足。只以口舌取人,则人人是神,个个是仙。试问学道者千千万万,成道者能有几人?大抵圣贤不常见,大能不多得,以其不常见、不多得,所以为高人。高人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岂得以口舌取人为高人乎!当年予师秘授试金石一方,善识人之高低身份。若遇修行之人,以酒色财气试之,而不能动者,必非凡品,更以《冥思》、《道至》诘之,而随口应者,即是明师。屡试屡验,百发百中,愿以此法,共诸同人。
………………………………
第二百五十八章 修真九要(三)
阿浪和琦儿两人,听得云山雾罩,里面好些话,不明所以,但都是先死记硬背原话。
“本宫知道你二人,对{修真九要}有许多不明之处,日后自会有明白的一天。本宫之所以不给你二人讲解,是因为每个人理解的意思都不一样,我明悟的是自己所理解的意思,若是告诉你二人之后,会形成心理引导,有碍你等的思维模式和理解能力。女娃娃,你以后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尽管去问你的夫君,他一定比你领悟的早,也明悟的透彻剔透。”地母轻语道。
琦儿听了地母的话之后,一愣,看了阿浪一眼,随即点了点头。
阿浪则是面如平静般,对着远处殿宇躬身一礼,内心却震惊不已:地母怎会知道我领悟的早,而且还明悟的透彻。哦,对了,她也看得出我有师傅,所以才会这样会说。始祖地母的话,非常的有道理,我以后也得让千钰她们等人,自行思考,实在有不懂的地方,再来问我,如果我全都告诉她们等人,天长日久,势必会形成依赖,自身的决断和思考能力,必然会衰减,我这样做,面上看,是在帮她们,可时间久了,将会害了她们。
阿浪想完之后,身子猛地一机灵,打了个冷战,浑身上下竟然瞬间全部被汗水浸透了。
“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艰。本宫夫妇二人屹立于六级物种,顶端序列亘古岁月。从一个俗世间的平凡百姓,每一步走来都是磨难艰辛重重。看尽世间繁华昌盛,鼎茂荣光。历经人生的无数悲欢离合,生死哀痛。多少的至亲友人,在眼前,在身边,一个一个的倒下,身死道消,神魂俱灭,可本宫夫妇二人,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逝去,毫无办法,无能无力。在六级物种以下的〃人〃眼中,本宫等人就是睥睨寰宇,无所不能的存在。可自家事情,只有自家最清楚,本宫夫妇二人,亦是有心无力,无能可为之。因为在我等上面还有最顶级的存在,他才是无垠浩烟寰宇之中,受所有物种膜拜的极致〃神灵〃!”地母语气悲凉沉闷,悠悠的轻声道。
阿浪和琦儿二人跪倒在地,静静听着人类始祖地母的话语,心中跌宕起伏,思绪万千……
“好了,男娃娃,女娃娃,本宫继续讲解{修真九要},你二人听仔细喽!”地母倏地语气一转,沉声道。
阿浪和琦儿两人,急忙叩首拜谢,随即盘膝而坐,凝神静听起来……
第五要 炼己筑基
悟真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盖修真之道,还丹最易,炼己至难,若不炼己而欲还丹,万无是理。夫还丹者,如房屋之梁柱;炼己者,如房屋之地基。未筑地基,则梁柱无处建立;未曾炼己,则还丹不能凝结。
学者得师口诀,急须炼己,炼己纯熟,临炉之际,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铅汞相投,情性相合,自无得而复失之患。特以人自有生以来,阳极生阴,先天走失,后天用事,当年故物,尽非我有,加之百忧感
其心,万事劳其形,精漏、神昏、气败,将此幻身如破锅烂瓮相似。锅破瓮烂,盛不得水;人之身体衰败,还不得丹,同是一理。故虽后天假物,非还丹药料。然未还丹,尚藉赖以成功,而亦不可有损伤。
若无此梦幻,大事何由办?若还大事办,何用此梦幻?不怕先天无真种,只怕后天不丰光。盖后天足则先天可复,先天复则后天可化,炼己筑基之功,岂可轻视乎!何为炼己?少贪无爱,炼己也;牢固阴元,炼己也;打炼睡魔,炼己也;苦己利人,炼己也;大起尘劳,炼己也;心地下功,全抛世事,炼己也;勇猛精进,以道为己任,炼己也;脚踏实地,步步出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