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道之上-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与床前。
愿在昼夜而为影;常附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衿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恫恫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带河。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
琦儿听完阿浪所作的诗句后,呆立半天,随后轻语道:“夫君给琦儿解释一番可好?”
阿浪看着琦儿思绪万千的样子,轻轻把她揽在怀中,喃喃道……
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绝艳殊色,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只有叮当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芬芳。于是我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了俗世里,将高雅的情志寄于浮云。悲叹着时光易逝晨曦又到了迟暮,如何不让人深深感慨人生艰勤;同样将在百年后逝去的那时终止,为何人生
中欢欣如此难得而愁绪却是时时不断!那时她撩起大红帏帐居中正坐,拨泛古琴而为之欣欣,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使我目为之迷。顾盼之际美目中秋波流动,时而微笑言语而不分散奏乐的心神。
乐曲正奏到一半,红日缓缓向西厢那边沉。略作悲伤的商宫的乐声在林中久久回荡,山际云气缭绕白烟袅袅。她时而仰面望天,时而又低头催动手里的弦作急促的乐声,神情那么风采妩媚,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她奏出的清越乐声使我心动,渴望与她接膝而坐作倾心的交谈。想要亲自前往与她结下山盟海誓,却怕唐突失礼受之谴责,要倩青鸟使递送我的信辞,又怕被别人抢在前面。心下如此惶惑,一瞬间神魂已经不知转了多少回。
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承受她姣美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束住她的纤细腰身,可叹天气冷热不同,变化之际又要脱去旧衣带而换上新的!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肩旁披散下来,可怜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
愿作她秀眉上的黛妆,随她远望近看而逸采张扬,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才好,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席,使她的柔弱躯体安弱于三秋时节,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席,一长年后才能再被取用!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随纤纤秀足四处遍行,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睡卧之时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
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可怜到多荫的大树下便消失不见,一时情境又自不同!愿在黑夜成为烛光,映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可叹平旦日出大展天光,登时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在她的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可是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愿化身成为桐木,做成她膝上的抚琴,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
推详我的愿望都不能如意,徒然一厢情愿地用心良苦。为情所困的心情却无人倾诉,缓缓踱到南面的树林。在尚带露汁的木兰边略作栖息,在苍苍青松的遮蔽下感受凉荫。若是在这里与心仪的人对面相觑,惊喜与惶恐将如何在心中交集?而树林里空寞寂寥一无所见,只能独自郁闷地念想而空自追寻。
回到原路上整理衣裾,抬头已见夕阳西下,不由发出一声叹息。一路走走停停流连忘返,林中景色凄凄惨惨。身边叶子不住离枝簌簌而下,林中气象凄凄戚戚。红日带着它的最后一丝影子没入了地平,明月已在云端作出另一幅美景。宿鸟凄声鸣叫着独自归来,求偶的兽只还没有回还。在迟暮的年纪凭吊当年,深深慨叹眼前的美好光景顷刻就会终结。回想夜来梦中的情景想要再入梦境,又思绪万千不能定心,如同泛舟的人失落了船桨,又似登山者无处攀缘。
此刻,毕昴二宿的星光将轩内照得透亮,室外北风大作声音凄厉,神智愈加清醒再也不能入眠,所有的念想都在脑海里回旋。于是起身穿衣束带等待天明,屋前石阶上的重重冷霜晶莹泛光。司晨的鸡也还敛着双翅栖息而未曾打鸣,笛声清嘹忧郁的声音往远处荡扬。起初节奏细密而悠闲平和,最终寂寥清亮中又含了颓败的声音。在这样的光景里思念佳人,请天上的行云来寄托我的心怀。行云很快流过不语,光阴也如此荏苒而过。徒然殷殷思念着独自体味悲心,终是山阻脚步河滞行。迎风而立,希望清风能扫去我的忧虑疲累,将那柔弱的情思付之退潮的流水。
琦儿一边听着阿浪的释义,一边泪眼摩挲,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有些泪水浸湿了胸前衣襟,有些泪珠则滚落到了地面,慢慢浸入到了泥土之中……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关窍之秘
“好诗赋!男娃娃,这篇诗赋朗朗上口,是难得的佳作,足以流传万古而不朽!通篇可分为六节,你二人可愿听本宫一说。”地母倏地开口道。
阿浪和琦儿两人急忙拱手作揖,连连称是。
地母随后略微一沉思,轻语起来……
第一节极尽夸饰之能事描写美人之容貌与品行:“夫何飘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容貌举世无双,德行也远近闻名,“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既有冰清玉洁的气质,又有深谷兰花的芬芳,情怀超世出俗,志趣高尚入云。这与其说是写美人,不如说是在自我表白。这位美人就是作者理想的外化,是作者心志、情怀的投射与再造。“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美好时光易逝,人生旅途艰辛,百年之后都将同归尘土,何必郁郁于心!这是在劝慰美人,也是在劝慰自己。“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神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进一步书写美人的情态。
第二节写诗人对美人欲亲近又顾虑重重的复杂心情。“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一系列四字句,短促顿挫,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平素持重淡泊的男子,此时面对仪态万方的绝代佳人,心脏在急剧跳动。“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慎冒礼为。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有心无胆,犹豫彷徨,正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心烦意乱不得安宁,魂不守舍,须臾之间几番往返,末二句极得恋爱中人心之真态,令人好笑又感动。
第三节是全赋的,一反作者朴素淡远的风格,炽热无比。十愿连翩,一气呵成,要化己身为美人衣之领,腰之带,发之膏泽,眉之黛墨,身下之席,脚上之鞋,随身之影,照颜之烛,手中之扇,膝上之琴,只为了亲近美人,陪伴美人。一连串拟物手法的运用,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十种物事,寄托同一个美好心愿,十番转折,十种设想的结果,表达同一种担忧,尤为衬出心愿的强烈。
空怀十愿,无以表白,作者情绪渐渐变得低沉。“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讷,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轻松之余阴。倘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悄想以空寻!”抒情主人公过分消极,仅仅停留于心愿,不敢付诸行动,很有无故寻愁觅恨的味道。凭空设想出一个情人,本就只是为了抒发心中那份郁郁不得志的情绪,本就只是枉自嗟怨,不会有什么结果,也不求有什么结果。
第五节诗人由美人乏不可求回复到自己平生志愿之不得遂上来。“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徒倚以忘趣,色惨凄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瓢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悼,譬缘崖而无攀。”这里梦中情人已退居次席,作者开始比较直接地表现自己不知路在何方的迷惘,一事无成而时光易逝的惆怅。坐卧不安,神魂飘游,是为了那始终追求不到的梦中情人一般美好而又缥缈的理想。
赋之末节,诗人经过一夜辗转苦思,终于在无计可施中放弃了
追求,也平复了烦燥不安的情绪。“于是毕昴盈轩,北风凄凄。久久不寐,众念徘徊。”四字句的再次夹入,表明情感的再度转折。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运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带河;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诗人极力使自己认为没有希望,万种相思只是徒然自寻烦恼,以让自己完全放弃努力也放弃心愿,让他胸中的郁闷与梦幻付诸清风流水。发乎情而止乎礼,浮想联翩的白日梦终究没有什么意义,诗人要摒除各种杂念,保持一片纯心。
通观全赋,总体来讲作者的情调是低沉、消极的,即是“十愿”,也把那股火一般的情感深深压抑,以悲观的情绪来淡化。末几节更是将其消解至无,诗人之心仍然回复为一汪死水。
这篇赋结构新颖,想象丰富,辞句清丽,灵活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其中的十愿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荡除了以往诗赋那种着意铺排、堆砌辞藻、典故、用语生涩的积弊,清新自然,定会被人们久诵不衰。
“地母大人所言极是,分析的通透清澈,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此诗赋亦可称之为〃十愿赋〃。此诗赋那是先贤古人所作,小子只是加以整理改编而已。”阿浪对着远处朦胧缥缈的殿宇躬身一礼道。
“男娃娃,那你也是费了许多的心思,难能可贵,不容易啊!”地母赞许道。
阿浪赶忙又连连施礼,谦让了一番。
地母随后又缓缓道:“人类修行是破除天地桎梏的唯一途径,别无他法。可亘古以来,许多的修士痴迷于外丹之药,或是借助器物以渡劫晋级,实则都是舍本逐末,摒弃了根本之法。人身躯体,乃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内部有脏器,骨骼,筋脉,流淌着血液等等,外部更是有肌肤,腠理,毛发等等。乃是夺天地造化,巧取寰宇精华的无上宝库。可在岁月的长河里,无数的经典宝籍,或遗失,或损毁,不一而说。本宫就给你二人说说人体关窍要旨吧!”
阿浪和琦儿两人,听了地母的话语之后,连忙飞身虚空,来到离殿宇尽量近的地方,盘膝而坐,静静等待地母的说教。
地母沉思半响之后,轻语道……
金丹之道,全在静定其心。若不静定,则神志错乱,难调真息。其息不住,身中先天隐。三才真,无朋不归,行无补益,将何以生药 ? 是以遇事制心,凡有所为,顺听自然。事若未至,不生行念 事若过去,释同冰化。务令此心常若无事,则心静矣。静则自定。
以此定心,独处静室,少坐片时,盘膝握固,塞兑垂帘,回光返照,内观其心,存其心若婴儿,端坐心舍所谓 〃 端坐 〃 也者,不过寂静 〃 存如婴 〃 者,不过内外混穆、无识无知之义 所谓收心舍者,不过此中虚朗,况若舍然,只可觉不可见也。倘若泥文执象,便堕幻妄,非真清静矣 !
如法内观,乃见其心,行造自然而然,方是其心真况。
况者,体即道体。〃 道本至虚,体本至无。〃 学知悟此,方可与言其心,而观诀得矣 ! 未得真况,只自无念,必觉鼻息若无,而息归心脐,斯造真况。
人之一身有三关 : 尾闾、夹脊、玉枕是也、
闾关在脊尽头处。此一关也,内通肾窍,髓路一条从此关起,号曰漕溪,又曰长河。按即人道,谓之督脉,窍曰黑道,直由夹脊双关上至脑后,谓之玉枕关,而又谓之铁壁,是以此处窍细而关坚,故有是名。行循穿窍入脑,谓之正透。有或逾岭降入,似无不可,然属二气归黄之仙径,大非初学所可躐等者 有或犯之,后凡杂入,流弊无穷,故须痛戒也。夫此仙径,升由闾前海后,中有一窍,直顶,透至盖骨,存留融化,化自直下气海 或有分循任脉而下,分驻绛阙中黄,统归气海,一任自然,勿忘勿助,古哲皆名归化圣功。个中微妙,皆非一言可尽者。
若循黑道,须破三关。三关之中,各有洞房,乃神栖息之所,种种生化寓焉。故有上田上宫、中田中宫、下田下宫之名。上田曰泥丸,中田曰土釜,下田曰华池。
上田方圆一寸二分,虚开一穴,是乃藏神之所。其穴在眉心入内三寸正中之地。眉心为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再入一寸为洞房,更晋一寸为泥丸,是为上田三宫。眉心之下谓之鼻柱,内有金桥,下有两窍,达口通喉,谓之鹊桥。盖喉有内外两管外有硬喉,谓之气管,乃气出入之喉 内有软喉,谓之食管,乃咽饮食通膈入胃之喉也。其气管有十一节,名曰重楼,直达肺窍,以至于心。心下有一窍,名曰绛宫,是乃龙虎交会之处;直下三寸六房,元英居左,白元居右。亦是空开一穴,内亦方圆一寸二分,乃是藏之所、养丹之地直至脐后约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人自心至肾有八寸四分 : 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申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 ? 脐门曰日门,内有七窍通外肾,乃精气泄漏之窍。脐后肾前正中处,名曰偃月炉,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华池,乃是下丹田,是为藏精之所、采药之处左有明堂,有有洞房。亦是虚开一穴,方圆一寸二分。此处有二窍通内肾,中有一窍通尾闾。一身有形有所之大关大窍则如此,而皆不可认为玄牝也。
盖阳曰玄、阴曰牝,总之为玄窍 不在身,却在身,有无之根、虚实之鼻、阴阳之蒂是也。只可虚极而现、静笃而辟,万难拟而现、运而辟,法惟直养而直入焉。盖可意会,不可言传。
故尔此窍而外,皆可一依前法 : 握固而冥心,回光而返照,待息一定,随机发意,直下涌泉,机升随升,机止随止,自得化生。谓必升至外肾,会合左有,由脐七窍入存气海,降由下田,仍归肾府 转攻尾闾,闾穿脊透,关破壁穿而入脑。则自任督相会同下金桥而入口,或由眉心鼻柱略存迎罡,汇放入口口为上池,均宜上池略存。然后经楼达阙楼乃重楼,阙乃阙盆,胸膺是。由阙留宫而息息宫乃绛宫,息乃气息。曰 〃 息息 〃 产,气息若无,静之至,然正以炼液而化血也。个中有真况,凉趣盈宫,方由心后分注两肾。盖此心后,生有二络,从络至肾,血自化精,阴生阳也。原心心血,义属真阴,法惟静极,液乃化血。此步圣功,万不可缺,古哲未之泄也。有或阙前,放灌脏腑,所以润脉络、和营卫,亦是要着 有或心后心前。一同注放,而自汇归气海,以烹以炼者,所以炼精化气,气盛关开,直若无阴然。然上种种,均属自然而然,故能功步后先,丝毫不爽,无或紊遗。
………………………………
第二百六十六章 谁是谁的传奇
阿浪和琦儿两人,又是听得茫然起来,头脑里一片的云山雾罩,地母所讲的许多话,不明所以。
“你二人无须如此模样,只要谨记本宫所言,日后加以揣摩思悟,自会有所得。”地母倏地说道。
阿浪和琦儿两人,急忙跪倒在地,叩首连连,然后从新盘坐做好,静听地母讲解。
谨按功步,一循人道。盖其升则循督,降则循任。而任为赤道,督为黑道。学必尔循者,古人有言 〃 欲修仙道,先尽人道。 〃 又曰 〃 人道不修,仙道远矣 〃 。是以一身三宝,皆属后凡,不返不化,终归灭没。而或摄升摄降,无非有形浊质,识神以驭,不汇归炉,每每散滞关窍,适足填黄,攻之忌器,导化不从,为祸非细。法惟用意率气,扫除赤黑二道,抚恤关窍流离,焚贼巢穴,歼贼魁从。故有穿闾破关人行,又有息心止念圣功,所以除暴安良,正以化后返先也。故有 〃 欲修仙道,先尽人道 〃 之玄训。是似人自情窦开后,玄关窍闭,真元身隐,一身关窍,贼众啸聚,黄中黄道,伏有后凡,势必靖人。故有 〃 人道不修,仙道远矣 〃 之棒喝。无如世学悟会,泥丸氏悯之,故为宣释如此。此是入门至要之诀,学者必当谨省。
然尽人道,功诀步骤,示若指掌,循行似易,而纯属有为,通理则能,化返不得,非道究竟,道圆无日。且究繁琐如何而可 ? 古人曰 :〃 学于斯道,初则备目,伏揣无遗。如是,一身关窍,举则洞现,入则历循,止则释如,惟空亦无,继则循体循观而循无,终则循若勿循,造至不循自循。此是假法,如是假循,一值时至,真机顿现,斯可随机而顺运焉。个中微妙,全在心清,方识其来非影,我采非妄,归之存之,载生载化、载沉载浮 而况非假况,寂以存之,忘以凝之。金凡作用,可说只此。 〃 此乃千圣不泄之圣诀,泥丸氏乃于开关说中泄者,是悯世失心传,冒禁而泄。得当宝秘宝秘,非仅慎传也。得而不行、行而不勤,是皆亵秘,天律良可畏也。
古人又曰 :〃 所事关窍,确有方位,所得征验,确有真况。 〃 即如气海,时到气临,便觉下田火炽,两肾汤煎,顶则露洒昆仑,上池泉涌,露滴阙凉,绛涌心液,流合坤火,遍体冲和,下池应之,金波澄澈。其穿闾也,如蛇内钻,一旦透脊,升若车轮 及其枕透脑临,声若海潮,款乃音承,钟磬协焉 已而甘霖霈洒,流池若注,味香而甜 及到眉心,便觉掣胀。斯时以神入心,天门随开,便觉我身八万四千毫窍、三百六十骨节一齐爆开。此即所谓一窍开百窍齐开、大关开众关齐开欤 ! 法于此际,使意引气入鼻柱、降金桥,觉有凉水盈池,切忌用意以吞,只宜随机而咽,自流入肺。倘有些儿气逆,此是
平日顺行惯了,一且逆行便不顺从。是宜息心静俟,顷即自顺。则此精气自然灌溉五脏,不仅达胃,又使复归于肾,故得谓曰 〃 归根 〃 。自肾而转尾闾,复自尾闾而上泥丸,自泥丸而降绛宫,故得谓曰 〃 复命 〃 。自此而行之,日久,不劳费事,一存一周天,盖有意到杌行之妙。若能行住坐卧常常默运,则精气在内周流旋转,绝无漏泄之患 兼之内气既转,鼻中气息自微,且自三才真气从鼻而入,下接我肾祖气,与之混合,被我一齐运行,自上而下、下而复上,自然补益真气,正是 : 竹破须将竹补宜也。
此一真气,正是融化我人日逐谷气所生精元化成真精。精盛自化真气,气盛自化真神,斯三充满一身,而大药自产。然后踵行采取,亦可自结灵丹,然仅得夫玉液耳 ! 其故何也 ? 纯以导引入手,则所辟所生,关非玄关、窍非玄窍。故其所产,产自色身,不由法身,则所生物,于身则先天,于道则后天。世学不察,故有妄指命门,或指泥丸,或指口鼻,或指上池下池,认为玄牝。岂知斯窍斯关,实属色身有形有所之玄牝,则所得夫天地间气,实属天地间可见之有、可觉之无,于世则先天,于道则后天。学必得夫太极所生,乃可与天地参。此真气也,只可于无啃中得,不可于有心中求。古哲亦常棒喝,闻而得悟者鲜。然非由假,不能造真,上故历为详述功步,并非秘真而泄假也。
夫人一身属阴,惟此先天一气属阳,乃自〃嚯〃的一声,便落下田气海。此一海也,左阳右阴, 故得亦号玄牝。然究属夫后天,敢云其非影乎哉 ! 影则成影,敢谓金丹乎哉 ? 耍知五脏六腑,精元气血,皆非真阳。而此先天一气,不是吹虚呼吸之气,亦无形影气象,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