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道之上-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浑沦磅礴,浩荡弥纶,至显至微,最虚最实。而凡形形色色,莫不自个中生来,此何物耶?生于天地之先,宰乎天地之内,立清虚而不稍改易,周沙界而无有殆危,真可为天下母也。未开辟以前有此母气而后天地生,既开辟以后有此母气而后人物肇。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曰大。大则无所不包,逝则无所不到,无曰远莫能致。
人欲修至道,漫言自然,务须凝神调息凝神则神不纷驰,人之心正,即天地之心正;调息则息不乖舛,人之气顺,即天地之气亦顺。参赞乾坤,经纶天地,功岂在多乎!只在一心一身之间,咫尺呼吸而已矣。
人能一念不起,片欲不生,天地莫能窥其隐,鬼神不能测其机,洵非诬也。人谓筑基,乃可长生。哪知学道人就未筑其,只要神气常常纽成一团,毫不分散,则鬼神无从追魂摄魄,我命由我不由天也。
突然从远处殿宇之中,传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笑声,听起来极其的欢畅,充满了发自内心的快乐,兴奋,喜悦的情绪……
阿浪和琦儿两人,惊诧的相互对视一眼,齐齐流露出难以置信,惊诧于言表的神色:自从二人入到湖底,地母大人这是第一次发笑,而且是笑得如此的酣畅淋漓,情绪盎然。
阿浪和琦儿两人不知道的是,地母的笑声此刻已经遍布浩烟大陆每一个地方:城市街道,山川河流,蛮荒之地,人迹罕至的修行之处……
浩烟大陆俗世界的所有人类,都惊诧的听到了笑声,却根本不知道其声出自何处,由何人发出,只知道是一个女子的笑声,听起来让人感觉心静神凝,没有一丝的杂念,非分之想,内心充满了祥和舒然……
浩烟大陆所有的修士们,听到笑声顿时瞠目结舌,呆立当场:因为每一个修士,同时感到自己平时,许多不解的修炼难题,自笑声入耳之后,心中明悟顿起,脑中一片澄明,魂魄更是进入到了神游物外,不知身在何处,极其玄妙的一个〃真我〃境界……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地母认女
良久之后,地母的笑声才缓缓停了下来……
一个如梦似幻的身影,倏地出现在了阿浪和琦儿,两人的身前……
二人急忙跪倒在地,口中连连喊着地母大人,叩首不已……
阿浪和琦儿两人,虽然和地母近在咫尺,但却依然看不清楚其身姿,总感觉如在梦境之中,地母大人的身影,是那么的不真实,仿佛一丝微风吹过,就会化为虚无,消失不见。
阿浪和琦儿两人,突然感觉灵智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极致顶端,浑身飘飘欲仙,仿佛就要脱离浩烟大陆,进入到另一个空间……
阿浪的感觉更是异常的明显,以前无论如何的修炼,虽然魂魄精进很大,可其表面形状,始终都是薄似纸张,脆如瓷器。阿浪一直有心虚的感觉,总是怕遇到极致高手,一击之下,碎裂崩溃,悔之晚矣!
可如今魂魄在地母大人的笑声过后,特别是虚幻的身姿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刻,魂魄瞬间就恢复了以往饱满,通透,晶莹的状态,阿浪以往在寰宇虚空,所吸纳于魂魄表层的那些物质,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和魂魄融合在了一起,没有了一丝的缝隙可寻,犹如魂魄本身就具有那种物质一般。
“咦,男娃娃,你竟然能把寰宇虚空之中,一丝〃太初之气〃吸附在魂魄的表层,了不得啊!虽然只是微乎其微的一丝〃太初之气〃,但却极其的难能可贵,就是四级物种的顶级序列,也不见得有这个机缘啊!此气无形,无色,无味,是进军六级物种序列的实质根本。〃太初之气〃随意漂浮在寰宇虚空之中,数亿万年以来,多少四级,五级物种的顶端序列,想要进军六级物种,苦苦在寰宇之中,寻觅这〃太初之气〃,可大多数都是无功而返,始终无法遇到,只有极少数在机缘巧合之下,才得以晋级到六级物种。男娃娃,你真是福缘深厚呐!”地母那犹如天籁之音的话语,在阿浪和琦儿两人的耳边,缓缓轻声道。
阿浪和琦儿两人急忙跪倒在地,叩拜不已。
“小子以往魂魄受过损伤,一直无法恢复如初,不久前,小子在虚空中无意修炼时,吸纳入这些物质在魂魄的表面,虽然有幸炼化于魂魄之中,但总有一丝的衔接无法圆满,魂魄表面始终是薄似纸张,脆如瓷器。可在地母大人笑声之后,特别是您来到小子近前,魂魄突然就恢复如初,那〃太初之气〃更是完全融合在了魂魄之中,再无一丝的痕迹可寻。小子多谢地母大人栽培!”阿浪说完,急忙又是连连叩首不已。
“男娃娃,你莫要如此的谦逊。本宫说过,你是一匹千里马,本宫这个伯乐只是稍微点化你一下罢了,若说居功至伟,本宫可万万不敢当的。男娃娃,你可明白本宫所说的话?”地母缓声细语道。
阿浪听了地母的话之后,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再次叩首后,站起了身形。
“你二人长相俊美飘逸,洒脱出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男娃娃,你可要好好的对待琦儿呦,不然本宫定不饶你!”地母带着一丝戏谑的语气,轻声道。
阿浪听了地母的话之后,吓得又是连连拱手作揖,直呼
不敢。
“地母大人,阿浪都有六位夫人了,我排第七,最末尾,可我一见到他,就喜欢得很,也算是自作自受,无药可救了。唉……”琦儿说完,连连摇头叹息不已。
“哈哈哈……你这女娃娃道是有意思的很,那只能怪你认识这男娃娃太迟了,怨不得任何人哦!”地母大笑着,戏谑得语气愈加的明显起来。
琦儿听了地母的话之后,一愣,随即低下了头,一句话也不说了。
“琦儿,莫要如此,本宫如今在这无垠寰宇之中,再无一个至亲好友,只认得你二人。本宫很是喜欢于你,你可愿意坐本宫的女儿?”地母轻语道。
琦儿听了地母的话之后,倏地抬起低垂的小脑袋,吃惊得看着眼前虚无缥缈的身影,大张着小嘴,不知如何是好!
阿浪在一旁看着呆立当场的琦儿,急忙一拉她的衣袖。
琦儿才回过神来,连忙跪倒在地,大声道:“琦儿参见地母娘亲!”
“好,好,好!琦儿乖,本宫如今也有女儿了!哈哈哈……”地母高兴得大笑起来,笑声未落,倏地一丝微风就轻轻托起了琦儿,随即从地母虚影里,射出一丝极其淡泊的光芒,瞬间没入到了琦儿的额头内。
“琦儿,这是娘亲的一缕神魂,今日作为见面礼,送与你。可保你不受六级物种,顶端序列以下的任何攻击。若有需要,你意念召唤娘亲,娘亲就会即可出现在你的身旁,为你解决所有的一切。”地母轻语道。
“琦儿多谢娘亲赐予的礼物!”琦儿大喜过望,连连叩首道。
阿浪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心中暗道:我擦,我再擦,我擦擦擦!这小七本身就刁蛮的很,如今又认了人类始祖,地母大人做娘亲,地母大人还赐予她如此霸绝寰宇的礼物,这小七以后绝对可以,横着膀子在六级以下物种里随意得晃悠。
“男娃娃,继续你对修行的认知和见解,本宫洗耳恭听。”地母说完,虚无缥缈的身姿,无风自散,从新回到了远处,朦胧如幻亦真的殿宇之中。
阿浪听了地母的话语之后,才从愣神中清醒过来,急忙躬身一礼,低头略微一沉思,随后缓缓道……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修炼之道,不外神气二者;调之养之,返乎元始之天而已。其在先天,气浑于无象,厚重常安;神寓于无形,虚灵难状。一到后天,气之重者而轻扬,神之静者而躁动。气不如先天之活泼,常氤氲而化醇;神不似先天之光明,脱根尘而独耀。此命之所以不立,性之所以难修也。学者欲得长生,须知气必归根。
气之轻浮者,复还于敦厚之域,屹然矗立,凝然一团,则气还于命,而浩浩其天矣;以神之躁妄者,复归于澄彻之乡,了了常明,如如自在,则神还于性,而浑浑无极矣。如此神返元性,气返元命,不啻天地未兆之前,浑浑无际,浩浩靡穷。斯其凝愈固,其行愈速也;其虚无朕,其用无方也。由是气愈重而愈轻,所谓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充塞天地;是神能静而亦能动,所谓妙万物而为神。
水轻而浮,为后天之气,属外药;金沉而重,为先天之命,号真铅又号金丹,又号白虎初弦之气,其名不一,是为内药。先天金生水,为顺行之常道,生人以之,故曰重为轻根。夫人生于后天,纯是狂荡轻浮之气作事,以故水气轻而浮,**多生,命宝丧失,所以易老而衰。君子有逆修之法,无非水复生金,轻返于重,以复乎天元一气。是以终日行之,而不离乎辎重。不过亭亭矗矗,屹然特立,厚重不迁,养成浩气,充塞乾坤而已。此为逆修之道术。总之由有形以复无形,修道之事也。火燥而动,为后天之神,属外药;木静而凝,为先天之元性,曰真汞,曰真精,又曰青龙、真一之气,其名亦多,要皆内药。先天木生火,为顺行之常道,生人以之,故曰“静为躁君”。
夫人成形而后,纯是智虑杂妄之神用事,以故火性飞扬,变诈百出,性真梏没,所以易弱而倾。君子有倒施之功,无非火复生木,躁返于静,以还乎不二元神。自有觉以还无觉,修道之一端也。生人之道顺而生,修行之道逆而克,盖不克则不生,亦不克则不能成。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摘,善教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事物之理,即性命之道,体用原是兼赅,本末由来不离。如云善行无瑕迹,推之气机流行,河车自运,亦是如此。鸿未破,元神默默,元气冥冥,返还于元始之初,以结胎而成圣。若有闭则有开,非内炼之道。
言神恋气而凝,命依性而住。神气吻合,复还太极,以结成黍米之珠,阳神之体。若有则勉强撮合,非自然之凝聚,而不可以复命归真,顾其功效如此。而修行之要,不过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取法乎善与不善之类,返观内省以为功也。倘矜才恃智,傲法凌人,不贵其师,不爱其资,纵有才智,亦愚昧之夫,终不足以入道。
修炼之道,气从阳生。运转河车,行凭子午。到得铅气抽尽,汞精已足,是铅汞会合为一气,此既得雄归以合丹,尤要伏雌以养丹。既是所谓〃知其雄,守其雌。〃夫雄,阳也;雌,阴也。阴阳和合,雌雄交感,而金藏于水;复水又生金,金气足而潮信至,其势有如溪涧然,自上注下,犹溪涧之所蓄糜穷。修行人知阳不生于阳而生于阴,故不守雄而守雌。久之微阳渐生,阴滓悉化,而归根复命之常德,不可一息偶离。从此阴阳交泰,结成仙胎,于是逐日温养以成婴儿,有必然者。
真知真觉,要皆真意为之。真意由于真心,必其心空洞了灵,不以有物而增,无物而减。有此真心,方有真意。有此真意,乃有真息。总要具有慧照,不错机宜,则炼一次自有一次之长益。到此地步,常常采取,自有真阳发生,还要炼己待时,不可略有一点求动之心,则后天识神不来夹杂,即先天至阳之精,真一之气。不怕一,只怕积。不怕骤,只怕凑。乃是至理真言。学人欲知用意之道,万勿徒听自然亦可。
………………………………
第二百七十四章 让一切随风
道本无声无臭,清净自然。将欲取天下而行有为之政,吾见其不为而不得已,愈为而愈不得已也。盖天下虽大,原有神器为之先。所谓先天大道,希言自然者是。天下为神器之匡廓,神器乃天下之主宰,天下可为而神器不可为。
初生之时,乾元资始,或阳往而行先;坤元资生,或阴来而随后。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有必然者。他如气之由伸而屈,吸之则油然而;气之由屈而伸,呼之则悠然而吹。如是则生气畅,生机永矣。至于禀受不同,刚柔亦异,或受气多而精强,或受气少而精弱,要皆后天之不齐。物生之各别,故有时而伸,气机蓬勃上载;有时而降,气机油然下隳。是皆天道之自然,非人力所可致也。虽下手之初,不无勉强之迹,然亦因其势顺其时,可行则行,可止则止,勉强中寓自然,固久远而不弊也。
去其已甚,去其太奢,去其过泰,在在归于中正,时时处以和平。虽曰有为,而亦等于无为矣;虽曰有作,而亦同无作矣。故有无相生,始可言大道。
大道无为无为者,先天养性之学;然亦有为有为者,后天炼命之工。须知有为无为,性命之修持名异而其中之主宰,总不可偶动,动则非中。无论有为不是,无为亦非。惟有中主而不乱,知时识势,见可而进,知难则退,则无为得矣,即有为亦得之。
人能知得本原,一归浑浑沦沦,虚灵不昧。始而有为,有为也是;终则无为,无为也是。
道本冲漠无朕,而实万象森列,无人不具,无物不有。人物未生以前,此物实为之本。人物既生以后,此物又为之根。虽至隐至微,而要不可一刻离也;离则万事万物皆瓦裂矣。
道散于外,浩渺无垠,浑沦莫测。及敛之于内,混混沌沌,退藏有密。
修身之道,不外性命。人欲尽性立命,必先存心养性,保命全形。予以修之炼之,积之累之,则本性长圆,天命在我矣。然欲尽心,必先知性,知得人生之本,纯乎天理,不杂人欲,谓之睿智。由此遏欲存理,时时省察,刻刻防闲,务令私欲尽净,天理流行,洞见本来面目,惺惺不昧,了了常明,即是圆明妙觉。此非外面想像,乃自家真知,他人莫能喻也。故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若欲立命,必先炼己。炼己有两端:一曰物欲物欲不除,天真难现。舍此而欲得药结丹,亦犹嘉禾杂荑稗之中,不先芟荑,势必苗莠并植。非先胜人欲,常操常存,则有定守,未必有定力也。故曰〃胜人者有力〃。
一曰气质气质不化,身何能固?所以剥肤存液,剥液存神,剥神还虚,层层剥尽,方能与道合真。惟性见心明,洞彻本原,神强气壮,煅尽阴滓,始能了性立命。性命不分二途,复归于混沌未开之天,而阴神尽灭,阳神完成也。
炼精化气,为入胎之始;炼气化神,为成胎之终。不知止火,则气不入于胎。精虽炼而为气,犹可因气之动而复化为精。且不知止火,则神不凝于虚空,气虽炼而成神,犹可因神之动而复化为气。
言道之浩浩,生万物而有余,被万物而至足。无小无大,悉包个中。圣能成其大,皆由修造有本。如:打坐之时,先凝神,继调息。到得神已凝了不必有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充塞天地;只要心无烦恼,意无牵挂,觉得心如空器,一点不有。意若冰融,片念不生,此身耸立,恍如山岳镇静,不动不摇由是以神光下照于气穴之中,默视吾阴之气与绛宫之气两相会于丹鼎之中。
我即以温温神火细细烹炼,微微巽风缓缓吹嘘,自然精融气化。此即炼精化气也。
前此未采外来之气,与吾心内之神,两相配合,会成一家。此个坎离各自分散,全不相依,呼吸亦不相调。到得收回外气,以制内里元阴,气到之时,元阴自化。上下心肾之气,即合为一,自然绛宫安闲,肾府自在。外之呼吸,与内之真息,合为一气,浑如夫妇配成,聚而不散。日充月盈,真阳从此现象。此即化气
之明征也。既已化气,再行向上之事。
斯时呼吸合、神气交,凝聚魂魄,宛转悠扬,几如活龙游泳,一日有无数变化。我惟凝神于中,注息于外,听其天然,自然静极而动,动极而静,此即炼气化神也。到得静定久久,我气益调,前此宛转流行于魂魄者,此时烹炼极熟,觉得似有似无,若动若静。精看不觉,细会始知。此际务将知觉之心,一齐泯去,百想无存,万虚全消,即魂魄交会之神气,听他自鼓自调,自温自煅,我惟致虚守寂,纯任自然,神入气中而不知,气周神外而不觉。
如此修炼一阵,自有一阵香风,上冲百脉,遍体熏蒸。此所谓神生气也。又觉精神日长,智慧日开。一心之内,但觉一息从规中起,清净微妙,精莹如玉。此所谓气生神也。如此神气交养,两两相生。此时撒手成空,不粘不脱,若有心,若无意。此乃炼神还虚之实际也。
此三件功夫,一时可行可到。学人须遵道而行,不可但到神气粗交,未至大静,即行下榻。又不可但到神气大交,凝成一片,两不分明,未到虚无清净自在之境,速离坐地。必须照此行持,从炼精起,久久气长神旺,化为清净自然,再加归炉工法,然后合乎天地盈虚消息,与一年春夏秋冬气象,如此始完全一周。工夫照此修持,自然我气益调,我神益静,中有无穷变化、不尽生机。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无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用之不可既。
何谓大象?即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大道。以其无所不包,故曰大象。
效仿天地交泰,而后融融泄泄,不啻雅乐可怀,香饵堪味,令人叹赏不置。苟当私欲甚炽,血气将衰之时,不先从极动之处,渐而至于静地,则人心不死,道心不生,凡息不停,真息不见。惟动极而静之际,勿来真意以主持之。此意属阴,为之己土。少焉恍恍惚惚,阴阳交泰,大入杳冥之境,似梦非梦,似醒非醒。
于此定静之中,忽觉一缕热气,混混续续,气畅神融,两两交会于黄房之间,将判未判,未判忽判。此即真铅现象。心花怒发,暖气融融,元神跃跃,不由感触,自然发生,斯了玄关兆象,太极开基也。
此时惟用一点真心,发真意以收摄之。此意属阳为戊土。其实一意,不过以动静之基,分为戊己之土而已。盖玄牝未开,混沌之中,有此真意为主,即无欲观妙之意,谓之阴土;及玄牝开而真机现,即有欲以观其窍,谓之阳土。
一为无名天地之始,一为有名万物之母。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皆此一点真意,为之贯注。修行人能以真意主宰运行,庶不至感而有思,动而他驰。所谓天关由我,地轴由心;寰宇在乎身,万化生于心,皆此时之灵觉,为之运用而主持也。故曰,略先一息,则真机未现,采之无益;略后一息,则凡念已起,采之又多夹杂,不堪为我炼功之行。
此须有大智慧、大力量,方能于此一息中认得清、把得定,以为成仙证道之本。虽然,此个玄关,始而其气柔脆,只觉微有热意从下元起,久则踊跃周身,似有不可遏抑之势。学人须于至微处辨得明白,以我真意主持,毫不分散,久之气机大有力量,一任兀兀腾腾,随其所至,不加一意,不参一见,方得之也。到得气机壮旺,一静即天机发动,迅速如雷,虽一切喧闹之乡,不能禁止。总要有灵觉之心,为之主持,乃无差别也。
“阿浪,中途休息,你给我和娘亲唱首歌吧!”琦儿含笑看着阿浪道。
“男娃娃,你就为本宫和琦儿,唱上一曲,咱们暂且歇息一会,你再继续说解。”地母轻语道。
阿浪急忙对着远处虚无缥缈的殿宇,躬身一礼,连声称是。
随后阿浪微闭双眼,沉思片刻,双手一挥,倏地出现了数个人形电芒,各自手里拿着古怪的乐器,低沉哀婉的前奏,缓缓飘荡在湖底……
阿浪把
嗓音调至略微沙哑,一个带着饱经风霜,苍凉的声音,亦随之唱了起来……
风中风中 心里冷风
吹失了梦
事未过去 就已失踪
此刻有种种心痛
心中心中 一切似空
天黑天光都似梦
迷迷惘惘 聚满心中
追踪一片冷的风
各种空虚 冷冷冷
吹起吹起风里梦
过去的心 火般灼热
今天已变了冰冻
记忆中 突然又痛
只因空虚再作弄
你似北风 吹走我梦
就让一切随风
风中风中 心里冷风
吹失了梦
事未过去 就已失踪
此刻有种种心痛
心中心中 一切似空
天黑天光都似梦
迷迷惘惘 聚满心中
追踪一片冷的风
各种空虚 冷冷冷
吹起吹起风里梦
过去的心 火般灼热
今天已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