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湖迟暮-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十四章 日暮西山扬州路
就在洛阳府重整军备,组建新军之时,扬州却一片阴沉寂静。
扬州府。
应天阁高耸入云,傲然挺立,默默注视着整座扬州城。
应天扬披头散发的靠坐在阁楼望台上,天边的落日摇摇欲坠,流云穿过,一股寒意。
“穹儿,你看,烈日终衰。”应天扬缓缓说道,就这么几个字,他已经喘起气来。
公子穹默默坐在应天扬身后,他看了看天色,父亲的背影在夕阳下有些凄楚,不由得眼光暗淡,心中悲凉,他知道父亲话中的意思,自洛阳军撤退之后,父亲那根紧绷的弦一下子放松了,整个人也一瞬间苍老不堪。
“老夫都知道,那洛风是与我儿有默契,我儿长大了,聪慧过人,扬州无忧矣……”应天扬沧桑的声音就好像砂石一般摩擦着公子穹的心。
“只是,孩子,如今各方割据,战火纷飞,我扬州,覆巢之下必有累卵之危,扬州富庶,觊觎之人不在少数,你要面对的,也许,是整个天下!唉,只怪你大哥英年早逝,否则,你们兄弟二人,还能有个照应……老夫也就彻底放心了……”晚风吹动老人的乱发,白发丛生,一根一根,有回忆,有思念,有悔恨,还有不舍……
公子穹听得真切,这些年来,父亲头一次与他促膝长谈,不知不觉,早已眼中含泪……
“孩子,卫锦随老夫多年,忠心耿耿,还望你待之如亲。”
“还有,记得你大哥和你母亲,想他们的时候,你不会说话你就去陪陪他们,上柱香。”
“老夫此生,乱世苟全,虽未图天下,却也保一州百姓免于战火,问心无愧也,倒是你,老夫知道我儿是做大事的人,只是,凡事切记三思,以百姓之业为重任。”
应天扬一句一句的交待着,他大概是感觉到自己的时日无多了,满面愁容。
公子穹早已泪流满面。
“哦对了,我书房**奉着两块灵牌,你也要好生供奉。”应天扬突然想起,郑重说道。
公子穹默默点点头。
应天扬闭目沉思,忽而长叹,往事历历在目,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依旧堵在心头。他看了看儿子,眼神晃动。
“一将功成……万骨枯!哀哉柳城!”应天扬仰天长啸。
应穹抬头,眉头紧锁。看来,那两块无名灵位与柳城有关系了,这么多年他心中不解,为何供奉无名牌位,今天看来,当年必然发生了非常之事,否则今日,父亲也不会念念不忘,如此伤怀。嗯……这件事,得弄明白,自己从未谋面的大哥是否也和这件事有关尚不可知……
应穹起身,走上前,给应天扬披了一件厚衣服,转身离开。
……
今秋高阁窗帷破,俯首万家灯火,街市如川,纵横阡陌,人向炊烟鸟入泽,好一番清平家国。
记取昔年雪染刀,抬眼千军看过,抚须一笑,四马并驰,飞过燕山斩王侯,谁敢阻阎王驾到!
…………
一日后
扬州府议事堂。
应穹泪痕未消,稳坐帅位,召八营将校,各地郡守。
卫锦在侧,应穹手书,他代为宣读。
“自洛阳兵退,扬州百姓方可喘息,民心初稳。此役,虽无大动干戈,正面交锋,却也显我军诸多不足,久疏战阵,未战先怯,若非老帅一箭定军心,恐扬州不复,故而,本帅决心,革除旧弊,富民强军,自今日起,颁招贤令,四海之内,唯才是用。发募兵告示,凡满而立之年者,每户一人。扬州各郡县,加征一年赋税,五日交齐,不得延误!”卫锦念完,把应穹手书递给小吏,传发各郡。
应穹依旧一身黑纱长袍,轻摇折扇,笑意浅浅,看过诸将。
堂中所有的文臣武将,纷纷私语。这说好的改革招兵征税干什么……这分明是在整军备战。
“下官斗胆,敢问公子,这是要与何人开战?”芜湖郡守韩楚飞问道。
公子穹看着眼前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青年人,不由得点点头。
“西征!”卫锦替应穹回答道。
满堂皆惊!
一时间众人跪拜,纷纷谏言不可西征,各式各样的陈词滥调让公子穹放下了折扇,满眼失望。他提笔疾书……
“咳咳,既然诸位爱卿不同意,那就罢了,散了吧……”卫锦念罢,看了看众人。
众官员纷纷长出一口气,放心退去。
卫锦快步上前。
“韩郡守,留步!”卫锦凑到韩楚飞耳边低语。
韩楚飞一惊,停下回望。
应穹正看着他,满意的笑着……
韩楚飞心中顿时大浪滔天,他既惊讶又大喜,他知道,他的路……来了……
………………………………
第五十五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
扬州府应穹书房。
卫锦在一旁站着,应穹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文弱书生,金相玉质,龙姿凤章,颇有风范。
应穹满意的点点头,转身坐下。
“今日满堂文武,唯有韩郡守不谏言,是何道理?”卫锦问道。
“下官不敢,只是下官知道,府帅与洛阳必有一战。”韩楚飞恭敬道。
“哦?说来听听!”卫锦惊讶道。
应穹也更是喜上眉梢,自己手下有这样的聪慧之人实在是幸运。
“回府帅,下官也是猜测,自从洛阳军围城不攻,下官便推断洛风并非是想要攻下扬州,之后听说常龙兵临洛阳,洛阳四卫隔岸观火,下官也才明白过来,那洛阳府,如今已是外强中干,强弩之末了。此时,乃是天赐良机,怎可放过?”韩楚飞把自己心中所想通通说了出来。
卫锦听罢,不由赞叹,看向应穹。
应穹满眼赞许,微微点头。
“韩郡守果然聪慧,可是如今众人皆反对,你以为当如何?”卫锦又问道。
韩楚飞眉头一皱,略微思索。
“下官愚见,铁腕治军!”韩楚飞知道,扬州多年未经战事,所有人都习惯了太平,官员也都一个个没了先辈们的铁骨铮铮,贪生畏死,如此形势下,只有铁腕方可服众。
“嗯……”卫锦也点头同意韩楚飞所说,他知道,这些腐儒你不拿着刀逼他们一把,他们绝不可能给你卖力气。
应穹给卫锦使了个眼色,卫锦心领神会。
“韩郡守先回馆驿待命吧。”卫锦笑着说道。
“下官告退。”韩楚飞心中一阵悸动,抑制不住的热血上涌。
卫锦送走了韩楚飞,又领了应穹的手令派人前往扬州八营驻地传令。
回馆驿的路上,韩楚飞看了看天空,他自考取功名以来,任芜湖郡守已有三年,芜湖在他的治理下也算是一片升平。
只是如此乱世,怎能偏安一隅,大丈夫当心怀天下,心忧家国。每每想到这里,韩楚飞总是有一种壮志难酬的酸楚,积压心底许久。
可是今日,机会来了,得知公子志在天下,自己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这次,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了。
韩楚飞暗暗下定决心。行路间,一处酒楼映入眼帘,他驻足,静静看了一眼,突然而来的恍惚。
门柱漆破,匾斜窗残……
韩楚飞缓缓走近,偏头看了看,依稀三个字,映入眼帘:暗香楼!
一队巡城的士兵恰巧走来,韩楚飞收起心思,快步离去了。
……
夜色深深,扬州城却灯火如昼,街市人流不息,城内青楼梦好,歌坊情深,楼船画舫上,风流公子,翩翩美人,凭栏相拥,比肩远望,吟一曲风雅,酌一杯淡酒。
再看那栏内,杂耍逗趣,说书人欢乐悲喜,一个个农夫书生,偏偏被这俗世繁华吸引……
亦或有游人提灯,石桥静立,看水中冰轮,想人间纷扰,皆在此刻,化作长风……
……
应天阁上。
应天扬看着这斑斓美丽的扬州城,不知不觉老泪纵横。他竟有些不舍……
……
议事堂中。
空无一人,唯有烛火跳动,应穹默默站在桌前,写着明天要宣读的军令。
月华流入,夜风似妖,桌上刚刚写好的一纸文书轻轻飘落……
应穹放下笔,披了件衣服,走到门前。
万古长夜,轻云流去,唯有皓月一轮,不死不休。
“公子,太晚了,快歇息吧。”卫锦从一旁的椅子上惊醒,打着呵欠,看应穹望月,喊到。
应穹徐徐转身,似有心事般,冲卫锦点点头,走去了卧房……
卫锦睡眼朦胧,看见地上的纸,赶紧捡起来,见墨迹未干,小心吹了吹……
忽然,他注意到一句话…顿时目瞪口呆。
………………………………
致读者书
成书已有半月之余,本无心插柳,却不想柳渐成荫,承蒙诸君之所爱,不敢懈怠,然正业不敢误,诸君亦不能负,故此书,虽无日更五千之心力,却有静水流深之决心,承蒙诸位不弃,余亦尽力成章,不求闻达,只求诸君读时,能亦悲亦喜,有所感悟,有所心得,不敢当人生之明灯,愿能博诸君之欢颜,此书,便得偿所愿矣!
再次致歉,还望不弃。
多谢。
………………………………
第五十六章 将军未挂封侯印
青州府历十月中旬。
扬州府。
议事堂。
扬州六十四郡的郡守齐聚一堂,八营将校披甲而立。
应穹稳坐帅位,卫锦手中拿着那张文书,心中难以平静。
“我意西征,兹事体大,望诸君齐心协力,筹备战事,不得有误。”卫锦先念了一段,然后看了看众人的表情。
将军们一个个是喜上眉梢,摩拳擦掌,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是那些郡守们却一个个面露难色。
“命芜湖郡守,韩楚飞任大都督,总管扬州兵马,统筹战事,任卫锦为副都督,负责后勤粮草,全力协助。”卫锦又顿了顿,观察众人反应。
“裁撤扬州八营为四营,组建新军。”卫锦念完,堂下炸了锅。
“下官觉得裁撤八营不妥,府帅既要西征,为何还要自剪羽翼?”潭州郡守说道。
“此时裁军,如何安置?”
“臣以为此时不宜西征,风波刚过,百姓好不容易松口气,人心惶惶。”
“西征劳民伤财,恐非百姓所愿。”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一时间,郡守们纷纷各执一词,总之就是反对西征。
韩楚飞没有说话,默默站着。
应穹冷冷一笑,看着这些个胸无大志迂腐不堪的郡守,他知道,这些人是怕西征伤了他们的利益。自古江南豪门世族擅权,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这些郡守大多都是豪门世家子弟门人。
应穹缓缓起身,抄起桌上的金刀,睥睨众人,顿时所有人都不敢言语,静静看着。应穹走到韩楚飞面前,把金刀递给他。
韩楚飞慌忙接刀。
应穹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下让所有郡守都看了个明白。
“各位,若是还有什么不妥只管进言。”卫锦笑着说到。
众臣纷纷摇头,大家都清楚,再说,恐怕脑袋要搬家了。
“既然如此,散吧,下去准备,各位郡守记得把粮草如期备好。”卫锦满意的笑了笑。
众人纷纷告退。
韩楚飞手握金刀,没有走。
“大都督还有何事?”卫锦问道。
“哦,这刀……”韩楚飞总感觉这刀有些不一样。
“此刀乃是扬州府镇州之物,历代所传,是扬州历任府帅之信物,奉此刀者,号令扬州。”卫锦解释道。
应穹轻摇折扇,往日模样乍现,公子如玉,眉眼弯弯。
“原来如此,末将定不负公子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韩楚飞瞬间感激涕零。
应穹点点头,安然一笑。
“大都督,看你的了,你是聪明人,想来也知道此战为何,老夫就不多说了,想我扬州可偏安一时,又怎么能偏安一世呢……”卫锦叹息道。
“老总管放心,我心里都清楚,公子之心,末将懂!”韩楚飞看了一眼应穹,眼中闪烁着希望和热血。
……
扬州城馆驿。
门窗紧闭,两个望风的不停的左顾右盼,十分警惕。
屋内。
“赵大人,你说我们怎么办?”潭州郡守钱鹄说道。
“依我看,这小公子是太年轻,不懂事。”江州郡守孙冉犹豫半天,说道。
“不能让他这么胡闹,扬州如今一片盛世光景,不能让他毁了!”泰州郡守李徽愤然道。
丰州郡守赵曷沉思良久。他觉得这突然西征,恐怕另有隐情,只是一时半会他还想不到。
“你们能不能安静一会儿,装什么,大家都是明白人,你们不过是为了自家那些良田豪宅金银珠宝罢了。”赵曷拍了拍茶案,怒道。
三人皆被说中了心事,不在言语。
“让我说,我们只要不给他粮草,他就没办法出兵!”钱鹄说道。
“对对对,钱大人说得对。”李徽和孙冉纷纷附和。
赵曷意味深长的看了三人一会儿。
“那好,就这么办,就说时值暮秋,百姓家中没有存粮,所以无法征够军粮。”赵曷奸笑道。
“好。”三人异口同声。
……
扬州将军府书房。
应穹站在地图前,推演着战事。
“公子,你说那些人真的会违抗军令吗?”卫锦担心那些郡守会耍滑头。
应穹苦笑,摇摇头。
“唉,希望公子的用意,韩大都督都能明白。”卫锦端来一杯茶,递给应穹。
……
得了军令,又拿了金刀的韩楚飞没有回馆驿,当即策马前往八营驻地,扬州城西,距离扬州城一百里的宣州城。
宣州城距离他的芜湖郡大约八百里。
芜湖郡刚好在洛阳府和扬州府的边界。
一路飞驰,韩楚飞意气风发,就好像当年高中状元,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一样的是,此时是秋风万里,不过那也无妨。
……
几个时辰,韩楚飞策马来到宣城城门。
巡逻的卫兵一拥而上。
“何人擅闯军城?”守兵询问。
韩楚飞坐于马上,高高举起金刀。
那卫兵先是一愣,待看清之后,慌忙转身跑去。
“快开城门!快开城门!”
韩楚飞纵马入城。
“命所有将领校场整军!本都督随后就到。”韩楚飞冲守城的军士喊到。
那军士把都督两个字听了个真切,撒腿就跑。
韩楚飞到了城中的都督府,驻马看了看,心中豪气万丈。
宣州自前朝以来,就是一座军城,城中驻军,城外军屯,东西南北四座校场,日日操练不停。
城中设有都督府,原是宣州都督府,燕王之乱中期,国境西南的南诏国也举兵响应,南诏大军主帅异度领兵三万,于蜀中大破前朝剑南节度使,朝堂震动,内忧外患之下,于宣州设宣州都督府,调任刚刚从伊阙关回来的应天扬任大都督,应对西南战事。
如今,韩楚飞站在这座都督府前,不禁心中感慨万千。
前尘往事如云烟……
韩楚飞下马走进府中。
“参见大都督!”府中所有人纷纷行军礼。
韩楚飞走入正堂,堂中挂着几副画像,一一看过,原来是历任的宣州都督。几年间,王朝兴衰,宣州都督府也时而起用,时而闲置,每次起用,都有新任的都督坐镇此处,但是江山残破,历任宣州都督皆战死,如今还活着的,只有应天扬一人了。
韩楚飞心中震荡,先辈如此,我辈该当如何?
他深深鞠了一躬,良久未起。
再细听,也知男儿有泪!
卫兵一阵小跑而来。
“启禀大都督,各营整军完毕,请大都督移步西校场!”
韩楚飞摆摆手,偷偷拭去泪水,起身快步出府。
那卫兵察觉主帅异样,不禁奇怪。
正欲离开,不由得回来看了一眼正堂。
墙上五副画像早已泛黄……
斑驳中依稀可见,第五副画像。
题词:
江山凋敝风雨飘,扬鞭催马霜满袍。
将军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
…………二十八年暮秋书于剑南道
――韩步玄
………………………………
第五十七章 男儿有泪不轻弹
秋意浓,好一番人间寒凉,薄云游曵,檐角飞鸟惊走,人蹙眉,鼓乐凄楚,酒盏空望苍天……
洛阳皇城千秋殿。
李温半醉半醒,口中支支吾吾,哼着乐坊旧调……
舞女们身姿曼妙,若风中之弱柳,月下之轻云。
“空谈朝与夕,闲情日复日,千秋万岁殿,仓皇有谁知?潼关热血尽,白头故人辞,四夷欺我弱,将军用意气……”李温端着酒杯,洋洋洒洒,洒脱挥毫,写在殿门之上。
兀自看了看,一声长啸,弃笔而去。
宫人惊惧,纷纷跪下。
老尚书袁志拄着拐杖,缓缓走来。
“发生何事?”袁志见宫人跪倒在地,惶恐不安的样子,以为出了什么事,急急问道。
“老大人,陛下今日不知怎的了,昨夜彻夜未眠灯下执卷,今日便这般……”宫人颤颤巍巍的回答道。
袁志抚须想了想,抬头正巧看见殿门上墨迹未干,缓缓走近……
“陛下昨夜看的什么?”袁志大概知道了什么,扭头问道。
“小奴不知啊……”
“唉!”袁志重重一声哀叹,拄扙离去。
宫人们面面相觑……
宫内长道,高墙相依。
李温一步一步慢慢走着,伸手从墙上划过。
头上是一道窄窄的天空。
“陛下啊!”袁志气喘吁吁的喊到。
李温没有理会,只管呆呆走着……
“陛下啊,这是何苦呢……天气凉,快回去吧……”袁志追在身后。
“回去?朕还能回哪里呢?”李温忽然惆怅道。
“陛下,老臣知道陛下之心,可是,没有人能逆天改命啊,一切皆是注定。还望陛下珍重身体,也算是不负先帝之心意。”袁志知道,眼前这个小天子,已经知道了他们瞒了这么多年的前朝旧事了。
“将军死战,文臣尽忠……潼关!柳城!长安!剑阁!燕城!洞庭!哪一个不是为国而去的忠魂?哪一个不是尽忠先帝的英烈?他们哪一个负了先帝?而今,负了先帝的,只有朕!是朕!”李温顿足捶胸,痛苦不已,字字诛心。
“陛下,国之不国,非陛下之罪也!”袁志扔掉拐杖,扑通跪下,老泪纵横。
“朕负了忠魂,负了先帝,负了天下!他们所愿的山河,如今,依旧四分五裂,内忧外患……朕,又有何用!欸!”李温一拳砸在墙上,无奈至极。
君臣二人相对,窄窄的天空,飘起了绵绵秋雨……
李温浑身湿透,在雨中,迈开了步子……
急忙赶来的高仙匆匆扶起袁志,准备去给天子遮雨,却被袁志一把抓住。
水汽朦胧中,那个晃晃悠悠的背影,一步,两步,三步……
……
洛阳府。
天涯阁上。
洛风煮着茶,妻儿相伴,坐看**……
“夫人,你看,细雨绵绵,天地朦胧,如此良辰,不知有多少家,如我们这般……”洛风品着热茶,看着外面一片朦胧,不禁感叹道。
柳时月也扭头看着雨景……
“爹,是不是只有雨后初晴,方能彩练当空?”洛伊依偎在柳时月的怀中,弱弱问道。
洛风闻言一怔,慢慢放下了嘴边的茶杯。
“也许吧……”柳时月眼中充满哀怨,不知道是在回答洛风的问题,还是在回答洛伊的问题。
……
洛风默默起身,立在望台,放眼洛阳……
巍巍宫城在雨中若隐若现。
“你是不是在找人,或许,我能让爹给你帮忙。”柳时月端起一杯茶,走到洛风身边。
“哦?说起来,岳父最近如何?也有几年未见了。”洛风轻声道。
“爹自从解甲归田,就浪迹江湖,来去无踪,近日,来信说,他在扬州城逍遥呢。”柳时月眉眼如水,柔声说道。
“好,那就麻烦夫人操心了。帮我找一个名叫追月的女子,可以清风二字为凭证。”洛风道。
“好,我这就去给爹回信。”
……
“报,封将军求见!”卫兵在门外通报道。
柳时月知道洛风要谈公事了,便拉着洛伊回了楚云阁。
洛风冲卫兵点点头。
没一会儿,封刀一身戎装,浑身湿漉漉的进来了。
“将军病好了?”洛风不阴不阳的问道。
“已无大碍,特来复命。”封刀有些内疚。
“现在来复命,将军不觉得晚了些吗?”洛风讥讽道。
“属下知罪,还请府帅责罚。”
“罢了罢了……”洛风心想,再把你打的卧床不起了谁来领军。
“府帅上次说要改军制,末将特来请命。”
“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