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湖迟暮-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我墨问谷一向不插手江湖纷争,也不苟同官府政略,然,我墨问一众,唯善道义,黑白有道,正邪有义,我眼不见天下大势聚散离合,却听闻生灵涂炭路有冻骨,种的再好的花,也怕凌冬将至……”吴一问有些低落。
“所以我等处江湖草莽,亦需忧黎民百姓啊……”李稷慨然而叹,公子穹点点头,轻摇折扇。
北风斜眼,瞄见花丛中,有个人影若隐若现。
香妃则自顾自的在花海里飞奔,一圈又一圈……
“李公子决心何在?”吴一问眼睛一闭,静待回答。
李稷愣了一下。
良久,从怀中慢慢掏出了一块玉佩碎片,递了过去。
漫不经心的北风立时眉头皱起。
心中万般震惊。
怎么会?他下意识的伸手去摸了摸怀中,那一块他从未敢离身的,玉佩碎片……
北风强压心神,进前去。
吴一问睁开了眼睛,瞬间,就布满了血丝……
“你……”
“别问我从何而来,你只管收下。”李稷说罢转过身去。
北风此时有些恍惚,他也想知道其中原委,毕竟,这是花镜宫主亲手交给他的,虽然残破,但也从没说过还有另外几块。
北风大概看了一下,如果拼起来,刚好是半块……
他有些看不透李稷了,眼前这个男人,总是让他震惊再震惊。
北风把目光投向了公子穹和清风……
公子穹一如往常,只有清风,冲他点点头,北风想起了之前马车上清风给他说过的话,如今,他身在局中,要想知道的一清二楚,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想通此间道理,北风斜倚在一旁的柱子上,扭头看着花海,心事重重。
“谷主可知晓?”李稷回头最后一问,语带奔雷。
“故剑情深。”吴一问小心翼翼收起残玉,也不知是喜是忧,或者是怒,情绪异样。
李稷笑了。
公子穹合起折扇。
香妃插了满头的花,在远处,冲着李稷摇了摇手中的萱草。
清风摸了摸手中长剑。
花海中,调皮的黄莺,衔了一支水仙,飞走了……
………………………………
第十二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
青州府历四月初。
长安府。
“说说吧。”常龙漫不经心的把玩着手中的玉杯。
“公子虽在墨问谷,但属下未曾见到。”宽敞的斗篷遮住了全身,让人无法看清这个男人的脸。
“你在敷衍老夫吗?”常龙语气一硬。
这神秘人一愣,有些不知所措。
“是,回大人,墨问谷防备森严,实在无法得知其动向,洛阳府近些日子倒是平静,不过扬州府就不好过了,听说洛风让应天扬十天之内交出白嫣然,否则就陈兵扬州城下。”
常龙听罢,先是许久的沉思,然后开始冷笑,不知道又在盘算什么。
“青州偏远,消息难以通达,只听说青州知府近日不在青州,具体动向不得而知。”神秘人继续汇报着。
“还有吗?”常龙问道。
“没了,大人。”
“下去吧。”
“是。”
神秘人转身出了书房。
忽的李弼飘了进来。
“大人,这人可靠吗?”李弼低声问道。
“他不说,你知道吗?”常龙没好气的回答道。
吓得李弼定定站住不敢吭声。
常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笑到:“无妨,来说说你这的情况。”
“是,属下已经查明,风雪门的确已经渗透进玉门关,且听闻泾州一带曾有人见过风雪门风尊和雪尊,但真假不得而知,总之,危险迫在眉睫,还望大人早作打算,先发制人。”李弼说罢,悄悄观察着常龙的脸色。
常龙听罢,突然觉得如鲠在喉,左右不是滋味,想来想去,徒留一声叹息,默默坐了下来,低头不语。
“大人,属下认为,如今中原暗流涌动,我们当以大业为重。”李弼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一吐为快。
脸红脖子粗的看着常龙,想着挨骂就挨骂了吧。
“哈哈哈哈,说的好,正合我意。这样,派人传信给风雪门门主,三日后,泾州王母山顶,老夫恭候大驾。”常龙眉头轻挑,眼中满是精光。
李弼赶紧点头称是,心中盘算着,这恐怕是场鸿门宴吧,人家风雪门又不是傻子。想到这儿他又想多嘴,但又害怕挨骂,所以不知是走是留,有些尴尬。
“放心吧,如果他连这个气魄都没有,老夫早就灭了他了。”常龙狠狠说道,想到曾经率雄师劲旅都也未曾将风雪门斩草除根,他心中就堵得慌。如今小鬼做了阎王,大局未定,他又不能全力对付风雪门,最好的办法,也只有故技重施先稳住后院了。
支走了李弼,常龙抽出赤霄宝剑,舞了起来……恍如昨日重现,意气风发……
没几下,他就扶着桌子大喘气……愣愣的看着宝剑。
“当年,你也是大帝的佩剑,如今落在我手里,也是委屈了你,可能你真的,跟错了人吧……”常龙喃喃自语着……
(赤霄:《刀剑谱》帝王篇记载,传为大帝佩剑,帝流落草莽,行芒砀山,路遇白蛇,斩之,遂得神助,复举兵,横扫天下,剑锋所指,无不伏诛,赤霄昭王气,明日月,克逆乱,镇帝京,剑性霸烈,属火。)
全然没注意站在门口的青莲。
青莲今天一身青衣,就如池中碧波荡漾,她听见了常龙的话,没有打扰他,转身离去了,只是步伐沉重,不似以往那样轻盈。
却说墨问谷里北风一行人,被这里如画风景与谷主盛情留了下来,过了几天舒坦日子。
这日午后,北风酒足饭饱闲来无事,一个人在花寨中漫步,思索着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沉思间,一声莺啼打断了思绪,北风循声望去,却看见穿着一身黄裙的姑娘在花间独立,明媚如风。
黄莺落在了姑娘肩头,她察觉了北风的存在。
北风慢慢走了过去。
“打扰姑娘了。”
北风支支吾吾不知道下一句说什么。
只瞧见姑娘青眼灵动,柳眉芊芊……
“公子不必如此,是奴家打扰公子雅兴了。”那姑娘羞涩,低头嘤嘤道。
北风趁机把姑娘从头到脚看了个遍,心中有些波动,花海佳人,世上还有何事能让人如此沉醉。
北风注意到姑娘腰间挂着一支玉萧。
“姑娘的玉萧真是漂亮。”北风悠然说道。
“公子过奖。”
“不知何时有幸能听姑娘吹奏一曲。”北风顺手折了支花,正要送给姑娘,却看见是棵萱草。
“断茎之痛,无出飘零。”姑娘眼看着北风手中的残花,黯然神伤。
这让北风顿时红了脖子,有些尴尬。
“是我的错,既已折,尽其用,姑娘姑且收下。”北风大方递了过去。
姑娘有些失神,缓缓接下,又看了看北风,些许错愕。
起风了,姑娘长发飘动,拂过北风的面颊……气氛,有些暧昧……
一只黄莺飞来,盘旋。
“我该走了……”姑娘慌忙回过神,怯怯的掩面说道。
“后会有期。”北风心中有些失落。
姑娘往花海深处跑去了……
北风突然想起什么,赶忙大喊一声:“未闻芳名?”
人已没,再无回答。
正欲离去,风中飘荡着一块丝巾……
北风健步如飞眼疾手快一把抓住。
一缕清香扑面而来,缓缓打开,一朵水仙绣在上面,落款:落笙。
“落笙……落笙……”北风反复念叨着……不知道是觉得好听还是奇怪。
“燕兄,原来你在这啊,让我好找。”
李稷远远的看见北风,大喊大叫着。北风赶紧把丝巾塞进怀中,冲着李稷跑去了……
“好几日没见稷兄,不知道到哪里潇洒去了?”北风打趣道。
“哪里哪里,扬州出了事,我送小公子回了扬州。”李稷笑到。
“出什么事了?”
“嗯……洛风逼着应大人交出白姑娘,否则就动武。”
“白姑娘不是……?”北风话到一半又吞了回去。
“白姑娘自然不能交给洛风。”李稷说的很干脆。
“那小公子回去又能如何?”北风问道。
李稷没有说话,看着北风,微微一笑,自顾自走在前面。
北风心中一凉,凛然,慌忙跟上。
三日后,泾州王母山顶。
常龙斜倚栏杆,睥睨泾州,山顶风大,他背后的残砖断瓦,沙沙作响。
异龙营早已经四处布防,李弼站在一旁。
酒菜一桌,早已凉透。
……
一阵冷风吹起,常龙眉头一皱。
“来了。”常龙说道,所有人顿时警惕。
不一会儿,山下出现了许多白点晃动。
没一会儿,一群白衣人迎面走来,为首一人,面容清秀,狐领貂裘,走路有些慢,似乎身子骨有些虚弱。后面紧跟着两个女子,皆着白衣,每人背后各背一杆白旗,一面流风,一面回雪,十分惹眼。
“哈哈哈,孟兄,别来无恙啊。”常龙不冷不热的上前迎道。
“常大人宝刀未老,雄风依旧。”孟清行礼道。
“许多年未见,老弟还是这么风华正茂,想来肯定是锦衣玉食夜夜笙歌吧。”常龙拉着孟清边走边说道。
孟清身后两位女子闻言正欲发作,孟清摆手制止。
“锦衣玉食谈不上,大人尚且不敢夜夜笙歌,清,怎会僭越。”孟清不慌不忙的回答着。
常龙脸色一变,不再言语。
二人坐定。
“清,先干为敬。”孟清一饮而尽,身后的女子想要阻止却慢了一步,咬了咬嘴唇,默默看着。
“老夫就不绕弯子了,你们想怎么样直说。”常龙问道。
“清,只想讨个公道。”孟清斟满酒,说道。
“公道?”常龙冷笑,异龙营剑拔弩张。
那两位女子与一众白衣亦不甘示弱,纷纷拔剑相对。
…………良久。
“沐春,知秋,让大家放下剑。”孟清吩咐道。
“门主!”二人护主心切,不太情愿。
“放下,相信常大人。”孟清笑看着常龙。
众人平息。
“玉门为界。”常龙终于让步。
“泾州归我?”孟清喝了一口酒。
“知足常乐。”常龙白了一眼。
“泾州归我!”孟清面不改色。
“你不要太过分,否则老夫也不客气了。”常龙拍桌而起。
“泾州。归我!”孟清抬眼看着常龙。
……
“放肆!”李弼大喝。
“常大人,我还能等十年,二十年……”孟清笑着……
常龙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没了底气。
“大人,万万不可啊。”李弼着了急。
“罢了,就这样。”常龙叹息道,却又无可奈何。
“那清,告辞了。”孟清行礼率众而去。
……
“大人,这不等于把门留给这帮逆贼了吗?”李弼想不通,直接开口就问。
“谁是逆贼?”常龙问道。
李弼缄口不言,陷入沉思。
风吹过,可惜了一桌好菜。
几只燕子落上桌。
常龙抚须大笑,众人不明所以,又不敢做声。
“吃吧吃吧。我们走。”常龙说道。
李弼跟在常龙身后,一脑子浆糊。
正想不通呢,回头准备招呼异龙营回府,却看见几只燕子,已经陈尸桌上。
李弼心中咯噔一下,再不敢做声。
………………………………
第十三章 人间四月芳菲尽
“好长啊,这一番四季……”园中一人,白衣胜雪,仰天长叹。
“小兄弟想家了吧……”吴一问背着手从园中走了进来。
这里是墨问谷总寨,谷主吴一问的家,在墨问谷最深处,背靠悬崖,悬崖约莫十来丈,底下一片花海,正巧旭日东升,金辉遍撒,问人间仙境何在……
“嗯,些许思念,我那池中鱼儿也不知生死……”年轻人低语,默默看着这美景,有些伤情。
“大丈夫,乱世将逢,美景不过一瞬,唯剑气纵横,人生不过一梦,唯侠骨丹心。何须在此长吁短叹,徒虚光阴。”吴一问伸出手,遮住阳光,虎口处厚厚的老茧让常丹看了个真切。
常丹心头一震,这话有些耳熟,细细回味,忽然记起自己的老父亲……
两行清泪潸潸而下……
吴一问瞄见常丹有些波动。
两人无言,许久,常丹平静了下来。
“你我莫逆之交,此来是想问你个事……”吴一问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这个事情会不会有答案,更重要的是会不会影响到他和常丹的关系。
但是,怀中那块冰凉的玉,现在感觉有些烧心口,甚至烧的很疼。让他不得不下意识的去了解,去问。
“我知道你问什么……商右使也问过我,我没告诉他。”常丹皱起了眉头。没有回头,眺望着远方,似乎看到了什么。
“那么?”
“既然谷主问了,我又怎能拒绝,算是报答您的救命之恩了吧。”常丹心中暗自盘算,自己来墨问谷有些日子了,近来听了一些风声,是时候出去走走了。
“我只想知道,泾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吴一问有些急促,脸涨的通红,黑乎乎的胡茬清晰可见。
常丹忽然回头,像诈尸了一样,狠狠的盯着吴一问,不知道在窥探什么……
吴一问眼神突然凌厉起来,也盯着常丹。
“哈哈哈,好,我来告诉你,谷主可听说过风雪门?”常丹笑问。
“风雪门,听说过,许多年前,那时还是皇族一统天下,雍凉之地偏远,守备薄弱,常常遭到外邦侵犯,但是鞭长莫及,皇族也就听之任之了,后来天下大乱,风雪门出现,势力范围到长安一带,门徒数万,我记得那时候也刚好是辅国大将军常龙,率十万大军征伐雍凉,雷霆霹雳,势不可挡,后来,还将风雪门迫入天山一带,遁入苦寒,也因此,大军再也无法将其斩草除根,恰逢皇城大乱,州府割据,中原星火,常龙就与风雪门休战言和了。”吴一问说着,暗暗叹息,他早已得知近日常龙与风雪门主王母一会之事。
“话已至此。”常丹说罢,静静看着吴一问。
吴一问沉默了……
……
……
“我明白了。”终于,吴一问点点头。
“这世上,没什么仗义死节,没什么忠君爱国,有的,只有剑寒九州。”常丹平静的说着,好像人生大彻大悟了一样。
吴一问郑重的点点头,细细想着常丹说的话。
“随口一说,别在意。”常丹觉得有些失礼了,毕竟人家是长辈。
“哈哈哈。”
……
“跟我走。”吴一问转身边走边叫着常丹。
“去哪里?”
“去了再说。”
常丹知道一定是大事,就没有再说话,默默跟着走了。
……峰回路转,在谷里绕来绕去,吴一问带着常龙到了一处天坑。
常龙伸出脖子看了看,有些发怵,深不见底还瘴气缭绕……
“跳。”吴一问说道。
“什么……?”常丹以为听错了。
“跳下去。”
常丹终于听真切了,他看着吴一问认真的样子,有些后悔了。
可是当他看到吴一问轻蔑的眼神,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咬咬牙,扭头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
呼呼的风声……
漆黑的四周……
叮咚的泉水声……
睁开眼。
常丹有点恍惚,吴一问在他眼前站着,笑着,不说话。
“这是哪儿?”
“墨问谷历任谷主的坟墓。”吴一问感慨道。
常丹闻言,这才看清,四周十六个墓碑成一圈,中间有一眼涌泉,泉水中间一口石棺,飘在水上。
“这是?”常丹问道。
“十六位谷主都在这里。中间,那是送给你的。”吴一问心中颇多惆怅,毕竟在墓地里谈事情还是有些发怵的。
“送我棺材?”常丹脸色有些发青,也没见人送礼送棺材,这唱的哪一出也都不好听呐。
“打开它。”
“我……?”
“你。”
……
常丹气沉丹田,轻轻一跃,落在泉水中间,踏在水面上……
伸手慢慢推开棺盖……
本以为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结果映入眼帘的只有灰尘蛛网。
仔细看,好像有什么东西。
常丹看准一把抓了出来。
“嚯,剑!”常丹喜出望外。
“对,这是送给你的。”吴一问笑到。
“送我的?”常丹很惊讶。转念又想到世上没有白来的馅饼,又稳住心神。
“对,送你的。你不是要剑寒九州吗?怎么,这么快就忘了,没有剑,你还怎么寒?”
“可是我……我……我爹也没怎么教过我用剑。给我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常丹固然轻功好,可是手脚功夫可就差远了……这一点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无妨,不出鞘的剑才是利器。无招胜有招,悟去吧,后生。”吴一问粗里粗气的说道。
呼啦一下,吴一问遁形。
“悟透了再出来。否则别怪我干将无情。”
……
常丹不明所以,也不知道吴一问到底要干什么,但是他知道,干将的确无情。
罢了罢了,寄人篱下,不得不低头啊,长叹一声,靠在了一处墓碑前。
蹭干净了灰尘……
上面似乎有些字迹……
借着涌泉泛来的光,常丹看清了。
墓碑上刻着:雨过飞虹如一梦,且自开怀趁春风。
……
常丹细细回味着,他靠在墓碑上,呆呆看着泉水……
手中的剑还布满灰尘。
“不出鞘的剑才是利器……”常丹喃喃自语。
他忽的举起手中宝剑,心想我定要出鞘看看到底是什么宝贝放在这种地方。
噌一声,出鞘,没有寒光四射。
常丹有些发愣,眼前这把剑……嗯……
乍一看似乎锈迹斑斑,凑近来看,才发现原来剑身就是这样的纹理,就好像抹了朱砂,暗红色十分沉重。
剑柄纹龙,吞吐日月。
左看右看,常丹愈发觉得这剑有点来头。
果然,在靠近剑柄的地方看见了篆刻的铭文:赠左徒飞虹
常丹恍然大悟,这碑文原来说的就是这把剑,飞虹。
得了宝贝的常丹喜出望外,暗自道这吴一问不知道什么算盘,把自家宝贝送给我这样的外人,怕是另有所图吧。不过,既然到了我的手里,那就是我的。
常丹绕着十六座墓碑挨个看了一遍,原来,这飞虹剑是古时南楚王赠上卿的,后来动荡,上卿殉国,飞虹遗落,不知所踪。
常丹似乎懂了什么,飞虹曾经的主人以身殉国,如今又沉睡在墨问谷,墨问谷一向以道义为行事原则,这,也许冥冥中就注定了。而现在,飞虹握在了自己手中,这可能不是偶然,也许是必然。
常丹感到肩头有点沉重。
……
他靠着墓碑,仰望。朦朦胧胧中似乎有一株桃花开在岩壁上,十分扎眼。
“你悟到了什么?”吴一问的声音从头顶落下。
“这墓地里开桃花,你们墨问谷还真是风水宝地。”常丹嘲笑。
“趁春风。”吴一问悠悠说道。
……
………………………………
第十四章 扬州城下有悲声
一如往常的熙熙攘攘,一如往常的日日笙歌,一如往常的车水马龙……
扬州,自古以来便是骚客所往,文人弄墨之地,什么达官显贵,什么江洋盗匪,人来人往日出日落,有多少人在这烟花柳巷迷失,在青楼教坊梦断……
四月芳菲尽,不见夏花开。
扬州城下帐,天下一片白。
扬州城下,洛阳兵马已围城数日,却围而不攻,日日操练,盛势齐天。
老知府应天扬站在城头,凌乱的白发不时遮住双眼,伸出手颤颤巍巍的撩拨着……眼中全是迷茫。
自从收到了洛阳军主帅封刀的战书,他就夜不能寐。
“我儿……回来了吗?”应天扬缓缓说道,似乎有些难以启齿般的语气。
身后的两名校尉茫然,不敢接话,一旁的管家叹口气……
“回大人,公子去了墨问山已有数日,老奴已经派人遣书信去了墨问谷。想来,公子应该已经快到了吧……”管家也有些不知所措。
“这一次,洛风名正言顺的找了个借口谋我州府,老夫垂暮之年,命不久矣,这扬州以后,还得靠穹儿啊……卫锦啊,你跟我半生,如我至亲,若是……若是……城破之日,我儿未归,你便陪他浪迹天涯去吧,万万要护他周全,别再回扬州……别再回来……”应天扬情到深处……有些激动。
卫锦默默不语,眼眶有些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