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露檬露
“还有公主,你不能总是宠着她。自从你和她婚后,就住在公主府不回家了,你还得照顾下我姐和钱明珠的感受,还有时蓉肖瑛和那两个丫头。她们四个再是你的大丫环,毕竟也是你的女人,你偶尔也得雨露均沾。”
王铮再汗。
“我知道了。不是我不回家居住,前期是我不能回家居住,回家时又是战事开始之时,我忧虑战事,就没了别的念头。不过,以后我会注意,有事会勤和她们沟通,谢谢山娃,不愧是我的兄弟,你说的这些话,哥以前都没想到,是你提醒了我。”
“哥也是独自一人,公主府和县侯府以后都得有人继承,你也得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我说这些,也是想让哥别只想着我,你也得有儿子了,就算你不想让时蓉和肖瑛先怀上娃,也得让公主和钱明珠先怀上娃。”
………………………………
204章无奈之举
“可钱明珠和公主还不足十七,年龄还小,・・・”
“还说小还说小,你要是一直不娶钱明珠进门,只管不让公主怀上娃。流言蜚语真能害死人你知道不知道?我姐说,钱明珠现今都不敢出门,没脸见人你知道不知道?女子进了门以后,要是过了两年还没有怀上娃,就会以为自己有病,就会心里苦闷,就会在所有人面前抬不起头着人,就会被下人嚼舌根,就会・・・”
王铮连忙打断了山娃的话:“好好,我知道我都知道,这些我回家就做,按你说的做行了吧?”
山娃说的是事实,现在这个社会的女人,和前世的女子趁年轻时,只知道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有极大的不同。
现今的女子之所以那么早熟,全是被社会逼出来的。
十三四岁就开始考虑夫婿,而她们的夫婿也不能自己做主选择,全是父母为了家族的兴旺,和门当户对的人家联姻的结果。
夫婿的年龄比她们大了多少岁?夫婿的体貌性格如何?是文质彬彬还是抠脚大汉?
夫婿是懂文还是行武?是粗俗不堪还是懂礼仪知廉耻?夫婿是不是再婚另娶?
夫婿有几个小妾几个孩子等等,她们全都无权过问。
她们能做的,就是蒙着盖头被夫婿娶回家,然后就为夫家传宗接代,为夫家操碎了心的一生忙碌。
小小年纪结婚以后,为夫家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就是她们的使命。
连娘家带夫家的所有人,没人会考虑她们的身体,是不是已经发育成熟?没人会考虑现在的医术,会不会因为她们的年龄太小,身体还没有长开造成一尸两命。
所有人,甚至包括悲哀的女人自己,都是一心想着生子,生子,再生子。基本上就是一个生育机器。
王铮觉得,现在的女子很悲哀,可这个规矩是几千年来传下来的。
由于频繁的战争和医术的不够发达,人们的平均年龄仅仅只有四十多岁。
不这么做的话,就不能保证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没有足够的人口数量做基石,民族就会被欺凌被消灭。
现在的社会形态逼迫女子早熟,逼迫女子早婚生子。王铮仅凭一己之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社会现状,他只能向现实妥协。
山娃憋在心里很长时间的话,今日终于找个机会,和王铮说了个清楚。
而王铮,也知道了自己再也不能率性而为,他今后必须考虑自己女人的感受,他不能让自己的女人,长时间生活在苦闷之中。
他有义务让自己的女人一直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
因此王铮打定主意,燕京的战事结束后,回家就把钱明珠娶了。
既然不折腾她她就不高兴,就没脸见人,那就娶了她使劲儿折腾她,看她后悔不后悔?
钱明珠绝对不会后悔,被自己的男人稀罕了,才可能被使劲儿折腾,她只会求之不得。
玲珑双骄也是一样,即便不举行把她们收进房做小妾的仪式,也得先吃了她俩再说。
姐妹共夫一龙二凤左右插花,一枪双挑这种在前世只能意淫的美事儿,在现在却可以随性而为。
那一对儿姐妹不可能不同意,她们巴不得越早越好呢!
她们是一对儿一卵双生的姐妹,却被房相送给了王铮一个人,那么她们的命运也就早已注定。
她们俩姐妹共夫,一起羞人地伺候王铮,已是命里注定的。
不过,在现在的社会,这并不丢人,别说王铮的身份了,即便是一个普通人家的男子,只要养得起,娶一对儿姐妹花也属于正常。
对于女子来说,姐妹血缘相同心意相通,如果嫁给了同一个男子,就能保证姐妹俩在家里的地位,就避免了和别的女子争风吃醋,其实是一件有利无弊的好事。
也不能饶了翠姑,所有女人里她的年龄最大,她自小干农活,体质也好也最能承受。
折腾起来也就不用顾忌太多,她的翘臀最是性感,就用小狗式,一边打屁股一边可这劲儿猛造就是。
兄弟俩谈好了条件,王铮允许山娃做邓化的副手,山娃逼迫王铮回家后,得把他几位女人的事儿办了,还不能算日期用前七后八。
夜已深沉,明日一早还要赶路,于是各自安歇不提。
闲言少叙,数日后王铮刚到了涿州,就得到消息。
蒙辽军数万人马轻骑突进,围歼仅有八千步卒护卫的粮队,粮队的大车绵延十多里,极难全部防护周全。
结果,被蒙辽军一战即杀溃了粮队的护卫,一把火把二十万将士可食用十日的军粮,烧了个干净。
仔细询问后王铮得知,由于燕京以南有数十个县城,分布在方圆近千里的广大区域,蒙辽的南院大王韩德壤,责令各县的县令和守备军士等,驱赶百姓携带财物北逃后。
曹显责令韩庚和项梁,率六万轻骑分成了十多股,每股从三千到六千人不等,在近千里的区域内,四处围追堵截蒙辽军和百姓。
主要目的是,截回被驱赶着北逃的数十万汉家百姓。
次要目的是,杀灭蒙辽军原驻扎在各个县城的有生力量。
曹显的做法很对,他不能让数十万汉家百姓被驱赶到北方,继续被蒙辽人奴役。
可这么做,却导致郑军大营仅剩下少量轻骑,被敌军袭营时就只能死守,吃了点小亏。
并且,由于郑军的十多股轻骑分布的范围太广,还是忽东忽西行踪飘忽不定。
王铮在上京千里万急,急递给曹显让他派项梁守卫粮道的将令,曹显不敢怠慢,马上派出几十队哨探寻找项梁。
可面积太大时间太短,哨探还没有找到项梁传达军令,粮队已经被劫。
“娘的,韩庚和项梁是干什么吃的?这么重要的事情能想不到?”
王铮闻讯气的呼呼直喘粗气。
二十万将士十天的军粮,不是个小数目。
可这个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没了军粮则军心必乱战力大减。
在这个关键时刻,军心还不能乱战力还不能减。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郑军三十万人马的大溃败。
冷兵器时代的两军对垒,军心和战力以及战斗意志,是战争胜败的关键。
“今晚不再歇息,夙夜直奔燕京外的大营。”
形势万分危急,王铮不敢再做停留,他必须尽快赶到大营,接替曹显的指挥。
“诺。”
亲兵接令后,王铮一马当先打马狂奔,趁着夜色直奔近两百里的燕京大营。
第二日一早,王铮神色疲惫赶到大营南二十里,冲破了蒙辽军数百哨探的围追堵截。
在曹显亲率少量轻骑的接应下,好不容易才进了大营,他没有歇息没有洗漱,立即召开了紧急军议。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先说说。”
王铮靠在帅案后的座椅上,闭目沉思着说道。
他太累了,在上京养尊处优的生活,他很不适应这一千多里的急行军。
“前日蒙辽军再一次趁夜袭营,激战一个多时辰,敌军丢下八千具尸体后撤退。按照大将军的吩咐,我军这些日只凭营寨死守,没有出过营门一步,敌军无奈之下,这才截了我军的粮道。”
曹显忐忑回答道,他是三军主帅,粮道被劫他的责任最大。
护粮队的那八千步卒,根本不可能守护好绵延十多里的粮队,更不可能是蒙辽军数万轻骑的对手。
他没有提前想到敌军会截断粮道,也没有提前预防,可以说是个极大的指挥失误。
“项梁回来了没有?”王铮依旧没有睁眼就问道。
“末将在。”项梁也是心中忐忑,他也为自己没有考虑周详,提前预防敌军截粮而深深懊悔。
他是前军主帅,手下有四万轻骑,而中军的主帅韩庚才两万轻骑。
并且,这次韩庚,还是在西北部的十数个县城劫杀蒙辽军,距离涿州到燕京的距离最远,这次的蒙辽军截粮事件,和韩庚没关系。
“知道你和曹将军错在哪里了吗?”
王铮语气平淡问道,他知道,曹显和项梁早已是深深自责,他们都是领军的主帅,王铮也不能让他们太难看。
“末将知道,请大将军责罚,以后必会知耻而后勇,将功补过。”
曹显和项梁齐声答道。
“责罚就算了,打仗吗!胜败还是兵家常事,粮道被劫也自然不可避免,谁都不是完人,谁都会犯错的时候。问题是,犯了错以后怎么弥补?”
王铮稍一停顿就继续问道。
“现在的军心和士气如何?”
“将士们都不知道粮道被劫之事,军心和士气还好,大家都不想待在营内,都盼望出营和蒙辽军决一死战。”
“军粮够多少天食用?”
“三十万将士可食六日。”
“给涿州知州发一份公文,让涿州在五日内,调拨军粮送过来。”
“诺。”
军粮都是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转送,每座城池之间的距离也不远。
因此,涿州以南,蒙辽军很难突进去,就不用担心涿州以南的粮道问题。
主要提防涿州到燕京这一百多里,敌军轻骑悠忽来去的突袭就行了。
“嗯!敌军的三座大营,每个营盘里有多少人马?”
“回大将军,正北面的大营,是蒙辽军主帅韩德壤的中军大营,不会低于十五万人马。东西两面也各有八万人马左右,仅算燕京城外的蒙辽军,合计不低于三十万人。”
“燕京城里有多少蒙辽军?”
“大概四五万。”
“那就是说,蒙辽军在燕京的全部兵力,是三十五万。而我军大概有二十八万,也可一战。代老将军,你觉得,这仗怎么打才好?”
王铮坐正身体问代老将军道。
要说代老将军也是点背,曹显的攻击太犀利,也均是智取,一战快速夺门,十日间竟然就连下三座州郡。
代老将军率领十万步卒紧赶慢赶,也没赶上瀛洲、莫州、和涿州的战役,错过了攻克三座城池的功劳。
可他刚赶到燕京,就遇到了这次六七十万人马的大会战。
郑军因为轻骑不足,更因为曹显,没有指挥三十万人马作战的经验,不敢贸然出击。这几天一直按照王铮说的稳妥办法,凭营盘死守,绝不出战。
代老将军就也在大营里,憋闷了几天毫无作为,使他一雪前耻的愿望一拖再拖。
“老夫年事已高脑筋转的慢,也没有好办法。大将军只管下令就是,老夫甘做我军前锋,为我大军冲锋陷阵。”
这种大仗,代老将军虽然入军伍已经数十年。但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两军六十多万人马的大会战,事关重大,稍有不慎,就是三十万将士的大溃败,代老将军也不敢多说。
再说他也却是没有好的办法,他知道,自己不管怎么想,都没王铮考虑的周详,他也就不多费神思了。
王铮一看,代老将军是指望不上了,就转头看着坐在两边的将领问道。
“众位将军可有好的建议?”
“我等只等大将军下令。”
众将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王铮大是失望,可他也没办法,就连曹显和代老将军,都不敢做主的军国大事,别人敢说话就怪了。
无奈之下,王铮只得说道。“既然这样,那・・・好吧!传我将令。”
众将闻言唰的一声齐齐起身听令,甲胄互撞叮当乱响。
“着项梁挑选三个军,三位军司马率三万轻骑,即刻出发维护粮道。以后粮道再若有失,是谁的责任立斩不饶。”
“诺。”项梁躬身接令。
………………………………
205章 兵出奇招
“着曹显曹提督,即刻安排人手改编混编旅为独立集团军,邓化邓将军为军司马,李山为司马都尉。下辖四个军四万人马,两个为战械军,两个为骑军。不足的人数从代老将军带来的援军里补充。”
“诺。”
“着代老将军即刻改编那十万步卒,除了补充其他的各个军的人员外。再编两个集团军为新一集团军和新二集团军,简称新一军和新二军。新一军的军司马为申四,新二军的军司马为陈妍。原军的主将均降为副职。其他各职,按攻破那三座城池时,将校的军功大小授予要职。谁若不服,让他来找我。”
王铮此举,直接把陈妍从一个七品校尉,提拔成了五品的将军,属于军中临阵破格提拔。
陈妍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诺。”
“代老将军督领新一军和新二军,勤加训练,务必使两军的战力迅速提升。”
“诺。”
这十万步卒的前身,均是从大郑南方各州县抽调的卫戌军,和雁山卫的那些将士比起来,战力极弱。
不经过加强训练,不参加几场血战,根本就不敢交给他们重要的任务。
申四跟随王铮日久,能征惯战头脑灵活,提高士气鼓舞斗志和练兵的方法层出不穷,是新一军不错的主帅人选。
而陈妍虽然年仅二十六七岁,但她也已有十年军龄,更是经过上京城数个卫戌军的严加训练。
练兵她有一整套完善的办法,战法也是不拘小节灵活多变,又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
让她独领一个集团军,估计也没太大的问题。
何况,按军功,狗娃、石头、黑蛋儿和卫安、周强。也已有了做一万人的军司马或者司马都尉的资格。
再给陈妍派两个人做一军的主将辅佐,就不会出任何问题。
“其他各将士各司其职,严防蒙辽军再次袭营。众将士可有异议?”
“我等均无异议。”自代老将军和曹显,所有人齐声答道。
王铮虽然没说以后的仗怎么打,也没说啥破敌良策。
但大家都坚信,王大将军这位杀神只要一来到前线,蒙辽军的大败和攻破燕京城,就只是时间问题。
所有人,均对王铮充满了信心。
但大家都不知道的是,王铮现在,对他自己却很没信心,他还没想到破敌良策。
让卫晃从雁山卫出兵奇袭顺州、檩州和蓟州,是他围魏救赵乱敌军心的无奈之举。
至于眼下的战事,他真的还没有一点办法。
但没有办法就也是一种办法,凭大营死守虽不能大破敌军,却还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免三十万人马难以统筹调度造成失误,就不和敌军的三十万轻骑野战,只依仗坚固的大营坚守不出。
郑军的三十万人马,仅仅扎了一座大营,没有给敌军从小到大,一个个打破郑军营盘的机会。
而敌军是守城战,也没有攻破大营的足够战械。因此,蒙辽的南院大王韩德壤,也无奈他王铮何。
军议后,疲累至极的王铮转身去睡觉歇息了。
王大将军既然还能睡得着,那就不可能有大事儿,大家就更放心了。于是其他将领各司其职尽皆散去。
曹显安排了韩庚、万喜和高丕,带领部分文武,协助邓化和代老将军改编独立军和新一军新二军。
至此,郑军共计下辖八个集团军近三十万人马。王铮要率领这三十万郑军将士,在燕京城下,和蒙辽军决一死战。
大郑和蒙辽以后的命运,就在这一战后揭晓。
若大郑胜,蒙辽三十万兵力被歼国力大减,以后就不再是郑军的最大威胁,被大郑逐渐蚕食只是早晚的事儿。
若蒙辽胜,大郑就也会国威大减,仍将退回原来的边境。三五年内,也无力再次北征燕云十六州。
王铮一觉睡到天色黑透了才醒,他起床洗漱之后,简单吃了点食物,就钻进了中军大帐思谋破敌良策。
王铮在大帐内思虑半天,想的头发都快白了,一条计策才算在他的脑海里渐渐清晰。
亥时初,曹显和代老将军挑开大帐的门帘走了进来。
如今,这座大帐算是三人共用的中军大帐,曹显和代老将军的指挥所也在这里,因此无需禀报。
“哈!你们去哪了?看着风尘仆仆的,打仗去了?”王铮开玩笑道。
“大将军不发话,哪会有仗打?我和代老将军巡营去了,娘的,这么大的营盘,仅是跑了三分之一就能累死人。”
曹显一边拍打着身上的尘土一边嘟囔道。
“正巧,我正有事找你俩商量,你俩就来了,快坐。”王铮笑呵呵地为代老将军拉开座椅。
曹显一看王铮的神色,就知道他已有了注意,也是心下大定。
“啥事儿?快说快说。”代老将军也心急道。
“是这,蒙辽军不是摆开阵势想和我军决战吗?咱们就偏不和他们决战,咱们就凭营寨死守不出,必会气死韩德壤。”
代老将军和曹显大汗,两人不约而同齐声问道。
“这就是你想到的破敌良策?”
“对啊!有什么不妥吗?”王铮纳闷问道。
“没有,没有不妥。”代老将军和曹显再汗。
真要能气死韩德壤,倒也勉强算是破敌良策。可是,韩德壤一代枭雄智谋无双,他怎么可能会被这么拙劣的计策气死?
两人甚至想,王铮这是把他俩当成了小孩子,哄着玩儿吧?
“哈!咱们死守营寨,即不退兵也不出战,就和蒙辽拼国力,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坚持不住退兵了,那么谁就败了。败者退出燕云十六州归胜者所有,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法大道。这法子怎么样?”
王铮貌似满怀希冀地问道。
“这法子・・・真不怎么样?”代老将军和曹显再次异口同声。
他俩汗了又汗,对王铮的这个破敌良策兵法大道实在是无语了。
“哈哈!看你俩那张臭脸,逗你们玩儿呢!”
王铮把自己的愉悦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哈哈大笑极为兴奋。
不管王铮想没想到别的计策,但就是他的这份儿兴奋劲儿,郑军暂时就不会有大麻烦。要不然,他不可能这么高兴。
“看你俩,都快哭了,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这么不经逗,真没意思。”
“大将军,看我俩都一大把年纪的份儿上,你说实话好吗?”
曹显愁眉苦脸说道。
“按年龄,老夫都能做你的爷爷了,你这混小子,还逗我玩。你要不是三军主帅,我揍死你我。”
代老将军也愤怒说道。
“你揍我?嘿嘿!你都老成什么样了,还打得过我吗?”
“要不再试试?”代老将军自然不服老,马上就站了起来捋胳膊挽袖子。
“试试就试试。”王铮当然毫不示弱立马应战,他一拉座椅也站了起来。
曹显稳坐钓鱼台,翘着二郎腿打着拍子喝着茶,冷眼旁观大郑两位上柱国的肉搏。
代老将军相距王铮五六步,对着王铮抱拳一揖后,马上就把身体弯成了九十度,单腿独立两臂张开摆了个架势。
“小子接招,我先来一招白鹤晾翅。”
王铮也是相距代老将军五六步站定身形,见招拆招:“我有古树盘根。”
“我有力劈华山。”
“我霸王举鼎。”
“看我的卸磨杀驴。”
“哼!雕虫小技尔!还你兔死狗烹。”
“哈哈!小子还真厉害。吃我绝命三招懒驴打滚、恶狗扑食、野猪甩臀。”
“啊呀不好,・・・
王铮怪叫一声,急忙连连应对,一连串的救命招式接连使出:“苍鹰搏兔、虎啸山林、饿狼摆尾。”
好吧!两位上柱国忙里偷闲闲的蛋疼疼不可忍。各自使出自己的看家绝技,不是禽兽的招式就是家畜的绝招,在中军大帐里闹着玩呢!
最后,两人是势均力敌半斤八两不分胜负。
但代老将军嘴上还是沾了点便宜,他就像是大获全胜似的,洋洋得意撇着大嘴说道。
“承让承让。”
王铮不和老家伙一般计较回答:“好说好说。”
这次的肉搏也就结束了,自始至终,两人谁都没碰谁一下。
玩闹过后言归正传。
“是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