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令,自此刻起,放弃燕京东门,把燕京南门作为主攻目标。所有火炮日夜不停,轰击燕京南门,把燕京的南门给我轰为平地。传令所有大型投石机,日夜不停往瓮城内延伸抛射开花弹,把瓮城内的深沟炸平。”

    “娘的,我大郑足够富裕,我就不信,我不能用精良的战械和无数的炮弹,减少将士们的死伤?”

    “唉!虽然慢了点,虽然会浪费无数的钱粮,却也是最稳妥的办法。”代老将军无奈叹息道。

    “钱粮算个屁,将士们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慢点就慢点,我预估的时间是,一年半打下整个燕云十六州,现在才打了半年不到,时间很充足,和韩德壤慢慢耗。我大郑的国力支撑的起,可蒙辽不出仨月,绝对撑不下去。”

    说到这里,王铮突然色迷迷地一笑:“嘿嘿!我要让肖太后那个老妖婆,亲自跑来向我求和。老子也看看这个蒙辽的历史上,最有魄力主见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个什么模样?”

    曹显和代老将军对肖太后了解不多,甚至整个大郑的官员,都不清楚肖太后在后世是多么的有名。

    可王铮知道,他小时候听的评书,看的小人书以及电视、电影,有很多杨家将的故事,对肖太后的事迹耳熟能详。

    他流着鼻涕泡穿着开裆裤的时候,就曾发下的宏愿是,长大后要娶穆桂英当媳妇。

    可他长大后才知道,穆桂英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他想要娶穆桂英当媳妇的宏愿,注定会落空。

    现在,他既然稀里糊涂的,穿越到了大郑这个莫名其妙的朝代,却还有希望见到历史上,唯一真实的古代人肖太后,他怎能不想见见那个传说中的女人?

    并且,肖太后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她还是蒙辽历史上最漂亮的美女之一。

    虽然一直说她是个老娘们儿,但此时的肖太后,应该也才三十多岁,正是最丰润迷人的时候。

    此时,王铮的内心里,一些很不正常的想法渐渐滋生。

    如果,让历史名人,被称为女中豪杰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肖燕燕,给他侍寝的话,那滋味儿有多美?

    身体的感觉估计都一样,不,不会一样,肖燕燕已经生了好几个孩子,太松,不会比别的女人更好。

    但是,心里的感觉不一样却是绝对的。女子千千万,基本都一样,可是睡了历史名人的心里感觉,那就有很大差别了。

    军事上征服了蒙辽,王铮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床上能征服了肖燕燕,王铮却觉得成就不小。

    只是,他的想法注定不能对人言,说出去能被人笑死。

    “哈!瞧你的笑容,那么猥琐,你不会是想让肖太后做你的小妾吧?”

    曹显看着不正常的王铮愕然道,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王铮这么色迷迷的说一个女人。

    王铮被看穿了心思,顿时就觉得脸上臊得慌,他佯怒说道。

    “胡说啥呢?那个老娘们儿,我会看上她?”

    “哈哈!她今年大概还没有三十岁,也并不算老,正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好时候,老夫觉得,你小子能收她做你的小妾,也不赖。”

    代老将军也开玩笑道。

    王铮以为代老将军记性不好,把肖太后的年龄记错了,也没在意他说的,肖太后现在的年龄的事儿。

    “你个老不正经,也混说。肖燕燕死了男人是不假,可他现在有韩德壤这个情人,两人明目张胆出双入对,连蒙辽圣宗都把韩德壤当成父亲对待。我会看上她一个三手女人?嘁?”

    王铮撇着嘴不屑说道。

    历史上的传说是这样,王铮也不知道,现在的韩德壤是不是,已经成为了肖太后的入幕之宾。

    “连这个你都知道?细作没说过这事儿啊?”曹显诧异道。

    王铮当然不能说,他从后世的野史中,听说过韩德壤和肖太后的事儿。

    不过,据历史记载,韩德让和承天皇太后有过一段特殊关系,所谓“有辟阳之幸”。

    路振《乘轺录》载:“萧后幼时,尝许嫁韩氏,即韩德让也,行有日矣。・・・耶律死,隆绪尚幼,袭虏位。萧后少寡,韩氏世典军政,权在其手,恐不利于孺子,乃私谓德让曰:‘吾尝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自是,德让出入帏帐,无间然也。”

    书上虽有记载,但很多史学家也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历史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是当事人的话,谁也说不出正确答案。

    后世的历史老师袁腾飞,说过的原话是:历史真真假假,留下的未必就是真像,战争输输赢赢,输掉的其实也有说头。(好像这么说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期袁老师的百战奇谋,开头的几句话,就是说历史的真假难辨。)

    王铮不知道,肖太后现在和韩德壤是不是情人关系?如果是,他当然看不上一个三手女人。假如不是,嘿嘿!那就另当别论,有机会了再说。

    至于历史上的记载,从开始的口口相传到记载下来,中间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有过多少人的个人认为和个人判断,传到后世,往往只会有真相的一两成,王铮不完全相信历史。

    比如玄武门之变,这件事儿也许是真的,李建成也许真是李世民杀掉的。

    但除了这两点的真实性毫无疑问,别的全是李世民登基后,他手下的史官根据他的需要修改过的,已经不太靠谱。

    再比如历史记载,萧太后私下对韩德让说的话,萧太后‘乃私谓德让曰’等等那一段话。

    王铮觉得既然是私话,就应该是两人在床头帐尾说的悄悄话,那别人是怎么知道怎么传出去的呢?

    别人即便是听到了,传出去的时候是不是原话呢?又是传了多久经过了多少人的演绎,才被记录下来的呢?

    而路振不是蒙辽的内宫宫女,或者是太监一类的,而是北宋的史学家。

    他听说蒙辽皇太后的宫闺密事后,记录《乘轺录》时,萧太后和韩德让说的私房话,是不是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

    因此,王铮对于肖太后这个小寡妇和韩德壤的艳史,不太当回事儿。他只要没有证实他俩有关系,就还对肖太后有些许的性趣。

    “不可能,韩德壤已经五六十多岁了,肖燕燕贵为皇太后,她会看上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

    代老将军以肯定的语气说道。

    “啊?・・・”王铮只知道韩德壤,却不知道他的确切年龄,闻言顿时就好奇道。

    “韩德壤怎会是五六十岁?他不是还和肖太后订过婚吗?当年,肖燕燕作为蒙辽的宰相之女,她会和一个四十岁有妻有子的老男人订婚?”

    “你听谁说肖燕燕是宰相之女了?她是蒙辽一个小部落酋长的长女,她爹现在还活着。她也从来没和韩德壤订过婚,她十四岁就嫁给了蒙辽的景宗,就生了耶律隆旭一个儿子。”

    代老将军言之灼灼,王铮却被弄懵了。

    代老将军说的,咋和他知道的肖燕燕不一样呢?

    难道,这个蒙辽的肖太后,只是名字和他知道的那个萧太后相同,却不是一个人?

    再仔细一想王铮才恍然大悟。

    “娘的,这个大郑本就不是北宋,只是有些发生的事情,有些人的名字,恰好和北宋的相同而已。这么简单的事儿,我咋又糊涂了?”
………………………………

216章 做妾的妄想

    “不仅如此,传闻说,肖燕燕自蒙辽的景宗死后,熟读汉家典籍的她,也像汉家的女子一样,极守妇道,从无任何风言风语,这才得到了蒙辽人的拥戴。”

    “那蒙辽的圣宗今年多大了?”

    “十二岁,因此肖太后才监国摄政。”

    代老将军戎马一生,十多年前还曾做过松江卫的提督,和蒙辽厮杀了多年,当然比王铮这个半瓶子醋,更了解蒙辽的肖太后。

    换句话说,王铮平时只研究蒙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还是第一次和别人谈起,蒙辽的重要人物肖太后、圣宗耶律隆旭以及韩德壤。

    也就是说,以前他对蒙辽军那些大人物的了解,全是他后世对辽国的所知所闻,和现在这个蒙辽根本就不一样。

    “十二岁?···”王铮又懵了:“肖燕燕不是应该三十多了吗?她的儿子不是应该十五六岁了吗?咋才十二岁呢?”

    “胡说八道,···”代老将军怒叱王铮道。

    “你不想收她为小妾就罢了,侮辱她作甚?肖燕燕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位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奇女子。她无论治国安邦还是军事才能,比蒙辽史上的任何一位帝王都强。她十四岁出嫁十六岁生子,她今年满打满算也不足二十九。”

    王铮不知道自己哪里侮辱肖燕燕了?也不知道代老将军为何对她这么推崇?

    他没空问那个,他现在只想知道,周岁还不足二十九岁的肖燕燕,长相如何?

    她要是长得一般就算了,她如果也是绝世倾城的罕世之姿,那么···就不计较她生过一个孩子了,收她做小妾也不是不行。

    “哎!代老将军,肖燕燕的长相如何?”

    “肖燕燕的长相到底是如何?老夫没见过,也不清楚。不过,据传闻说,肖燕燕是蒙辽境内,百年难得一见的美貌女子。”

    “哈!百年难得一见?那就好,那就好。我决定了,等几天就收了她,做我的通房老丫头,她要是有个十七八岁的女儿就更好了。”

    王铮兴奋地搓着大手,淫…笑着说道。

    曹显看着王铮撇撇嘴,代老将军张开腿,坐的更舒服了些。

    他俩都看不惯王铮的这一副,打算母女通杀的色迷迷的嘴脸。

    王铮和代老将军以及曹显,在这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压根也没打算问问。在现在的这个世界上,应该是幅员最辽阔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小寡妇皇太后肖燕燕,看没看上他王铮?

    不过,肖燕燕假如也看上了王铮,按照契丹的风俗习惯,她想嫁给王铮的话,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契丹为了避免家产外流,也是父死子承的制度。后来严重汉化,觉得父亲死了以后,儿子再娶除了亲生母亲外,父亲所有小老婆的行为,伦理道德说不过去,这才慢慢地改了规矩。

    可契丹地广人稀,就更是鼓励生育,即便是贵为皇太后,也还是允许改嫁的。

    为了儿子,为了巩固皇权,嫁给儿子的叔叔是最好,嫁给外人也行,只要对国家有益,嫁给谁都行。

    古代的女子,生命的意义,确是为了夫家为了家族而活。

    别说是1000年左右的北宋了,就是后世清朝的孝庄皇太后,为了儿子顺治的帝位稳固,不也是要无奈地下嫁,当时大权在握的多尔衮吗?

    王铮现在是大郑的重臣,是特别重要的武将。

    假如蒙辽即将灭国,肖太后无奈之下,她如果嫁给王铮以后,王铮就会松松手,放蒙辽一马。

    到那时,她选择下嫁王铮的可能性,也不是一点都没有。

    当然,虽然现在的战事胶着,蒙辽离被灭国也还远。

    但王铮三人,已经打定了注意要暂停步卒攻城,只用炮轰和蒙辽耗下去,说点轻松话题开个玩笑过后,谁也不会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王铮对肖太后会有点心动是不假,但美女多了,会让他心动的也多了,公主郑妽的娘亲庞贵妃的风情,还曾让偶然动过心呢!并不说明他就不是个正常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征服天下美女的念头是个男人都会想想,征服一个既是皇太后又是美女,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熟妇人妻的念头,所有正常的男人也都会很渴望。

    王铮就是个正常的男人,他自然也会有,所有男人都会有的这种念头,这一点无可厚非,不用大惊小怪。

    再说了,假如真娶了肖太后,不但对蒙辽有极大的益处,对大郑的好处也不小。

    那样的话,大郑不费吹灰之力,就算已把蒙辽收入囊中做为属国驱策。

    两国再无战事,再无将士的死伤和钱粮的浪费。最主要的是,两国的百姓再也不用受战乱之苦。

    还有一点,假如大郑把蒙辽收为属国,就可以避免蒙辽在数十年后被金国所灭,就可以利用蒙辽对付女真人。

    等把女真人也打服帖了,就让蒙辽和女真联起手来对付蒙古。

    这样的话,蒙辽、金国和蒙古,三家打生打死。谁也奈何不了谁,大郑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这三个国家加起来的幅员更辽阔,境内数百个民族部落,大郑要是派兵全部占领的话,太艰难。即便能占领也不好管理,光是灭火都灭不完。

    因此,王铮的打算是,等他们打的三败俱伤筋疲力尽了,再派出一支偏师轻松占领,把那一大块版图并入大郑。

    以人为主的思想,王铮已是根深蒂固,即便现在有很多人不理解,都认为他把普通士卒的性命,看的过份重要了些。

    但他却坚持己见,宁愿和蒙辽耗下去,宁愿浪费数不尽的钱粮,也要暂停步卒攻城,也要减少将士的死伤。

    其实,王铮太爱惜将士生命的做法,曹显和代老将军虽然很赞成,可他们同样也很不理解。

    在这个皇权高高在上的封建冷兵器时代,普通士卒的生命,其实贱如草芥。

    自古以来,为了战争的胜利,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又所谓慈不掌兵,为将者爱惜士卒不假,主要却是为了笼络人心,让士卒战时更不怕死,更加的为主将卖命。

    像王铮这样没有理由爱惜士卒的,一个还没有过。别人不太理解他的行为,其实同样属于正常。

    自王铮的军令下达之后,将士们就不再攻城。可郑军的火炮和大型投石机却没有闲着。

    已经不再是郑军主攻方向的东门被放弃,郑军任由蒙辽军又是抢修城墙又是修葺吊桥,却理都不理。

    每日十二个时辰,郑军的一百多门火炮和十几架大型投石机,却对准了燕京城的南门以及里面的瓮城,昼夜不停的轰的没完没了。

    火炮烧红了炮膛,就停下来冷却后,换一拨将士继续轰。投石机的部件损坏了,就拆下来换个部件,继续往瓮城里投射炸药包。

    现今,大郑除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行动外,别的地方也没有大的战事。兵部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燕京,兵甲战械炸药包等等军资,也是不限量供应。

    朝堂的所有文官武将,都知道燕云十六州对于大郑的重要性。

    不知道的王铮也会逼着他知道,敢反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那就是乱臣贼子,就人人得而诛之,就会落下千古骂名。

    因此,经过王铮的不懈努力,现在大郑的朝堂上下,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均是无比的支持。

    就在王铮和曹显以及代老将军,在开着玩笑谈论蒙辽的小寡妇肖太后的时候。

    上京城皇城内皇上的御书房里,皇上房相和吕相等,一干朝中重臣,也在说着轻松的话题。

    “皇上,王大将军仅用了数月时间,就已拿下了燕云十六州的大片地区,确是可喜可贺呀!以臣看,不超过三个月,燕云十六州全境,必会被王大将军收入囊中。”

    吕相捋着胡须满脸微笑着说道。

    大郑十天才有一次大朝会,平时,大臣们为了不让皇上忘了自己,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有事没事都会找个理由,来到皇上的御书房,找皇上郑成拉呱一番。

    即便是实在没事可谈,也会东扯葫芦西扯瓢,东家长李家短,三只蛤蟆五只眼地撤一阵闲篇。

    “那是,朕的女婿自然是极有本事的,哈!朕当初独具慧眼,于千万人中,一眼就看出了王铮的不凡之处,当即决定把王铮连升数级,直接从一个农家小子提拔为五品的将军,还授他天子剑可便宜行事。哈哈!如今,他的确没让朕失望。”

    这话一举两得,即夸了王铮,也表扬了自己,皇上郑成也很是得意。

    可他却忘了,他当日独具慧眼是有点儿,他将死之际被王铮所救,存有报恩之心也有点儿。

    主要却是因为,当时郑军将士全被哒突军打乱了。他的身边,仅有文官房相和只善纸上谈兵的陈斌两人保驾,他实在已经无人可用,不得不病急乱投医任用王铮才是事实。

    不过,那些现在他都忘了,他只记得自己的独具慧眼了。

    郑成即便是皇上,他也有虚荣心,是个人都有虚荣心,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哈哈!皇上果是慧眼如炬,王铮也确是有将相之才,我大郑有了他,可是受益匪浅啊!”

    房相也赞叹道。

    “哈哈!那是自然,要不然,朕能挑他做洛阳的夫婿?”

    皇上郑成眉飞色舞,继续自吹自擂。

    他又把当初,他坚决拒绝了钱望所提的,把郑妽嫁给王铮的办法。

    硬是看不上王铮,仗着自己的权威,却硬是乱点鸳鸯谱,把钱明珠许配给王铮为妻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为这事儿,后来他知道郑妽居然偷偷跟着王铮,私奔到了澶州同居月余后。他甚至还后悔烦恼了好些天,愁得头发都差点白了。

    后来还是房相为他出了个糊弄人的馊主意,他才保住了皇家的颜面。

    人逢得意之时,只想能使人高兴的事情,主动遗忘烦恼的事情,属于本能,无可厚非。

    吏部尚书钱望听到这里,却有些心里不悦,他暗中朝着皇上翻了个白眼。

    心说:哼!你女儿已经嫁给王铮了,你是得意了。可我孙女儿还在那悬着呢!

    那个混账,赐婚都一年了,他居然还是没有任何反映。别说是三媒六聘了,他竟然提都没提过此事,气死老夫了啊!

    钱望旁边坐着的兵部尚书陈琦,看到了他对皇上的不满,于是就连忙说道。

    “哈!要说,王大将军也确是有能耐,当年太祖两次北伐耗资亿兆,折损了数十万将士都没办成的事情。现在,他不过仅用了半年不到,燕云十六州的十个州郡,已经尽入我大郑之手。不仅如此,他在燕京城外,仅用了八万骑军和二十六万步卒,就硬抗蒙辽的四五十万轻骑。并且,一战即剿灭了蒙辽军的二十多万人马,缴获无数,实在是难能可贵。”

    陈琦先是夸奖了王铮一番,然后话锋一转对钱望说道。

    “钱相,你得婿如此,也可傲世满朝文武了。”

    没想到,钱望听后却是更不高兴了,他满脸怒气地说道。

    “陈相别和老夫提那个混账,提起他我就来气。”
………………………………

217章 王铮那厮忒混账

    皇上郑成诧异道:“嗯?钱相此言何意?那小子又和明珠胡闹了?”

    “他要是和明珠胡闹就好了,···”

    钱望依旧恨恨说道:“他是压根儿就不理明珠啊!皇上,您给老臣的孙女儿赐婚是一片善意。可那个混账向来就和老夫不对付,连带着他也不待见老夫的孙女儿。皇上,明珠有了夫婿却不受夫婿待见。她苦啊!她的苦无处诉说,只有每日以泪洗面啊皇上。”

    “有这事儿?他们不是还没大婚吗?朕赐婚了就已是事实,王铮不敢反悔是不假,可他俩还未成婚,尚且不能说他不待见明珠吧?”

    皇上郑成还不知道,王铮都没和钱明珠行过聘礼的事儿。他觉得两人现在应该就差举行婚礼这一步了。因此才这么说。

    “皇上,您已赐婚一年之久,可王铮那厮直到此时,也没和明珠行聘礼,更没来老夫家里谈论过明珠的婚事,逢年过节都没给老夫送过一个糕点。皇上啊皇上,老夫的心里苦啊!明珠更苦啊!”

    说到这里,钱望差点哭出来。

    王铮认为钱明珠还小,想等等再和她结婚的做法,在现在的社会,却很难让人接受。

    现在,钱望在满朝文武面前,甚至都抬不起头,都没脸和别人说话。

    这还是王铮不搭理钱明珠,假如他以后要是和钱明珠合不来,找个理由休了钱明珠。那么,钱望的整个家族,就更没脸见人了。

    “此事当真?”皇上也变了脸,他也不能容忍自己给王铮赐婚日久,那货却到现在也不和钱明珠行聘的事情。

    按规矩,赐婚后不出半个月,双方如果均已到了成婚的年龄,家中也没有父死母丧这样的大事件,是必须请托一个媒人,和钱明珠商议行聘事宜的。

    并且,一年内也必须举行婚礼。像王铮这样的情况,按现在的风俗,是对钱望家族极大的侮辱,是个人都难以忍受这种侮辱,钱望的难处也可以理解。

    “老臣怎敢欺骗皇上。”钱望言之灼灼。

    “哇呀呀,王铮那厮欺人太甚?来人,···”

    皇上果然大怒,自己给他赐婚日久,可王铮那厮居然没有任何反映。

    他这是蔑视皇威,这是侮辱君上,这是不把他这个皇上和钱望一家放在眼里。

    王铮此举,实属罪大恶极万不可恕,必须对其施以严惩以儆效尤。

    于是皇上突然一声怪叫后,就想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