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铮还是不急,他依然不让步卒攻城,却让所有火炮,和大型投石机抵近了轰击,他要把所有的瓮城城墙,也轰成一地残渣。
不出王铮所料,燕京城如果任由郑军打下去,早晚必备攻破。
郑军不急不躁,可燕京城内的蒙辽军压力太大,已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所有将士的士气一天天的消沉,消极厌战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再过不久,郑军根本就无需攻城,蒙辽也会军心大乱产生哗变。
韩德壤终于扛不住了,他再出昏招,派出了两队轻骑共计三万人,分从燕京城东西两门疾驰而出,想要摧毁郑军的火炮和投石机。
可王铮哪会让蒙辽军如意?他急令项梁率四万轻骑尽出,分兵堵住蒙辽军的夹击,然后又号炮传令左军万喜和右军高丕,各率两万步卒左右包抄。
然后再令独立军的两万轻骑尽出,左右各一万人马,堵死了燕京城的东西两门区域,防备敌军再出援军接应。
他又让韩庚,亲率两万步卒从中军大营里出发,直扑蒙辽军,他要尽歼这三万蒙辽军的轻骑。
就这样,四万轻骑和六万步卒,包围了蒙辽军的三万人马,邓化的两万轻骑阻挡蒙辽的援军。
一场歼灭战就此展开。
三万战意不强的蒙辽军儿郎,根本不可能是郑军十万人马的对手。不久即被杀的溃不成军。然后就是被韩庚和项梁追着屁股砍杀。
而邓化也不虚此行,韩德壤不敢让这三万轻骑被郑军全歼,一看情形不对,即刻派出了两万轻骑从北门而出,绕城救援。
却被邓化等了个正着。郑军的十二万人马,围歼蒙辽军的共计五万轻骑,就像是大人打小孩子,没有压力就已完胜。
此战,蒙辽军头一批三万人马几乎被全歼,仅有两千人左右杀出了重围。后一批的两万人马,也被邓化用霹雳炮等大杀器,弄死了六七千人,其余的狼狈逃往北门。
邓化衔尾追杀,想要一举夺取北门。可蒙辽军吃一堑长一智,看到郑军杀来,不等自家儿郎全部进城,就已下令关闭了城门升起了吊桥。
邓化无奈,只得派出一个旅的弟兄,追杀没有进城狼狈北蹿的敌军,他得胜回营打扫战场。
“哈哈!此战过后,燕京城内最多还剩四万人马,这一次,攻破燕京的时机才算是成熟了。”
战后,中军大帐里,曹显哈哈大笑着说道。
“还不行,再等几天再说。”王铮沉思着说。
“怎么还不行?”代老将军着急问道。
“蒙辽的粮草大库还没有被点燃,咱们围城的时间也太短,瓮城也还没被轰的失去作用,蒙辽军的军心士气还不是太弱,再等等。”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瓮城失去了作用,就差不多了。”
“那些细作兄弟,怎么还没有动手?难道那天的号炮传令声,他们没有听到?”曹显嘟囔着说道。
不出王铮所料,又过了三天后,就在瓮城被射程更远的火炮轰的千疮百孔,数处倒塌,城墙上的蒙辽军战械,也被郑军的大型投石车投出的炸药包,炸的几乎尽毁的时候。
哨探突然来报,燕京的西城区域突然燃起了大火。
王铮等人连忙出了帅帐,登上望楼观看。果然,燕京西城的蒙辽军大库方向,烟雾弥漫火光熏天。
“哈!看来,那些细作弟兄终于找到了机会。”曹显大喜。
“可那些弟兄,恐怕也回不来一个了。”王铮喃喃道。
“唉!是啊!不过,这也没办法。”代老将军叹息一声说道。
又过了三日后,总攻燕京的战斗开始。卯时初刻,三通鼓后众将聚齐。
“令:项梁率所有轻骑,带三十门火炮,堵死燕京的东西北三座城门,不准放出一个敌军。”
“诺。”
“令:韩庚率中军,石坤率后军,申四率新一军,陈妍率新二军,由代老将军统领调度,杀进城内。”
“诺。”
“令:万喜率左军做预备队,随时准备接应。”
“诺。”
“令:邓化率两万轻骑,散开燕京城三十里的各要道,严防敌军的援军增援。”
“诺。”
“令:右军高丕守好三座大营,不得有任何失误。”
“诺。”
军令一下,快憋疯了的郑军将士们如同出闸的猛虎,迅猛地向燕京的南门扑去。
经过十多天不停歇的炮轰,燕京南门大概三里左右的区域,早已没有了一段完好的城墙,大部已坍塌成了一堆瓦砾。
郑军将士根本就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直接就冲进了瓮城。
而瓮城内,地下的深沟也早已被炸平,三面的城墙也坍塌了近半,岌岌可危矗立着的不多残墙,上面的战械也已剩余不多。
尽管蒙辽军紧急从别处搬运战械过来。
可郑军在总攻以前的一刻钟,二三百门火炮还在猛轰。
蒙辽军也没有时间机会,安装大量的战械,不多的十几架小型的弩车,刚刚组装好,郑军就已冲到了瓮城内,大弹弓弹射的霹雳炮飞的更远,铺天盖地一般就飞上了城头。
把那些不多的战械,瞬间就炸的支离破碎难以再用。
不得不说,王铮仁慈的心,挽救了不少将士的性命。这一次攻城,郑军将士在瓮城内的死伤,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可蒙辽军也不是吃素的,在韩德壤的亲自指挥下,攀登瓮城城墙的郑军将士,也被蒙辽军仿制郑军所做的炸药包,炸的狼狈不堪死伤遍地。
“娘里个腿儿的,・・・”战场总指挥代老将军,也学会了王铮的骂人法,他啪地吐出一口唾沫,指着瓮城的东西城墙嚎道。
“传令申四和陈妍,迅速沿着城墙攻击前进,把城墙上的敌军给我消灭干净。”
“诺。”
申四在左陈妍在右,他们俩的任务是顺着城墙向里杀,把瓮城城墙上的敌军清理干净后,再返回身,顺着城墙向燕京的东西城门攻击前进。
此时的申四,没了眼珠的左眼带着一个眼罩,却依然是冲在最前面,他的百余亲兵也是舍命相护。
在蒙辽军的眼里,生吃了自己的眼珠的申四就是一个恶魔。
此时看到这个恶魔,居然浑身鲜血杀到了跟前,蒙辽军由于粮草大库被烧,更由于和郑军交战总是被虐杀,就没有胜利过一次。他们本就不多的斗志,此时就更是脆弱不堪。
陈妍女中豪杰枪法出众,她的亮银枪指东打西,手下就没有三合之敌。两人顺着瓮城的城墙拼命向里冲杀。
蒙辽军没了远距离攻击的战械,投射炸药包杀伤郑军,在百步左右的近距离内,就只是武装到了牙齿的郑军的小菜,只有受虐的份儿。
霹雳炮、火爆箭、神臂弓和诸葛连弩大发神威,不需和蒙辽军近身肉搏,就已屠杀了大部分的敌军。
加上这一次有了大弹弓,也能把霹雳炮投射的更远,郑军的战力更是成倍扩大。
郑军的攻势如滔天巨浪,蒙辽军根本抵敌不住,无奈只能边打边撤。
还不到半个时辰,郑军已经杀进了城内,顺着大街向城内冲杀。
“中军甲军向左,乙军向右,其余诸将士继续向前冲,不管是大街上还是小巷里,给老子狠狠的打。”
将士们冲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韩庚眼冒凶光恶狠狠下令道。
平时,曹显的这些兄弟们都是嘻嘻哈哈的,可只要到了战时,每一个都是如饿狼一般的奢杀。
蒙辽军不堪郑军的压迫攻击,连连后退,直到过了城中心,终于开始了大溃退。
无数的蒙辽军士,不顾韩德壤的将令,打开城门就想出城逃窜。
可等在城外对着城门的,是十门郑军泛着幽光的火炮,和数不清的郑军轻骑。
城门刚一打开,项梁一挥手,一个小型的开花弹就已被射了过来,在城门洞内蒙辽军的人群里爆炸,立马把蒙辽军的溃兵,炸的人仰马翻死了一片。
郑军这是,要把蒙辽军赶尽杀绝的节奏。
侥幸冲出去的蒙辽军士,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蓬箭雨,侥幸再逃过三棱破甲锥虐杀的蒙辽军士,再遇到的就是诸葛连弩更近距离的劲射。
蒙辽军士层出不穷泼命猛冲,可城门洞就那么宽,仅容三四骑并行冲出城门,郑军将士就不慌不忙,一个个地把蒙辽军士屠戮的没完没了。
在城内是被虐杀,冲出去也是死,到了后来,不想死抛下兵刃,投降的蒙辽军士越来越多。
至巳时末午时初,战事结束。
郑军将士不耽误吃午饭,就已拿下了,蒙辽南方最重要的政治及经济文化中心,坚城重镇燕京。
只要燕京被郑军拿下,燕云十六州基本就已不需太担心。
其他城池兵微将寡,近百年里,城池也没有得到过有效修护,破败不堪。就更无法抵抗郑军火炮的轰击。
燕云十六州被全部收复,已经不需要太久。
“哈!在燕京城外熬了这么多天,今日总算是没用太大的代价,就轻松破城成功。王大将军的良策,虽然费了不少钱粮,却委实减少了不少,我郑军将士的死伤啊!”
这一次的攻城战,万喜的左军作为预备队,还没派出一兵一卒就完了。
此时他站在城外,深有感慨地说道。
“是啊!大将军心有猛虎,却是细嗅那啥薇的,他身为武将,却有一颗佛心,他宛如大鹏转世,・・・”
皮洪还没说完就被万喜打断了。
“好了好了,夸大将军一句就得了,就你那半吊子水平,还文绉绉的说词,你都不怕别人听了笑话?”
皮洪不怒反笑,指着两人身后的亲兵说道。
“哈哈!大将军的嘴里蹦出的名词太多,记不囫囵多正常啊!谁笑话了?谁敢笑话?我就不信,他们记得就比我多。”
………………………………
220章 生擒韩德壤
燕京一战,蒙辽军全军覆没,没有逃出去一人。
主帅韩德壤在最后关头,想要拔剑自刎,却被亲兵死命劝阻夺下了剑,最后被郑军的新二军主帅陈妍生擒。
“啥?韩德壤被陈妍生擒?”王铮闻讯后不信地问道。
“回大将军,陈将军单人独骑,冲入了韩德壤的亲兵人群中,一枪拍晕了韩德壤,然后左冲右突杀散了韩德壤的亲兵,等她的亲兵赶到,这才把韩德壤生擒。”
“哈哈!陈将军,真我大郑的虎将也!”王铮哈哈大笑,为自己的眼光独到很是得意。
陈妍确是一员虎将,却是个母老虎,王铮对陈妍没想法。
“把韩德壤压过来,让本帅看看,他是否长了三头六臂,明知老子要来燕京,竟敢还和我硬拼到底。”
王铮得意洋洋大声喝道。
“诺。”
盱眙把韩德壤带到,王铮端坐在帅案后,冷眼看了看。
他觉得韩德壤不过如此,一个个子稍高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头子而已。他的确和肖太后的年龄相差悬殊,不应该是她的情人。
韩德壤进入王铮的中军大帐后,依然是威势很足昂首直立,丝毫不惧大帐两侧,数十个手按腰刀的虎狼将领。
“你就是韩德壤?”王铮语气平淡说道。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本就没有谁对谁错。
并且,韩德壤身为汉人,在蒙辽朝廷里,没少为蒙辽境内的汉家百姓做好事,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蒙辽虽幅员辽阔,但地贫人穷,契丹人为了生存,南下侵郑也是迫于无奈。
因此,虽说是成王败寇,可王铮却没有打算侮辱韩德壤。
“哼!正是某家。尔可是王铮乎?”韩德壤瞪着虎目撅着胡子反问王铮道。
王铮不习惯韩德壤的说话方式,他向来说的都是大白话,连带着和他说话的所有人,也都是用白话交流。
“我就是王铮,果真是韩将军,・・・”王铮此时起身说道:“为韩将军松绑。”
陈妍上前为韩德壤松开绳索,却手持亮银枪站在了王铮的旁边。
韩德壤活动了手脚,不解地看着王铮问道:“某既已做了俘虏,要杀要剐请便,但若要某投降大郑,尔等休想。”
“哈!韩将军别担心,我没别的意思,降不降都是你的事,我不会劝你一句。为你松绑,是敬重你为蒙辽境内,数百万汉家百姓做过的好事而已。”
“某为我蒙辽境内汉家百姓做过的事,与你何干?”
“不管是什么地方的汉家百姓,都是我的同族。我是汉家王朝的将军,自然要为汉家百姓谢你。”
“尔可是笑老夫,身为汉人却甘为蒙辽走狗?”韩德壤怒目瞪着王铮道。
王铮只是淡然一笑。
“不,我没那个意思,你虽身为汉人,但你从祖辈起就已被蒙辽统治,在你们蒙辽境内汉人百姓的眼里心里,蒙辽才是你们的祖国。你为自己的祖国而战,没做错什么。”
王铮说的话稍显软弱,代老将军看不下去了,他轻声提醒道。
“王将军,・・・”
王铮看了代老将军一眼,轻声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认为,不管是任何一个人,只要能为自己的国家死战不退,就都是值得尊敬的。韩将军就是一个这样的前辈,我尊重他,是尊重他的人品,并不表示我不会杀他。”
“死且死矣!老夫何惧一死?只是,王将军所言,倒是挺合吾意,老夫久闻王将军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非同一般。王将军,且请动手,老夫战败身死为国尽忠,死也无憾。”
韩德壤此话,颇有和王铮惺惺相惜之感。
“我还有事要问你,・・・”王铮左右看了看:“你们都退下。”
众将闻言退下,陈妍犹豫着还不想走,她有点担心王铮的安全。
“我没事,你也下去吧!”
陈妍闻言,恶狠狠看了韩德壤一眼,这才出了中军大帐。
此时的中军大帐里,仅剩王铮、代老将军、曹显和韩德壤四人。
可曹显和代老将军,已经一左一右站在了王铮的身边,随时保持着警惕。
“你就不怕我找机会杀了你?”韩德壤问道。
“不怕,别说你杀不了我,就是能杀得了我,你也不会动手,请坐吧!咱们好好聊聊。”
“为何?”韩德壤坐下后不解问道。
“因为你看到了我的为人,你也知道我们郑军是多么的勇猛善战。你如果杀了我,没了我的军令限制,我手下的将士们就再也没有了顾忌,屠杀起你们蒙辽人时,就再也不会是秋毫无犯。而是所经之处,就会连百姓带牲畜,全都杀光烧光抢光。你心念蒙辽的安危,也不想让百姓遭受战乱之苦。但凡有一线生机,你就想劝说我和蒙辽罢兵休战。我说的可对?”
王铮的话说完后,韩德壤面如死灰,他喟然长叹了一声后说道。
“你小小年纪,心思却缜密如斯,吾不如你,如今败于你手,非某之罪,而是天意如此。你问吧!但凡能说的,老夫知无不言。”
“那好,我希望听到的都是实话,你和肖绰是什么关系?”
代老将军和曹显没想到,王铮的第一个问题,居然问的是这个。
曹显撇撇嘴,代老将军张开腿,两人满脸的不可思议。均认为王铮已经对肖太后有了意思。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王铮之所以这么问,并不是他对肖太后有意思。而是,他想证实他知道的那段历史,和现在的蒙辽能不能对得上,仅此而已。
韩德壤听到王铮的第一个问题也有点懵,他也没想到王铮居然问这个。
“此言何意?肖绰是谁?好像听说过此人的名字。”
韩德壤的回答,不仅王铮懵了,就连代老将军和曹显都懵了。
“肖绰不就是你们蒙辽的皇太后肖燕燕吗?”
“一派胡言,・・・”王铮等三人均没想到,韩德壤听后居然大怒,差点把手里的茶杯都摔了。
“我们蒙辽只有一个太后,她叫肖燕燕,不是肖绰。”
我x,咋又对不上了?
王铮郁闷道:“肖燕燕不是你们蒙辽皇太后的小名吗?她的大名不是叫肖绰吗?”
“胡说,我们太后就一个名字,就是肖燕燕。”
王铮知道的名字是从历史上知道的,在这一世他还没听说过肖太后的名字,不管是大郑还是蒙辽人,都是以肖太后称呼肖燕燕。
“那・・・她多大了?”
“这个也可以说,我们太后今年二十八周岁。”
代老将军不是说肖燕燕二十九岁了吗?咋又小了一岁?
王铮看了看代老将军,代老将军讪讪笑着说道。
“我只是听说,人云亦云,做不得准。我也是从你的嘴里听说过肖太后的名字,别人都没说过。”
王铮汗了一下,传言害死人呐!
“那・・・你和肖太后的是什么关系?”
“君臣关系,她是主子,我是臣属,怎了?”
“就没别的关系了?”王铮不信道。
“倒是还有一个,・・・”韩德壤好像没把自己当成俘虏,也没把这里当成郑军的大营,他自己倒了一茶喝了几口,然后再次给自己倒上。
做大将做枭雄的,就没有一个小心眼的,死都不怕了,还怕别的?
王铮听到韩德壤的话,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生怕韩德壤说出他是肖燕燕的情人。
如果是那样,那么,自己知道的那一段历史,就还有部分会真实发生。那么,女真和蒙古的崛起就会不可避免。
“某的一个儿子,娶了太后的一个姨妹为妻。按规矩,她得叫老夫一声叔父。”
韩德壤得意地说道。
王铮这下清楚了,只要韩德壤和肖太后不是情人关系。就说明自己知道的,北宋和辽国的历史,和这一个空间的大郑和蒙辽的就不相符。
偶尔的类似事件会有,比如澶州之战,也可能会订立一个澶渊之盟。比如燕云十六州的落于蒙辽之手,比如太祖两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
但这些只是偶然的,不是必然会发生。
就像燕云十六州这个天然屏障,大郑和蒙辽,为了各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你争我夺是必然的。不仅是他们,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汉族和游牧民族的兵家必争之地。
王铮考虑的,是在印证他知道的知识,和现在的蒙辽能不能对得上。
可在曹显和代老将军的眼里,王铮纯粹就是对肖燕燕有意,这是假公济私在打探肖燕燕的情事,为他以后霸占肖燕燕做准备。
王铮不管曹显和代老将军是咋想的,他只知道,没了历史作参照,自己以后的事儿就不是太好办,什么都得摸着石头过河。
看来,大郑要想灭掉蒙辽、女真和蒙古,统一整个北方的草原,成为大郑的版图,任重而道远啊!
但是,王铮现在还有点弄不清楚,既然蒙辽和大郑的事情有些符合历史,有些却不符合历史,那他该怎么办?
他以前和皇上说的那些话,岂不都成了虚言?
管他呢!即便别的都是假的,可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假不了,走一步说一步吧!
王铮打定了主意,就又开口问道。
“韩将军,你们蒙辽,难道还真想和我大郑死战到底?”
“唉!・・・”韩德壤先是叹了口气,然后才落寞说道。
“有些军国大事,老夫即便是你的俘虏也不能说。但你们大郑打我燕云十六州的注意,却让我蒙辽上下同仇敌忾,誓要与你们大郑死战到底。”
“嘿嘿!且不说燕云十六州到底该是谁的?至于死战到底?你们凭什么?・・・”王铮不屑说道。
“只要燕云十六州尽入我手,蒙辽失去了燕山和太行山的天然屏障。凭我大郑的雄兵利炮,和越来越多的骑军,你们没有了轻骑的优势,凭什么和我大郑死战到底?”
“论人口,大郑是你们蒙辽的至少四倍。论财力,你们更没法比。论科技水平,论精铁的产量,论领土的富饶程度。韩将军,你自己说,你们凭什么?”
“・・・”韩德壤没说话,王铮的话句句都戳到了蒙辽的痛处,和大郑比,蒙辽真的差得太多。
韩德壤很清楚,王铮还有一件也很关键的事情没说。
如今,蒙辽境内的数百个部落,越来越难以管理。
特别是女真人和蒙古人,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和蒙辽朝廷对抗。蒙古铁骑援助郑军,帮郑军在燕京城外大败蒙辽军,就已足够证明蒙古的不臣之心。
“王将军,两国交兵,最痛苦的是亿万的百姓。不如咱们两国罢兵休战如何?”
韩德壤终于说出了心里的话。
唉!收藏和订阅惨淡,孤独实在是无语了。
………………………………
221章 韩德壤的冷汗
“罢兵休战?哈哈!可以啊!你能做主吗?你要是能做主,咱们现在就可以谈。”
王铮轻描淡写地说道,只要把燕云十六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