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步,责令各部门向综合处,陈述大郑尚书省交代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陈述大郑的农业、商业、军事、官吏、教育等等,各自领域的情况。
其他琐碎的事情还有很多,满满的写了十几页纸笺,够钱舒忙一阵子了。
就这样,综合处的首官王铮,把事情交给他唯一的一个属下后,就不管不问,起身去了兵部。
他要考验一下自家老丈人的能力,如果他还堪大用,那就继续帮他。如果他碌碌无为,王铮也不会让他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
筹建综合处的事情有钱舒去办,王铮来兵部,是要和陈琦商量,北部边境成立卫镇的事情。
这是大事,陈琦不敢怠慢,马上把左右侍郎全部叫来,和王铮四个人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是这,北方边境东西长两千多里,面对的是蒙辽、蒙古、建州女真等数百个部落。我觉得,至少要建立两个卫镇。”
王铮走到地图前,拿起细木棍,一指燕京南部和东部的大片区域说道。
“此处的五个州郡和太行山以南,原燕云十六州的燕京,檩州、顺州和蓟州,设一个大卫镇,卫镇首府设在燕京,我建议就叫燕京卫。”
然后王铮一指太行山以北的九个州郡:“此处九个州郡,设立一个卫镇,卫镇首府云州,就叫云州卫。另外,涿州、莫州和瀛洲,并入松江卫。”
“嗯!可行,正该如此。”陈琦首先赞同,左侍郎周通和右侍郎邢开也没有意见。
“那・・・兵力部署和提督人选,大将军怎么安排?”
邢开道。
“我觉得,北方的边境,只要没了蒙辽这个最大的劲敌,其他部落皆不成气候,兵力无需太多。燕京卫有十万兵马就已足够,而云州卫面对的部落较多,可以驻十二万兵马。至于提督人选,・・・”
王铮皱眉想了想,曹显久在军中,也该放他一个大假,让他回京和家人团聚一段时间了。
现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那些将士们,军功册还没有定好。韩庚还没有柱国将军衔,不能做卫镇的提督,
如今,能督领那两个卫镇的,只有代老将军一人。
萧寒倒是赋闲在京,可他上一次,差点被雁山卫的那些将士气死。
这一回,他是宁死也不会去北方边境,继续督领原雁山卫的那些骄兵悍将的。
目前的办法,要么就让韩庚,暂时代理一个卫镇的提督,代老将军管理另一个。
要么就只能从,上京那五个卫戌军的柱国将军里,挑一个去北方边境镇守。
不过,项梁等人太不好管理,王铮担心,从上京的卫戌军里去的柱国将军,也会是和萧寒一样的下场。
王铮所说的兵力部署,是包括现今,已经进驻那些州郡的守城边军,不全是战斗力最强的野战卫军。
“提督人选我没有建议,你们提几个,让皇上和房相斟酌吧!”
“那么・・・原松江卫的二十多万卫军,总不能一直在那两个卫镇戌守吧?”
王铮想了想说道:“我的建议是,抽调十五万卫军精锐戌守上京,剩下的卫军,就是两个卫镇的野战主力。那两个卫镇不足的兵力,可从燕京调过去。”
“戌守上京?”陈琦疑惑地问道。
上京有什么可戌守的?
如今,王铮是蒙辽太后的夫婿,蒙辽对大郑的威胁,就已经降到了最低。
燕云十六州已经收复,长城和太行山的天然防线也已在手,只需修缮和加固,那些州郡和关隘的城防,就能保证上京万无一失。
可王铮,竟然想抽调,大郑最能打的十五万精锐戌守上京,那不是大材小用吗?
王铮没说话,却用木棍点了点西夏。
他的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三人这才恍然大悟。
哦!这个杀神,刚把蒙辽打服帖,刚让蒙辽的肖太后后跪下唱征服,这又开始想收拾西夏了?这厮,还真是个杀神啊!
“大将军是说,这十五万我大郑的精锐,下一步要调去陇西卫?”
邢开惊讶地问道。
王铮一翻白眼:“我啥时候说这话了?”
军事机密,绝不可外传,按说这个事儿,现今就连两位侍郎都没权利知道。
果然,陈琦一听邢开的话,马上就面露愠色道。
“邢侍郎,切不可胡言乱语,大将军何曾说过要调兵的事?”
邢开突然发现,自己的话多了,他顿时就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今日本应该是,王铮和皇上、兵部尚书陈琦,以及房相、吕相,他们五个人商量做主的事情,王铮懒得去找那几位老头儿。这才叫他和周通来,本是高看了他们,可他邢开,居然这么的不长眼,不该问的也说。
“属下・・・属下知错了。”邢开连忙抹着汗认错。
“知错就好,管好你的嘴。”陈琦冷冷地说道。
“属下知道,知道,一定,一定。”邢开悔恨欲死说道。
王铮看了邢开一眼,没为他讲情。作为兵部的右侍郎,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的?
放下教鞭,王铮回到自己的位置,喝了口茶汤,这才缓缓说道。
“我的就不说了,这次收复燕云十六州,将士们一共死伤了将近十万。死的必须厚恤,活着的也不能亏了他们。韩庚的柱国衔,军功足够了,给他升上去。曹显为国为民数年操劳,让他回上京休息一段时间。其他的将士,唉!尽量都升一级吧!”
王铮很无奈,这几年,由于他带领的人马,打的大仗太多,胜仗太多,功劳太大。皇上和房相愁白了头,都没法按规矩给他们升职。
因此,不说他王铮了,就连曹显韩庚等,现在都升职升的很慢。
别的卫镇杀千把人的一次小胜,主将就能升一级的功劳,搁在王铮的那些弟兄手里,简直屁都不是。
要知道,仅是燕京城外的一场大战,王铮率领将士们,就杀了二十多万蒙辽军士。
不说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劳,单按十个人头升一级的人头算,项梁韩庚万喜高丕等等八位集团军主帅,每人都该升为柱国了。
可现在,有王铮这个例子,估摸着,韩庚的柱国衔应该没跑。可项梁万喜他们几个,能升的还会升到柱国衔以下,不能升的,最多也就是给一个虚爵,赏赐几百亩地了。
“这个没办法,也不怨皇上和房相,你们的功劳太多太大。如果按规矩,三两年内,我大郑就会出现数位上柱国,十几位柱国,伯爷侯爷的遍地都是。就说你吧!封你为一字王都有些低了。你让皇上和房相怎么办?”
陈琦叹口气说道。
王铮也无语,陈琦说的也是实情,皇上和房相的难处他也知道。
可弟兄们浴血沙场,付出的和得到的却不成比例,他还是有些不痛快。
“因此,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大郑付出了。皇上和房相,没办法按规矩封他们的官职,就只能对其他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铮知道陈琦说的是啥意思,就是战利品没足数上交的事情。
按规矩,少部分的可以留做纪念,大部分的战利品都要上交。
可将士们打破了燕京,把蒙辽南京皇城内的珍宝搜刮一空,朝廷竟然没一个人说一句闲话。
就连那些屁事儿最多的御史言官,也都是三缄其口不吭一声。
有王铮这个例子,所有人都知道,朝廷对将士们的封赏不会公平,就没人敢找茬。
谁敢找茬,就是把皇上和房相架在火上烤,就是故意把此事抛出来,让皇上和房相难看。就是故意想让史官,把皇上和房相写的一无是处。
没人敢和皇上以及首辅房相做对,大家也都有些妒忌,王铮等将领的功劳,也就没人多事儿了。
“那就让朝廷,多给将士们一些别的封赏吧!”
王铮无奈说道。
“嗯!也只能如此了,只要不按规矩升职,其他的皇上不会在乎,田地房舍钱粮之类的,只能拿这些身外之物弥补了。等军功册造好,这事儿我来办吧!”
陈琦作为兵部尚书,算是最和将士们一心的朝中重臣,但这种连皇上和房相都发愁的事情,他也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
247章 射电望远镜
接下来的的日子,王铮一直很忙。白天他在皇城内忙着公事,没有公事的时候,找他的人也太多,他也都得一一应付。
晚上倒是没公事,但他还忙着,在他的女人身上折腾,想把那半年缺的享受都捞回来。白天晚上连轴转,就没个闲着的时候。
三十万将士的军功要商议,兵力部署调整离不开他,光是提督人选就商量了好几天。
钱舒一天找他无数次,和他商讨综合处的事情。
他半年不在上京,这一回来,大家可算是逮住他了。
老王爷等一干皇亲国戚,赖在他的大将军府不走,空手去的不说,午饭都是在他家吃的,找他商讨标准件作坊的事情。
郑妽晚上好好地伺候了他一回,和他吹了不少枕头风,第二天就拉着他去了洛阳镜坊。
郑妽想要在南方的几个大城池,再开几家作坊,她已经和翠姑筹备了好些天了。让王铮帮她出主意想办法。
山娃的婆娘灵儿又生了一个胖小子,办了酒席。灵儿孕育期间,山娃招了灵儿的贴身丫环做小妾,算是双喜临门,也忙了几天。
郑耀找他讨教,上京城棚户区改造的办法,拉着他在上京城内转悠,一下子就占了他三天的时间。
申四和莲娘结婚了,就在他送给申四的院子里,好好地操办了一场。
他是媒人,还是证婚人。由于申四无父无母是个孤儿,他还代表了申四的家人,受了申四和莲娘的头。
当然,申四的婚礼,王铮家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就连山娃娘和三位管家,都没少操心出力。
工部找他商讨,怎么把玻璃作坊做大做强,怎么提高工部其他作坊的产能。
教坊司找他讨教,他做过的那几首词,怎么编排舞蹈。
等等琐事烦不胜烦,让应接不暇的王铮挠破了头皮。
最可气的是,钦天监的少卿,还哭丧着脸找他,哀求王铮给他们钦天监,造一个能看到海王星的射电望远镜。
王铮会个狗屁的射电望远镜,再说,他即便是会,现在的科技也绝对造不出来。
他怪只怪,那天他被居心不良的想套他话的,袁淳罡袁大师灌多了黄汤,张嘴一出溜,结果没刹住车,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把后世才会有的射电望远镜,也出溜了出来。
现在,王铮正在苦恼地,和钦天监的正卿海阳说话。
少卿请不动王铮,这是把正卿搬来了。
“哥,我求你了哥,我是真不会造射电望远镜啊!”
王铮哭丧着脸,无奈对海阳说道,他都快烦死了。这都解释半天了,这老头儿咋就是不信呢?
“哥,我求你了哥,王大将军,我叫你哥还不行吗?你啥都会,你哪有不会的?老夫求求你,你就答应吧?”
海阳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了,为了射电望远镜,为了天文事业,为了政绩,为了青史留名。他这是脸都不要了,竟叫起王铮哥来。
“我真不会,我要是会造射电望远镜,我就是小狗儿。”
王铮急了眼,都少见地开始赌咒发誓了。
“大将军,我知道你不会,你会啥?作诗作词你不会,都是背诵的别人的。玻璃你不懂,是工部作坊研究出来的,火炮霹雳炮你不会,是兵部作坊造出来的。标准件你也不会,是老王爷有钱没处花,明知道是个大窟窿,还闭着眼硬往里扔银钱的。军事你也不懂,都是曹显曹柱国他们打的。”
“铁矿煤矿你更不知道位置,只是随手一点,却正巧点对了地方。你上马不能治军下马不能安民。我大郑现在的,商业繁荣百姓安康军事超强,也全都是别人的功劳。好吧!你不会的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只求大将军,你也对射电望远镜指点一二,属下就感激不尽了。”
王铮是听出来了,海阳全是在说反话,他还是不相信,自己不会造射电望远镜。
“唉!你这个老头儿,咋就不相信我呢?”
“属下不是不相信大将军,委实是,大将军,你粘上毛比猴还精,···啊?这句话当我没说。”
当没说也晚了,王铮已经听到了,海阳汗了一下。
王铮也是大汗,看来海阳这个老家伙,是真急眼了。竟然连这话都能说出口。
王铮觉得,估计还必须帮帮这个老头儿,即便不会造射电望远镜,造一个大型的天文望远镜,糊弄住他也行。
要不然,海阳不定还会说出啥难听话呢?
“好吧!射电望远镜我是真不会,我试试帮你们钦天监,造一个天文望远镜吧!”
海阳闻言大喜,连忙起身就拉住了王铮的大手,一迭连声地感谢。把王铮摇晃的差点散了架。
“可是,造天文望远镜需要不少的银钱,至少十万贯,你们钦天监有吗?”
王铮的这句话一说,海阳买上,就换了一副如丧考妣的哭丧脸。
“大将军呐!我们钦天监是真穷啊!户部每年就拨给那几万贯铜钱,老夫像个小媳妇似的扣来扣去,却还是不够花用。这事儿,还得大将军给想办法啊!”
王铮一瞪眼说道:“你连银钱都没有,还想让我给你造望远镜?”
海阳可怜巴巴地恳求道:“大将军,你就可怜可怜钦天监,可怜天下的苍生吧!···”
王铮一愣:“不就是一个望远镜吗?不就是让你们看星星看月亮玩的吗?和天下苍生有啥关系?”
海阳闻言一瞪眼:“大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咋是我们钦天监看星星看月亮玩的呢?二十四节气春耕秋收事关重大,关系着百姓们土地的收成,是国之大事。咋能说是玩呢?”
“哈!也是,是我说错话了。”
王铮一想也对,种地的农户,全靠二十四节气掌握种和收的时令,如果节气的日期不正确,确实会给农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可是,钦天监比他王铮还要穷,这却咋办?
“这样,你先回去吧!我这几日想个办法,看能不能凑点银钱,我再想想天文望远镜是怎么造的,想好了我通知你。”
“大将军,你可不能糊弄我?”海阳明显对王铮的人品不太放心。
“我啥时候糊弄过人了?”王铮一翻白眼,不满地哼哼道。
“大将军天天糊弄人,老王爷前些日还说,大将军仅仅一句话,就差点把不少皇亲坑的倾家荡产,两千多万贯呐!能造多少望远镜?”
海阳可怜地说道,他是真心疼老王爷他们,投建的标准件作坊,被王铮坑的那些银钱。
“那你还来找我?去吧去吧!你们钦天监的破事儿我不管了,反正也没我啥事儿。”
王铮皱眉说道。这个老头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混的,居然连话都不会说。
没想到,海阳一听大急,他不但不走,反而一把就拉住了王铮的胳膊,好像生怕王铮跑了。
“大将军,你不能这样,你是尚书省的右仆射,我们钦天监也归尚书省管辖。你这个右仆射,就得为我们钦天监操心,你想赖都赖不掉。”
王铮一听大急:“咋?你还赖上我了?”
“我就是赖上你了,你作为右仆射,不能不管我们钦天监,要不然咱俩找皇上说理去,看钦天监归不归尚书省管辖?走走,咱俩现在就去。”
海阳说着话,就拉着王铮想走。
王铮急忙挣扎,想甩开海阳鸡爪子似的老手。
“你放手,我答应你,我答应你还不行吗?”
当了个尚书省的右仆射,屁事儿真多。无奈的王铮只得妥协了。
他遇到海阳这个执拗的老头子,算他王铮倒霉。
最后,钦天监的正卿海阳,得到了王铮信誓旦旦的承诺,王铮不但帮他筹钱,还帮他们钦天监造天文望远镜,他高高兴兴地走了。
王铮却又开始犯愁,钦天监是清水衙门,穷的叮当响,想个什么办法?帮他们弄十万贯铜钱,把天文望远镜造出来呢?
王铮还正在想办法,又有人哭哭啼啼地找他,这次来的是两个女人。确切说,是两个寡妇。
一个是郑妽的嫂子,就是原太子郑岩的太子妃蓝敏,一个是太子的侧妃水樱。
太子早死,她俩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现今,皇上举棋不定,还在斟酌犹豫,新太子悬而未决,皇长孙能不能成为皇太孙还是个未知数。
汝阳王郑乐、淮阳王郑崇,和另外几位皇上的儿子看到了希望,都在暗中较劲儿,没少拉拢朝中的大臣。
太子妃蓝敏,也想让她的儿子被封为皇太孙,她能一朝母仪天下。
因此,她屈身求见王铮,其意不言自明。
王铮一听门房说,原太子妃和侧妃来了,马上就皱起了眉头。
他本想躲开不见,可刚一迟疑,那俩寡妇,好像是猜到了,王铮会不想见她们一样,已经自顾自地走进了府内。
王铮跑都跑不了了,没了办法,只得赶紧出了书房迎接。
互相见礼寒暄过后落座,王铮抬眼一看。
果然是要想俏一身孝,两个小寡妇均是一身便装素服,她们能成为,太子郑岩的正妻和侧妃,长相自然也是极为漂亮的。
不但如此,侧妃水樱好像还处于哺乳期,胸前的两大团鼓胀胀的,看着很是喜人。
“王大将军的大军一出,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就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大将军不愧是我大郑的栋梁也!”
蓝敏端坐客位仪态万方,先是恭维王铮道
“太子妃客气了,那些都是将士们浴血死战打下来的,王铮不敢贪功。”
王铮不咸不淡说道。
他对蓝敏没有好感,间接也就不喜欢皇长孙郑谅。
他觉得,有蓝敏这样的娘亲,郑谅就是再好,也好不到哪去。
“大将军无需自谦,大将军灭哒突驱蒙辽,夺回燕云十六州,为我大郑开疆拓土居功至伟,我大郑的百姓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呵呵!太子妃客气。”
王铮话都懒得说了。
“大将军,传言说,蒙辽的肖太后,现今已是您的妻子?”
自从进门后,就目光烁烁看着王铮的水樱问道,显然,她的话有用意。
这件事是事实,朝野都传遍了,王铮也没有必要隐瞒,当即就满口应承道。
“有这回事儿。”
………………………………
248章 三位公主
王铮回答的很正常,可水樱听到王铮的话后,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她看了蓝敏一眼,居然脸红了。
王铮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喜欢寡妇,并且还是喜欢老寡妇的谣言,已经传的满天飞。
王铮是朝中重臣,是名人,名人就有名人效应,他的八卦新闻传的就极快。
现在,不敢说上京城里人人尽知,可在那些大臣的家中,却是老弱妇孺们,几乎全都知道了。
蓝敏也是脸色一红,却低下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抬头对王铮呓语一般说道。
“王大将军怎么就···怎么就喜欢···”
蓝敏没说出口,王铮当然不清楚她说的是啥?但王铮对她没好感,就不想和她呱唧太多,于是他就直奔正题问道。
“不知太子妃,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蓝敏一看王铮不答她的腔,却直奔正题,就知道那次在上林苑的事情,王铮还记着她的仇。
可她今日是有事求着王铮,也不能就此甩袖离去。就只得酝酿了一下情绪,然后就开始抽抽搭搭地,低声饮泣了起来。
不仅是蓝敏自己,水樱也耸着大胸,捂着小嘴儿,像是想起了伤心事,开始悲伤起来。
王铮虽不知道这两个寡妇的真实来意,但他也能猜个大概,因此就不言不语,只顾低头喝茶,打算以不变应万变。
蓝敏一看,王铮对她和水樱的饮泣竟然不闻不问,这一招还是不灵,只得含着泪说道。
“大将军,太子去世,撇下了我们孤儿寡母。如今,皇上还未立新的太子,汝阳王和淮阳王等,欺我这个寡妇和谅儿年幼,拉拢朝臣孤立我母子,一步步苦苦相逼。我们娘儿俩受尽欺凌,还望大将军念着旧时情分,伸出援手帮我们娘儿俩一把。”
果然不出所料,这俩俏寡妇,还就是为这事儿来的。
帮她们娘儿俩一把,那就是要他王铮,扶持皇长孙郑谅上位,让他成为皇太孙。
王铮暗想:这种事儿他没法帮,立谁为太子是皇上的家事,他不能随便插手,甚至连一句话都不能乱说。
自古一来,站错了队伍,插手立储之事被贬被杀的大臣,多不胜数。王铮不想死,他早有打算,那就是不管不问,谁都不帮。
蓝敏今日注定,是白白地浪费她的色相了。即便她拉着,刚为太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