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В院蠖寄苁段亩献帧!
“那得多少钱啊?太多了,我不干。”
郑妽这个小财迷,终究还是不舍得她的银钱,趴在王铮的肩头眼泪汪汪的。
“那就筹款,咱家拿大头,让所有的官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么做是最好,咱家既落了好名声,为子孙积了德,还能掩盖咱家出了多少银钱。以后万一有了事,咱家的钱都做了好事了,也没人敢找茬。即便有人找茬,全天下的读书人也不会同意,也算是福及子孙了。”
“嗯!这办法好。”
有别人分担一些银钱,好名声却让她郑妽落了。这么一来,郑妽才算是心里平衡了。也不再那么心疼她的银钱了。
“可是,大部分皇亲家里的银钱,都投进标准件作坊了,他们都没多少银钱了啊?”
想到这个,郑妽又开始犯愁了。别人家的收入少,砸锅卖铁地都入了标准件作坊的股,这都快一年了也没见回报。几乎家家是穷的揭不开锅。
可王铮家不同,王铮的家里人口少。
到现在,他婆娘郑妽的花用,都是朝廷给公主府的,他基本上还算是一个人。
以后,即便是钱明珠进了门,可钱明珠还是三品诰命夫人,她也有朝廷给的俸禄,养活她和她的两个陪嫁丫头,没一点问题。
何况,现在的富贵人家嫁女儿,还都有不菲的嫁妆。嫁妆五花八门啥都有,有庄子有地,有些还有商铺有作坊。
在这个社会,嫁女儿比娶媳妇花费的多得多。假如是被榜下捉婿抢走的,更是一文钱都不用花,全都是丈人家出钱。
还有,王铮的职衔高爵位高,因此,他家三十六名丫环仆妇下人的工钱,以及所有的亲兵,全是朝廷发的薪俸禄米。
山娃一家虽然没和王铮的财产分开,但山娃的俸禄和战利品,他的一家人也从来花销不完。因此不减反增。
王铮需要开销的,只是多出三十六名以外的仆妇和下人。因此,他的开销极少,可收入却是极多。
王铮的俸禄已经足够全家花用,并且每年还攒下了不少。他一千六百户封地的赋税收入,他城外那几百亩地的收入。
但这两样还是最少的。还有王铮的发明和专利收入,每年都会有十几万贯。比如焦炭、玻璃,那几个大矿等等。
最厉害的是,王铮打的胜仗多,每一次战后,将士们都往他家拉不少车战利品。弟兄们凡是给他的战利品,就没有一件是普通的物件。
拿出去一件就是价值连城。比如钱明珠的那两块破石头,搁现在这个遍地富商的大郑,十万两白银能被哄抢了。
当然,映花琳琅是罕世奇宝,整个世上也不会有第三块,绝对不止十万两白银。
这个还不算,最厉害的是翠姑经营的酿酒作坊,那真是一本万利。
郑妽这个公主个人的所有收入,即便不算是王铮的,那他家现在也快富可敌国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别的小国,比如真腊,比如哒突三族,可不是富得流油的大郑。
“那你就拉几个人充充门面,大部分银钱还是咱家出。有多大能力使多大能力,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全大郑的蒙学教育,也不是三两个月就能做成的。让别人都知道,咱家的银钱,都投进大郑的蒙学就行了。也不是不让你留一点看家钱。好了,看你的小脸儿难受的?”
“夫君,我知道你说的都对,可我就是不舍得。”郑妽趴进王铮的怀里,哭丧着小脸儿,看来确是挺难受的。
“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有我在,咱家就永远也不会缺银钱,好了,乖啊!别难受了。”
和郑妽在一起,比郑妽大了八岁的王铮,有时候不仅是她的夫婿,还像一个大哥哥,得经常哄着她。
王铮觉得,这才是生活,他需要的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婆娘,不是对他唯唯诺诺的下人。
好不容易把郑妽哄的高兴了。门房来报,钦天监的海阳海大人求见。
“夫君,那你忙吧!我和翠姑去找明珠,把这事儿和她商量一下,看具体怎么做?”
“嗯!去吧!早些回来吃饭,晚上就住在你的卧房。”
“嗯!”郑妽在王铮的额头亲了一下,这才聘聘婷婷地走了出去。
………………………………
256章 王铮的设想
其实,郑妽和王铮的家是公主府,她和大将军府以及县公府都没关系。这是房相那个自欺欺人的馊主意的后遗症。
她在大将军府或者是县公府居住,也都是住在客房。
王铮这两座府邸的第一女主人,只会是钱明珠,另一位是翠姑,还有一位平妻的名额,现在还没有人。
按王铮开国公的爵位,他可以有一位正妻,两位平妻三名誊妻,六位小妾。一共十二位。假如封王,则可以有十六名妻妾。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他只要养得起,再养三五十个歌姬舞姬也还是可以的。歌姬舞姬的意思,和他的小妾差不多。
最大的区别是,一般的高官显贵家里,小妾只是男主人一人的,而歌姬舞姬不仅是男主人可以随便享用,还可以拿来招待客人。
严格说起来,誊妻也叫滕妾,只比小妾的地位略高,誊妻生的子女也算是庶出。
平妻不一样,平妻除了要叫正妻叫大姐外,别的均和正妻的权利一样。
另外,不是王、公和一品开国侯,没有娶平妻的资格,即便女主人早逝,也只能续弦。
平妻所生的子女也算是嫡出,也有分家产和继承爵位的权利。
到现在为止,郑妽这个公主和肖燕燕那位皇后,均不占王铮爵位该有的妻妾名额。
也就是说,王铮这个开国公,在没有娶钱明珠进门之前,不算驸马都尉的话。仅从他的爵位来说,他现在还算是孤身一人。
哦!时蓉和肖瑛以及玲珑双骄,现今只算是他的贴身大丫环,还没被他正式收进房,在法律程序上,也不是他的小妾。
因此,郑妽今晚如果住在大将军府,她其实就是住在钱明珠的家里。所以她只能和王铮住在偏房。
正房是给钱明珠留着的,只有钱明珠才有权利住。现今的大郑虽然是一团和气,其实还是等级森严。
当然,说了这么多,是因为王铮被撤职夺爵的事情,本就是糊弄人的。现今整个的大郑朝堂,没人把王铮真当一个庶民看,就连王若和陈尧也不敢。
海阳接到传信后,马上就搁下手头的事情跑了过来。他就知道,王铮叫他,必是他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果然,他进了书房给王铮见了礼,还没等说别的,就见王铮拿出了一沓纸笺说。
“这里有我写的两件事,活字印刷术和最新的算盘。怎么雕刻印刷我都写清楚了,算盘估计要到明天才能做出来。···”
“大将军,算盘早就做好了。”门外谢老三插话道。
“那你半天了咋不拿过来?”
“你刚才和公主在说话,···”说着话,谢老三手拿一个算盘走了进来。
王铮一看,和他后世用过的那种算盘基本一样。
可王铮还有点纳闷儿:咋这么快就能做出来呢?看这个算盘,不像是刚做的啊?
“你说越快越好,李木匠说,那就上街买一个大算盘和两个小算盘,把所有算盘拆开,小算盘的算珠穿进大算盘,再把大算盘的骨架合起来,就这么就成了。”
我叉,这是不拿老子的钱当钱花啊!你们也太姬八省事儿了。
“算珠还有吧?那就再买一个小算盘,再做一个这样的。”
现在的算盘算珠少,要想做一个王铮需要的算盘,就只能两个合成一个。
“好哩!”
“老海你看,就是这种算盘,比现今的算盘多了两排算珠。这样的话,再用我写下来的口诀,就能算出很多,现今还难以运算的题目。不过,除法口诀里有两句我忘了,你去找几个数学家,研究一下,把那两句补上。应该不太难。”
“大将军,活字印刷术,新式的算盘,这可是能造福全人类的好事啊!大将军···大将军···”
此时的海阳,已经激动的,话都说不囫囵了。
只是,海阳现在最关心的,却是天文望远镜的事儿。
“可大将军,天文望远镜,还是没有银钱啊!”
“笨死你算了,我把你叫来,把这两样交给你作甚?不就是让你去工部专利司,先申请了这两样的专利。以后,凡是用活字印刷术印制书册的,凡是在店铺里卖这种算盘的,都得给你们钦天监交专利钱。”
“啊?这···”海阳大喜欲狂,专利钱可是个摇钱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工部和兵部的那几项专利,每年往衙门里拉的银钱,让别的部门眼红死了。
哈!以后他们钦天监这个清水衙门,也可以像工部一样,往衙门里拉银子了。
“你别高兴的太早,我的话还没说完。”
钦天监除了造新设备,平时也不需要太多银钱,王铮当然不可能,把专利钱都给钦天监。
“啊?咋?大将军,还···还有说头?”海阳担忧问道。
“当然有,你和综合处的钱舒一起去申请专利,算是你们两个部门的。申请后让钱舒尽快安排推广。专利钱钦天监占三成,综合处占七成。”
王铮当然也得为他自己设立的部门着想,现在的综合处,哦!朝廷批准的名称是综合司。基本上都是钱舒,领着一帮子小官小吏在忙活,他定好方向,就不管不问了。
现今,钱舒的官职虽然不高,职权却大。事儿多了,需要花银钱的地方就多,仅凭户部拨下来的银钱,就总是捉襟见肘。
因此,王铮为了让他老丈人钱舒好办事,又一次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专利钱便宜了他设立的部门。
凡是综合处王铮交代的事情,凡是尚书省的事情,凡是房相和吕相,安排过的有关国计民生的事情,钱舒几乎都可以督察百官执行。
有些州县官或者是皇城内的官员,假如办事不力虚应故事。
钱舒奏报王铮,王铮则直接给吏部一份公文,该名主官不堪大用,建议即刻撤职查办。
吏部不敢不办,别说吏部尚书是钱舒的老爹,是王铮媳妇的祖父了,就算啥都不是。
如果吏部敢徇私不办,下一次则是两位宰执,直接训斥他们,再或者年终考评下下等,吏部官员的仕途也就完了。
有过两次实例,处理过两个下级官吏后,再也没有人,敢对综合处出来的政令视而不见。
“这样啊!”海阳有些不满,愁眉苦脸道。
“那我们钦天监的望远镜,啥时候才能攒够银钱制造?”
“不用等攒够银钱,你们既然已经有了收入,工部的作坊,也就不怕你们钦天监掏不起银钱了。这样,我给你写封书信,你交给工部左侍郎郭重,先让他安排人给你们造望远镜,所有的花费暂由工部垫付。以后,你们钦天监有了银钱,支付少量的利息,再把银钱还给工部就成。”
“咳!好好,这办法好。”
海阳马上就高兴了起来。
只要天文望远镜能尽快造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何况,以后每年还会有三成的专利钱收入,虽然少了点,但总比没有强。
海阳欢天喜地的走了。
接下来,王铮开始给肖燕燕写信。
这一段时间,王铮每隔四五天,就给肖燕燕写一封书信。两人的书信里,满满的都是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随着大郑和蒙辽边境的贸易展开,随着和蒙辽契约的顺利实施进行,随着边境没有战事,而蒙辽百废待兴。
两国之间在短时间内,各种贸易越来越繁荣,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资助或者是辅助蒙辽的人员和物资,来去越来越频繁。
因此,王铮和肖燕燕的信件来往也很方便。
和王铮预想的差不多,蒙辽南部的部分地区,被郑军打了个稀烂,人口减少物资奇缺。
而南部被大郑占有的共计二十一个州郡,却大部分都是汉家之弟。
蒙辽少了汉家子弟的工商业和农业等,国内各种由汉家子弟生产的物资就奇缺,不得不从大郑购买。
而北方蒙辽的达官显贵,又对大郑的丝绸、茶叶、瓷器,书画等奢侈品特别的钟情。
再者,蒙辽北部和西部的游牧部落,均是以肉食为主,假如没有了茶叶清洗肠胃补充营养,根本就无法正常生活。
因此,大郑和蒙辽的榷市刚一放开,北方的大多数游牧民族,已经派出大批人马蜂拥而至,用他们手里卖不掉的毛皮战马等物品,购买或者交换他们必须的食盐、菜刀、茶叶、布匹等物资。
现今,大郑和蒙辽的合约,虽然签订了才一个多月,但对两国都显而易见的好处,已经是颇为引人瞩目。
另外,王铮率兵收复的那二十一个州郡,各级官吏均是吏部特意挑选出来的能臣干吏,在他们的带领下。现在也是百废待兴的那些州郡,干的也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王铮给肖燕燕的信里,当然不全是对她的思念,肖燕燕也是如此。
两人均是身居两国的要职,必要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是有的。
让肖燕燕苦恼万分向王铮诉苦的是,女真全族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现在竟然也学起了蒙古,已经公然举旗,开始反抗朝廷。
现在,蒙辽境内四处冒火八方冒烟,朝廷调兵遣将疲于奔命,导致国内稍显混乱。肖燕燕忙得很,也就没太多时间思念王铮了。
幸好的是,蒙辽全境太辽阔,境内的民族部落太多,收到的赋税也还不少。
现在仅有蒙古和女真闹事,规模也不是太大,蒙辽朝廷还能应付。
和王铮率军猛攻燕云十六州时相比,还算是轻松了不少。
王铮虽然很是心疼肖燕燕,但他为了大郑,不得不昧着良心。暗施诡计资助蒙古和女真,反抗蒙辽朝廷。
不过,王铮现在虽然暗中资助蒙古和女真,他虽然让肖燕燕太过劳累,对不起肖燕燕和他的夫妻之情。
但从长远来看,他其实也是在帮蒙辽国。
现今,蒙古和女真,还处于崛起前的贫穷落后阶段,蒙辽国镇压起来也相对轻松。
假如等几十年后,女真强势崛起,统一了女真各部。到了那时,就是蒙辽的灭国之日了。
王铮不可能让女真建立金国灭了蒙辽,他也不可能,让蒙古建立蒙古国灭了金国。
现在,他只想让蒙辽和女真、蒙古掐起来,限制他们的发展和预防他们的崛起。
等他收拾了西夏后,没有了那个人的后顾之忧。到时他再转回头,协助蒙辽灭了女真和蒙古。
至于蒙辽,王铮现在因为有了和肖燕燕的关系,在肖燕燕的养子耶律隆旭在位时,他不会直接灭了蒙辽。
但他却有可能,让蒙辽成为大郑的属国,保她们母子一生富贵。
不过,等耶律隆旭亲政以后,他如果野心太大。根据那时的情况,王铮严格限制蒙辽的发展,想办法压缩蒙辽的疆域,控制蒙辽的经济等,一系列的动作也是必会有的。
只是,王铮的想法是很完美的,事情的发展却是他不可预料的。
因为此时,蒙辽皇宫的肖燕燕,正一脸母性圣洁的光辉,抚摸着她的小腹,满目的甜蜜温柔,也正打算给王铮写信。
………………………………
257章 三个财迷
王铮无官一身轻,他不用上朝听政,不用坐镇综合处办公,甚至都不用去皇城的各个衙门一趟,他是悠闲的。
可他也是忙碌的,他是不用坐衙办公了,可来找他的各级官吏,却还是络绎不绝。
从六部九卿到作坊小吏,从柱国将军到普通军士,很多人找他谈事情。
现在,王铮大将军府的堂房和书房,好像成了朝廷一个很重要的衙门,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为此,王铮很苦恼,但他却没办法。
郑妽却很高兴,每天把王铮伺候的舒舒服服的,什么也不让他做,就让他在家应付那些官吏,为朝廷做事,为他父皇分忧。
看,她郑妽的夫婿多厉害?就是在家待着,就是个庶民,那也是朝廷不可或缺的人物。
王铮的四个贴身大丫头也都很高兴。她们的夫君,越是受到朝廷官员的重视,她们才越感到脸上荣光。
因此,她们四个啥都不干,每天就是想尽了办法服侍王铮。
钱明珠也很高兴,她和王铮的婚期越来越近,她马上就会真正的成为大将军夫人,成为县公夫人了。
哦!现在王铮虽然还没有被官复原职,但是谁都知道,那只是早晚的事儿。说不定,等她和夫君大婚的那一天,就是夫君被官复原职之时。
翠姑也很高兴,她原来虽然掌握着,大将军府和县公府的所有家产。但从律法上来说,她却和王铮没有任何关系,始终觉得很尴尬。
可现在不同了,她和王铮已经定了婚约,也已经在大梁府报备。估摸着,等当家大夫人钱明珠和王铮婚后,下一个就该轮到她翠姑了。
现在,她有了盼头,每日就干的更有劲儿了。
如今,翠姑和曹显,以及卫晃三家合作的酒坊,已经开遍了全大郑。
而翠姑一人就拿了五成的股份。她现在,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富婆,可是名副其实的,大将军府和县公府的管家婆了。
那一次,郑妽和翠姑去找钱明珠商谈过后,现在,在全大郑办免费私塾,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私塾识字的事情,也已经开始启动。
翠姑和郑妽,以及钱明珠,正在四处积极筹款,鼓动上京城内各个达官显贵的夫人,劝说自家夫君,踊跃捐款办义学。
三个女娃知道她们的夫君说的对,干起来很有劲头儿。
连娶了的带没娶的,王铮的一家四口,现在都很忙,但忙的都很有意义。
皇上听郑妽说过此事后,很是感动王铮对百姓无私的奉献,就更对王铮放心了。
他在早朝上当众宣布,各级官府大开绿灯,一切从简从快办理。
并且,皇上还马上就从他的私帑里,带头捐献十万贯用于筹建义学。
有了皇上带头,底下的大臣谁敢不捐?
有了皇上和众位重臣的捐款,底下的小官小吏谁敢不捐?
于是乎,在郑妽的策划下,在钱明珠的和翠姑的大力辅佐下,短短时间就筹措了大批的银钱,成立了大郑首家私人性质的义庄,成立了义学筹备处,成立数个监督运作等的部门。
不长的时间,大郑全国境内的义学,就已开始紧锣密鼓地建设。
义学的事情是三个婆娘在办,王铮忙里偷闲,没事就去找他的弟兄们喝酒闲聊。
现今,卫晃和曹显都相继回了京。
攻打燕云十六州剩余的二十多万兵马。除部分留守燕京卫和云州卫外,主力也基本全被调回上京戌守。
这下子,王铮在雁山卫时的那帮老弟兄,算是在上京聚齐了。
“哎!老曹,你这次回来,代老将军那老家伙,就没和你提他输给我的,《春山幽居图》的事儿?”
现在,王铮正和卫晃曹显喝酒闲谈,地点是在公主府。他为了躲清静,这几天住到公主府来了。没办法,去大将军府找他的人太多,放屁的空都没有。
可公主府的主人因为是郑妽,别人怕落下闲话,就很少有人敢来。来这里最多的,大部分都是找郑妽的,她的兄弟姐妹们。
曹显嘿嘿一笑:“咋?你还怕代老将军反悔?”
王铮一瞪眼:“我就是怕他反悔,那老家伙忒不地道,我赢的《春山幽居图》忒不容易了。”
卫晃插话道:“这次打下燕云十六州,蒙辽南京皇宫里的奇珍异宝,都被你们搬空了,献给朝廷的才有几件?你还不知足?”
王铮一听大恼:“搬了那么多,给我的才有几件?”
曹显一听王铮的话,马上就不愿意了。
“哎哎!你闭嘴,别太贪心哈!最好的物件全都给你了,一下子就往你家拉了八车,你咋还不知足?难不成,别的弟兄你一件都不想给?”
王铮闻言一愣:“啥?给我拉了八车,我咋不知道?”
“都交给翠姑了,她没告诉你?”
王铮气呼呼地说道:“这个丫头,回去我就收拾她。”
然后王铮好奇地问道:“哎!老曹,往你家拉了多少车?”
“十车。”
王铮一听又急了:“咋比我的还多?”
曹显不慌不忙喝了口小酒,慢条斯礼地说道:“你的都是最好的,我和别的将士们的那些,都是给你挑剩下后才分的,你的一件就能换我的一车,要不,咱俩换换?”
王铮连忙说道:“哦!那算了。”
卫晃扑哧一笑:“还是那个样子,财迷。”
“卫晃你别笑话我,你自己就打下了四个州郡,后来和代老将军合兵一处,又打下了历史文化名城云州,我就不信,你的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