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铮大喜,又是一个旧部,怪不得这家伙认识他呢!
“那我可以进去?”
“当然。”
王铮伸手一指戴忠陈妍和胡三:“他们三个呢?”
“只要大将军需要他们进入皇城,当然也行。”
哈!没事了,靠脸也能当腰牌用,这就是本大将军英俊不凡的好处。
“你叫啥?”
那名校尉对王铮这么殷勤,等的就是这句话。他闻言连忙双腿一并躬身肃立右拳击胸,恭恭敬敬给王铮行了个军礼答道。
“回大将军,属下是御林军七品校尉马大脚。”
按说,御林军是皇上的亲军,就是亲兵,不归兵部管辖,就不算是王铮的属下。
可王铮还兼着大梁将军府的参军副令,是守卫上京所有兵马的直属上司。他勉强也算是,仅需保护皇上保卫皇城的御林军的上司。马大脚说是他的属下也不算错。
“马大脚?···”王铮低头看了看马大脚的脚,一尺多长,小船似的,乖乖,确实不小。
“这名字不错,很贴切,你父母很有学问。嗯!不错不错。”
“嘿嘿!我爹爹读过两年私塾,还算有点学问。”马大脚憨笑着骄傲地答道。
王铮很清楚,现在的两年私塾,基本也就是后世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哦!仅是语文水平,别的不算。
“我还有事,改日请你喝酒。”
“大将军您先忙,改日属下向大将军请教。”
王铮带着陈妍戴忠和胡三进了皇城。
后面,马大脚却是高兴地,眉花眼笑合不拢嘴儿。他的几个手下军士,更是羡慕的要死。
能让大将军请喝酒?嘿!全大郑才有几人?即便大将军只是说说客气一下,可全大郑,值得大将军客气的又有几人?
众人来到兵部,王铮虽是一身布衣,可依旧没人敢不让他进兵部的衙门。
“军国大事,布置关防。”王铮看到陈琦后说道。
陈琦闻言神色一肃,连忙冲周通一摆手,然后不发一语,领着王铮等人就进了内堂。
周通布置好关防,看了尴尬的右侍郎邢开一眼,终是心有不忍,就也叫上邢开,一起去了内堂。
上一次,邢开仅是多说了一句话,就让兵部尚书陈琦不喜。从那以后,邢开的处境就不大妙。
他已被逐渐冷落,他的下场,很有可能是被下放。他如果被下放了,那么,他这辈子的仕途,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到此为止了。
对于一个距离六部尚书,朝中重臣,仅仅只有一步之遥的文官来说,被掐断上升的道路下放地方,他会生不如死。
和兵部的三位大佬介绍情况,全是戴忠和胡三以及陈妍说的。王铮只要领着他们来到了兵部,啥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他也就懒得浪费唇舌。
戴忠主讲,陈妍和胡三补充,一刻钟后,兵部的三人已经知道了情况。
三人听闻王铮要一举而下,三个国家几十个部落,也均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大将军,十万人马征伐三个国家,怕是不妥啊?”
陈琦担忧地说道。
“要打就全灭了,要不然就不值当。屁大点的交趾,像一条小青虫似的,最窄处才百十里宽,我大军铺开就要几十里···”
说到这里,王铮突然停了话,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皱眉思索了半天后,然后走到沙盘前,捏着下巴又想了好一会儿。
“老戴,六万大军打下升龙府已经足够,交趾的最南方,等打下真腊再去收拾。你说,假如兵分两路,从滇西出兵一路,直扑蒲甘。蒲甘和寮国打生打死几百年,咱们大郑给他们劝劝架帮帮忙,谁都别打了,都投降我大郑算逑。你看咋样?”
陈琦一听更急了,这咋三句话一说,又要多打两个国家?
“他们就是些还未开化的小部落,算个屁的国家,给他们脸了?就这么定了,老戴率军六万,打交趾、寮国和真腊。陈妍率军四万,打蒲甘和暹罗。我有言在先,稳扎稳打慢一点可以,谁要是立功心切,不顾将士的性命,或者是吃了大败仗。嘿嘿!那就别回来了,一辈子就在死在南疆,镇守烽火台就行了。”
“诺。”戴忠和陈妍心中一凛
“还有,老戴、陈妍,独自领兵,在一个从来也没去过的异国作战。要多动脑子,要多找向导,要许以重金或者是高官厚禄,收买当地人,真心为你们所用。否则,即便这些小国的战力再弱,你们也不好打。”
“知道了大将军。”
陈琦插不上嘴,王铮已经把战事定了,周通和邢开就更说不上话。
“大将军,不妥不妥,大大不妥。那些小国的道路崎岖难行,有些都没有路,后勤怎么办?”
陈琦跟王铮学会了后勤这个词,现在正好用上。
“进入那些国家之后,以战养战,无需后勤。”
“这样啊?那还行,只是,十万将士,是不是少了些?”
其实,打仗打的主要是后勤,没了后勤的供应,则军心必乱,也就没有了战力。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只要不需后勤,兵部就没问题,陈琦也就放心了。
“不少,我还嫌多了,依我看,双线作战也用不了六万人马。”
王铮的军事才能陈琦很清楚,也一直都很佩服。他既然都说够了,那就肯定是够了,不够也够。
“那我就没事了,走吧!让皇上下旨点兵吧!”
王铮纳闷问道:“我还带着天子剑,我不是就能下令吗?”
“咱们大郑在紧急情况下,你才能动用天子剑,可大将军现在,是想派兵征伐别的国家。那就还得,让皇上下圣旨颁布诏书,找一个征伐那些国家的由头昭告天下,然后才能点兵出征。”
“啊!是这样啊!”王铮汗了一下,他又弄岔了。
戴忠暗笑,大将军在政事和军事上精明无比,可在别的事情上,又总是犯迷糊,也不知道他是咋长的?
众人去了宰相官邸,把情况简单和房相吕相一说,俩老头儿也是心中大惊。
两人看了王铮一眼,心说:这个杀神,北方刚刚安静,西边和西夏的大战正在筹备,明年开春就要开打。
这厮现在,竟然还想仅凭十万人马,就要一举而克三个国家,数十小部落,他除了喜欢老寡妇和老男人的变态爱好外,难道还疯了吗?
像这种军国大事,两位宰相也不敢私自做主,连忙派人通知在朝的所有重臣,到皇上的御书房议事。
然后房相和吕相,带着王铮等人,急匆匆地直奔御书房。
沿路所经之处,官吏们一看,两位宰相在前,王铮和兵部尚书陈琦居中,还有数人在后,脚步匆匆。
众人心说,有王铮这个混天猴在,估摸着,哪里又发生大事儿了。
要不然,王铮那货懒的要死,不是天大的事情他都不会管。
唉!也怪王铮的名声太不好,从来就没有好过。
朝廷的绝大部分官吏,敬他是真心的,他太能干,他为大郑立下的功劳太多。
可怕他也是真的,和他的意见不同的所有官员,都被他怼过。
对他的名声极为不利的传言也太多,他连六七岁的小女孩儿,和八十岁的老婆婆都不放过的传言,还没有平息。他喜欢老寡妇的传言,又开始尘嚣尘上。
然后,又传说他男女通杀,连老男人都喜欢搞,当然,也可能,是让老男人搞他。
最近,王铮热衷于做媒婆给人说媒。好吧!对于他新的谣言又传出去了。
新的谣言说:王铮不仅是男女通杀老少咸宜,他还喜欢和别人的夫妻一起胡搞。
要不然,他身为上柱国大将军,管好他的军事就行了,他咋会热衷给人保媒拉纤?
他这么做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把和他有一腿的男女撮合成夫妻,方便他以后和人家夫妻,一起混乱地做那事儿?
嗯!肯定是这样。
王铮是大郑朝中的风云人物,自古以来,越是受人瞩目的中心,谣言和绯闻就越多。
他经常躺枪,经常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众人来到御书房,稍后不久,各部的重臣也都急忙赶了过来。
大家闻听王铮,想要凭十万人马,让四品的戴忠做主帅,让五品的陈妍做副帅。竟然要灭了交趾、暹罗和真腊三国,以及那三国周边的数十部落。无一不是大惊失色。
疯了,王铮这厮是真疯了。
那几个国家的面积加在一起,不比大郑小多少。人口虽然不多,但总也有四五百万。它们即便再穷,刀枪总还是铁制的。
那些国家的战力再是不强,但好汉架不住人多啊!
没有后勤的支援,将士们去了异国征战时,吃什么喝什么?兵甲战械怎么办?刀枪箭支怎么办?
没有吃喝没有刀枪箭支,还怎么打胜仗?难道是让将士们去送死?
一霎时,兵部尚书陈琦刚介绍了情况,皇上的御书房里已是议论声一片。
皇上郑成抬头瞥了一眼王铮,心说:这个混账,不在家娶你的婆娘,又胡闹什么?你就不能让朕安生几天?
仅仅十万人马出征,主帅还是戴忠这个半瓶醋,副帅还是一位女子。你竟然异想天开,想要打下那么多小国和部落,可能吗?真是胡闹!
现今,北部边境还没有捯饬清楚,西边和西夏的战事将起。南方的真腊和交趾,虽然总是小动作不断,却还没有大举入侵。你这厮,朕赐给你了两个漂亮婆娘,你不在家玩她们,却想玩那些国家作甚?
混账东西,你的婆娘你即便是玩残了,就是几名女子而已,朕再赏你就是。可这是打仗,打的是无数的钱粮,是十万将士的性命,岂能容你儿戏?
皇上是这样想的,其他大臣和皇上想的也差不多。
归根结底一句话:此事不可行。
………………………………
279章 朝臣众生相
不能征伐那些国家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师出无名。
除了真腊和交趾稍有不臣之心,别的国家和部落还算安生。大郑占不住道义的制高点,将士们的战力就不会强,大败亏输的可能性就极大。
第二,年后就要和西夏开战,和西夏的胜负还是个未知数,大郑不可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第三,那些国家的情形,不同于西部和北部的草原。大郑自从建国,还没有官员和将士去过一次,对它们太不了解,打的话胜算不大。
王铮半天没吱声,他冷眼旁观朝臣的众生相。
他算是看出来了,开疆拓土宣睿盛世万国来朝,这种能青史留名的事情,所有朝臣都想。 可他们却太胆小,特别是那些文官,他们被华夏数千年来的思想禁锢,不知道怎么开拓进取。
他们不敢冒一点风险,不敢因为他们的决策,导致一丁点的错处,而留下千古骂名。
说白了,朝中大部分的文官,不管唱的是多么的高调,不管是多么的表示忠心。
可他们最终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名声。
能提高名声,能使他们名垂青史的事情,他们也不怕死,有些人,甚至比武将还不怕死。
可即便是任何一点,有可能危及他们声名的事情,他们就会退缩,就会想尽办法阻止。
现在,他们对那些国家的情况不了解,认为去了也是必败。因此,就必会全力阻止,这个看似不靠谱的军事行动。
等大家吵嚷半天,最后决议,此事断不可行。
王铮这才站起身,对周通和邢开说道:“把地图展开。”
像这种会议,周通和邢开本来没权利参与,也更没有权利做出决策。王铮让他们过来,就是让他们俩,备询和拿地图这种事情的。
周通和邢开展开地图,各自掂着一个角举起站好。
王铮伸开手指,对着那一大片区域先是画了个大圆圈。
“房相说师出无名,那么我请问房相,交趾在汉朝是那个国家的领土?”
“我汉家王朝,大汉朝。怎了?”房相不解地问道。
他也不同意王铮的这次军事行动,他觉得,即便是想打,也得把西夏的战事结束了再说。穷兵黩武,会使大郑的国力迅速衰退,那么,宣睿盛世怎么办?
他已经年纪大了,他真的想在他的任期内,帮皇上开创出宣睿盛世。
“大梁朝时期呢?”王铮继续追问道。
“也是归我汉家王朝。”
“大陈时期呢?”
“大陈王朝时,交趾不服管理而私自建国,后来被灭国,国王被擒,押送到上京后绞杀,以后还是我汉家王朝的领土,怎了?”
“现在呢?”
“现在・・・”房相突然知道王铮问的是啥意思了。
“交趾在五十年前独立建国,当时太祖忙于平定中原,无暇他顾。加之交趾蛮荒之地,太祖也没太重视,就只是下了一份讨逆檄文,却没有派兵征讨。”
王铮一点交趾附近的区域:“所以说,这一片区域,向来就是我汉家王朝的国土,我王师出兵讨逆,还需要什么师出有名?”
“可・・・暹罗和真腊,却不是我汉家王朝的领土。”
吕相插话道。
“暹罗和真腊,虽不是我汉家王朝的领土,但却是属国。现今,他们国内打的是一团糟,国王和国号早已换了几任。现今的国王,得到我大郑皇上的任命了吗?再者说,那些国家的国王,已无法统属他们国内的部落。我大郑作为宗主国,为何不能帮他们一把?”
“可是,・・・他们却没有求我大郑派兵救援啊!”
“管他有没有求援,只要现任的国王,不是我大郑的朝廷任命的,那就不是正统。我天朝上国,就有责任帮属国维持秩序,有责任让宗主国的百姓不受战乱之苦。所以说,我大郑想打就打,哪需他们同意?”
王铮的话占理,房相和吕相被说的哑口无言。
钟肃虽是王铮的铁杆粉丝,可他也觉得,大郑两面开战,也不太靠谱,也不赞成现在就打那几个小国。他也就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可咱们不熟悉,那些国家的风俗民情地形地貌等等,贸然进兵的话,还没后勤支援,并且仅是十万将士远征蛮夷之地,是不是胜算不大?”
“这个我早就考虑过,我对那些国家的情形很清楚。别说是十万将士,就是六万也能打下来。”
“大将军去过?”
“没去过。”
“那大将军咋能熟悉那几个国家的情形?”
“我想着那些国家是什么样,它们就是什么样,按我说的去打就没错。”
钟肃张了张嘴,没法反驳。
这几年来,有很多事情王铮都是猜的,可他都猜对了,至今他还没有做错过一件事。
当然,是说他做的对大郑有益有利的事情。不包括他的那些私事。
钱望一听王铮的话就想起身反驳,可王铮只看了他一眼,他马上就泄了气不吭声了。
这厮,再等几天就要迎娶他的孙女钱明珠了。算了,这几天先不理他,等他和明珠把生米做成熟饭,等明珠被封为了诰命夫人再说。
辽阳郡王郑钢和曲阳郡王郑瑞,也是上柱国,他俩虽然有名无实,但议论军事却是能发言的。
他俩同时起身,就想和王铮辩驳一番,不能现在就打那几个国家的理由。可还没等他俩说话,王铮就提前问他们道。
“想不想挣银子?”
“银子?”两人一听‘银子’两个字,双眼瞬间就冒出了绿光。
两位老王爷现今都快穷疯了,不仅是他们,现在的上京城内,很多皇亲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
标准件作坊那个无底洞,太姬八耗费银钱了。
自从他们砸锅卖铁,在标准件作坊入了股后,现在连做一套新衣服,都得扒拉扒拉钱箱子,看看里面的银钱够不够再说。
标准件作坊建的太多,一下子就在全大郑,铺开建造了近千所作坊,光是购买地皮建造厂房,就不是个小数目。
标准件共计万余种,涉及民用的方方面面,每一种都要定下规格标准,画出图纸写明制造方法和用途。
还要聘请数万工匠和学徒,还要白白养着那数万人研究。还要先造出制造标准件的各种器械,还要购买煤铁木材等等原材料。
品种太多了,太复杂了,需用的银钱太多了。
从开始投入到现在,已经又追加了三批银钱了,可还是不够。
上次皇上砸锅卖铁,凑了五十万贯铜钱投了进去。可只是打了个水漂就没影了,不济事。
昨天,老王爷又要大家凑钱,可现今,谁家还能凑出银钱啊?大家就差当了裤子了。
为此,现在有不少皇亲真是扛不住了,都说王铮是,坑死人不管偿命。
很多人现在都在打探消息,看看谁有意向,就贱卖了他们手里的股份,卖一点是一点,也不能赔干净不是?
现今,两人一听王铮的话,瞬间大喜。
“你有路数?”
王铮朝蒲甘(缅甸)一指说道:“此国有大量的金矿、银矿和铜矿。至于别的,比如煤、铁、铝、锰、铬、锡、钛、磷等我就不说了。最珍贵的却是・・・”
王铮住口不语扫视一圈,只见连皇上带所有大臣,已经全部伸着脖子瞪着大眼,焦急地等着他说下去。
王铮暗笑,狗屁的师出无名,在金钱和财宝面前,别的都是浮云。
“说啊!说下去,最珍贵的是什么?”
钟肃抓耳挠腮急道。
房相和吕相还算沉得住气,没有催促,但从两人不住翕动的鼻孔看得出来,他俩也有些着急。
王铮却偏不说,他又一指寮国的区域:“此处的金和铜较为丰富,其他如交趾等国,煤铁石膏等等矿产多不胜数。”
“别扯没用的,快说最珍贵的是甚?”皇上也急了。
大郑的矿产并不丰富,甚至可以说是极少。除了煤铁,其他的都不多。但最缺的就是金银铜三种贵金属。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金银的产量就极少,铜的产量也不大,就连制造民间流通的铜钱都不够用,就更别说制造铜镜等奢侈品了。
因此,现在大郑的商品贸易,动辄拉着几十车铜钱交易的有很多,银两只有官府和巨富才会有不多,金子就更少了。
一般情况下,官府赏赐官员,说的万金千金之类的,其实说的是一万贯铜钱,和金子根本就没一点关系。
现今大郑的商品贸易越来越大,仅凭铜钱的流通,极其不方便。可金银又少得可怜。
即便是这样,铜钱也不够用,后来就造出了铁钱代替铜钱使用。但铁钱还不如铜钱,铁钱分量重、价值低,更不便于流通和随身携带,特别是给大宗贸易,造成了巨大困难。
因此,繁荣的大郑,现在急需金银,和能代替金银的更贵重的金属,流通于世。
而王铮所说,恰好就击中了皇上和房相吕相的麻骨。
“是宝石,无数的宝石,挖千百年也挖不完的宝石。蒲甘是世界上著名的宝石和玉石产地。抹谷盛产红宝石、蓝宝石。在掸邦南渡的丙弄村,克钦邦北部地区,有孟拱、甘拜地、弄肯、帕甘盛产玉石。钻石产于孟密镇区的景朵村附近。”
“这些,・・・你咋知道?”皇上傻呵呵地问道。
“我猜的。”
皇上闻言大汗,娘的,又是猜的,这小子原来是在糊弄人。
“大将军即便是猜的,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钟肃首先表态赞成。
他是王铮的铁杆粉丝,不管王铮说的话他能不能听懂,都先赞成了再说。反正王铮还从没做过,对大郑不利的事情。
“我也信。”陈琦举手附议。他和钟肃的想法一样。
“还有老夫。”钱望当然也支持王铮。
他怕在这个节骨眼上,王铮要是不要他孙女儿了咋办?
户部兵部和吏部三位尚书,全都赞成王铮的军事行动。两位王爷却对那一大片区域的,金银铜和宝石钻石感兴趣,当然也赞成。
吕相略一思索,金银铜和宝石钻石太是喜欢人,他也很心动。但他是宰相,却不能用这个借口出兵,要不然就会让人笑话。
于是,他就换了个说法道。
“皇上,王将军说的不错,交趾和真腊竟敢自立为国,是可忍孰不可忍。暹罗已是多年没有朝贡,也是罪不可恕。蒲甘等部落打生打死了近百年,我大郑天朝上国吊民伐罪,应当即刻出兵镇压叛乱。老臣以为,那些个小国必须打,不打不足以平民愤,不打,我天朝上国,就会让那些蛮夷之地的民众小视。打,必须打,砸锅卖铁也得打。”
吕相的话说的冠冕堂皇,底下那些,同样是看上了蒲甘等地,金银铜和宝石钻石的所有大臣,顿时一致赞同。
打,必须打,当了裤子也得打。
事情到了这里,基本也就确定了。
可王铮还有话说。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